曾姓家谱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姓家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氏祖训
圣宗曾子祖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曾氏家规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侄。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淫邪乱伦,圣规则罚。
祖训十则
一、孝父母
人子之身,本乎父母。未离怀抱,三年够劳。提携捧抚,维持维姑。
孝道有亏,百行难补。羊能跪乳,鸟有反哺。勉尔后生,忤(wǔ)逆为何。
二、睦兄弟
孔怀兄弟,一本所生。手足至谊,羽翼深情。弟恭兄友,尊卑相敬。
埙(xūn)篪( chí)雅奏,和乐有声。兄弟情融,田氏荆荣。勉尔后生,毋生嫌
隙。
三、和夫妇
夫妇居室,人之天伦。夫为妻纲,礼经所申。妇主中馈,内助殷勤。
毋伤反目,毋玷家声。家道乃成,如鼓琴瑟。勉尔后生,诗咏睢麟。
四、序长幼
乡党长幼,年长以敬。尊辈持身,义在和平。祖辈先训,应记心铭。
授业为师,要听之命。尊宗序长,语言必诚。勉尔后生,切记永铭。
五、尊宗亲
水源木本,宗族宜敦。千系万枝,同出一根。何远何近,均是同本。
崇宗睦族,派字遵循。家规祖训,应记心铭。勉尔后生,古风永存。
六、严内外
凡为宫室,内外必分。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嫌疑须避,约束严明。
防微杜淅,寡欲清心。三姑六婆,断绝逢迎。勉尔后生,韦著仪型。
七、训子孙
子辈不谨,父教不严。放荡邪言,起於英年。圄(yǔ)禁非为,子孙乃贤。
诗书执礼,孝悌力田。自少养性,习惯自然。勉尔后生,勿稍忽焉。
八、勤职业
天生四民,业务有主。士谋道艺,农望收藏。作为在业,贸易惟商。
必安固守,勤力竞业。立世有本,处世亦良。勉尔后生,毋怠勿荒。
九、明义利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丝毫莫取。勤能补拙,俭可助廉。
圣贤训诂,廉洁处世。盗拓贪污,切宜刻责。勉尔后生,永记肺腑。
十、慎官守
幸登仕籍,须慎官箴。清洁为民,“三省”思深。勤慎廉洁,四言谨记。正君在身,泽民在心。孟尝还珠,杨震却金。勉尔后生,贪取谁钦。
曾姓字辈
曾姓,全国按统一世系排辈命名。曾氏御赐统一名派,来自曾参。曾参一生“尽传孔子之道”,故世尊他为。“宗圣”。曾谱称为第一派祖至曾国藩已是第70派了,清康熙年间,圣祖仁帝为孔、孟、颜、曾姓御赐统一的名派,以致使他们四姓的辈份,互相串联,在全国得到统一。湘乡大界曾氏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始修族谱时,从第六十三派起使用了圣祖仁帝御赐的三句十五字名派:“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重修大界曾氏族谱时,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二句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元年,孙中生又为曾氏赐名派四句话、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曾姓祖祠堂联是:“武城世第,鲁国家声”——
以祖先发迹地为堂名及以此作堂联。
曾姓历史
被后世尊奉为“宗圣”的曾子,其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轩辕黄帝。黄帝的后裔中有夏后氏,姒姓,戎人。有的书上把夏禹称作戎禹(《潜夫论·五德志》)。夏后氏南下,到了黄河中下游,后来便出现了夏禹治水的故事。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于禹,其后裔姒姓便在东海(即山东一带)滋生繁衍起来。《姓氏急就篇》载:“曾氏出于曾阝,姒姓。”《说文》:“姒,禹之后。”“国在东海。”
夏代“少康中兴”之时,少康传位给长子杼(一作予),其次子曲烈被封于曾阝。古曾阝国地在山东临沂西南35公里(今属苍山县)的曾阝前、曾阝后两村之间。因该地多产丝织品缯,故名。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山东一带封了几十个姬姓国和异姓国。其中有夏的另一支后人便封于曾阝。
曾阝国当时是个子爵小国。鲁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曾阝子来朝”注中记“曾阝国在琅”王牙”(今临沂一带)。它与莒国、鲁国及邾国(即邾娄)都相距不远,
所以不断与他们发生了一些关系。
鲁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六月,“曾阝子会于邾娄”(即邾,今山东邹城市)。曾阝本来是惧邾、莒(今山东莒县)之强,借会盟以求自安。不料盟主宋襄公却指使邾文公将曾阝君绑起,当作会盟的牺牲品。后来,还将他杀于次睢之社(今临沂市境)。这说明曾阝国国小势弱,受人欺负。时隔五十年,即鲁宣公十八年(公元前591年)七月,曾阝国又受邾、莒之欺。国君时泰请求鲁国保护,甘愿当鲁之附庸。鲁国又向主宰自己命运的晋国请示被允准后,第二年,鲁大夫叔孙豹、曾阝太子巫到了晋国,完成了曾阝国归属晋鲁的行动。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曾阝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曾阝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还未等巫由晋返鲁,莒国便杀了曾阝君时泰,立莒女的儿子为新君。公子巫无家可归,只好到鲁国避难。到了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莒国干脆废掉曾阝国之君。公子巫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南武城长期住下来,并改曾阝为曾,仕于鲁
据《武城族谱姓源》记:“曲烈生炫忠,炫忠生坤仁,坤仁生录,录生浩源,浩源生富财,富财生火昆,火昆,火昆生伯基,伯基生锐,锐生迁,迁生志梁,志梁生煌,煌生相奎,相奎生世鉴,世鉴生政治,政治生木复,木复生瑞焕,瑞焕生垠,垠生锦容,锦容生洪,洪生桂茂,桂茂生照,照生培元,培元生钅圭, 钅圭生允氵柰,允氵柰生杞,杞生火隹熹,火隹熹生埙和,埙和生成锐,成锐生一氵倩,一氵倩生椿,椿生炯,炯生垣,垣生销,销生福波,福波生时荣,时荣生炳,炳生均作,均作生铃,铃生氵宏仁,氵宏仁生一松,一松生火召,火召生墅,墅生镇玉,镇玉生氵邑,氵邑生祥溥,祥溥生炷,炷生方士星,方士星生銮,銮生沛恩,沛恩生朴,朴生世美,世美生时泰,时泰生巫。鲁襄公六年莒灭曾阝,巫奔鲁后,以曾为氏。巫生夭,夭生阜,阜生点。”
曾皙,又称曾点,少孔子六岁。是孔子三十余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莱芜侯,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尊称为先贤曾子,与颜回之父颜路
等一起被供享于孔庙崇圣祠内。
历代文献,如《论语》、《史记》、《孔子家语》、《阙里文献考》以及记载曾子、曾氏的一些书中,对曾皙都有记载。综合研究可以得知下面的情况:曾皙出身于我国奴隶社会末年的奴隶主贵族,到他曾祖(巫)时,已经没落。《说苑·立本》记其子“衣敝衣以耕”。《战国策》卷二记其妻亲自织布维护生活,可知他当时已生活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家庭了。古籍中对其事迹记载不多,只《论语·先进》中记了他一番谈话,《孔子家语·六本》记中“曾子耘瓜损伤其根”后,他大发脾气,把儿子痛打了一顿。《孟子·离娄上》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说明他晚年托儿子的福,生活较好。《孟子·尽心下》又记“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羊枣是生长于山区一种百姓喜食的普通小柿子,曾皙好食此物,说明他是普通百姓。《孟子·尽心下》记孟子的弟子万章向孟子问: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为什么怀念鲁国弟子中的“狂士”(琴张、曾皙、牧皮等)呢?孟子回答:孔子把自己的弟子分作四等:中行之士、狂放之士、狷介之士、乡愿之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