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概念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一、数的概念
1.数: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或符号组合,可以是自然数、零、负数、分数、小数等。

2.自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
3.零:表示没有数量的数,是自然数的补充。

4.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用负号“-”加上自然数表示。

5.分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几份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6.小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无穷多份的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开。

二、运算概念
1.加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2.减法:将一个数的数量减去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差的运算。

3.乘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4.除法:将一个数的数量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商的运算。

三、图形概念
1.点:图形中最小的单位,表示位置的符号。

2.线段: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线段,可以用来表示距离。

3.矩形:由四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四边形。

4.圆: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圆形。

5.三角形:由三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注意补充需读0和不需读0的情况。

天天100分P10.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 12000000000=120亿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定义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四年级数学定义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整理版)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3、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及定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及定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及定义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部分概念及定义:
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2.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4.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5.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6.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7.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8. 除法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9. 小数的定义: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0.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会发生变化。

11. 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构成的几何图形。

12.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13.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相对边平行。

14.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5.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

16. 单位换算:例如1米=10分米=100厘米等。

17.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完整概念及定义,可查阅教材或教辅资料。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整数1.1.1 重点考点- 认识100以内的整数- 了解数位顺序表- 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1.2 知识点归纳-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相邻数位之间的进位与借位1.2 小数1.2.1 重点考点- 认识小数及其性质- 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2.2 知识点归纳- 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第二章:角的认识2.1 角的概念2.1.1 重点考点- 了解角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角的度量2.1.2 知识点归纳-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2.2 角的计算2.2.1 重点考点- 掌握角的加减运算- 了解角的乘除运算2.2.2 知识点归纳- 角的加减运算规则- 角的乘除运算:角的倍数与分数第三章:几何图形3.1 平面图形3.1.1 重点考点-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3.1.2 知识点归纳- 常见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矩形、菱形、梯形等-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2 立体图形3.2.1 重点考点- 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 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3.2.2 知识点归纳- 常见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第四章:概率与统计4.1 概率4.1.1 重点考点-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4.1.2 知识点归纳- 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常用概率公式:古典概率、条件概率、联合概率等4.2 统计4.2.1 重点考点- 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 了解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4.2.2 知识点归纳-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问卷、数据表格等- 统计分析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第五章:方程与不等式5.1 方程5.1.1 重点考点- 了解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5.1.2 知识点归纳- 方程的定义及分类:线性方程、二次方程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等5.2 不等式5.2.1 重点考点- 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掌握不等式的解法5.2.2 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 不等式的解法:同号相除、异号相除、绝对值等第六章:应用题6.1 数的应用题6.1.1 重点考点- 掌握数的应用题解法- 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方法6.1.2 知识点归纳- 数的应用题类型及解法:比例问题、利润问题、相遇问题等- 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方法6.2 几何应用题6.2.1 重点考点- 掌握几何应用题解法- 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应用6.2.2 知识点归纳- 几何应用题类型及解法:面积问题、体积问题、角度问题等- 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应用第七章:综合练习7.1 重点考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7.2 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型及解法- 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以上就是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的总复习归纳整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核心概念整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核心概念整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核心概念整

以下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的核心概念整理:
课文1: 《方方的故事》
- 主题:友情
- 内容:描述方方和小兔子的友谊,以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核心词汇:方方、小兔子、友谊、互相帮助
课文2: 《妈妈的生日》
- 主题:家庭与爱
- 内容:描述小明为妈妈庆祝生日的故事。

- 核心词汇:妈妈、生日、庆祝、礼物
课文3: 《爱的小雏菊》
- 主题:爱与关怀
- 内容:讲述小燕子如何照顾小雏菊的经历。

- 核心词汇:小燕子、小雏菊、照顾、关怀
课文4: 《小华的梦想》
- 主题:梦想与努力
- 内容:描述小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努力的故事。

- 核心词汇:小华、梦想、努力、实现
课文5: 《中国结》
- 主题:传统文化
- 内容:介绍中国结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 核心词汇:中国结、传统文化、象征意义
课文6: 《小松鼠和松果》
- 主题:勇敢与探险
- 内容:讲述小松鼠在寻找松果的过程中的冒险经历。

- 核心词汇:小松鼠、松果、勇敢、探险
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大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学期,学生将进一步巩固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概念大全。

1.数字和数位: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包括0至9,而数位是组成数字的每一位。

例如,数字123的数位分别是1、2和3。

2.数的顺序:我们可以根据数的大小来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3.十进制数:我们使用的是十进制数系统,其中每个数字的位置代表它们的数量级。

例如,数字123的1表示1个百位,2表示2个十位,3表示3个个位。

4.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加在一起,求得它们的和。

例如,2 + 3 = 5。

5.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求得差。

例如,5 - 2 = 3。

6.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求得它们的积。

例如,3× 4 = 12。

7.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求得每份的数量。

例如,10 ÷ 2 = 5。

8.数的性质:数的性质是指数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是可以被2整除的数。

9.分数:分数是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后的一部分。

例如,½表示整体分成两份中的一份。

10.分数线:分数线是用来分隔分子和分母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除法关系。

例如,½中的分数线是用来将1分成2份的除法符号。

11.相等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指分子与分母互相约简后的分数。

例如,½与2/4是相等的分数。

12.分数的比较: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大小来进行比较,使用的方法包括找分数的公共分母、将分数转化为小数等。

13.分数的加减法:对于相同分母的分数,我们可以对它们的分子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3/4 + 1/4 = 4/4。

14.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是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求得它们的乘积。

例如,3/4 × 2/3 = 6/12。

15.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求得商。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5、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左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8、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末尾4个0改写成“万”字;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末尾8个0改写成“亿”字。

9、“四舍五入”: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五入,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小学四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语文知识点:1. 词语理解:学生需要学习词语的识别、理解和使用。

包括常见词语的意思理解、词义辨析等。

2. 课文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心理以及推理推断等。

3.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短文、图画故事等材料,并回答问题,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语法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基本句型等。

5.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书写规范、语句连贯等。

数学知识点:1. 自然数:学生需要学习自然数的意义、大小比较、进位与借位等概念。

2. 加法与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掌握运算技巧和口算能力。

3. 乘法与除法:学生需要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乘法口诀、除法口诀等。

4. 数量关系:学生需要学习数量关系的比较、排序等概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5. 图形与几何: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以及图形的拼凑和分割等操作。

英语知识点:1. 基础词汇: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英语单词和词组,以及正确的发音和拼写。

2. 日常用语:学生需要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情况等基本交际用语。

3. 听力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包括听懂简单对话和问题的回答。

4. 语法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如时态、人称、句型等。

5. 阅读与写作: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小短文,了解英语表达习惯,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科学知识点:1. 生物常识:学生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长发育等。

2. 物质与能量:学生需要学习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3. 天文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天文知识,如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形态和运动规律。

4. 环保与健康:学生需要学习环境保护和身体健康的相关知识,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习惯。

5. 观察实验:学生需要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概念及公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概念及公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概念及公式
字词概念
字:汉字是语文的基本单位,由笔画组成。

字母:代表声音的符号。

词语:由一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意思完整的单位,可以表达一个单独的意思。

句子:由一组语言表达的完整意思。

句子结构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

主谓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

主谓补结构:由主语、谓语和补语组成的句子。

主谓宾补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补组成的句子。

诗词概念
诗:用语言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意境的文学作品。

词:一种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

语言技巧
对比:通过对同类事物的特点进行比较,以突出其中的差异和
特点。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以引起注意或产生某种效果。

修辞: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手法来达到修辞的目的。

语文公式
阅读理解公式:细心阅读 + 理解思考 = 准确回答问题。

写作公式:思考 + 规划 + 表达 = 优秀作文。

表达公式:选材 + 结构 + 语言 = 清晰准确的表达。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概念及公式,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及其基本性质1.1 自然数的概念1.2 自然数的读法、写法及分类1.3 自然数的顺序、比较和排列2. 十以内的加减2.1 加减法定义和概念2.2 加减法的基本性质2.3 加减法的口算及写法二、数的拓展1. 数的进位和退位1.1 进位的概念1.2 进位的方法1.3 退位的概念和方法2. 带进位减法2.1 带进位减法的概念和口算法2.2 带进位减法的列式计算2.3 带进位减法的解决问题3. 数量单位3.1 数量单位的概念3.2 数量单位的常用记法3.3 数量单位的换算三、长度的认识1. 长度的量和单位1.1 长度概念和量1.2 长度单位的种类1.3 长度单位的换算2. 长度的比较和排序2.1 长度大小的比较2.2 长度大小的排序3. 长度的测量3.1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3.2 规范使用尺、直尺和卷尺四、重量的认识1. 重量的量和单位1.1 重量概念和量1.2 重量单位的种类1.3 重量单位的换算2. 重量的比较和排序2.1 重量大小的比较2.2 重量大小的排序3. 重量的测量3.1 重量测量的基本方法3.2 规范使用天平和千分秤五、时间的认识1. 时间的量和单位1.1 时间的概念和量1.2 时间单位的种类1.3 时间单位的换算2. 时间的刻画2.1 时刻的刻画2.2 时间的长度刻画3. 时间的读、写和计算3.1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3.2 时间的加减六、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1.1 数据的概念1.2 数据收集的方法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2.1 数据的图像表示2.2 数据的简单统计3. 数据的解读和应用3.1 数据的解读和分析3.2 数据的应用七、空间形状1. 几何图形1.1 点、直线、线段、射线1.2 角1.3 三角形和四边形2. 立体图形2.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2.2 常见的立体图形八、思维拓展1. 探究数学1.1 数学领域及其应用1.2 数学解决问题1.3 发现规律2. 算法和计算2.1 算法的定义和表示2.2 算法的求解过程2.3 算法的实际应用。

四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上册

四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上册

四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知识点。

以下将对数学上册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回顾。

一、数与代数1. 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0、1、2、3......的集合,它是正整数的集合。

整数由自然数、负整数和0组成。

2. 加法和减法加法是指两个数的和,如3+2=5。

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如5-2=3。

3. 乘法和除法乘法是指两个数相乘,如3*2=6。

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6÷2=3。

4. 分数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母表示份数,分子表示取了几份。

5. 数字的大小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二、空间与几何1. 基本图形四边形:矩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2. 直线、线段、射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而成的,它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起点和终点。

射线有一个起点,没有终点。

3. 角度角度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4.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是指以某一条直线、某个点或某个中心旋转180°后,图形不变。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问卷、观察等方式获取数据。

数据的整理是指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

2. 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可以通过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方式进行图表展示。

3. 概率概率反映了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于0和1之间。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与运算方法,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字的认识和应用1.数字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认识–阿拉伯数字0-9的认识–数码的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2.二位数的认识和应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区分和认识–二位数的拆分和合并–二位数的大小比较3.简单的加法、减法应用–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和定义–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关应用题的解答掌握简单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1.长度–长度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厘米、分米、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长度问题的解答2.面积–面积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单位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面积问题的解答3.体积–体积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单位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体积问题的解答数据统计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图片、表格等)2.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直方图、折线图等)–常见数据分析问题的解答时间和计数1.时间–时间的基本认识和定义–小时、分钟的认识和换算–相关时间问题的解答2.计数–数量的计数方法–奇偶数的认识和区分–相关计数问题的解答图形和空间1.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基本图形的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相关图形问题的解答2.空间的认识和应用–空间位置的描述方法–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概念和区别–相关空间问题的解答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了。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个总结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归纳整理(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归纳整理(打印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八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亿位;第十位是十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数的概念:
1、实数:实数是指通过数轴上的定义和识别的数,它可以出现在任何
的定点上,有实际意义和数量概念。

2、自然数:自然数是用1,2,3,…表示的数;它是有界的,从自然数1
开始编号,标记编号,数量概念明确。

3、整数:整数是指正数、负数和零,都是不可分割的,用做计算必须
要进行四则运算完成。

二、操作基本算法:
1、加法运算: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加法,即将两个数的和称为加法
运算。

2、减法运算:用符号- 表示两个数的减法,减法的结果为两个数的差,即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结果称为减法运算。

3、乘法运算:用符号x表示乘法,它指的是两个数的乘积,即将一个
数的乘积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称为乘法运算。

4、除法运算:用符号/表示除法,即把 2 个数相除,而另一个数是被除数,它被称为除法运算。

三、图形结构:
1、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二维平面上的形状,它一般由点、线和面
组成,最常见的有正多边形、圆形、椭圆等。

2、空间图形:空间图形是指三维立体空间内的物体。

它有不同形状和
大小,如立方体、棱锥、圆柱体,常见的立体图形有六面体、圆锥等。

四、几何图形的性质:
1、直角:所谓直角,就是两条线段交叉时,两条线段之间夹角为 90 度。

2、平行:指两条线段在同一平面上运行方向相同,且距离保持一定,
不会相交的直线。

3、同位角:指在同一平面上,两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顶点所夹的角,
顶点的位置相同的话,就成为同位角。

4、外心角:指两条直线平行后,连接平行线之间的外心圆上,两个直
线所夹的外心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基本概念1.定义数: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变化和比较之间的关系的符号。

2.种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分数。

3.加减乘除:加、减、乘、除都是数的一种运算。

4.小数的表示方法:小数可以使用小数点、除法、换算法来表示。

二、数据集的概念1.数据集的定义:数据集是用来表达数量差异、变化和趋势的一种表示形式。

2.数据集的种类:数据集可以分为饼图、条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等。

3.数据集的概念:数据集一般分为频率分布和配对数据,以及平均值、中位数和极值等概念。

三、比较与分组1.比较数量:根据数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等量化的结论。

2.分组:将几个数量按照要求的组分离,如根据偶数和奇数等。

3.比较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法和平均数法等方法进行比较。

四、图形1.定义:图形是使用图形、符号和图表来表达数学概念的一种表示形式。

2.种类:图形可以分为点图、角图、线图和面图等。

3.用途:图形可以用来比较数据,可以说明数据之间的关系。

五、图解1.定义:图解法是使用图形和文字来解释概念的一种方法。

2.种类:图解法可以分为模型图、流程图和数学图等。

3.应用:应用图解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和解决数学问题。

六、测量1.定义:测量是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确定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特征的过程。

2.准确度:测量数据应该尽可能地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测量方式:可以使用“单位正交原则”、测量称、杆及其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整理

11、将以下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200000=
6230000=
63000000=
20200000=
1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5614000≈
2586000 ≈
1980600 ≈
15265000 ≈
13、□里最大可以填几?
19 □567 ≈79万
9 □546 ≈10万
48 □572 ≈49万
(三)、实例
1、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那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2、校园面积约2公顷。 3、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之一,占 地面积约44公顷。 4、上海世博园占地面积500多公顷。 5、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建筑面积约13公顷。 6、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之一,湖面 面积约650公顷。 7、“鸟巢”真壮观呀!它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 8、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占地面积约72公顷。 9、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合290公顷。 10、鼓浪屿是一座美丽的小岛,占地面积约1870000 平方米,合187公顷。 11、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景区占地面积 约103 公顷。


不读
亿级以上的数怎么读?
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 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 的0要读,读几个0. (三)写法
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 上写0.
亿级以上数该怎么写?
2、66600000,60060006,60000606, 60000660这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3、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和亿以内数的读、 写法相同。( )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 数字与数的认识
- 认识自然数和零
- 认识加法和减法
- 按规律读写自然数
- 数目的大小比较和估算
2. 加法与减法运算
- 加法的概念与性质
- 减法的概念与性质
- 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
-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与运算
3. 数的认识与数符号
- 认识整数、正数和负数
- 理解数轴和数的相反数
- 比较和排序整数
- 加减法运算中的正负数
4. 三位数的加减法
- 三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 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 用三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5. 长度的认识与比较
-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 估算和比较长度
- 用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 进行简单的长度加减法运算
6. 数学计算中的奇偶性
- 进行数的奇偶判断
- 奇数与奇数的加减法运算
- 偶数与偶数的加减法运算
7. 双位数的乘法与除法
- 双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 双位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除法
8. 时、分和秒的认识
- 认识时分秒的概念
- 用时和分表示时间
- 用时分秒表示时间
- 计算时间的增减和运算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概念整理:
1.容器装的液体越多,容量就越大,容器装的液体越少,容量就越小。

2.试商时,如果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大,需要把商调小。

如果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小,需要把商调大。

3. 除数试商时,既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也可以看作(几十五)来试商。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规律。

5.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
(1)先点一个点,把直尺上的0刻度线对准这个点,然后对准要画的线段长度的刻度再点一个点.
(2)连接这(两个点),最后标明线段的长度。

6.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
(2) 角的(一条边)要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数,(一定要从0刻度线开始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口大小)有关。

8. 计算器具有(体积小)(计算快) (操作简便)的特点。

9. ON/CE 键是(开关或清除键), OFF是(关闭键).
10.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角),用符号(∠)表示。

11. 生活中,( 太阳光 )近似地看作射线,(斑马线)近似地看作线段。

12. 100以内同时是3、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分解质因数是( ),
最大偶数是( ),分解质因数是(),它们共同的质因数是()。

13.在47、52,50,52,49中,()是众数,()是平均数。

14. 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奇数、偶数、合数)。

15.分针从12走了半圈,走了(),所形成的角是()角。

16.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角,直角加上一个锐角一定是()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