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进新时代的探戈舞步——皮亚佐拉音乐风格初探》

【摘要】: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以阿根廷原有探戈的乐器、节奏、编成等要素为基础,吸取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要素,创作出了新的探戈形式。他的探戈音乐深邃、热情、欢快并且自由,充满了作曲家对个人思想的探索,为探戈音乐开拓了新的世界。本文通过对皮亚佐拉的成长经历、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达笔者对他这种多元化创作思维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阿斯多尔·皮亚佐拉探戈创作特点评价

前言

20世纪的世界音乐,派别林立,作曲家们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其中阿根廷的现代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气质独特的乐曲不仅在拉丁美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在阿根廷原有的探戈的基础上,融合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要素,创作出新的探戈形式。他创作的作品涉及歌剧、室内乐、协奏曲及器乐独奏、重奏等众多体裁,一生创作了千余首作品。他的探戈音乐深邃、热情、欢快并且自由,充满了作曲家对个人思想的探索,为探戈音乐开拓了新的世界。

本文通过对皮亚佐拉的成长经历、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达笔者对他这种多元化创作思维的一些思考。

一·皮亚佐拉成长经历

阿斯多尔·皮亚佐拉于(Astor Piazzolla)于1921年3月11日生于在阿根廷。四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纽约,但对于当时的大多数移民来说,生活是十分艰辛的,在皮亚佐拉八岁那年,他得到了第一架手风琴,这架琴虽然只是在当铺里花19美元买来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小皮亚佐拉与手风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皮亚佐拉十一岁时,他师从拉赫玛尼诺夫的学生威达学习钢琴,并在这时热爱上了巴赫,开始钻研复调音乐。这一次的探索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4年,小皮亚佐拉有幸与著名的探戈演唱家加德尔合作出演电影,并在他的影响下体会到了探戈音乐的魅力,开始更加刻苦练习手风琴。

1936年,皮亚佐拉在瓦达洛乐团的影响下,引发了他对探戈音乐的又一次探索与思考, 他被瓦尔洛演绎探戈音乐的另类方式深深地打动,于是他开始创作一些传统的探戈乐曲。

1949年,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并将阿根廷作曲家吉纳史特拉(Ginasetra)介绍给了皮亚佐拉,并请他教皮亚佐拉作曲。这样,吉纳史特拉成了皮亚佐拉的第一位作曲老师。吉在此期间,皮亚佐拉学习了作曲法、管弦乐乐器法并做了大量的乐曲分析,其中包括古典以及现代派作品。完成了他对古典音乐的系统学习。

1953年,皮亚佐拉带着于1951年创作的参加了在阿根廷举行的塞维兹基青年作曲家比赛, 他的交响乐小品《布宜诺斯艾利斯》征服了所有评委并获“年度最佳作品大奖”,同时还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留学法国的奖学金。这部作品获奖后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一部分偏执的观众认为在管弦乐队中加入了手风琴有损古典音乐的尊严,在发奖音乐会结束后,发生了轰动性的听众暴力事件。1954年, 33岁的皮亚佐拉做出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师从传奇教育家、钢琴大师布郎热(Naida Boulanger)学习,并在布郎热的教导下学习了18个月的四声部对位,打下了良好的和声基础。

在这一次的求学是皮亚佐拉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皮亚佐拉不仅接受了布朗热多元化创作的思想,更在布朗热的启发下茅塞顿开,发现探戈才是他内心深处的语言,探戈能够帮助他成为一个说自己话的优秀作曲家,于是他下决心要用阿根廷民间的探戈音乐作为自己与世界交流的语言。

1958年至1960年皮亚佐拉回到纽约从事“爵士探戈”的实验工作。1959年十月,皮亚佐拉的父亲诺尼诺Nonino去世,他因此而创作出了他最有名的《再会,诺尼诺》(Adios Nonino)。之后,皮亚佐拉又回到阿根廷成立了五重奏乐团,专门演奏新探戈(New Tango)。乐团所用乐器包括:一架手风琴、一把小提琴、钢琴、大提琴和吉他。五重奏是是皮亚佐拉最喜爱的演奏形式也是最能表达他音乐理念的演奏形式。

在1960年至1990年这三十年间,皮亚佐拉进入了一个创作的成熟期,他的风格变得更加自由多变,作品体裁也更加丰富,1966年创作了探戈歌剧——《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1984年完成了大提琴与钢琴的作品《华丽的探戈》,1973年完成最著名的作品《自由探戈》此曲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在世界范围流传。此后皮亚佐拉开始了在全世界的巡回演出,所到之处观众无不被他新颖的曲风、独特的创作风格所折服,也使探戈从最初的“有低俗之嫌”的舞蹈音乐登上了大雅之堂,并成为一种独立于舞蹈之外的音乐。直至1990年,因身体原因皮亚佐拉停止了他的所有音乐活动,于1992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世。

二·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创作特点

皮亚佐拉的探戈作品之所以如此动听、深邃、狂热,让世人为之倾倒,在于

他在探戈音乐中加入了大量他自身对探戈音乐的理解与感悟,他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一成不变的旋律和不断重复的节奏,勇于使自己的旋律更标新立异,节奏更加复杂,内容更加深刻,形式更加丰富,同时扩张了探戈音乐的表现幅度。对此笔者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特征

(1)特殊的乐器组合:

上面说到,小型的室内五重奏是皮亚佐拉用来的演奏新探戈的最爱,即一把吉他,一架班多钮风琴,一把大提,打击乐(种类十分丰富,可是手鼓、沙锤等等)。由于各个乐器的音色有很大不同,所以声部对比效果十分突显。

(2)特殊的节奏与重音运用

节奏是探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戈的重要标志。皮亚佐拉在节奏以及每小节的重音的运用上十分有特点。

传统的探戈节奏主要有:坎东贝(Candombe)1、古瓦希拉(Guajira)2、哈巴涅拉(Habamera)3、米隆加 (Mlonga)4等(加来源,形成原因),但在皮亚佐拉的音乐中,不仅继承了阿根廷探戈的基本节奏,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新的改变。他将原本的4拍子改成了3+3+2的组合形式,也就是将4拍子分成了8个半拍,这样就使得最后的部分比前面少了一拍,同时他还在拍头的第一拍上加上了重音,这样一来,使本应有的稳定之感而变得摇摆不定,这样的节奏设计使乐曲动力感大大加强,极富感染力。(见谱例1)

1非洲的奴隶敲击太鼓进行跳舞的一种仪式的节赛。

218世纪起源于西班牙的3拍子民谣,运用在即兴诗和舞蹈中,逐步转化为6/8拍和3/4拍结合的复杂的节奏型。1870一1880年左右,转变成为吉他伴奏,节奏由复杂变为简单。3最初来源于古巴,后成为面向欧洲为主的意大利民谣。又称拉·唐桑(La一danza),它与黑奴带来的非洲舞曲等构成了探戈节奏与旋律的原型。

4来自农村的即兴音乐帕亚达演变成以吉他伴奏的民间舞蹈——米隆加,米隆加就是城镇化的帕亚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