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五 人体细胞Barr氏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五 人体细胞Barr氏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间期细胞核内侧靠近核膜处有约1微米大小的反光极强 的颗粒状亮点,即为巴氏小体。材料不同,观察结果 可能有不同,且必须和核仁区别开来(核仁往往离核 膜较远或接近核中央制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 X - 染色质鉴别方法,识别 X - 染色质的 形态特征及部位。
二、原理
巴氏小体,又叫巴尔体(Barr body),指雌性动物的体细胞在间期 时,在核膜内面的一块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巴氏小体实际上是浓缩 了的X染色体,其上的基因不转录。 哺乳动物的雌性细胞有两个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 来自父方,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这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条浓缩形成 巴氏小体,因此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一个巴氏小体和一 个能转录的X染色体,而雄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有一条可转录的X 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随着细胞分裂,巴氏小体也要复制,但上 面的基因从不转录。如果这个动物是三倍体,体细胞中也只有一个 能转录的X染色体,其余的X染色体都会浓缩形成巴氏小体。 巴氏小体只有女性有,巴氏小体数=X染色体数-1。
三、材料
人口腔黏膜细胞
四、方法步骤——人体细胞Barr氏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用灭菌牙签刮取口腔黏膜细胞; 涂片与风干(涂抹一下,不要来回涂); 染色及压片(滴卡宝品红压片): 染色10min后,盖上盖玻片,一头蒸馏水冲 洗,另一头用滤纸吸干。
五、观察结果——Barr body
观察人不同形态的X-染色体,并绘图

试验八巴氏小体

试验八巴氏小体
一个巴氏小体 一条能转录的X染色体
雌性哺乳动 物的体细胞
雄性哺乳动 物的体细条X染色体为何失 活而凝缩成巴氏小体?

从X、Y染色体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理论解释
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重点】

雌性xx两条染色体上基因 剂量有2份,失活1份,使x连 锁性状的表现在雌雄个体间无 差异。 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x染色 质并不缺失,其上的某些基因 如xg血型基因、类固醇硫酸酯 基因并不失活。
巴氏小体的研究历史
1949年 加拿大学者Barr在雌猫神经原细胞核 中发现。 1955年Barr在女性口腔细胞中发现Barr body。 1959年人们把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畸形与巴氏 小体的研究联系起来。 1971年Barr body被命名为x染色质。

最新研究进展
食管癌病人巴氏小体出现率低于10%; 正常人细胞出现率为20-45%。
巴氏小体的辨认标准:
选定的细胞,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进一步观察。 巴氏小体的形态表现为一结构致密浓染小体,轮 廓清楚,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七、作业:
1.分别观察50个男、女性可数的细胞,计算各 自的巴氏小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在观察中画出 2~ 3个典型细胞,标明巴氏小体 的部位。
思考题:
两种方法的比较

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但口腔上皮细胞不易 分散,细胞常重叠,而且标本上涂大量细胞 才能满足计数的需要。 滴片法稍繁琐,离心收集细胞较难,但细胞 分散均匀,细胞经低渗后核膜膨胀,巴氏小 体增大,利于辨认。

细胞的理想状态:
⑴核质是网状或细颗粒状分布。
⑵核膜清晰,核无缺损。
⑶染色适度。 ⑷周围无杂菌。

Lyon假说【重点】

遗传学-巴氏小体观察

遗传学-巴氏小体观察

遗传学—人类性染色质体观察巴氏小体也被称为性染色质体或X染色质体。

在间期表现为浓缩致密的、深染的结构,在DNA复制期表现为晚复制。

女性细胞中观察到的频率为13~39%,正常男性0~2%。

研究发现巴氏小体的数目=x染色体数-1Mary Lyon提出巴氏小体是通过异固缩形成异染色体而失活的X染色体,是达到雌雄两性X染色体上活性基因剂量平衡的一种补偿方式。

Lyon假说的要点:1. X染色体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受精后的16天左右,胚胎的细胞数达到5000~6000左右,植入子宫壁时),一旦失活,其上的大部分基因也失去表达活性;2. 每一体细胞中哪一条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3. X染色体的失活状态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传递,即一旦某条X染色体失活,在其所有子细胞中都是同样一条X染色体失活。

修正:失活的X染色体上并非全部基因都呈莱昂化(失活)非莱昂化基因:③不完全的剂量补偿效应:。

31.生殖细胞中不发生X染色体失活。

2.失活的X染色体上有活性基因似乎是与失活基因相嵌存在。

1. 清洁口腔:细胞提供者需重复两三次用水漱口,以便去掉松动的上皮细胞和细菌。

用洁净的牙签在女性口腔颊部来回刮取粘膜细胞并涂在洁净干燥的载波片上。

涂片的范围与盖片大小相当。

静置10分钟晾干。

2. 滴加1 mol/L 的HCl水解10 min。

3. 从玻片反面用成45度角的流水冲洗。

晾干5-10 min。

4. 2%硫堇染色1-2 min。

5. 从玻片反面用成45度角的流水冲洗。

晾干。

6. 镜检,观察巴氏小体。

7. 若染色太深可用95%酒精成45度角流加在玻片正面染色区域脱色。

先在低倍镜下检出典型的可数细胞,其标准为:(1) 核质呈网状或细颗粒状分布;(2) 核膜清晰,核无缺损;(3) 染色适度;(4) 周围无杂物.选定细胞后再换高倍镜或油镜进一步观察.巴氏小体(直径大约为1μm) 具有典型的平凸的外形,其形态常表现为一结构致密的浓染小体, 轮廓清晰,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其形状有三角形、球形、短棒状、卵形、微凸形等.。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遗传学实验报告题目:人体巴氏体观察名称:学生人数:班级:时间:1,实验目的:1。

掌握人类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2。

观察人类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和存在位置,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染色体畸变和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3。

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的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第二,实验原理: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一对是性染色体。

XX 代表女性,XY代表男性。

一些X和Y染色体是同源的,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而其余的则是不同的起源。

Y染色体包含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包含大量的基因。

男性和女性有相同数量的常染色体,并且包含相同数量的基因。

然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剂量比男性高得多。

然而,研究发现女性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男性大致相同。

这是什么原因?剂量补偿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定义:在具有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体中,性连锁基因在雌性和雄性中具有相等或接近相等的有效剂量遗传效应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中,x染色体基因编码的酶或其他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接近相等剂量补偿有两种情况。

雌性哺乳动物的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并且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活性的,这使得基因产物的剂量平衡,尽管雄性和雌性动物的X染色体数量不同。

二是X染色质的转录率不同。

如果两个X染色体在苍蝇的雌性细胞中都是活跃的,它们的转录率就低于雄性细胞。

| M.L.Barr等人在雌性猫神经元的核膜中发现了浓缩的深染体,但在雄性个体细胞中没有发现。

这个结构叫做巴尔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结构可以在所有哺乳动物的雌性细胞中看到。

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X染色质随机失活形成的。

它们在间期细胞核中是异质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并且是靠近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里昂假说1961,玛丽·里昂提出了一个假说,阐明哺乳动物的剂量补偿效应和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的失活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雌性哺乳动物个体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在受精后失活;②两个X染色体中的哪一个随机失活;在同一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一些亲本X染色体失活,一些亲本X染色体失活。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摘要X染色质(巴氏小体)是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

本实验选取口腔粘膜细胞和毛囊细胞,通过解离、染色、压片等方法观察巴氏小体在细胞核内的分布及形态等特征,并且通过显微观察对巴氏小体进行计数,估计巴氏小体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人体细胞中的出现率。

此外,了解X染色体失活的有关假说以及为失活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地特点也是本实验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X染色质(巴氏小体)口腔黏膜细胞毛囊细胞1.引言X染色质小体(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直径约1μm、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巴氏小体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出现异固缩现象,表现出浓缩、染色深、无活性的特点。

巴氏小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不同的形态,有卵圆形,三角形,月牙形,线性等。

一般来说,正常女性口腔粘膜细胞中约30-50%有一个巴氏小体,男性则低于1-2%。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在雌性猫神经元核仁附近发现一种染色很深的小体,而在雄性猫中则极少出现,Barr称这种小体为“核仁随体”,并推测小体是由两条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衍化来的。

1955年,Barr在女性的口腔细胞中发现Barr body(巴氏小体),Moor与Barr 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检测Barr body,制作出日后被广泛使用的颊涂片。

1959年,人们把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畸形与巴氏小体的研究联系起来。

1960年,Ohno和Hauschka发现,X染色质小体实际上是一条在细胞分裂间期,收缩的、异染色质化的X染色体,与核仁并无关系,也不是Barr推测的那样由两条性染色体各贡献一部分异染色质形成。

受此启发,Lyon(1961,1962)研究了小鼠X染色体连锁的皮毛颜色基因突变体,进一步指出异染色质化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方,也可以来自母本;异染色质化的染色体在遗传上没有活性(后来的研究表明异染色质化的染色体中还是有部分基因保持活性);这种随机失活是性别决定为XX-XY的动物为平衡两性之间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剂量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方式(因为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很少,因此雌性个体必须通过减少X染色体上基因剂量的方式使两性个体间基因剂量取得均衡),即所谓的“剂量补偿”,这是X染色体失活的意义所在。

实验八、巴氏小体

实验八、巴氏小体

体细胞间期Barr是小体的检查
巴氏小体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临床意义在于: 1 胎儿性别鉴定:从胎儿羊水中取得脱落的细 胞检查,如有巴氏小体,胎儿为女性,如果 细胞中无巴氏小体,胎儿为男性。 2 成人性别鉴定:变性男运动员参加女子项目,可通 过检查其白细胞中有无巴氏小体而确定其性别。 3 性别畸形的判断:是否缺失或者多出巴氏小体。
一个巴氏小体 一条能转录的X染色体雌性哺乳动 物源自体细胞雄性哺乳动 物的体细胞
一条能转录的X染色体 一条能转录的Y染色体
雌性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为何失 活而凝缩成巴氏小体?

从X、Y染色体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理论解释
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重点】

雌性xx两条染色体上基因 剂量有2份,失活1份,使x连 锁性状的表现在雌雄个体间无 差异。 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x染色 质并不缺失,其上的某些基因 如xg血型基因、类固醇硫酸酯 基因并不失活。
红色字体为注意事项!!!
2 固定:将涂片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30 min,取出晾干。
3 水解:将涂片放入5 mol HCl中室温下水解10min,自来水缓缓冲 洗。
4 染色:用Gimsa染液染色8-10分钟,勿干燥,用水冲洗后晾干镜检。 5 镜检:从低倍镜到高倍镜依次观察。
漱 口
取 样 步 骤
刮取 涂布 晾干 固定
巴氏小体的辨认标准:
选定的细胞,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进一步观察。 巴氏小体的形态表现为一结构致密浓染小体,轮 廓清楚,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七、作业:
1.分别观察50个男、女性可数的细胞,计算各 自的巴氏小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在观察中画出 2~ 3个典型细胞,标明巴氏小体 的部位。
思考题:

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和观察

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和观察

箭头所示为巴氏小体(女性细胞[左]中存在,男性细胞[右]中没有)
六、注意事项
1.在实验中取材时应该注意安全; 2.如果用毛囊细胞进行试验,采样前应清 洗头发,因出油后拔漱口数次,用洁净牙签 从女性口腔两侧刮取粘膜,原位刮2~3次, 第1次舍去,第2,3次分别涂于干净载玻片 上。 固定:口腔粘膜细胞加入新配置的固定液 (95%乙醇:冰醋酸=3:1),固定30min (固定液勿干)以上,空气干燥。
3)染色、制片 滴加染液,室温10min(勿干); 在95%的酒精中分色1-3分钟; 在无水乙醇中继续分色两次,每次1分钟 用二甲苯透明两次,每次约3分钟; 加盖玻片,压片。
巴氏小体为女性细胞中所特有的染色体结构,是1条X染 色体呈异固缩状态所形成,各实验室所统计的观察率不尽 相同,从30%一50%不等,有些实验室中在男性的细胞 中发现X小体有2%的出现率,但小体结构不规范、典型。 巴氏小体常位于核膜内侧。直径为1μm左右,其形状有微 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和双球形等。观察时需注意 巴氏小体与细胞的比例。 正常女性细胞中仅可观察到1个巴氏小体,而正常男性细 胞中无巴氏小体或仅在个别细胞中有不典型的巴氏小体存 在。
2)固定 口腔粘膜细胞加入新配置的固定液(95% 乙醇:冰醋酸=3:1),固定30min以上,空 气干燥。
2)固定 毛囊细胞-拔取一根毛根比较大的毛发,在一张干 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45%的醋酸,静置约5分钟, 待毛根稍软后,用镊子尖把外层毛囊的组织细胞 轻轻刮下,弃去毛干。将细胞用解剖针在载玻片 上均匀摊平,并在空气中晾干。 实验改进意见:拿起上述发根的梢部,将其上毛 囊细胞轻轻蹭于另一干净载片上即可达到转移的 目的。(若用刀片或镊子将毛囊细胞刮下,可造 成细胞的堆积,同样会出现多层细胞的现象。1根 发根的毛囊细胞可以转移到3-4张载片上,以达到 充分利用实验材料的目的。观察时又可以看到清 晰的单层涂布细胞,便于观察统计。)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遗传学实验报告题目: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姓名:学号:班级:时间: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2.观察人体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存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3.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女性为XX,男性为XY。

X与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在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其余部分则不同源。

Y染色体含有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则含有大量的基因。

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也相等;但是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一条X一条Y,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剂量远高于男性,然而研究发现女性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剂量与男性是大体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定义: 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雌、雄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里,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生的酶或其它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

剂量补偿存在两种情况,雌性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活性,使雌雄动物虽然X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另一种是X染色质的转录速率不同,如果蝇雌性细胞中两条X 染色体都有活性,但它们的转录速率低于雄性细胞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

1949年M.L.Barr等研究发现雌猫神经元细胞核膜内有凝缩的深染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这一结构被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哺乳类雌体细胞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结构。

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质随机失活形成的,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1961年,Mary Lyon 提出了阐明哺乳动物剂量补偿效应和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失活的假说。

人类X染色质(巴氏小体)制备与观察

人类X染色质(巴氏小体)制备与观察

人类X染色质(巴氏小体)的制备与观察摘要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形成的呈异固缩状态,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在遗传学、细胞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作者取人口腔颊部上皮细胞与发根毛囊细胞进行硫瑾染色操作,通过显微观察对巴氏小体进行识别与计数,描述巴氏小体的形态,并统计其在不同性别人体细胞中的出现率。

引言在哺乳动物体细胞间期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失活并呈异固缩状态,此即为巴氏小体。

又称X小体、性染色质,直径约1μm,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在雌性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染色很深的小体,而在雄性猫中则极少出现[1]。

通常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有1个,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 XXYY、XXX、XXXY等,巴氏小体的数量=X染色体数量-1。

综合巴氏小体与哺乳动物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Lyon M.F 于1961年提出Lyon 假说,主要内容有:(1)正常的雌性哺乳动物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另外一条失活;(2)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

因此表达是随机的,结果在杂合子中会出现嵌合现象(mosaic)。

例外:有袋类失活的X染色体全部是父方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如人在受精后的16天(5000-6000个细胞时)。

一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一旦失活,这个细胞的后代细胞中该染色体均失活。

Lyon假说虽然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不是全部,如人类中的44AXO型个体表现为Turner 综合症、44AXXY表现为Klinefelter综合症。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单条X染色体失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失活的染色体上存在失活区和非失活的。

如人类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AHF(抗溶血第Ⅷ因子)等是非失活的,而Xg血型基因是失活的。

巴氏小体的生物学观察,对于优生学中鉴别性别和预防性连锁疾病的发生,以及作为癌细胞核异常主要形态学特征之一鉴定癌细胞,有重要价值[1]。

试验三、巴氏小体

试验三、巴氏小体
使细胞解离; 6 可数细胞的标准:核质染色呈网状或颗粒状;核膜
清晰,无缺损;染色适度,周围无杂质。

作业
1. 分别观察男女各50个可数细胞,计算显示X染色质 所占百分比。
2. 观察中选绘4~5个典型细胞,示明X染色质体的形 成和部位。
3. 正常女性口腔粘膜细胞中约30~50%有一个巴氏小 体,男性则低于1~2%。
三 实验材料 器具 试剂
实验材料: 正常女性口腔颊部黏膜 ;或者毛发根部细胞
实验器具: 显微镜 洁净的载玻片 盖玻片 牙签 吸水
纸 实验试剂: 95%酒精 60%醋酸
四、实验步骤
1、口腔颊部粘膜细胞巴氏小体观察流程 刮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用灭菌玻璃片或者牙签)
→涂片(晾干1~2钟) →60%冰醋酸固定5分钟 →吸去冰醋酸,待冰醋酸风干后,
实验三:
人类X染色质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人类X小体(巴氏小体)涂片标本制作方法
2、观察识别巴氏小体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小体又称X小体: 正常女性,位于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大
小约1~1.5 um,呈现三角或椭圆形小体,是X染色 体异固缩形成 的。
莱昂假说:
1、巴氏小体是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失活的过 程就称为莱昂化。
2、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 色体中有一个X染色体在受精后失活。
3、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 4、X染色体失活后,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克隆
中,此条染色体都是失活的。(失活是随机的也是
永恒的)
5、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 X染色体可得到恢 复的。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2分钟(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压片→镜检
实验步骤
2、发根细胞巴氏小体观察 1)拔取带毛囊头发一段→45%冰醋酸解离5分钟→剥取

9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9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人类在受精后的第16天(受精卵分裂到 5000-6000),植入子宫壁时发生lyon化。
剂量补偿:
由于雌性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 个发生异固缩(也称Lyon化),失去活性, 这样保证了雌雄两性细胞中都只有一条X染 色体保持转录活性,使两性X连锁基因产物 的量保持在相同水平上。这种效应称为X染 色体的剂量补偿。
➢ 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雌性哺乳动物(包括人 类)也同样有这种显示性别差异的结构。而且不 仅是神经元细胞,在其他细胞的间期核中也可以 见到这一结构,称之为巴氏小体,也称为X染色 质。大小在1µm左右,呈三角形、卵形、短棒形 等。
研究发现,间期核内X染色质的数目总是 比X染色体的数目少1。
进一步研究表明: X染色质是一条异染 色质化(兼性异染色质)的X染色体,在间 期复制要比其他的染色体晚。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实验十 人类性染色质小体 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方法 注意事项 实验作业 思考问题
掌握莱昂假说和X染色体剂量补偿的含义。
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 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 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发现
➢ 1949年,Barr在雌猫的神经元间期细胞核中首 次发现一种染色较深的浓缩小体,而在雄猫则没 有。
达,则产生橙黄色毛斑。
Y染色质
正常男性的间期细胞用荧光染料染色后, 在细胞核内可出现一荧光小体,直径为0.3-1μm左右,称为Y染色质。 Y染色质在间期 也呈现异固缩状态。Y染色体长臂远端部分 为异染色质,可被荧光染料染色后发出荧 光。这是男性特有的,女性细胞中不存在。 细胞中Y染色质的数目与Y染色体的数目相 同。

人类巴氏小体的快速检测

人类巴氏小体的快速检测

人类巴氏小体的快速检测09级生命基地刘翠翠(37)一、实验目的1、了解巴氏小体的位臵、形态、形成机理。

2、掌握巴氏小体的玻片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1949年,神经生物学家Barr在检测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时发现有一个深染的结构,之后在女性的许多组织间期细胞核中也发现这种深染的结构普遍存在,而男人体内没有发现。

现在一般认为巴氏小体是存在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动物的一条X染色体在间期异染色质化形成深染的结构。

这个小体叫巴氏小体,又叫X小体,性染色质(Barr body, sex-chromatin body, X-body),与性别和X染色体的数量有关。

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lement effect)显示: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连锁的基因表达在两性间有相同或相近的剂量遗传效应,也就是说,在雌雄动物的细胞中,由X 染色体编码的酶或其它蛋白等基因产物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或相近。

为更好的解释剂量补偿效应,Lyon M.F于1961年提出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1)正常的雌性哺乳动物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另外一条失活;(2)失活是随机的。

有些细胞是来自父方的失活,有的来自母方;因此表达是随机的,结果在杂合子中会出现嵌合现象(mosaic)。

例如,有袋类失活的全部是父方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如人在受精后的16天(5000-6000个细胞时)。

一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一旦失活,这个细胞的后代细胞中该染色体均失活。

玳瑁猫和毛色镶嵌小鼠的成因以及人类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测定等都是莱昂假说的有力证据。

三、实验材料及器具1、实验材料:口腔上皮细胞发根细胞2、实验器具:载玻片盖玻片牙签1N盐酸硫瑾95%乙醇生理盐水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取材用灭菌的牙签轻刮口腔上皮(第一遍弃去,注意不要刮破上皮),涂3-4个玻片,晾干(或刮取发根毛囊臵于载玻片上,晾干)。

巴氏小体的观察

巴氏小体的观察
➢ 染色体失活是在胚胎早期随机发生的,某些细 胞中是父性X-染色体失活,有些是母性X- 染色体失活。能产生同期相同X-染色体失活 的细胞,使一个正常女性成为具有两种X-染 色体组织类型的嵌合体。在某些时期的嵌合体 细胞中,失活 X-染色质的数量始终比总的X -染色体数要少。可用这种方法检测出一些遗 传病。
实验目的
掌握鉴别巴氏小体的简易方法; 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
实验原理
➢ 基因有不可逆转的失活或丢失,受永久失活所 调节的一个完整的染色体-----X-染色质,即 巴氏小体。在雌性哺乳动物中,包括人类,女 性口腔粘膜细胞中约30%-50%(男性0-2%)的 细胞中,XX染色体其中一条就是失活的,表现 为浓固缩状态。
女性细胞(箭头 所指为巴氏小体)
男性细胞(没有巴 氏小体)
实验用品
• 1.材料:女性口腔颊部粘膜细胞。 • 2.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
纸等。 • 3.药品:吉姆萨染液等。
实验方法
❖ 1.女性口腔颊部粘膜细胞的观察:从女性口 腔两侧颊部刮取上皮粘膜细胞,在原位刮取2~3 次,可涂1~3片,干燥后,用Gimsa染色液染10分 钟,勿使干燥,用水冲洗后晾干镜检。
✓ 巴氏小体在细胞周期中比有活性的X-染 色体复制晚。
✓ Mary F.Lyon第一个发现巴氏小体是失活 的X-染色质,所以在雌性哺乳动物中, 一个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想法叫Lyon假 说。这种失活似乎是一种获得剂量补偿的 方法。
✓ X-染色质的形态表现为,结构致密浓染 小体,轮廓清楚,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 近内侧,其形状 有:微凸形、三角形、 卵形、短棒形及双球形等。
❖ 2.毛发根部细胞的观察:拔取一根带有毛根 的毛发,自基部截取2cm左右置载玻片上,在毛根 部加一滴地衣红染液,片刻后再加一滴50%醋酸 (或只加50%醋酸),低倍镜下观察,待毛根鞘 软化后,拔去毛干,重新加一滴染液,加盖片, 在酒精灯上轻微加热后,静置5分钟,加吸水纸, 用手指轻压后镜检。

巴氏小体实验报告

巴氏小体实验报告

人体性染色质体的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2、观察人体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存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3、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背景知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M.L.Barr等研究发现雌猫神经细胞核膜内凝缩的深染小体[性染色质体(sex-chromatin body)或巴氏小体(Barr body)],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

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哺乳类雌体细胞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结构。

此后研究发现这种与性别有关的两型现象在有袋类、食肉类和灵长类等动物的多数组织细胞中存在,而在啮齿类中在少数组织中可以观察到。

三、实验原理在雌性个体的细胞中的2条染色体,在间期,有一条呈松散状态,参加细胞生理活动;另一条保持异固缩状态,我们称之为Barr小体。

由于Barr小体是处于失活状态,所以一般位于细胞核内边缘。

形状多样(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等)。

一般,在正常女性细胞中可能出现一个Barr小体,正常男性细胞中不可能出现Barr小体;(正常女性口腔粘膜细胞中约30-50%有一个Barr小体。

在不同实验室中计数的差别较大,而在男性中则仅只偶尔可见不典型者——这是环境引起代谢的暂时现象,约2%以下)。

对于性染色体畸变的个体。

Barr小体数 = 细胞内X染色体数–1。

Barr小体特征及位置:它是处于失活状态的X染色体,一般位于细胞核膜内侧边缘的一个深染区(较细胞核要小),形状多样。

剂量补偿效应:是指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两性的表现几乎相同。

即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在雌、雄细胞中是等量的。

哺乳动物X染色体随机失活或父源X染色体失活有袋动物父源X染色体失活黑腹果蝇雄性个体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加倍秀丽线虫雌性个体两条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减半补偿的实现途径: X染色体转录速率的差异性,雄性细胞中的X 染色体转录速率>雌性细胞中2条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雌性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

体细胞Barr小体观察

体细胞Barr小体观察

体细胞Barr小体观察一 .目的:1.学习人类X染色体的检测方法;2.认识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原理:在XY型性决定的生物个体中,雌性个体的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的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

由于两种个体在X染色体的数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雌、雄个体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也可能是不相等的。

针对这一现象,Muller于1932年提出剂量补偿效应,说明可以使具有两份基因的个体和具有一份基因的个体表现出相同表型的一种遗传机制的观点。

1949年,M.L.Barr等人发现,在猫的雌性个体内,神经细胞核膜内缘有一染色很深的小体(后来定名为x小体或Barr氏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

以后在人类女性口腔上皮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

经研究认为这是失活的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并发现它属于延迟复制的染色体。

X小体的数目在正常女性中是X染色体数目减去一。

经观察,X小体一般1-1.5微米,呈三角形或卵圆形。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曾提出了一些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中比较著名的假说是由M.F.Lyon于1961年提出的Lyon假说(Lyon hypothesis):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另一条在遗传上无活性。

2.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一经失活,其后代细胞中该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

一些学者以另一些事实来反对Lyon的假说。

因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个比较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目前对这一现象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

例如,是否所有组织的全部细胞中,在任何时间都存在这种X小体,失活的X小体是如何进行复制的?等等。

虽然对X小体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但目前X染色质的检查,在医学遗传的研究中,临床和法医诊断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材料: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毛囊细胞四.器具和药品:器具:显微镜、载片、盖片、无菌牙签等。

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人类性染色质小体的制备与观察

B.毛囊细胞(Hair follicle cell) 拔取一根毛根比较大的毛发(头发或其他部位,如手臂上的毛发均 可;如可能,尽量选用白色或浅颜色的毛发,这样在制片中就可减 少色素的干扰)。在一张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45%的醋酸,将 毛根浸渍其中。静置约5分钟,待毛根稍软后用镊子尖或解剖针尖 将外层毛囊的组织细胞轻轻刮下(用力太大,则可能将毛发上的色 素细胞一起刮下,影响制片效果)。弃去毛干。用解剖针将载玻片 上的组织细胞均匀摊平。摊平的材料在空气中晾干。
6.为什么Barr小体一般出现在核膜边缘?
四、实验步骤
1. 口腔颊部粘膜细胞巴氏小体观察
刮取颊部粘膜上皮细胞(用灭菌玻璃片)→涂片(两片45°角)→60%冰 醋酸固定5分钟→吸去冰醋酸,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2分钟→压片→镜检 。
2. 发根细胞巴氏小体观察 拔取带毛囊头发一段→45%冰醋酸解离5分钟→剥取毛囊→染色2-3分钟→ 压片。
表 性染色体组成与X 小体数目的关系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 X小体的数目 XY 男 0 XO 女 0
XX 女 1
XXY 男 1 XXX 女 2 XXXX 女 3
2、莱昂假说 为什么正常男女之间的X染色质存在差异?女性两个X染色体上的 每个基因座的两个等位基因所形成的产物,为什么不比只有一个X 染色体半合子男性的相应基因产物多?为什么某一X连锁的突变基 因纯合子女性的病情并不比半合子的男性严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曾提出了一些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中比较著名的假说是由M.F.Lyon于1961年提出的Lyon假说 (Lyon hypothesis):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 在遗传上有活性,另一条在遗传上无活性。 2.)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一经失活,其后代细 胞中该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

试验七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试验七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三、 实验材料: 男、女性口腔颊部粘膜上皮细胞、头发根部的毛囊细胞
粘膜上皮细胞个体较大,容易观察,但易污染细菌等杂质; 头发毛囊细胞个体稍小,观察稍困难,优点是不受细菌污染。
四、 实验器具及用品: 实验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牙签等。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N或5N盐酸,或浓盐酸和95%乙醇 1:1的混合液。 2、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17
女性细胞2
2021/4/15

女性细胞3
2021/4/15
19
谢谢观赏!
2020/11/5
20
五、 实验步骤 : (一)口腔粘膜细胞Barr氏小体显示方法:
1、取材与固定:实验前用可食用水漱口,然后以无 菌牙签刮取口腔颊部粘膜(第一次的刮取物弃去),将刮取 物均匀涂于载玻片上,放在空气中干燥5-10min。滴加1N 盐酸水解3-5min。水洗3次。
2、染色与观察: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2分钟, 倾斜载玻片,倒掉染液。用吸水纸轻轻擦拭干载玻片上的 染液。加盖玻片后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2、染色:可滴加1滴染液于待测细胞上,注意染液不 可过多,以免细胞流失。约2-3min后,加盖玻片即可进 行观察。
六、注意事项:
1. 在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时,一定刮取细胞膜、核膜完整的、 细胞核未解体的口腔粘膜细胞。
2. 取清洁的毛囊;一根发根的毛囊细胞可以转移到1-2张载片 上,以达到充分利用实验材料的目的。
1. 分别观察50个男、女性可数的细胞,计算各自的 带有Barr小体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 在观察中画出1个典型细胞,标明Barr小体的部位。
八、思考题:
1.男性没有巴氏小体的理论基础。 2.男变女的变性手术后,该女性有无巴氏小体? 3.性别畸形的染色体模式可能有几种?

实验八、巴氏小体

实验八、巴氏小体

三、实验材料
男、女性口腔颊部粘膜细胞。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牙签,离心管
五、药品和试剂
Giemsa染液,固定液, 5 mol/L HCl,低渗液
六、实验步骤
(一)直接涂片法: (每组2-3张女生口腔细胞涂片,1张男生口腔细胞涂片。) 1 涂片:受检者用自来水漱口,用牙签轻轻刮取口腔上皮细胞(腮 帮子处),将刮取物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晾干。
红色字体为注意事项!!!
2 固定:将涂片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30 min,取出晾干。
3 水解:将涂片放入5 mol HCl中室温下水解10min,自来水缓缓冲 洗。
4 染色:用Gimsa染液染色8-10分钟,勿干燥,用水冲洗后晾干镜检。 5 镜检:从低倍镜到高倍镜依次观察。
漱 口
取 样 步 骤
刮取 涂布 晾干 固定
实验一植物种子萌发和根尖取材固定实验二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三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蝗虫精巢细胞显微观察实验四果蝇培养麻醉及雌雄鉴别实验五果蝇唾腺染色体制备实验六果蝇单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实验七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八果蝇基因组dna提取实验九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十果蝇单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数据分析实验十一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的检验实验十二人类性状特征的遗传分析巴氏小体又叫巴尔体barrbody指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间期一块染色很深的染色质
巴氏小体的辨认标准:
选定的细胞,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进一步观察。 巴氏小体的形态表现为一结构致密浓染小体,轮 廓清楚,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七、作业:
1.分别观察50个男、女性可数的细胞,计算各 自的巴氏小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在观察中画出 2~ 3个典型细胞,标明巴氏小体 的部位。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16页文档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16页文档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实验一
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
X染色质的本质
❖异固缩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胚胎发复活性。
X染色质为兼性异染色质
相关概念:
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 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 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主要类型: 1.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不同(果蝇)。 2.雌性体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是失活的。 (人、哺乳类)
近内侧; 3.其形状有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
形及双球形;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记录试验过程 三.绘图表示实验结果.
绘人x染色质图。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应用
正常女性间期细胞 核中X染色质阳性 率为10%-30%, 而男性则低于1%。
核膜
X染色质
性别的快速鉴定 胎儿性别鉴定
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甲醇,冰醋酸(3:1)固定15分钟, 干燥 依次放入95%乙醇、70%乙醇、50%乙醇,蒸馏水中, 每次2-3分钟 5NHcl分化5秒钟 蒸馏水漂洗3次,每 次2-3分钟 硫堇染色10分钟 冲洗干净,电吹风吹干 镜检(油镜)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实验结果的观察
❖ X染色质的识别方法:一 般位于核膜内侧缘,形状 多样,多为半圆形,三角 形。
可计数细胞的标准:a:核较大, 轮廓清除完整,无缺损、皱褶, 染色清晰。b:核质呈细网状或 均匀的细颗粒状,无深染大颗粒 及细菌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