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重点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重点

构建知识网络学会理论运用——《生活与哲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其它的哲学知识都是在此问题上派生出来的▲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高考考点】.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础知识梳理】【使用说明】: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哲学的基本知识:.含义:(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①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②真正哲学的含义是什么?2.基本派别:(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各是什么?(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表现及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主要表现各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3.作用:(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哲学.产生的条件:2.基本特征:3.产生的意义:4.中国化的成果: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考查重点】一、第一课:“科学的”二、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课本P12-13:区分列举的哲学观点的哲学派别三、第三课:1.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真正哲学的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高二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1、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考点2、了解哲学的不同派别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点3、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考点4、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作用:①首先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二政治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 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 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动员和 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 强大物质力量。
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 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 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产阶级的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论成果(识记):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mx/ 过桥米线
站里面住着の侍囡不止壹佫/每壹佫都如花似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艳无比/啧啧/真相信人间尤物啊/の咱都忍不住想要扑上去壹亲芳泽/这样の美人居然能不能吃/当真相信人生壹大罪恶/|马开极为叹息の着庞绍/|这可比什么三十六洞压寨夫人美多咯/可惜存在人只相信能/恁说/这 活着存在什么乐趣/|庞绍吞咯吞唾沫/刚想脱口而出答应马开/但马上就想到咯什么/别以为恁能诱惑到咱/哼/不就相信囡人而已/本少又不相信没碰过囡人/|马开惊异の咯庞绍壹眼/没存在想到碰到囡人就如同碰到毒品の庞绍居然能挡住它这壹招诱惑/着马开失神/庞绍嘿嘿笑道/别打恁 の如意算盘/问恁要孤本/还不如直接问舜国王上要几佫宫囡来の靠谱/||滚/|马开忍不住/壹脚踹向庞绍/|恁没利用价值咯/不想被揍/就滚出咱の视线/||无耻/|庞绍对马开の行为极为鄙夷/它眼珠子转动咯几下/又嘿嘿笑道/|不过恁要相信愿意为咱出头/咱倒相信可以想壹佫办法让恁存 在机会得到孤本/||嗯/马开眼睛壹亮/哈哈大笑/在身边摆咯壹条凳子/|庞绍/来/恁站那么远干什么?咱们兄弟难得聚在壹起/搞得那么生分干嘛/|庞绍撇咯撇嘴/心里特别不屑/心想不知道刚刚相信哪佫混蛋叫本人滚?|恁现在多强/庞绍问着马开道/|干嘛/马开笑道/|担心咱不能为恁找回 场子/|那倒相信不怕/那人不过比起咱强壹筹而已/恁咱壹起出手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框架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的含义
1.含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主要类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Word版)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Word版)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在脱离方*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

本网小编收集了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更多高考政治辅导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随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复习提纲

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 化、多元化需求,推 动市场细分和产品创 新
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成为新趋势,反映人 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的重视
案例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彰显时代精神
环保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 纷纷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
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积极参与 环保活动和监督环保工作
企业纷纷响应环保号召,推动 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
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统一
03
未来,哲学将在多元化和一体化的统一中发展,各种思潮和观
念将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当代社会背景下时代精神体现
改革创新
开放包容
在当代社会,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 心,体现在各个领域对旧有体制、观念、 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和超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开放包容成为当 代时代精神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对不同文 化、思想、观念的尊重和接纳。
忠诚爱国
奋发向上
忠诚爱国是时代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体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忠诚和责任 感。
例如,美国的“美国梦”强调个 人奋斗和成功,而中国的“中国 梦”则更加注重国家富强、民族
复兴。
尽管存在差异,但各国和地区的 时代精神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跨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相互了解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 和偏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
解和尊重。
通过交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 文化背景下生活智慧的独特之处, 以及各国和地区时代精神的内涵
促进文化交流
时代精神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增进文化多样性和共融性。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备)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备)

他们是根本对立的两大哲学派别
• (2010年高考· 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 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 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 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 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 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 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 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 进步性:①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 基本规律;②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 客观要求;③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④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⑤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⑥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 思想武器。
考点6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命题可能趋 向—选择题)
•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 ①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 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 ②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 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 ③局限性:第一,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 态(原子)。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 机械运动)。第三,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 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第四,唯心史观 (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用唯心主义观 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⑴区别(含义) ①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②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 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⑵联系(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 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框架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框架

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本义:爱智慧(哲学智慧来源于实践)
什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方法论
哲学含义:
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指导)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初物质)
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原子分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发展

基本思维和存在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践特色理论体系
问题的关系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神意识
升华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内在主观精神)
真正的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外在客观精神)。

必修四 第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篇)

必修四 第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篇)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的物质形态
质的属性
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根本方向,本质上 是正确的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 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 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 及观点
联系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理”;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
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对精神”的外化;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
观点
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统 一于哲学
[提醒] (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

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要靠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的学问。

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19-05-02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要靠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的学问。

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19-05-02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总结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总结课件
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二三四五
二、哲学的内涵 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 (1)从本义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一门给人智慧、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整合
一二三四五
一、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 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 作和生活。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
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它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成为 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3)任何反映时代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 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一二三四五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二三四五
五、哲学与时代精神
1.真正的哲学
含 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是自己 义 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原 因
第一,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 的脉搏。第二,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 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高考考点】
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基础知识梳理】
【使用说明】: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哲学的基本知识:
1.含义:
(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
(2)哲学的本义:
(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
①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
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②真正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2.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各是什么?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表现及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主要表现各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3.作用:
(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
(2)哲学的本义:
(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哲学
1.产生的条件:
2.基本特征:
3.产生的意义:
4.中国化的成果: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考查重点】
一、第一课:“科学的”
二、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课本P12-13:区分列举的哲学观点的哲学派别
三、第三课:1.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2.真正哲学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