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二课时(绝对精品)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课件15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课件15 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a15820bad51f01dc381f143.png)
AICD
FasL致其它表达Fas的 T细胞凋亡(自相残杀)
表达Fas和FasL的活化效 应杀伤细胞凋亡(自杀)
FasL致表达Fas的 B细胞凋亡(他杀)
细胞废用性死亡(被动)
抗原剌激↓生长因子↓ ---- 细胞代谢↓ 线粒体退变
---- 细胞色素C释放 ---- caspace级联反应 ----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 将细 胞膜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产生的信号通 过受体蛋白或其它跨膜分子从细胞外转至细 胞内,转换成生物化学形式。
三、 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
CTL细胞
Th1细胞
(一)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杀伤表达同MHC I类分子结合的特异性抗 原的靶细胞。
(一)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1.靶细胞特点 (1) 病原体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1)不被所感染的细胞破坏; 2)不能接触细胞外的抗体。 (2) MHC I类分子表达下降。
2.CTL杀伤靶细胞机制(两种)
(1)穿孔素依赖性机制:破坏细胞膜。 1)CD8+CTL特异识别MHC I-肽复合物(靶细胞 表面)释放活性溶解颗粒 毒性蛋白质(穿孔 素)形成膜孔道 细胞死亡。 2)颗粒酶(颗粒酶B) 进入靶细胞(通过膜孔 道) 胱门蛋白酶(caspases, CPP- 32)活化 CAD活化 降解DNA。
DC-SIGN(DC)
4-1BB(CD137)
4-1BBL
(2) CD40L(活化)
CD40(活化)
2.辅助作用 (1)维持抗原特异T细胞与APC的结合时间,有益于T细
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传送活化信号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T细胞克隆增
高中生物 3-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课件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课件 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1ef2e837650e52ea551898de.png)
(1)主动免疫:通过两次或多次的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的
效应细胞 和_________ 记忆细胞 ,提供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 _________ 抗体(抗血清) (2)被动免疫: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_____________
而获得的免疫力。
[思维激活2] 预防接种属于主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 提示 属于主动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辅助性细胞受感染,无法指挥整个免疫系统,包括细胞毒 性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等,人体免疫系统陷于瘫痪
课程标准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1.辨别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2.概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3.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4.举例说出免疫接种的应用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 抗原与抗体 特异性 免疫应答的物质,化学成分为 (1)抗原:可使机体产生_______ 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应B 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 (2)抗体: _______ 2.细胞免疫 被病原体感染 的细胞和_______ 癌细胞 以及移 (1)细胞免疫的目标: _____________ 植器官的_____ 异体 细胞。
②抗原可以来自体外,也可来自体内(如癌细胞,损伤、
衰老的细胞等)。抗原最重要的特点是特异性,即能引起 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并与之特异性
结合。
③任何抗原都必须经抗体的作用才能最终被消灭。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比较项目 概念 抗原被体液中 的相应抗体消 灭的过程 抗原被相应免疫细胞 消灭的过程 被抗原侵入的寄主细 胞(即靶细胞) 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2课时)名师精编课件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2课时)名师精编课件 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b6e8580ad51f01dc281f167.png)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细胞外病原体和 毒素
被感染的体细胞、癌细 胞或异体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产生效应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 方式 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 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裂解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巩固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
量的效应T细胞
二次免疫应答
二次免疫应答特点 反应更快、更强
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 能“记住”入侵抗原
三、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
18世纪,英国的爱德 华·詹纳用接种牛痘来 预防天花
⒈免疫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 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
免疫学的应用
辅助性T细胞
被
病
吞 噬
原
巨 噬 细
体胞
一、体液免疫
处
理 形
抗原—MHC复合体
成
(MHC)
辅 助 呈性 递T 细 胞
活化的
激 活
辅助性 T细胞
抗 原
直 接
B 淋 巴 细 分分 胞 裂化
(特异性受体)
白细胞介素-2
效应B淋 巴细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
作
体用
于
细胞外病原体 细胞外毒素
(特异性受体)
记忆B淋 巴细胞
成熟B细胞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第2课时
必修3 特异性免疫第二节免疫应答 (2)
![必修3 特异性免疫第二节免疫应答 (2)](https://img.taocdn.com/s3/m/11cdd9c158f5f61fb7366628.png)
识别 消灭
辅助性T C 辅助性T细胞
㈡ 体 液 免 疫 的 过 程
感 应 阶 段
活化
成熟的B 成熟的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
致敏的B 致敏的 淋巴细胞
反阶段
浆细胞
1)感应阶段: 感应阶段:
呈现抗原 呈现抗原抗原MHC复合体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呈现) 识别和处理、 结合 致敏 活化 辅助性T 辅助性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识别) 识别)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
结合、致敏 结合、
病 原 体
被 吞 噬
分 裂 B淋巴细胞 分 化
记忆B细胞 记忆B
分泌
效应B 效应B细胞
抗体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 巨噬 细胞
抗原提取 抗原-MHC
呈现 复合体
活化
辅助性T 辅助性T淋 巴细胞
分泌 多种蛋白质 促进
刺激
细胞毒T 细胞毒T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细胞 毒T细胞 效应细胞 毒T细胞
抗原肽
感应
与MHC结合 结合
阶段
分泌多种蛋 白质( 白质(白细 胞介素-2) 胞介素 )
反应 阶段
活化 细胞毒T细胞 细胞毒 细胞
活化 分裂分化
效应 阶段
记忆细胞毒T细胞 记忆细胞毒 细胞
1)感应阶段: 感应阶段: 病原体
呈现抗原 呈现抗原抗原MHC复合体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呈现) 摄取和处理,呈现) 活化
练 习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 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 应细胞。(√ ) 应细胞。(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 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 该抗原的特征。( 该抗原的特征。( ×)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特异性反应教案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2 特异性反应教案 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c63bdb36529647d272852a4.png)
3.2特异性反应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 ,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该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
(1)概念多。
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
可见,本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
本学习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
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
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习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
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
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
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习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
四是生理过程抽象。
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
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习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特异性反应课件(浙科版必修3)
![3.2特异性反应课件(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b02286077232f60ddcca198.png)
D.抗体不能消灭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
4、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明显的症 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 C )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C.特异性自然免疫
D.特异性人工免疫 5、下列不带有抗原信息的结构是( D) A.牛痘病毒
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 (1)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2)癌细胞; (3)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四、体液免疫
1、抗体具特异性 不同的抗体某些部分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决定抗体的特 异性。
2、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 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原
抗体
3、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某些外分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过程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化学本质 抗体 结构特征 过程 体液免疫 分泌细胞 灭活的微生物 作用对象 微生物的成分或产物 疫苗的种类 免疫接种 减毒的微生物 主动免疫
免疫方式
被动免疫
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
事情都大包大揽。
肽
与MHC结合
三、1.细胞免疫的过程
活化
分泌多种蛋 白质 (白细胞介 细胞毒性T细胞 素-2)
活化 分裂分化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抗原
吞噬 处理
细胞免疫 增殖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细胞毒 性T细胞
巨噬细胞 呈递 (含抗原-MHC 复合体)
促进
辅助性T细胞
分化
效应细胞毒 性T细胞
识别 消灭
被感染的体细胞 或宿主细胞 或病原体
的三种类型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教案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007305a8102d276a22f4f.png)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余姚二中汪河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时完成对《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个内容的教学。
2.教材的地位及知识的前后联系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免疫的概念、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继续学习《免疫接种》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理论基础。
3.我的教材处理①教材在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方面既讲述了特异性识别的原理,也概括了免疫应答的过程,而后者恰好对后文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做了铺垫。
因此先做好对免疫应答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教材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中均未体现一次免疫应答和二次免疫,而这个内容却在后文的《免疫接种》中提到,因此讲解该内容时及时做好教学铺垫。
③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图3-2中的记忆细胞毒T细胞改成细胞毒T细胞;图3-3中右上方的记忆B细胞改成B细胞;P52《细胞免疫》第一段去掉“入侵的病原体、”;P53《体液免疫》第一段去掉“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有同样的结合位点”;第二段去掉“(即抗体分子)”。
二、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的免疫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免疫部分与教材的其它章节联系很少,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加上本课时内容概念多、知识抽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容易深入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辨别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②简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③概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交流能力和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尝试通过绘制概念图实现有效学习。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淋巴细胞对“非已”的特异性识别和清除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
高中生物 3.2 特异性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浙科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3.2 特异性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浙科版必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5d2d86a58da0116c1749cb.png)
高中生物 3.2 特异性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浙科版必修3.DOC3、2特异性反应导学案1(课时2)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发展要求1、举例说出免疫接种的应用。
说明1、“细胞免疫”不作拓展。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1、细胞免疫过程1、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2、细胞免疫对作用对象是什么?3、细胞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它们各有什么作用?4、细胞免疫过程图解呈递识别并消灭抗原细胞毒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细胞毒T细胞记忆细胞细胞毒T细胞吞噬、处理巨噬细胞(含抗原-MHC复合体)辅助性T细胞促进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识别消灭2、二次免疫1、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1、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2、归纳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蛋白复合物D、抗原未能释放是部分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唯一原因5、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D、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就反应强烈、很难消退、会引起组织损伤,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6、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
据此分析胸腺素( C )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7、(xx南充一诊)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
3.2-特异性反应ppt
![3.2-特异性反应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03e3310722192e4536f62e.png)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间的关系
中枢 免疫 器官
骨 髓
造血干细胞
分化、成熟
免 疫 器 官
胸 腺
B细胞
抗体
参与
参与
体体
细胞免疫
成熟后转移
脾脏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概念
图
胸腺 ) 迁移到( 起源: 增殖、分化、发育 骨髓中 淋巴干 在(骨髓 ) 或腔上囊 细胞 增殖、分化、发育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
等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输入的抗体常称 为抗毒素。
体液免疫: 如:被狗咬伤的人要注射“狂犬疫苗”、被铁 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 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 抗体。 细胞免疫: 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 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也 属免疫治疗的方法。
识别抗原,分裂分化成为 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 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 毒性T细胞 (活化) 活化的辅助性 T淋巴细胞 记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分泌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辅组T淋巴细胞 致敏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生淋巴 因子) ,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课堂反馈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 种细胞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d
A.a细胞表示巨噬细胞 B.b细胞能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识别c上的抗原-MHC复合体消灭c
细胞免疫
阅读课本P52-53页“细胞免疫”内容 思考: 1.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什么?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异体细胞 2.细胞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哪类细胞?
3.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二课时
![3.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71f39bdfd0a79563c1e72e6.png)
(免疫应答)
第二课时
知识 回顾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
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
增殖分化
抗原
吞噬 处理
A 淋巴细胞
呈递
C 效应细胞
D 记忆细胞
在相同抗原再次 入侵时产生更快 更强的免疫应答
B 巨噬细胞
(抗原-MHC)
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 处理
增殖
记忆细胞毒T细胞 D
(含抗原-MHC 复合体)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抗 体 数 量
二次体液免疫应答
时间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 的记忆细胞。
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外的抗原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靶细胞 效应细胞毒T细胞
浆细胞
效应细胞毒T细 产生效应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胞与靶细胞接触,使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方式 靶细胞破裂
体液免疫
【问题1 】 抗体是什么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它有什么样结构和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用细菌或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注射动物,该动物的血清中 会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称抗毒 素、凝集素等)。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法证实这种 起防御作用的物质是球蛋白,统称为抗体,注 射的细菌或细菌外毒素则起了抗原的作用。 1959年科学家对抗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证明它是由四条肽链组成,借二硫键连接在一 起,形成一个“Y”型的四链分子。
1、抗体具特异性 不同的抗体某些部分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 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2、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与该抗原发生特
最新-高中生物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5e0546fe518964bcf847c21.png)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探究一: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3)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4)免疫系统的组成探究二:理解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探究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不同,体液免疫通过分泌抗体与侵入机体的抗原特异结合,从而消除对机体的伤害;而细胞免疫是把被抗原侵入的细胞裂解消灭。
二者的作用方式也不同,体液免疫是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中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作用,同时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2.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形成靶细胞后,只有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再通过抗体将其凝集或形成沉淀,最终通过吞噬细胞将其彻底消灭。
题例领悟【例题1】2018广东卷,28 (多选)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解析:缺少胸腺,造血干细胞不能分化产生T 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体液中有吞噬细胞,进入体内的细菌首先可能被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
“裸鼠”无胸腺,无T 细胞;细菌被裂解是效应T 细胞的功能;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淋巴细胞,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所以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效应B 细胞)。
答案:AD 领悟B 、T 细胞都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形成B 细胞,在胸腺内分化形成T 细胞。
受抗原刺激B 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T 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
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效应T 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题2】2018全国理综卷Ⅰ,2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课件 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5f94b8865fbfc77da269b1be.png)
题 栏
3.非特异性免疫
目 开
从第一、二道防线来看,这两种防线都是 生来就有的 ,都对
关
多种病原体 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无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
为非特异性免疫。
学习·探究区 【归纳提炼】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1.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 A.体液大量损失
栏 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
目 开
图 3 属于 化学防御 ,其作用机理是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
关
学习·探究区
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如图是溶菌酶使细菌溶解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1)该防线由某些 白细胞 和 血浆蛋白 组成,其作用机理:①
关
炎症反应;②某些 白细胞 的吞噬作用。
开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关
学习·探究区
2.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免疫系统由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和
免疫活性物质 组成,用流程图表示免疫系统各组成之间的
关系为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本 专
3.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它们含有 特异性化学物质 ,引起
题 栏
体内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所以该防线
经系统感知到?
本 专
提示
不能。
题 栏
(2)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
目 开
提示
没有。
关 导入 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
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免疫系统
的反应都一样吗?
3.2特异性反应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
![3.2特异性反应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c7fc27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e.png)
4.体液免疫的过程:
成熟的B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致敏的B 淋巴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B细胞
5.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抗体与这类细胞外
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 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 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 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3.淋巴细胞识别 “自己”和“非己”:
B
只 与 适 合 的
受 体 结 合
激活、增大 分裂
分化 分化
效应B细胞群 记忆B细胞群
5.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的抗 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三、细胞免疫 1.细胞免疫 的过程:
细胞毒性T细胞
分泌多种 蛋白质
(白细胞 介素-2)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抗 体
二次免疫应答
数
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记忆B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B 细胞。
五、免疫接种与传染性疾病
1.免疫接种的概念:
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
染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
2.现有疫苗 的三种类型
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迁移
淋巴干细胞
T淋巴 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留 在 骨 髓 中
B淋巴 细胞
二、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什么物质? 有什么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5、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存在于体液(主要是血浆)中 C.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的 D.抗体不能消灭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
C
6、(08北京)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 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 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成熟B细胞 分化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合成 分泌 抗体
辅助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穿孔素等
特异性免疫
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
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
2、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
二、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记忆细胞 毒T细胞
效应细胞 毒T细胞
靶细胞
D 1、下列不带有抗原信息的结构是: A.牛痘病毒 B.细菌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
2、流感病毒有不同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 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 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BC A.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B.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①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细胞名称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来
源
功
能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形成抗原—MHC复 合体、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淋巴干细胞(在骨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 胞 髓或腔上囊中 发育)
辅助T细胞
效应B细胞 细胞毒T细 胞
淋巴干细胞(在胸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促进淋巴 腺中发育)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抗体与这类细胞 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 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 毒素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 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1、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抗原
靶细胞(即被抗原侵 入的宿主细胞)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 1.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 体与相应的抗原特 细胞密切接触; 2.辅助性T细胞释放淋巴 异性结合。 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细菌外毒素 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 麻风杆菌)
实例
③ 联系: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如:病毒感染
体液 阻止病毒 细胞 免疫经血液传播 免疫
2
成熟的B 淋巴细胞
活化
白细胞介素-2
致敏的B 淋巴细胞
分裂分化
相同 浆细胞 抗原 记忆B细胞
2、过程:
记忆细胞 抗原 被呑噬 巨噬细胞 消化 抗原—MHC 呈递 复合体 活化 致敏 增殖 B淋巴细胞 分化 促进 淋巴因子 分泌 辅助T细胞 二次免疫 效应B细胞 分泌 抗体 沉淀 中和 凝集 抗原
AD
C
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
1、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 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 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 病的方法。
2、疫苗
种类: (1)灭活的微生物 (2)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 产物 (3)减毒的微生物
3、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你知道什么是器官移植吗
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
3、人接种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 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和抗体的化学性质 分别是: B A.效应B细胞、多糖 B.效应B细胞、蛋白质 C.效应T细胞、多糖 D.效应T细胞、蛋白质 4、下列有关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大分子物质都能成为抗原 C.进入体内的生物细胞才能成为抗原 D.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物质
7、(08广东)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 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8、(08四川理综)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 思考: • 大家能不能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的总图画出来?
结合、致敏
抗 原
被 吞 噬
分 B淋巴细胞 裂 分 促进 化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分泌白 Nhomakorabea胞介素-2
巨噬提取
细胞呈递
分泌 抗原-MHC 活 辅助性T淋 化 复合体 巴细胞 分泌 多种蛋白质 促进 刺激
分裂分化
抗 体
细胞毒性T细胞
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细胞的分子标签。
抗原的特性:
a、异物性
大多为外来物质;自身病变组织和细胞(特殊情况下)。
b、大分子性
如蛋白质。
c、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病原体入侵——识别入侵者——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一、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身份标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是一类什么物质?
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3、入侵者被识别后,免疫细胞有何应对反应呢?
①B淋巴细胞的反应
只与特定的受体相结合
有些直接进入免疫应答 大部分需在辅助T淋巴细胞的协助下 进入免疫应答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效应细胞 靶细胞 毒T细胞 裂解
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
1、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2、癌细胞; 3、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四、体液免疫
1、 抗体
① 抗体的化学本质: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② 抗体的分布: a、血清(主要) b、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c、细胞表面
、 体 液 免 疫 的 过 程
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
3、现有疫苗的三种类型
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4、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灭 活 疫 苗
结合、致敏
分 B淋巴细胞 裂 分 促进 化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分泌
白细胞介素-2
分泌 巨噬 提取 抗原-MHC 活 被 辅助性T淋 吞 细胞 呈递 复合体 化 巴细胞 噬 分泌 多种蛋白质 促进 刺激
人工被动免疫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 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 一定免疫力。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细胞名称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能否识别抗原
除了效应B 细胞,其余 细胞都能识 别抗原。
细胞毒T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毒T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毒T细胞
另外巨噬细 胞对抗原的 识别是非特 异性的
消灭病毒
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5
1、免疫接种的概念
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 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
2、免疫接种的历史
我国从宋朝开始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的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 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 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
激活、增大
②巨噬细胞的反应
巨噬细胞对病原体摄取、处理,并呈现抗原MHC复合体至细胞表面,准备启动免疫应答 。
,
三 、 细 胞 免 疫 的 过 程
肽 与MHC结合
分泌多种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2)
活化 细胞毒T细胞
活化 分裂分化
相同 抗原
记忆细胞毒T细胞
三、 细胞免疫
抗原 被呑噬 巨噬细胞 消化 呈递 细胞毒T细胞 刺激 抗原—MHC 复合体 活化 分泌 辅助T细胞 促进 淋巴因子 增殖 分化
B淋巴细胞或记忆 细胞 分泌抗体
淋巴干细胞(在胸 分化为效应细胞毒T细胞和记忆细胞 腺中发育)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效应细胞毒 T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②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对象 作用 方式
分化
不分化 (多能) 造血干细胞
有丝分裂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
淋巴细胞
……
在胸腺中发育 转移 抗原刺激
(多能)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T细胞 效应 T细胞
3、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 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 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 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 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D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 同种类型 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⑤为靶细胞 C.细胞③为B细胞 D.阶段IV、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2、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C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 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应答)
一、(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