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成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革新成果总结

篇一:技术革新能手挖潜增效典型

技术革新能手挖潜增效典型

记重型车间数控班班长、集团公司高级技师—潘长发

潘长发目前担任重型车间数控班班长,在同事眼里他为人低调,工作严谨,喜欢钻研技术,敢于攻坚克难。在领导眼里他是个能够担当、乐观上进、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员工。在2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用热忱之心面对工作用进取之心成就事业。在他的带领下数控班多次圆满地完成了车间分配的多项急、难、保产任务,数控班成为车间生产效率最高的班组,他本人曾先后获得西部重工、集团公司、甘肃省乃至全国级的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工人,潘长发有着极其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做个技术过硬、知识丰富、拿得出业绩的员工。由于技术原因车间的几台数控车床几乎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20XX年6月的一天车间领导找到潘长发,将这几台数控车床的使用权交给了潘长发,希望他能将这些先进设备的潜能发掘出来。看到领导信任的眼神,潘长发倍感责任重大,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接受了挑战。他首先从学习、钻研数控机床的说明书做起,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几乎对车间6台数控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做到了了然于胸,紧接着他翻阅了大量与数控相关的书籍,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自学成才,成为西部重工首

位编程高手。自20XX年9月份至今数控机床一直是车间的高效率设备,并承担了车间许多精密、重要产品的加工制造,在他的潜心钻研下改变了我厂车床单人单机的操作模式,创造了数控机床方面的一人双机操作法,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进而使年增效在360万元以上。

潘长发虽文化程度不怎么高,但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是数控车床方面的高级技师,为了能充分驾驭数控机床,他查阅了大量数控维修方面的资料,到外地请教数控专家,甚至解剖过一台效率低下的数控车床,“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如今他已成为数控机床的维修能手。车间有一台小巨人车削中心,曾经有一段时间因其内部刀塔的旋转角度与定位角度产生了1°的偏差,导致加工时刀具切削刃高出工件中心5mm,无法正常生产。面对此故障车间维修人员显得束手无策,只好报厂设备办联系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对此潘长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很清楚若此设备不能及时得到修理,则不仅耽搁生产加重其他设备生产负担,而且势必会额外产生许多费用,这对车间的挖潜增效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我能否解决这道

维修难(:技术革新成果总结)题呢?”潘长发是个不服输的人,他用实际行动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利用下班时间他上网查资料,请教相关专家,在分析了同类刀塔的结构和调整方法后,他意外地发现要解决此故障需要从刀塔的机械结构、机床的电气系统、机床的油压系统三方面同时着手,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他对车削中心的刀塔反复调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3天时间后车削中心刀塔故障被成功

排除,加工精度得到极大改善。

潘长发是重型车间公认的技术革新能手,他多次参与车间的技术攻关项目,为车间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如开创了西部重工用数控车床加工大棒梯形螺纹拉杆的先河,解决了用普车加工此类工件带来的扎刀问题,成功地摸索出了梯形螺纹数控加工的方法;制作了台车护板加工胎具,一次性增效33200元;改变了我厂单人单机的操作模式,实现了数控机床一人多机操作法,使数控机床的效率提高数倍,年多创效200万以上。打破了西重车床加工单人单机的格局,创造了数控机床一人多机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年创效在200万元以上;制作了端面切深槽刀具,解决了大棒迷宫环端面窄孔、深槽的加工问题;通过对数控机床刀塔的结构及调整方法的分析,得出刀塔的旋转角度和定位角度的偏差不仅和其机械性能有关还与机床的电器系统及油压系统有关,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车削中心刀塔反复调整,终于排除了小巨人车削刀塔的故障,并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精度;改进了蜗杆加工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刀具的性能,建议采用价格较低的韩国克劳易刀片替代价格较高的山特为克和山高刀片,实践表明前者具较高的性价比,而且加工中心半年内无需进购数控刀片,仅此改进每年可为车间节约费用40万元左右;

潘长发深知学习并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对于一个好学上进、并试图在工作上有所突破的人而言是必需的,但光能继承不行还得有自己的消化加工,还必须突破思维框架的束缚,即要有所创新。潘长发这种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也使得其在工作中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如为了

解决调刀精度和刀具互换问题,他专门制作了2架数控镗孔刀座,使之与附带的镗孔刀座配合使用,通过降低刀座中心和增加辅助平衡的方法进行加工,几乎完全消除了因刀具鼠牙盘不平衡造成的磨损缺陷,并且摸索出了普车刀具与数控刀具互换使用的方法,节约了刀具成本;制作了中心钻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工件的加工精度,重型车间的三台数控车床其尾座是液压的,只能顶活而无法打中心孔,针对此瓶颈问题潘长发通过精确计

算和测绘制作了卡柄,并给刀塔装上了转卡以之来卡中心钻,这样使得所有车床加工工序可直接在数控车床上一次装夹就可完成,既避免了形位误差又确保了加工精度,并使得小型轴类工件的加工效率提高了5%;为了增大车间2台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潘长发专门制作了三孔卡爪,这2台数控车床的卡爪是2孔直台卡爪,最大装卡直径只有120mm,根本满足不了生产需求,针对此问题潘长发查阅了相关设备资料,计算出设备的传动功率,利用废旧的c630车床四爪卡爪制作了三孔三台卡爪,使得最大装卡直径达到280mm,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加工能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潘长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不仅自身技术过硬,为车间解决了许多急、难工件的加工问题,给数控班乃至全车间的员工起了积极地表率作用,而且认真履行了“传、帮、带”义务,在他培养的徒弟中许多已成为岗位骨干。他多次利用工余时间给青工进行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目前已有2名徒弟可独立操作数控车床,2名徒弟可独立操作数控加工中心,另义务为

轧辊车间和二加工培养数控操作人员各一名,此二人现均已成为技术骨干。

据不完全统计,潘长发个人月平均完成台时在420小时以上,其所带领的班组成员完成的月平均台时也在320小时以上,这就是潘长发,一个对工作高度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事热情诚恳、对企业乐于奉献的好职工。

重型车间:韦敏敏

20XX-11-12

篇二: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1、成果的意义及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片面地追求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学生学的课程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一个学期有时要考7~8门课程,而且还不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和想做的事情,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的培养已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高职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基层、面向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教学与实践模式。

自1999年三校一院合并以来,本课题组就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