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对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建设服务的思考
业服 务 的功能 , 不能 体现高等职业 教育 的特 色 。这样 的教学
内容 学 生 不 知 学 以 所 用 ,难 以 调 动 学 生 对 公 共 基 础 课 的 学
习积极性 , 无法实现高 职教育 的人 才培养 目标 。 3 . 教 学模 式单一 陈旧. 缺乏先进性 目前 大部分 公共基 础课 的教学模 式还 是 比较 陈 旧单 一 的, 教 学方 法 落后 , 以课堂 纯理 论 教授 为 主 , 很 多基 础课 老 师在 “ 满 堂灌 ” 中不 能 自拔 , 教学 辅助 手段 缺乏 . 虽然 有些课 程 的教 授会 配 以教学 课件 , 但 只局 限 于简 单 的P P r r . 缺乏 先
进 性 。教 学 还 是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学 生 的 主观 能 动 性 得 不 到 发 挥, 能力得不 到培养 。 公 共基 础 课 的 教学 基 本 上是 延 续 普 通 教育 中 的文化
这不符合 职教改 革的要 求 ,也将影 响专 业改 革 目标 的顺利
实现。 由此 , 为 了顺应 改革 和发 展 的新 形势 , 必须 推进 高职
』 ¨
2 o 1 3 年 第 1 霸( 总 第 6 l l 期 ) 文教赞 : 料
皿匾 0 2 蚴
对 高 职 教 育 中 公 共 基 础 课 为 专 业 建 设 服 务 的 思 考
费文媛
( 无锡工 艺职业 技术学 院 , 江 苏 宜 兴 2 1 4 2 0 6 ) 摘 要 :当今 高 职 院校 公 共 基 础 课 的 教 学 滞 后 于 专 业 改 革 , 已不 适 应 专 业 建 设 的要 求 。针 对 公 共 基 础 课 的现 状 . 必 须从
三、 公 共 基 础 课 为 专 业 建 设 服 务 应 采 取 的措 施
试论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试论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者:韩茂源来源:《职教论坛》2010年第23期摘要:阐述了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功能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的中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功能与目标的关系作者简介:韩茂源(1969-),男,陕西富平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建设及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0)23-0072-02一、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政治、语文、外语、美育、体育、数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组成。
它们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必要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的必备文化。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有以下功能:(一)为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高职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五)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
(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健康理念二、公共基础课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高职院校的使命需要公共基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
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
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强化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意义
强化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意义摘要:近年来,由于多方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逐渐被边缘化,公共基础课没能正常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实现高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安排上各不相同,除“思政课”和“体育课”外,其他公共基础课各校开设情况差异很大。
总的来看,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门类与授课时数偏少。
这种现象的出现致使公共基础课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岗位迁移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滞后的原因1.认识上的偏差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没有必要再开设公共基础课;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是来学习一技之长的。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不重视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职业教育的管理者不重视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2.“泛职业化”思潮的影响由于“泛职业化”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过于迎合企业的需求,片面强调职业教育同企业生产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只单纯传授生产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3. 理论教学学程缩短、实践教学课时量增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校实行“2十1”教学模式,两年时间在校学习,一年时间进行生产实习,致使在校学程缩短,总课时量减少。
另外,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工作岗位适应期,学校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
一门专业课一学期一般要设置2-4周时间的教学实习。
理论教学学程缩短、实践教学课时量增加,公共基础课课时必然就减少了。
由于课时量减少,导致公共基础课被边缘化。
4. 公共基础课教学自身存在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公共基础课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公共基础课的地位逐渐下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介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介绍高职院校是指拥有独立法人地位、依法设立的为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培养具有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发展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专业课程的分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是指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的课程,包括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法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则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职业需求而设置的针对性课程,如电子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护理学等。
二、专业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通常由学校根据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形势进行规划和调整。
一般来说,每个专业都会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三个层次。
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石。
这些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学习与实践提供支持。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学生主修课程,是培养专业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些课程涵盖了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它通常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形式,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专业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用性强: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实际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胜任专业工作。
2. 知识更新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都在不断更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也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doc
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作者:王联合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9期[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培养应结合起来。
教师应具备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重视研究专业,还要寻求教学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学素质培养[作者简介]王联合(1968- ),男,陕西彬县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陕西西安710100)[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9-0113-02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培养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现阶段,人们围绕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等问题探究得比较多,而公共基础课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中以及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人们探讨得比较少。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不够。
甚至公共基础课教师也认为,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与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距离较远,内容结构和深浅程度由自己掌握,这就导致了无论哪个专业,都使用一套教材,一本教案,一种教法教到底。
或者有的教师只注重本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味埋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得太少,内容教不完,讲不深。
那么,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结合专业特点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作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一、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具备高职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基本特点等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高职高专教育培育的是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劳动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
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公共课教学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6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音乐欣赏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素质提升及能力拓展研究
的差 距 。现在高 职 院 校公 共 基 础 课 的课 改 都 强 调 要 突 出职 业性 、 实用性 ; 都要 求 突 出职业 能 力 与职 业 素养 的人才培 养 目标 , 从 而体 现公共 基础课 作 为 职业 教育 应有 的课 程 特征 。但是 。 在实 际教 学 实践 中, 公 共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仍 然 是 以学 科 为 中心 设 计 的, 往往 割裂 了各学科科 目之 间 、 基础学 科与专 业科 目之 间的相互联 系 , 造 成课 程体 系 中内容 的缺 失 或 者相互脱 节 、 或者相互重复 、 甚 至学无所用 的现象 。 例如 . 经济 管理 类 专 业课 程 中要 讲 授 合 同 、 广 告、 经济 活动分 析 报 告 等 内容 , 与 公 共基 础 课 程 应 用 文写作 中 的内容重 复 , 但 因为课 程设 置 的功 能不
第1 5卷第 6期 2 0 1 3年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a n g g a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V0 I _ 1 5 No . 6
De c . 2 0 1 3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素质提升及 能力拓展研究
思想 政治 ( 含法律基础 、 毛概 等 ) 、 大学 语 文 、 应 用 写作 、 大学 英语 、 体育 与健康 、 高 等数学 等课 程 。作 为提 高专业 学 习能力 的基 础课程 , 在人 才培 养 中具 有重 要 的奠基作 用 。
当今社 会 由于产 业结构 和技 术结构 调整 迅 速 . 职业 岗位也 常 常 处 在不 断 的变 化之 中。一 个 人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0 2 基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重点课题 “ 公共基础课程对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 升及能力拓展研究” ( 2 0 1 0 A 0 5 0) 。 作者简介 : 刘 国庆 。 男, 湖北黄州人, 副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 大 学语 文 、 应用文写作、 硬 笔 书法 等 课 程 的 教 学 工 作 。
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功能定位研究
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功能定位研究作者:黄学勇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年第11期【摘要】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五个对接”,课程体系上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教学安排上立足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方法上注重校企融合、理实融合。
这些特点对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公共基础课程功能应主要定位在基础功能和发展功能上。
基础功能又包括工具功能和文化功能;发展功能包括应用功能、启航功能和育心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公共基础课程;定位【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4-0061-02【作者简介】黄学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江苏徐州,221004)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都指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综合人文素养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除了通过在学生专业学习中渗透企业文化、产业文化等途径来实现之外,其核心应该是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
因此,有必要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基础功能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功能表现为注重塑造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通过对学生语言、文字、思维、品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训练和塑造,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要具备的基本通用能力。
这种基本行为和基础能力能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是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公共基础课具有工具功能德育、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学科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走入社会后最基本的生存手段,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计算和综合运算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工具。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分析刘 红(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收稿日期:2008-04-21作者简介刘红(6),男,四川内江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四川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对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进行了再认识,然后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具体分析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的作用,文章的最后强调了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公共基础课程 素质养成 能力培养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024(2008)03-16-04 为什么我们要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胡锦涛主席在《求是》杂志2006年第4期发表的长篇文章中说得十分清楚:“国家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
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要求,首先看重的是人的素质。
相应地,我们的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能否在工作上有持续的发展后劲,也在于自身的素质。
一、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人的素质主要有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智慧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思想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文化素质,主要是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两方面;智慧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见右图)。
通过对右图的分析可以看出,思想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是“两课”课程,身体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是体育活动,由于语文和数学两大学科代表着人类两大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因而系统的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是语文和数学两大学科。
总的来说,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二)素质教育的体系成都航院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
因而,素质教育是全院性的工作。
素质教育的实施,除教书育人外,还包括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等相互联系的育人体系。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基础课程结构 , 时更新教学 内容。 适 公 共 基 础 课 教 学 要 以 必需 够 用 为原 则 创新 课 程科 目 , 化 教学 内容 。 1要 大胆 地 优 () 对 课 本 内 容 进 行 删减 整 合 。课 程 设 置要 明 确 高 职 的 基 础 理 论 ,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严 谨 不 的学 科 理 论 , 整 的 学 科体 系 , 是 要掌 握 完 而 实 际 工 作 中 必需 的知 识 。所 以 在 教学 中要 大 胆删 去 “ 偏 难 、杂 的 理论 知识 , 留 保 必 需 的 基础 知 识 , 但知 识 面 应 当 宽 泛一 些 。 ( ) 注意 把握 “ 2要 必需 、够 用为 度”的 原 则 。 “ 需 ” 是 指 知 识 的 讲 授 和 学 习 能 够 满 足 必 , 1 高 职 院校 公 共 基 础 课 的作 用 专 业 和 职 业 能 力 的 需 要 , 不 是 像 本 科 教 而 公 共 基 础 课 在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中 所 体 现 育 那 样 , 足 打 好 深 厚 基 础 , 够 用 ” 是 不 立 “ , 的作 用 主 要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1 公 共 基 础 再 追 求 学 科 体 系 逻 辑 严 密 性 , () 强调 教 学 内 课可 以 为 学 生 学 习 专 业知 识 和 形 成 职 业 技 容 “ 实际 、实用 、实践 ” ( ) 兼顾 学 生 素 。3 要 能打 好 基 础 。公 共 基 础课 是 学 习一 切 自然 质 的 培 养 。在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中 , 想 信 理
念 和 民 主法 制 素 养 、伦 理 道德 素 养 、文 明 习 惯 养成 、 身心 健 康 、 团结 协 作 能 力 、创 新 能 力 、独 立 思 考 和 获取 新 知 识 能 力、 收 集 处 理 信 息和 分 析 解 决 问 题 能 力 、语 言 文 字 表 达 能 力 、美 力 、艰 苦 奋 斗 精 神 、竞 争 意 识 、 职 业 道 德 等素 养 都 可 以 通过 公共 课 程 进 行 培 养 , 化提高 。 强
试论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 )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文 化 素 养 . 宽 学 生 的 视 _ 培 拓 野 , 展 学 生 智 力 、 性 和 特 长 。 高 学 生 的 基 本 素 发 个 提
质和综 合素 质 . ( ) 养 学 生 良好 的 思 想 品 德 和 高 尚 的 审 美 情 趣 。 四 培 ( ) 养 学 生 坚 定 正 确 的政 治 信 念 五 培 ( ) 养 学 生 健 康 的 体 魄 和 正 确 的 健 康 理 念 六 培
二 、 共 基 础 课 在 完 成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中 有 不 可 公 替 代 的 作 用 ( ) 职 院 校 的 使 命 需 要 公 共 基 础 课 一 高 《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法 》 m “ 等 教 育 巾 指 高 必 须 贯 彻 国 家 的 教 育 方 针 .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为
一
公 共 基 础 课 在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中 的 功 能 目前 . 国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中 的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主 我
、
( ) 职 人 才 培 养 目标 需 要 公 共 基 础 课 二 高
《 育 部 关 于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教 的 若 干 意 见 》( 高 [ 0 6] 6 号 ) 出 的 人 才 规 格 教 20 1 提 是 “ 服 务 为 宗 旨 . 就 业 为 导 向 . 产 学 结 合 发 展 以 以 走 道 路 . 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 建 设 培 养 千 百 万 高 素 质 技 为 能 型 专 门人 才 . . 该 文 件 提 出 的 培 养 目标 是 “ 针 ” 要 对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的 特 点 . 养 学 生 的 社 会 适 应 培 性 , 育学 生树立 终 身学 习理 念 , 高学 习能 力 . 教 提 学 会 交 流 沟 通 和 团 队 协 作 .提 高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 创 造 能 力 、 业 能 力 和 创 业 能 力 . 养 德 智 体 美 全 面 就 培 发 展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育部近年来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各门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之间的桥梁作用。
公共基础课程不仅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可以提升学习动力,增强综合能力,促进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理解,提高就业竞争力。
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意义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高职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
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多种学科,为高职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研究表明,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基础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视野和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
公共基础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范围,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提升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研究意义完】2. 正文2.1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是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之一。
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定位及教学改革之研究
叙 c ‘
Th e Sc i e n c e Ed u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2 44
J u n e 2 0 1 3 ( A )
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定位及教学改革之研究
学 习与宽阔的基 础知识 学习的结合 ;是职业能力 培训 与思 想政 治素质教育的结合 ;是解决实践 问题技 能与基本 能力 素养培训 的结合 ;是 职业 精神培养与健全心智健康体 魄训
练 的结 合 。 2 . 1公 共 基 础 课 德 育 素 养价 值
关键词
公共基础课
价值理性
教学改革 育素养培养是公 共基础课首要教育价值定位 。“ 思想
品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 、 “ 毛邓 特理 论”等课程从世界观 、 人 生观、 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道德 素养进 行引导和培养 , 帮助 学 生树立正 确信念 和信仰 , 强化职业道 德 , 加强爱 岗敬业 、 诚 实守信 、 团结 协作 的职业品质。
以及 数 学 等定 位 于 l T具 理 性 的视 野 。在 该 视 野 下 , 公 共 基 础
情 景对话 、 角色扮演 、 小品表演等教学手段不仅使 学生学到
语 言知识 、 掌握交 流技 能 , 也激发 其认知体 验和 内心情感 , 学 生在交 流中形成 良好 思想 品德 ; 再次, 主题讨论 、 即兴表
学 生整 个 高 职 学 习过 程 中 具 有 重 要 价 值 。 文 章 提 出 了公 共
“ 价值理性 ” 体现一个 人对价值 问题 的理性思考 。 “ 以
学 生发 展 为 本 ” 教学理念 、 “ 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 学 思
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
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作者:陈红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4期摘要:文章针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系统化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公共基础课“无用”的观点,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很好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育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重要性一、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这样就出现了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减少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同时学生更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高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符合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心理健康等课程组成。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及对策分析
终身学习理念 , 提高学 习能力 ,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 队协作 , 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 、 创造能力 、 就业 能 力和创业能力 。 可见 , 公共基础课程对高等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 目标具有重要奠基作用 ,学 对 于培 养 学 生 的素养 、 生活态度 、 习习惯 、 学 身体健康等方面 , 对 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 科学思维方法 、 科 学研究等所学专业的基本 知识 、基本能力和基本 素质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 高学生 政治 素质 和思 想道德 素质 。 两课 ” . 提 “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爱 国情感 、 民族精神、 大局意识 等政治思想素质 ,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 、 诚 实守信 、 严谨求实的职业道德。 2 . 培养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通过大学语文、 应用文写作 、 高等数学 、 数学建模技能竞赛 、 公共 关 系与礼仪 、 传统文化讲座 、 计算 机技术 与应 用 、 大学 英 语 、 就业 指 导 等课 程 学 习 , 助 培养 学 生撰 帮 写方案总结 、 数字应用 、 信息处理、 与人交流 、 与人 合作 、解决 问题 、 自我学 习 和外 语应 用等 职 业 能 力。 3 . 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和创新精神。 高职学生在 今后的工作 和生活中, 如果没有强健 的体魄、 良好 的心理素质 , 是无法发展 自我并实现宏 图大志 , 没 有创新创业的意识 和团队协作精神 ,事业发展也
珂 翔l疆 2 2 1期 ’ 歪 0  ̄ 5 1
课 程设计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 对学 生综合素质 的 培 养功 能及 对策分析
王 莹 华
摘 要: 高职院校 的公共基础课 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 个人 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作 用。对公共基础课程 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功能及公 共课程教 学存在问题进行 了分析 , 出了合理化建议 。 并提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共基础课 ; 公 综合素质 ; 养功能 ; 养对策 培 培 作者简 介 : 王莹华, , 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党总支书记 , 女 黄 副教授 , 国家二级 心理 咨询 师, 主要 研究方向为
论在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潜在作用
的培训 ,任务很艰 巨 。要J J l 达到 高职 教育 目标 ,就必须进  ̄ r
行 合 理 的 课 程 设 置 。 而 高 职 公 共 基 础 课 由于 涉 及 面 广 、学 时 多 , 又 直 接 关 系 到 学 生 素 质 培 养 和 今 后 工 作 的 基 本 能 力 , 它
的课 程 设 置 就 显 得 重 要 又 困 难 。
大,高职 院校 就会消减某些 公共基础课 的课 时,甚至在有
些 专 业 中 取 消 个 别 的公 共 基 础 课 。
3 高职公 共基础 课课 程改革的对策
在短短 的两 、三年高职教育 时间内 ,既要完成一定量 的
公共 基 础 课 、基 础 理 论 课 的 教 学 ,又 要 完 成 对 学 生 实 践 技 能
公共基 础课 的 主要 功能 不是 单纯 为学 习系统 的专 业 知识服
务 ,所 以对 学 生 需 掌 握 的 理 论 知 识 要 按 照 “ 需 、够 用 为 必 度 ” 的 原 则 来 选 定 。 “ 需 ” ,是 指 知 识 的 讲 授 和 学 习 能够 必 满 足 专 业 和 职 业 能 力 的 需 要 ; “ 用 ” , 是 强 调 教 学 内容 够
D I: .9 9 Ji n1 7 —6 9 . 0 .8 0 7 O 1 3 6 / .s.6 1 ¥ 62 0 1 . 4 0 s 1
l 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及原 因分析
公 共 基 础 课 是 高 职 院 校 中 每 一 个 学 生 的 必 修 课 。 不 仅 为 学 生 学 习 专 业 知 识 、 获 取 科 学 技 术 、 掌 握 操 作 技 能 打
/
个方面:
于 学 校 教 育 思 想 的 整 体 导 向而 轻 视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极 易产 生 厌 学 情 绪 , 于 是 公 共 基 础 课 在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中 难 度 加
论高职人才培养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
我 国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目标 , 上 世 纪 8 从 0年 代 开
视学 生 的职业 道德 教育 , 重视 学生 的诚 信 品质 、 任 责 意识 、 敬业 精神 、 团队精 神 、 纪守 法意 识 的培养 , 遵 是 实现 高 职人才 培养 目标 的保 障 。当代 高素 质高 职人
才 的培养 应 以德育 教 育 为 先 导 , 造具 有 高 尚人 品 塑 和健 全人 格 的人 。2 0 0 5年 , 家 宝 总理 在 全 国职 教 温
识 面 较宽 、 道德 素质 及文 化 素质较 高 、 职业技 术能 力 较强 、 综合 素质 高 于 中职 教育 、 职业 技 能高 于本科 教
仪、 艺术 欣 赏 、 文 、 语 外语 、 数学 及计 算 机基 础等课 程 组成 , 同层 次 学校 、 同专业 根 据需要 选 择开设 其 不 不 中部 分 课程 。立 足 高 职 人 才 培养 目标 , 强调 专 业 在 技 能培 养 的 同时 , 分发 挥公 共基 础课 的作 用 , 充 培养 高 素质 、 有潜 力 、 应 社 会 变 化 需要 的技 能 型 人 才 , 适
始 , 同时期 有 不 同的论 述 , 内涵在 不断 丰 富 。但 不 其 总体 上 看基 本 上 是 一 致 的 , 教 育 部 20 在 06年 1 6号 文件 中给 出 了明 确 阐述 。其 内涵是 : 等 职业 教 育 高 是 高等 教育 的 重要组 成 部分 。高 等职业 教 育要 以社
关键 词 : 高职人 才培 养 目标 ; 公共基础课 ; 教育价值
di1 .9 9ji n 10 o:0 3 6 / .s . 0 8—3 2 . 0 . 4 0 8 s 9 82 1 0 .2 1
中 图 分 类 号 :6 2 0 G 4 .
高职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的地位
生进行跨专业选择工 作岗位 的必 然要求 , 尤其是 高职院校 服务于地方 经济发展 的定位和高职 院校专业设置 的就业导 向, 使其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关 键词 : 职 ; 程体 系 ; 础 课 ; 高 课 基 地位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G 1 文 献标 识码 : B
体系中, 专业课 及 实习 、 实训课 是 主体 , 专业 基础课 上 , 培养 出来 的学 生缺少甚至没有适应社会 岗位变 使 是完成 主体课 程 的前提 , 公共课 和公 共 基础课 是 化 的素质 , 而 同时 由于过 于狭 窄的基础 面 , 想让 学生将
作 为高职 院校 学生 完善 基础 的知识 修养 、 化修 养 专业 知识学通 学透也 是完全不 可能 的。 文 因此 , 我们必 的课 程 。 随着 经济 的快速发 展和科技 的进 步 , 对 须 充分地认识 基础课 在高职 院校学 生培养 中的特殊 专业 应 的社会 岗位变化 越来 越大 , 专业 设置 之初 进行 的 作用 和意义 , 高职院校服务 于地方经济 发展需 要这 从
行业 背景调查 到了两三年之后 , 多都 发生 了变化 , 个 总体地位 出发 , 许 将高 职学生 在知识 方面 的“ 必需 ” 、 有 些发生 了很 大变 化 。 因此 , 我们在进 行专业教学 的 “ 够用 ” 的要求 , 与地方 经济 发展状况 、 色及未来 的 特
时候, 一方 面要 时时关 注专业 对应 社会 岗 位变化 的 发展趋 势统一起来 , 专业复合型人才 培养 为 目标 以跨 具 体情况 , 进行调 整 , 另一 方面必须本着 “ 厚基础 , 宽 进 行基础课 的设置 。 高职 院校教学 中 , 在 知识 传授 主 口径 ” 的原则 强化基 础课 的地 位 。 在专业 设 置之初 , 体被 能力 培养主 体所 取代 , 这种 变化 给人 们一 种误 就 要设定 一个 具有广 泛适 应性 的基 础 , 了安排 与 解 , 除 即只要 培养出了能力 , 知识便是可有可无 的东西。 专 业能力 形 成直接 相关 的基 础课 之外 , 还要 将 能够 其实这是大错 特错 , 虽然传统 中师徒 间的技艺传 授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实行探讨,其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增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把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重点、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等。
具体材料详见: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实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作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
作者均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理解,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实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合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水平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水平、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水平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教育部这个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但因为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当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有一些问题。
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
它们共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
同时,高职学生动手水平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
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有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
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有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
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个问题,很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持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绝大多数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
所以,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但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
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健康的心理。
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能够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
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
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升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
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增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水平的一种最好的训练。
”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水准。
”作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王婆卖瓜之嫌。
数学即使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毛泽东。
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仅仅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水平受限,难以适合持续变化的就业市场。
所以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
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
职业水平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水平,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水平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
职业水平包括社会适合水平、人际交往水平、动手水平、竞争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开拓创新水平等。
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水平,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增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点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点、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
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实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而高职公共基础课因为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水平,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困难。
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
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
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实行深奥的理论研究。
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仅仅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
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课本内容实行删减整合。
当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
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理应宽泛一些。
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
对公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合。
作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水平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
例如语文课.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作品。
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理解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不过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不过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
”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