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治方法
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原因与对策
![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18b0e4e87101f69f319545.png)
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原因与对策作者:王亚利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3期一旦某个新选育或新引入的作物品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繁殖后,就会慢慢失去其优良的特性,且繁殖力逐步降低,品质变差,甚至丧失全部的使用价值,这就称为品种退化。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相关人员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激发出作物品种的生产潜力,延长其使用时间。
1 导致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分析1.1 机械混杂种子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包装等过程中,都容易受到人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种子混杂情况出现,这便是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种子在脱粒前,采用的设备或场地不够干净,或是包装物中有其他残留的种子等,都可能引发机械混杂问题。
该问题会对品种的纯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就会加剧品种退化。
1.2 生物学混杂生物学混杂也叫做天然杂交。
具体而言,当有性繁殖的作物种子在生产过程中缺乏隔离条件时,就会出现天然杂交情况,引发基因重组,最终导致品种退化。
若是放任不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则必然会影响到品种的纯度,进而降低产品质量。
而不同的亚种或变种之间杂交,甚至可能会导致其价值彻底丧失。
总体而言,生物学混杂是多数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关键原因。
1.3 病毒感染和抗病力下降有不少园艺作物品种都能在高温区域中生产,但若是强行留种,就容易导致品种退化。
归根结底,病毒感染是引发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退化的首要因素,因为在高温环境中,作物内的病毒繁衍较快,并且极易扩散,一旦传播开来就会加速作物的退化。
例如郁金香、菊花、月季、苹果、草莓等,其品种的退化大多就是因病毒而引起。
另外,作物品种的抗病力下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一类新的园艺作物推广运用之后,会逐渐成为某种病害的摇篮,而某个致病小种占据优势后,导致该品种失去抗病功能,感染病毒,引发品种退化。
2 防止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具体对策2.1 避免机械混杂的情况发生人为因素很容易导致机械混杂的问题产生,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严格管控,把每一项操作流程都执行到位,这样才能妥善地规避机械混杂问题。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5d4defcaaedd3382c4d36c.png)
1.番茄的生物学特性
2.番茄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பைடு நூலகம்的方法;
(2)良种生产的方法
3.番茄的采种技术:果实成熟后一般不经后熟直接进行采种。
(三)西瓜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1.西瓜的生物学特性
2.西瓜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产的方法:采取单株选择,混合繁殖的方法直接扩繁使用。
第四节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培育
教学目标
掌握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节 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1.种子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混杂退化的主要途径
2.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种子的混杂退化及防杂保纯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混杂;退化;混杂与退化的关系
(2) 隔离方式和要求:除了人工套袋、人工设置网罩生产亲本原种外,大量种子生产可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自然屏障隔离和高秆作物隔离等方式。
(3)制种田面积
2.制种田的规格和种子播种
(1) 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2)确定父母本行比;(3)提高播种质量。
8.4.3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技术措施
![8.4.3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51c05431b765ce05081468.png)
(3)屏障隔离:可以利用天然屏障如树林、高秆作物、高 大园林工程建筑物以及有意识的设置隔离物,将外来花粉 传播源隔开,达到隔离目的。
二、防止品种退化的技术措施 1、提供优良的栽培措施 优良的栽培条件是良种优良性状发育必要的外界因素。 2、进行连续的选择 最有效的措施
(3)播种育苗:播种要选无风天气,种子太轻,可以掺入 少许细土或细沙进行落种,相似品种最好不在同一畦内育 苗,往畦中灌水时要放慢速度以免冲走种子,播种完毕, 马上插上标牌,画下种植图; (4)移植:这一过程最易混杂,必须对照种植图进行起苗, 尽量做到起完、栽完一个品种再起、栽另一个品种,并及 时插上标牌,画好田间种植图 。 (5)去杂:在田间发育的各个时期分别进行若干次去杂, 这是防止机械混杂的有效措施,可以在移栽、定植、初花、 盛花和末花期分别进行一次。
2、防止生物学混杂 (1)空间隔离:空间隔离的距离随风力大小、风向、花粉 量、花粉易飞程度、重瓣程度以及播种面积等而不同。一 般在花粉量大、重瓣程度小、繁殖季节风力较大、播种面 积大又缺少障碍物的空旷地段进行繁种时隔离距离要大些。 面积较小时,可以利用阳畦或隔离罩防止昆虫传粉。隔离 的距离还应考虑物种的天然杂交率,天然杂交率高的品种 间如鸡冠花、牵牛花、万寿菊、金盏花、百日菊、蜀葵、 石竹等,隔离距离应在300m以上。
空间隔离
(2)时间隔离:时间隔离是防止生物学混杂最为有效的方 法。时间隔离可分为跨年度与不跨年度两种,不跨年度是 在同一年内进行分月播种,分期定植,把不同品种的花期 错开,这种方法对于某些光周期不敏感的物种适用,如翠 菊既可以秋播春天开花,也可以春播秋天开花;一串红、 凤仙花、牵牛花等适播时期较长,不同品种间错期播种, 辅以打顶进行繁种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跨年度时间隔离 即把全部品种分成两、三组,每组内各品种间杂交率不高, 每年只播种一组,将所繁殖的种子妥为保存,供二、三年 之用,这一方法可用于种子有效储存期长的物种或品种。
品种混杂退化
![品种混杂退化](https://img.taocdn.com/s3/m/3737a8f2cc7931b764ce1534.png)
品种混杂退化一、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品种在生产栽培过程中,纯度降低,种性发生不良变异,致使失去品种原有的形态特点和优良性状,生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应有的质量水平和典型性,以致最后失去品种的使用价值的现象。
图1 混杂品种的混杂与退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杂主要指品种纯度降低,即一个品种群体内混进了不同品种或类型的种子(包括营养繁殖器官),或者上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导致后代群体中分离出变异类型,造成品种纯度降低。
如某一包头类型的大白菜种子群体中混入直筒类型的大白菜种子,用该批种子进行商品菜生产,种植田就会长出包头和直筒两种类型的大白菜,造成产品不整齐、采收期不一致、不符合产品商品性状要求等,从而影响产品销售。
如果在包头类型大白菜繁种过程中,被外来的直筒类型大白菜串粉后,所结种子进行商品菜生产时,长成的植株包心类型就会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退化主要指经济性状变劣,如大白菜、甘蓝结球率降低,萝卜先期抽薹;抗逆性降低,即对不良环境条件和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等,最终导致产量降低;生活力衰退,即与上代比较或与同一品种其他来源种子相比较,在株高、生长势、生长速度等方面降低。
图2 大白菜品种退化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品种混杂退化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种子生产制度,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机械混杂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执行生产技术规程不严,在繁育的品种内混进了异品种或其他植物种子。
这种混杂对一个优良品种的一批种子来说是混杂,而对某粒种子而言,它可能是优良品种的纯种子,也可能是另外品种的种子,没有改变个体的遗传组成。
一个品种一旦发生了机械混杂,会使其各种性状甚至是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不整齐,从而影响产量、品质、成熟期等。
造成机械混杂的机会很多,如在种子处理(晒种、浸种、拌种和包衣等)、播种、定植、收获、脱粒、晾晒、运输、包装等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可造成机械混杂;前茬作物的自生苗、嫁接的自根苗以及未腐熟的有机肥中混有其他有生命的种子,都可能造成机械混杂。
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2512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0.png)
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品种混杂和退化是种植业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种植中更为明显。
一旦发生品种混杂和退化,将对产量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农作物种植难以继续。
如何防止品种混杂和退化已成为种植业者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下面是关于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10种方法和详细描述。
1. 建立高标准种植基地建立高标准种植基地是防治品种混杂和退化的关键一步。
该基地不仅应遵循合理的种植方式,还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情况,如周边是否存在同种作物、周边其他作物是否有过收获等。
通过建立高标准种植基地,可以避免外部杂种种子的混入,有利于保证农作物的纯度和品质。
2. 选择高质量优良种苗选择高质量的优良种苗是保证种植农作物不出现混杂和退化的重要步骤。
通过选择优质种苗,可以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品质,亦有助于保证种子的适应性和长期保存能力。
以此来避免混杂和退化的发生。
3. 进行适时的清选和筛选清选和筛选是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环节。
在种植期间和收获时,适时进行清选和筛选可以有效地排除杂质和病虫害,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通过定期的清选和筛选可以防止品种的污染和退化,同时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4. 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是防治品种混杂退化的必要手段。
合理的种植方式包括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准确的灌溉时间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够稳定保证农作物品质和数量。
合理的管理方法包括实施整地耕作、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等,可以有效地保护作物不受外界干扰,避免混杂或污染的发生。
5. 严格执行物种隔离防止物种混杂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物种隔离。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应避免同种作物种植在一起,尽量实施物种隔离,通过物种隔离,有效地避免不同作物之间的杂交和品种混杂。
6. 定期轮作定期轮作是保证农作物品质良好的方法。
通过定期轮作,可确保土壤养分的充足和均衡,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有效预防品种退化。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方法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59e8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a.png)
目录
•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 品种混杂退化的影响 •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 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治措施建议
01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机械混杂
机械混杂是指由于种子收获、晾晒、 储藏、运输和播种等过程中管理不善 ,导致不同品种的种子相互混杂,从 而造成品种纯度下降的现象。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维护 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加强科研力度
开展品种改良研究
通过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开展品种改良研究, 培育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和利用各种具有优良 性状的种质资源,为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 。
03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严格种子生产管理
建立种子繁殖基地
选择隔离条件好、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种 子繁殖基地,确保种子纯度。
严格去杂去劣
在种子繁殖过程中,及时去除杂株、劣株,防止其混 入种子中。
定期进行品种鉴定
对种子进行定期的品种鉴定,确保种子的纯度和真实 性。
加强病虫害防治
01
病虫害监测
意识。
宣传推广
02
通过宣传推广,让农民了解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性,提高
其防治积极性。
技术指导
03
派遣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帮助农民解决防治品种混杂退化中的
技术问题。
04 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治措施 建议
加强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种子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种子法律法规,规范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环 节,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病虫害影响
品种退化混杂的原因
![品种退化混杂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54e1f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品种退化混杂的原因
品种退化混杂是指在长时间的育种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等原因,使得同一品种内的基因组成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品种的退化和混杂,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品种退化混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品种退化混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不恰当的施肥、大面积的化学农药使用、种植区域的过度开发等,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品种退化混杂。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品种退化混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了品种退化和混杂的发生。
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品种退化混杂的一种重要原因。
基因突变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当品种内基因组成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品种的退化和混杂。
4.种子来源不清:种子来源不清是导致品种退化混杂的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农民在购买种子时,无法确保其来源的清洁和品种的纯正,这就会导致品种的混杂和退化。
为了减少品种退化混杂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施肥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因素对农作物的干扰。
2.加强品种保护和管理,确保种子来源的清洁和品种的纯正。
3.开展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培育适应环境变化和农业生产需要
的新品种。
4.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适应,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之,品种退化混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一)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be5d38f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7.png)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一)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不合理的种植管理。
比如,没有控制杂草,给植株施肥不当,
没有及时打除害虫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纯度和品质。
2.虫食、病害。
一旦农作物受到虫食或病害的侵袭,就会停止生
长或退化,导致品质下降。
3.自然杂交。
异种花粉授粉、风、蜜蜂等能传播花粉的昆虫都容
易导致品种间杂交,从而影响作物的品质和纯度。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种子供应商,选用高质量、不易混杂的种子。
2.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等,促进作物健康成长。
3.采用花袋、网罩等措施,避免作物与其他品种杂交。
4.选择适宜生长的气候和环境,避免在逆境条件下种植,使作物
足够健康,有助于维护其品质和纯度。
5.合理旋作、轮作,防止单一品种连续种植导致土壤病虫害增加。
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抗病虫、适应性强、不易混杂的高品质
品种。
以上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几种方式,选用适当的方法和加强田
间管理,有助于确保作物品质和纯度,减少因混杂退化导致的产量和
品质损失。
7.定期进行品种检测,及时发现混杂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其对品种混杂退化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9.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支持农民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作物的品质和纯度。
10.建立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种优质品种的种质资源,为今后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
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品种混杂退
化的问题,为保障作物的品质和纯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品种退化与对策
![品种退化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fbe41c6c175f0e7cd13786.png)
作物种子在生产过程 中, 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 , 就会发 生品种纯度降低 , 典型性下 降 , 种性 变劣等混杂退化现 象。 如表现产量 降低 , 品质变 劣, 抗性减弱等。主要 由于不适宜 的栽 培条件 , 天然杂交及 突变等原 因所致 。
1 、 品种 退 化 机 理 对品种退化 的研究 , 根据报道 , 多数是对品种 的形态特 征 和 多种 经 济 性 状 退 化 的研 究 ,对 品 种退 化 的机 理 研 究 甚 少。 据朱绍琳 、 黄 骏麒 对 陆地 棉 退 化 的研 究 认 为 : “ 变 异是 退 化的前提 ” , “ 有 了变异 、 才有可能发生退化” 。“ 变异大 的性
去 品 种 典 型性 , 表现退化。 2 、 品 种 混 杂退 化 的原 因 导致品种混杂退化 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 、 非常复杂 的, 不 同地区 、 不 同气候 、 不 同作物 可能有所不 同 , 但一般认 为有 如下方面 : ( 1 ) 机 械 混 杂 机械混杂是指 在种子生产和流通 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 条 件 的 限制 或 人 为 的 不 按 技 术 操 作 规 程 作 业 、 疏忽 、 过失 , 导 致 异 品 种 种 子 混 入 的 现象 。机 械 混 杂 在 种 子 处 理 、 播种 、 补种 、 移栽 、 收获 、 脱粒 、 种子加 工 、 包装 、 入库 、 运输 和贮 藏 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同类作物前茬 的落粒 以及施 入未充 分 腐 熟 的有 机 肥 中 带 有 的 异 品种 的 种 子 也 会 造 成 机 械 混 杂。 由于 机 械混 杂在 种 子 工 作 各 个 环 节 都 可 能发 生 , 所 以 它 是 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 原因 ,是 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混杂退 化 的最 主 要 的 原 因 。 ( 2 ) 生 物 学 混 杂 由于隔离条件的限制 ,没有 隔离或隔离不符合技术要 求, 异花授粉作 物在杂交制种过程 中 , 去 杂去劣不及时 、 不 严格 、 不彻底 , 造成异 品种 花粉传人导致 天然杂交 , 使品种 的纯度和种性下降。生物学 混杂在各种作物上都有可能发 生, 但在异交作 物和常异交作物上 比较普遍且严重 , 因此 , 是 异 交 作 物 和 常 异 交 作 物 品 种混 杂退 化 的最 主 要 原 因 。 自 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的机率较小 ,综合来看不是混杂退化 的主要原 因。 但是, 由于天然杂交率受不同品种 、 不同条件 、 不 同环境等影响较大 , 所 以, 在现代种子生产 中是不容忽视 的。 对于 自花授粉作 物的种子 田也要进行隔离 , 避免异花粉 的侵 入 。 ( 3 ) 残 存异 质基 因 的分 离 重 组 和 基 因突 变 个 品种在推广 以后 ,可以看成是一个纯系但不是绝 对 的。 品种或 自交系的主要性状是基本一致 的, 但这种一致 性 不是 绝 对 的 ,纯 系 中的 个 体 间 的遗 传 性 总会 有 一 定 的差 异, 尤 其 是 那些 通过 杂交 和远 缘 杂 交 育 成 的 品 种 , 较 比无 性 系的一 致性 要差得远 。一个 经 6 - 8 代选 择的株系 , 虽然在
农作物品种的混杂退化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农作物品种的混杂退化原因及其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59f7e9de80d4d8d15a4ff1.png)
农作物品种的混杂退化原因及其防止措施作者:悦金锋翟俊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1期悦金锋 1 翟俊2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中混进了不同于本品种的其他品种或作物的种子,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种子质量变劣。
如小麦矮抗58中混进了周麦22号,周麦24号甚至混进大麦、燕麦等种子。
退化是指优良品种的种性变劣,并遗传到下一代,造成原有品种在农业生产的利用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判断一个品种是否退化,主要看该品种种性在遗传上是否变劣。
而品种的种性,不仅受其本身遗传性的支配,还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某个品种受涝、栽培措施不当、肥力失调等外界因素影响。
也会使品种变矮或变高。
穗子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但其遗传性并没有发生变化。
下年若遇到正常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栽培条件,又会恢复原有的优良性状,这不能看作该品种退化。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
机械混杂包括种间混杂和品种混杂,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
种间混杂主要是指繁育品种中混进了其他作物或杂草种子等,如小麦种子混入了大麦、燕麦等,这种混杂较易发现和区别。
品种混杂是指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发生的混杂。
这种混杂难以区分,不易清除,因此,也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机械混杂是在种子处理、播种、收割、脱粒、翻晒、装运、贮藏等过程中,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操作或疏忽所造成的。
此外,前茬作物自然落粒、施用混有不同品种及杂草种子的、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也是造成机械混杂的重要原因。
2、生物学混杂。
由于机械混杂或品种间隔离不严格,发生了天然杂交(即串花)造成混杂。
此种混杂能使品种的纯度或典型性及产量和品质等降低。
各种作物都可发生生物学混杂。
异花授粉作物的混杂一般主要是由生物学混杂引起的,而且混杂程度发展很快。
机械混杂越严重,天然杂交机会就越多。
在机械混杂与生物学混杂的双重影响下,良种将会很快发生混杂退化,失去原有的一致性和丰产性。
3、品种本身的变异和自然突变。
农作物品种的遗传性,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
品种混杂退化
![品种混杂退化](https://img.taocdn.com/s3/m/6ae8642d43323968011c923e.png)
严格去杂去劣,定期更新
• 除掉杂劣株 • 加强选择性 • 繁殖原种 • 推出新品种
改变生育条件、低温储藏
• 改变种植区 • 低温低湿储藏种子
脱毒技术
•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培育健康种苗
不良的环境、栽培、授粉条件和病毒侵染
• 一个优良品种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假如, 环境、栽培异常。优良性状得不到充分发挥,则会导致经 济性状衰退,导致退化。 • 授粉不充分或受到限制会导致品种退化。 • 病毒侵染,主要是无性繁殖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病 毒一旦侵入就会扩繁,代代累积,代代相传,直到绝产。
防止品种退化的方法
建立严格种子生产规划
采取隔离措施
严格去杂去劣,定期更新
改变生育条件、低温储藏
脱毒技术
建立严格种子生产规划
• 合理安排种子繁殖田的轮作和布局 • 认真核实种子的接受和发放的手续 • 做好种子处理和播种工作 • 严格遵守各项环节操作
采取隔离措施
• 空间隔离 • 时间隔离 • 自然屏障隔离 • 高杆作物隔离 • 套袋隔离
自由组合定律
品种变异与不正当的选择
• 不正确的选提纯过程中,如 基因突变引起。而且, 果,不了解种子的性 大部分突变对作物本 状,选择了壮大的杂 身不利,一旦保留, 株苗,一旦这样就会 通过自身繁殖、生物 加快其混杂退化。 学混杂,导致严重的 混杂退化。
机械混杂
• 机械混杂是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在种子处理、 播种、补种、补栽、收获等过程中的疏忽混入了其他种子。 • 两种情况:混入同一作物不同品种。 混入了其他作物的种子。
生物学混杂
是属于天然杂交造成的混 杂,一般是有同种作物不
同品种间发生的天然杂交。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9d64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一、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品种混杂退化是指在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杂交,引起后代基因的破坏和混杂,导致新一代后代的品质下降。
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品种漏繁,造成品种间自然杂交。
因为植物的花粉可以随风飘散,所以当同一区域内多个品种同时繁殖时,花粉很容易被不同品种的花接受,引起杂交。
这种自然杂交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2. 人为原因造成的品种杂交。
人工杂交是为了获得新的品种,或者是为了改良品种的某些性状而进行的。
如果杂交过程不恰当或者杂交的品种没有进行足够的筛选,就会引起品种的退化。
3.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往往会让品种混杂的可能性更加增加,从而导致品种的退化。
4. 环境污染。
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有害影响,导致品种的质量下降,从而引发品种的混杂。
5. 繁殖体质差异造成的杂交。
如果某个品种的植株繁殖体质存在差异,会导致杂交后代的品质不稳定,容易退化。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方法1. 品种分区种植,避免品种漏繁品种分区种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同一地区内的品种进行分区种植,避免不同品种之间的花粉混合,降低品种自然杂交的可能性。
2. 采用组合播种组合播种是在同一地区内,同时播种多个品种,可以减少品种之间的竞争,防止单一品种过度繁殖,并为杂交结种提供更好的条件。
组合播种可以保证地区内的生态平衡,增加植物种群的多样性。
3. 人为干预控制花粉传播人为干预控制花粉传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封禁重要嫁接果树或在机械出花量大的果树上采用单花授粉或芭蕉花袋授粉等人工措施,降低品种间花粉的混合。
4. 繁殖前进行充分的筛选在进行繁殖前,需要对品种进行充分的筛选,挑选出最优秀的植株进行杂交,提高新一代后代的质量稳定性,避免品种杂交后引起的品质退化。
5. 管理及监测通过管理及监测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并应对措施及时及时,如进行品种间的筛选及修剪,加强品种的管理,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质性。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74cc18ed4d8d15abe234e59.png)
5、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优良品种的优良形状是在一定的环境 条件和栽培技术下形成的,如果环境条件 和栽培技术不适宜品种的生长发育,则品 种的种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6、不良的授粉条件 自由授粉受到限制或授粉不充分。 7、病毒侵染
三、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1、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①合理安排种子繁殖田的轮作和布局 ②认真核实种子的接受和发放手续 ③做好种子处理和播种工作 ④严格遵守单收、单运、单脱、单晒、单藏 等各环节的操作规程。
品种的退化: 品种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纯度降低、种 性变劣、抗逆性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变 劣等现象。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很多。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由于天然杂交而造成的混杂。 3.品种本身的变异 4不确定的选择 对品种的形状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没 有按照品种形状的典型性去选择和去杂去 劣。
品种混杂退化 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品种混杂退化
一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可以连续几 年发挥其增产作用。
但任何一个品种的种性都不是固定不 变的。
白花
品种的混杂: 一个品种群体内混进了不同种或品种 的种子或上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或基因突 变导致后代群体中分离出变异类型,制成 紫花 品种纯度降低
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品种的混杂导致品种的退化。
2、采取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①空间隔离
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
作物种类
玉米
隔离距离/m 原种 大田作物
自交系500以上,单交种 400以上,双交种300以上
大豆
自花授粉 水稻
200
20
100
20
高杆作物隔离
套袋隔离
②时间隔离 ③自然屏障隔离 ④高杆作物隔离 ⑤套袋隔离
种子混杂与退化江东类
![种子混杂与退化江东类](https://img.taocdn.com/s3/m/6c7fed450508763230121256.png)
6 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 利用低温底湿条件贮存园中是有效房主品种混杂退化、保持种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 的一项先进技术。
7 脱毒技术的应用 利用脱毒技术生产脱毒
种。通过茎尖分生组 织培养,获得无病毒 植株,进而繁殖无病 毒种,可以从根本上 解决品种退化问题
诚挚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观赏
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由于了品种的混杂才导致 了品种的退化,他们虽然不属于同种概念,但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很难分开
品种的混杂退化的原因
品种的混杂退化是农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原因也很复杂,总结 了以下几点
1、机械混杂 2、自然杂交(生物学混杂) 3、自然变异,微效基因分离重组,有些新育成品种在推广之初,本身微效多基因上 还存在着杂合性(剩余变异)由于他们的分离重组而一起品种混杂退化 4、自然选择 5、不正确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种子生产时防杂保存的重要手段,但若采取不正确的 人工选择,会认为的引起品种退化 6、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这种类型不是群体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引起的,而是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不良授粉条件,病毒浸染)
种子品种退化混杂原因 及防治方法
姜冬磊
1、品种的混杂与退化的概念
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录
4、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治方法
随着品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品种的混杂退化,导致了产量,品种
的降低
什么是品种的混杂退化?
★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内混进了不同种类或品种的种子或上
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或基因突变导致后代群体中分离出变异类型, 造成纯度降低。
★品种退化是指品种遗传基础发生了变化,品种在繁殖过程 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其逐渐丧失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 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使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 减退,产量降低,品质降低,品质变劣)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6903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d.png)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是指在作物繁殖过程中,由于受到适宜性、环境、人工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本杂交、复交等交叉繁殖方式所选育的品种,逐渐出现了杂交降解、自交累积等退化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作物品种的纯度和质量,而且对于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与成因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交线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发生自交亲缘关系紧密的情况,使得同源亲缘系的遗传性状逐渐叠加,出现品质和产量退化的现象。
2、人工控制不当,如不合理的采种、混杂、管理、保存等措施,会使得品种的遗传资料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导致混杂退化。
3、环境因素的影响,以气候、土壤和病虫害为主,它们不仅影响到了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也会影响到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品质。
为了确保作物品种的纯度和质量,保障农民的利益和作物生产的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杂保纯措施:
1、采用清洁播种材料,确保播种材料的品质;
2、定期对品种进行选优更新,更新或淘汰品种,确保作物品种的纯度和质量;
3、在育种、繁殖、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强化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确保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品质;
4、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提高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品种保护意识,增强品种保护工作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持久性;
5、加大科学研究力度,致力于杂种优势的研究和扩展,发展适宜的作物栽培模式和育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水平。
综上所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对于作物生产发展和农民利益都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杂保纯措施加以解决,保障作物品种的纯度和质量,提高作物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优良品种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
![优良品种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564cf94693daef5ff73d03.png)
当或 去杂 不及 时 .出现 了不 同 品种 间发 生 天然 杂 交而
有 利措 施 选 择种 子 基 地 应 当把 握 以下 几 点 : 在 地 ①
域 选 择上 ,气候 条 件 能 够 满 足该 作 物 生 长 发 育需 要 .
导致性 状 分离 的现 象 , 因而 出 现各 种类 型 的变 异株 . 造 成 品种 的种 性 降低 和农 艺 等性 状 的整 齐 一 致 性 下 降
般 用选 择方 法 并结 合 良好 的栽 培措 施 以保 持或 恢 复原 有 的优 良特性 最 简 便 的方法 是在 收 获前 选 品种 的标 准 单 穗 或单 株 。 合 脱 粒 , 获 得 的 种 子种 在 种 子 田 , 混 将 生 育期 间严 格 拔 除杂 株 、 劣株 。对 水 稻 、 类 等分 蘖强 麦 的作 物 . 子 田常 采用 单 株栽植 法 或稀 播 , 种 以便 去 杂 去 劣 进一 步 的提 纯复 壮采 用改 良混合 选择 法 . 单株 即“ 选 择 , 系 比较 , 分 中选 混繁 。 多年 使 用 ” 的三 圃制 ( 二 或
齐 . 去原 品种 的种 性 和典 型性 失 16 自然选 择 由于 环境 的 影 响 和本 身 的原 因 . . 品种 总 是处 在不 同程度 和不 同性 质 的变 异 当 中 .有 些变 异 在 自然 条件 下有 利 于 生存 :有 利 于生存 的繁殖 得多 而
1 品 种 退 化 原 因
易发 生天 然杂 交 : 自花 授粉 的作物 , 也有 一 定 的天 然杂 交率 , 一般 在 03 05 多者 1 . %~ .%, %以上 。
作 。③ 当地 有一定 的技术 人员 做保 障 . 民热心 良种繁 农
育 并具 有一 定 的 良种 繁育技 术 。④ 当地 领 导班 子组 织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5d4defcaaedd3382c4d36c.png)
节次
授课日期
节次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章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杂交种种子的繁育制种技术
一、杂交种制种的途径和主要技术环节
教学目标
掌握杂交种制种的主要途径
掌握杂交种制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教学重点
1.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的一般原理
2.杂交种制种的关键技术环节
教学难点
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四、牧草和草坪种子生产技术
(一)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1.牧草种子的特点
2.牧草种子的生产技术
(1)土地
(2)播种
(3)田间管理
(4)人工辅助授粉
(5)收获
(二)草坪种子生产技术
1.草坪种子的概念
2.草坪种子的生产技术
(1)生产基地的选择;
(2)对营养繁殖的草坪草,可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繁殖的方法留种。
五、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3)选择合适的栽培环境; (4)加强田间管理
(5)选择品种典型性高的种子或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毒
(三)花卉品种种子的生产技术
1.花卉的原种生产技术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原种生产时常采用株行(系)选优提纯的方法进行。
2.花卉的良种生产技术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
授课班级
第四节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培育
教学目标
掌握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种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治方法
![种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7060090740be1e650e9a79.png)
• 4、种子田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5、严格遵守种子田要按品种分别收、运、脱、晒、藏等 操作规程。
采用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 空间隔离 • 时间隔离 • 自然屏障隔离 • 高杆作物隔离 • 套袋隔离
空间隔离 玉米 自交系繁殖区不少于500米 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米 其他制种区不少于300米 水稻 三系制种或三系繁殖在100米失
出现植株高矮不齐、 成熟早晚不一、生 长势强弱不同,病 虫害严重,抵抗不 良环境环境的条件 能力弱
给田间管理带来 困难,还会增加 病虫害传播蔓延 的机会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机械混杂 生物学混杂 品种本身的变异 不正确的选择 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病毒侵染
机械混杂
套袋隔离 • 方法可靠 • 一般在提纯自交系,生产原原种以及少量的蔬菜 制种时使用。
严格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 去杂:是指去掉非本品种的小苗、植株、穗、 粒。 • 去劣:是指去掉感染病虫害、生长不良的植 株、穗、粒。 • 选择:选出典型的优良植株留种,繁育出纯度 高、质量好的种子。
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 品种更新: • 指用纯度高、种性好的同一品种的优质种子去替 换已经混杂退化了的种子。 • 品种更换: • 指用新培育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相形见绌的老 品种,尽快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作用。
种子品种混杂退化 原因及防治方法
目 录
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方法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随着品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品 种的混杂退化,致使产量、品质降低。
什么是品种混杂退化?
一般来讲,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纯度较低、 种性劣质、抗逆性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 现象统称为品种的混杂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方法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随着品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品 种的混杂退化,致使产量、品质降低。
什么是品种混杂退化?
一般来讲,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纯度较低、 种性劣质、抗逆性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 现象统称为品种的混杂退化。
套袋隔离 • 方法可靠 • 一般在提纯自交系,生产原原种以及少量的蔬菜 制种时使用。
严格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 去杂:是指去掉非本株、穗、粒。 • 选择:选出典型的优良植株留种,繁育出纯度 高、质量好的种子。
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 品种更新: • 指用纯度高、种性好的同一品种的优质种子去替 换已经混杂退化了的种子。 • 品种更换: • 指用新培育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相形见绌的老 品种,尽快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作用。
种、收、运、脱、晒、藏作业时——操作不严——主要原因 自交作物的混杂退化主要是由机械混杂造成的 机械混杂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所以异花授粉作物的机械混杂比自 花授粉作物更为严重。
生物学混杂
• 隔离不当或去杂不严格——天然杂交 • 各种作物都可发生生物学混杂,但异花授粉作物最为普遍
• 生物学混杂是异花授粉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改变生育条件
• 如马铃薯因高温条件会使退化加重,所以平原区不要进行 春播留种,可在高纬度冷凉地区或高海拔山区生产种薯, 调运到平原区种植克服退化问题。
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
• 繁殖世代越多,发生混杂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利用低温 低湿条件贮存原种是有效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持种性、 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的一项先进技术。
病毒侵染 • 病毒侵染是引起马铃薯甘薯等无性繁殖作物混杂 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一旦侵入健康植株,就会 在其体内扩繁、传输、积累,引起混杂退化。
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方法 • 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 防止机械混杂
• 1、合理安排种子田的轮作和布局。 • 2、认真核实种子的接收和发放手续。 • 3、在种子处理和播种工作中严防机械混杂。
品种本身的变异 一个品种在推广以后,由于品种本身残存异 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等原因而引起 性状变异,导致混杂退化。
不正确选择的影响 选择人员不了解选择方向和不掌握被选品种的 特性,进行不正确的选择,会加速品种的混杂 退化。
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不适宜品种生长发育,则品 种的优良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某些经济作物性 状衰退变优劣。异常环境下还会引起不良的变异 或病变。
• 4、种子田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5、严格遵守种子田要按品种分别收、运、脱、晒、藏等 操作规程。
采用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 空间隔离 • 时间隔离 • 自然屏障隔离 • 高杆作物隔离 • 套袋隔离
空间隔离 玉米 自交系繁殖区不少于500米 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米 其他制种区不少于300米 水稻 三系制种或三系繁殖在100米以上
脱毒技术的应用 • 1、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 • 2、种子汰毒
• 甘薯、马铃薯的大多数病毒不能侵染种子,即在有性繁殖 过程中,植物能自动汰除毒源。因此,无性繁殖作物还可
以通过有性繁殖生产种子,再用种子生产无毒种苗,汰除
毒源,如马铃薯实生种子的生产。
谢谢观赏
2013.09.02
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
给农业生产造成 严重损失
出现植株高矮不齐、 成熟早晚不一、生 长势强弱不同,病 虫害严重,抵抗不 良环境环境的条件 能力弱
给田间管理带来 困难,还会增加 病虫害传播蔓延 的机会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机械混杂 生物学混杂 品种本身的变异 不正确的选择 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病毒侵染
机械混杂
时间隔离
春播玉米错期约40天 夏播玉米错期约30天
通过播种时间的调节, 使繁育种子的花开时间 与其他品种错开,一般 错期25~30天即可实现 时间隔离
高杆作物隔离:
采用高杆的其他作物 进行隔离 高梁、向日葵 80米以上 100行以上
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山岭、村庄、林带、果园等自然屏 障——阻挡 外来花粉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