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是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出版的图书。
其中,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首先介绍了词汇和词义,包括词和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构成等内容;其次,介绍了词义的各种关系,包括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等;再次,介绍了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句子的意义、句子的语义结构、句义和词义的关系等;最后,介绍了语用,包括语境、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句子的语用意义、话题和说明、焦点和预设等内容。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语言中词汇和词义的关系,以及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同时也介绍了语境和语用对词义和句子意义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基于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还可以分析成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的假设, 参照音位分析的方法,从词义中分析出来 的最小语义成分。用于比较词义间的共性 和差异 语义特征没有语音形式,是纯语义单位。 语义特征用大写和二分的标记。以突出超 越具体语言的中词汇的一般性。
2、语义特征的表示方法
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一词 多义。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的不同的一组词, 词义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偶尔同音罢了。 例如汉语里“花钱”的“花”和“花朵”的 “花”,“分别”的“别”和表示否定的“别”。 英语里nail的意义可以是“钉子”,也可以是“指 甲”;sense的意义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 “意义”。 同音词在词典中分别出条,用不同的角标标出, 以示是不同的词。
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是词义的各种关系中最 值得重视的关系
同义反义是辨证的统一。同中有异,异寓于同。 Many和much在表示的内容上是同一,而在搭配 上则是对立。 果断和武断,在词所概括现象的特点上是同,在 主观态度上则是异。随意同义词中包含了反义的 因素,反义词中包含了同义的因素。 有些成对的词,如果不限于理性意义,说它们是 同义词也可以,说它们是反义词也可以。
3、词义引申的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申大体可以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隐喻建立在两类现实现象的相似性联系上,二者 是一种比喻关系,如俄语的зелёный,汉语的 “窟窿”,英语的eye。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 要方式。 转喻的基础是建立在两类现实的相关性联系上, 这种联系因在人们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 而可以用假现象指称乙现象,二者是一种借代关 系。如英语里的pen,汉语的“兵”,“导 演”“裁判”等,俄语的язык 是舌头,用来指语 言。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语义和语用
言外行为: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
言后行为:说话人的话语所达到的结果。
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如(2)中的“花”“眼睛”和“冰”。
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如(3)中的惨案。
作为人类经验映像的句子,还可以有一些外围的语义角色,这些角色是句子可选但并非必须的成分,包括:工具、方所、时间。
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如“小王用钥匙开门、小李用萝卜刻个飞鸟”中的“钥匙”“萝卜”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一)蕴涵
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即设有A,B两人个句子,如果:(1)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2)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3)句子A为假,句子B可真可假,那么A句义蕴涵B句义。如:
A B
(上位)李明买了猕猴桃。李明买了水果。(下位)
A B
他哥哥昨天回来了。→他有哥哥。
我的英语书借给他了。→我有英语书。
他不是好学生。→他是学生。
绝对预设:既做为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句子的预设,这种“一身二任”的预设,叫做绝对预设。纯粹作为其他被表述的事态的前提条件的那些预设,称为相对预设。
【注意:有的只有绝对预设,而没有相对预设。如“他不是个好学生。”的预设“他是个学生”,是绝对预设,这句话无相对预设。】
第四节语用
一、语境与语境义
1、语境及语言环境,内容可三分:
物理语境——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话语语境——一个连续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
——语义学(词义、句义)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
——语用学第一节词汇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
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树—松树、柳树、杨树、槐树 2.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 植物—树—杨树—白杨树 3.语言中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
当于逻辑上的种概念,下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属概念。但又不完全 等同于逻辑的种属关系,因为不同语言中有哪些上下位词是不同的
1.单义词与多义词 “猫”、“羊”、“椅子” “月”:“月亮”、“像月亮形状的”、“时间单位”等
2.本义、派生义、中心义 手:人体上肢手腕以上的部分 本义与中心义相同
脚:本义是“小腿”,中心义是“人体下肢踝骨以下的部分” 3.词义派生的条件
окно 4.词义派生的途径 5.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别
整理ppt 7
有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 大—中—小 有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
正—反 一个词往往同时有好几个反义词
失败(胜利、成功)
整理ppt 9
二、词义的各种关系
❖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Leabharlann :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1.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下位义比
[ADULT] [ADULT] [NON-ADULT] [NON-ADULT]
[HUMAN] [HUMAN] [HUMAN] [HUMAN]
woman man boy girl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brother sister
[+FEMALE] [-FEMALE] [-FEMALE] [+FEMALE]
对于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一般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1)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称之为“语义角色” 2)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比如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第五章 语义分析
义素分析实例
例一: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E.A. Nida)在分析英 语中的run(跑)、walk(走)等七个表示人 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出了如下的义素 矩阵:
例二: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煎:[-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熘:烹饪方法,炸或焯后,作料中加淀粉汁。
(2)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 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 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他浓浓地泡了一杯茶 小王扭伤了腰 老李死了一头猪 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 他在黑板上写字
▲语气意义: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 的态度。 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 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些虚词和 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
与动词相配,名词则有如下几类: a.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b.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c.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如“小 李”。 d.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 主体。如“花”、“眼睛”。 e.致使,事件发生变化的引发者。如“惨 案”。 f.工具,指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 或手段。例如“他用勺子吃饭。”中的“勺 子”。 g.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 例如“他回上海了。”中的“上海”。 h.时间,动作行为等开始或结束的时间, 延续的时段等。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哥哥在北京上学(蕴含)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有哥哥(预设)
预设的例子:
老王又来了 老王以前来过 我早就不是校长了 他当过校长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美好的 他什么时候去的王府井 他去过王府井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语言学纲要_第五章_语义和语用
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指语句及其组成单位所具有的惯
常意义,即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例如: “同学们都来了。”它的语义就是“同学”、“都”、“来”、 “了”等意义的叠加,同时表明动-名之间的关系。这一层次的意义 也叫语言内部意义或狭义的语言意义。
C.义重要,容易成为构造新词的基干。要注意 的是,基本词汇中的词在参与构词时一般要由词降格为语素。如:
water-watercourse(水渠)、waterer(给水器) waterfall(瀑布)、watergate(水门)、 waterglass(玻璃水杯)、waterhead(水源) waterline(水线)、watermark(水印) 眼-眼镜、眼前、眼眉、眼线、顺眼、刺眼、眼袋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的意义包括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个方面。 语法意义: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如语法范畴“性”、“数”、 “格”,词类配列的语法意义“支配”、“修饰”等。 词汇意义:是语义研究的基础。包括“概念意义”(也称作 “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还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 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1.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意义,意义之间有联系) 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这个词产生其 他意义的基础。 派生义:指一个词由本义衍生出来的后起意义。(引申义) 中心义:是从共时来看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上下文人们就
能知道的那个意义。 兵:本义是“兵器”、“武器”,短兵相接 派生义:战士;战争、军事。 中心义:战士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特点)
词义的重要特点是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般性。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言内意外”是指:有的时候,特殊的、 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辞一一穷尽 地表达出来,因而在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 一些空白,由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 去补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婉转的告诫、 含蓄的言词、辛辣的讽刺等,都属于“言 内意外”的现象。 但在法令章程等语体中,是不能使用“言 内意外”的手法的,因为法令章程应当避 免留下意思上的空白,使执行者不折不扣 地贯彻执行。
如“把校徽别在胸前。”和“别了,康 桥!”两个句子中的“别”就属于同音词, 因为前一个“别”的意义是“用别针把东 西固定在纸或布等物体上”,后一个“别” 的意义是“再见”,两个意义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 读音和写法都一样而已。
二、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 相同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称为等义词,意义基 本相同的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 。 如 “知道”和“晓得”,“话筒”和“麦克风”。 等义词由于意义完全相等,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 负担。因此,有些等义词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细 微的差别,如“医生”和“大夫”,前者已经多 用于书面语,后者则常见于口语;有些随着人们 使用习惯的统一,其中一个就逐渐消失了 。 如 “水泥”和“士敏土”,后者就没有人再使用了。
2.多义词。单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表 达的需要,慢慢就会变成多义词。多义词的 多种意义中,我们把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 的意义叫做本义,如“兵”,我们可以查到 它最早的意义是“兵器”;由本义逐渐衍生 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如“兵”由原来 “兵器”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拿兵器打仗的 人”。
另外,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有一种是人们在一 听到这个词首先就想到的也是最常用的意义,我们
三、“言内意外”
第五章__语义和语用讲解
语言的意义一涉及语言形
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
界发生联系。一涉及语言与 现实世界中哪一类现象,这
使用者的关系。
一层次的意义是语言学研究
的内容。
语义学
“天气真热!”
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不同, 也许是刚从空调房间出来而 发的感叹,也许是为打发长 时间等车的无聊应酬,也许 是委婉地请听者开窗透气。
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舍去了许多细节。 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全民性——使用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单义和多义是指一个词只有一种意义或多种意义。
1.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像“猫”“羊”等都是
单义词。一个词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单义的。单义词在一 种语言中往往是极少数。 术语(行星、光年;海拔、纬度; 微积分、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专有名词(北京大学、 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和新词 也是单义的。 注意: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 反义词的两种类别
• 1)相对反义词。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 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如:冰—冷— 凉—温—热—烫, 大—中—小,赞成—弃权—反对 此类反义词前可加程度副词,否定一方不等 于对方。反义是人们的主观态度和习惯所决 定的,并不一定是科学意义上的相反和对立。 如“黑”和“白”一般认为是一对反义词, 但从光学的角度分析,“黑”是由三原色构 成的,“白”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构成 的,没有任何对立和矛盾的关系。
对于近义词,更重要的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 别,才能准确地理解各自表达的意义并准确的 使用。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 方面: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三、词义的类型 2、附加意义 2)语体意义 词运用于不同语体而产生的附加意义,分 口语意义和书面语意义。 口语 书面语 奶奶 祖母 一下子 短暂 口语:活泼、浅显、通俗、自然; 书面语:文雅、庄重、深奥、正式。
书面语体的再分类 公文体 政治体 科技体 文艺体 查 商榷 结晶 涟漪 特此 协商 有机 轻盈 周知 结盟 硬件 萦绕 切望 衰退 收盘 奔流 务希 盟军 沸点 矍铄 惩戒 党委 激光 萧瑟 签署 政见 化合 静谧
第三节 句义(词义的组合)
•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 1、词语的搭配 •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 实现的。
• 这里的词语搭配主要是指语义上的搭配。
当然,词义的搭配必须符合语法规则,不
符合语法规则时,词在语义上也是不能搭
配的。
2、词语搭配的限制 (1)语法规则的支配 (2)语义条件的限制 A:受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猴子吃苹果。 苹果吃猴子。X B:受到语义场中其它成员的制约 北京话:吃饭(固体食物) 上海话:吃粥、吃水、吃烟(流体、液体、气体 )
2、词语搭配的限制 (2)语义条件的限制 C: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打毛衣 打渔网X tall man high man X high building tall building X D: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饰效果 褒义 贬义 口语 书面语
2、词语搭配的限制 词义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单 词义的组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凸 现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三、反义词 例: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比下位义更多。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 属关系。 上下位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团 体和成员的关系。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雪
派生意义的产生途径主要就是意义的引申,就是 意义之间产生联想。 大体有两种方式:隐喻、换喻
1.隐喻。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
由此产生引申。如“近视” 。
2.换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经
常在人们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如“花” 。 上下文具有排除其它意义的作用。
三、词义的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 民性)
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般的、简单的 东西。 2、模糊性。经过概括的概念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 显的界限。
个社会的内部交际就必须使用语言。同时,语言在使用时是 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内部必须按照已有的“约定俗成”使用 语言。所以,词义就必须是全民性的。
第三节
一、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而词语的搭配受 到语法规则的限制,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语义条件的限制。语义条件反映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说“他吃了鸡”,却不能说“鸡吃了他” 。 2、社会的使用习惯。比如现代的中国人称女子好看为
“美”,男子好看为“帅” 。
焦点和预设
第四节 语用
焦点: 句子中的新信息。 说话者所传递信息重点。 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 别关注的部分。 预设: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 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
第四节 语用
焦点的标示
会话中,通过语调重音标示 小明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 汉语中“是…的”句 英语中“it is …”句 有些语言中用的句法虚化成分标示 索马里语中 baa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从82页句义第五节句义一、义位组合的重要语义单位——义句义句是交际中最完整的语流片段,它关涉两大方面的内容:义句的内容(言语)和义句的性质结构(语言))→但传统语义学只注重句子的语法结构,忽视了句子意义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对象由于身份、修养、年龄、职业、性别不同有不同表达方式:即使是问候语、套话也会有不同形式如“老师好”(小学生)“老师,您好”(尊重:大学生)“你好,最近好吗”(同事)(1)义句的构成:义位逻辑关系的不同→项目(表对象+性质状态)和谓词(说明项目)两部分,谓词是用来连接项目的,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有关项目的情况(说明话题)。
二者还可以再分类:•A、项目(语义角色):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方位、时间(施事、受事与谓词的了解最密切,最直接)(1) 施事格: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格:动作行为的对象。
(3) 与事格: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4) 结果格: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5) 工具格: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6) 方位格:动作行为发的处所、位置。
(7) 时间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8) 目的格: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
(9) 方式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
eg:•他昨天给我买了几本书。
小王在书上用铅笔写了几个字。
••Jhon’s picture•语法上的所有格并不一定表示语义上的所有关系。
B、谓词:零谓词、一元谓词、二元谓词、三元谓词零谓词:不能与施事、受事结合的词变天、入伏、地震、rain、snow一元谓词:散步、跑、睡、病、失业、消失二元谓词:有、嘲笑、喜欢、反对、希望、保护三元谓词:与施事、受事和与事结合的词→借、给、送、租、转让、介绍二、句子间的意义关系•研究句子意义还可以从句子的外部关系入手,即研究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
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又被称为¡°准逻辑关系¡±,因为这些关系虽然类似于形式逻辑里所讲的关系,但又不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填空题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熟语分为两类:(通用熟语)和(专用熟语)。
3.歇后语一般前一个部分是(比喻),后一个部分是(真正意义)。
4.词典是可以查阅词的(形式)和(内容信息)的工具书。
5.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6.(全民常用性)(稳定性)(构词能力强)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7.(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8.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由此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9.(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
10.(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它具有全民常用、稳固和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12.语言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1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14.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5.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
1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17.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意义叫作(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其他意义的基础。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五、义素和义素分析
1.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2.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 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视线接触人或物 向远处看 注视
看
+
-
-
望
+
+
-
盯
+
+
+
3.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披广泛利用, 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语义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 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如:衣服、鲁迅
2、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
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 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所指范围的中心区 域则是清楚的。
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语义模糊的 词语会把模糊性带入这些更大的语言单位,因而 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具有语义 的模糊性。 如:高个子、大电视、盛开的花朵
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 “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 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 的意义。
3、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 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 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 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
多——少
热情——冷淡。
九、语义场
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 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 征。语义场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如:交通工具
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 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 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 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 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 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义特征是词义的微观层次,当一束语义 特征组合在一起时,才能表达自然语言的 意义。
• 语义特征不具有语音形式,不属于任何一 种自然的语言单位,在语言体系中是直接 观察不到的,只是理论分析中才存在的成 分,是为了描写比较某种语言的各个词义 之间的关系而构设出来的。
(二)义素分析法:
借用音位学区别性特征分析原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第三节 句义 第四节 语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及其构成 • (一)词汇定义 • 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该 语言的词汇。 •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不能用来指单个词或单个固 定词语。
1、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绵羊“多利 ”以来,克隆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汇。 (《克隆人再起波澜》2002,12,29) 2、他们用刚学会的两个中文词汇高声喊道: “东方明珠!”“中国!”“中国,东方明珠!” (《长城,了不起!》)
•
第三节 句义
•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语的搭配规则
(1)词语的搭配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
老师讲课文
(2)词语的搭配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是多方面的
• A、最重要的语义条件是要符合现实的理据。
• 例如:那个孩子在玩一个皮球 • 理据是以日常语体的语言运用为准的,而童话或幻 想小说等文学创作语体的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不 受限制。 • B、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 员的制约。 • 洗——足 浴——身 澡——手
词汇与词的关系: 词汇之于词,正像森林之于树,水果之 于苹果,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可将二 者混淆。
• 词汇的构成及其组成内容的特点?
• (二)词汇的构成
• 1、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人们从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 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部分词。 • 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3)词语的搭配要考虑社会使用习惯,即所谓“ 惯用法”。
英语里,女孩子用“pretty”来形容,妇女用 “beautiful”来形容,男人用“handsome”来形容
。
• (4)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
修辞效果。
– 如带有褒义的词不能用于贬义,常用Fra bibliotek口语的词不大和书
面语词搀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或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
认知的,没有阶级性。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 一、一词多义
•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
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 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
• 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常用的名词、专有名词
和科学术语都是单义的。 • 多义词,一个词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 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
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 如下: 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 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 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 思。” 老外泪流满面,交白卷回国了。
• 三、反义词关系 •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它是现实
现象中矛盾的和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 A、相对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
进别的成员。如“高”“低”可插入“中”;
• B、绝对反义词:它所反映的对立是非此即彼的,无第
三者。如“生”和“死”,“男”和“女”也如此。
•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的反映。 • 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一般性:把一些具体的、个别的、差异的特点舍
弃掉了,只留下本质的、共同的特点。
(2)模糊性:是指词所指称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全社会成员共同
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如:
习、入门
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 (2)转喻
• 指两类现实现象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 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用 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 如:英语的“pen”
China
白宫 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 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联系。多义词的各个意 义间有内在联系,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 如“一把刀” 、“把灯点上”; “一匹白 布” 、“白吃白喝” 。“把”、“白” 都 是同音词(同形同音词)。 • 语言中更多的是文字上不同形的同音词。
• 练习: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 用矩阵式对它们作义素分析。 • (1)煎、炒、烹、炸
• 语义场 即语义场,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 形成的聚合体。 如“青菜、萝卜、西红柿、马铃薯、芋艿……”聚合 在一起,可建立一个表示“蔬菜”的语义场。 “汉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可建立一个 “语言”的语义场。
• 运用对比方法,提出共同义素和区 别义素,是义素分析法的关键。
• 首先要注意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语 义成分,非本质特征的语义成分忽略不计。
“男人”:[+胡子] “女人”:[+辫子]
• 其次,要注意分析出来的义素,一定是义 位中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语义成分。
“公共汽车”“轿车”“吉普车”“卡 车”
•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 和被包含的关系。
水果 苹果 梨子 桃子 香蕉
国光 红玉 富士 上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外延广。而下位 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 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注意区分
• • • • • • 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自行车/车铃、车座、车闸、车轮 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 消防队/消防员 词义表达的单位和部门的关系: 大学/系
• 二、同义关系 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 象必须是相同的,或基本上是相同的。
• • • • • 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 得到——获得 眼红——嫉妒 秘密——绝密
• 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 父亲——爸爸 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 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 得到——获得 感情色彩不同,“得到 ”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 得到好的结果,是褒义词。 • 眼红——嫉妒 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 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 秘密——绝密 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轻 ,绝密重。
• “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 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
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
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
• “动程”可分为如下最基本的大类:
• (1)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
作)
• (2)花很红/眼晴大大的/冰化了(性质/状态)
• (3)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
(2)提取共同义素
• “父亲”“母亲”“儿子”“女儿”: [+ 人] • “父亲”“母亲”:[+直系亲属][+长辈] • “父亲”“儿子”:[+直系亲属][+男性] • “母亲”“女儿”:[+直系亲属][+女性] • “儿子”“女儿”:[+直系亲属][+晚辈]
• (3)提取区别义素
• “父亲”“母亲”:分别具有[+男性]和 [+女性]的区别义素 • “父亲”“儿子”和“母亲”“女儿” :分别具有[+长辈][+晚辈]的区别义素 。
• 1、多义词中最初产生的那项意义叫本义,在 本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 • 如“兵”有以下一些义项: (1)兵器、武器; (2)拿兵器的人,即兵士;(中心意义) (3)战争、军事。
• 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 •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可 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1)隐喻:它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
• • • • • •
• • • • •
与动程相配,“物体”则有如下常见的大类: 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如(1)中的“猴子”“他”“我”。 受事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如(1)中的“苹果”“一本书”。 与事 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 见的是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如(1)中的“小李”。 主事 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如(2)中的“花”“眼睛”“冰”。 致事 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如(3)中的“惨案”。
全文的格调。
• (5)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 去一些语义特征。
如“苹果绿”“苹果脸”等组合中,“苹果”一词凸显的 是颜色、形状等特征,而苹果的滋味、营养等特征则是
隐去的。如果说词义的形成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
简单,那么词义的组合就是从一般回到特殊,从简单回 到复杂,组合中的词义往往会突出语义特征中的某一方
共同义素:[+使用汽油的交通工具] 还可分解为: [+使用汽油][+交通工具]
(4)义素分析的描写:
• 用自然语言简明地把语义特征记录下来;在每个 义素前加“+”或“-”号。
•
“+”号表示肯定,即具有这个语义特征;“-”号表 示否定,不具有这个语义特征。对于有“非此即彼”对立 关系的义素,我们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在前边加“+”或“ -”号表示这种对立关系。
• 二、词的词汇意义 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 单位。
词义从广义上讲,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 法意义,从狭义上讲,仅指词的词汇意义。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词的词汇意义是语义研究的基础,是我们 现在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