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合集下载

地震学术交流会发言稿

地震学术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地震学术交流会,与各位共同探讨地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参会人员,向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地震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地震领域的专家学者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我国地震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首先,我想谈谈地震的基本概念。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岩石因地质构造运动或地壳变动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地震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因此,深入研究地震机理,提高地震预测能力,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成因与预测1. 地震成因地震成因是地震研究的基础。

目前,关于地震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和板块内部。

(2)断层力学理论:认为地震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断层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场所。

(3)应力积累与释放理论:认为地震是由于地壳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2. 地震预测地震预测是地震研究的重要任务。

目前,地震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震活动性分析:通过分析地震活动规律,预测未来地震的发生。

(2)地震地质学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地质背景,预测地震的发生。

(3)地震前兆观测:通过观测地震前兆现象,预测地震的发生。

(4)地震统计预测:通过统计分析地震发生规律,预测地震的发生。

二、地震监测与预警1. 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地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主要包括地震台网、卫星观测、地下流体观测等。

2.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通过地震监测系统迅速获取地震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逃生时间。

我国地震预警系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不断完善。

三、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1.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灾害防治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二、中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1、监测预报
我国已建成地震灾害监测系 统网,这些监测网由国家综合台站、 区域监测台站和地方观测站以及业 余观察点所组成。1975年我国地震 工作者首次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 (Ms=7.3),使地震死亡人数减小到 最低程度。但是,地震灾害预报水 平还是比较低,预报成功率一直徘 徊在20%~30%之间。
三、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发展趋势
2、地震灾害防御对策发展趋势 防、抗、救一体化 防灾对策系统化 防、抗救对策最佳化 抗震减灾法规化 地震灾害研究与防震减灾的国际化 建立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谢谢大家!
实施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系统安 全的能力。世界各国为了提高其防灾 能力和防灾水平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 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城市整体规 划和建筑物结构抗震能力的研究、开 发防灾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全民防灾 意识。
一、国际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4、颁布实施防御震害的法律 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带有很强的
社会性。因此,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地 震灾害、地震预报水平和国情制定了 相关的法律和条例。如日本制定颁布 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 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美国制定颁布 了《减轻地震灾害法》;土耳其先后 制定颁布了《房屋建筑法》、《震前 震后特别措施法》。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Geologic hazard Natural disasters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宋丙剑 副教授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国际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1、加强地震灾害基础性研究工作 收集整理出版地震史料 注重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 开展地震危险性评估 加强地震工程学研究
一、国际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2、建立和完善地震灾害防抗体制 为防御和应对突然发生的地震灾

石大灾害及防治对策讲义02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

石大灾害及防治对策讲义02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

第二章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第一节地质灾害概述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就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十分复杂,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标准。

(D地质灾害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因岩土工程处置不当而发生事故所形成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

(2)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性的。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等)。

二、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及危害是很严重的。

我国有2/3地区属于山地,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据统计,在20世纪的后50年,每年中国因地质灾害而导致伤亡的人数在万人左右,造成经济损失总数达上百亿元。

国际上,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因而1999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主题确定为“防治地质灾害”。

本章内容涉及一些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里着重介绍地震、滑坡、泥石流、引起的灾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地震灾害2.2.1地震概述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烈度在6度及6度以上的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

近几十年来的十多次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巨大创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

从 8大 自 然 区 及 整 个 中 国 地 震 强 度 一 度 关 系 式 可 见 , 频 各 式 的 相 关 系 数 均 在 0 9以 上 , 可 见 根 据 现 有 统 计 资 料 建 立 . 起来 的 中国地 震强 度一 度关 系式是 合理 的 。 频 2 3 根 据 地 震 活 动 分 维 值 与 b值 之 间 的 关 系 ,计 算 出 中 国 . 不 同 自然 区 地 震 活 动 分 维 值 。具 体 结 果 见 表 3 。
1 1 研 究 方 法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 震 的 发 生 , 在 许 多 情 况 下 有 G t br— i tr 系 存 u n egRc e 关 e h

l gN : 一 b 。 + Ⅱ M
次 , 占地 震 总 数 的 4 .6 ; 以 上 震 级 ( 83 % 4< M。 ) 的 地 震 ≤6 总 数 总 共 占地 震 发 生 总 数 的 8 .4 , 而 6级 以 上 地 震 仅 占 68 %
基 金 项 目 : 教 育 部 “ 育 振 兴 计 划 ” 青 年 教 师 奖 励 基 金 教 (0 1 L S J C 2 2 0 D X B B 1 )项 目成 果
收 稿 日期 :20 —30 ; 修 回 日期 :20 .6 1 0 20 — 4 020 .1
作 者 简 介 : 朱 晓 华 ( 92 ) 男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地 17 一 ,
地 震 总 数 的 l .6 。 31%
式 中 : M。 震 级 , Ⅳ 为 震 级 大 于 J。的 地 震 数 目 , o、 b为 为 I f 待 定常数 。 结 合 分 形 理 论 有 关 概 念 , K n m r 和 A d r n (9 5 、 aa oi nes o 17 ) A i(9 1 等 推 论 和 证 明 了 在 GR 公 式 中 的 b值 与 地 震 活 动 k 18 ) - 的 分 维 值 D 之 间 存 在 下 述 关 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与系统PPT课件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与系统PPT课件
18
3、常用监测仪器 一般采用高精度测角、测距的光学仪器和光电测量仪器。 4、观测点的布设
• 观测点分为固定观测点(控制点)和变形观测点,标型均为
墩标。固定观测点(控制点),埋设在滑坡体之外稳定区(基 岩);
• 变形观测点主要布置在滑坡主轴观测断面线(或利用主勘探
线 剖面)和监测网通过的滑坡体地面拉伸、压缩变形和上述 变形的过渡地段。
特点: (1)仪表灵敏度高、精度高; (2)监测采样速度快,可自动巡回检测,远距离传输; (3)观测的成果资料不及机测可靠度高。
电测位移计一定要具备防风、防雨、防腐蚀、防潮、 防震、防雷电干 扰等性能,以保障仪器仪表的长期稳定性 及监测成果资料的可靠度。
17
二、绝对位移监测
有大地测量法、GPS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等。 (一)大地形变监测 1、主要监测方法有: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等。 2、特点 (1)量程不受限制,能大范围全面控制崩滑体; (2)技术成熟、精度高; (3)易受通视条件和气象条件 (风、雨、雪、雾)影响; (4)外业工作量大、周期长。
8
监测预警工程
人们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的运作体系称为监测 预警工程,它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岗位责任人员组织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临灾紧急抢险避难行动 方案的制订 (及后续执行)。 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中应贯彻以下基本原则,即:
(1)监测、预警方法要土洋结合,以有效为准; (2)工作队伍要群专结合,以专带群,重大问题靠专,面 上的问题靠群; (3)管理决策要技政结合,技术上负责搞好灾情、险情判 断,行政上负责工程系统运行的组织实施。
12
(一)机测法
1、主要方法 (1)在裂缝或滑面两侧 (或上、下)设标记或埋桩,定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分章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分章总结

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名词解释仍答上面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定性问题。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泛指由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渗透变形等。

6.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7.工程地质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定性),数学力学分析法(定量),模型模拟试验法(定量),工程地质类比法(既可定性,亦可定量)。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8.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主要指分析以前类似的)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主要用于定性评价,有时也可以用于半定量评价,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体相似的拟建建筑物中去的方法。

9.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

武汉地调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

武汉地调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

武汉地调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
武汉地调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机构,致力于提供高效、准确的地质勘探和地震监测服务。

该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质勘探、地震预警和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

一、地质勘探
武汉地调中心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地质勘探工作。

他们通过采集地质样品、进行地质勘探勘测、分析地质构造和岩土特性等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因此武汉地调中心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震预警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武汉地调中心通过监测地震活动、收集地震数据和分析地震趋势,可以提供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武汉地调中心正是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地质灾害监测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武汉地调中心通过监测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和预警指标,提供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

他们利用遥感技术、地下水位监测、地面位移监测等方法,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为相关部门
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和财产的危害。

总结起来,武汉地调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地质勘探、地震预警和地质灾害监测。

他们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分析地震趋势和监测地质灾害,为工程建设、地震防护和灾害应对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武汉地调中心的工作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工程地震(地震效应)课件PPT

5 工程地震(地震效应)课件PPT

k m
t
z 阻尼比 z2 DBscicn0 (t2ckm)
阻尼
0 自振圆频率 d
n
1 D2
t
地面震动效应
单质点系的振动
Mass Spring Damper System
强迫振动 振幅
B Z0
静位移
Z0
Q0 k
共振圆频率 m n 1 2D2
动态放
大倍数
4
1
相位 arctan 2D
地面震动效应
地震动
– 地震动的概念 – 地震动的两个方面 – 单质点系的振动 – 地震动三要素
地面震动效应
地震动的两个方面
物理现象
地震波的传播
分析理论
地震波动理论
工程场地的振动
振动理论
地面震动效应
地震动
– 地震动的概念 – 地震动的两个方面 – 单质点系的振动 – 地震动三要素
地面震动效应
B Z (1强迫2)2振动4D2 2
滞后
振幅 D = 0
180
0 D = 0
2 1
3
放 大
率2
1
0 0
D = 0.15
D = 0.2
D = 0.3
静位移 D = 0.5 D = 0.7
D = 1.0
D = 2.0
1
2
频率比 = /n
150
初 120 相
Z 角 90 0 60
30
Q0
kD = 0.3 D = 0.2 D = 0.15
d t 2 Asin(t )
A A + /2 2A +
地面震动效应
地震动幅值
运动量 符号
符号

地震知识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地震知识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我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4次大地震活 跃幕,每个活跃幕持续约10~20年左右,有活动高潮与低 潮交替的现象。目前已进入了新的活动幕。

三、地震效应
地震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结果,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 破坏 效应
振动破坏效应 地面破坏效应
次生灾害效应
其主要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断裂,地震所造成的 建筑物和地面毁坏,以及水面的异常波动。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 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 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 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中国地震灾害 我国地震灾害的周期性
我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时间上的明显的周期性。由于东 西部构造运动的差异,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 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地震周期大约为300年左右,西部为 100~200年,台湾为几十年。
(4)温度应力说 (5)黏滑说

岩浆冲击学说
是日本学者石本己四雄于1931年提出的,他认为,地壳部存在的岩 浆,因物理化学变化使岩浆产生巨大的推力。当局部地段围岩强度较底 时,岩浆就会突破围岩向地壳最软弱的部位侵入,而引发地震。他的依 据是:①地震的P波(纵波)在扩张传播的形态;②日本及环太平洋地 震带中地震带与火山活动带相一致。
(3)地下采空区塌陷诱发地震
采矿形成的采空区会使围岩压力重新分布,导致围岩变形、脆 性破裂,严重时可造成岩体应力和应变能的集中释放诱发地震;另 外顶板突然冒落的冲击力也会诱发地震。


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3)大洋海岭地震带

地震学百科知识(五)——地震各向异性

地震学百科知识(五)——地震各向异性

地震学百科知识(五)——地震各向异性张忠杰;许忠淮【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8页(P34-41)【作者】张忠杰;许忠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1 基本概念地震波在地球的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与质点偏振方向等特性随波的传播方向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地震各向异性。

地震各向异性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① 波的传播速度随传播方向而变化;② 波的传播速度随波动的质点偏振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例如,S波经过各向异性介质后会分裂为以不同速度传播的快S波和慢S波,二者的偏振方向不同;③ 会发生波动质点的异常偏振,即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动偏振面通常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此外,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会使地球自由振荡的振型发生分裂。

2 理论目前讨论介质的各向异性性质通常是指线性弹性介质的各向异性,理论上的描述是指联系应力张量σ和应变张量ε的弹性张量Λ在直角坐标(x1,x2,x3)下将采取更一般的形式(1)式中λijkl是4阶弹性张量Λ的分量,σij和εkl分别是2阶应力和应变张量的分量。

(1)式可称为广义胡克定律。

对均匀的弹性介质,弹性张量的各分量都是常数。

弹性力学已证明,由于应力和应变张量的对称性及热力学定律的约束,对一般弹性体,(1)式中的弹性常数λijkl只有21个是独立的。

对各向同性弹性介质,弹性张量Λ只有两个独立分量,其余分量都是零。

而对最一般的各向异性线性弹性介质,Λ有21个独立分量。

但是,如果介质的各向异性还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则独立的弹性常量还可减少。

常见的情况有:① 如果弹性介质中存在相互正交的三个平面,弹性性质相对这些平面显示出对称性,则独立弹性常数减为9个,这种介质被称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

② 如果介质性质围绕空间的一个轴线是对称的,这时独立弹性常数只有5个,这种介质被称为六面体各向异性介质;当对称轴垂直于地表时,常称为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课程教学探索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课程教学探索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课程教学探索穆文平,张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旨在为我国培养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方面的高素质科研与工程实践人才,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介绍课程背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教学模式与特色、课程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机融入地质报国的思政元素,该课程的教学探索可为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基金项目]2017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驱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GYB201703[作者简介]穆文平(1988—),男,内蒙古清水河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张彬(1975—),男,四川什邡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2-0077-04[收稿日期]2021-08-10【探索与实践】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第一次召开的研究生教育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贯重视研究生培养,1952年建校伊始就成立了研究生班,1986年成为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2020年学校出台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十项举措,其中“课程建设固本”是教育改革举措之一。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备受社会关注,而研究生课程建设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1]。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地裂缝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地裂缝

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地裂缝分布示意图(王景明,2000)
a
33
中国各区地裂缝 发育程度对比表 (王景明等 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成因之争 成因的研究,始于西安地裂缝的讨论。
地面沉降成因论:认为 西安地裂缝是因为过量 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面 沉降所致,在差异沉降 陡变带上,由于两侧变 形差大于岩土体的极限 应变能力而发生地表破 裂,而局部地质构造只 对其起控制作用。—— 吴在宝,钟龙辉,1986 年
认为西安地裂缝是因为基底伸展断裂系在横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并同时叠加了地下水开采的影198619942006五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构造地裂缝构造活动断层蠕滑构造活动形成地裂缝隐伏构造地裂缝采矿抽取地下水等人类活动非构造因素诱发地裂缝地震活动构造活动形成地裂构造地裂缝成因机制框图1构造地裂缝是在构造运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决定地裂缝活动的性质和展布特征决定地裂缝发生的时间地段发育程度构造地裂缝内因
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地裂缝分a 布示意图(王景明,2000) 22
平面上:地裂缝多呈带状分布;且裂缝一般 呈直线状、雁行状或锯齿状。
剖面上:多呈弧形,V形或放射状。
规模上:多数地裂缝长度为几十米至几百米 ,长者可达几公里;宽度在几厘米到几十厘 米之间,最宽可达1m以上;裂缝两侧垂直落 差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大者可达1m以上, 但也有没有垂直落差者。
a
30
四、中国地裂缝的分布
中国地裂缝主要 是断裂构造蠕变 活动而产生的构 造地裂缝。(王 景明等,2000)
汾渭盆地、太行 山东麓平原和大 别山东北麓平原 形成了三个规模 巨大的地裂缝发 育地带。
1982年,出现4条近SN向地裂 缝,构成长约500m,深约2.53.0m,宽约15m 的地裂缝带。

研究性学习-地震

研究性学习-地震

热身因 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 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如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 热害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地震,也是一 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地裂缝
火山喷发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 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 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4、根据大震前的征兆 ,采取一定的措施
(1). 地下水异常: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地下水冒泡、 发浑、变味等。 (2). 动物异常 :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 烦躁不安;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等。 (3). 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 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 。
1.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发生在山区, 会形成暴雨从而引 发滑坡、泥石流等 并发地质灾害。地 震来临时若正在野 外活动,应尽量避 开山脚、陡崖,以 防滚石和滑坡;如 遇山崩,要向远离 滚石前进方向的两 侧方向跑。
2.地震发生在海 洋地区,会引发 海啸等并发灾害。 但由于海洋不如 内陆人口密集, 所以危害比内陆 要小 。地震来临 时若正在海边游 玩,应迅速远离 海边,以防地震 引起海啸。
三)地震的分类
地震主要分为天然地震和人为地震两大类;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构造 地震 、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 、诱发地震 按照震级的大小可以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 为以下几类 :微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弱震--震 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的地震;中强震--震级 等于或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 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
知识拓展: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 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 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 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 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 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 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 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湖北省武汉市地质及地震概述

湖北省武汉市地质及地震概述
太古代 大别群麻桥组上段(ARM²) 元古代 红安群 古生代 志留纪(S):中~上志留统(S2~3)
泥盆纪(D):上泥盆统(D3)五通群 石炭纪(C):下石炭统(G)高骊山组与和州组 中石炭统(C2)黄龙群 上石炭统(C3)船山群 二叠纪(P):下二叠统(P1)栖霞组与孤峰组 静 上二叠统(P2)龙潭组与大隆组 中生代 三叠纪(T):下三叠统(T1)大冶群 侏罗纪(J):下侏罗统(J1)武昌群 白垩纪(K) 新生代 第三纪(R):东湖群 第四纪(Q):下更新统(Q1)雨花台砂砾层


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含绿帘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夹浅粒岩、白云石英 黄陂县境内伏马山、甘露山、祈
盘 片岩及纳长阳起片岩。
嗣顶一带。厚度 1 792~2 194 米。

红 寨 以绿帘白云纳长石英片岩、白云纳长石英片岩为主。其中部较多绿帘
组 泥片岩、绿泥阳起片岩、阳起绿帘石岩。绿色片岩自西向东渐减。


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含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含绿帘白云纳长石英片 黄陂县境内:刘家山、双峰尖、
6km
北翼产状:NE<22º~41º。
7
太阳山向斜
长约 22km 宽 核部为红安群磨盘寨组上段,两翼为红安群七角山组下段。南翼产状:NE<23 º;北翼
岩。底部为半石墨片岩、大理岩、石英岩和磷锰矿层。青山口一带下部为
细 白云岩,上部由纳长石英片岩夹纳长阳起岩白云母片岩。

大 飞 下部含角闪二长条带状混合岩,西部混合岩化程度加深为二长眼球状 分布在新洲县黄林一带,厚度

别 虎 混合岩磷铁石英岩。上部斜长角闪岩,含角闪黑云盘长眼球状混合岩、黑大于 1 031 米。
及土地堂等地。厚度 20 米。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复习资料
举例说明第四纪构造运动、地貌、气候三者的关系
论述题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划分方案
结合实际论述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影响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试举例说明
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主要标志及其研究意义
以黄土地区为例试述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
以青藏高原为例试述构造运动、地貌、气候三者的关系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试题结构
湖泊地质作用(干旱区湖泊沉积作用-四阶段;潮湿区湖泊-机械,湖泊纹泥,马洱湖;沼泽(泥碳化)的地质作用)
十二地球资源
考试内容
地球资源和矿产概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
十三地质灾害
考试内容
地质灾害概念;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十四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
考试内容
地球环境概述、全球变化、人类纪;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和谐共处
2.理解内容:
(1)第四纪的基本特征,第四纪下限确定标志;
(2)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方案;
(3)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
(5)人类演化、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6)第四纪植物群的基本特点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7)海平面变化的标志
2.理解内容
(1)滑坡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
(2)风化壳的类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3)斜坡演化过程及主要地质作用
(4)河谷地貌的演化阶段
(5)岩溶沉积物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6)黄土的成因问题
(7)黄土—古土壤序列
(8)冻土地貌的基本特征
3.了解内容。
(1)各类地貌和沉积物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讲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讲义

第一章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和方法本章节包括4个知识点,分别是:一、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及任务;二、掌握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三、掌握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针对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四、了解工程地质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沿。

【知识点1】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和任务【例题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分析:考察工程地质学这一基本概念,需要考生对这一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名词解释、简答题均有可能出题。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解决历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以至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解题:一、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二、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三、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四、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五、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六、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注意:复习时注意对工程地质学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习题:1.工程地质学的内涵是什么?【知识点2】掌握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例题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本知识点主要考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基本概念,考试多见于填空和名词解释。

注意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解题: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注意:这是这门专业课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需要理解和掌握。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目录2 地震层序分析 (2)2.2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2)2.3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3)2.4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及成因 (5)2.5 地震层序划分对比 (6)3 地震构造解释 (9)3.1 概述 (9)3.2 复杂构造形态的特殊地震响应 (10)3.3 断层解释 (11)3.4 典型构造样式的地震识别 (12)3.5 构造活动时期分析方法 (17)4. 区域地震相分析 (18)4.1 概述 (18)4.2 地震相标志 (19)4.3 地震相编图及其沉积相解释 (24)4.4 典型沉积体的地震识别 (27)4.5 典型地震相模式 (31)地震资料解释基础第3课2 地震层序分析? 2.1 地震反射波的基本特征? 2.2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2.3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2.4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成因及区分? 2.5 地震地层单元划分2.2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2.2.1 地震反射标志层的确定? 2.2.2 单一同相轴的对比? 2.2.3 根据波组或波系进行地震反射界面对比? 2.2.4 根据振幅包络线进行对比? 2.2.5 地震反射界面对比的闭合检查2.2.1 地震反射标志层的确定同相轴是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相同相位的连接线。

因峰值点容易确定,因此通常是对波峰或波谷进行同相轴对比。

地震反射界面地震反射界面是多条地震剖面的同相轴在三维空间上构成的一个几何面。

地震反射标志层指波形特征突出、稳定且分布广泛的同相轴或波组。

因其易于识别和对比,因此地震解释首先要从标志层开始,在断裂发育区尤其如此。

重大的地质界面可以是标志层,也可以不是。

如基底意义重大,但某些情况下反射特征不明显,难以识别。

2.2.2 单一同相轴的对比原则(1)极性相同:同相轴具线状廷伸特征,相邻道的同相轴或为波峰或为波谷,应为一连续的曲线,相邻界面的同相轴应大体平行。

(2)波形相似:相邻道同相轴的振幅、频率等波形特征相似,横向上为逐渐变化,横向连续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遭受地震破坏的北川县城
被地震摧毁的居民楼
遭地震摧毁的汶川县映秀镇 地震触发的大型滑坡摧 毁了北川中学
滑坡堰塞湖淹没了1座小 学和几个自然村
汶川县震中构造断裂处
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仅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 12O 余万 人遇难于地震灾害;五十年代以来,全球破坏性地震造 成的经济损失已逾 2000亿 美元。地震灾害是最重要的自然 灾害之一。
地震认识专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2016~2017学年度第二次基础知识交流会
第一次交流会的反思总结
形式?内容?反馈?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20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 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地震每年造成的灾害达几十亿美 元,为防震抗震投入的消耗也达几十亿美元,足见这种地质环境问 题对人类的巨大威胁。
一般认为:大地震时在地面产生的地震断层和变形带的走 向代表了震源断层面的走向。
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3)大洋海岭地震带
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
板块边缘地震带:① 台湾地震带;② 西藏-滇西地震带 板块内部地震带:③ 郯城-庐江地震带;④ 华北地震带;⑤ 南北地震带;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 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释放能量大小可根据地震波记录 图的最高振幅来确定,按李希特一古登堡的最初定义,震级 (M)是按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式标准扭力地震仪) 在距震中100km的地面所记录到的最大振幅A(微米)计算的:
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 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是研究地震 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
地震波
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
体波
纵波(P) 横波(S)
沿地表传播的波
由震源向外传 递的压缩波
我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4次大地震活 跃幕,每个活跃幕持续约10~20年左右,有活动高潮与低 潮交替的现象。目前已进入了新的活动幕。
三、地震效应
地震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结果,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 破坏 效应
振动破坏效应 地面破坏效应 次生灾害效应
其主要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断裂,地震所造成的 建筑物和地面毁坏,以及水面的异常波动。
中国的地震灾害又居世界之首。在我国历史记载中,1556 年陕西华县地震8级死亡人口达 83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 死亡人数也超过 20万。令人痛心的 1976年唐山地震7.9级, 死亡 24.2万 多人,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 100亿 元,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还有1966年的邢台地震,1970年 通海地震,1975年海域地震, 1999年的集集大地震,2010玉 树地震。(我国这些地震震源深都在13km左右)。
由震源向外传 递的剪切波
面波
瑞利波(R) 勒夫波(L)
P波和S波到达地表的时间、两种波速度比率、振幅等可以用 地震记录仪测定记录,从而提供地震的严重程度、震中及震 源深度等信息。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 震源深度:震源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是一区域 ) 震中距:某点至震中的地面距离

烈度表:地震破坏程度大小的分级标准(中国:十二度表)
等烈度线图:在同一次地震下,破坏程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等烈度线的几何特征: 等震线图上最内一根等震线长轴方向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当极震区两侧的等震线基本对称时,断层面近乎直立,当
等震线不对称时,断层面向波及得宽的那个方向倾斜,不对 称性愈显著,说明断层面愈缓。 (2)地表断层和裂缝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已确认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 震诱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 的发生。据评估,汶川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国 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史培军,2008年9月)。
M=lg A
弱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震(4.5~6级); 强震≥6级;巨大地震≥8级。 目前世界上最大地震震级为9.0级。
地震烈度: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造成 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划分出若干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 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 件的影响。 •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 在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坚硬基岩场地较松软 土场地烈度小。
⑥ 天山地震带
地震灾害表现为西部强于东部,在东部地区北强南弱
本世纪以来发生的 9次大于8级的大地震, 除2次发生于台湾临近 海域,其余7次均发生 于新疆、西藏、宁夏、 甘肃、等西部省份。
本世纪以来,中国 大陆发生的300多次6 级以上的地震,西部 地区为250多次,占 83%。
地震灾情总体特点:东重西轻
对地震及其诱发次生灾害的研究 将是未来环境地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11
地震
一、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三、地震效应 四、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 五、地震的活动特点及地震防范
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
怎么办?
一、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
地震(earthquake)是指地壳某个部位的岩层应力突然释 放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 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 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 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中国地震灾害 我国地震灾害的周期性
我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时间上的明显的周期性。由于东 西部构造运动的差异,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 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地震周期大约为300年左右,西部为 100~200年,台湾为几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