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采菱》人音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 《采菱》

第3课采菱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育学生热家乡。
二.学情分析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
但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板书歌曲《采菱》活动2【活动】寓教于乐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
(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范唱曲目。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歌曲节奏轻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菱》,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采菱》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采菱》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采菱》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2)教授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3)合奏练习:分组进行合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编排舞蹈、制作道具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需要注意的节奏和音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名称《采菱》、歌词和旋律要点。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采菱少女的欢乐场景,歌词简洁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民歌的了解较少,对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唱出《采菱》这首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表演。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方言发音,如“采”、“菱”等。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动作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唱法和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
2.乐器:吉他、钢琴等,为学生提供伴奏。
3.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的歌词、旋律、动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旋律,重点讲解方言发音和节奏变化。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并进行动作表演。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介绍民歌的其他形式,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采菱》 ︳人音版 (五线谱)

《采菱》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采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演唱课。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方正对称,第三乐句活泼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摸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向在高音部分体现旋律抒发孩子满腔深情。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这首作品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对于这堂课程,我采用欣赏+演唱的综合课堂设计,不仅学习演唱《采菱》这首歌曲,还要欣赏同单元的另外两首曲目,分别是《水乡船歌》和《洪湖水浪打浪》。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采菱》这首歌初步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欣赏浙江名曲《水乡船歌》,认识乐器竹笛。
3、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感受二重奏。
4、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歌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以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重点歌曲《采菱》学唱,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美并用歌声来表达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难点对于切分、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多媒体、PPT、竖笛、牧笛、陶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水乡船歌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走进水的世界里,首先,咱们先来欣赏一首名曲,叫《水乡船歌》。
这首乐曲的演奏方式是竹笛与弦乐团协奏。
请大家边欣赏边仔细听听你都听出了哪些乐器?”播放PPT《水乡船歌》音乐视频,边播放边向学生们简单介绍这首乐曲来自于浙江。
视频播完后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这首曲目演奏的主角——竹笛。
2.介绍竹笛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仅带你们听了竹笛的演奏,还现场带来了几个它的好兄弟给你们瞧瞧!”拿出竖笛、牧笛、陶笛并给学生们分别用这三种吹奏乐器吹曲子让学生们分辨他们的音色。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
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
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
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
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
同学们划过船吗?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3采菱|人音版(简谱)(2014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3采菱|人音版(简谱)(2014秋)《采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采菱》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采菱》,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在学唱、欣赏江南风韵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进行初步的了解,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的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唱出歌曲优美的情绪,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江南的甜与美。
教学准备:电子琴、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分享一些音乐片断,听一听,想一想,这些旋律带给我们怎样的情绪感受?播放:《茉莉花》片断2.师:这些个婉转的、优美的、抒情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杏花春雨的江南还是骏马秋风的塞北?3.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一看江南的景色!播放《江南风光》4. 师:你们都看到些什么,江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二、新授歌曲1. 师:江南的水很多,我们常说有水就有船,让我们一起来摇晃身体感受一下划船的感觉!生:先前后,后左右2.师:这样划船是几拍子的感觉?生:二拍子师: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生:强弱师:让我们一起和着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再来划划船。
这时,我们再加上点歌声就更棒了!3.学习歌曲第四乐句,(1)出示歌谱,教师范唱(2)分为前后两个小句子,听一听哪一句的音高,哪一句的音低?(3)复听教师范唱,听“划”和“呀”哪个字的时值更长。
(4)学生学唱,教师强调弱起、圆滑线4.师:我们划着船,唱着歌,好不开心,一起看一看这江南水的源头在哪里?出示图片:山中的清泉(1)水清吗?这样的泉水喝道嘴里是怎样的感觉?(2)我不禁要感叹:山中的清泉香喷喷(3)出示歌谱,教师范唱(4)复听范唱,说一说“山中的”哪个字唱得又强又长。
(5)学生学唱5.师:再看一看,这清澈的泉水中还有些什么?出示:采菱(1)出示菱角的图片,简介(2)吃过生的菱角吗?(3)出示:湖里的水菱甜又爽,教师范唱(4)学生学唱6.完整出示歌曲的第三乐句(1)讲解间奏(2)完整唱一唱第三乐句7.师:我们江南景色优美,有清澈的湖水、有甘甜的水菱,更有甜美的歌曲!一起听一听老师带来的新歌。
《采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24)音乐四年级下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学唱、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采菱》歌曲,掌握音准、节奏等音乐技能。
题型三:
题目:在演唱《采菱》这首歌曲时,需要注意哪些音准和节奏?
答案:在演唱《采菱》这首歌曲时,需要注意把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例如在“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句歌词中,要准确把握“秋”字的音高和“过”字的节奏。
题型四:
题目:《采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采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对江南水乡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课后学唱《采菱》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江南水乡音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推荐相关音乐作品、书籍等。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课后学唱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第一篇: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采菱》教学设计学校:山南镇大烟墩明德小学教师:刘梦课题:《采菱》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师: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又开始了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
同学们,老师刚刚播放的歌曲就是我国江苏省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眼中的江苏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可不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师可提示来自白居易的《忆江南》)。
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水乡是那么的美,同学们想不想到那美丽的水乡去看一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那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吧!(播放水乡图片课件)。
【音乐:《茉莉花》、课件:江南水乡图片】2、揭题师:图片上的江南水乡美不美啊?老师也觉得很美。
其实啊,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人美、景美,那里的歌更美。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来自江南水乡的歌曲——《采菱》,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新课教学1、初听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优美的;1=C 2/4 四二拍)2、复听设问: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水乡的孩子、南湖、清泉、水菱)3、教师范唱设问: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师可提示水乡孩子介绍自己家时时应该有的感情:自豪)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
(出示歌词)5、哼唱旋律(出示曲谱,认识连线记号)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接下来我们用“啦”来哼唱一下歌曲旋律。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
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
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
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
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
同学们划过船吗?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演唱 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学会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用正确的发音唱歌;•在保持节奏的前提下,掌握音量的控制和抑扬顿挫的表达;•学会听音乐,分析音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歌词和节奏;•声音的表达方式。
2.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播放器;•《采菱》伴奏音乐;•PPT。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播放《采菱》的伴奏音乐,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并鼓励学生跟着伴奏音乐或者教师一起唱一遍《采菱》。
同时,教师在PPT上展示《采菱》的歌词,让学生边唱边认识歌词。
2.学唱歌曲•分段教唱分段教唱《采菱》,让学生掌握每个小节的节奏和乐感。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适当跟大家唱,在学生信心得到提升时再逐步减少教师的带唱。
•整首唱当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础唱法之后,让学生整首唱一遍,并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适当调整音量和音调,表达歌曲的情感。
3.情感表达讲解歌曲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4.音乐欣赏在学生们掌握了歌曲之后,播放与《采菱》相关的文艺节目,如舞蹈、戏剧、视频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采菱》歌曲的内涵与意义。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可以评价学生的听力敏感度和音乐表现力,掌握情感表达的程度等。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表现状态做出实时评价与反馈,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学唱歌曲、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等环节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接收情况实时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乐学音乐,获得充实而有益的体验。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采菱》 ︳人音版 (五线谱)

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板
书
设
计
采菱
D.S.反复记号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6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教师示范创作
(2)教师范唱自己的创作
(3)激发创作
(4)教师指导
(5)让学生跟音乐唱一唱新歌词
(6)评价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热爱家乡,说一说自己的家乡特产,谈一谈自己喜欢的饮食和风俗。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歌曲能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
学生看图并谈自己的想法
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
新授
(20’)
创编歌词
(10’)
德育渗透
(3’)
总结
(2’)
1唱师生问好歌
2柯尔文手势音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唱
3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设问导入
教师揭示课题
1播放音乐
2介绍音乐背景,欣赏江南水乡图片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
(2)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5认识反复记号D.S.
教
材
分
析
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重点
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D.S.
教
具
钢琴
多媒体
难点
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2’)
课前导入
(3’)
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生随琴学唱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采菱》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采菱》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让学生创编动作,解决了重难点乐句。
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和钢琴跟唱,以及伴奏跟唱等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歌曲《采菱》。
既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声音去表现歌曲,加强了他们对歌曲风格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方整对称,第三乐句活跃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一乐句在高音部分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6、学生用具:课本。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采菱》 ︳人音版 (五线谱)

《采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来给歌曲伴奏;并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
2、明白D.S.的反复记号作用,理清演唱顺序。
3、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柔美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来演唱《采菱》。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正确演唱和间奏处的衔接。
教学准备:电子琴、PPT课件、菱角实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
(教师出示菱角的实物)有同学知道这个是什么吗?生回答。
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菱角的图片,简单介绍菱角的颜色和种类。
师:那同学们知道菱角是哪儿的特产吗?它又是生长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江南人民采菱的视频)老师提出之前的问题:菱角是哪儿的一种水生植物呢?生回答。
师:江南,顾名思义,长江之南。
在人文地理上,表示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我国古代诗人白居易也去过江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眼中的江南是什么样子吧。
大屏幕展示《忆江南》,请学生朗读。
2. 师:在大诗人白居易的眼中,江南如此美丽。
那我们也来一起看看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吧!播放《江南风光》3. 师:同学们,江南美不美?(生回答)那住在江南水乡的小朋友是不是特别骄傲和自豪?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浙江嘉兴南湖的小朋友一起去他们的家乡做客,来学习一首歌曲《采菱》。
二、新授歌曲1. 师:播放歌曲《采菱》,板书。
学生安静聆听。
2.师:老师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是优美抒情?还是欢快活泼呢?生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赞美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孩子热爱家乡的感情。
师:第二个问题:歌曲中同样的歌词,唱了几遍?生:两遍。
师:同样的歌词为什么唱了两遍呢?原来是因为D.S.这个反复记号的作用呀。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采菱》

2、介绍江南
江南水乡被誉为鱼米之乡,水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小桥、流水、人家、摇船、鱼虾、荷花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水乡印象。
设问:人们划着船,坐在盆里在干什么?
3、介绍菱
菱是生长在池塘里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菱的果肉是白色的,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爽口。
五、江南民歌特点(2分钟)
1、旋律-----优美婉转
2、节奏-----复杂多变
3、歌词-----一字多音
六、分组合作、表演歌曲(5分钟)
第一组演唱歌曲
第二组 划船动作
第三组 采菱动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久坐后律动,可以让学生放松后再次集中注意力。
七、创编歌词(2分钟)
学习内容:独唱、齐唱或合唱。
学习水平:掌握
其他重要信息: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有感情地。
音乐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这条目标是情感目标。
行为动词是:参与。
学习内容:音乐活动。
学习水平:经历。
其他重要信息:乐于。
教
材
分
析
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过了切分节奏型。《采菱》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中又出现了许多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本课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一篇好教材。为学习第四单元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本课切分节奏,演唱时表现出活泼感。
教
学
难
点
课标要求: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有感情地独唱、齐唱或合唱。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虽然有了基础的表演唱能力和视谱能力,但在本课识谱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节奏、歌词重音等方面存在问题。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音乐知识,编创活动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目标1、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菱》。
2、通过聆听、学唱《《采菱》,感受和体验江南水乡的歌曲的意境。
3、通过感受、体验,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节奏、情绪的把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图片导入,聆听歌曲,感受、体验意境。
(一)初听歌曲,感受意境。
欣赏江南水乡及水菱的图片师:播放《采菱》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师:请你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情、优美)师:你知道图片里出现的是什么东西吗?(菱)(简单介绍水菱:从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菱是生长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为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二)揭题:《采菱》。
复听歌曲,师范唱,边唱边划船,边唱边做采菱动作。
1、为什么采菱的人大多数都是坐着“圆木盆”?(因为菱田比较密集,在木盆里采菱角比在船上采方便。
菱角的果料是贴在水面生长的,木盆一坐上人后,稍一弯腰就可以很方便地采下菱角了,而且采下的菱角就入在木盆里,很方便也很轻巧。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再次聆听音乐,师生跟着范唱音乐一起划船体验。
老师范唱指导:划船动作体现既要划的有力,也要划得稳的窍门,是注意这句的重音和连贯性。
动作体验和突出切分节奏及附点四分音符中的强拍。
活动2【讲授】二、学唱歌曲,体验意境。
(一)歌词学习——师生互动学习歌词。
1、学生朗读歌词。
2、教师按照曲谱节奏朗读歌词。
3、师生用拍打节奏学生跟着念歌词。
(二)模唱歌曲1、学生跟着录音用“lu”轻声唱。
找出自己觉得节奏较难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3采菱人音版

《采菱》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的演唱歌曲《采菱》。
3.准备为歌曲创编新词。
教学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词,并试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有没有吃过菱角?知道菱角生长在哪里?生:。
师:展示PPT二、新课教学1.请学生认真听范唱,听后请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师:这是一首具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感情。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展示PPT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的快乐。
3.教师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4.学唱歌词(1)听音乐唱歌词,初步做到节奏准确。
(2)随伴奏加前奏演唱歌曲。
(3)认识反复记号D.S,并完整演唱歌曲。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1)分句处理歌曲(2)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有种流动的感觉。
2.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音乐1.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2.学生创编歌词并演唱。
五、小结师: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后,不但认识了新朋友D.S,且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最让老师欣慰的是你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歌词,用自己创作的歌词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的家乡,也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他们默默的耕作,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好生活。
六、布置任务用不同形式创作,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
《采菱》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菱的外形及生长环境等很陌生,所以我采用ppt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了菱的外型,生长环境,以及它的味道是怎么样的等一些关于菱的知识。
在歌曲学习中,由于歌曲节奏疏密相间,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因此节奏是个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菱》教案
课时目标:
一,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
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二、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
情感。
三、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
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
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
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
曲做好铺垫。
]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
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同学们要注意,有“桥”的地方我们演唱时音要连在一起。
”
(2)介绍反复记号。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
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
再唱一遍,一直唱到Fine结束。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
(出示歌词)
6.填词学唱。
师:现在,我们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吧!同学们要注意出现音乐记号的地方我们要唱准确哦!(跟伴奏演唱,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刚有两句的演唱啊有些不够标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大家的演唱呢?”(板书间奏:不需要演唱。
并介绍前奏和尾声)提问:“为什么去采菱的孩子们唱完‘山中的清泉香喷喷’以后突然不唱了呢?他们怎么知道泉水是香喷喷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喝了泉水!”
教师:“泉水和水菱是那样的香甜!我们可不可以在间奏的地方加上喝泉水,采菱角的动作?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两个乐句,并把动作加到歌曲中来试一试!”
教师:“尝到了香喷喷的泉水,摘到了甜又香的水菱。
看!孩子们还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大片香甜的水菱!让我们快快用力划起小船,一起到那边去看看!”
7.有感情的跟伴奏表演唱,体会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唱出江南水乡民歌的细腻委婉,抒情活泼的风格特点,以及水乡孩子们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创编动作,解决了重难点乐句。
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和钢琴跟唱,以及伴奏跟唱等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歌曲《采菱》。
既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
点。
引导学生用优美活泼的声音去表现歌曲,加强了他们对歌曲风格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
三、音乐拓展
学生自选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采菱》伴奏,讨论用哪种乐器为歌曲的哪一部分伴奏更合适?
1.学生自己组建乐器伴奏组,演唱组。
2.教师出示两种节奏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为歌曲伴奏。
(1){0X 0X|0X XX|
(2){0X 0X|0X X|{X X |X - | {X X |X X|
a.(写节奏——读节奏——出示乐器试着打节奏——任选一种节奏为歌曲伴奏)
b.在练习后,出示“铃鼓、三角铁”,让学生自我探索,在哪个地方加入更合适。
[设计意图,运用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相互配合能力,让学生选择和判断节奏型和伴奏位置,锻炼了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学习了优美的水乡歌曲《采菱》,认识了 D.S.反复记号。
体会到了水乡孩子热爱自己家乡的自豪情感。
同学们,我们安徽也有很多自己的地方民歌,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安徽地方民歌《美丽的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课中的重难点。
最后采用延伸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赏安徽地方民歌,引导学生把热爱家乡的情感融入到自己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