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论》麻黄剂的认识与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浅谈伤寒本草麻黄篇

浅谈伤寒本草麻黄篇

浅谈伤寒本草麻黄篇本草真源中麻黄,草麻黄和木贼麻黄真的不一样麻黄,在伤寒论中运用了14次,主要运用于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中,发汗,泻肺火。

常和桂枝、甘草、附子等配伍运用。

麻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

气味苦、温,无毒。

入膀胱、肺经。

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水肿等。

麻黄汤(伤寒论中用量)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枚,汤泡,去皮尖及两仁者伤寒本草麻黄来源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龙沙”,《名医别录》中称其为“卑相”,“卑盐”。

“黄”是指麻黄药材在贮存一段时间后或晒干色会变黄,“麻”是指麻黄药材表面粗糙,像麻布,故名。

这两个字就描述出了麻黄药材的基本特征,表面粗糙,触之如麻,色偏黄。

▲麻黄表面粗糙(图片来自网络)麻黄,药典收录的来源有三个,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干燥的草质茎。

古时对于植物的记载不明确,在《酉阳杂俎》和《图经本草》中有对麻黄的植物描述做了描述,经过考证认为古时所用麻主要为草麻黄。

在《证类本草》所绘制的同州(今陕西)、茂州(今四川)麻黄,结合植物的地理分布来看同州麻黄可能是木贼麻黄,茂州麻黄可能是异株矮麻黄和单子麻黄。

从各本草著作中的描述看来,以前所用麻黄主要为草麻黄。

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麻黄属的植物也被当作麻黄使用,如丽江麻黄,山岭麻黄,藏中麻黄,单子麻黄等。

其中丽江麻黄和山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被四川中药材标准收录为麻黄草。

伤寒本草麻黄品质麻黄的三种来源,其中木贼麻黄基本没有什么产量,现在市场上主要为草麻黄,中麻黄有少量的产出。

这一点也和古时的用药习惯相符,主要用草麻黄,草麻黄中含有的生物碱含量(主要有效成分)也较高。

最早在《名医别录》提到麻黄:“生晋地(今山西地区)及河东。

”以山西的麻黄为胜,后来产地又多有变化,多地都有麻黄产出。

宋代《本草图经》提到:“今近京(指开封) 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

”麻黄又以河南等地产的麻黄为佳。

麻黄汤应用大全附病案

麻黄汤应用大全附病案

麻黄汤应用大全附病案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我对麻黄汤的一点认识【中药讨论专版】麻黄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方剂,临床运用十分广泛。

各代医家也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本方进行了使用和发展。

比如治疗风寒咳喘三拗汤、清外攘内的大青龙汤、救急扶危的还魂汤、外风中腑(或中经)的续命汤等等,都是在本方基础上据证化裁而成。

所以如何在临床上用好本方,是很重要的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今天不揣浅陋,根据原文和诸家论述,整理成文,供同道临床参考。

[原文参考] 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3)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2)阳明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5)阳明中风,脉浮弦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2)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

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

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

郭顺:基于《伤寒论》麻黄类方的学习体会

郭顺:基于《伤寒论》麻黄类方的学习体会

郭顺:基于《伤寒论》麻黄类方的学习体会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开放共享积极共赢每周一12:00追更新·右上请标星及时见·右下点在看AUT UMN作者介绍郭顺,男,40岁,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中医药局课题各1项,院级课题2项。

发表论文16篇,参编书籍8部,专利1项。

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整形中医美容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专业委员会、膏方委员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文根据郭顺老师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聚友会微信群的讲课录音,由志愿者整理而成,在北京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微信订阅号首发。

转载请注明讲者,整理者,出处。

前言首先讲一讲为什么会讲这一个题目,我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在科里学习,学术主要传承的是科室创始人管汾管老的学术思想,管老在1980年出版了《实用中医皮肤病学》这本书,其中收录了当年管老辨治皮肤病的思路和处方用药,也包括我们科的很多的本院制剂在内。

江苏省中医院是1954年创院,当时很多的名师大多是吴门和孟河医派的传人,我们科管老在1974年创立了皮肤科,在医院内也主要接受和传承了吴孟的学术思想。

其次对我们科学术影响最大的是赵炳南赵老的学术体系,在我们科室的电脑方剂医嘱组套中,就有很多赵老创立的经典方剂。

我的导师魏跃钢教授,还传承了朱仁康朱老的很多思想,魏老师在80年代初在广安门医院进修的时候一直跟随朱老抄方,朱老也是江苏无锡人,所以魏老师的处方用药中有很多朱老用药的影子。

2007年我刚上皮肤科临床,因为普通号不能限号,患者比较多,少则半天看50个病人,多则80-100。

在开中药的时候,总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再加上自己四诊采集信息的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的转化为背后的病机,那时候就想找一个能够快速、高效的中医辨证思维来指导皮肤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在大学的时候就学习过黄煌老师的《十大类方》,后来也去听黄老师的经方课程,所以一开始最着迷的是黄煌老师的方-证-人学说,自己主观认为临床看到一二三个证,能对得上,或许就能效如桴鼓。

名老中医麻黄用药心得1

名老中医麻黄用药心得1

名老中医麻黄用药心得1张锡纯经验麻黄解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1930年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

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麻黄,味微苦,性温。

为发汗之主药。

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

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

谓其破癥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

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府,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是以伤寒少阴病用之),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消。

太阳为周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

风寒袭人,不但入太阳,必兼入手太阴肺经,恒有咳嗽微喘之证。

麻黄兼入手太阴为逐寒搜风之要药,是以能发太阳之汗者,不仅麻黄,而《伤寒论》治太阳伤寒无汗,独用麻黄汤者,治足经而兼顾手经也。

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发汗,木通、萹蓄之类是也。

发汗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黄、柴胡之类是也。

伤寒太阳经病,恒兼入太阳之腑(膀胱),致留连多日不解,麻黄治在经之邪,而在腑之邪亦兼能治之。

盖在经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后世用他药以代麻黄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

受风水肿之证,《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

愚平素临证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

特是其方因麻黄与石膏并用,石膏之力原足以监制麻黄,恒有服之不得汗者,今变通其方,于服越婢汤之前,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司匹林一瓦半,必能出汗,趁其正出汗时,将越婢汤服下,其汗出必益多,小便亦遂通下。

东人三浦博士,用麻黄十瓦,煎成水一百瓦,为一日之量,分三次服下,治慢性肾炎小便不利及肾脏萎缩小便不利,用之有效有不效,以其证之凉热虚实不同,不知用他药佐之以尽麻黄之长也。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寒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伤寒论》读后感篇1“想我中医,肇自炎黄。

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

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

幸福医话——麻黄功用之我见

幸福医话——麻黄功用之我见

幸福医话——麻黄功用之我见麻黄是临床上使用很频繁的一种药,教材上一般归纳为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消肿利尿,常用的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皆是此运用的典范。

然而,临床实际上麻黄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我还经常用于治疗各种风湿骨节疼痛,疏肝理气散结,兴阳补肾固尿等,效果也很好,所以临床上要善于开发运用麻黄治疗多种疾病。

现介绍补充贾亚夫先生在这些方面运用的成功医案和医话,我均重复过,可行。

1. 坐骨神经痛多为坐卧湿地,感受寒湿所致,沿足太阳经脉发病。

因此,和太阳经气的不通有密切关系。

麻黄能疏通太阳经气。

《日华子本草》谓“通九窍,调血脉”,《现代实用中药》认为“对关节疼痛有效”,张锡纯谓麻黄“于全身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主治之大纲”。

但一般用量作用甚微,不足以除此沉疴,常须用至15~ 30g。

【验案】病人甄某,女,35岁。

右下肢后侧窜痛连及腰背,难以行走,兼头身困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前医以化瘀止痛,温阳通络方10余剂无效,且增纳呆腹胀。

综合脉证,考虑为寒湿痹阻,经络不通。

方予: 麻黄20g、附子15g、薏苡仁50g、白芍50g、木通15g、党参30g、甘草10g。

水煎1小时,分服。

2剂后病减大半,复进3剂,病告痊愈。

后以麻黄15~30g,附子15~30g、白芍30~60g,薏苡仁30~60g、土鳖虫10g、甘草10g为基础方,年高体弱者,加党参;腰膝沉重者,加防己、木通;咳则痛剧者,加桑白皮、杏仁。

久煎1小时。

治愈本病患者不下数十人,但患者见舌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之象,则宜慎用。

2.五更泄常见于黎明阳气升发之时,发则腹鸣泄泻,虽与阳气不足有关,但和阳气当升不升,郁而不发亦密切联系。

“麻黄轻清上泛,专疏肺郁,宜泄气机”(《本草正文》),对病久而阳虚不升者甚为切当。

【验案】病人张某,男,45岁。

每日凌晨三四点钟时腹痛泄泻,时2年。

饮食正常,无肢冷。

多次应用补脾温肾、收敛止泻等药无效。

伤寒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

伤寒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

伤寒论心得体会(优秀5篇)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理论,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注重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治疗上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注重患者的自我调养和保健。

这些理念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强调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注重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逐渐恢复健康。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理论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还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治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最后,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治疗更加有效。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最后,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治疗更加顺利。

总之,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理论和实践。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伤寒论心得体会篇2学习《伤寒论》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中医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是实际病例的处理和诊断。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医伤寒病的防治原则,它所提出的“六经辩证”分析方法,让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中医对疾病发展过程的分类,每种经都有对应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伤寒论》桂枝汤三禁和麻黄汤九禁之应用研究

《伤寒论》桂枝汤三禁和麻黄汤九禁之应用研究

从 桂 枝 汤方 药 组 溢 而 为衄 , 或郁 热 内扰 而 为 心烦 懊 其 二 , 伤 寒 论 》第 1 《 7条 云 :
于温 散 开 泄 , 于 耗 伤 人 体 正 气 , 成 分 析 , 方 药 性 偏 于 温 热 , 于 懔 , 以不 可用桂 枝 汤 。 易 此 偏 所 容 易 出现 凶险 变 证 ; 三 , 汉 末 行 散 , 中桂 枝 辛 温 走 窜 , 烈 不 其 东 其 性
术论艾
1 基 本 相 似 , 指 素 来 胃 中 多 7条 亦
山西省 远城 医医魔 f D之 人 , 湿火 内 积 者 , 不 喜 多
Tad t n l C ne e M e ii n n 1 9 r ii a hi s d cne ur a o
出应 用禁 忌专 门论 述 的 只有 两 首 , ( ) 成 。 擘 组
即桂枝 汤 、 黄 汤 二方 。张 仲景 为 12 适 应证 麻 .
象 。桂枝 汤 属于温 热 之 剂 , 有 和 具
综合《 伤寒 论 》 中论 营卫 以止 汗 出之力 , 气 不 开汗 不 表
本 什么要 单 单 对 这 两 首 方 剂应 用 提 述 桂枝 汤 的条文 , 方 的适应 证 主 出 , 为寒邪 束 于外 , 阳热 郁 于 内 , 此 出这 种 要 求 呢? 笔 者 认 为 其 动 机 要 为风 伤 于表 、 营卫 不 和 而致 的发 时治 法 应 当 开 表 泄 汗 , 郁 热 外 使 恶风 恶 寒 , 痛 项 强 , 自 出 , 泄 , 用 桂 枝 汤 反 致 汗 愈 不 出 , 头 汗 无非 是 下 列 几 点 : 一 , 于 始 而 热 , 其 慎 若 表 敬 于 终 , 生 命 要 高 度 重 视 和 负 脉 浮缓 或 浮弱等 。 对 闭愈甚 而 阳热郁 之 更 甚 , 热迫 血 或 责 ; 二 , 枝 汤 和 麻 黄 汤 药 性 偏 1 3 应 用禁 忌 其 桂 .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2017-08-12读《伤寒论》最重要的是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前后文义对照相互贯通,并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再通过临床实践去掌握。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教授深研经典,临床使用经方得心应手。

笔者随师临证,体会牟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抓主证与主方,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对复杂多变的病症,常与时方交互使用,使经方与时方起着互补作用。

下面试以举案例解析所述观点,以飨读者。

1 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掌握《伤寒论》方证,要理解条文意义,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

如大青龙汤治太阳病、溢饮,临证要掌握“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之主症,即表实里热证,立治法为解表清里而使用本方。

例1:王某,男,35岁。

2003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5年,每受风寒则头部疼痛剧烈,常用各种止痛片得以缓解。

诊见:前额头痛连及后项,恶寒肢冷,无汗,烦热口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小滑。

外表为风寒所束,内有郁热,证属大青龙汤证。

处方:麻黄、桂枝各6 g,苦杏仁10 g,石膏30 g,细辛、甘草各5 g,生姜2片,红枣5枚。

每天1剂,水煎服。

服3剂即头痛消失。

再以上方加减调理10余天,诸症悉除,追访1年未复。

从方证来看,大青龙汤是属于表实里热证,以发表清里治法,主药是麻黄、桂枝配石膏。

大青龙汤是表示一个治法,方从法立,临床治疗表实里热病证不一定用大青龙汤,比如以细辛、防风配合生石膏、炒栀子治疗神经性头痛;白芷、川芎配黄芩、蒲公英等治疗鼻窦炎头痛等表现表实里热者,亦颇有效,此乃师其法,毋泥其方。

当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方无疑是范本,须通透理解方能不囿于教条而运用自如。

抓住大青龙汤证的表实里热表现,并不限于仲景所论之病,可推向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如外感高热、流感咳嗽、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荨麻疹等都是按表实里热病机使用。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据观察,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两大学派。

一派为广泛认可的辨证论治学派,其主张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理论来辨识疾病的“证型”,代表人物包括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这一派系在中医界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派则是人数较少的方证对应学派,该学派强调辨六经、辨方证、辨药证,代表人物有日本的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以及中国的胡希恕、黄煌、____杰等。

伤寒一词,是古代对包括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特指由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导致的急性病症。

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为严重且普遍的一种,因此伤寒论主要探讨此类疾病的症状、脉象、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秉持整体观念,以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情的急缓进退为治疗依据。

六经理论,即三阴三阳,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三阴经病多属寒、里、虚,治疗上分别适宜温补清;而三阳经病则多属热、实、表,治疗方法则为汗法、下法,至于少阳经病,因其处于半表半里状态,治疗则需和解。

俞根初先生曾言:“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强调六经理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

无论寒邪热邪,阳明病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错乱。

阳明与心有密切联系,其病症可能源自心或脾。

心病可引发阳明病,而神志疾病如谵言妄语则与心包受邪有关。

阳明病的脉象洪大,与心脉相似,故阳明经病的主方____汤,实则重在清解心热。

后世医家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入犀角、羚羊角等以清心热。

(2)阳明病与肠胃。

足阳明经主津液,故阳明病常伴有大量出汗,即津液大亡。

大汗后易导致“胃家实”,即排便困难。

此乃正邪交争,试图通过排便驱邪,但若排便受阻,邪气在肠胃内滋生,引发便秘。

三承气汤即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通便排出邪气。

并非所有阳明病皆伴随便秘,而是肠内燥矢、宿食或肠胃功能障碍所致。

(3)太阳病与肺。

太阳病初起,常表现为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如头痛、背痛,有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此乃肺部疾病与太阳病并见的体现。

伤寒论的读书心得5篇

伤寒论的读书心得5篇

伤寒论的读书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反思过程,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会,心得体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记录自己感触的书面文体,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伤寒论的读书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伤寒论的读书心得篇1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

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

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

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

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_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_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_伤寒论的心得体会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第1篇:伤寒论心得体会08中西医2008013036 谢海旋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2008013036 谢海旋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起先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将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旧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共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究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头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许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肯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特别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随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多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相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改变,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相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动身,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伤寒论》读后感学习范文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学习范文1000字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伤寒论》读后感范文1000字《伤寒论》读后感范文1000字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

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浅谈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对阳虚感冒的治疗

浅谈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对阳虚感冒的治疗

浅谈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对阳虚感冒的治疗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摘要:《伤寒论》为医家张仲景所著。

长期实践证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是阳虚感冒的良方。

通过学习本文将从阳虚感冒的病因病机、麻黄附子细辛汤分析及医案论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对阳虚感冒的治疗。

关键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感冒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云:“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浊稠黏”, 明确定义了感冒即为感受外邪。

感冒作为病名开始于明代,《医方考》“外感风寒,俗称感冒。

感冒者,受邪浮浅之名也”,指出了感冒是由机体感受外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并指出其并未浅,未达五脏六腑。

现在认为感冒是指机体感受外邪或时行疫毒, 引起肺卫功能失调, 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1]。

普通感冒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等;流行性感冒,则具的流行性、传染性,就如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轻型的就是普通的感冒,重的转变为重症肺炎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肺系疾病。

类似于我们现代医学当中常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发的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发热等,但又不完全相同。

通过对阳虚感冒的病因病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以及临床医案经验做出阐述,对于临床治疗阳虚型感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阳虚型感冒病因病机感冒病因大多为风、寒、湿、热为主的六淫邪气、时行疫毒所致。

其病机为肺卫失和。

而阳虚感冒的发病虽与外感邪气发病有关,但外感六淫客于机体是否发病,主要还是取决于阳气的盛衰所决定。

正如《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明了阳气人体的重要性,而阴阳调和的让机体实现自我自愈情况[2]。

《灵枢》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足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伤寒论读后感] 读伤寒论有感1500字

[伤寒论读后感] 读伤寒论有感1500字

[伤寒论读后感] 读伤寒论有感1500字伤寒论读后感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

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伤寒论》读书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读书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念书心得领会在这春雨纷繁的夜晚,窗外沉寂无声,我单独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繁,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翻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领会。

它不单让我欣喜,也让我疑惑。

但却又让我不由得去思虑、研究,这一次次的思虑、研究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宦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昼夜追求探究,进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摧残的人民引导了一条出路。

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单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成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系统,创始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此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样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如同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而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实读懂它其实不是件易事,不单需要知识累积更需要一颗探究的心。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第一就一定要有一种中医思想框架,不单是要翻看医案著作,意会古人经验,更要自己联合平时多多思虑书中为何这样阐释 ?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联合基础理论思虑,不可以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挤它,甚至思疑它。

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累积到必定程度上,即可对《伤寒论》提出怀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单是自己意会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成就的升华。

这样这般,方能读领会到先人张仲景先生储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收获。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代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适用,讲得特别朴素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负担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质意义。

笔者近期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伤寒论》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伤寒论》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伤寒论》学习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麻黄汤这个方,很多方剂学教材也好,参考书也好,都放在第一个。

为什么放在第一个?有很多方剂首先要了解,学这张方的目的是什么?说它是个基础方。

同时,它有学习的另外一些特定意义。

所以我们很多方有的要标出来,它学习的典型性意义。

它出在《伤寒论》,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

一个方面,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

古人说它“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提到“伤寒”是指的风寒中间重于寒,侧重于寒邪。

“正局”两个字,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典型。

那就是说外感风寒最典型的,伤寒最典型的基础病机。

最有代表性的。

古人没有这种代表性,典型性这些名词。

它叫“正局”,就是最标准的。

你知常才能达变,你掌握了最标准的,以它为参照,就能学习一系列的具体的,外感风寒的治法和方剂。

这是“伤寒正局”的含义。

第二个,人们常把这个方当作第一张方来学。

还有一个,它在我们方剂的君、臣、佐、使基本结构体现上最标准,四个药,非常标准。

是基础方剂的一种典型结构。

你前面总论刚学了君、臣、佐、使这些,到这要看看一个最标准的基本结构。

所以学习一个方,学生要知道,这个方学习一些典型性意义在哪里。

每个方学习,我们不是按照组成、功效、主治这样下来的。

往往先讨论病机分析。

因为跟上面学习的,《中基》、《中诊》里边的这个,《中医诊断学》,诊是诊,断是辨证。

跟辨证捕捉病机这个知识,利用这个原有一些知识,基础知识推理这样下来,所以学习《方剂》,当然也不是一种模型,有几种模型。

我们后面讲到具体方,有的先从药开始,有的先从病机分析开始,最典型可以从病机分析开始。

主证病机分析方解外感风寒表实证,张仲景称之为太阳伤寒。

太阳是表,伤寒以寒为主。

这病机分析围绕着,病机这种推理过程,寒邪作用体表以后,会发生哪些情况,拿体表来讲,人体还得有正气,正气是以营卫作为代表的。

整个人体,说它为气血而已,为阴阳而已。

概括性讲正气的话。

体表的气血,称之为营卫,所以提到营卫,实际上是涉及体表的,还没有涉及整体气血的变化,营卫是气血的浅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伤寒论》麻黄剂
所谓《伤寒论》麻黄剂是指《伤寒论》中以麻黄为主药的一类方剂,它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8方。此外,葛根汤和葛根加半夏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婢汤5方,由于麻黄在这些方剂中亦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当视为主药之一,故亦可作麻黄剂看待。
6.面神经麻痹及斜视眩晕:面神经麻痹以及由此引起的斜视眩晕,有属于寒气凝结于面部肌肉经脉者;寒主收引,故面歪,或斜视眩晕。可用麻黄桂枝合方,另加活血通络之品,如当归、赤芍等。如此划裁,与小续命同工。一老年患者,突发斜视,眩晕恶心,左侧面部肌肉拘急,面有寒色,脉紧苔白。此寒气也。用麻桂合方,以其人烦闷急躁,故加钩藤、羚羊角粉(冲服),大效。
三、影响麻黄宣散力量的主要因素
麻黄在麻黄剂诸方中的作用主要就是辛散宣通,麻黄剂的疗效与麻黄的辛散宣通之力密切相关。通过反复研读仲景著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认识到,麻黄的辛散宣通之力受用量、煮药方法及时间、配伍、药后护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兹分述之。
1.用量:麻黄的辛散宣通之力与其用量有关,量大时,宣散之力强;量小时,宣散之力弱。以发汗效应为例,如果麻黄用量较小,其开泄腠理的力量不足,一般很难产生发汗效应。《伤寒论》的麻黄汤重在发汗散寒,故麻黄用3两,大约相当于9克;大青龙汤治疗表闭重症,不汗出而烦躁,故麻黄用6两,大约相当于18克。而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表郁轻症,治之但需轻疏表邪,不欲开泄太过,故麻黄用量甚小,这是典型的例子,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子。笔者在临床上用麻黄剂,如果欲其开腠理而发汗,麻黄一般用10克;对于形气俱实、邪闭较重的病例,麻黄用到15克。而如果用麻黄仅仅是为了轻疏表邪,畅达表气,则用3克左右即可。当今人们用药越来越谨慎,越来越胆小,往往当用而不敢用。麻黄处方用量不能超过10克,10克就要被药房退回。当用而不能用,如何能取得疗效?!
在学习《伤寒论》麻黄剂的同时,我们应该联系《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甘草麻黄汤、射干麻黄汤等麻黄剂方剂,斯乃全面。
二、麻黄剂的作用特点
由于麻黄是麻黄剂诸方的主药,故对麻黄剂作用特点的认识要从麻黄着眼;易言之,深刻认识麻黄的性味和作用是正确理解麻黄剂作用特点的前提,也是正确应用麻黄剂的前提。麻黄味辛气温,笔者认识到,其主要作用特点可以用“辛散宣通”四个字来概括。麻黄开腠理而发汗散寒、宣肺气而平喘止咳、通水道而利尿消肿,凡此种种功效,都是其辛散宣通之力的体现。此外,藉其辛散宣通之力,麻黄还可畅达阳气、开化凝结、通利血脉。麻黄味辛气温,属阳,故其作用偏于走表,因而也最适合治疗寒邪在表的病症。“表”是相对于脏腑之在里而言,主要指皮肤、肌肉、骨骼等躯体组织。大凡发热、恶寒、身体骨节疼痛、项背强急,都是表症;大凡寒邪在表、导致营卫闭塞、津液凝滞者,都可选用麻黄汗之、宣之、散之。不过,身体深部的寒结,以及由此引起的气血津液凝结和闭塞,沉寒痼冷,也可以而且也应当用麻黄开之散之。有些病例,寒邪深著于骨节、经隧,沉痼凝结,见疼痛、拘挛、结节、肿胀、阴疽等表现,经久不愈,非麻黄不能通其痹,非麻黄不能散其结。有些病例,寒邪深著于脏腑,见久咳、喘息、心腹疼痛等,亦当用麻黄散而通之。病情重者,仅麻黄一味嫌其宣散之力不足,还得另加细辛、桂、姜,甚至附子助之。《金匮要略》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水寒凝结之症,堪称范例,学者应当精心揣摩。古人还用麻黄汤治疗难产,是用其散寒行血之力。如果仅仅把麻黄作为一味发汗的药物看待,仅仅把麻黄理解为一味解表的药物,那就太片面了。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麻黄为逐邪之药,容易发越阳气,耗伤正气,故麻黄剂多用于邪实而正气不虚的病症,对于体虚者要慎用,要注意方剂的配伍,防其弊害。
1.身痒:身痒是皮肤症状,是表症,大多由于邪气郁于皮肤所致,可用麻黄剂宣散之。一女性患者,身痒难忍,逾月不愈。脏无他病,病都在表。以其舌苔黄腻,知道病兼湿热。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之,1剂痒减,2剂痒止,3剂病愈。笔者认为,皮肤瘙痒多是因为皮肤中存在着某些致痒物质,是为表邪,宣而散之乃是较为直接的治法。
对《伤寒论》麻黄剂的认识与应用体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将《伤寒论》的方剂依其主药和功效分为若干类,在六经以外建立新的分类纲领,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学习《伤寒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清代大医家徐灵胎较早提出来的,他作有《伤寒类方》一书,提出了“类方”的概念,值得学习和借鉴。当今最著名的《伤寒论》学家刘渡舟教授亦十分重视《伤寒论》类方,他著有《新编伤寒类方》,实可羽翼前贤,补其不逮。笔者认为,就学习《伤寒论》的方剂而言,从大处着眼,读者应该重点掌握辛散宣通的麻黄剂、调和营卫的桂枝剂、疏泄少阳的柴胡剂、通腑泄邪的硝黄剂、清热降火的芩连剂、利水化饮的苓桂剂、温阳散寒的附子剂和温中补土的理中剂这样八类方剂。如果能够学好这八类方剂,深刻理解其配伍结构,则“思过半也”;如果临床上善于应用这些方剂,明方症对应之妙,晓随症变通之宜,知加减化裁之法,那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本文就《伤寒论》麻黄剂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应用体会。
2.黄疸:黄疸之病,按《伤寒论》的认识,较多的是由于湿热之邪蕴郁而不得发越宣散所致。湿热之邪外溢于皮肤,则为黄疸,所以黄疸多与表郁有关,治之可用麻黄剂宣之散之。《伤寒论》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黄,《千金方》用麻黄醇酒汤治黄,即是其例。一男性青年患急性黄疸性肝炎,身目俱黄,恶寒发热而无汗。笔者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茵陈易梓白皮,1剂汗出表解,1周内黄疸退净,肝功能恢复正常。
3.配伍:麻黄的配伍特别重要。配伍包括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二个方面的内容,试举例说明之。麻黄汤的麻黄用3两,甘草只用1两,如此则麻黄的发散之力不受甘草甘缓之性的掣肘。桂麻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几方中,甘草的用量与麻黄持平甚至超过麻黄的用量,所以这几首方剂的发汗力量甚小甚微。笔者认为,古方的奥秘主要就在于方剂的配伍,包括剂量。古人说“古方以不加减为贵”,道理正在于此。如果不理解方剂的配伍,对其结构认识不清,那就不可以随便改变它。有些方剂,看起来平平常常,而其平常之处,或许正是其奥秘所在;有些方剂,看起来“杂乱无章”,不可思议,而这不可思议的“杂乱无章”,或许也正是其道理所在。
4.服药后护理:服麻黄剂之后,要注意适宜的护理。《伤寒论》规定服麻黄汤后,要温覆,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温覆则能使体温增高,有利于增强麻黄的辛散宣通之力。尤其是对于表症的治疗,温覆更为重要,因为温覆后体温增高,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麻黄药力运行布达于表,解除表气闭塞的病变。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外,天气冷暖,气候燥湿,当然还有麻黄的产地与品质等也是影响麻黄发汗效果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7.嗜睡:按古方书经验,麻黄汤可治多睡。笔者体会到,此多睡乃阳气郁结不伸使然;麻黄宣畅阳气,故可使其人昼日精明。现代药理研究表面,麻黄有中枢兴奋作用。一小女孩多睡嗜睡,在学校上课时易睡,在公共汽车上易睡,即使看电视时也易入睡,笔者仿古人意,用麻黄汤治疗有效。
8.寒痹:寒邪凝结于肌肉、骨节,气血凝滞不通,导致寒痹疼痛,可用麻黄剂发汗散寒止痛。此易知耳,无庸赘言。
2.煮药方法和时间:麻黄的宣散之力与麻黄的煮药时间相关;在一定范围内,煮药时间越长,其辛散宣通之力量越强;煮药时间越短,其辛散宣通之力也就相应减弱。《伤寒论》用麻黄,规定麻黄必须先煮,并去掉药液表面白色细小泡沫。笔者体会到,《伤寒论》“去上沫”的规定不仅如《千金要方》所言,旨在避免麻黄的“致烦”副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发挥麻黄的宣散之力。如果为了发汗解表,则先煮麻黄的时间较长,《伤寒论》规定“先煮麻黄减二升”,大约需要煮够20~30分钟,尔乃下其它药物合煮。如果不为发汗解表,那么麻黄先煮的时间应当相应缩短,按照《伤寒论》所说,先煮“一、二沸”(约2~3分钟)即可。《伤寒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麻黄多煮;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故少煮,这是值得学习的。现在一般认为,发散之品宜后下少煮,但人们在说后下少煮的时候,往往不说明在怎样一个时间范围内少煮。如果后下少煮,时间过短,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如何能够获得疗效?
4.臌胀水肿:一中年男性肝硬化患者,腹大如鼓,腿肿没踝,小便不利,面色黧黑。笔者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患者进1服,温覆,汗出如洗,衣被尽湿,水肿大消。麻黄宣降肺气,通利水道,通行血脉,于此可见一斑。
5.哮喘咳嗽:麻黄主喘,亦治咳嗽,适用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咳喘之属于肺热者,用麻杏石甘汤;属于表寒者,用麻黄汤;属于水气停聚心下者,用小青龙汤。有久咳者,舌苔白,咽峡及咽后壁粘膜水肿,无明显充血,为水寒结于咽,当用麻黄剂辛温散之。现在有些医师,囿于“上呼吸感染”的诊断,以为炎症皆热,感染皆热,不问中医辨证,悉投辛凉甚至苦寒之品,以求抑菌消炎,未有不贲事者。笔者认识到,麻黄剂对呼吸道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四、麻黄剂临床应用
笔者在临床上对《伤寒论》麻黄剂应用较多,略有心得。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观察到,今日临床上有大量的病例需要应用麻黄剂治疗,有些病例甚至是非麻黄剂不可。明清以来,由于有些温病学家过分渲染麻黄的辛温发汗之力和麻黄剂用之不当的危害,以致不少医家畏惧麻黄,置麻黄剂于不用,此实属憾事。笔者在临床上用《伤寒论》麻黄剂治疗如下的病症,多可取得好的疗效,兹举数例如下:
3.长期低热:邪气郁于表可致长期低热,类似《伤寒论》的表郁轻症,亦当用麻黄剂轻宣之。一男青年低热2月余,微恶寒,不呕不渴,清便自调,诸药罔效。某医院疑为血液病,家属极为恐慌。笔者投桂枝麻黄各半汤,3剂体温恢复正常。笔者认识到,皮肤为身体之表,它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如果某些不正常的物质郁于皮肤,即是表邪,当发而散之,使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疗发热时,对此应予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