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ppt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讲义PPT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41e1f790c69ec3d4bb75eb.png)
第8页/共31页
第三节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宏观调控体系
全 国 统 一 开 放 的 市 场 体 系
合 理 的 个 人 收 人 分 配 制 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9页/共31页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对 外 经 济 体 制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
区别:
(1)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 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计划经济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第一节经济体制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关系:相互依存、互有联系。 1、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 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2、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但反过来经济 体制也制约经济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 会起决定作用。 3、同一经济制度可以采用不同的实现形式, 同一实现形式也可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
第2页/共31页
二、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 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 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 会需求。 需要-永无止境。 需稀求缺是:一有个支社付会能无力论的有需多要少,资是源有,限总的是. 一个有限的量, 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量总是有限的、 不足的。 一切经济问题都是由需要无限与资源有限这个矛盾 引起的
度
度
况
完全竞争 垄断竞 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很多 很多 几个 一个
完全无差 没有 别
很容易 一些农产 品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香烟、糖 果
有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铁、石
或无差别
油
唯一的产 很大程度 很困难, 公用事业。
第三节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宏观调控体系
全 国 统 一 开 放 的 市 场 体 系
合 理 的 个 人 收 人 分 配 制 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9页/共31页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对 外 经 济 体 制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
区别:
(1)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 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计划经济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第一节经济体制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关系:相互依存、互有联系。 1、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 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2、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但反过来经济 体制也制约经济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 会起决定作用。 3、同一经济制度可以采用不同的实现形式, 同一实现形式也可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
第2页/共31页
二、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 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 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 会需求。 需要-永无止境。 需稀求缺是:一有个支社付会能无力论的有需多要少,资是源有,限总的是. 一个有限的量, 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量总是有限的、 不足的。 一切经济问题都是由需要无限与资源有限这个矛盾 引起的
度
度
况
完全竞争 垄断竞 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很多 很多 几个 一个
完全无差 没有 别
很容易 一些农产 品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香烟、糖 果
有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铁、石
或无差别
油
唯一的产 很大程度 很困难, 公用事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ppt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af4571a8956bec0975e38f.png)
16
升华知识
社
会
曲
改
主
折
革
义
发
开
制
展
放
度
二
转
建
十
折
立
年
期
1949
1956
1978
改 革 开 放 新 阶 段
1992
问革描①由结述。题新:论(1对中:新:国1社中0参成经国分会立经照济)初主济上的体体义制多图制的建种结三变经设次合济革变道成所革是分路学并不的存知断探到识深1索9阐5化6,年释的建也新立过是起中程民公国;有族经制三复为济次绝兴体对变道主制革路体的是的的变计划 经济探解体索题制。方法:
她自主创业,自创了火山石烤鱿鱼
她申请了专利,月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 她是…………
19
升华知识 问题3:从图像资料去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中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第一组
亚当.斯密 第二组
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
农业 工业
贸易 分配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 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 务劳动制
②十一届阐三释中:全会描后述,从过单程一+的结公论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7
升华知识
问题2: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进步性的认识。(任选一种史观)
提示:不同的史观是基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历史,用多 元史观去认识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去看待历史。
固定粮食税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 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工资制
升华知识
社
会
曲
改
主
折
革
义
发
开
制
展
放
度
二
转
建
十
折
立
年
期
1949
1956
1978
改 革 开 放 新 阶 段
1992
问革描①由结述。题新:论(1对中:新:国1社中0参成经国分会立经照济)初主济上的体体义制多图制的建种结三变经设次合济革变道成所革是分路学并不的存知断探到识深1索9阐5化6,年释的建也新立过是起中程民公国;有族经制三复为济次绝兴体对变道主制革路体的是的的变计划 经济探解体索题制。方法:
她自主创业,自创了火山石烤鱿鱼
她申请了专利,月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 她是…………
19
升华知识 问题3:从图像资料去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中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第一组
亚当.斯密 第二组
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
农业 工业
贸易 分配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 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 务劳动制
②十一届阐三释中:全会描后述,从过单程一+的结公论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7
升华知识
问题2: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进步性的认识。(任选一种史观)
提示:不同的史观是基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历史,用多 元史观去认识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去看待历史。
固定粮食税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 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工资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T教学课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7e9c7af1ffc4fff47ac29.png)
6.宏观调控的方式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 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 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 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 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 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
(6环)节形来成发挥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C、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
D、实行总经理责任制
(C)
练习
单选(2005·全国):市场作为各种经济活 动的枢纽,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市 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种配置主要是靠( )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
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
十四大以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新世纪初,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 立起来.
练习
单选:国务院首先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 股份制改制试点。加快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良好的公 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是两家银行股份制改造 的关键。这就要( )
A、使董事会成为公司的法人代表
B、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制度
企业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在众多的市场主体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市场主体。
家庭
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是生产和流通的直接组织者。 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者。
具有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等多种经济功能。
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宏观调控,购买产品等。
了日本第二大造纸 商-- Ryoei Saito先 生.创下了艺术品拍 卖价格的世界最高 纪录,直到今天依然
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图文
![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b0c3d919e8b8f67c1cb96c.png)
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
政策引导、例如二套房征重税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手段 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 两者的地位并不等同,市 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计划是对市场失灵的 矫正和补充
P36我国有效应对 亚洲金融危机
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支柱产业有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 工业、建筑业和轻纺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对基础科 研教育及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如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研制等。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 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涉及国家安全 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中的骨 干企业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Company Logo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 办于台湾,是一家专业从 事电脑、通讯、消费电 子、数位内容、汽车零 组件等6C产业的高新科 技企业,现为全球最大的 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 500强第109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场经济。
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一方面,要求企业和居民共同遵守市场规则。
把握好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
关注国家政策变化 寻找发展机遇
自然垄断行业。如大型不可再生的资源油田 、天然气、大型煤矿等的开发项目。这些项 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目前非国有经济 部门没有能力投资,又不宜让外资控股,国
家要在这些行业居主导地位。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
政策引导、例如二套房征重税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手段 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 两者的地位并不等同,市 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计划是对市场失灵的 矫正和补充
P36我国有效应对 亚洲金融危机
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支柱产业有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 工业、建筑业和轻纺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对基础科 研教育及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如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研制等。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 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涉及国家安全 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中的骨 干企业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Company Logo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 办于台湾,是一家专业从 事电脑、通讯、消费电 子、数位内容、汽车零 组件等6C产业的高新科 技企业,现为全球最大的 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 500强第109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场经济。
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一方面,要求企业和居民共同遵守市场规则。
把握好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
关注国家政策变化 寻找发展机遇
自然垄断行业。如大型不可再生的资源油田 、天然气、大型煤矿等的开发项目。这些项 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目前非国有经济 部门没有能力投资,又不宜让外资控股,国
家要在这些行业居主导地位。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7287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2.png)
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0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d2f8f0551810a6f52486f2.png)
国家
国 有 企 业
管得太多, 给企业松绑 太死
企业
扩大自主 没有生产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按劳分配 没有劳动 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单一公有制 2)政企分开 3)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提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 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 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提出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第17页共18页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 有 企 业
管得太多, 给企业松绑 太死
企业
扩大自主 没有生产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按劳分配 没有劳动 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单一公有制 2)政企分开 3)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提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 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 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提出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第17页共18页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ea64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9.png)
学习目标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敢为人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 请你根据材料和吐槽大会的内容,说说改革为何先从农村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政企职责不分管的过多过死
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低
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
二、增强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改革内容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当堂检测
1.[2023·黑龙江]“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2.[2023·山东]《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展开。”材料中的“”应为A.农村 B.城市 C.国企 D.深圳
温故知新
1.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目的?结论?性质?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思想、政治、组织)?意义?4.全面拨乱反正中的最大典例是为谁平反?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
新课导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分户经营
保证国家集体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敢为人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 请你根据材料和吐槽大会的内容,说说改革为何先从农村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政企职责不分管的过多过死
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低
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
二、增强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改革内容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当堂检测
1.[2023·黑龙江]“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2.[2023·山东]《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展开。”材料中的“”应为A.农村 B.城市 C.国企 D.深圳
温故知新
1.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目的?结论?性质?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思想、政治、组织)?意义?4.全面拨乱反正中的最大典例是为谁平反?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
新课导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分户经营
保证国家集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整版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75356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a.png)
“现代企业制度” : 扩大企业自主权;走
向市场,按劳分配
就业 机制“统包统配” Nhomakorabea“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 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
社会 保障
由国家统一支付,
制度 负担沉重
社会化支付 社会化管理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民主与法制,唇亡而齿寒。
如果说法制是人的左手,那么 民主就是人的右手,缺一不可, 民主就是人民一切生活的希望, 法制就是人民一切希望的保证,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 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的重点在 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什么是民主、法制?
民主: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 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 家制度。
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统治阶级 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严格 依法办事的一种原则,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 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 政的法律和制度。其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从农村转 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国有大 中型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为重点.
•第三阶段:1992年后,我国确定了经济体 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国企 改革
企业没自主权,按计划 生产,职工积极性不高
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9f73b11dcc175527072208a1.png)
•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 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
•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 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完善社会保险关系 化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 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 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 老年服务产业
• 当然,由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不够鲜明,比较 折衷,还保留“有计划”这样的字眼,因此在后来 的实践中,就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执行方案。有 的同志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的落脚点是商 品经济,应该按照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来推进经 济体制改革。也有同志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前提是有计划,应该按照有计划的思路来推进改革。 • 后来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通过的报告,进一步提出,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虽然还没有明 确提出市场经济,但此时市场的色彩更加浓重一些。
• 人民生活水平
•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 实 际增长6.3
• 5,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 的改革
四,经济体制改革特点
• 1,改革是场革命,性质是自我完善? • 1),改革的社会性质 活力,优越性,吸引 力 • 2)改革的力量 党领导和人民群众 • 3)改革的内容 不适应环节 • 4)改革手段和方法 不是暴力革命和运动
•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 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 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 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 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PP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d6f17e4693daef5ff73d0c.png)
弊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
• 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 • 出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 • 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 —地—窝蜂, • 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 • 多劳户,你别喜,分配东西不由你; • 少劳户,你别愁,分配东西按人头 • (比喻旧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锅饭的弊端)
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 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 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绘制了一幅蓝图。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三
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Leabharlann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五
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
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中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
• 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 • 出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 • 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 —地—窝蜂, • 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 • 多劳户,你别喜,分配东西不由你; • 少劳户,你别愁,分配东西按人头 • (比喻旧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锅饭的弊端)
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 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 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绘制了一幅蓝图。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三
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Leabharlann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五
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
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中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28e7cf360cba1aa811da71.png)
1978年 - 1998年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增 长 情 况 示意图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 凤阳小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直接原因: 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 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 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3、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
所有制的变化
1950-1952 土地改革 地主土地私有 1953-1956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土地私有 1958 建立人民公社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土地私有 社会主义公有
事件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 社 人民公社化 运动
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 (改革的原因)
现象: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一、农村的改革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入新课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
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
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
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
应该注意些什么?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PT课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1c9e73a98271fe910ef937.png)
除此之外我国市场经济的规则还有哪些内容?
市场规则
自愿交易规则 平等竞争规则 诚实守信规则 等价有偿规则
必须遵循法 律法规、行 业规范、市 场道德规范
自愿交易规则
某款名酒按捺不住地“撒 酒疯”,掀起新一轮提价 狂潮——该酒涉及52度、 39度15种规格产品,每瓶 提价高达50到70元。涨价 就涨价呗,人家还堂而皇 之地说,此次涨价的理由 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
求”。
广州一家新开张的商场给一楼厕所安了门禁系统, 如厕须刷贵宾卡或输密码,而办张贵宾卡至少得 在商场一次性消费5000元。有人看到:大约一刻 钟时间里,有七八名顾客被挡在这间“VIP厕所”
门前。
平等竞争规则 (禁止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诚实守信规则
诚实守信规则 (杜绝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等价有偿规则
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社、 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股分合作制企业等
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 的主要经济形式,其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集体经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有一家生产手机的公司, 从不同渠道广泛筹集资金,成为 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新 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 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 一。
国有经济占主导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 的主要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生业,
如重要军工、钞票印制 等
自然垄断行业, 如自来水、煤气、电力、 电信和铁路运输等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 业,
如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金融和保险等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和重要骨 干企业,如大油田、大矿山、大钢铁、 大石化、汽车集团、大建筑公司、重要 的电子企业界和重要的国家实验室等
市场规则
自愿交易规则 平等竞争规则 诚实守信规则 等价有偿规则
必须遵循法 律法规、行 业规范、市 场道德规范
自愿交易规则
某款名酒按捺不住地“撒 酒疯”,掀起新一轮提价 狂潮——该酒涉及52度、 39度15种规格产品,每瓶 提价高达50到70元。涨价 就涨价呗,人家还堂而皇 之地说,此次涨价的理由 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
求”。
广州一家新开张的商场给一楼厕所安了门禁系统, 如厕须刷贵宾卡或输密码,而办张贵宾卡至少得 在商场一次性消费5000元。有人看到:大约一刻 钟时间里,有七八名顾客被挡在这间“VIP厕所”
门前。
平等竞争规则 (禁止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诚实守信规则
诚实守信规则 (杜绝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等价有偿规则
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社、 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股分合作制企业等
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 的主要经济形式,其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集体经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有一家生产手机的公司, 从不同渠道广泛筹集资金,成为 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新 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 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 一。
国有经济占主导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 的主要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生业,
如重要军工、钞票印制 等
自然垄断行业, 如自来水、煤气、电力、 电信和铁路运输等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 业,
如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金融和保险等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和重要骨 干企业,如大油田、大矿山、大钢铁、 大石化、汽车集团、大建筑公司、重要 的电子企业界和重要的国家实验室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856b5108a1284ac85043ed.png)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
义
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
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
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
相
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
关
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 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
课
堂
总
结
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
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 国有企业改革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教材自主思考: 1.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确立过程? 2.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 设的意义?
〖合作探究〗
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中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基本内容,学过 之后,同学们有怎样的思考? (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 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 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 经过去了。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企业中存在的什么现象?该如何解决?
A. 国企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体制:通俗地说就是抽象意义上的生产 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济运 行调节机制,价格体制,等等。
计划经济:就是主要依靠计划配置资源,在 政府或社会管理中心高度集中的行政性管理 下运行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性手段,并自动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 济形式。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课题: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要求:见课程标准要求第37页 考试说明要求: 一、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国有企业改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一、经济体制改革
2、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 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各种经济成分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78年 1985年 1990年 1999年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A、原因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
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要性)
具体表现: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
规律和市场作用;平均主义;
后果:企业缺乏自主权;出现吃“大锅饭”局 面;
严重压抑广大干群的积极性;经济发展 失去活力;
(2)国企改革试点的经验
可能性
(3)党中央的决策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 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 合作社
人民公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前提: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性质: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而 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意义:
(1)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子;
(2)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克服了曾经长期存在的 生产上的低效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段在资源配 置中起基础性调节 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的豆腐票和 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案例分析: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 力的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提 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原因
(1)农村长期以来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 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 分缓慢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落后严重影响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源配置:是经济资源在社会需要的众 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的 分配。在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 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调节, 一种是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 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 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3)摆脱了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的旧体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真正变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片段:
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 接的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 导力量。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占全 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这些情况表明,城市企业 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 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 主义。而现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 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 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 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B、中心环节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内容
内容
具体表现 意义
管理体制改革 所有制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政企 不分
单一公 有制
平均 主义
宏观 调控
多种所 有制
按劳 分配
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调动了各方 面的积极性, 企业有了竞 争机制,增 加活力,经 济得到发展, 效益显著提 高
D、两个阶段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有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想一想,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公有 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否会影响其他经济发 展?
答案提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 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 务。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内容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 目的 实质 目标
坚持 社会 主义 制度
解放 发展 生产 力
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 发展
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1、十年“文革”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1978- 1992 )
(放权让利、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1992- )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实行以股份制为主 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 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3)农业大国、80%是农民,农民的温饱关系到农村 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
(4)安徽、四川等省自然灾害严重和农民的首创精神
(5)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B、主要内容
内容
具体表现
经营方式的改变 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行政机构的改变 人民公社———乡、镇 管理体制的改变 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流通体制) 产业结构的改变 多种经营、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