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合集下载

昆虫与农业生态

昆虫与农业生态

昆虫与农业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昆虫与农业生态的关系、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以及昆虫保护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昆虫与农业生态的关系昆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对农田的生态平衡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昆虫是农田中的重要食肉动物。

作为食肉动物,昆虫能够捕食各类害虫,起到天敌的作用,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

其次,昆虫还是农田的传粉媒介者。

许多作物需要昆虫传粉才能完成繁殖,如蜜蜂为果树传粉,蝴蝶为花卉传粉,昆虫的传粉不仅促进了作物的繁殖,同时也增加了作物的多样性。

此外,昆虫也是农田中的腐食者和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提高土壤质量。

二、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1. 生物防治功能昆虫在农田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

许多昆虫是农田中的天敌,如蜘蛛、瓢虫等,它们以害虫为食,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 传粉功能昆虫是农作物的重要传粉媒介者。

一些昆虫如蜜蜂、蝴蝶等,通过访花采蜜的过程中,将花粉粘在身上,再传到下一朵花上,从而完成作物的传粉过程。

昆虫传粉不仅促进了作物的繁殖,还增加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3. 分解功能昆虫在农田中起到了重要的分解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植物残体、粪便等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

同时,昆虫的分解作用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三、昆虫保护的意义昆虫保护对于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昆虫保护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中的昆虫种群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通过采取昆虫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其次,昆虫保护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害虫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即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农作物中的害虫。

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原理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繁殖或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建立天敌与害虫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使天敌以害虫为食,通过捕食、寄生或疫苗感染等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种群分布。

二、生物防治的优势和意义1.环境友好: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害虫,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不仅具有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同时天敌生物可以进行自然增殖,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的依赖。

3.经济效益:虽然引进和培育天敌生物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长期来看,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防治方法涉及到引进和保护天敌生物的过程,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物防治的应用案例1. 苹果园的生物防治在苹果树生长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害虫的威胁,如蛀果虫等。

针对这一问题,农民们可以引入昆虫类天敌,如瓢虫和寄生蜂等,在苹果园中建立起害虫-天敌食物链关系,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其数量。

2. 水稻田的生物防治水稻田中的稻田鼠、稻螟等也是农民们经常面对的害虫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鸟类、蛇类等天敌,通过捕食害虫来减少其数量。

同时,利用生物菌剂和生物杀虫剂也可以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

3. 蔬菜大棚的生物防治蔬菜大棚中的蚜虫、飞虱等害虫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蚜虫天敌甲虫等,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此外,适时使用益生菌等生物菌剂也可以增加蔬菜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四、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视,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对环境的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和耐药性的产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纷纷转向生态学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本文将就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恢复是通过调整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来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

此外,种植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作物品种也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例如,种植抗病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天敌引入天敌引入是利用一些自然的天敌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

这些天敌可以是昆虫、鸟类、蜥蜴等。

通过引入这些天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与化学防治相比,天敌引入方法更加环保和可持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天敌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平衡也能够防止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

三、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例如,在农田中合理构建生态森林、湿地、水生境等,可以为农作物提供生物多样性,并提供居所和食物源给有益的生物。

同时,这些农业生态工程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持水源,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温度处理、电磁辐射、熏蒸等。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可以抑制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利用电磁辐射和熏蒸等方法,可以杀死害虫和病原体,从而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生态学恢复、天敌引入、农业生态工程和物理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寄生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

农作物寄生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

农作物寄生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农作物寄生虫的存在一直以来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困扰。

寄生虫如蚜虫、菜蛾等会给作物带来大面积的损害,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地防治农作物寄生虫,农业科技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广各种防治策略与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防治策略与技术。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农作物寄生虫的繁殖和危害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入天敌、天敌微生物等能够捕食寄生虫的生物来实现防治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长效和可持续的特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昆虫、应用昆虫杀菌剂等。

例如,引入甘蓝芽菌可以有效控制菜蛾的数量,在农田中布置甘蓝芽菌诱媒陷阱可以吸引菜蛾进入,并使其被芽菌感染而死亡。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来对农作物寄生虫进行控制。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温度调控、光线控制、气体控制等。

温度调控是最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之一,通过调控温度和湿度来杀灭或抑制寄生虫的繁殖。

例如,在温室中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光线控制则是利用光线对害虫进行驱赶或杀灭。

例如,在果园中可以利用黄色粘虫板对果实害虫进行监测和诱杀。

气体控制依靠的是通过释放某些气体来杀灭害虫,在多年生植物的防治中比较常见。

例如,通过释放氨气来控制蚜虫的繁殖。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来对农作物寄生虫进行控制。

化学药剂具有高效、迅速的特点,能够迅速杀灭害虫并有效防止害虫的再次繁殖。

常见的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喷洒杀虫剂、施用杀虫药剂等。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必须要合理使用,按照指定的剂量和方式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指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达到控制寄生虫的目的。

这种防治方式注重害虫与天敌、害虫与植物的平衡关系,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建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强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强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强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们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导致作物减产或死亡。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然而,这种方式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强在病虫害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自然的生物防治机制。

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提供各种抗虫抗病基因的来源,从而降低作物受病虫害侵害的风险。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吸引和容纳多种益虫,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从而维持了生态平衡。

例如,在水稻田中种植菰米和米草可以吸引大量的甲虫和蜘蛛等天敌,有效地控制了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种群数量。

其次,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

通过增加农作物的品种多样性和种植结构多样性,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抗病抗虫性,这种抗性可以通过基因杂交和选择育种等手段进行增强。

同时,作物轮作和间作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为不同的作物可以通过释放不同的化感物质来抑制病虫害的生长。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供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剂作为病虫害防治的新手段,因其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利用天敌昆虫、真菌、细菌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仅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还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益虫的杀伤,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推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强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防治措施,避免过度利用某一种生物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生物入侵或者种群崩溃。

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和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

总之,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
2. 害虫季节性迁移
一些害虫的季节性迁移会改变群落的物种多样 性。如桃园中桃粉蚜、桃蚜等害虫在夏季会迁离 桃园,寻找越夏寄主,同时也会有一部分相应的 害虫天敌迁离桃园,从而引起桃园群落物种多样 性变化。
21
3. 气象因素
除气温、光照周期会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外, 短期内的降雨和大风对群落内物种的影响非常显 著。尤其大到暴雨对害虫和天敌的杀伤较大,从 而影响群落多样性的高低。
17
二、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相互关 系
时间 遗 传 个体数(种内) 空间


多样性
结 构(关系)
营养
通讯
物 种
物种数(种间)
进化
数量
18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相互作用,构成
一个食物网,相生相克,协同进化。害虫的发生
与这个食物网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
19
三、 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因素 1 群落周围环境变化 群落周围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在群落和群落周围 环境间进行迁移,从而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 化。如玉米田与麦田邻作,在麦收前后,瓢虫、 草蛉等大量天敌向玉米田转移,会大大增加玉米 田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在小麦田中种植苜蓿,增加生境中植被结构的 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与小麦一大豆轮作的传统方 式相比,前一种生境中天敌的种群数量较大。
张润志等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控制棉蚜,其结 果表明,当棉蚜大量发生时,苜蓿带中棉蚜的天敌 是同期棉田中的13.65倍,刈割苜蓿使天敌进入棉田, 对棉蚜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41
44
Russell也认为,增加农田植被多样性,50% 的害虫死亡率上升,只有11.1%的害虫死亡率 下降。戈峰的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套间作系统中 苗蚜与第2代棉铃虫发生轻。增加农田系统生物多 样性对害虫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因素,如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同时减少化学残留物对农产品的污染,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加健康的保障。

生物防治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1. 长效性差生物农药的作用周期相对较短,一般比化学农药短。

在海外,有些生物农药的有效期只有一到两周,需要经常性喷洒,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成本,也提高了防治成本。

2. 稳定性差生物防治的效果受到很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风向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物农药的稳定性。

在一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物农药的效果并不理想。

3. 生产成本高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种植原材料、生产过程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原因。

这导致生物防治产品的市场价格较高,不利于推广。

4. 作用范围窄目前的生物农药对于植物病虫害的作用范围较窄,通常只能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害虫进行防治,无法像化学农药一样广谱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而且需要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研究开发,提高长效性和稳定性生物农药行业应该加强研究开发,提高生物农药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将其作用周期延长,稳定性增强,以满足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需求。

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物防治产品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2. 提倡生物多样性,促进天敌培育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加强生态平衡的建设,提倡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界中的大量昆虫、鸟类等天敌,促进天敌的自然繁殖和培育,使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对天敌的科研和培育,引进和繁育适应当地环境的天敌,提高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适应性和生物防治效果。

3. 提高生产标准,降低市场价格生物农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加强监管,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农业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遗传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个体的基因库和遗传组成形式主要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差异总和农业系统中可以通过种植多个品种或混合种植不同品种来实现农业种质遗传多样性有研究结果表明某个抗性基因失去抗性时其它的抗性基因仍然能够起作即可达到整体抗性的效果这也是增加农业种质遗传多样性可以有效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原因已有研究证明在禾谷类作物病害的防控中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混栽田中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比净栽田丰富没有优势生理小种即水稻遗传多样性使得稻瘟病菌在生理小种组成上呈现多样性这也使得稻瘟病的流行得以控制
1 农业 种 质 资 源 的 遗 传 多 样 性 在 作 物 病 虫害防控中的应用
遗传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个体的基因 库和遗传组成形式,主要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 群体内不同个体 的 遗 传 差 异 总 和[2]。农 业 系 统 中 可以通过种植多个品种或混合种植不同品种来实 现农业种质遗传多样性。有研究结果表明,某个抗 性基因失去抗性时,其它的抗性基因仍然能够起作 用,即可达到 整 体 抗 性 的 效 果 ,这 也 是 增 加 农 业 种
3 农业 景 观 多 样 性 在 作 物 病 虫 害 防 控 中 的应用
农业区域内 农 地 利 用 方 式 镶 嵌 格 局 分 布、田 块之间保留小生境和多样性的农田边界是维持农 业景观多样性的主要途径 。 [35-37] 3.1 农 田 镶 嵌 格 局
农田镶嵌格局分布主要是在农业区域内,按照 条带状或斑块状适当安排不同的作物类型或耕作 制 度 ,田 块 镶 嵌 可 增 加 农 业 景 观 的 复 杂 性 和 农 业 系 统生物多样性,并发挥这些生物多样性的功能[38]。 3.2 田 块 间 保 留 小 生 境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提供异质性的资源和环境来降低害虫的繁殖和传播速率。

农田中不同植物种类的存在可以提供不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使得害虫无法在单一植物上大量繁殖。

此外,植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增加害虫天敌的丰富度和活动密度,对害虫进行天敌控制。

例如,不同种类的花卉可以吸引不同的花蛛科昆虫,进而吸引蛛形纲等天敌,从而降低害虫的数量。

其次,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害虫的天敌和捕食者数量,从而减少害虫种群的密度。

农田中存在丰富的天敌可以通过捕食、寄生和拮抗等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种植多样化的作物可以吸引各种昆虫类天敌,如瓢虫、蝇类和蜻蜓等,它们对各类害虫具有捕食作用。

农村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还存在大量的天敌,如蜻蜓、蜘蛛和鸟类等,它们可以迁移到农田中进行害虫的控制。

第三,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降低害虫对单一植物的侵袭。

农田中存在多种植物可以减少害虫对单一植物的选择压力,从而减少害虫寄主的胁迫。

此外,农业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养分循环,增强农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减少害虫的机会。

另外,农业生物多样性还可以通过调节农田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来影响害虫的生态控制。

农田中存在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它们在害虫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和代谢产物等方式抑制害虫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起到生物防治害虫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与害虫发生拮抗作用,抑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综上所述,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提供异质性的资源和环境、增加害虫的天敌和捕食者数量、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以及调节农田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因此,保护和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害虫生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病虫害防控中的农业生态调控

病虫害防控中的农业生态调控

03 农业生态调控的方法与技 术
生态农业建设
总结词
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降低病虫害发 生的机率。
VS
详细描述
生态农业建设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和系 统性,通过合理配置农、林、牧、副、渔 等多种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 多样性的增加。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业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 依赖,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天然农药提取
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具有杀 虫、杀菌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有机 农药替代品。
新型生物农药研发
针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研发新型生物 农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
05 农业生态调控的挑战与前 景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调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发生 规律改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期提 前,发生频率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 力。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业生态调控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研究的热点。未来,农业生 态调控将更加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新型技术的运用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
02 农业生态调控的理论基础
生态平衡理论
总结词
生态平衡理论是农业生态调控的核心理论基础,它强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 的相对稳定,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轮作等措施,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有效转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总结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是农业生态调控的重要理论基 础,它强调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认为,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 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为人类提供调节气候、净化 空气、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在农业生态调控中, 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保障农 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包括保护水源涵养林、水 土保持林等重要生态系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等。 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 的效益和可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
通过保护和释放天敌昆虫,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 作用来降低害虫密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
利用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如性引诱剂、灯 光诱杀等,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协同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实践案例
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开展了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协同发展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 如,在亚洲地区推广稻鸭共育、稻鱼共育等模式,在欧洲地区推广多品种种植、保护性耕作等措施。
03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可持续利用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的原始生态环 境,防止人为破坏和过度开发。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农作物 生物多样性行为进行惩罚,为农作 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
推广生态农业
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 其所拥有的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 能源等多种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人类生存和发展。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指在农业生产中, 不同品种、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 。
意义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作物的抗 逆性、适应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单一化种植,农作物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许多地方 出现品种单一化、遗传资源丧失等问题。
挑战
如何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发挥其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当前面 临的重大挑战。
02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对病虫 害防治的作用

昆虫在农业中的作用昆虫在农业中的益处和危害有哪些

昆虫在农业中的作用昆虫在农业中的益处和危害有哪些

昆虫在农业中的作用昆虫在农业中的益处和危害有哪些昆虫在农业中的作用昆虫在农业中既有益处,又有危害。

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昆虫发挥着多种重要的角色,对种植业和食品供应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昆虫在农业中的益处和危害。

一、昆虫的益处1. 传粉媒介:昆虫是重要的传粉媒介者,对植物的繁殖起着关键作用。

许多农作物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如蜜蜂、蝴蝶和飞蛾等。

昆虫的传粉活动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捕食害虫:某些昆虫是农作物的天敌,它们以害虫为食,起到了天然的生物防治作用。

如瓢虫对各类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能够帮助农民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了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3. 分解有机物质:一些昆虫如蚯蚓、蚂蚁等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质,促进了养分的循环和土壤的肥沃度。

它们通过将有机材料分解成可被植物吸收的形式,为农作物提供了更好的营养供给。

4. 生物多样性: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动物群体,它们的存在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维持着复杂的生物网络,对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二、昆虫的危害1. 病虫害传播:有些昆虫是重要的病原体或病媒生物,它们传播疾病给农作物和人类带来了严重威胁。

例如,蚊子传播疟疾、蜚蠊传播霍乱等。

这些疾病给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失。

2. 食害作物:某些昆虫以农作物为食,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例如,蝗虫、飞蛾等大规模侵袭庄稼会导致农作物的大量损失,使农民陷入贫困。

3. 竞争:一些昆虫与作物争夺食物或生存空间,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它们以幼虫或成虫形态存在,如豆甲虫、食心虫等。

这些昆虫会造成农作物叶片凋落、枯黄和减产。

4. 毁林活动:一些木材甲虫与木材为食,破坏林木的结构和价值,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这些昆虫如松毛虫、象甲等,对森林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昆虫在农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有益处又有危害。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农业有害生物是指对农作物、畜禽和林木等农业生产中有害的昆虫、病害、杂草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导致了化学农药残留问题和农业用地的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发挥生物多样性与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自然界的调节机制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技术手段。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性激素控制、噬菌体控制和综合防控等。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之一。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寄生植物和微生物等自然敌对体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农作物的害虫,如运用瓢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通过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性激素控制也是一种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合理利用性激素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发育,达到减少其危害程度的目的。

利用性信息素来诱导昆虫在繁殖季节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自动喷施的方式给予性激素剂,使昆虫发生性行为障碍,从而减少其繁殖能力。

噬菌体是一种用来控制细菌和病毒的绿色防控技术。

噬菌体是一种只感染细菌的病毒,它通过感染细菌,繁殖并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在农业生产中,噬菌体可以用来控制病原细菌的传播和繁殖,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合防控是一种综合利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结合特定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有害生物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达到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效果。

综合防控中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使用,从而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还能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避免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相对丰度,它对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重要性,并讨论它对农产品生产、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人类社会的影响。

1. 农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对农产品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

首先,各种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提供多样的农作物供应。

不同品种的作物在适应环境、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多样性的农作物种植可以增加整体农产品的稳定性和抵御病害的能力。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的传粉和授精过程也有重要影响。

许多农作物依赖于昆虫或其他生物进行传粉,如蜜蜂、蝴蝶和鸟类等。

而这些传粉者的多样性保证了农作物的受精和生产。

如果生物多样性丧失,传粉者的数量和多样性将减少,导致一些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2. 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自然控制害虫的能力。

当存在丰富的自然控制者时,它们可以帮助减少害虫的繁殖和损害农作物的能力,从而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抗病能力。

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和不同的植物物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的传播和集中爆发的风险。

相比之下,如果只种植单一品种或种植相同种植物,一旦病害爆发,其影响将更加严重。

3. 人类社会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不仅仅是为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还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经济发展。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至关重要。

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有积极的影响。

多样的农产品供应意味着更丰富的营养来源,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

此外,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有助于降低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许多生态文化服务,如美景欣赏、休闲活动和环境教育。

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仅有益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也可以为人类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重要的休闲场所。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态控制方法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态控制方法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态控制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开始关注生态控制方法,即利用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态控制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饿医治病虫害的方法。

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利用天敌,即引入或增加对病虫害具有天然控制作用的天敌生物,如捕食性昆虫、捕食性线虫和寄生性昆虫。

例如,引入寄生性蜂类对经济作物上的害虫进行寄生,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另外,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也可以用于控制病害。

二、生态环境调控生态环境调控是通过调整农田的生境条件,优化生态环境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作物多样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另外,合理利用农田的边界带,种植一些具有驱避害虫效果的植物,形成自然的屏障。

此外,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天敌生物进入农田,帮助控制害虫。

三、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利用转基因作物来提高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通过引入一些具有抗虫基因的植物,可以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技术培育一些对病害敏感的寄生性菌株,用于生物防治。

四、生物肥料的应用生物肥料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对土壤进行调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这些生物制剂一般包括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有机物等。

据研究,适当的施用生物肥料可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和活性,调节土壤微生物和病原体之间的平衡,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农田是农作物的主要生长场所,因此,农田的生态环境对于防治病虫害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轮作间作、植物覆盖等方式,建立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的抗病虫能力。

例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和养分的平衡,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有机农业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有机农业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有机农业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有机农业不仅仅是关于种植和养殖,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机农业通过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对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

传统农业中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往往会随着雨水冲刷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而有机农业依靠生物防治、轮作、绿肥等自然方法来控制病虫害和保持土壤肥力,降低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危害。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既能有效地防治害虫,又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有机农业注重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健康的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农业采用的轮作制度,让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同时,有机农业中使用的堆肥和绿肥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相比之下,过度依赖化肥的传统农业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和肥力下降,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再者,有机农业有助于保护水资源。

由于不使用化学物质,有机农田中的水不会被污染,从而保障了地下水和周边水域的水质。

此外,有机农业常常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这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维护水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机农业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有机农田中的多样化种植和保留的自然植被,为鸟类、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例如,田边的野花和杂草可以吸引蜜蜂和蝴蝶等传粉昆虫,增加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保留农田周边的树林、草地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这些区域成为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

此外,有机农业对气候的调节也具有积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生态学原理和实践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生态学原理和实践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生态学原理和实践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界中生物种类和群落的多样性。

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地球生命系统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学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原因以及实践方法。

一、生态学原理1.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物理和化学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生态群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状态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种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它们的数量和分布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生态系统就愈发稳定。

1.2 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生态系统复原力是指系统在被某种扰动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复原力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生物种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促进土壤形成和氮循环等。

如果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就会降低。

例如,当栖息地遭到破坏时,少量的物种可能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通常可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条件,具有更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

1.3 营养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是由物种间紧密的生物循环所驱动的。

例如,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储存,并向生物和土壤提供有机物质。

当动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又被分解为可用的养分,这种过程被称为“营养物质循环” 。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将导致生态系统营养循环速度变慢。

某些营养元素可以在整个生态链中进行转移,但是当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时,其他物种可能会缺失一些环节,从而影响营养元素在群落中的循环。

二、实践方法2.1 保护栖息地栖息地的保护是重要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之一。

不同的生物物种有不同的栖息地需求,如水生生物需要湖泊、河流,草原类动物需要树木不多且生长良好的草原。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农田及周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

它涵盖了作物、家畜、农业草地、水域以及与农业系统有互动关系的其他生物。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农业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带来以下几个重要好处:首先,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当农田中存在多种不同的作物品种时,它们可以相互之间交流抵抗病虫害的方法,减少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同时,多样化的作物品种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其次,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吸引各种有益的昆虫和动物,它们在控制害虫和传播花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蜜蜂可以帮助作物传粉,促进农作物的繁殖和生长,而捕食性昆虫则可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最后,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不同的作物品种和农业草地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不同的农产品,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

此外,农业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各种家畜,它们为人们提供肉类、乳制品和纤维等重要资源。

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促进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1. 保护并开发农作物的种质资源。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我们需要保护不同作物品种的遗传资源,并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2. 促进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注重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农业管理措施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 推广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

我们需要鼓励农民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比如轮作制度、间作制度和多层作物种植等,以增加农田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4. 加强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与机制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与机制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与机制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指标之一。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经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与机制。

一、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力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或生物产量的总和,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功能之一。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影响如下:1.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负载压力和环境变化的风险。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和草本植物之间的竞争可以保证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平衡,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当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物种时,不同物种之间会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例如共生、拮抗和协同作用等,这些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同时,多样性物种中富含的微生物和轮回生物还可以利用重要的方式进行物质流量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 改善生态系统中的功能饱和现象当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单一物种或者相同种类的物种过多时,会出现功能饱和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生态系统无法有效地利用能量和资源,同时还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耐受力和稳定性。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种的单一性和红松毛虫等害虫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多样性都会受到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互相转移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如下:1. 提高生态系统的分解和再利用能力当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样性物种时,这些物种之间会形成复杂并且相互关联的食物链。

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将微小的浮游生物转化成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和物质。

农田生态系统与病虫害关系

农田生态系统与病虫害关系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
有益动物通过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 害虫控制、土壤改良等,为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有助于维护农田 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和质量。
04 现代农业技术对病虫害防 治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与病虫害防治
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改造获得 抗虫、抗病等特性,从而减少 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病虫害的 发生率。
农田生态系统与病虫 害关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农田生态系统概述 • 病虫害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关系与病虫害控
制 • 现代农业技术对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01 农田生态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田生态系统指在人为干预下,农作物、土壤、水域、小气候等各要素相互作 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净能力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 续发展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标准
生物多样性
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包括农作物、昆虫、鸟类 、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标 志。
生态平衡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一 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都会影 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非目标生物 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天敌昆 虫、增加害虫的抗性等。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估需要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经济等 多方面因素。
生物农药的应用与效果
生物农药利用天然存在的生物资 源,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群落多 样性的关系
13
一、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1.种群:指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内, 占据一定空间的同
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14
2.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是指生活在一个特定环境里的所有生物种群的 集合。它是组成生态系统的有生命部分,也是生 态系统中最活跃而有形的部分。
可持续农业要求生态和谐、可持续地控制害虫
4
二、害虫生态控制
5
1. 害虫生态控制的基本原理—指导思想
1)系统观: 害虫种群本身是一个生命系统,其所处的生存环境是
一个开放的、可控的人工生态系统,即农田生态系统。这 个系统受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害虫 控制应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同时考虑自然、社会和
23
四、群落复杂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稳定性与多样性相关,群落复杂性导致 稳定性。
一些学者(如May,1973;Goodman,1975)对此提出质 疑。
May通过对线性大系统模型的研究得出了与传统观点相 反的结论。认为从理论上讲,在更多样化的系统中,一个 生态关系复杂的网络会导致种群的急剧波动,而不是使种 群更加稳定;从减少种群爆发的意义上讲,多样性和稳定 性之间并无一般的相关关系;
24
此外,随着自然系统的发展,多样性经常表现波 动或呈一条拱形的曲线,而群落稳定性在群落向 顶级变化的过程中几乎是稳步上升的。
从总体上看,野外观察的结果使人们相信复杂 性导致稳定性,而理论分析则倾向于得出越复杂 的系统越不稳定的结论。这种分歧主要是由于生 物生态学家与数理生态学家对复杂性的认识差异 造成的。
10
农药的使用与粮食安全
• 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 品种达200多个,加工 制剂500多种,20世 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 国每年农药原药的生 产量已达50万吨以上 (2001年69.6万吨), 每年使用农药达3亿公 顷次,使用量也已达 40多万吨。
11
农药的使用与粮食安全
我国全国农药平 均用量为2.33kg/hm2 (林玉锁, 2000) 。 平均而言,每年大量使 用农药后,仅有0.1%左 右的农药可作用于目 标病虫,99.9%的农药 则进入农业生态系统 (王宏平,2000) 。
22
4 农事操作、施用化学农药等人类活动
高宝嘉等(1992)研究得出,封山育林可以使林内 昆虫群落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天敌类群的种类、 数量显著增加,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时间的变 化增加幅度较大 引。
在桃园中使用杀虫剂特别是高毒、广谱性杀虫 剂,会明显降低物种丰富度,特别对天敌物种的 丰富度影响较大,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25
总之,多样性是衡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群落的稳定性,但不等同于稳定 性。
26
金翠霞等(1990)认为群落多样性是各亚群落多 样性的综合影响结果,不能只从总群落的多样性 来分析稳定性。应根据各亚群落的多样性来考察 整个群落的稳定性,才能获得比较切合实际的结 论。
经济因素的影响。
自然生态系统
害虫种群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经济生态系统6
2) 矛盾观:
害虫与寄主植物、害虫与天敌是同处于同一个农田生态系 统的两对矛盾,在自然界同时受到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这个系统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人类的作用……。 气候、土壤
17
二、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相互关 系
遗传
个体数(种内)
时间 空间
营养

多样性
结 构(关系)
通讯 境
物种
物种数(种间)
进化
数量
18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相互作用,构成 一个食物网,相生相克,协同进化。害虫的发生 与这个食物网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
19
三、 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因素
1 群落周围环境变化 群落周围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在群落和群落周围 环境间进行迁移,从而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 化。如玉米田与麦田邻作,在麦收前后,瓢虫、 草蛉等大量天敌向玉米田转移,会大大增加玉米 田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害虫的季节性迁移会改变群落的物种多样 性。如桃园中桃粉蚜、桃蚜等害虫在夏季会迁离 桃园,寻找越夏寄主,同时也会有一部分相应的 害虫天敌迁离桃园,从而引起桃园群落物种多样 性变化。
21
3. 气象因素
除气温、光照周期会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外, 短期内的降雨和大风对群落内物种的影响非常显 著。尤其大到暴雨对害虫和天敌的杀伤较大,从 而影响群落多样性的高低。
寄主植物
自然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害虫种群系统
自然天敌
人类活动
7
3) 综合观: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科学
昆虫科学
害虫生 态控制
生态科学
基础 昆虫
应用 昆虫
社会经济学
应用 系统 现代 生态 生态 生物


学学学
8
3.害虫的生态控制 害虫生态控制
生态科学
基础昆虫学和应用昆虫学
系统科学
农业害虫无公害、可持续控制
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害虫综合治理”实践的发展
害虫防治的四个发展阶段
害虫防治
原始防治 化学防治 综合治理
持续控制
手段原始单一 经济效率低
“三R”问题,
措施综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不可持续控制 仍需化学防治 害虫可持续控制
世界每年急性农药中毒事件50万人次,死于化学农药急 性中毒的人数为20,000(贾小红,1999;李铜山,2002)。
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持续发展
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口增长 生活水平提高
环境恶化 资源缺乏
9
农药的使用与粮食安全
• 世界粮食每年因农业 有害生物的危害减产 35%-45%,其中虫害减 产13%(葛绍奎等, 1996)。仅水稻害虫 一般年份可引起10%的 产量损失,大发生年 高达20%(雷惠质等, 1996)。
15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即把生物群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生物群落的
结构和机能以及它的演化规律。较个体生态学和 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是更高一级的组织层次, 是连结种群生态学和生态系统之间的桥梁。
16
• 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各级营养结构水平分 析、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相似性以及多样性与 稳定性、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排序与分类、生态 位中物种的宽度与重叠度、以及植物群落结构变 化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生态效应的影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