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伴你教物理]重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你教物理]重力

2005-09-15 14:49:28

摘自:《伴你教物理》

北达资源中学朱彩燕

〖教学设计〗

这节课首先通过观看录像或图片来引入重力课题,如飞流直下的瀑布、运动员高台跳水、踢出的足球、苹果落地等.介绍完重力概念后,让学生展开猜想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再进行讲解和纠正.关于重力的方向,可让学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通过这种直观的现象使学生直接接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关于重心的教学要求较低,因此并不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只要知道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球体、柱体、直棒的重心位置就可以了.在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较为困难的是难以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规律,因为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及其他一些原因学生所得比值不一定正好是9??8,所以这里需要让更多的同学交流、讨论所得数据,哪些数据相似,哪些规律相近,做到“数据共享”,让学生明白仅凭两三组数据是不可能概括和总结出物理规律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实验数据.

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和有条理,所以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我们的目标不仅如此,重力与我们是那么的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正如《课标》所提议的那样,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这些运用可以在内容学完以后来个大讨论,也可以在每个知识点后探讨.比如:了解了重力概念后可让学生讨论重力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了重力大小后可以讨论月球行走、宇航员失重等话题;掌握了重力的方向后可以说说重垂线、水平仪等;了解了重心后可以谈谈不倒翁、骑车走钢丝等,最后可请学生想像“假如重力突然消失呢”.当然,这些探讨可只限于现象和简单的原理,不用深入展开,事先可准备一些影视片段和图片,还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希望学生上完这节课后,能对重力津津乐道.

〖教学案例〗

〖案例点评〗

该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对内容处理详略得当.重力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识,将人类对重力的认识史和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相联系,这是学生熟悉的故事,并且在小学自然课对这部分内容也有所介绍,教师若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把学生已经会的知识当做新知识讲解,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恰恰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通过创设的各种情景以及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深入地思考,并进入重新探究.如教学开始通过视频播放了学生所熟悉的瀑布、投篮、苹果落地等现象,引导学生回忆起他们对重力的认识,继而提出“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它的反作用力是谁?” 再如学生对重力的方向又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认识,教师通过简单的观察悬线方向的对比小实验,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认识的不足.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更合乎逻辑,也更容易区别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这些从力的概念的角度,力的三要素的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一个具体的力,是一个对学生知识的提升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具体的事例启发学生从研究对象运动的共同特点思考重力产生原因等深层次的问题,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重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也使学生受到了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设计中“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环节反映出教师对探究教学较为准确地把握.这是一个小探究,在这个探究中虽然会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过程,但由于这个探究活动目的明确,难度不大,设计中将重点放在“分析与论证”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环节,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更能体现出此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

“想像重力消失后的各种场景”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个角度展开想像,不仅加深了对重力知识的理解,体会了重力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课后作业“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小论文,是这个教学环节的延续.

(点评:马朝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