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日语社会语言学 教学大纲

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引言日语作为一门外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在日语教学中,除了传授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了解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日语社会语言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份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日语。
第一部分:社会语言学概述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运用。
在日语教学中,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的语用规则和交际方式。
第二部分:日语教学中的社会语言学应用2.1 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的语境和语用规则。
通过学习社会语言学,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日语中的礼貌用语、敬语表达和言语行为规范等。
这些都是日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2.2 社会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在日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2.2.1 社会语言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日语交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日语中的语境和语用规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对话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行为和交际意图。
2.2.2 社会语言学讨论课教师可以组织社会语言学讨论课,让学生就特定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例如,讨论日语中的敬语用法,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并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加深对敬语的理解。
2.2.3 社会语言学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语言学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日语在真实社会环境中的运用。
例如,学生可以前往日本餐厅进行点餐,观察和体验日本人的用语和礼仪规范。
第三部分: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引导日语教学中的社会语言学应用,以下是一份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的建议:3.1 社会语言学基础知识介绍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语境、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学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社会语言学知识:1.了解《社会语言学》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方法。
2.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学。
3.理解语言的变异和演变,熟悉定量和定性方法。
4.能够结合语言实际理解双语现象和语言接触。
5.熟悉语言与文化、民族、职业、年龄等的关系语言与认同。
6.把握语言规划的重要性。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在理论和知识方面,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包括:1.什么是社会语言学2.社会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背景。
3.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4.定量研究方法。
5.语言变异。
6.语言与文化、民族、职业、年龄等的关系。
7.语言接触。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变异、变体、语言使用习惯上的差异,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语言学(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社会语言学的产生;(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3)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4)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概况;(5)社会语言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2.重、难点提示认识社会语言学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认识到作为外部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和作为内部语言学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区别,认识到语言学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
第二章语言与文化(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亲属称谓与亲属制度;(3)颜色词的象征意义;(4)人、店、商标、文题命名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命名规则;(5)语言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2.重、难点提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现代社会人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颜色词象征意义的民族性。
第三章语言与民族(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4)1.教学内容(1)语言与民族的关系;(2)语言与民族感情;(3)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4)民族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Sociolinguistics 学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性质: 选修课适用研究生专业: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
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的共变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学科性质,明确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为他们进一步深化对语言的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社会语言学1.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2.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领域3.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4.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二、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 1.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4.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5.语言与阶级、阶层、行业、职业 6.口语书面语构型变异的社会因素7.交际媒介的社会语言学8.读者与语篇及作者三、语言的文化变异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3.称谓与文化4. 宗教与语言5. 塔布与委婉语词四、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1. 双语及双语制(语言社会化,双语制,双语能力,语码转换,混合语码)2. 多语制(语言忠贞性与语言更替,语言和种族,语言与政治,语言权力,洋泾浜和克里奥语,双语体现象)3. 语言演变机制4. 语言濒危五、社会语言学的应用1. 社会语言学和教育2. 语言规划和语言改革序号内容学时阅读Spolsky, Bernard. 1998. 1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Introduction)3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Press.Coulmas, Florian. S,2001. The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Sociology of languag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2 14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and language variety)Research Press戴庆夏.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商3 语言的文化变异(Cultural variety of language)9 务印书馆,2004年版.Wardhaugh, Ronald. 1998.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Language contact and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4 6language change)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赵蓉晖编. 社会语言学[C]. 上海外5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4 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先修课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2、教学方法建议:(1)本课程是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但在呈现新内容时可以采用综合法,在启发学生提供例子的基础上概括理论;(2)课前布置查阅或收集实例的作业,使得学生在课堂讨论时有言可发;(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多举例,基本上英文讲授,并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4)每讲一章后,学生就讲授内容中的重点书面回答一两个问题,作为本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案

社会语言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指导语言教学
社会语言学可以指导语言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 习得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语言学,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关注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教育规划、语言传播规划、语言 服务规划等。
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宣传推广、实施评估等。
语言规划的评价标准与意义
评价标准
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效果性等。
意义
对于促进语言发展、维护语言多样性、提高语言交流效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06 社会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语言使用的场合与功能
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正式场合使用正式语言,在非正式 场合使用非正式语言。
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认知功能等。人们在不同的场合 使用语言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功能。
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词汇选择
男性和女性在词汇选择上可能存 在差异,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使
研究意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等领 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社会语言学也促进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创 新和发展。
03 语言变异与语言使用
语言变异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形式或使用上的差异。
01103045李明洁-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Social Linguistics)一、课程目的、任务: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诸多分支中较为年轻的一门学科,它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英美诸国兴起。
与传统语言学科相比,它旗帜鲜明地关注现实社会和生活交际。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中心问题是社会语境和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语言的复杂性,使得该学科成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它不仅涉及大量相关的人文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也需要不少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数学分析和逻辑推理。
同时,该学科强调实践,除文献研读等研究方法外,更为重视个别访谈、实地观察、抽样调查、心理实验和民俗描写等研究途径。
由于该学科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介入,使得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学习变得越来越现实和需要。
作为中文系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拟在第三学年开设。
之前,学生应完成《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等基础语言学课程。
由于社会语言学内容繁复,加之本系前期相关语言学课程设置较少,进行研究性的教学不太现实。
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定位在激发学生对现实语言的关注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性调查实践,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经典社会语言学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方法论基础、概念体系、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注重客观介绍不同学派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积极介绍社会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努力探索新的语言社会现实规律。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的教学时限为一学期,40课时。
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课题组进行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适当安排学生的课外自学。
在教学中,采用“授课-调查-研究-再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被要求以课题组的方式完成课题设计、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观点阐释的工作,并依据全体成员的总体表现获得成绩。
这样做,具有明显的知识构建的性质,有利于强化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调查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讲义。
社会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142039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英语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社会语言学》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
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的共变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学科性质,明确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进一步深化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为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以及将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为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以及将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实施说明第七学期开设《社会语言学概论》,教学时间为4周,每周4学时,总计16学时。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 要求能够用英语描述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阐述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2. 运用所学的社会语言学知识,说明、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和解决相关的语言问题,并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3.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占30%(包括作业、小测验、提问等)和学期论文70%构成。
(七)参考书目:Coulmas, Florian. S,2001.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Hornberger,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出版社,2001.Hudson,R.A,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0Wardhaugh, Ronald. 1998.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社会语言学》,陈原,学林出版社,1983《社会语言学》,赵蓉晖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社会语言学概论》,戴庆夏,商务印书馆,2004二、中文摘要《社会语言学》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一门学科。
社会语言学提纲

一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理论意义三个方面:1 拓宽了语言研究领域。
2 提出数量化的概念。
3提出了历时和共时之间的一个中间概念,静态和动态研究结合。
(二)实践价值3个方面:1 为制订语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 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和资料。
3 有助于认识社会文化和历史。
二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二)访谈法(三)观察法(四)实验法(二)访谈法:拉波夫认为访谈的不同语境导致了谈话的不同语体风格,掌握语体差异:语体材料都具有研究价值,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调查者要有意设置相应的语境以引导谈话,获取所需的材料。
1 念词表体:语体最为正规。
2 念语段体:语体的正式度略低。
3 留意说话体:语体较平时说话时正式,但低于上述两种情况。
4 随便说话体:最自然的日常语体。
(三)观察法1 隐蔽观察法调查人员以其他身份,暗地观察记录。
优点可获得自然状态语料,缺点是无法充分控制变量,不能完全掌握被调查者的特征。
可以隐蔽地使用录音、摄像等,在公共场所进行调查,免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嫌疑。
2 快速隐匿观察法这种方法是由拉波夫在调查纽约市三家百货公司的社会分层时首先使用的,调查人员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采用巧妙的诱导技巧,能不露真相地让被观察者说出所需了解的语言变异形式,迅速地搜集到有用的言语资料。
3 参与观察法调查人员深入到被调查对象的实际生活中,参与其言语活动,观察、搜集所需的资料。
可获得大量真实的语料,而且能体验、感受到该群体的语言习惯、交际方式、文化特点等。
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四)实验法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运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物质手段有计划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语言现象,以取得一些研究资料。
它主要用于测试人们对某种语言现象的态度或反应。
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因变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保持不变;缺点是实验条件下的材料不如实际生活中真实。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的素质和要求: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具有基本的研究素质。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经典版.doc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615001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社会语言学》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社会语言学》课程是四年制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设,是一门介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选修课程,开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其前期和同期相关课程为《语言学导论》。
【教学任务】通过《社会语言学》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加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 有利于学生学好其它英语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社会语言学导论(第3版)》共16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语言变体和多语国家,国家语言和语言规划。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木教材使用主要体现以人为木的思路,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实践相结合。
[先修课程要求】语言学基本理论【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共一学期,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教材及必要参考书】教材:《社会语言学导论》,Janet Holme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三版。
参考书:[1]《社会语言学引论》,Ronald Wardhaugh,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2000。
[2]Sociolinguistics, Hudson R.A.,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X)0.[3]《社会语言学论文集》,祝腕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大纲内容第一部分社会语言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社会语言学的基木理论。
【内容提要】第一节一、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二、何为社会语言学家?三、为什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样的事情?四、我们表达事情的不同方法有哪些?五、社会因素、范畴和解释六、A部分多语社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范畴教学难点:社会因素、范畴和解释【复习思考题】1.如何结束语言变异?第二部分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要求:掌握语言选择。
大纲(社会语言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语言学知识,了解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基本研究领域,以及这些社会学科与语言研究之间的关系,这些社会学科对语言变异及应用的影响;并借助该选用教材后面附录的辅助阅读资料及介绍的不同层次的参考书目,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收集语料并进行分析、归纳,以寻找出与该学科相关而个人又感兴趣的问题撰写论文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The spread ofEnglish--imperialism or hegemony?
本章是该教材的最后一章。该章主要简述了应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并以英语在当今世界扩散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帝国主义和语言霸权主义,强调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任重道远。语言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是最根本的人类现象之一,尚需不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预修课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课程和本专业方向相关课程
参考书目
需著名参考书目名称、出版社、著作人、出版时间
1.Janet Holm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Longman. 1992.
2.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of Language: Introduction toSociolinguisticsII.Blackwell. 1990.
4. 认真查阅相关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该学科学术研究现状。
注:本大纲不适用博、硕士第一外语,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政治类课程。
3.John. J. Gumperz. 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82.
4.Joshua. A. Fishman (ed).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SociotalMultilingualism.Mouton. 1975.
社会语言学 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80137Z10课程名称(中/英文):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普通语言学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教材:Holmes, Janet,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4th edition). NY: Routledge, 2013.教学参考书:Fasold, Ralph & 杨永林.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Spolsky, Bernard. Sociolinguistics,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Wardhaugh, Ronald. 雷红波译,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5th ediiton)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9.(亦有英文原版)徐大明.《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张廷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祝畹瑾.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社会语言学是一门介绍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
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开辟了研究语言的新途径。
社会语言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哲学基础,理解语言发展与运作的内在规律,以及其背后的权势关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从语言角度,加深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察言观世”;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能摆脱对语言狭隘、静态、孤立的认识,摆正母语、外语、方言学习的关系,加深对不同语言及文化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主动,成为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编号:学时:54编者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讲师主审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人类学年级:三年级编写日期: 2007年1月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有:语言变异、言语交际、语言接触、双语以及语文规划等等。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并能结合社会语言现状(如我国的双语双言现象、语文规划政策等)思考、探讨社会中的语言现象。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研究范围、对象、途径、目标计2学时。
二、应用社会语言学的若干方面,语言与经济、政治、双语教学、语言与法律事务计4学时。
三、语言变体,语言与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语体和语域计4学时。
四、言语共同体,交际能力计2学时。
五、语言变异,阶级、阶层与语言差异,性别与语言差异计4学时。
六、社会网络与语言差异计2学时。
七、言语交际,对称呼的研究计4学时。
语言区域与文化区域八、对礼貌的研究,会话分析计2学时。
九、语言接触,双语和多语现象计4学时。
十、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言干扰计2学时。
十一、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计4学时。
十二、语言的扩散和海外体英语计2学时。
十三、语文规划,语文规划的特点和意义,语文规划的类别、步骤计4学时。
十四、我国语文规划的情况,汉语、汉文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计2学时。
十五、语言变项的描写和研究,变项规则,定量研究计4学时。
十六、收集语料的方法和技术,语言变项的定义扩展计4学时。
十七、变项规则分析方法计2学时。
三、课程实习拟于学期中安排一次。
要求学生对家乡的语言构成、语言运用的特点,从多语、多言的角度进行观察,写成报告,并于课堂讨论。
计入平时成绩。
计2学时。
四、主要参考书目1、社会语言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Spolsky 2000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Hornberger 20013、拉波夫语言自选集语言大学拉波夫 20014、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游汝杰、邹嘉彦 20045、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祝畹瑾 19926、Hudson,R.A,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社会语言学讲稿1

美 国 社 会 语 言 学 家 罗 杰 ·夏 伊 (Roger W.Shuy,1975)曾经这样写道:
百科全书》在“语言学”条目下也有一小节专门讲
到社会语言学。
第一次社会语言学的会议是于1964年在
美国格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的。同年, 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语言学院又召开了另 一次社会语言学家的讨论会。因此可以说, 1964年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开始有计划的传 播,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1966年,布莱特(W.Bright)将1964年社会语言学讨 论会论文汇编成册出版。这便是最早的社会语言学 论文汇编(Sociolinguistic: Proceedings of the UCLA Sociolinguistics Conference , 1964 , The Hague : Mouton)。这本论文汇编反映出当时社会语言学研究 的七个方面:(1)说话者的社会身分;(2)与交际过程 有关的听话者的身分;(3)言语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历时和共时分析;(5)说话者对言语行 为形式的不同社会估价;(6)语言变异的程度;(7)社 会语言学研究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当 时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中国出版的《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 版社1993年出版)这样定义社会语言学:
“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联系社会研究语言 现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前者包括语言社会本质的特点和规律、语言 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形成的 关系、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语言演变和社会演 变的关系等问题。后者包括语言的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双语和 多语现象、不同言语环境中的语言变体等问题,其目的是揭示社 会结构变异和语言结构变异之间的系统对应关系及相互的因果关 系。此外社会语言学研究还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准语的确定或 选择、文字的制定和改革、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规划的拟定、 语言教学及其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数学分析、对比研究和实验 定量定性分析。”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主要教授本科四年级的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社会语言学课程名称(英文):Sociolinguistics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方向课□通识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 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 2 总学时:32 学分: 2先修课程:语言学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三、课程简介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知识。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语言学》的前提下,试图解释语言学等理论如何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被实践所体现。
本课程涵盖了语言变体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程度、性别、年龄、职业、种族群体等因素下的多样化,让学生知晓语言的社会功能,对语言变体的社会诠释有深入的了解。
四、课程目标通过对社会语言学基本概念的介绍,让学生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有所了解,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要点,建立起对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良好认知;通过大量的实际生活案例,使学生知晓语言变体在不同的社会语境因素下的多样化;课内和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鼓励学生接触实际生活的案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对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以及学生的阅读、讨论、探究、和实践为主要的课内教学环节,以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问题回答准备和学期研究项目等为主要的课外环节,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师生的互动。
六、修读要求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参加每次的课堂讨论、辩论、和学期研究项目,无故缺席两次,最终评分时扣10分。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完成每次口头和笔头作业,对引用他人观点必须注明出处,如有发现抄袭行为,也将影响最终的评估。
要求学生通过修读本次课程,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认知能力,做到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结合学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充分展现出对于语言变体社会诠释的感知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编号:学时:54
编者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讲师
主审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人类学年级:三年级
编写日期: 2007年1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有:语言变异、言语交际、语言接触、双语以及语文规划等等。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并能结合社会语言现状(如我国的双语双言现象、语文规划政策等)思考、探讨社会中的语言现象。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研究范围、对象、途径、目标计2学时。
二、应用社会语言学的若干方面,语言与经济、政治、双语教学、语言与法律事务计4学时。
三、语言变体,语言与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语体和语域计4学时。
四、言语共同体,交际能力计2学时。
五、语言变异,阶级、阶层与语言差异,性别与语言差异计4学时。
六、社会网络与语言差异计2学时。
七、言语交际,对称呼的研究计4学时。
语言区域与文化区域
八、对礼貌的研究,会话分析计2学时。
九、语言接触,双语和多语现象计4学时。
十、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言干扰计2学时。
十一、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计4学时。
十二、语言的扩散和海外体英语计2学时。
十三、语文规划,语文规划的特点和意义,语文规划的类别、步骤计4学时。
十四、我国语文规划的情况,汉语、汉文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计2学时。
十五、语言变项的描写和研究,变项规则,定量研究计4学时。
十六、收集语料的方法和技术,语言变项的定义扩展计4学时。
十七、变项规则分析方法计2学时。
三、课程实习
拟于学期中安排一次。
要求学生对家乡的语言构成、语言运用的特点,从多语、多言的角度进行观察,写成报告,并于课堂讨论。
计入平时成绩。
计2学时。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社会语言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Spolsky 2000
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Hornberger 2001
3、拉波夫语言自选集语言大学拉波夫 2001
4、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游汝杰、邹嘉彦 2004
5、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祝畹瑾 1992
6、Hudson,R.A,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