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平面镜;2. 蜡烛;3. 火柴;4. 直尺;5. 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平面镜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平面镜成像;2. 提问:你们对平面镜成像有什么了解?二、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原理;3. 学生演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2. 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的掌握情况;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进行实际操作;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安全准确。
三、拓展应用(5分钟)1. 教师提出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学生领取作业,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课后)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对平面镜成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价。
平面镜成像的教案方案
平面镜成像的教案方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 教学内容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4 教学步骤1. 引入平面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特点。
2. 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如何产生像。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观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2.2 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3 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
记录法:指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2.4 教学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平面镜、物体、记录纸等。
2. 进行实验,让学生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观察并记录物体和像的位置。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探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探究。
3.2 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4 教学步骤1. 回顾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成像的原理。
2. 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平面镜如何产生像。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总结平面镜成像的数学关系。
第四章:平面镜成像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实例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实例法: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实例。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4 教学步骤1. 介绍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化妆镜、穿衣镜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原理教案
平面镜成像原理教案【篇一:优质课平面镜成像教案】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于正芹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三、实验器材: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甲天下的山水图片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船行山顶)面对此情此景,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赋诗:“船于山顶行,桨在天上撑”,你能根据画面说说:船能在山顶行是怎么一回事吗?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这是因为?(水面是光滑的平的可以看作镜子)学生说出镜子后: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的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教师板书)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
(课件出示: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生:不是师:同学们说说看,还有哪些可以当作平面镜?生:铜镜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了铜镜。
平面镜成像教案(详案)
平面镜成像航天中学安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会辨别实像与虚像3.知道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光污染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替代法研究物理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收集数据以及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体会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的情感。
2.对易碎物体轻拿轻放,养成爱护仪器的习惯3.体验平面镜的对称之美4.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关注光污染)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收集数据以及合作精神二、难点1.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分组科学探究法、启发、引导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交流评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两支,烧杯,水,打火机,自制教具,玻璃板平面镜成像演示器,白纸,刻度尺。
教学程序:一、课题引入拿出镜子照一下镜子,并问同学们,老师在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在照镜子,照镜子的时侯我们能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像,镜子的表面比较平,所以把它叫做平面镜。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面镜成像。
二、新课教学同学们,请看这里,我这里有一个平面镜,现在我把烧杯里的蜡烛点燃,大家能看到蜡烛的像吗?你们看到的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好,我现在换成玻璃板,大家也能看到蜡烛的像吧?玻璃板的表面很平,相当于平面镜,所以也能成像。
现在老师能让蜡烛无法吹灭,也无法点燃纸片。
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在烧杯里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直到完全重合,假装点燃后边的蜡烛,先用前面的蜡烛点燃纸片,再用相同纸片放在后面点,却无法点燃。
学生很想知道奥妙之处,把实验架转过来给同学看,其实后面的蜡烛根本没有燃烧,刚才看到的只是前面的蜡烛所成的像。
学生恍然大悟。
我们首先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师:同学们现在拿桌上的平面镜照一照,然后大胆的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生:…………师:同学们猜想的都对,都很好,那我们接下来为了验证猜想,要做什么呢?生:做实验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案吧!(设计这个实验对学生来说有点难,所以采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师:既然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需要什么?生:平面镜师:非常好,如果用平面镜,能看到平面镜后面的物体吗,这样的话能确定像的位置吗?生:不能师:所以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又能成像,又能看清玻璃板后边的物体。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平面镜成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征。
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
4. 将平面镜成像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征。
(2)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镜子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镜子吗?”等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
2. 学习平面镜成像知识(1)呈现图片,向学生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通过展示物与镜子的相对位置关系解释成像的产生过程。
(3)表现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征,包括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概念。
(4)演示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通过具体的实物来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实际应用。
3. 讨论、练习、总结(1)学生自由讨论通过实例预测和证实,探究几个问题,如: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
(2)在本节课结束之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问题,教师对错得分。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交流和讨论中互动性强,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通过学生对学习的总结和口头阐述的验证,阐明教学的效果良好。
五、课后作业:1. 编写一个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际问题的解答。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写一篇文章,并通过图片来说明关键概念。
3、以“画出平面镜成像步骤”为题,简要说明平面镜成像画图的基本过程,并举出具体例子说明。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通用5篇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通用5篇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通用5篇教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整合和组织,将物理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形成有机的教学链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下面给大家分享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欢迎阅读!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篇1】学习目标:1、如何用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做成像图及光路传播。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一、自主学习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⑤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 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面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二、合作交流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2、设计并进行实验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优秀7篇)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篇一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①。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
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
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
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12篇)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1一、老师基本技能1.教学流程。
整节课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顺当完成预设的三维目标。
老师创设好玩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质疑,提示并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组探讨制定方案,小组协作试验探究,集思广益归纳结论,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清楚的脉络保证学生形成完整地思维体系。
2.教学手段。
“魔术”视频片断起到激发爱好、引发质疑的作用,“加菲猫”视频片断起到问题提示的作用。
ppt中视频、文字、图片都起到协助教学作用,丰富了课堂。
学生试验器材充分,为可能的探究都做好了打算。
3.教学语言。
一般话标准。
语调抑扬顿挫,生动,有感染力。
提出的问题简练,合理,逻辑性强,适时,能起到应有的启发、引导、过渡、总结、激励等作用。
4.板书梳理。
板书:“1.虚像定义—>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美丽,简洁,娴熟,布局合理,由浅入深,能起到应有的提纲挈领作用。
5.教态表现。
老师举止大方,从容,酷爱学生,与学生沟通互动融洽。
二、学生实力培育1.视察实力。
先看近景“浇不灭的蜡烛”,再看远景“玻璃板后面浇不灭的蜡烛”,让学生看到是玻璃板在魔术中起了作用。
看“加菲猫照镜子”,最终却看到是一真一假加菲猫,一模一样的假的那只猫仿照真的那只猫的动作,仿佛中间有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到照镜子时像与物体的可能关系。
2.思索实力。
学生依据“加菲猫照镜子”、日常照镜子、简洁提示“大小?距离?左右?移动?”,尽可能猜想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
依据老师供应的平面镜与玻璃板,学生想如何找镜中的像,在尝试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并想为什么选择玻璃板。
此思索与活动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学生依据试验桌上的器材,想如何选则器材,探讨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比较之后,学生从不同的蜡烛中选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思索如何设计合理试验步骤。
3.动手实力。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成像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并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平面镜、蜡烛、物体(如文具、书籍等)。
2. 实验桌、实验架。
3.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图片,如穿衣镜、哈哈镜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镜成像现象。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如光的反射、成像规律等。
3. 进行实验观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成像位置、成像大小等。
6. 应用拓展:出示一些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像原理进行解决。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光的反射在其他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研究,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和课后拓展活动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原理2. 平面镜成像特点3. 平面镜成像实验4. 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5. 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特点。
2.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平面镜、玻璃板、卡片、铅笔、直尺。
2. 实验材料:学生用书、实验报告册。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1. 平面镜成像原理(1)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2)利用教具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2. 平面镜成像特点(1)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虚像、物像等大、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 强调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作业布置】2. 选择一道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穿衣镜中的反射,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的具体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像的位置、大小等特征。
4. 特点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物像等大、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等。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1【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及学情分析】平面镜学生很熟悉。
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
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 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3篇)
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3篇)平面镜成像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3.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具与教法: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新课引入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师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美不美?这么美的景象里就应用了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出示一块平面镜。
教师: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镜子,它的表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
用它照自己的时候,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现在,请大家拿起桌上的镜子,用它照照自己,看一看,你在镜中的像有哪些特点?教师问:当我们远离或靠近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否会变化呢?教师:刚才,大家谈了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是不是都正确呢?是不是全面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小聪和小明的对提示。
大家互相讨论交流,设计好探究过程。
教师问: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平面镜?教师问:怎么确定像的位置多媒体课件演示探究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A.像与物大小相等;B.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C.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演示:水中的蜡烛。
把一块玻璃立在桌面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平面镜成像【2022年版课标要求】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探究;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发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两根相同的蜡烛、平面镜、大白纸、玻璃板、球面镜、刻度尺学生:三角尺、大白纸、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动画——猴子捞月,提出问题:为什么猴子误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让学生思考(附:动画要点图片)学生分析:水面就像一面镜子,就像人照镜子一样,镜子里面出现人的像,同样道理,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出探究的课题——《平面镜成像》。
二、新知探究(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大小关系教师活动:学生小组中提前准备镜子,让学生照照镜子,感知平面镜成像,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平面镜成像中几个术语: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从平面镜外面,通过平面镜可以观察到的与外面物体相同的另一个物体。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进行猜想,并将猜想归类。
学生猜想、讨论、表达观点。
教师分类汇总学生的观点,去除不合理的猜想,归纳总结:(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教师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教师活动: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学生活动: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如: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可以用两支相同的笔。
学生实验:用两支相同的笔进行实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实验成功了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笔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另一支笔,而看不见像,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完整)平面镜成像教案
2.1(2)平面镜成像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及虚像的理解教学用具:平面镜、玻璃板、相同的两支蜡烛、光屏、刻度尺等教学反思:“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是课程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实验,也是学生第一次做探究性的实验,所以基本是按照猜想、假设、验证和归纳的步骤进行。
平面镜是学生常见的一件物品,几乎每天也在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所成的像也能进行合理地猜测.但由于美术教学中视觉的“远小近大”也使不少同学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镜中的像越小,这些猜想而引发的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如何进行实验验证,必须使学生明白首先要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如果直接用平面镜是没有办法准确找到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质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其它可以替代平面镜的物体—-玻璃板。
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想到玻璃并不是难事.第一产次做探究实验,且平面镜成像并不是很难,所以可心大胆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让他们在展示自己的实验和总结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改进,再进行实验。
也许部分组只能得到其中的一个特点,但在反馈实验中自然知道了如何去做,比按教师要求一步步去做反而收获更多更好!也可以自己弄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如为什么平面镜要垂直桌面,有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垂直桌面,已经发现像悬在了空中,不利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测量距离…….实验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探究,但实验后的反馈是必须要共同来完成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的应用、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小组讨论:做教材第77页探究实验(如图)、1、把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有一个像2、再拿一根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看上去跟前面看到的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分别记下玻璃板前后蜡烛的位置,并用刻度尺量出玻璃板前面的蜡烛与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且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教师点拨: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注意如下细节:选择玻璃板而非平面镜,而且玻璃板要薄、要垂直桌面、用来替代像的蜡烛不能被点燃、2、由于不容易确定蜡烛经过玻璃板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此实验采用了“替代法”,用另一根与原蜡烛等大的蜡烛替代像,从而来研究物像的大小、距离等方面的知识、跟踪训练:1、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3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等于1、7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学习指导二:平面镜成虚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页,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2、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其实它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小组讨论: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把手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上方,手没有(填“有”或“没有”)灼痛感、2、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拿一白屏在后面来回移动,发现白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3、点燃蜡烛,提问:为什么能看到燃烧的烛焰?再由此进行分析为什么觉得平面镜后有虚像?解:烛焰有光进入人眼;烛焰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觉得有虚像、教师点拨:1、人看到物体和看到像都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眼睛本身的生理限制,人眼都只能逆着进入人眼的光线觉得观察到了物体(或像)、后者正是平面镜反射成虚像的原因、2、对比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可知: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跟踪训练: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解:学习指导三:平面镜的应用自主预习:请举出四例说明平面镜的应用:(1)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口镜;(2)潜望镜;(3)太阳能电站;(4)照镜子、小组讨论:请对上述平面镜的四种应用进行分类、教师点拨:平面镜的应用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而加以利用的,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而加以利用的、跟踪训练: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难以理解。
2.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平面镜。
2. 透明塑料板。
3. 棋子。
4. 粉笔。
5. 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谜语导入:人人有一面镜子,除非吃饭不打开,打开以后见自己,吃饭以后见别人。
(打一日常用品)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答案。
3.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平面镜成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3. 利用透明塑料板和棋子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4. 教师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即光的反射。
三、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3. 利用棋子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像的大小等。
四、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如室内设计、化妆等,让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进行解决。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给出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六、深化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方式。
2. 学习使用平面几何的知识解释成像现象。
教学步骤:1. 回顾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引入平面几何中的点、线、面的概念。
3. 讲解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数学方式表达。
4.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已知物体的位置和大小,计算出其像的位置和大小。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5篇)《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1目标:1.学问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受“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看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看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奇妙与和谐,获得“发觉”胜利的喜悦。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同学经受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领会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试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看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试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技巧性,开拓同学思路,对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其发散思维力量。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觉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学2、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老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同学充分想象)[同学争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同学思索空间,同学:思索、分析、争论、归纳]我们采纳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
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作出猜想】(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2)实验方案: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环节三:巩固提高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四:小结作业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二预习目标: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猜想平面镜成的像有哪些特点。
2、尝试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方案。
平面镜成像的教案
平面镜成像的教案平面镜成像的教案【三维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
2、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3、能积极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研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的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两部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各种面镜。
文中共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信息链接。
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平面镜,蜡烛(两根完成一样的),玻璃板,光屏,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平面镜,你曾用平面镜做什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让学生回答。
板书:3.3 平面镜成像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认识平面镜让学生结合P51的图3-26阅读课文,认识平面镜。
2、活动1:镜前观像结合P52的图3-27,认真观察,并回答文中的问题。
特别是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当走近时,像变大;当远离时,像变小。
指出:要想准确无误地找出真正的像,就要弄清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活动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择器材:要根据需要。
思考: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呢?2)进行实验:按P53的步骤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光学的关键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引入课题,而我尝试着曾加一个平面镜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上,通过给定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探究操作,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难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等大的虚像。
二、【学生分析】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已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但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的操作能力。
引导性地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乃至结论的得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光污染的实例,加强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六、【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七、【教学器材】
演示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玻璃镜、白纸一张、纽扣电池等小件。
学生用:玻璃镜、玻璃托、白纸一张、塑料蜡烛两个、尺子、笔。
八、【课时安排】40分钟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究过程。
师:老师叫两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小游戏。
(通过游戏展示:两个同学面对面,听老师指令
看谁做的对)
师: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呢,这
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题。
§4.2平面镜成像
1、师生共同探讨
其实平静的水面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块
平面镜,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美景:
教师展示光滑的瓷砖、镜湖等图片。
师: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结合我们
生活,思考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有何相同和
不同之处?(学生会有一些零散的答案)
师:客观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出关于平面镜
成像的实验探究。
观察演示
思考原因
1、游戏的玄
机,能引起
学生的兴
趣,
2、教师边
实验,边引
导学生注
意观察。
3、感受大
自然、人文
的美,情感
教育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实验
1、利用桌上的平面镜,照下你的脸和手掌的物像大小关系
2、用桌上的镜子,照下你的手靠近和远离平面镜物像的位置关系
(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讲解)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桌面上的器材,自行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
第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第二:猜想与假设;
通过报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
第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在实验桌上,有满足探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试验计划合作完成小组实验。
第四,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得出结论。
推荐代表,依次述说结论和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等情况。
(过程中教师引导)
活动小结:
出示幻灯片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使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展示练习题当堂完成与讲解。
观察自己在
平面镜中成
的像并思
考、讨论与
回答
观察科学的
探究过程。
模仿科学探
究的过程进
行平面镜成
像的实验探
究
学生合作完
成实验,填
写好实验记
录。
学生代表讲
述实验的过
程,并生成
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
4、让学生
观看科学
探究的过
程,理解并
进行平面
镜成像的
特点的实
验探究。
增
强探究意
识。
5、小组交
流增强合
作意识。
三、巩固练习
四、知识小结
五、作业布置PPT展示:
1、课堂练习(根据时间适当练习)
学生述说自己在本节课上最大的收获
……
学生本节课下的作业是:复习本节内容
学生聆听与
思考。
十、【板书设计】
§4.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