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补偿和修复的制度安排。
它的目的是通过价值转移和经济激励,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以市场化、法治化和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制度安排,旨在解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损害和外部性问题。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与背景生态补偿是一种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概念,它强调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和对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认同。
生态补偿的背景主要来自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刻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逐渐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二、生态补偿的原则与目标1. 依法治理: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依法管理和执行,确保补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权益,加强公众参与,提升透明度和公正性。
3. 责任明确: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使补偿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
4. 动态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应根据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补偿标准和补偿对象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生态补偿的实践与案例1. 水资源生态补偿: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原因,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生态补偿的措施,通过对超量取水企业进行费用补偿,促使其减少取水量并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开发和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一些国家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政策,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进行经济惩罚和补偿,以促进物种的保护和修复。
3. 生态修复与重建:一些地区因为过度开发或自然灾害等原因,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可以与企业或组织合作,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使其重新恢复功能,提供生态服务。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日益加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方式。
它通过向生态系统提供额外的资源和资金,来弥补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包括了生态环境补偿、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修复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主要针对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如绿化治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补偿主要是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服务等提供补偿,如旅游扰动、开采矿产等;生态修复补偿主要是针对生态遗址、土地退化、疏林地等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如草原改造、湿地保护等。
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激励环境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维护和保护,调动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自然资源的管理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水平。
生态补偿机制的优点1. 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2. 激励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经济补偿能够激励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责任方改善环境状况,鼓励各种交通和产业活动更为环保。
同时,补偿也可以配合法规进行约束,以达到更加有效的环境治理效果。
3. 促进区域发展和生态扶贫通过组织和实施各种生态补偿计划,可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很多的生态补贴,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具有较长久的作用。
一些在生态补偿机制中明确规定将部分资金投入用于实施生态扶贫,以此来改善穷地人口的生活条件。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国推出生态补偿机制已有多年,2015年国家在《环境保护法》中正式将生态补偿纳入该法律体系,生态补偿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和企业,并且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试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试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作者:曾超毅李昕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当人们享受着繁荣与物质美感时,我们的自然资源在不断的走下坡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承担着发展经济和保护水资源的两项重要任务。
为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有效利用水资源,达到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共同平衡。
中国气候条件复杂、所有地貌类型多样,加之人为与自然的破坏,我国生态环境日益受损,水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治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继而我们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对策研究。
一、生态环境现状人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范围利用自然产物,导致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与经济的发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以粮食为纲领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人们大规模的开垦林地,随意砍伐造成树木和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的流失,导致土壤退化、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严重加剧。
工业中废水、废气等的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水土资源的保持。
人们在森林里乱采滥伐,有些人们竟然盗猎、捕杀珍稀与濒危野生动植物,严重的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
这种演变越演越烈,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地制约着相关单位企业和人们的发展,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以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远大的意义。
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随着生态补偿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我国领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因为改革开放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付出量大,导致今日生态环境严峻。
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巴彦淖尔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水保与生态】巴彦淖尔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探讨母吉君,焦建国,陈全才,赵金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水土保持站,内蒙古临河015000)〔摘要〕文章就巴彦淖尔市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情况,提出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实现生态补偿的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思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探讨中图分类号:S157.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13)01-0096-021巴市水土流失与治理现状巴彦淖尔市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化区域,总土地面积6.4万km2,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
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250mm,多集中于7、8、9月3个月,且以暴雨出现。
多年平均蒸发量2300mm。
多年平均风速3.3 6.3m/s,水土流失面积5.4万km2,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4.0%,多年平均综合侵蚀模数为3645 t/km2.a,每年土壤流失量达1.96亿t。
截至2011年底,全市利用国家、地方财政和企业出资等投资完成总治理面积3100km2,仅占总流失面积的6%,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
2建立水保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2.1完善水土保持发展机制到2011年底,该市水土流失治理度仅为6%,而投资渠道还以国家补助为主。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水土保持相关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政策措施和法律手段,来明确和规范水土保持责任和义务。
2.2增强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目前,在巴彦淖尔市境内生产建设单位不按批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范围施工,没有水土保持方案随意乱堆乱倒、乱压乱挖的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可有效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尽可能少占地以减少扰动和破坏范围;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减轻扰动和破坏强度,避免生产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随意性,降低成本,进而强化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做法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与做法摘要: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加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组织领导;加强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加强生态补偿程序公开透明等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基础理论;做法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1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1.1 概念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专门针对水、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植物、矿产资源等)的使用者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及由此导致的资源损坏、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和丧失的行为应支付的代价,简言之就是土地使用者为水土流失治理者和被损害方作出的经济补偿。
从社会公平性、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出发,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手段,旨在解决区域内或区域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 理论基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源于生态补偿,比生态补偿更具有针对性,是专门针对因水土流失导致资源损坏、生态环境破坏的区域而言。
生态补偿是指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它有何优势
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它有何优势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它又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呢?生态补偿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的制度安排。
它基于“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旨在调整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森林不仅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还为周边城市提供了清新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景观。
然而,为了保护这片森林,当地居民可能需要放弃一些经济发展的机会,比如不能大规模砍伐树木进行木材加工。
在这种情况下,周边受益的城市或企业就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向这个地区提供经济补偿,以弥补他们因为保护森林而产生的损失。
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没有经济激励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可能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
而生态补偿机制的存在,让那些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地区和人们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一些生态脆弱地区通过参与生态补偿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用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作,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往往存在着“牺牲者”和“受益者”的区分。
那些位于生态保护区域的人们,可能因为限制了开发活动而面临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生态补偿机制能够让受益者对牺牲者进行补偿,使得生态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社会矛盾,还能够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再者,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浅谈河北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而激励损害( 或保护 ) 行为 的主体减少( 或增加 ) 因其 行 为带 来 的外部 不经 济性 ( 外 部经 济 性 ) 或 , 达到 保护资 源与环境 的 目的 。 根据河 北 省水 土保 持 生态 建设 的实 际状 况 , 水 土保持 生态 补偿 可分 为两种类 型 :一是对 水 土 保 持生 态建设 区域 、参与 者 提供 的生 态补 偿 , 二 是 由生态环境破坏者提供 由其破坏 活动产生生 态损 失 的补偿 。前 者是 指 由国家各级 政府作 为公 共利益代表人对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者 、 各生态环 境脆 弱 区 、 土保 持 生态 预 防保护 区实行 的各种 水 资金 与 政策 上 的补偿 与扶 持 ; 后者 指 对破 坏 生 态 环 境者 按 照 市 场 化 的规 则 实 行 污染 破 坏 者 付 费 的补偿 方式 。这两种 补偿类 型 在我 国水 土保 持生 态建设 中均有 所实 践与 发展 。国家对 水 土流失 严 重地 区实 行 财 政补 助 , 理 当地 水 土 流 失 ; 定 治 制 政策 , 鼓励对 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人为水土流 失 制 造者 如各 种 开发建 设 工程 的法 人单 位 、 法 违 开荒 乱 垦 的集体 与个 人 收 取法 定标 准 的水 土 保 持补 偿 费 , 这种 补 偿表 面 上看 属于 国家强 制行 政 干预 , 但暗含着市场调节的成分在内。尤其是后 者, 目前在水土保 持生态建设 中, 已形成 了较为 完 善 的制度 , 由各类 开 发建 设项 目实施 水 土保 持 方案所投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修复资金 己占 有 很大 的比重 , 为水 土保 持生 态 建设 投入 中重 成
浅析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途径
3.1 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的手段, 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科目, 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 区的建设补偿和对生态退化严重区域恢复补偿等; 建立“资金横向转 移”补偿模式, 生态受益地区直接向生态保护区进行转移支付, 通过横 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 来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3.2 制定科学量化的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参照以下三方面的价值进行初步核算: 生态 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 生态受益者的获利; 生态破坏的恢复 成本。 3.2.1 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 生态保护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纳入 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同时, 由于生态保护者要保护生态环境, 牺牲了 部分的发展权, 这一部分机会成本也应纳入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从理 论上讲, 直接投入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是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 3.2.2 按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 生态受益者没有为自身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付费, 使得生态保护 者的保护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产生了正外部性。为使生态保护的 这部分正外部性内部化, 需要生态受益者向生态保护者支付这部分费 用。因此, 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计算补偿的标 准。 3.2.3 按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计算 资源开发活动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 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直接影响到区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景 观美化、气候调节、生物供养等生态服务功能, 减少了社会福利。因 此,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需要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成本核 算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 3.3 保证长期稳定的补偿资金来源 1) 开征生态税。政府可以征收生态补偿费和生态补偿税, 作为生 态补偿资金的一个重要和稳定的来源。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 方式利用税收手段予以限制, 对环境友好、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生产 生活方式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等。 2) 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由政府拨出一笔专项资金, 除优化原 有支出项目和新增财力充实以外, 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资助及援助, 逐步构建以政府财政为主导, 社会捐助、市场运作为辅助的生态补偿基 金来源体系。生态补偿基金, 可用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建 设、移民、脱贫等项目的资助、信贷、信贷担保和信贷贴息等。 3) 市场化和社会化补偿。建立市场机制促进补偿, 建立各种生态 资源使用权 ( 如排污权、开采权、挖掘权) 交易市场, 促进各产权所有 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建立生态补偿捐助机构, 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捐 赠; 发行生态补偿彩票等, 从多方位进行资金筹措。
水资源管理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
水资源管理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措施。
本文将针对水资源管理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和目的生态补偿是指基于生态环境的损失和水污染等因素,通过经济或其他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通过补偿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同时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生态补偿的形式生态补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经济补偿、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等。
其中经济补偿是最常见的形式,通过给予生态环境受损方一定的经济利益,来激励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而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则是通过人工手段来改善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水平。
三、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在水资源管理中,生态补偿被广泛应用于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河流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
一方面,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而生态补偿可以为投入提供经济支持,同时也可以激励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另一方面,水库建设、河道疏浚等工程可能会对河流和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态补偿可以通过对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补偿。
四、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案例1. 长江三峡水库项目长江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措施。
比如对受损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人工湿地和保护区,通过经济补偿鼓励当地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2.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四大河流之一,但其流域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措施,并通过生态补偿来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理和案例分析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国都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本文将通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原理和案例,来介绍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原理生态补偿机制,顾名思义,就是对生态环境进行的一种补偿性措施。
它的原理是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对那些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的人或单位进行经济赔偿。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推动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积极行动,更好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分为直接生态补偿和间接生态补偿两种。
直接生态补偿是直接向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进行经济奖励,鼓励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间接生态补偿则是通过生态公益事业的经济支持,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从而达到间接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具体案例分析(一)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也因此存在很多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其中,包括了从环境保护费中分出10%用于生态保护补偿的规定。
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二)美国湖泊保护计划美国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它的湖泊保护计划。
该计划从保护美国的湖泊入手,对湖泊周边的保护区进行保护,通过建设人工湖泊、改善流动湖泊的底泥、控制湖泊水位等措施,加强了对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使湖泊变得更加干净和富有生命力。
(三)澳大利亚雨林保护计划澳大利亚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其中著名的就是它的雨林。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资源,澳大利亚实施了雨林保护计划。
该计划主要通过激励农民停止森林砍伐并改种草地,从而达到保护森林、防止土地沙化的目的。
三、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补偿机制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推广生态补偿机制,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美好。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引言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者提供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以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原则、实施方式以及研究进展,并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概念与原则1.1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生态补偿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使用者实施一种经济或其他形式上的约束与约束措施,以实现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所造成损害进行弥补或修复。
它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并为其提供相应回报的工具。
1.2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生态补偿应基于公平原则进行,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补偿的金额或方式应根据损失程度、责任主体和公众利益等因素进行确定。
(2)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补偿应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同时,生态补偿机制本身也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以确保长期有效性。
(3)责任原则:生态补偿应建立在责任制基础上,明确资源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领导也应承担监管和管理职责。
二、实施方式2.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1)领导主导型:领导在生态补偿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约束和管理。
(2)市场机制型: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源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补偿金额。
(3)公众参与型: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措施。
2.2 生态补偿方式(1)经济性补偿:以经济手段对损失进行弥补或修复。
包括直接支付、税收调节、资源税等形式。
(2)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3)技术支持:为资源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三、研究进展3.1 国内研究进展(1)生态补偿效果评估:通过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生态补偿进行评估,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长江是我 国第 一大河 , 干流全 长 630余 k 流 0 m, 域面 积 10万 k 占全 国总面积1 .% , 口约 占全 8 m, 88 人 国的 1 3 国内生产总值约 占全 国的3 .% , /, 56 在我 国经
央连续 4年 在第 一 号 文件 和 20 07年度 、0 8年 度 20
第2 7卷 第 l 期 1 201 0年 11月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0 . 7 No 1 12 .1
N0 . 2 1 v 0 O
J u n l f a g eRie ce t cR sac stt or a n t vrS i i ee rhI tue oY z nf i n i
文章 编 号 :0 1 5 8 (0 0 1 — 0 4— 4 10 — 4 5 2 1 ) 1 0 9 0
长江 流 域 水 土保 持 生态 补 偿 机制 探 讨
唐 文坚 程冬兵 ,
(. 江科学 院 科研计划处 , 汉 1长 武 4 0 1 ;. 江 科 学 院 水 土保 持 研 究 所 , 汉 30 0 2 长 武 401) 3 00
全 面开展 的有效 方法 。
1 建 立 长 江 流 域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的必 要 性
1 1 加快 水土 流失治 理速度 的 需要 .
当前 , 加强 水 土保 持 、 境保 护 , 立 生态 补 偿 环 建 制度 , 到 了党 中央 、 得 国务 院的 高度 重 视 , 建立 生 态 补偿 制度 的条件 已经 成熟 。从 2 0 0 6年开始 , 中共 中
济社会 发展 中 占有极 其重 要 的地位 。长江 流域 又是
我 国水 土流失最严重 的区域之一 , 复杂多变 的地质地 貌条 件 , 丰沛的 降雨 和人类不 合 理 的生产 活动 , 使流 域 内水 土流失量大面广 、 类型多样 。根据全 国第一 J
浅析我国生态补偿政策
112013年Vol.28No.6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13-05-16作者简介:马勇娜(1987-),女,河北邢台人,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向的研究。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一)生态补偿的概念综合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观点,生态补偿可以定义如下:生态补偿是以经济手段为主,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二)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为了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进行保护性投入。
三是对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自身发展的行为及行为主体予以补偿。
四是对为了自身发展而破坏环境的行为及行为主体予以惩罚。
二、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背景(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所迫。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许多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最严重的依然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而必须要创新思路,积极采取一些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措施。
(二)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推动了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
国际上对生态补偿的实践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外的一些生态补偿实践对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人们对于资源环境有价的逐步认识。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从而导致了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
随着对生态系统的地位、功能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价值的深入了解,人们认识到要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自然资源价值必须要得到合理的补偿。
三、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据文献记载,我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四川青城山。
当时为了解决对森林乱砍滥伐的问题,成都市决定将青城山门票的30%用于护林。
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政策思路的正式提出是在1989年四川乐山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接着,1998年7月1日通过了森林法修正案,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正式写入了《森林法》,森林生态补偿效益制度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水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水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水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开发活动,如修建水库、引水工程、开采地下水等,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修建水库可能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变。
水库的蓄水会改变河流的流速、流量和水温等水文条件,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同时,水库淹没大片土地,可能破坏陆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引水工程可能会改变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格局。
过度引水可能导致水源地的生态失衡,如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干涸、河流断流等,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开采地下水如果不加节制,可能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破坏地下水资源的平衡和生态环境。
此外,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意义生态补偿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对生态保护者或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利益受损者给予合理的补偿,以激励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和生态效益的公平分配。
在水资源开发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平衡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开发者征收生态补偿费用,可以促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采取更加环保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保障生态保护者的合法权益。
那些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或承受损失的地区和人群,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从而提高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生态补偿机制还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合理的补偿资金分配,可以缩小因水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带来诸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生态补偿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对因水利工程建设而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系统。
例如,大坝的修建可能会阻断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库的蓄水可能会淹没周边的土地和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如建设鱼道、恢复湿地等,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其次,水利工程的运行可能会导致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获得了充足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补偿,保障各方的用水权益,促进水资源的公平利用。
此外,生态补偿机制还能够激励水利工程建设者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更加环保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那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呢?一般来说,生态补偿的主体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受益方和政府。
建设方作为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方,应当承担主要的补偿责任;受益方则因为从水利工程中获得了利益,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补偿义务;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发挥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
生态补偿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和政策补偿等。
资金补偿是指通过直接支付资金的方式,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实物补偿则是提供生态建设所需的物资、设备等;政策补偿包括给予税收优惠、项目支持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水 土保 持 生态 补 偿 理 论 与机 制
姜 德 文 - 孟 霞 ,郭 ,毕 华 兴 ,刘 鑫 ,李 俊
( . 利 部 水 土保 持 监 测 中心 ,105 ;. 京 林 业 大 学 水 土 保持 学 院 , 1水 00 32 北 水 土 保 持 与 荒 漠 化 防 治 教育 部重 点 实 验室 ,10 8 :北 京 ) 00 3
摘要
通过对水 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的初步探讨 , 据不同情况 提出付 出与受益 方 根
财政补偿 、 生态保 护区建 立财政 转移支付 补偿 、 矿产 资源开采 收入 提取 、 电发 电收入提取 等 近期实施 补偿 的方 水
式, 为我国水土保 持补偿 分类 试点及逐 步推广 , 尽快建立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提 供理论依 据 , 以加快我 国
Bin oet nvri , e a .o Si& Wa rCnevtnadD srfao o bt g iir o dctn 003 eig hn) e i FrsU i sy K yLb f l jg e t o t osrao e t et nCm an ,M n t f uao ,10 8 :Bin ,C i e i n e i i i i s y E i j a
Ab ta t T e re n c a im f s i n tr c n e v to c lgc o e s t n we e d s u s d. sr c h o s a d me h n s o ol d wae o s rain e oo ia c mp n ai r ic se i a l o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月 4 6 :3 9 ( )9 . 8
浅谈云南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 防治水土 流失 , 是 保护 、 良 改 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 维护和提高 土地生 产力 , 建立 良好生 态
环境 的~项事业 , 在保 护水 土资源 、 障粮食安 全等方 面发挥 保
・
1 4・
中国水土保持 S C 2 1 WC 0 1年第 2期
浅 谈 云 南 省 建 立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的必 要 性
解永翠 郑国洪 蹇 清洪 , ,
( . 南省水利水 电科 学研 究院 , 1云 云南 昆明 6 0 2 ; 5 2 8
2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 昆明勘测 设计研 究院 , 南 昆明6 0 5 ) . 云 50 1
善 生 态 环境 , 有助 于理 顺 生 态 建设 者 和 受 益 者之 间的 利 益 关 系 , 够有 效 地 推 动 水 土保 持 生 态建 设 的 开展 。 能
[ 中图分 类号 】S5 17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0 0 4 (0 1 0 0 1 0 00— 9 1 2 1 )2— 04— 2 门针对水土资源以及其他 自然资源 ( 植物 、 矿产资源等 ) 的使用 者, 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及 由此导致 的资 源损坏 、 生态环 境恶 化、 土地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和丧失行为应付 出的代价。主要从 社会公平性 、 维护 公共利益 的原则 出发, 过政策 和经济 的手 通
人们 的生存基础 , 反过来又大大制约 了云南人 民脱 贫致富 。贫
解 永 翠 等 : 谈 云南 省 建立 水 土 保持 生态 补偿 机 制 的必 要性 浅
・ 5・ 1
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生态补偿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对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激励,对损害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
其核心目的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水资源管理中,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的外部性问题。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会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相关方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例如,上游地区为了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限制了一些产业的发展,付出了经济代价;而下游地区则享受到了优质的水资源。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将这种外部性内部化,使得上游地区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从而激励更多的地区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公平分配。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各不相同。
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根据各地的水资源状况和贡献,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补偿,确保每个地区都能获得与其需求相适应的水资源,同时也能促使水资源的使用者更加珍惜和节约水资源。
此外,生态补偿机制还有利于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当人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时,就会更加积极地采取节水措施、改进用水技术,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那么,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呢?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确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
补偿主体通常是那些从水资源保护中受益或者对水资源造成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如用水企业、城市居民等;受偿主体则是为水资源保护做出贡献或者因水资源开发利用而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如水源地保护区的居民、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者等。
什么是生态补偿如何通过补偿机制保护生态
什么是生态补偿如何通过补偿机制保护生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生态系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各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生态补偿呢?简单来说,生态补偿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对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组织或个人进行补偿,同时对那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价值,而那些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行为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比如,一个地区为了保护水源地,限制了工业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这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其他受益地区可以给予这个地区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弥补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损失。
生态补偿的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资金补偿,这是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形式,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还有政策补偿,比如给予生态保护地区在税收、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技术补偿,为生态保护地区提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项目补偿,通过在生态保护地区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程等,来改善生态环境。
那么,如何通过补偿机制有效地保护生态呢?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生态保护的成本以及生态破坏的损失等因素。
比如,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要考虑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森林保护的投入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只有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才能真正激励各方参与生态保护。
其次,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生态补偿的主体通常是生态受益方,比如下游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因为他们享受到了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而客体则是生态保护的提供者,如上游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居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摘要:水土流失不仅蚕食着珍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着生态系统的正常良性循环。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它是促进地区间协调和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们应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制度,利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意义、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采矿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手段。
于是,在水土流失区域建立良性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水土流失不仅蚕食着珍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着生态系统的正常良性循环。
水土流失会毁坏大面积的林地草地,导致土壤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有效含水量减少,调节气候、水分循环的功能随之下降,致使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的厂矿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重经济轻水保,致使水土流失愈演愈烈。
同时水土保持工作在近50多年的发展中,有着很多的缺陷,例如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受益者无偿占有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水土流失治理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缺乏保持水土的经济激励;同时导致水土流失者、破坏现有水土保持设施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这种生态保护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使水土保持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
1.2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各方利益关系的手段总和。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使水土保持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益最大化,并且有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地区间协调和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因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不合理分享,加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需要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调整环境利益分配关系的手段,来促进城乡、地区和社会群体间的协调和公平发展。
第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在发展中得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思想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重要手段。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建议
2.1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方面
基层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机制的人力物力不到位。
人力是做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而
物力是做好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保障,人员少,资金紧使得基层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无法正常运转。
希望能够由受益区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补偿上游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区,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赔偿以及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都应纳入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每年由中央及省级政府统一划拨,专款专用;从矿产资源开采、水电企业的发电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补偿资金;实行对能源开采企业,增加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税费,对受影响和破坏的地区进行补偿;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省级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扶持当地欠发达地区的治理;同时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更好地。
2.2 行政干预方面
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中,基层的水土保持工作经常会受到来自领导层甚至是高层领导的行政干预,针对于此,建议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对一些引发人为水土流失事件的建设单位,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曝光,让全社会关注事件发展的进程和结果,这就等于给行政干预行为亮起了黄牌,为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同时,建立一套下情上传的通道或体制,以让上级水保监督执法机构能够直接知道水保执法工作一线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真实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及支持,以切实减少行政干预的产生。
2.3 法律法规制定方面
在督促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不编报方案即开工建设或生产的项目业主作出处罚的具体条文,仅水利部的规章中对水土保持方案未经审批即擅自开工建设和生产的项目业主有作出处罚的具体条文,同时还并未对不编报方案即开工建设并有生产性收入的“收入”是否应视为“非法收入”作出明确定性,所以在操作时难度极大,或者说在认定“非法收入”时基本不具有法院明确承认的可操作性。
同时,法院对我们把“根本不编报水保方案”的行为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未经审批擅自开工”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是不予认可的。
还有水土保持“两费”征收的依据依然是1994年2号文件,法律法规的缺陷,征收依据的落后,增加了水土保持生态机制进一步开展的难度。
希望尽快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
建议尽快修订《水土保持法》,并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纳入法律条文。
3 结语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常伟,男,汉族,邯郸县水利局,助理工程师。
李莺,女,汉族,邯郸县水利局,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