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
戴叔伦《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水
01
02
03
04
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黍离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桑榆
01
02
03
04
菊花象征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象征 美女的容颜
牡丹象征 高贵、富贵
杨花象征 飘零、离散
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
2017
李白《菩萨蛮》:
01
201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02
2019
柳永《雨霖铃》:
03
202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04
2021
李叔同《送别》:
05
202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06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西楼
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分类方式一:1、树木类2、花草类3、动物类4、风霜雨雪水云类5、器物类6、颜色类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8、地点9、其他类分类方式二: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分类方式三:1、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代表意象1、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范。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一、地点类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竹:气节、积极向上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浮萍:漂泊不定三、动物类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1.明月:常常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表达深沉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2.长江:常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3.长亭: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地,因为古代的驿道边常常建有亭子,供行人
休息或送别。
4.杜鹃:常常象征着悲苦、哀伤和思乡之情。
5.草木: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和性格,如“红豆”代表爱情,“菊花”代表
隐逸和淡泊名利。
6.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留恋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
7.蝉:常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
8.鸿雁:常常用来表达书信和思乡之情。
9.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与傲骨和独立的人格相联系。
10.山水: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情操,也可以表达壮志豪情。
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协议关键信息1、常见意象:月、柳、梅、菊、雁、竹等2、象征意义分类:思乡怀人、离别愁绪、高洁品质、坚韧精神等3、诗词举例:《静夜思》《折杨柳》《梅花》《饮酒》《使至塞上》《竹石》等二、具体内容11 月的象征意义111 思乡怀人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月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的光辉洒在床前,诗人恍惚中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仰望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112 孤独寂寞的象征月也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寂寞的心境。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113 美好时光的象征有时月还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相似,而人生短暂,引发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
12 柳的象征意义121 离别愁绪的象征柳在古诗词中多与离别相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暗含挽留之意。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旁新绿的柳色,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边,晓风轻拂,残月高悬,烘托出离别的凄楚。
122 柔情的象征柳也能象征柔情。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姿态。
13 梅的象征意义131 高洁品质的象征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常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1. 植物意象!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那可是秋天的代表呀。
植物可太常见啦,什么梅兰竹菊,各有各的美好寓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2. 动物意象也不少哇!“两个黄鹂鸣翠柳”里的黄鹂多可爱呀,能给诗增添很多活泼的感觉呢。
动物总能传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哟!
3. 天文气象意象也很牛呢!“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有些忧伤的氛围呀。
这类意象能让诗的意境更独特嘞!
4. 器物意象也别小瞧呀!“醉里挑灯看剑”,这灯和剑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豪迈之气。
它们能让诗歌更有故事感诶!
5. 地理意象多有意思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那磅礴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它们可是能给诗增添宏大的背景哦!
6. 人物意象可重要啦!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让我们对那种闲适的生活充满向往呢。
这些人物能赋予诗歌灵魂呀!
7. 颜色意象也很绝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鲜明的颜色让画面感超强的。
能让诗更加生动形象嘞!
8. 场景意象也不能忘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大漠的场景多壮观呀。
它们就是诗歌的大背景呀!
我觉得这些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真的是超级丰富又超级有趣,它们让诗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人沉醉其中呀!。
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抽象的情感或思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意象: 1. 自然意象:描写自然景色,如山水、花草、天空、雨雪等,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动物意象:通过描写动物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狼、鸟、猫等。
3. 色彩意象:通过描写色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红、黄、蓝、绿等。
4. 音乐意象:通过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嘈杂、悦耳、婉转等。
5. 建筑意象:通过描写建筑物的特点和形象,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如宫殿、城堡、简屋等。
6. 身体意象:通过描写身体的部位和感觉,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眼睛、手指、笑声等。
7. 器物意象:通过描写器物的形象和功能,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如钟表、手锤、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些意象,通过细致的描写和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1 -。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古诗词中充满了许多经典的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其中,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一百个典故,希望对喜爱古诗词的读者有所帮助。
1、冰雪意象常被用来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
例如XXX的《芙蓉楼送辛渐》中“一片XXX在玉壶”,意指高洁的心性。
2、月亮意象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愁。
例如XXX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XXX 的《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意象常被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自汉代以来,人们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这种情感。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的灞陵桥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点。
例如XXX的“绿杨陌上多别离”和XXX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XXX,XXX残月”等诗句都表达了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们栖息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
古人常以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例如,《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XXX在《在狱咏蝉》中写道:“无人信高洁。
”XXX在《蝉》中表达了“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的思想。
而XXX在《蝉》中则写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常被用来反衬荒凉,以表达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如,XXX在《扬州慢》中写道:“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XXX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
这里是以XXX的繁茂衬托荒凉。
XXX在《蜀相》中写道:“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XXX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6、南浦是古代中国诗歌中的水边送别之所。
XXX在《九哥河伯》中写道:“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诗文常见意象
古诗文常见意象
1. 春天的意象:春风、花开、新绿、蝴蝶、鸟儿、蜜蜂等形象。
2. 秋天的意象:秋风、落叶、金黄、丰收、霜冻、菊花等形象。
3. 冬天的意象:寒冷、雪花、冰冻、白雪、寒梅、梅花等形象。
4. 夏天的意象:酷热、阳光、游泳、西瓜、荷花、蜻蜓等形象。
5. 月亮的意象:明亮、皎洁、溶溶、银色、圆月、弯月等形象。
6. 夜晚的意象:黑暗、星星、夜空、月光、蛙鸣、蟋蟀等形象。
7. 水的意象:清澈、流动、涓涓、波光、江河、湖泊等形象。
8. 山的意象:雄伟、峻峭、巍峨、青山、青翠等形象。
9. 花的意象:芬芳、娇艳、妖娆、花香、花语等形象。
10. 鸟的意象:自由、飞翔、高鸟、鸣鸟、飞鸟等形象。
诗歌意象分类归纳七大类
诗歌意象分类归纳七大类
诗歌意象分类归纳七大类,具体如下:
1. 自然意象: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花鸟、风雨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人文意象:以人类社会中的人物、事件、风俗、历史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 情感意象: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4. 哲理意象:以哲学观念、道理、寓意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艺术意象:以艺术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6. 宗教意象:以宗教信仰、神话传说、道教、佛教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 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意象。
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分类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分类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草木类:如柳(送别、留恋、伤感)、梅(坚强、傲骨、独立)、草(生命力、生生不息、希望)、松柏(孤直、顽强、高洁)、竹(气节、积极向上)等。
2. 花卉类:如菊(隐逸、高洁、脱俗)、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等。
3. 风霜雨雪水云类:如风(温柔、美好;冷酷、凛冽)、霜(秋色、冷酷、严厉)、雨(绵柔、愁绪;热烈、激昂)、雪(冰冷、冷酷;纯洁、美好)等。
4. 动物类:如蝉(清高、洁身自好)、鸿雁(思乡怀亲之情)、鸳鸯(恩爱夫妻)、猿啼(哀伤、凄厉)等。
5. 器物类:如琴瑟(离别之痛)、玉(高洁、美好)等。
6. 颜色类:如白(纯洁、无暇)、红(热情奔放、青春)、绿(希望、活力)、蓝(高雅、忧郁)等。
以上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分类,了解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意象分类
•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战 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 1. 投笔。班超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 境,取爵封侯。 • 2. 长城。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宋文帝借机杀他时, 檀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 守边的将领。 • 3. 楼兰。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 兰”指建功立业。 • 4. 柳营。指军营。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后多以 “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 以其喻杀敌报国。 • 6. 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 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 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 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3.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人 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 • 4.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 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 对亲人的牵挂) • 1. 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 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 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 3. 莼羹鲈脍。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 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 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 思乡之情的成语。 •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 • 5.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标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标准一、自然意象。
1. 天文气象类。
- 月。
- 解析:月亮在古代诗歌里可是个超级明星意象。
它常常代表着思念。
为啥呢?你想啊,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抬头看月亮,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
所以那些离家的游子啊,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就会对着月亮抒情。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直白,看到月亮就想家了。
而且月亮还能暗示时间的推移呢,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出来的时候就是黄昏后的约会时间啦。
- 云。
- 解析:云这个意象很有趣。
有时候它代表着漂泊不定。
云朵在天空中随风飘荡,居无定所,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一样。
比如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里的浮云就把游子那种漂泊、没有归属感的状态给表现出来了。
云还能表示一种高远的意境,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白云在天空中飘荡了千年,给人一种很空灵、悠远的感觉。
- 雨。
- 解析:雨的意象可丰富了。
春雨常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因为春雨一下,万物复苏,就像杜甫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就像个懂事的小精灵,在春天的时候就来滋润大地,带来生机。
而秋雨呢,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忧伤的感觉。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一起,秋雨一下,那愁绪就像秋雨一样绵绵不绝。
2. 山水草木类。
- 山。
- 解析:山在诗里有时候代表着沉稳、庄重。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一直屹立在那里。
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的山就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他站在山顶上,觉得众山都小了,自己是多么的伟大。
而且山还可以象征着阻隔,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重重的山就像困难一样挡住了诗人的路,不过后面又有转机。
- 水。
- 解析:水的意象也很有内涵。
江水常常和时光的流逝联系在一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不停地向东流去,就像时间一样一去不复返,那些英雄人物也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成为历史。
而溪水呢,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清泉石上流”,那清澈的溪水在石头上流淌,画面感十足,充满了生机。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意象:
1. 自然意象:如山水、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
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感慨或思考。
2. 动物意象:如飞鸟、走兽、昆虫等。
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生命、自由、爱情等的思考。
3. 人物意象:如古人、今人、友人、恋人等。
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友情、爱情等的思考。
4. 器物意象:如琴、棋、书、画、酒杯、茶具等。
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文化、艺术、生活等的思考。
5. 抽象意象:如忧愁、欢乐、孤独、寂寞等。
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诗歌的常见意象
诗歌的常见意象
诗歌的常见意象包括以下几种:
1. 送别、留恋、伤感:例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
2. 离别:例如月亮、鸿雁、长亭、灞桥等。
3. 故乡:例如桑梓、杜鹃、鹧鸪等。
4. 飘忽不定、遣愁:例如浮云、孤灯、孤舟等。
5. 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例如关山、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等。
6. 松: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7.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8. 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9. 花卉类:美丽;高洁;忧郁;恋情;人生感慨。
例如梅花象征美人;莲花象征美和爱;桃花象征文人身世感慨,隐名与求仙理想寄托。
10. 草叶类: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禾黍常用来表达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11.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意象,诗歌意象还包括很多其他元素,意象的选择和使用也因时代和文化背景而异。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寄托思乡之情是常用的笔法。
0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02
月亮
柳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意象
01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02
“象”——物象、形象。
03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04
什么是意象
谢谢观看
THANK FOR YOU WATCHING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南浦、长亭 ——离别之所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01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02
芳草
浮云
用漂移不定的流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三、爱情类意象
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2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
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古诗意象分类整理
古诗意象分类整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意象分类整理:
1.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阳关等。
2.思乡类:月亮、杜鹃、鸿雁、芳草、长江、黄河等。
3.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落花、杜鹃、猿猴、登高、迟暮等。
4.抒怀类:梅花、菊花、竹子、冰雪、浮云、月亮、孤舟、栏杆等。
5.爱情类:红豆、连理枝、比翼鸟、鸳鸯、蝴蝶等。
6.人生类:流水、浮云、尘埃、风雨、夕阳等。
7 战争类:烽火、长城、楼兰、关山、胡雁、边塞、半夜刁斗、连年征战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意象分类,实际上古诗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意象,也需要根据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完整word版)意象的分类
意象的分类A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斜阳(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风、烟、霜。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杨柳(垂柳、柳枝、柳)。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落花(落红、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松、菊、梅。
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梧桐、萍、芭蕉。
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树木类。
黄叶:凋零。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兴亡之感。
红叶:传情之物,思念。
松柏:坚强,傲岸梧桐:凄凉,凄苦,悲情。
花草类。
花落: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
兰:清高,自傲,高洁。
菊:高洁品格,隐逸。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人生逆境。
红豆:爱情,友情。
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志向,理想,追求。
鹰:刚劲自由,人生志向高阔,豪情壮志。
瘦马:漂泊。
沙鸥:飘零,伤感。
乌鸦(寒鸦):伤感,倦归,凄清。
孤雁:孤独,思乡念亲。
鸿雁:书信,思乡怀人。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浪汹涌:人生逆境,江湖诡谲。
寒烟:境况惨淡,人生迷惘,理想不得实现。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①然:通"燃"。
问题: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
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
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
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
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
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
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1)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唯有落花知!【注】①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
这里是词人自比。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
【答案】"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7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
鍪,音móu。
万兜鍪:千军万马。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
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①,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此处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参考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潇洒、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
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轻柔的橹声如人语呢喃,反衬出夜的宁静和幽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
虽然孤独一人,但无茕茕孑立的孤独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3】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6】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
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7】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7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⑴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
(2分)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分)⑵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
(1分)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