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恐怖电影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两国的恐怖电影在风格、主题、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中美恐怖电影进行分析和对比。
首先,从风格上来看,中美恐怖电影的差异十分明显。
美国的恐怖电影通常注重血腥、暴力、肢解等血腥恐怖的表现手法。
比如《电锯惊魂》、《命令之召唤》等。
这些电影往往通过镜头刻意加强视觉效果,使得观众们体验到更为直观的恐怖感。
而中国恐怖电影则更为注重氛围的营造,通过气氛和跳跃式的视觉刻画来造成恐怖的感受。
它们往往聚焦于威胁和人类所不能控制的恐怖,比如《鬼影实录》、《恐怖游轮》等。
其次,从主题上来看,中美恐怖电影的差异也十分显著。
美国的恐怖电影通常注重科幻或者超自然的元素,常常涉及到魔鬼、僵尸、吸血鬼、鬼魂等。
这些主题可以通过高科技的特效制作得到更加逼真的呈现,使得观众在视觉上的效果更为震撼。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注重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揭示。
比如《寂静岭》、《牵扯》等,这些电影中通常涉及到亲情、友情、恋爱关系等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题材也容易引起中国观众们的共鸣。
最后,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中美恐怖电影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美国的恐怖电影往往以外显的方式来表现恐怖,通过血腥、肢解、恐怖音乐等手段来令观众产生恐慌感。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通常采用内隐的方式来表现恐怖,强调恐怖的暗示和内在性,让观众自行脑补。
这种表现形式不但可以令观众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展现出中式恐怖文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美恐怖电影在风格、主题、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注重视觉和暴力的冲击,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与内隐的表现。
但无论是哪种风格,恐怖电影都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趣味。
论中美恐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The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orror Film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论中美恐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The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orror Film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Guo ZhonghuaXinke College of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y, 2010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Abstract in English ...................................................................................................... i i Abstract in Chinese. (iii)Ⅰ. Introduction (1)Ⅱ. A Brief Account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2)2.1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Horror Films (2)2.2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3)2.2.1 Different Origins of Horror Culture (3)2.2.2 Different Styles of Horror Film (4)2.2.3 Different Horror Effects (5)Ⅲ. 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6)3.1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Subjects (6)3.2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Human Nature (8)3.3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Horror Effects (9)Ⅳ. Conclusion (10)Bibliography (11)AcknowledgementsThe author thanks all those who have helped to make this paper presentable. I am especially grateful to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Mrs. Guo, my supervisor, who took pains to read and reread the whole paper and gave detail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Second, I am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following persons: Mr. Huang and Mr. Xue ,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and for giving me valuable helps or materials on the thesis writing. Without their generous help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the thesis.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AbstractHorror film, ghastly and bloodcurdling, usually contains some violence and is willing to make the audience creepy. Terror is a kind of human’s inherent psychological response. And the terror culture is also a very peculiar cultural phenomenon since ancient times. Even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still worship at the ghosts, gods and supernatural being. What the terror film reflects is iust the continuity and 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f human’s ancient culture. In short, the horror films from different angle reflects different images, such as different forms, different consequences,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flec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horror films is a very significant topic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an simply be concluded as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ideolog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s, th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in American horror films ,studys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s and the quantity ,cultures and the subjects, cultures and the horror effects , and provides some methods and advice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Key words: horror films;comparative;cultural;horror effects摘要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近年来中美的恐怖电影产业都蓬勃发展起来,不同风格的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恐怖电影的不同之处。
首先,风格上的差异。
中式恐怖电影风格较为传统,以神怪妖魔为主题,展现了中国的神话文化和民间传说。
例如《九层妖塔》、《楚门的世界》等,这些电影通过神话的元素和情节来引导观众的思考,更注重表现出恐怖气氛,让观众感到恐惧。
而美式恐怖电影则更加刻意追求暴力、血腥和惊吓效果,例如《Annabelle》、《惊厥庄园》等,这些电影多以人类邪恶和血腥为主题,更注重镜头语言,通过创造紧张悬疑的气氛来吸引观众。
其次,故事情节上的差异。
中式恐怖电影多以精神恐惧为主题,情节复杂,往往需要观众沉浸其中才能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例如《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摄魂者》等。
而美式恐怖电影则更加注重节奏和惊吓效果,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明了,例如《恐怖游轮》、《极恶非道》等。
美式恐怖电影多以情节发展为主要手段,通过改变节奏和情节的转折来制造惊吓效果,往往让观众在电影中难以放弃。
此外,制作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式恐怖电影很少采用特效手段和CGI技术,更注重用实拍手法来制造恐怖气氛。
例如《厉害了,我的国》中的尸体堆和血腥场面是通过实拍拍摄的,这样的手法更容易让人产生恐惧感。
而美式恐怖电影则多采用特效和CGI技术,例如《异形:契约》中的异形通过CGI技术制作,更加逼真。
总之,中美恐怖电影因为文化不同、观念不同和制作手法不同,在风格、情节、人物、制作手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也是中美恐怖电影之间的魅力所在。
希望各国恐怖电影行业能够借鉴对方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恐怖电影。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从题材和故事情节方面来看,中美恐怖电影在选择题材和创作故事情节上存在着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注重于超自然元素的运用,如鬼魂、吸血鬼、僵尸等,同时也涉及到科幻、惊悚等元素,例如《异次元杀阵》、《寂静之地》等,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更加宏大、独特,更加适合国际市场。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多地采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文化元素,如僵尸、尸家、鬼怪等,例如《尸兄》、《追魂夺命》等,这些作品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更容易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
通过题材和故事情节的选择,中美恐怖电影在受众取向上呈现出差异化特点。
从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上来看,中美恐怖电影在视觉美学、节奏节制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加注重于特效和视觉效果的运用,以及故事情节的节奏紧凑、情感张力的渲染,如《小丑》、《闻香识女人》等,这些作品在视觉呈现和节奏控制上更具有震撼和刺激性,更容易引起国际观众的兴趣。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注重于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心理刻画,如《九层妖塔》、《极光之恶》等,这些作品在人物描绘和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深沉,更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通过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的差异,中美恐怖电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展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市场影响和票房表现上来看,中美恐怖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受众反响也存在着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市场影响力,其大片制作和市场推广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例如《安娜贝尔》、《午夜凶铃》等,这些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其在海外市场上的宣传推广和票房表现也相对较弱,例如《极度凶巴巴》、《疯狂食人族》等,这些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通过市场影响和票房表现的差异,可以看出中美恐怖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美恐怖电影在题材、风格、受众取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加注重于超自然元素、特效运用和市场推广,更适合国际市场的观众取向。
中美电影中鬼形象之文化解读
近代:以《倩女 幽魂》为代表的 鬼故事,形象多 为美丽、善良、 深情的女鬼,具 有浪漫色彩
当代:以《鬼吹 灯》为代表的鬼 故事,形象多为 探险、冒险、悬 疑的鬼故事,具 有探险色彩
现代:以《捉妖 记》为代表的鬼 故事,形象多为 可爱、搞笑、幽 默的鬼故事,具 有娱乐色彩
美国电影中鬼形象的演变
早期:以恐怖、惊悚为主,如《弗兰肯斯坦》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喜剧元素,如《捉鬼敢死队》 21世纪初:开始出现爱情元素,如《暮光之城》 近年来:开始出现科幻元素,如《超能陆战队》
视觉效果
拓展鬼形象的 应用领域,如 游戏、动漫等
美国电影中鬼形象的未来 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
谢
观
看
汇 报 人 :
美国电影中的鬼形象:多为男性,形象恐怖,具有超自然能力,如《鬼影实录》中的 鬼形象
中国电影中的鬼形象:多与爱情、复仇等主题相关,如《倩女幽魂》中的女鬼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鬼形象:多与恐怖、悬疑等主题相关,如《鬼影实录》中的鬼形象
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国电影中的鬼形象: 多以恐怖、神秘、阴 森的形象出现,代表 着邪恶、恐惧和死亡
中
尽单 量击 言此
美 简 处
意输
之 赅 入 电 的 你
阐的
文 述 正
观文
影 点 , 文 化 字 中 是 您 解 思 想 鬼 的 提 读 炼 形 ,
汇 报 人 :
请
象
壹
形 象 的 起 源
中 美 电 影 中 鬼
贰
形 象 的 差 异
中 美 电 影 中 鬼
叁
形 象 的 演 变
中 美 电 影 中 鬼
肆
形中 象美 读的文电影 化中 解鬼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中美恐怖电影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从故事情节、恐怖元素和审美观念三个方面对中美恐怖电影进行对比分析。
从故事情节来看,中美恐怖电影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往往注重于对恐怖事件的描绘和解决,强调恐怖气氛的烘托和情节的跌宕起伏。
美国电影《咒怨》讲述了一个被鬼魂缠绕的女孩的故事,通过揭示该女孩死亡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展示了恐怖的过程。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更注重于对人物心理状态和社会问题的反映。
中国电影《灵魂摆渡》中,主人公通过和自己死去的妻子的对话,探讨了生死和道德的问题。
中美恐怖电影的故事情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从恐怖元素来看,中美恐怖电影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往往采用视觉特效和尖叫音效来制造恐怖氛围,注重于视觉上的刺激和吓人效果。
美国电影《寂静岭》通过恶俗的场景和细节,如血腥的画面和强烈的音效,制造出了极大的紧张和刺激感。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注重于情节的紧凑和悬疑的建立。
中国电影《恶魔终结者》中,通过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恐惧和对抗恶魔的斗争,营造了一种悬疑和压抑的氛围。
中美恐怖电影的恐怖元素也存在差异。
中美恐怖电影的审美观念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往往注重于刺激和娱乐,追求观众的惊悚感和刺激感。
美国电影《惊变28天》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惊悚和刺激感。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注重于思考和感受,追求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中国电影《迷城青梅竹马》中,通过对人性恶与善的刻画,引发观众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中美恐怖电影的审美观念也存在差异。
中美恐怖电影在故事情节、恐怖元素和审美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注重于恐怖事件的描绘和刺激感的营造,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注重于人物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反映。
中美恐怖电影的恐怖元素和审美观念也存在差异,美国电影注重于视觉刺激和娱乐效果,中国电影则注重于情节和思考。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使得中美恐怖电影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恐怖电影一直是电影界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题材,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有着大量的恐怖电影制作和观众群体。
而中美两大电影产业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恐怖电影也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题材、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就恐怖电影的题材而言,中美两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恐怖电影以血腥、暴力、惊悚为主,其代表作品如《闪灵》、《人皮客栈》等,常常带有大量的血腥画面和恐怖场面,以惊吓观众为主要手段。
而在中国,恐怖电影往往更加注重心理恐怖和文化元素的融入,代表作品如《魂断蓝桥》、《灵魂摆渡》等,这些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灵魂恐怖与超自然信仰,强调传统文化中的鬼神信仰和超自然现象。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在题材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两国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
在审美观念上,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美国的观众更倾向于直接震撼和视觉冲击,对于视觉效果和血腥场面的追求更为强烈,而中国的观众则更为注重情感共鸣和文化内涵,更为看重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构建。
这也导致了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在美国的恐怖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血腥画面和震撼场面,而在中国的恐怖电影中,则更多地强调情感共鸣和心理冲击,其恐怖元素更多地表现为隐喻和象征。
尽管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它们也有着一些共通之处。
在叙事结构上,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都倾向于采用紧张悬疑的叙事方式,通过构建紧张的氛围和扭曲的心理状态来引发观众的恐惧和焦虑。
在人物塑造上,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都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上进行了深刻的刻画,试图让观众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在题材上,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有一些类似之处,比如都包含了对人类恐惧心理和超自然现象的探索,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震撼力。
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在题材、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近些年来,恐怖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中美两大电影产业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位置,其恐怖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影响力也备受瞩目。
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风格和制作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视听效果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恐怖电影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从故事情节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有着不同的取向。
美国的恐怖电影注重于恐怖元素的突破和惊悚程度,强调视觉冲击和特效的表现力。
而且,在美国的恐怖电影中,情节设置相对复杂多变,引人入胜,往往会通过人物关系和心理来构建故事,给观众以更多的思考空间。
《寂静之地》、《厄运之屋》等影片在情节设计上展现出了美国电影的恐怖特点。
相比之下,中国的恐怖电影更加重视恐怖元素与文化传承的结合。
中国的恐怖电影往往会选取一些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元素,如鬼怪、尸体等,通过这些符号来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中国的恐怖电影也会更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挣扎,强调情感冲突和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凶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影片以中国古代传说为灵感,展现出了浓厚的中国式恐怖元素。
从视听效果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美国的恐怖电影注重视觉冲击和特效的运用,通过血腥画面和动态音效来营造一种惊悚氛围。
这种表现方式在视听上对观众的冲击力极大,往往能够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惊声尖叫》系列影片以及《安娜贝尔》系列影片都是典型的美国式恐怖电影,其视听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具有显著的不同。
美国的恐怖电影往往更加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恐惧,它常常借助科技和社会背景来展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恐怖。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传达,追求在恐怖元素中寻找一种超越世俗的东方心灵寄托。
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使得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在情感表达和情节构建上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在故事情节、视听效果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美恐怖片比较
浅析中美恐怖电影的差异一、从中美文化起源谈起。
中国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这种怪力乱神,超自然的力量,便是先民对自然恐惧的产物,也是恐怖电影的文化源头。
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受儒道文化影响最深,因此中国恐怖电影也不免打上这种文化烙印。
中国的《聊斋志异》是中国鬼文化的代表著作,将中国鬼文化演绎得异常精彩。
而美国是个极为年轻的国家,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主要是欧洲的殖民文化。
美国文化起源于欧洲,发展又区别于欧洲。
《圣经》便是美国的恐怖电影文化源头了。
二、中美电影文化的分歧。
恐怖电影,美国历史远远早于中国。
中国最初也曾借鉴美国好莱坞恐怖电影,但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中国儒道文化。
由于美国历史很短,恐怖片主要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基调,并依赖于电脑特技。
美国《生化危机》系列,便是这类的经典,急剧视觉冲击。
生化在对人性在急剧恐惧中对生的渴望的发掘与变现,和对科技的反思方面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中国恐怖电影,注重对情景的营造,主题也比较鲜明,内含正面的教育意义。
美国恐怖电影血腥暴力表现较多,注重暴力美学的发掘,在情与爱方面表现也比中国电影要大胆开放。
美国恐怖电影借助好莱坞无所不能的电脑特技,将魔幻奇异的虚幻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视觉表现更为震撼。
中国恐怖电影缺乏这种特技资源,便将恐怖因素转向内心世界和中国悠久的鬼文化。
《聊斋志异》系列便是中国鬼电影的代表,注重情与爱,黑与白,善与恶的发掘与表现。
三、中美僵尸片中的异同。
美国吸血鬼、僵尸、灵异电影,将神传说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老故事注入了现在元素,更贴近美国人生活。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电影往往企图恢复历史面貌,以古翻新,同时又加入现代元素,就像现在穿越剧如此流行一样。
美国历史太短无所回首,便将目光转向了未来与科幻。
中国的茅山道士系列的僵尸片大受好评,这不得说与中国道教文化没有关系。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电影是一种多元化和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
这里将对中美两个国家的恐怖电影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展现出中美影片在恐怖电影领域中的差异性。
首先,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中国,恐怖电影往往强调对吸血鬼、僵尸、鬼魂等传统元素的应用。
这些元素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而且通常会描绘出非常真实的场景,算是一种“鬼怪文化”。
而美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加关注现实中的恐怖事件,以灵异现象和外星生物为主要元素。
美国电影也常常将真实事件作为故事情节,更加聚焦于人性的深度挖掘。
其次,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诉求和审美趋向。
在中国的恐怖电影中,传统文化氛围的陪伴下,强调阴暗的气氛和犯罪背景,如《灵魂摆渡》、《画皮》等,情感上也比较偏向于压抑和阴郁。
而美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喜欢将犯罪与科学结合起来,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来表现人性,在情感上注重个性的争斗和心理折磨,例如《寂静之地》、《异形》等。
再次,中国电影对恐怖片在创作过程中还要受到审查制度的影响,因此在恐怖元素的呈现上相对较为含蓄。
而在美国电影中,恐怖元素和暴力场面被描绘得比较直观和暴力,也更加直接地表现了恐惧与生命的真相。
最后,无论中美恐怖电影形式风格相异,可仍然有一些通用的要素。
例如对于影片情节设置的创作思路上,中美两国都非常注重节奏的安排和情节的悬疑性,让观众的情感与电影情节逐渐递进,更加紧张有序。
同时,在人物化和角色塑造上,两国恐怖电影都注重对角色性格特点的刻画,以帮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故事发展和恐惧氛围。
总之,中美两国的恐怖电影在形式、情感和审美上有所不同,但都是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两国电影制作背后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理念。
未来,中美两国在恐怖电影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希望可以碰撞出更多惊悚经典,造福全球观众。
论中美恐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论中美恐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The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orror Film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论中美恐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The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orror Film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Guo ZhonghuaXinke College of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y, 2010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Abstract in English ...................................................................................................... i i Abstract in Chinese. (iii)Ⅰ. Introduction (1)Ⅱ. A Brief Account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2)2.1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Horror Films (2)2.2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3)2.2.1 Different Origins of Horror Culture (3)2.2.2 Different Styles of Horror Film (4)2.2.3 Different Horror Effects (5)Ⅲ. 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Horror Films (6)3.1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Subjects (6)3.2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Human Nature (8)3.3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Horror Effects (9)Ⅳ. Conclusion (10)Bibliography (11)AcknowledgementsThe author thanks all those who have helped to make this paper presentable. I am especially grateful to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Mrs. Guo, my supervisor, who took pains to read and reread the whole paper and gave detail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Second, I am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following persons: Mr. Huang and Mr. Xue ,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and for giving me valuable helps or materials on the thesis writing. Without their generous help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the thesis.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AbstractHorror film, ghastly and bloodcurdling, usually contains some violence and is willing to make the audience creepy. Terror is a kind of human’s inherent psychological response. And the terror culture is also a very peculiar cultural phenomenon since ancient times. Even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still worship at the ghosts, gods and supernatural being. What the terror film reflectsis iust the continuity and 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f human’s ancient c ulture. In short, the horror films from different angle reflects different images, such as different forms, different consequences,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flec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horror films is a very significant topic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an simply be concluded as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ideolog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s, th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in American horror films ,studys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s and the quantity ,cultures and the subjects, cultures and the horror effects , and provides some methods and advice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Key words: horror films;comparative;cultural;horror effects摘要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
中美灾难片的文化差异分析——以《2012》及《惊天动地》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美灾难片的文化差异分析——以《2012》及《惊
天动地》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12》和《惊天动地》是中美两国的优秀灾难片代表作,两部电影的主题都围绕着灾难发生和人类生存这一核心元素展开。
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灾难故事,不同的文化因素所体现出的异质性、文化差异、传统文化等因素值得研究。
本研究旨在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中美电影中的文化差异和传统文化差异,探讨文化背景对灾难电影的影响,提出跨文化传播的建议和方法。
二、研究问题:
1.中美两种文化氛围对灾难电影的影响有哪些不同?
2.中美两种传统文化下的灾难电影所体现出的异质性有哪些?两种传统文化是否会影响电影核心元素的体现和表现方式?
3.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破解中美两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传播难题?
三、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两部电影内容、人物形象、细节传达所反映的文化因素,深入探讨中美灾难片中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文化背景。
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体现、影响和应对策略,并提出跨文化传播的建议和方法。
四、研究重要性:
通过对中美两国灾难片的文化差异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两国文化和传统,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同时,本研究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能够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提供实用的参考意义。
中美灾难电影情节与片段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
中美灾难电影情节与片段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作者:刘珂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09期中国电影《1942》在2012年11月于国内首映,而好莱坞的《2012》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首映,它们的制作经费均过亿。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之处在于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引发观众对自身命运终极性的思索。
这两部电影虽然命名模式较为相像,且均为灾难片,然而其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塑造内容,即其中一部是对灾荒年代的还原,表现的是广大的中国人民在战争的苦难中挣扎,人物凸显的是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色调;而另一部塑造的是幻想地球毁灭的景象,人物凸显出知天认命的豁达胸怀,渲染的是宗教色彩。
作品在风格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也反映出中美文化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对人性差异的刻画也比较细腻。
一、灿烂的历史以及触手可及的“美国梦”美国两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将时间去向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强调以及尊重历史的过去去向;其二,注重眼前以及短期的现在去向;其三,注重计划和安排发展的未来去向。
过去时间去向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时间观念,形成这种观念是受到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农耕文化的熏陶原因。
[1]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华夏子孙收获了大量的文化类遗产,由于对此怀着尊重之情,因而形成了信奉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也由于中国历来以农业为主,通常农民在耕种田地的时候都要根据气节和四季交替规律,以及前人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要靠着老祖先的经验进行耕种的指导,具体的史料记载就不详细列举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已渗透了这种过去时间观的去向。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看到小说《温故1942》就有将此拍成电影的想法,但其他导演均不同意,认为其不太适宜改编成电影,然而历经18年的坚持,冯小刚终于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造成他如此坚持的最大动力就是良知,一个重视和尊重那段苦难历史的导演的良知,且希望以史为戒、珍惜现在。
在以往的记录大片中,中国电影大多数为记录形式的,如《唐山大地震》等,均用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艺术素材加以刻画。
中美魔幻电影差异的文化成因与思考
电影理论Film Theory如今,大多数魔幻电影用逼真的特效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了观众的眼光,它把观众带入到了一个不曾经历的世界,再加上魔幻电影有着视觉冲击力这一大特征,它依靠宽大的故事结构、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越来越喜欢和追捧魔幻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尝试和努力,魔幻电影已经成为了一大卖点,例如《暮光之城》《指环王》《哈里波特》等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丰收。
中国电影人在不断的探索和奋斗后,使得中国电影也慢慢的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最终创作了《画皮》《无极》《山海经》等一系列具备“东方魔幻色彩”的电影作品。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魔幻电影还属于新鲜事物,在发展状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 故事题材和来源不同(一)以欧洲文学和希腊神话为基础的美国魔幻电影美国的魔幻电影具备着强烈的西方文化特征,电影中的情节设置都有着让人过目不忘且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惊情四百年》到《暮光之城》《夜访吸血鬼》;从《哈利波特》到《指环王》;以及从2005年的《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到《龙骑士》《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都将西方的特征和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欧洲文学史上曾多次出现魔幻电影的主人公和影片主题思想,目前美国的影片在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具备浓郁欧洲文学气息的环境,即美国的魔幻影片中经常出现欧洲文学的影子。
[1]欧洲文学来源于“希伯莱—基督文学”和“希腊—罗马文学”,统称为“两希文学”。
例如《指环王》里面的中土世界,就代表了荷马史诗中的人神之战,也就是古希腊—罗马文明;而在《哈利波特》里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代表了希伯莱—基督文明。
“两希文学”在电影《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中互相渗透和影响,一会儿对立,一会儿交汇。
例如在电影《指环王》中,中土世界被分割成多个种族,分别有霍比特、精灵、人类、奥克斯、矮人以及树人等,就好像古希腊大神一样被分割,再加上电影中也出现了“龙”,龙本身就是西方文化的特征;又例如电影《哈利波特》我们从中认识到了斯莱特林、赫奇帕奇、拉文克劳和格兰芬多这四个魔法学院,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是两个相对的学院,也就体现了“两希文学”的相互对立;同时斯莱特林学院表示的是滑行的蛇,蛇象征着基督教恶魔撒旦;格兰芬多代表半狮半鹰的一种生物,这种生物象征着基督教的耶稣,这就体现出了“两希文学”的再次融合。
中美灾难电影情节与片段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
76电影理论Film Theory电影《2012》海报中美灾难电影情节与片段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中国电影《1942》在2012年11月于国内首映,而好莱坞的《2012》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首映,它们的制作经费均过亿。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之处在于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引发观众对自身命运终极性的思索。
这两部电影虽然命名模式较为相像,且均为灾难片,然而其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塑造内容,即其中一部是对灾荒年代的还原,表现的是广大的中国人民在战争的苦难中挣扎,人物凸显的是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色调;而另一部塑造的是幻想地球毁灭的景象,人物凸显出知天认命的豁达胸怀,渲染的是宗教色彩。
作品在风格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也反映出中美文化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对人性差异的刻画也比较细腻。
一、 灿烂的历史以及触手可及的“美国梦”美国两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将时间去向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强调以及尊重历史的过去去向;其二,注重眼前以及短期的现在去向;其三,注重计划和安排发展的未来去向。
过去时间去向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时间观念,形成这种观念是受到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农耕文化的熏陶原因。
[1]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华夏子孙收获了大量的文化类遗产,由于对此怀着尊重之情,因而形成了信奉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也由于中国历来以农业为主,通常农民在耕种田地的时候都要根据气节和四季交替规律,以及前人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要靠着老祖先的经验进行耕种的指导,具体的史料记载就不详细列举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已渗透了这种过去时间观的去向。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看到小说《温故1942》就有将此拍成电影的想法,但其他导演均不同意,认为其不太适宜改编成电影,然而历经18年的坚持,冯小刚终于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造成他如此坚持刘 珂【作者简介】刘 珂,女,河南信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方向研究。
2016年第09期的最大动力就是良知,一个重视和尊重那段苦难历史的导演的良知,且希望以史为戒、珍惜现在。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让我们先从中美恐怖电影的故事情节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在故事情节上,中美恐怖电影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美国恐怖电影以其复杂的故事线和精致的叙事手法著称,往往以恐怖事件的发展和解决为主线,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节安排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安娜贝尔》系列、《异次元杀阵》等。
而中国恐怖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和内心的表达,常常通过探讨人与灵异事件之间的关系来渲染氛围和营造恐怖气氛,如《黄皮子坟》、《惊声尖叫》等。
我们来看看中美恐怖电影的恐怖元素和表现手法。
美国恐怖电影在恐怖元素的运用上往往更加直接和震撼,大量运用特效和血腥场面来制造恐怖氛围,强调视觉效果和冲击力,例如《电锯惊魂》系列、《午夜凶铃》等。
而中国恐怖电影则更加注重心理恐怖和想象力的发挥,常常通过恶搞和妙趣横生的手法来营造恐怖气氛,让人在笑声之中感受到一丝丝的不安和害怕,如《僵尸先生》、《道士下山》等。
我们来探讨一下中美恐怖电影在文化特色上的差异。
美国恐怖电影往往更加开放和直接,注重表现恐怖事件背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黑暗,常常通过探讨科技、医学、宗教等领域来渲染恐怖氛围,体现出一种现代文明中的心灵危机,例如《异次元杀阵》、《异形》系列等。
而中国恐怖电影则更加侧重神秘和传统文化的表现,常常通过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传统来营造恐怖氛围,让人在看到电影中的一些古老文化符号时感到一种异域风情和不可思议,如《悟空传》、《画皮》等。
中美恐怖电影在故事情节、恐怖元素和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恐怖电影以其复杂的故事线和精致的叙事手法以及直接、震撼的恐怖元素和开放、现代的文化特色著称;而中国恐怖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和内心的表达,通过恶搞和妙趣横生的手法营造恐怖氛围,注重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传统。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大家对中美恐怖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024年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对比看文化价值差异》范文
《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对比看文化价值差异》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展现的价值观和情感色彩深受各国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作为核心主题之一,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比分析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探讨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差异。
二、中美电影中的英雄形象1.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他们往往是自信、独立、勇敢的代表。
这些英雄在面对困境时,常常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追求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
如《超人》、《黑豹》等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怀,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与自信。
2. 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更注重集体主义精神。
这些英雄往往为了国家、民族或集体的利益而奋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战狼传说》、《湄公河行动》等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他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韧。
三、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差异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与成就,而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则更注重集体价值与责任。
这种差异源于两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独立与自由,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和谐与团结。
2. 英勇无畏与温情关怀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以英勇无畏的形象出现,他们面对困境时毫不退缩,展现出强烈的勇气和决心。
而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则更注重温情关怀,他们在勇敢面对困境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文化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四、文化价值差异的体现1. 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社会和谐与集体利益。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 情感表达的差异在情感表达上,中国电影往往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关怀,而美国电影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独立和自由。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对比分析中美的恐怖电影,在题材、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下面将对中美恐怖电影进行对比分析。
中美恐怖电影在题材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加多样化,可以涵盖从超自然现象、灵异事件、异形怪物到心理恐惧等各种题材。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常常围绕着灵异现象、鬼怪传说等传统题材展开,有时也会借助一些历史事件来构建剧情。
中美恐怖电影在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加注重视觉特效和动作场面的刺激,常常有血腥暴力和快节奏的镜头,同时也会融入悬疑和惊悚的元素。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加强调氛围的营造和心理的恐惧,通过意象、符号等手法来传递恐怖感,同时也常常关注人性与道德的探讨。
中美恐怖电影在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上有所不同。
美国的恐怖电影常常呈现出个人的恐惧和心理的病态,强调人性的黑暗面和个体的追求。
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容易承载着集体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强调玄幻的神话传说和民俗传统,对社会问题和家庭伦理等方面展开反思。
中美恐怖电影在受众群体上也有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因为它能够迎合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且制作技术较为成熟。
相比之下,中国的恐怖电影在国内市场上的受众稍显有限,这与中国观众对于恐怖题材的接受程度以及电影制作水平有关。
中美恐怖电影在题材、风格、文化背景和受众群体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美国的恐怖电影更加多样化,注重视觉特效和动作场面,以个人的恐惧和心理病态为主题;而中国的恐怖电影则更加强调氛围的营造和心理的恐惧,借助传统题材和符号来传递恐怖感,关注社会问题和家庭伦理。
不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中美恐怖电影之间的差异可能会逐渐减少,趋向一种更加多元化的恐怖电影风格。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第一篇: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的种种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外文化比较>这门课程,更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
当然中外文化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繁多复杂,因此为了方便比较,我通过一个极小的方面来窥视中外文化差异。
电影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
他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或精神文化,更为全方位地吸取物质文化的成果,已经上升为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文化形态之一,被称之为“电影文化”。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特定民族文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民族文化的制约。
因此它更是各国传播本国文化的一种有效工具。
提及电影,就会想到美国好莱坞,每年在它为全世界输送大量的优秀电影的同时,也将美国的文化精髓传播给全世界。
因此我们通过电影这样一个民族文化的极小的缩影,来剖析中美文化差异。
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的故事原型,耗资1亿美元,历时2年,集聚700多名艺术家的心血与才智完成的《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自1937年制作首部动画片《白雪公主》后的第36部动画片,并且是第9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迪斯尼动画。
《花木兰》自1998年6月19日起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
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
然而好莱坞版的《花木兰》虽成绩优异,票房突出,但是却偏离了它的故事原型,变成一部地地道道的美国电影,在中国人看来这并非是我们所熟悉的那首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那个巾帼英雄花木兰,而是一个叫木兰的美国姑娘实现在我价值的奋斗史。
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迪斯尼版的《花木兰》于我国古代传说之间的差异,映射出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木兰辞》中的木兰是替父从军,以尽孝道。
中国的伦理思想常常是建立在贾婷德基础之上。
与之相反的美国是一个一个人为本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2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3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4 On Self-destruction of Laura in Flowering Judas5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6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7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9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0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11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12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3 失败的逃亡—从《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的逃亡看个人意识对社会的超越14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5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16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17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18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19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20 思嘉丽是淑女还是魔鬼?21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22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23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24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25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26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op Talk27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28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29 xx大学翻译方向学生发展规划30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31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32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3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34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35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36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37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38 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39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40 英语中的汉语词汇41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42 非语言行为在英语交流中的应用43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44 论中英文习语翻译的处理技巧及文化差异45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46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47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48 The Services of Selfless Love---A Thematic Study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49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50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51 中英姓名文化内涵的探究52 中美动画电影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53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54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55 从顺应论角度看劳伦斯小说中关于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56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57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58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小海鸥的成长危机59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60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61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62 网络语言特色分析63 《傲慢与偏见》中金钱与婚姻的关系64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65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66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67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68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69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70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71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72 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73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74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75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不同内涵和使用76 讨论型课堂与英语学习77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78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79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委婉语的翻译80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81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82 英语双关语语境分析及其翻译83 英语外贸信函的特点及翻译84 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85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86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87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88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89 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9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91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92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手势语93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94 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95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96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97 美国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以《阿凡达》为例98 浅谈公示语英译99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100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和《红字》海斯特的悲剧命运的比较101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102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103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104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105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106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107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108 Translating News Concerning China in Global Time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109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110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111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112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113 初中英语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异114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115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116 紧身胸衣和缠足:十八世纪欧洲和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解释117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118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119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120 揭开马丁伊登死亡之谜121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122 On the Fighting Spirit of Buck in The Call of The Wild123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124 浅谈西方情人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25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126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127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Racism and Black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Bluest Eye128 委婉语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应用129 简爱性格研究130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131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132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133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134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135 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深层认知处理研究136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137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138 全身反应法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9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140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141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42 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43 夏洛克悲剧性原因探究144 论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45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146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147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148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149 Feminism in The Awakening150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151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教主题的研究152 论《苏菲的选择》中的悲剧性冲突153 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154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5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156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157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历程158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159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60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161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162 The Temptation and Disillusionment of Gatsby’s Pursuit of Dream163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164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165 An Analysis of Key Element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166 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167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168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169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170 《潜鸟》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纳尔悲剧的探析171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172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173 中英隐私禁忌语对比分析174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175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176 试论旅游文本英译策略177 化妆品商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178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179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180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181 浅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182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183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184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85 从认知视角谈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186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18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商务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对等翻译188 借代和提喻的对比研究189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190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191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192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193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94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95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196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197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19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199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200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