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初二说明文复习知识点
![初二说明文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a1c3d3bd64783e09122bf8.png)
初二说明文知识点整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
从文体内容来看中考说明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多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关系紧密,趣味性较强,篇幅不长,难度一般不会太大。
说明主要内容事物说明文,内容就是说明对象+特征;事理说明文,内容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顺序:是指作者在说明文的主体部分排列内容次序时所依据的原则。
1、时间顺序(事物发展变化、操作过程);2、空间顺序(方位路线、结构解剖。
一般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向内、由上到下、由中间至两侧、由左至右、由东而南……);3、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说明文的语言从全文整体上看,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可平实,可生动,但都要以准确为前提。
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特点和这个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的关系。
可分为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
2.层进式:各层次之间是逐层递进的关系。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形象【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
【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生动形象【分类别】条理清晰【下定义】简明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资料】权威有力地说明了或使文章富有文采或增强趣味性1、综合顺序;(常常是几种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或整体上按时间顺序而局部按空间顺序,或整体上按逻辑顺序而局部又按空间或时间顺序)。
示例《南州六月荔枝丹》2、下定义和作诠释。
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下定义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作诠释是根据具体情况,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说。
下定义前后两部分可以相互调换。
3、分类别和作比较作比较有主从之分,强调比较,突出其中的一方面。
八年级下说明文复习
![八年级下说明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b4c0023a32d7375a4178086.png)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 虹大桥(1961年) 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 逻辑顺序
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 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 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 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 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 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 没有一根梁柱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 公”几个金光大字 。
初二 说明文复习
文体知识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 观地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所以它的特点是— —以知授人。
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 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 不具有的特点。
分类别
列数字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 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 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2、理特点。
空间顺序
说 明 方 法 及 其 作 用
列数字:准确、具体、科学地说明了(说明对
象)的( )特征或事理。(数字 包括大小写、确数、约数、小数、分数、 百分数、度数、倍数、年代等)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0a72d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1.png)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分类:说明文根据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科学说明文、生活常识说明文、实验报告说明文等。
二、结构和写作方法1.结构:说明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论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插图、数据等。
2.写作方法:元素的呈现可以采用常见的方法,如举例说明、比较、分析和对比等,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三、科学常识类1.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现象、规律、物质进行科学阐述,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
2.生物科学: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3.地理科学:解释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等。
4.环境问题: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保护措施等。
四、技术类2.信息技术: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知识等。
3.生活技术: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制作、使用和维护方法,如电器、厨具、家具等。
五、社会文化类1.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如中华传统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等。
2.社会问题:探讨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等,如教育、就业、环境、健康等问题。
六、实用指南类1.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2.健康养生:分享保持健康的方法、饮食搭配和运动锻炼等知识。
3.社交礼仪:介绍社交礼仪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初中说明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初中生在学习时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初二说明文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初二说明文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33579d8195f312b3169a53d.png)
初二说明文知识点及题型归纳一、说明内容【答题规律】1、“1+1”法,即:题目+各段中心句(注意合并同类项)2、概括对象+特点例题1:文章②③两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冷冻疗法的用途的?答案1:可以减少因为脑部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可以延长手术安全时间。
例题2:《怪风揭秘》文章3到5段,作者分别是从怪风名称、、、、这四个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3分)答案2:怪风特点、形成原因、怪风危害。
二、说明文结构总---分---总例:冷冻疗法挽救生命总--分分--总三、说明顺序知识点: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要——次要、整体——局部、概括——具体、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1、某段或某几段说明顺序例题:《不容忽视的“镉”》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答案:逻辑顺序2、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互换【答题规律】明确观点。
①分别概括两段内容;②指出两段说采用的说明顺序;③如果颠倒顺序不符合逻辑。
例题:《冷冻疗法挽救生命》是否可以将第④段调整到②③两段之前?为什么?答案:不可以。
因为②③两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的用途,第④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控制体温的同时所蕴含的风险,②③两段与第④段在顺序上具有逻辑关系。
如果调整顺序,就显得逻辑混乱。
四、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规律】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列数字:列举了……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引用:引用了……,生动有力地说明了------,增加文采,增强文章说服力。
举例子:举了……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作比较:把……和……作对比,鲜明突出地说明了……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例题:“在日本的上述地区,统计的成人接近两万(占了当地人口的绝大部分),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
八年级下册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4311e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9.png)
八年级下册说明文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主要通过描述、解释、阐述等方式来说明某一个事物、现象、观点或方法等。
在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说明文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说明文是以客观、准确、简明的方式来说明某一事物或解释某一现象,以满足读者对于某一问题的了解与理解的需要。
其特点主要有:1.客观性:说明文应以客观的态度进行阐述,不带主观色彩。
2.准确性:说明文应使用准确的语言和数据,排除模糊性和歧义性。
3.简明性:说明文应遵循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原则,以便读者快速理解。
二、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根据说明的对象、内容和目的等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定义说明文:对某一概念、事物或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如《什么是友谊》。
2.过程说明文:对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进行描述,如《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
3.原理说明文:对某一现象或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进行说明,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4.分类说明文:对某一事物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类和解释,如《犬类的分类》。
5.比较说明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列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苹果和橙子的区别》。
三、说明文的写作步骤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说明文,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写作:1.确定写作对象:明确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如某一事物、现象、观点等。
2.收集资料:对于要说明的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了解其特点和相关背景知识。
3.分类整理:根据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将其分类整理,确定写作的框架和结构。
4.撰写简介:对于要说明的对象,写一段简洁明了的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5.详细阐述:根据分类和整理好的资料,逐个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释,结合事例和数据进行支撑。
6.总结归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对所说明的对象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强调核心观点和要点。
7.修订修改:对已写好的文章进行修订和修改,确保语言通顺、流畅,准确传达信息。
四、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简明准确:说明文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句子和词语。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6bd90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b.png)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1、把握说明文的结构,提取文中有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2、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
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
《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前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69da1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7.png)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第一篇: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初二下册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说明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d198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b.png)
初二下册说明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范进中举》:这是明清小说《红楼梦》的一个插曲,范进中举是在考取功名的那天,闯入魏忠贤的宫殿、逼他给宝玉娶一对双胞胎、「六窍玲珑心最妙,莫道他长在乳房里。
」2.《范进中举》散文课文全文我想说不合题意的文言中所使用的②⒈词汇是个例外。
《范进中举》的作者更具体地去说是杭州人。
这告诉了我们杭州人可以很激烈地开展反魏忠贤的斗争。
读的大家应该进一步加强文辞选择能力。
不实则不足。
有效解题必须引导以知识、技能或意志教育和实际生活的本事,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基本水平能力。
二、数学1.解方程:本节课程分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理方程的解,以及高次方程的解等内容,重点讲解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几何相关知识: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各种多边形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定理。
3.概率与统计: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基本概率概念和统计学基本方法,学生学会了如何计算概率和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三、英语1. 英语语法: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英语的一般时态、进行时态、完成时态等基本语法知识,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时态进行句子构建和语言表达。
2. 英语阅读: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如何阅读英语文章、提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意思以及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
3. 英语写作: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如何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包括写作结构、用词、语法、以及如何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达。
四、物理1.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和能量转化、电磁现象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和计算问题。
2.力学: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质点、运动、力、功、能、质点运动、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物理问题的解答和分析。
3.光学: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光的基本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等物理现象和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和计算问题。
五、化学1.化学元素:本节课程讲解了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周期律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会了如何认识和理解化学元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
八年级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8df3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4.png)
八年级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八年级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4976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八年级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说明文是一种表达事物特征、性质、原理、功能等内容的文体,它主要通过文字来解释、说明某个事物,使读者对该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八年级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应用此类文体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八年级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准确、简明的文体,用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原理、功能等。
说明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通过准确的描述来传递信息,避免主观情感的介入。
2. 准确性:说明文要求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点和原理,以确保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清晰的理解。
3. 简明性:说明文要求简明扼要地表达事物的要点,避免语言冗长,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二、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说明文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引入段、主体段落和结论段。
每个部分的要素如下:1. 引入段:引入段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用来引入说明的对象,并概述要说明的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
2.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用来详细描述、解释和论证事物的特征、性质、原理、功能等。
每个段落通常都对应一个要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方式进行组织。
3. 结论段:结论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用来总结说明的内容,强调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说明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简练、通俗易懂,以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所传递的信息。
在写作说明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清晰的说明性词汇:选择准确的词汇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和性质,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2. 借助图表和插图:引入适当的图表和插图,可以更直观地解释说明事物,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
3. 合理运用普通话: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保证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四、说明文的常见写作方法1. 分类说明法:按照不同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对事物进行分类,逐一进行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说明文考点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说明文考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e0a1af0975f46527d3e1bc.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说明文考点练习知识点一:说明文说明对象【知识梳理】一、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事理说明文: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
(2)按语言不同分类平实说明文: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
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
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
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生动说明文:生动的语言,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说明对象考查类型:(一)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首先,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
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整篇文章有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的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5224d9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8.png)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
初二说明文基础知识讲解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二的同学们也开始了解并学习说明文这一类型的作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文字为工具,通过逻辑推理和举例说明等方法来阐述某些事物的特点、性质、原理等的一种文体。
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础知识:
一、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定义说明文、分类说明文和程序说明文。
其中,定义说明文是通过解释、定义来说明某个事物的本质和特性;分类说明文则是将一类事物按照其特征和性质进行分类,分别进行说明;而程序说明文则是通过详细步骤的描述,来告诉读者如何完成某个操作或者达成某个目标。
二、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四个部分。
其中,标题要简明扼要,准确概括内容;导语要清晰明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内容;正文则是详细阐述事物的特点、性质、原理等,要注意条
理清晰,举例明晰;结尾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建议。
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说明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1. 突出重点:要突出说明事物的重点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2. 采用举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3. 逻辑严谨:说明文要尽可能地遵循逻辑顺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4. 文字简洁: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问题,不要过多地使用生僻的词汇和长句。
5. 图文并茂: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说明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综上所述,说明文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初中阶段就要开始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我们相信
大家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说明文作品。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说明文知识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说明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6c1a82804d2b160a4ec027.png)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2、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4、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
6、说明文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二、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语言表达角度);准确、严密。
三、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单元知识一览表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单元知识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736542936c85ec3a87c2c5f6.png)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单元知识一览表
于生物本身和人类会
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
可以造福人类
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
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新的发现
可以对其他的领域产
生影响。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逻辑顺序)
举例子;下定义;列
数字;打比方
层进式
被压扁的沙子因为斯石英只有在撞
击下才会形成,所以
被压扁的沙子可以推
导出恐龙灭绝的原因
是“撞击说”
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打比方;列数字;作
比较
层进式
生物入侵者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
异国他乡,通过非自
然的途径迁移到新的
环境的“移民”称为
“生物入侵者”,它会
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
害。
引出主题→摆出现象
→探究原因→揭示态
度→采取措施
举例子;下定义;列
数字;打比方
层进式
你一定会听见的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多
彩,我们应该学会聆
听,走入声音的世
界,丰富生活,感受
世界。
摆出现象→揭示关系
→注意聆听
举例子;作比较层进式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95993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3.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一、说明文常见题型
①说明对象及特征②说明顺序的判断③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④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⑤说明文的结构⑥综合素质考察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二、说明文的类型
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文语言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三、说明对象:所谓说明对象,就是一篇文章所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
①从分析标题入手,弄清说明对象②认真阅读,分析说明重点,弄清说明对象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多是一个短语。
【解析】找准说明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看首尾段: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
●事物性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性说明文要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说明(介绍)了……(对象)的……道理(特征)。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明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a6d9cd19e8b8f67c1cb942.png)
授课内容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语段中考中常见考点;2、相关知识的归纳梳理。
说明顺序1、2、3、说明文结构1、2、3、说明方法1、2、3、4、5、6、7、8、9、10、语段练习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__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要求:将划线的内容抄写在课本的最后一页。
*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一.说明文分类
1、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概念: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 后者针对道理。
二.说明方法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也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常用的方法。
4.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
8.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三.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1.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 列数字:具体准确为说明对象服务,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4.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5.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6.作诠释: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7.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8.画图表: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9.摹状貌: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四.说明的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现象---本质,主---次,远---近,简单---复杂,原因---结果等等。
)
2、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A、从早到晚;B、从先到后;C、从古到今。
3、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A、由(从)外到内(由内到外);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由前到后;E、由左到右;F、由前到后;G、从中间到两边;H、从从东南西北等等。
4、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A、由因到果(由果到因);B、从主要到次要;
C、从总到分;
D、从概括到具体;
E、从现象到本质;
F、从简单到复杂,
G、由浅入深;
H、总分总、
I、从一般到个别等等。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表示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
五.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所以说明文分类也分类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也可以生动说明)。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六.说明文的结构:
常见的结构形:一、有总分式:1、“总—分”式;2、“总—分—总”式;3、“分—总”式。
二、并列式。
3、递进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