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塑胶检验标准规范

塑胶检验标准规范

计数器
判定结果:
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
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21
1
2019/11/16
理化性测试
耐醇测试
测试条件:
1.纯棉布;
2.无水酒精(浓度≥99.5%); 3.500g砝码;
测试要求:
1.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 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 测试头的 面积约为1cm2),以40次/分 钟~60次/分钟的速度 ,20mm左右的行
• 结果判定:
油漆无漆裂,变色,起泡等并做附
25
着力测试合格。
1
2019/11/16
环境测试
高低温冲击测试
• 测试条件:
1、恒温恒湿箱/烤箱;
2、百格刀,3M600#胶纸/3M610胶纸;
• 测试要求:
实验方法参照GB/T2423.22-2002在80℃和-40℃的温度条件下,稳定持续 温度时间为2小时,在1min内的温度切换,循环次数:12次(4小时/次),试 验结束后,样品在自然条件下放置1小时后检查产品表面无异常,并做附着 力测试
28
1
2019/11/16
包装检查
包装检查:
标识:内包装袋与外包装箱未贴标签纸或现品票。
盖章:无前工序QC盖章确认。 标识错误:标识的产品名称、编码、数量等与内装产品不符,或标识内容不全。 产品混装:不同产品或不同模号的产品混装在一起。 包装材料不符:胶袋外箱、珍珠棉、纸箱、吸塑盘的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或未按
门报告,为改进设计,提升品质,加强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3
1
2019/11/16
缺陷分类定义:
轻缺陷(MIN): 指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和功能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某电子公司塑料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一式,确保进料质量满足公司及客户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所有的塑料原料的进厂检验均适用之。
三、检验内容及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方法及要求
检验工具
参考文件
外观检验
颜色、外观、包装
1.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密封、无破损,标识及印字清晰;
2.打开包装,将胶粒比对色板或PANTONE,胶粒颜色应与色板或PANTONE相符;
3.检查胶料颗粒均匀、干燥、无杂色、杂质、水份,油污、脏物。
色板;
PANTONE;
目视
《进料检验抽样方案》
《缺陷分级作业指导书》
《进料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
试料
4.从来料批中抽取1~2Kg胶料进行上机试料,检查试料的啤件,颜色应与色板或PANTONE相符,啤件应无起皮、杂色、流纹等缺陷。
注:试料啤件检验需注意区分原料引起的缺陷和注塑机机器引起缺陷。
四、抽样方案及结果判定:
4.1依照《进料检验抽样方案》和来料数量抽取相应的样本进行检验。
4.2结果判定参照《缺陷分级作业指导书》和《进料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塑胶原材料是许多产品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塑胶制品,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玩具等等。

为了确保这些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塑胶原材料进行检验。

本文将探讨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并说明其在3C认证中的适用性。

首先,塑胶原材料的检验范围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和可溶性重金属检测等。

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密度测试、硬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和冲击强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评估塑胶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其能够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化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燃烧性能测试、耐热性测试和耐候性测试等。

燃烧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塑胶原材料的燃烧特性,包括着火性能、自燃性能和不熄火性能等。

耐热性测试可以评估塑胶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性。

耐候性测试可以评估塑胶原材料在日光、氧气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能够长期使用不受影响。

可溶性重金属检测主要包括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检测。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量范围内。

因此,塑胶原材料必须经过可溶性重金属检测,确保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在3C认证中,塑胶原材料的检验与产品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3C认证是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认证体系,要求产品必须符合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对于使用塑胶原材料的产品来说,如果塑胶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那么很难通过3C认证。

因此,塑胶原材料的检验规范与3C认证是紧密相关的。

将塑胶原材料的检验规范纳入3C认证体系,可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是确保塑胶制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3C认证中,塑胶原材料的检验规范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保证产品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对塑胶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可以防止塑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塑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塑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规范塑料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求,确保塑料原材料的进货质量。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的塑料原材料的全性能实验和常规检验。

3.内容:
3.1规范制定参照依据:机电产品质量检验之《塑料制品检验》、《汽车塑料应用手册》之《塑料检验方法标准》、等
有关资料及规范
3.2公司进口的各类塑料原材料一直质量稳定,但进货时也须按检验规范第1、2、3、4、5、6条进行检测,必要时
需进行相关冷热性能及机械性能试验。

全性能试验一年进行一次。

3.3国产塑料原材料(或替代进口料)检测,材料送样批准时由供应商提供材料试样(或公司试验产品试件),进行
全性能检验,批准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常规项检验,塑料原材料检验第1、2、3项由外检进行,性能试验由试验室或委外进行。

7、8条试验每季进行一次,全性能试验一年进行一次。

无法进行或定量检测的项目,可取进口塑料原材料试样为对比样件,进行比对效果检验。

3.4 具体规范内容见下表:
塑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4. 相关技术文件。

塑料制品检验规范

塑料制品检验规范

塑料制品检验规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塑料制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塑料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检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原料检验、加工工艺、成品检验和环境检验四个方面,论述塑料制品检验的规范。

1. 原料检验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首先取决于其原材料的质量。

在原料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原料成分检验塑料原料通常由多种成分组成,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在原料检验中,需要检验原料的成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1.2 溶解度测试溶解度是评估塑料原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原料的溶解性进行测试,可以确定塑料材料的溶解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进一步评估其加工性能。

1.3 密度测试塑料原料的密度也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原料检验中,通过密度测试可以评估原料的纯度和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加工工艺塑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加工温度、注塑速度和模具设计等方面,介绍塑料制品加工工艺的检验规范。

2.1 加工温度测试加工温度是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对加工温度的测试和监控,可以确保塑料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熔融温度和冷却时间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得到质量稳定的制品。

2.2 注塑速度测试注塑速度是决定塑料制品形态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注塑工艺中,通过对注塑速度的测试和控制,可以确保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一致性,并有效避免制品出现瑕疵。

2.3 模具设计规范模具设计是塑料制品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模具设计的检验规范中,应考虑成型精度、模具温度控制等因素,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稳定性。

3. 成品检验塑料制品的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成品检验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3.1 外观质量检验塑料制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料检验规范
每批
8
实验室
*
IR或烤箱
每批
9
实验室
*
目视/拉力计
每批
備注:1.IQC进料抽样标准: 5-100KG每袋抽检2袋;101-500KG抽检5袋;501-1000KG抽检8袋;1001KG以上抽检13袋;
制订日期 2012.05.24 2009.08.18
制订说明 详细列入检验标准 新版发行
使用部門 制訂日期 NO 檢驗項目
IQC/实验室 2012.05.23 检验内容 供应商是否为<绿色合格供应商>
塑胶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检验说明及标准 绿色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 * * IQC IQC 对照留样,目视无明显差异 注意包装袋中的碎屑 环境有害物质管理规范 依色差管控要求检验 产品破坏力测试标准 IQC IQC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 * * * * * * 检验工段 判定等級 CRI MAJ * MIN
版本 页次 檢驗工具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XRF 目视 拉力计
B 1/1 檢驗頻率 每批 每批 每批 每批 依以下抽样标准 依以下抽样标准 依以下抽样标准 依以下抽样标准 每批 每批 每批
1
待检验物料是否已承认 注:新物料试料时,在送样检验需提供环保合约,Reach合约,不使用禁用有害物质保证 承认书一览表 资料核对 书,SGS报告,物料表,UL黄卡,MSDS,(无卤物料需有<无卤合约>) 物料的ICP测试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1年有效) 送货资料是否齐全(出货检验报告、物性表、HSF检测报告,试样片3-5PCS SGS一览表 每批均需要提供
IQC
2
包装 包装是否一致,有无破损现象 产品外观:需确认与承认样品一致(D65及UV光源下对比)

塑料原料检验标准

塑料原料检验标准
镊子
铁丝
手感
1小把/每批次
7
浮法
把料放入比它标准密度(各塑料原料密度见“表一”)大一点的溶剂(水:1.0g/cm3;饱和盐水:1.33g;糖水密度:>1.33/cm3)中,浮沉情况与封存样品一致。
溶剂/烧杯
1小把/每批次
8
第三方检测
有异常解决不了的塑料,送公司实验室或第三方塑料权威机构进行括:外观、密度、硬度、吸水性、耐老化、耐热性等试验.看其是否符合塑料原料性能要求。
编制
部门审核
审核
批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塑料原料
版本
A/0
生效日期
序号
检验
项目
检验内容及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备注(抽样)
1
包装
要求
包装须有防潮纸或薄膜衬外袋为牢固牛皮纸或纺织袋,原材料须密封,未受潮或污染。
目测/手感
2袋/每批次
2
标志
包装袋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重量标志。
目测
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塑料原料
版本
A/0
生效日期
1、目的
规范塑料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求,确保塑料原材料的进货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塑料原料的常规检验或全性能检验。
3、检验要求:
3.1检验时间:外观类检验应在收货当场进行,其余检验宜在收货后三天内完成.
3.2检验环境:温度15-25度,相对温度40%
10
TPU
1.05-1.25
TPU燃烧则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异味,燃烧时有兹兹的轻微爆炸声.
11

塑胶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MI值測試
取200克料進行MI值測試﹐施加的砝碼重量和熔化溫度詳見承認書要求,測試的MI值必須在工程承認的標準值範圍內
硬度測試
來料為TPR原料則使用硬度計測量色板硬度,硬度必須在工程規定的標準值範圍內,取5個測量值作為判定值記入報表
備註;TPR原料無須做和項測試
防火性測試
防火材料需根據承認書或工程的要求做防火性測試,明火離開3秒內須熄滅
版次
頁次
2/3
依據MATIC Oracle系統,確認標簽是否與AA單品名相符﹑包裝是否統一并完好無損﹑是否有潮濕現象﹑標簽是否填寫正確﹑是否有PASS標識
污\黑點的檢驗
取100克塑膠粒﹐在放大鏡下觀察﹐直徑不大與的黑點數不得超過5個﹐否則為不合格。
取10克塑膠原料進行壓片﹐根據下表的評分標准實行打分制﹐每個薄片兩面的總分不得大於10分
薄片污點粒徑大小(D)
評分(分/點)
D≦
1
≦D≦
2
≦D≦
4
≦D≦
5
合格
總分≦10分
備注﹕黑色原料不做污\黑點檢驗
TPR原料和來料生產產品需噴漆的原料不做壓片檢驗。
透明料不允許有黑點
色差檢驗﹕
把來料色板用色差機打出色差值,與工程承認的標准色差進行比較﹐色差值必須在工程規定的標準值範圍內。
透明原料無須在色差機上打色差,將標準色板與廠商出貨時提供的色板並排,目視顏色無差異
檢驗項目
QVL檢驗
Approved by
A
首次發行
B
刪除項次
9/12
C
修改6工作內容
王保永
11/29
D
添加
梅秀琴
Prepared by
周小瑩

塑胶料检验规范

塑胶料检验规范
V
机器参数设定后,在注塑品中不应有气泡等
V
收缩性
机器参数设定后,在注塑品中不应有缩水、巢、空洞等
V
啤机 目测
啤机参数主设定:
啤机的温度:见表格
啤机的总压力:45〜70Mpa
啤机的时间:可根据实际啤机对胶料各
种的需求而设定
挥发性
机器参数设定后,在注塑品中不应有接合线等
V
啤机 目测
机器参数设定后,在注塑品中不应有银条、针孔、气泡等
PVC
PVCA
PVCE
PVCP

149〜185C
45〜60C
160±10C
149〜185C
45〜60C
上下段的温度差不超5C胶料用量大的、温度要求高 一些

150〜175C
40〜60C
150〜175C
40〜60C
ABS
ACS、AAS
180〜230C
50〜70C
190±10C
PP
PP、PPE
180〜210C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物料检验规范
版号
A0
页号
1/2
物料名称
塑胶料
A Q L值
MAJ(严重)=0.65MIN(轻微)=1.0
检查水平
一般检杳水平1
检杳项目
检验标准
次品分类
检测 方法
图略
MAJ
MIN
外观
[在设定的温度和总压力范围内不能有充填不良
V
啤机 目测
在设定的温度和总压力范围压力内不能有巢、空洞等
V
V
成型后的成品不应有脆落、变形等
V
:在规定的总压力范围内注塑不应有批锋

塑料原料进货检验规程

塑料原料进货检验规程

视检 游标卡尺(0.02mm)
将其置于 13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2 小时后不出现软化、肿胀、明显变形、变色 视检
抽取素材 2 只
HB:UL94 和 CSA C22.2 No 0.17 标准中最底
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 3 到 13 毫米厚的样品,
燃烧速度小于 40 毫米每分钟;小于 3 毫米厚
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 70 毫米每分钟;或者
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 70 毫米每分钟;或者
在 100 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
V-2:对样品进行两次 10 秒的燃烧测试后,火
焰在 60 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对样品进行两次 10 秒的燃烧测试后,火
焰在 60 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V-0:对样品进行两次 10 秒的燃烧测试后,火
内外包装整齐,标识清晰明了,无混料、杂质和潮湿。
视检
1.6±0.03
原料试注塑成成品之后,外观满足《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满足该试样产品检验卡片规定尺寸要求,尺寸稳定,不影响装配 将其置于 220℃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2 小时后不出现软化、肿胀、明显变形、变色
视检 视检 游标卡尺(0.02mm) 视检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签 (日期)
批准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PPS 料进货检验卡片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手段/设备
1、原料包装
内外包装整齐,标识清晰明了,无混料、杂质和潮湿。
视检
2、密度
PPS 灰
(g/cm3) JPPS 透明料
6、跌落试验

塑胶材料检验规范

塑胶材料检验规范
視為次要缺點(MI)
接合線是否明顯
表面有無起蒼及黑紋或異常
有無料不足現象
表面有無頂白
表面有無油污
表面有無油污
目視
目視
目視
目視
目視
目視





***** Nhomakorabea*


11.埋釘:A.產品銅釘面不可有包膠或溢膠及歪
斜短缺,反埋,無螺紋及BOSS龜裂
現象。
B.埋釘之規格不可高於BOSS平面,
下陷可允許0.2mm以內。
游標卡尺
目視











2.尺寸
3.試驗
特性
17.斷差:A.凡外觀含模線所產生之斷差在不
可有割手情形下,允許0.1mm
B.非外觀之合模線在不影響功能下
視為良品
1.在承認圖面上,確認檢驗之重點尺寸並記錄,尺寸須在公差內,若圖面無公差表示,則用圖面一般指定公差。
2.依承認圖面和承認Sample檢驗。
12.澆囗:成品澆囗經修剪處理後,凸出高度不可高於底面0.2mm,若成品組合後外觀部可見澆口者,則高度需平於底面或內凹。
13.彎曲變形:平面變形度依據(附表三) "塑
膠成型類平面度表"檢測。
14.噴漆塗裝:
A.塗裝面異物(污點)及刮傷判定同附表一
"塑膠成型材料外觀污點標準表"及附表二
"塑膠成型材料外觀刮傷標準表"。
見到之部份。
4.1.4 D級面:除A、B、C級面外,或材料經組裝後為產品的內側,且使用者
無法見到之部份。

塑胶产品检验规范.

塑胶产品检验规范.

塑胶产品检验规范1. 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供应商对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试产验证、生产组装所需塑胶制品的成品.3. 职责本规范由品质部和注塑部负责制定,品质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 定义4.1 缺陷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或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4.2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4.2.1 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4.2.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4.2.3 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4.2.4 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4.2.5 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4.2.6 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4.2.7 拖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4.2.8 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4.2.9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4.2.10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4.2.11 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4.2.12 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4.2.13 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 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4.2.15 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4.2.16 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4.2.17 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4.2.18 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 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4.3 喷油涂层外观缺陷4.2.1 泪油———油膜向下流动聚集的泪滴状突起。

4.2.2 油泡———喷油涂层表面泡状突起。

原材料查验标准塑胶

原材料查验标准塑胶

色差仪/样板

理方

3%
C 色板确认 检/全
E
超过 3%)
法与

措施
检验项
原材料检验规范----塑胶与电镀件
注意:检验时首先确认是否有 ECN 变更,核对承认书,样品,图纸,是否一致,如有不相符的必须提出,AQL 抽样 MIL-STD-105E\CR=0 MAJ= MIN=
IQC 检验重点(规格要求)
方法/
MA
任 控制重 位管控 法/工
CR
MIN
C MA MI 任
与可能发 生的质量
工具
J
人点
描述
具 R J N人
事故
1:外包装标示物料型号应和 外包装标示物料
送货单相符合(核对品名, 型号与送货单不 目视

规格,物料编码,厂商等)
符合
QA 出 QA 出
现场稽
SQ
货检验 货检验


E
规范 报表
2:外包装与最小包装都必须 外包装与最小包
0
/

D> 或 H>
0
/

B面
L≤10 W≤不显底色 L≤5 W≤ 不显底色 L≤3 W≤ 不显底色
1
/

2 ≥80 √
3 ≥50 √
B面
D≤ 且 H≤ D≤ 且 H≤ D≤且 H≤
3
≥80 √
4
≥50 √
2
≥80 √
L>10 或 W>或显底色
/
L≤15 W≤不显底色
1
/

√ C面
D≤ 且 H≤ D≤且 H≤
检验 项目
原材料检验规范----塑胶与电镀件

塑胶件进料检验规范

塑胶件进料检验规范

塑胶件进料检验规范1.目的制定本规范是为了对进料检验有一个更明确的规定,正确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检验工作,从而有效的控制进料检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客供物料及自采物料。

3.职责3.1 品保主管:按此规范指导下属进行开展进料检验工作。

3.2 IQC拉长:要配合上级安排的工作从而指导下属作业。

3.3 IQC检验员:正确地按规范要求作业。

4. 检验内容4.1 塑胶件须进行尺寸,外观检验。

4.2 工具:卷尺、卡尺、3M胶纸等。

5.检验程序5.1 每批依GB/T2828.1-2003/ISO.2859-1:1999 ⅡCR:O MAJ:0.65%MIN:0.25% 进行检验。

(各户特殊要求除外)检验结果并记录在《IQC进料检验报告》上。

5.2 所检出的不良品,应贴上红色箭头纸,及时隔离,并在外箱或实物上贴上IQC拒收章,同时IQC检验员并填写检验日期及签名,然后将不良品退回仓,并在《IQC进料检验报告》上记录。

5.3 检验中如发现无法判定时,应立即隔离并在外箱及实物上贴“HOLD”标签,然后发出《品质异常联络单》回馈给客户或供货商确认。

5.4抽检中如发现有异常时,应立即隔离,并在外箱及实物上贴“拒收”标签,同时并发出《品质异常通知单》回馈给客户或供货商,并根据《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规定的内容进行处理。

5.5术语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塑胶原料检验规程

塑胶原料检验规程

塑胶原料检验规程1目的对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如脱模剂、扩散剂等)进行检验和验证,确保未经检验或经检和试验不合格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不投入使用。

2范围适用于塑胶部所用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3.1验证: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规定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3.2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3.3合格:满足规定的要求。

4职责4.1品管科IQC负责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的取样、验证过程的跟进,并对检验结论负责。

4.2广宇物料部负责收货和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的送检,并对物料的数量、属性负责。

4.3塑胶部负责组织对品管科的抽取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进行试啤,以及对试啤过程中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性能的确认。

5程序5.1广宇物料仓物料员对所有采购进厂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的名称、品种、数量及包装进行验收。

5.2物料员收货后填写相关分公司的《来料验证报告》送品管科IQC。

5.3品管科IQC收到《来料验证报告》后即时对待检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进行抽样。

5.4塑胶部QC收到品管科IQC抽取的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和委《试装(试验)委托书》后,在12小时内安排合适的机台试啤,并对试啤过程及试啤产品进行书面确认。

5.5品管科IQC人员根据塑胶部的试啤情况及相应检视结果,判断塑胶原料、色粉及注塑用辅料合格与否,并将结果详细填写于《来料验证报告》中。

5.6当检验批判为合格时,由IQC组长复查,品管工程师确认,并在《来料验证报告》单上签名后,在产品标签或外包装袋上盖蓝色“合格”印章。

5.7当检验批判为不合格时,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6.1《塑胶注塑过程验证》(WG-QOP-718)6.2《进料监视和测量》(WG-QOP-804)6.3《不合格品控制》(WG-QOP-809)7质量记录各分公司相应的《进料监视和测量》程序后所附《来料验证报告》及《试装(试验)委托书》。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塑胶原材料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因此,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对于3C认证,对于塑胶原材料的检验规范更是要求严格。

以下是对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3C认证适用)的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塑胶原材料的外观检验,要求材料应该无明显的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

同时,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没有凹凸不平的情况。

其次,对于塑胶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和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强度测试可以采用拉伸试验,要求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值。

硬度测试可以采用杜氏硬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要求材料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

韧性测试可以采用冲击试验等方法,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

第三,对于塑胶原材料的燃烧性能检验,要求材料在燃烧时要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不得产生明火和有毒气体等危险物质。

可以采用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等进行测定和评估。

最后,对于塑胶原材料的化学性能检验,主要包括成分分析、溶胀实验、耐酸碱性等指标的测试。

要求材料的成分无毒害物质,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分析。

溶胀实验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抗溶胀性,要求其在一定的溶剂中不得溶胀、变形等。

耐酸碱性测试可以采用浸泡实验,要求材料能够在一定的酸碱溶液中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腐蚀。

以上对于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的介绍,可以作为3C认证的参考标准。

在进行3C认证时,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塑胶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这样的检验规范,可以保证塑胶原材料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减少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5.3 我司常用塑胶燃烧特性(如下表)
塑料品名
燃烧性难 易性
1 PVC 难燃
燃烧颜色 下端呈绿色。离开火焰后自熄黄色
2 PE
易 黄色且中心呈绿色。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3 PP
易 有少量黑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4 PS 5 ABS
易 黄色,大量黑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易 黄色,黑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6 PMMA 7 PA 8 PC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 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 定义 4.1 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 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 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 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 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用品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2012
检验标准及规范
(塑胶原料 来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
文件版号:
A/0
文件制订: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2012¥¥¥¥发布
2012¥¥¥¥试行
¥¥¥¥¥¥¥¥¥用品有限公司 发 布
1 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易 难燃 难燃
浅蓝色,顶端白色。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蓝黄色,缓慢燃烧有蓝烟。 离开火焰自熄 黑烟,缓慢燃烧,离开火焰自熄
烯烧状态
气味
软化
熔融滴落
熔融滴落
软化,起泡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检验规程文件编号:编制:技术科审核:批准:发布日期:二O O三年一月实施日期:二O O三年一月检验规程;目录目录第一章原材料检验第一节检验制度第二节总则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第四节聚氯乙烯的检验第五节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第六节相关质量记录及表格第二章过程检验第三章成品检验第一节总则第二节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第三节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试验第四章包装技术条件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第一节检验制度1.凡进厂的聚氯乙烯、聚乙烯、圆铜丝,辅料经检验或验证方可入库。

2.辅助材料如填充料、绕包带、钢带、铜带等,入库时应由检验人员进行验证,核对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产品合格证符合。

3.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标准或供需签订的技术协议实施。

4.主要原材料进厂应有供方的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检验人员按检验规程检验或验证。

铜丝采用抽样试验,塑料采用验证方法。

5.检验员填写检验结果通知单交仓库。

合格的原材料按手续入库;不合格的由仓库通知供销科联系供方处理。

6.质检人员应督促仓库做好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置工作,并作好记录。

第二节总则1.适用范围2.适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用聚氯乙烯、聚乙烯、铜丝及辅料的进厂抽样检验、定期抽样或验证。

3.检验批的确定4.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天进厂、同一个规格定为一个检验批。

5.试验与判断5.1样本应根据检验规程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或验证,将试验结果与标准比较。

5.2当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进行第二次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测,如仍出现不合格时,应判断为不合格批。

5.3由于本厂的测试设备有限,部分工艺试验项目须送检测机构检验或送“兄弟”单位检验。

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1.抽样规定1.1本试验方法引用标准:1.2G B3953-83电工圆铜线;1.3G B4904-85裸电线试验方法;1.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1.5装盘铜丝:100盘以下抽取3盘;100盘及以上抽取5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检验规程文件编号:编制:技术科审核:批准:发布日期:二O O三年一月实施日期:二O O三年一月检验规程;目录目录第一章原材料检验第一节检验制度第二节总则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第四节聚氯乙烯的检验第五节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第六节相关质量记录及表格第二章过程检验第三章成品检验第一节总则第二节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第三节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试验第四章包装技术条件第一节检验制度1.凡进厂的聚氯乙烯、聚乙烯、圆铜丝,辅料经检验或验证方可入库。

2.辅助材料如填充料、绕包带、钢带、铜带等,入库时应由检验人员进行验证,核对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产品合格证符合。

3.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标准或供需签订的技术协议实施。

4.主要原材料进厂应有供方的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检验人员按检验规程检验或验证。

铜丝采用抽样试验,塑料采用验证方法。

5.检验员填写检验结果通知单交仓库。

合格的原材料按手续入库;不合格的由仓库通知供销科联系供方处理。

6.质检人员应督促仓库做好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置工作,并作好记录。

第二节总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用聚氯乙烯、聚乙烯、铜丝及辅料的进厂抽样检验、定期抽样或验证。

2.检验批的确定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天进厂、同一个规格定为一个检验批。

3.试验与判断3.1样本应根据检验规程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或验证,将试验结果与标准比较。

3.2当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进行第二次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测,如仍出现不合格时,应判断为不合格批。

3.3由于本厂的测试设备有限,部分工艺试验项目须送检测机构检验或送“兄弟”单位检验。

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1.抽样规定1.1本试验方法引用标准:G B3953-83电工圆铜线;G B4904-85裸电线试验方法;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1.2 装盘铜丝:100盘以下抽取3盘;100盘及以上抽取5盘。

每盘抽取一个样本。

1.3 成捆铜丝:10捆以下抽取2捆;10捆及以上抽取4捆。

每捆抽取一个样本。

2. 试验方法2.1 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0~35℃,有控制要求时为235℃。

2.2 试验类型抽样试验:按原材料批量抽取成圈或成盘的导体,并从其上截取试样进行的试验。

2.3 尺寸测量2.3.1 测量工具a 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符合G B 1216-75《千分尺》规定,测力应为~,导体直径和尺寸标称值大于0.5m m 测力应为1~3N 。

2.3.2 试样制备a 实心圆导体:根据检验批次从每个样本上截取不小于1米长的试样。

b 在成圈或成盘的样本上直接测量时,应离端头至少1m ;在成捆试样上测量时,应在两端离端头至少200m m 处分别进行。

每个试样测量三处,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 m 。

2.3.3 测量步骤a 直径:在垂直于试样线轴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至少在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测量三处。

b 截面积:按线性截面尺寸计算。

直径数据采用上述a 步骤得出。

2.3.4 试验结果 a 直径:式中:X i :第i 次测量数值m mn :测量次数。

b 圆铜线标称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m m )。

nXiX ni ∑==1计算时尺寸为~1.000m m者保留三位小数,大于1.000m m者保留两位小数。

尺寸偏差值取标称值与尺寸实测平均值(X)之差。

c f值用同一截面上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

试验结果取三个截面上测得的直径差值之最大值作为f值。

f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偏差的绝对值。

d简单截面试样实心圆铜导体截面:S=d2/4m m2计算时直径~1.000m m者保留四位小数,大于1.000m m者保留两位小数。

2.4拉力试验2.4.1试验设备:拉力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

2.4.2测量范围:~1.000m m,超过1.000m m的单丝每年送其他厂家做一次定期抽样试验。

2.4.3试样制备a取样: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每个样品一端截取试件3根,试件长度为原始标距长度加两倍钳口夹持长度,取样时应尽量避免试件受到拉伸、扭转、弯曲或其他机械损坏。

b矫直试件:小心用手工校直,必要时允许将试件放在木垫上用木槌轻轻敲直。

c标出标距长度:在平直的试件中部标出原始标距长度200m m,标志方法应不致使试件产生早期断裂,标志线应细而清晰,标距长度误差为0.5m m。

2.4.4试验步骤a将试件夹持在试验机的钳口内,标志线应露出在钳口处。

夹紧后试件的位置应保证试件的纵轴与拉伸的中心线重合。

b选定速度:拉力机拉伸速度不大于300m m/m i n。

启动时,加载必须平衡,速度均匀,无冲击。

c试件拉伸断裂时,读数并记录最大负荷,取三位有效数。

取下试件将断口小心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最终标距长度。

2.4.5试验结果及计算a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N/m m2:b =Fm/S(N/m m2)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b断裂伸长率按下式计算:=(Lu -L)/L计算时,伸长率小于5%者,精确到%,大于和等于5%者,精确到1%。

c试验结果取3个试件计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d符号定义Fm—最大负荷在试验中试件承受的最大负荷。

Lu—最终标距长度在试件断裂后并且将断裂部分仔细地对合在一起使之处于一直线上的标距长度。

L—原始标距长度在试件变形前的标距长度。

b—抗拉强度最大负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横截面积,即相当于最大负荷的应力。

—断裂伸长率将断裂后标距长度的永久伸长L u-L0表示为原始标距长度L的百分数2.4.6注意事项a伸长率试验时,试样的断裂应发生在标距长度内,且离标志线大于20m m,若断裂处离标志线距离小于20m m,且伸长率达不到规定时,应另取试件重新试验。

无论断裂位置如何,若伸长率达到规定值,测定也被认为是有效的。

b标称直径及以下试件的伸长量可取拉伸前后两钳口间的距离差值。

拉伸前的钳口距离即为原始标距长度。

2.5导体电阻试验2.5.1试验设备:a Q J44型直流双臂电桥,总有效量程~1,分五个量程。

b D Q型电桥夹具,即四端测量夹具,钳口有效长度为1m。

2.5.2试样制备a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上切取长度不小于1m的试样。

b取样时尽可能避免试件受到拉伸、扭转等到机械损伤。

c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

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1℃。

注意:温度计离地面至少1m,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2.5.3试验步骤a将试样用四个夹头夹住,用夹具右端的旋扭适当拉直试件。

b试样长度的测量应在二电位电极之间的试样上进行,测量误差应不超过%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c拨通开关,等待5分钟后,调节指零仪指针指在零位上。

d估计被测电阻值大小,选择适当量程因素位置,先按下“G”按钮,再按下“B”按钮,调节步进和滑线盘,使指零仪指针在零位上,电桥平衡,读取电阻值,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值。

2.5.4注意事项a测量及以下阻值时,“B”按钮应间歇使用。

b测量未知电阻时,为保护指零仪指针不被打坏,指零仪的灵敏度调节旋钮应放在最低位置,使电桥初步平衡后再增加灵敏度。

2.5.5试验结果及计算a被测电阻值Rx=量程因素读数(步进盘读数+滑线盘读数)b换算成温度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R20=RxK t1000/L()式中:K t为换算成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见G B/T3956-1997. c温度20℃时导体的电阻率按下列公式计算:20=R20S(m m2/m)式中:S为导体的标称截面,m m2。

2.6外观圆铜线表面应光洁,无附着物、污秽和没垢,无氧化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第四节聚氯乙烯的检验1.进厂的聚氯乙烯分为绝缘料和护套料,所有采购的P V C均为定点合格供方提供。

对P V C的检验采用验证方法,即核对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由仓库保管员验证符合后填写进货验证记录,办理入库。

2.每季度对供方提供的P V C作一次定期跟踪试验;在生产的某个产品中指定供方的产品,并在生产流转卡上作好标识,然后对成品进行绝缘和护套的机械性能试验。

作好检验结果记录。

并纳入对供方的控制记录中。

第五节其它原辅材料的检验1.其它辅助材料包括:钢带、铜带、无纺布、聚脂薄膜及填充料。

2.钢带、无纺布、聚脂薄膜的检验。

2.1.检验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型号、同一尺寸和同一交货状态的产品组成。

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2.2.每盘产品均用肉眼作外观检查,用游标卡尺测量宽度和厚度。

2.3.如要求与产品合格证符合,则为合格品。

3.填充料的检验3.1.应成批验收,同一型号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为一个检验批次。

3.2.每批中每个规格抽取3个样本。

3.3.用肉眼目测填充料的外观,应干燥,无污染,无杂质,轻拉成网,网格应均匀。

3.4.对填充料作拉力试验,测量其抗张强度。

拉力试验方法参见第三节。

3.5.核对其规格是否符合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要求。

第六节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退货检验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由质检科出具检验结果通知单,通知仓库及供销科,由供销科办理退货手续。

2.仲裁供销科在办理退货过程中,供方提出质量异疑,要求仲裁时,可委托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复测。

复审结果仍不合格时,除退货外,一切费用及损失均由供方承担;复审结果合格,除准许入库外,本厂承担一切费用,并对本厂的检测仪器进行检定。

第七节相关质量记录及表格1.进厂原材料检验项目表。

2.进厂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由供方提供,质检科保存。

3.原材料到货通知单由供销科或仓库填写。

4.原材料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由测试室填写。

4.1聚氯乙烯验证报告4.2聚氯乙烯绝缘(护套)机械性能试验原始记录4.3圆铜线检验报告4.4圆铜线测试原始记录4.5辅助材料检验报告5.原、辅材料检验结果通知单6.原、辅材料检验台帐7.进货验证记录检验规程:第一章原材料检验到货通知单年月日N0:注:一式三联,一联留存,一联仓库,一联测试。

试验员:审核:程序文件表格:编号:H D/J L H D/J L8.2.4-04-2试验员:审核:试验员:审核:试验员:审核:日期:试验员:程序文件表格:编号:H D/J L8.2.4-02检验结果通知单年月日N0:试验员:审核:注:一式三联,一联留存,一联仓库,一联测试。

月原、辅材料检验台帐填写表: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