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

合集下载

第七章大气环流

第七章大气环流
• 7 月份,西风带显著北移,槽脊的位置 也发生很大变动,即东亚大槽东移入海, 原欧洲浅槽已不存在,并变为脊,而欧 洲西岸和贝加尔湖地区各Leabharlann 现一个浅槽, 北美大槽位置基本未动。
• 2、对流层上层300hPa 平均图上的 环流形势与中层500hPa 平均图大体 相似,(图略)只是西风范围更扩 大,风速更增强。冬季时,三槽形 势非常清楚。夏季时,槽、脊明显 减弱。在副热带地区有深厚的高压 带,其位置、范围、强度都随季节 有变化。
• 2)冬季中心最大风速约50—60m/s,强 中心风速可增至100—150m/s,甚至可达 200m/s。夏季风速减半。其分支、汇合 现象以东亚最清楚。
2021/5/18
41
(3)热带东风急流:
• 主要出现在夏季北半球亚洲、非洲副热带对 流顶附近(100—150hPa)处的一支急流,盛 夏其平均位置在北纬10°—20°间,最大风 速平均30—40m/s,个别达50m/s,风向稳定, 强中心在阿拉伯海上空。
第七章 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 其水平范围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 千 米以上,时间尺度在1—2 日以上。
一级环流:全球范围的空气运动,东西风系。 二级环流:几百—几千公里(季风,气旋,反气旋) 三级环流:几百公里以下,如海陆风,山谷风等。
若按水平范围同时考虑时间尺度,大气环流又可分为 四种:
2021/5/18
10
• 形成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
(三)地表性质作用
• 地球表面是一个性质不均匀的复杂的下垫 面。(从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来说,海陆间热力
性质的差异所造成的冷热源分布和山脉的机械 阻滞作用,都是重要的热力和动力因素。)
•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很大差异。 • 夏季:陆地是相对热源,海洋是相对冷源; • 冬季:陆地是相对冷源,海洋是相对热源。 • 这种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
加强观测和数据同化
利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同化方法,提高对热带大气状 态和动力过程的了解,为预测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
促进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热带大气动力学 的研究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农业和生态环境
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热带大气动力学 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早期的热带大气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于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引入了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
现代研究
现代的热带大气动力学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探究热带大气的运动规律和 变化机制。
热带大气的旋转运动
01
旋转轴
热带大气的旋转运动通常以低纬 度为中心,沿着不同的轴向进行 。
旋转速度
02
03
旋转效应
旋转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地球自转、地形、气流速度等 。
热带大气的旋转运动对天气系统 的形成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如 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
热带大气的非线性运动
1 2
非线性特征
热带大气的非线性运动表现为复杂的气流结构和 湍流现象。
未来展望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未来的热带大气动力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和环境 效应,以及人类活动对热带大气的影响。
02
CATALOGUE
热带大气的运动特征
热带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 盛行东北风。
风速
热带地区的风速相对较低,但有时会受到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 影响而增强。
详细描述
在热带地区,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能力较强,而散射能力较弱。同时,热带大 气对地球长波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能力也较强。这些辐射平衡特征对热带大气的温 度、湿度和风场等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

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

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化学环境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温度、湿度、风向等气候变化。

大气热力学环流的本质是指地球上的热能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的特征是:从热能密集的地区,热能通过大气输送至热能稀薄的地区,这就形成了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主要受到大气中温度和对流层中的水汽影响,它由四大类运动组成:垂直运动、顺经运动、涡旋环流以及气旋环流。

其中,垂直运动指地面升起气流,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弱是热力环流的重要方式;顺经运动指的是由西向东的气流运动,它受到来自赤道的向西的大气热量的影响;涡旋环流由赤道太平洋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一系列涡旋组成,它们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水平风流构成;而气旋环流,也叫飓风环流,是大气热量在中纬度地区大气内的环形运动,是一种非常激烈的大气环流和热力输送过程。

大气热力学环流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热辐射的均衡是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的基本原理;垂直热量输送控制地球热量的分布,从而影响地区的季节性变化和气候构成;水汽的散布和输送的控制地球表面的湿度平衡,是保证地区气候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关键;大气热力输送对地球表面造成强大的热量压力,控制着中低纬度地区的风向,使得风向分布均衡,影响天气的形成;涡旋环流是地球减缓热量的重要渠道,它们再经过可变的位置和质量的调整,使得温室气体不容易堆积。

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对于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大气热力环流过程,了解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研究大气气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持续研究的重中之重。

目前,基于数值模拟的气候模式已经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型通过模拟大气热力学环流,可以模拟和推断将来的气候变化情况,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检验和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以及模拟各种地球热力环流的过程,精确模拟气候变化,并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趋势。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斜压不稳定:由基本气流的垂直切变所引起的罗斯贝波(大气长波)不稳定,即由于基本场的南北向 温度梯度所造成的长波不稳定。由斜压不稳定产生的斜压长波发展的能源主要来自基本气流的有效位 能,也可部分来自基本气流的动能。斜压不稳定是中纬度天气尺度波动发展的主要机制,温带气旋的 生成、斜压罗斯贝波的发展即为斜压不稳定的典型现象。 惯性不稳定:若环境大气对受扰动的气块水平扰动起加速作用,则称这种大气是惯性不稳定的,其发 生条件是北半球 ,南半球 。例如北半球急流区的右侧纬向西风的南北切变 若强到比 还大,就会发生 惯性不稳定。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热带主要天气系统 积云对流团 热带气旋 热带辐合带(ITCZ) 热带波 对流层中层气旋 中尺度对流辐合体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热带大气波动 东风波,向西 惯性-重力波,向东 罗斯贝-重力混合波,向西 开尔文波热带波动,向东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热带扰动发生、发展的机制 正压不稳定 正压大气中,由于平均纬向气流的水平切变引起的大气长波扰动发展的动力机 制,称为正压不稳定。长波正压不稳定发展的能源来自于基本气流的动能。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 简称CISK,热带大气中弱的气旋性扰动与积云对流发生相互作用,可造成一种 大尺度低压系统和积云对流之间相互加强的正反馈过程,造成不稳定发展。 其物理本质是:一个弱的热带低压扰动,由于边界层的摩擦辐合作用,即通过 埃克曼抽吸作用,使潮湿气流被迫抬升,引起积云对流发展。水汽凝结潜热使 低压系统中心温度上升,气压下降,出现指向中心的辐合气流。由于绝对角动 量守恒,切向风速增大,低压环流增强,结果使对流更强,凝结潜热更强,瑞 此循环,造成积云对流和低压系统间的正反馈,使低压不稳定发展。
热带大气动力学基础

第7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

第7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
风向量可以分解为无旋和无辐散部分,
V V V
u ,v y x
(7.4) (7.5)
则散度可分别表示为:
D V V 2
(7.6)
在上式中 是流函数, 是速度势, k 是垂直方向的单位向量。为了求得 ,必须解泊松方程。
(刘芸芸,丁一汇,2012)
5. 赤道辐合带(ITCZ)
ITCZ是近赤道地区围绕全球的风辐合带(图7.5),它位于Hadley环流上升支(向 赤道边缘),其特点是低空风辐合,海平面气压槽,强对流和云区。其位置随太阳 有季节变化。北半球冬季位于赤道以南,北半球夏季移到赤道以北。
图7.5 热带射出长波辐射(OLR)气 候学(a) 冬(12月-2月),(b) 春(3-5月)。(c)夏(6-8月), 秋(9-11月),单位:wm-2
3、平均经圈环流
(MMC,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
根据lorenz的球面-气压坐标系中沿纬圈平均的质量连续方程,可写作:
1 ������ ( ������ ������������������������ ) r ������������
+
������ ( ������ ������������������������ ) ������������
对于热带行星尺度运动(L=107m,f~10-5s-1),Ro 和 Fr 数分别为:
Ro~10-1,Fr~10-3,则热力场的扰动尺度有:
Fr / Ro
~ 10 2
Ro 1
因而低纬行星尺度的运动与中高纬天气尺度运动十分相似。这说明,在热带, 甚至靠近赤道地区行星尺度运动似乎是准地转的。上述结果也表明热带行星尺度系 统(如季风环流,南方涛动等)比天气尺度系统(如热带云团或热带扰动)的变化 大一个量级左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下面将进一步作分析。

高等天气学(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

高等天气学(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

高等天气学(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一.定常波:定义:把纬向平均环流偏差的时间平均定义为定常波,即*[]A A A =-。

它表示时间平均图上的纬向偏差值,又称定常涡旋项,主要反映大气活动中心、高空平均槽脊以及季风等特征。

其三维结构主要用半球时间平均场的纬向不对称分布和经度-高度剖面图表征。

形成原因:定常波的形成主要是地形和非绝热加热分布不均匀性强迫的结果,两者对于定常波的维持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热力强迫和地形强迫产生的定常波有不同的结构。

热力强迫的扰动尺度比地形强迫的大,尤其是在对流层上部。

它们的位相随高度也有更显著、更系统的向西倾斜。

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定常波对热量、西风动量、位势高度有经向输送作用:(1)热量以50N 为中心有很强的向北输送,这与中纬度定常波槽脊随高度有明显的向西倾斜有关。

向北的输送有两个最大值区,一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一在近地面附近。

(2)动量通量分布的特征在50N 以南有向北的输送,50N 以北有向南的输送。

这种输送特征与定常波槽脊在副热带有西南-东北倾斜,在中高纬有东南-西北倾斜的特征有关。

(3)因为地转风对位能的经向输送沿纬圈的平均值为零,因此定常波对位能的输送代表的是非地转运动的作用。

这种输送的主要特点是在中纬度有明显的向赤道输送。

定常的输送与瞬变波的输送相比一般较弱,*2[]v 和'2[]v 之差特别明显。

但是定常波的输送在热量、动量和涡度的局地时间平均的收支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定常波和瞬变波的相对重要性不能只以上述方差和协方差量值来决定。

北半球冬季定常波主要特征:(1)200hPa 高度场在高纬度和低纬度有不同的流型,中纬度有明显的纬向动量向极通量,这种向极通量表示有一个从高纬流型向低纬流型的EP 通量。

因此低纬度流型的波动部分是由较高纬度的波动所强迫。

中高纬负值中心位于140E 和70W 。

在30N 附近高度场分布有明显突变现象,30N 南北高度场有明显反位相分布。

有关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有关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有关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的气流在地球表面上的一种运动形式。

它是地球上大气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和不同温度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异所引起的。

大气环流对地球上的气候、天气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系统以及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具有与重要的意义。

大气环流主要有三种类型:垂直环流、水平环流和季节性环流。

垂直环流是指大气中上升和下沉气流的运动,通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加热和冷却所引起的。

水平环流是指大气中横向流动的气流,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所引起的。

季节性环流是指大气中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的气流运动,主要是由于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地球轨道的倾斜角度而引起的。

在大气环流中,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现象,包括风系、高压和低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

风系是指地球上表面上的气流运动形式,主要包括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等。

高压和低压系统是指大气中局部气压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它们之间的气流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的基本结构。

气旋和反气旋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旋转气流运动形式,它们在大气环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环流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加热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球表面地形和水汽含量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大气环流的形成和演变。

在大气环流中,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环流系统和现象,包括赤道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季风环流、地转风、温带西风带等。

赤道西风带是指赤道附近的西风带,它在赤道附近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流系统,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副热带高压带是指地球上南北纬30度左右的高压带,它在副热带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高压系统,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风环流是指发生在季风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它在季风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动力学复习要点

大气动力学复习要点

⼤⽓动⼒学复习要点复习要点(知识点):1、动⼒⽓象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什么?(1)⼤⽓是连续流体 (2)⼤⽓是可压缩流体 (3)⼤⽓近似为理想⽓体2、地球⼤⽓的动⼒学和热⼒学主要特征有哪些?⼀、⼤⽓是重⼒场中的旋转流体 (1)⼤⽓的垂直厚度⽐⽔平范围⼩的多,⼤⽓运动具有准⽔平性。

⼤尺度系统中,铅直速度远远⼩于⽔平速度,铅直⽅向⼤⽓所受作⽤⼒(⽓压梯度⼒、重⼒)近似平衡。

(2)⼤⽓随地球⼀起绕地轴旋转,致使⼤⽓必然受到科⾥奥利⼒(即科⽒⼒)的作⽤--地球的⾃转对⼤⽓的运动影响深远(所以,地球流体⼒学是旋转流体⼒学)。

⼆、⼤⽓是层结流体⼤⽓密度随⾼度的增加⽽递减,但可以将⼤⽓近似看作许多密度不同的薄层叠加⽽成三、⼤⽓中含有⽔汽⼤⽓中含有⽔汽,它既改变了空⽓的密度分布,⼜改变了⼤⽓的热⼒性质、影响着⼤⽓能量的转换。

四、⼤⽓所处的下边界是不均匀的⼤⽓的下边界就是地表,全球地表起伏不平、性质迥异,对天⽓、⽓候变化影响显著。

3、什么是个别变化?什么是局地变化?两者的关系如何?全导数表⽰个别空⽓微团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率,称为空⽓微团温度的个别变化。

局地导数表⽰某⼀地点、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的局地变化。

4、什么是冷平流?什么是暖平流?T ??-表⽰由于⽔平运动引起的温度的重新分布对温度局地变化(tT)的贡献,称为温度的平流变化率,简称温度平流。

即本地⽓温将下降;风由冷区吹向暖区,冷平流即本地⽓温将上升;风由暖区吹向冷区,暖平流5、惯性坐标系中空⽓微团受到哪些外⼒的作⽤?旋转坐标系中⼜受到哪些⼒的作⽤呢?1、⽓压梯度⼒:由于空间各处⽓压分布不均,周围空⽓介质对单位质量的空⽓微团所产⽣的压⼒称为⽓压梯度⼒。

⽓压梯度⼒是驱动⼤⽓运动的直接动⼒。

2、重⼒:地球引⼒与地球旋转产⽣的离⼼⼒的合⼒。

(1)惯性离⼼⼒:单位质量空⽓微团所受的惯性离⼼⼒为:(2)重⼒:单位质量空⽓微团所受的重⼒为: 3、分⼦粘性⼒:周围空⽓作⽤在空⽓微团表⾯的内摩擦⼒4、Coriolis -科⽒⼒:由于地球的旋转以及⼤⽓相对地球发⽣运动⽽产⽣的“视⽰⼒”、⾮真实⼒单位质量空⽓微团所受的科⽒⼒为:δt),,,()δt ,δz ,δy ,δx (lim lim 0δt 0δt t z y x T t z y x T δt δT dt dT -++++==→→δt),,,()δt ,,,(lim 0δt z y x T t z y x T tT t -+=??→0||||0||||>??-=??-αCos T T V0>??tT R FM G R g g 232*Ω+-=Ω+=32V ?Ω-1、⽓压梯度⼒2、科⽒⼒ f 称为科⽒参数3.重⼒:重⼒指向地⼼,故4.摩擦⼒6、局地直⾓坐标系是如何定义的?局地直⾓坐标系中⼤⽓运动基本⽅程如何写?局地直⾓坐标系:原点取在观测点,指向正东⽅(x 轴与纬圈相切),指向正北( y 轴与经线相切),指向天顶( z 轴与地⾯垂直向上)。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山谷风对农业的影响:①谷风将山谷温度较高的气流带到山坡,温度升高,使果树发芽开发期提前;②山风出现于夜间,从山顶吹向山谷,降低坡面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③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质量提高;④谷底发育河流,水汽充沛,吹谷风时,水汽易冷凝成云致雨,多雨雾天气,对坡面作物生长有利。
影响与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风
原因: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
②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气流往往晴朗;气压值:①> (②=③=④) >⑤;等压面上弯说明该处是高压,下弯则是低压;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相反】
考点1
1.“一个关键”
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一般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地球表面热容量大的地点,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点,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但地面受热不均,破坏了稳定状态,引起大气的运动,等压面发生弯曲,起伏不平。
(2)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形成过程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高低压,最后有空气水平运动。
思考:1.判断A、B、C、D四点气压值和气温的大小?

气象学中的大气环流模型

气象学中的大气环流模型

气象学中的大气环流模型气象学是对大气现象的研究,其中大气环流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大气环流模型是气象学中的一种工具,可以用来描述大气环流的运动规律和特征,以及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大气环流模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中由太阳辐射加热和地球自行旋转等因素所致的空气运动,它是全球性的、循环性的、整体性的。

大气环流包括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

垂直环流是指大气向上或向下的运动规律,水平环流则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规律。

大气环流模型是根据物理学和数学原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大气物理、动力学等因素,建立一系列方程式来描述大气环流的运动规律和特征。

大气环流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热力学方程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它描述了大气在三维空间中的速度、压力和密度的变化。

二、方法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大量的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形高低、海洋分布、季节变化等。

因此,大气环流模型是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用计算机进行运算。

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应用,大气环流模型可以分为全球模式、区域模式、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等。

全球模式是对全球气候的模拟和预测,它需要将整个地球都划分成一个又一个的网格,然后根据模型的方程式进行计算,从而预测出未来数天、数周或数月的气候变化。

而区域模式则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地区为研究对象,模拟该地区的气候变化。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则是对气象要素进行预测,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

三、应用大气环流模型在气象学和气象预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还可以用来研究大气环流的动力学、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升和下沉机制等。

大气环流模型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气象现象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如台风、气旋和厄尔尼诺现象等。

总之,大气环流模型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大气环流的运动规律和特征,以及研究气象现象的成因和演变。

成信工动力气象学讲义07热带大气动力学

成信工动力气象学讲义07热带大气动力学

§1热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2热带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3热带大气波动§4热带扰动发生、发展的机制§5热带气旋结构的动力学分析重点:热带大气的基本特征,热带波动,CISK 理论§1热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1f 的数值比较小,,比中高纬度小一个量级(但较大),所以热带地区采用赤道51010f s --=ββ平面近似:。

由于科氏力较小,大尺度运动是非地转的,但准静力平衡仍成立。

2()f y aββΩ==2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在热带吸收,所以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区,是平均动能的制造源。

3湿空气运动:凝结潜热能作为热带系统发展的主要能源。

4对流层的中、下层的层结稳定度较弱,有利于对流与物理量的垂直输送。

5水平温差较小,大气斜压性弱,所以热带某些地区的大气可视为准正压。

6主要的天气系统:1)积云对流云团(积云对流群):中、小尺度运动,水平尺度:几百千米,生命史:3—4天。

2)热带气旋(台风typhoon ,飓风Hurricane ):气旋式涡旋,低压,眼结构,暖心,螺旋云带。

易产生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水平尺度:几百千米,生命史:3天左右。

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马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

台风一词则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有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风。

台风一词的由来:英语typhoon :(1)来自汉语(土耳其人在他们的"命名书"里说"TAYFUN"是指发生在中国海及西太平洋上的大风,译自“大风”(dais fang ),1560年进入英语。

(2)外来语(《辞海》,《英语大字典》:源自希腊语,与TYPHUS 有关.)中文「台風」一詞:(1)來自中国(2)源于日語台风的词汇几乎都一样,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而发音则几乎相同。

第七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讲解

第七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讲解

全球辐散环流如下,在北半球冬季(尤其在1979年 1月)(图7.6a)主要哈得莱环流的上升支在5º S附近, 下沉支在30º N附近,造成这支哈得莱环流圈的因子主要 是亚洲冬季风。另一个哈得莱环流是在5º S上升,30º S 下沉、与澳大利亚季风有关的环流圈,因而澳大利亚季 风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哈得莱环流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澳大利亚北部的降水变率与印尼-澳大利亚北部辐 散环流上升支的周期性经向移动有关。澳大利亚大部分 地区的辐散风属于南半球这支次要哈得莱环流圈的。了 解这支环流圈的特征和演变对于全面了解澳大利亚季风 是非常重要的。与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下沉支有关的 辐散环流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高等天气学系列讲座 单元三:热带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
第七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 特征与辐散环流
丁一汇 国家气候中心
热带一般是指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脊线之间的区 域,而副热带高压脊线也是地面东风带和西风带之间 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平均位于30º 纬度左右。热带几 乎占全球面积的一半。它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热带是整个大气的水汽、热量和角动量源。第 一章已一般的说明了正是在热带大气从地面得到角动 量,并在热带大气所获得的热量超过了向外辐射所损 耗的热能,这种盈得的动量和热量向极地方向输送以 补偿中高纬的大气角动量和热量的损失;第二方面是 由于热带大气和扰动与中高纬的大气和扰动有明显的 相互作用,这使得人们不能把这两个地区的环流看作 是完全孤立的,其中任一地区的预报都必须考虑来自 另一地区的影响;第三,热带地区是地球上主要的海 洋区,海气相互作用以及遥相关显著,这是影响全球 天气与气候形成和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7.1平均纬向风的纬向剖面。 左:12~2月平均;右:6~8月平均 根据1971~2000年NCEP再分析资料制作 单位:m· s-1 (王慧提供,2004)

第6章 热带大气动力学

第6章 热带大气动力学

=
h0
(
g H
)1/ 2[exp(−
β y2 c
)]sink(x− Nhomakorabeact)
(6.11) (6.12)
讨论:
5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风压场均为赤道对称分布;在高、低压环流中心所在经度附近,风压场满足地转关系;而在高、低压 环流的交界处,风压场不满足地转关系,甚至风速垂直于等压线。
(6.10) (6。10)‘
由于我们讨论的是:扰动离开赤道地区即迅速减弱的 Kelvin 波,即 y → ∞ 时 h → 0 ,则知 c 应为正值
(c>0),即 c = gH ,所以 Kelvin 波是一种向东传播的重力-惯性波。
进一步,可得:
h
=
h0[exp(−
βy c
2
)]sin
k
(
x

ct)
u
道对称,北半球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
图 6.1 热带罗斯贝波的位势场和流场分布
2 惯性-重力波 出现在对流层中,向东传播为主,移速为几十米/秒,周期为 4-5 天或 14-15 天。
台风中存在惯性-重力波。
图 6.2 惯性—重力波的位势场和流场分布 3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7
《动力气象学》电子教案 -编著、主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教授 制作:林蟒、李国平
眼,眼区半径:5—20km。眼的外围:强对流区,从眼区的外围到台风边沿存在螺旋云(雨)带。强对流 区中最大风速可达 100 米/秒。PBL(边界层)以上,风速随高度减小。 链接 Flash 动画:台风

大气科学研究大气层中的大尺度风场和环流

大气科学研究大气层中的大尺度风场和环流

大气科学研究大气层中的大尺度风场和环流当我们仰望天空,感受着微风拂面,或是遭遇狂风骤雨,可曾想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大气科学,这门神秘而又重要的学科,致力于揭示大气层中那些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大尺度风场和环流现象。

什么是大尺度风场和环流呢?简单来说,大尺度风场指的是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风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而环流,则像是大气中的巨大“传送带”,将热量、水汽和动量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和交换。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球体,被一层厚厚的大气所包裹。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匀,赤道地区接收到的热量多,而两极地区接收到的热量少。

这种热量的差异导致了大气的受热不均,从而产生了压力差。

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于是就形成了风。

在全球范围内,大气环流主要有三个环流圈。

首先是低纬度的哈得莱环流,它是一个直接的热力环流,空气在赤道地区受热上升,在高空向两极流动,在副热带地区下沉,然后再回到赤道。

接着是中纬度的费雷尔环流,它相对较弱,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后是高纬度的极地环流,其特点与前两个环流有所不同。

大尺度风场和环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季风就是一种典型的大尺度风场现象。

在亚洲地区,夏季时,海洋上的气压相对较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这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而冬季则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候较为干燥。

再比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它们与大尺度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

拉尼娜现象则与之相反,海温异常降低,也会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反常。

大气科学研究大尺度风场和环流,依靠着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气象卫星就是其中之一,它们能够从太空俯瞰地球,提供大范围、长时间的大气观测数据。

气象雷达则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局部地区的风场和降水情况。

除此之外,数值模拟也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家们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将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进行量化和计算,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流PPT课件 人教版

大气环流PPT课件 人教版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3、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 平衡;同时对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风带
成因
属性
00--300 信 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干燥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分布
气压带
成因•特征 气流 属性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热低压 上升 湿热
30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热高压 下沉 干热
60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冷低压 上升 温湿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大气环流规律知识点总结

大气环流规律知识点总结

大气环流规律知识点总结大气环流是地球上大气循环运动的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环流规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本文将从大气环流的概念入手,逐步介绍大气环流规律的知识点。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层中空气的运动,是地球自转、辐射平衡和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大气环流是在纬度、海陆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大气环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

1. 垂直环流垂直环流是指大气中不同高度层次的气流上下运动形成的环流。

常见的垂直环流包括对流和辐散。

- 对流: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加热,暖空气密度减小,从而形成对流现象。

对流通过将热量和水分等物质从地面向大气中输送,起到了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

- 辐散:在高空蓄积的寒冷空气由于密度较大,向下沉降形成辐散。

辐散使得大气层顶部形成高压区,从而控制了地表风向。

2. 水平环流水平环流是指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形式。

常见的水平环流包括脊线和锋面。

- 脊线:是指大气中高压和低压区之间产生的弯曲线。

脊线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地形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移动有很大影响。

- 锋面:是指在大气层中形成的冷、暖空气交界的界面。

锋面的移动会导致天气的转变,如降雨、雷暴等。

二、大气环流规律的基本原理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转偏向力、地形、太阳辐射和海洋等。

1.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会产生一个由南极指向北极的偏向力,称为科氏力,导致了大气环流的转向。

在北半球,气流会沿顺时针方向偏转;在南半球,气流会沿逆时针方向偏转。

2. 地形地形的高低和起伏会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移动,如山地会阻挡气流的传播,形成马斯特努风。

3.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太阳辐射会使得地球表面加热,从而产生温度差异,引发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

4. 海洋海洋对大气环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温度差异和盐度差异会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强度。

热带动力重点

热带动力重点

热带动力气象重点1、中高纬度大尺度天气扰动的能源:斜压位能的释放。

潜热释放是热带低纬度地区驱动热带地区环流系统的主要能源。

2、控制或影响低纬度大气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因子: 效应、凝结潜热释放。

3、夏季,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并逐渐形成稳定的东西带状,在其南侧的东风气流中,常有一些天气尺度的波动西移,这种波动称为东风波。

影响我的东风波一般出现在7—8月份。

4、经典的东风波模式:波轴向东倾斜,高层盛行副热带西风,中低层的东风风速随高度减小,槽前低层为辐散,高层为辐合,对应下沉运动,槽后低层为符合,高层辐散,对应上升运动,降水一般在槽后。

5、东风波可能的形成原因:台风演变型、倒槽型、辐合带型、弱冷空气型、副高西伸型。

6、东风波的分类:深厚东风波、中低层东风波、高层东风波。

7、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也称大气中的30-60d振荡。

热带大气的30-60天振荡比较强的地区: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南压热带地区、热带西太平洋地区。

热带大气中的30-60d振荡动能大值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160~100W))南亚热带地区(其次是南亚热带地区(50 ~110 ~110 E))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140 ~160E))赤道东大西洋地区(赤道东大西洋地区(20 W附近)8、为什么热带大气30-60震荡的活动表现出地域性特征?(1)既同全球大气环流的总形势有关,也同既同全球大气环流的总形势有关,也同热带大气30~60 30~60d d振荡的产生机制有关(3)积云对流加热的反馈(积云对流加热的反馈(CISK CISK))是激发产生30-60d 振荡的重要机制(4)南亚季风区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经常有较强的大范围积云对流活动9、为什么东太平洋地区有较强的30-60d大气振荡?(1)西太平洋得去的30-60d振荡沿赤道东传的影响(2)可能同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经常出现较强的海表温度的变化有关,因为SST异常作为一种外强迫,容易在大气中激发出低频响应。

高一大气热流环流知识点

高一大气热流环流知识点

高一大气热流环流知识点大气热流环流是指大气中水平移动的气流。

它是地表温度差异引起的,通过大气环流能够平衡热量和湿度,维持地球上的温度分布和气候特征。

在高一的学习中,理解大气热流环流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热流环流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热带循环、风系统和季风环流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大气热流环流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 地球热带循环地球热带循环是指靠近赤道地区的大气热流环流。

在赤道地区,阳光直射导致地表温度升高,使空气变暖上升,形成低层大气流。

这些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冷却,然后沿着赤道向两极方向下沉,形成高层大气流。

这样的环流系统在热带地区造成了常年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特征。

2. 风系统风是大气中水平移动的气流,是由地球自转和大气热流环流造成的。

常见的风系统包括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西风带等。

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地区,是由大气中高层气流形成的,以西向东吹的风为特点。

在西风带,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形成了较强的温度梯度,导致风速较快。

副热带高压带位于中纬度和副热带地区,是由大气中下层气流下沉形成的。

在副热带高压带,空气下沉并受到地表高气压的压制,形成稳定的高压环境。

赤道西风带位于赤道地区,是由大气中低层气流相互作用形成的。

它是跨赤道的东风,带来了副热带地区的急流。

3. 季风环流季风是一种由地球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风。

常见的季风有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和非洲季风等。

季风环流的形成是由于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温差。

东亚季风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季风,冬季由于温度差异,从大陆向海洋方向吹,夏季则相反。

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夏季由于热带地区升温迅速,从海洋向大陆吹,冬季则相反。

4. 大气热流环流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大气热流环流是影响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当大气环流系统遭遇扰动时,会产生各种天气现象,如风、云、雨和气温变化等。

此外,大气热流环流还会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例如,赤道地区的高温和高湿度是由地球热带循环引起的,而西风带的风速较快则会影响到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7.5)
上式中
e



ln e
z

z
当q qs与w 0 当q qs或w 0
在大尺度强迫上升有凝结情况下(e 0 )
(7.5)式与绝热运动情况下热力学方程相同。只是静力稳定度被 相当静力稳定度代替。由于有凝结加热,其局地变温要比同样递减 率下绝热情况下小。如 e 0 ,大气是条件不稳定,凝结主要 通过积云对流产生。但(7.3)式仍然成立,只是垂直速度必须是 积云单体中上升气流的速度,二不是天气尺度W。这种情况下,不 可能只用天气尺度量简单地写出对积云区的热力学方程。因在热带 地区,温度脉动很小,绝热运动与非绝热运动近于平衡,
则(7.2)变为:
w ln Lc Dq s z CpT Dt

(7.6)
由于上式中的w实际上是活跃对流单体区的强垂直运动(w,)与周围弱垂 直运动( w )之面积加权平均:
w aw'(1 a)w
(7.8)
w ln Lc aw' qs
z
CpT z
(7.7)
条件不稳定环境下的探空曲线(右图),它发生在 北美中西部强风暴形势下。 θ,θe和θe*同左图。 点线代表从地面上升的无夹卷气块的θe曲线,箭 头为LFC。
(Holton, 2004)
7.1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
(Fr数的意义见附录)
由于热带天气尺度系统的无辐散性,所以过去一些人 认为这种系统的发展与来自中纬度的侧向强迫作用有 关。实际上这种机制并不是必要的。热带天气尺度扰 动的发展完全有可能从热带行星尺度运动系统取得能 量。例如可以注意到,对流性天气尺度的扰动(包括 热带气旋)常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这些区域正好 对应于行星尺度流型的上升区,如西太平洋,西大西 洋地区等。
图7.1a平均纬向风的纬向剖面。左:12~2月平均;右:6~8月平均 根据1971~2000年NCEP再分析资料制作 单位:m·s-1
(王慧提供,2004)
热带大气典型探空曲线(左图)。θe是相当位温,θe*: 饱和相当位温。(与每层温度相同,但假定达到饱和大气时 的相当位温)。这种探空分布与中纬飑线中的探空曲线类似。
(1)大尺度凝结加热单位质量的潜热加热
J Lc Dqs Dt
(7.1)
q s 是饱和比湿,Lc是凝结加热率。
由热力学方程
Cp D ln Lc Dqs
Dt
T Dt
(7.2)
qs 的变化主要由上升运动引起,可表示为:
Dqs Dt

w
qs z
0
当w 0 当w 0
高等天气学系列讲座
单元三:热带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
(2014年春季)
第七讲 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 辐散环流
丁一汇 国家气候中心
热带一般是指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脊线之间的区域,而副热带高 压脊线也是地面东风带和西风带之间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平均 位于30º纬度左右。热带几乎占全球面积的一半。它之所以重要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热带是整个大气的水汽、热量和角动量 源。第一章已一般的说明了正是在热带大气从地面得到角动量, 并在热带大气所获得的热量超过了向外辐射所损耗的热能,这种 盈得的动量和热量向极地方向输送以补偿中高纬的大气角动量和 热量的损失;第二方面是由于热带大气和扰动与中高纬的大气和 扰动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使得人们不能把这两个地区的环流看 作是完全孤立的,其中任一地区的预报都必须考虑来自另一地区 的影响;第三,热带地区是地球上主要的海洋区,海气相互作用 以及遥相关显著,这是影响全球天气与气候形成和异常的一个主 要原因。
式(7.2)可写成(对w>0区)
t

v



ln



w

ln
t

Lc CpT
qs z


0
(7.4)
ln e ln Lc qs
z
z CpT z
代入上式到(7.4)中有(先乘上θ)
t

v





we
很大,在赤道上纬向速度 u 0 ,但是经向速度v
达到最大,并且几乎与等压线相垂直。经向速度v的 大小沿y方向相对于赤道而言呈Gauss分布,离开赤 道地区波动迅速减弱。
图7.4 沙特阿拉伯(左图)阿拉伯海(中图)和孟加拉湾(右图)
上空大气非绝热加热分量的垂直分布。QR:净辐射;QC:凝结加 热;QW:感热加热;FM(E—W)是东西方向的热通量,FM(N—S)
(b)7月
(Krishnamurti,1980)
7.3 热带地区的凝结加热
凝结加热是热带大气中非常重要的热力过程,它的量值和加 热分布取决于凝结过程。一种是由大尺度垂直运动产生的潜 热释放;一种是深厚积云对流释放的潜热。前者主要与中纬 系统有关,在热力学方程中很易定量计算。但由大量积云形 成的潜热加热计算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用天气尺度定量地 表征这种中小尺度加热。这就是积云参数化方案,它是目前 天气与气候模式中不确定性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以下简略 说明这两种潜热释放的计算问题。
a为对流区所占面积百分比。则据(7.3),(7.6)式可化为:
以后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天气尺度变量表达积云凝结项(7.8式右边项)。 这涉及到积云参数化问题,至今有许多种积云参数化方案。 一种简单的方法:
ZT aW ' qs dz p
Zc
z
(7.9)
P是降水率,Zc与ZT分别为云底与云高,
(3)邻近中美洲(10ºN附近)的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很强。在 这个暖海面每年有20~25个热带气旋形成。主要上升运动区 就位于此处。这支辐散环流的下沉支在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 它们是哈得莱环流和东西环流的重要部分,对南半球副热带 急流的强度和变化有重要作用。
(a)1月
图7.6 全球辐散环流 的三维分布概略图。 根据FGGE资料作出。 (a)1月; (b)7月
(3)存在着不同类型大尺度低频变化的流型或波动。用经典的潮汐 理论不少人对行星尺度、缓慢变化的热带大气进行了研究。在 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强迫作用下(如不同的非绝热加热)得到了 一些不同类型的大尺度流型或波动。这些流型与观测十分相近。 例如对于纬向波数1的情况,人们发现在热带存在着向西和向东 传播的重力波、向东传播的凯尔文波、向西传播的混合Rossby 波(或者叫MY波,因是由Maruyama和Yanai发现)以及斜压和正 压的Rossby波。它们是自由模态,其中开尔文波与混合Rossby 波尤其重要。在东风基本气流情况下,只有开尔文波具有很慢 的速度,以致可以看作是定常解。对于西风基本气流,可以激 发出一系列的Rossby波。对于潮汐波在实际纬向风速条件下总 是瞬变的。另外还存在由非绝热加热引起的强迫模态(Gill模 态)。可分为赤道对称加热和赤道非对称加热。如加热在北半 球,可产生比较实际的热带流场,这个问题我们不讨论。
P Zm qvdz E 0
(7.10)
Zm是湿层顶(≈2Km),代入近似的水汽连续方程


qv

qv

z

0
到(7.10)式中,则有
P Wq Zm E
(7.11)
因而垂直积分的凝结加热与天气尺度度量w(Zm)和q(Zm)联系起来
。但由上式只算出了总量,仍需要知道其垂直分布。这可以根据观测 用经验方法确定,即
波只能东传。
Kelvin波是一种特别类型的重力波:它受到地球旋转的影响, 并且在赤道被截获(或侧向垂直边界或山脉)。其存在条件: (1)重力和稳定层结维持重力振荡。 (2)明显的科氏力加速。 (3)赤道的存在,作用在赤道区西风的科氏力趋于使西风折向赤道,
这导致流体在赤道区堆积,在赤道形成气压最大值。以后指向极 地的气压梯度与指向赤道的科氏力平衡(即导致西风气流是地转 的)因而赤道像一侧墙支持Kelvin波,高压与西风同相,低压与
平均热带大气在600hPa以上是条件不稳定的,大尺度上升质 量流是逆梯度输送的,因而使对流层上部冷却,因而这种环 流不能产生位能。大面积积雨云(或热塔)中心区的假绝热 过程,这时气块近于使θe守恒,当气块到达对流层上部时, 温度可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因而热带大气(主要是ITCZ区) 的上升气流主要限于个别对流单体中情况下,赤道区热平衡 可以满足(抵消辐射冷却)。
夏季辐散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图7.6b):
(1)如前面指出,亚洲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很广。上升区位于阿萨 姆-孟加拉地区,相应有三个下沉气流:太平洋的东西或瓦 克环流的下沉支,西南印度洋的季风下沉区和地中海及沙漠 热低压的下沉区。
(2)与非洲季风有关的辐散环流比较局地性,在西非5ºN附近为 上升支,东南太平洋15ºS附近为下沉支。这个下沉区也与中 美洲附近的强上升区密切有关;
东风同相,它只向东传播,这是由于赤道截获的条件要求(见 uˆ
公式)。
图7.2 赤道大气Kelvin波的气压场和风场水平分布
(取自Matsumo, 1966)
图7.3 赤道大气混合Rossby—重力波的气压场和风场水平分布
(取自Matsumo, 1966)
混合Rossby—重力波的流场相对于赤道是一个对称 涡旋,而气压场不与赤道呈对称分布,高低压中心 分别位于赤道的两侧。风压场的关系在相对高纬的 地区近似于地转关系,而在近赤道地区非地转分量
也就是说,东西方向它是一种浅水重力波(水平尺度很大,
垂直厚度很小),而在南北方向是符合地转平衡,并且离开
赤道,振幅衰减,到10°N和10°S基本上消失,所以它是一
种只向东传的赤道波。开尔文波的产生大致可以认为:近赤
道有某种强迫(如加热),这可以由大范围对流云系发展造
成。结果在该区造成气柱中重力内波型的垂直分布的辐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