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际关系差异(家庭人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

232

中美人际关系差异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胡金婵

河北省滦县第二中学 胡金锭

摘 要:人际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本文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中美人际关系的不同。

关键词:人际关系 差异

文化是交际的基础,交际是文化

重要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的交际方式、亲密程度也不同。笔者在以下文章中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中美两国人际关系的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诞生在家里,在家里成长,成熟,组建新的家庭,最后去世的时候才离开家。家庭生活是全人类共有的经历。”[1] 家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中国家庭中的关系由古代的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奠定了基础。由此,中国传统家庭里,家庭关系成金字塔结构,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受到最多尊重,如果有所违背就是大逆不道。而在原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最注重的是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力。中国有句话:“一人飞升,鸡犬升天”,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发达了,他家里的鸡和狗都跟着他沾光。中国人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整个家族的荣誉。而如果一个人失败了,那也是“株连九族”,是整个家族的耻辱。[2] 美国人的家庭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指的父母和孩子,孩子一旦成年,父母就会鼓励其搬出去住,家庭成员偶尔过节的时候聚到一起。他们比较看重独立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取得了成就,其他人也会为之高兴,但他们认为成就是他自己的,如果失败了,也同样是他个人的失败,整个家庭不会因此受到何种损失。

二、 朋友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交朋友的

渠道也很多,比如工作上的朋友,社交

场合认识的朋友,学校的校友等等。中

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交朋友的方

式、和朋友相处的方式以及做朋友的时

间长短都各有不同。中华民族相对来讲

是一个内向的民族,中国人交朋友,大

部分都是通过别人介绍,由中间人(原

来的朋友或亲戚)做引见,两个人认

识,然后开始交往,因此一般都是认识

的聚到一起。相对来讲,交友方式比较

单一。美国人很喜欢聚会,他们组织各

式各样的俱乐部。通过这些俱乐部和社

团,他们认识和结交朋友。他们和不同

圈子的朋友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中华

民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非常重视和朋

友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朋友来了,总是以礼相待。“有

福同享,有难同当”。朋友一起出去吃

饭,一般都会争先恐后的买单。美国人

不同,他们崇尚自由、平等。朋友之间

也是如此。即使某个朋友很富有,他们

一般也都是“A—A制”,自己付自己

的。饭店里也为此提供各自的账单。

中国人讲究“有始有终”,“长长久

久”,一旦朋友交下了,没有特别的情

况,大家就是一辈子的朋友。美国人口

流动性很大,他们今天认识了一些朋

友,可能明天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和

老朋友的联系就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

所减少。总体说来,虽然有很多的不同

点,两国人都很重视交朋友以及处理和

朋友之间的关系。

三、同事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国人来讲,工作环境也是

一个“家”,所有的同事也就是他的家

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

帮助,分享喜怒哀乐,有什么事大家想

办法,有了喜事大家一起庆祝,同喜同

乐。这与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关。

人们总是把自己看作是集体的一分子,

集体的荣辱也是所有人的荣辱。为了彼

此间的和睦相处,中国人言行举止会尽

量避免直接或是间接的冒犯他人,即使

有问题也会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表

达,有时我们把它说成照顾对方的“面

子”。一个人不能丢面子,丢了面子整

个集体都要蒙羞。同样是受三纲五常的

影响,中国人对于级别非常敏感,这也

是工作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

生了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交际方式的

不同体现了两国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

重集体,美国人个性。各有各的特点。

当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各国间的交

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渗

透,各国的人际关系也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现今的中国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

子的想法和自由,愿意和孩子平等对

话。只有对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际关系

多做了解,我们才能够取其长,去我

短,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快速健康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S a m o v a r,L. A.,R.

E. Porter, and L.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M a u r e e n G u i r d h a m.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