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方法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改造、拆除或停止使用某一项目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
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2. 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影响预警值等内容。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能够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规定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要求,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内容。
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 项目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项目范围的划定和界定要求,包括项目边界、影响范围、敏感区域等内容。
项目范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评价指标和监测要求,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内容和标准限值。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3.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要求,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内容。
环评技术方法
• 应用条件或前提: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 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
3、资料复用法 •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
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1、基本工作内容(见P11表2-1,掌握)
重点工程分析 • 重点工程指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包括: 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
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 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 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艺过程某一步骤或生产设备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排污系数法 • 根据《产排污系统手册》提供的实测和类比数据,
按规模、污染物、产污系数、末端处理技术以及排 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掌握) • 采样点数目:一级≥10,二级≥ 6,
三级:2~4或0 公路铁路项目: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
• 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 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 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 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等
• 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 量及分布
• 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5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 固体废物排放表,噪声单列
注意事项1:需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 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引言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的一项重要法定程序,旨在对各类开发项目在建设之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本文将就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进行论述。
一、项目意义及背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
因此,对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估,以便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成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背景和目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前,必须对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进行明确、准确的描述,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发展战略等方面。
2. 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基线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估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了解项目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情况,为后续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是环境影响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明确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4.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预测是根据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预测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类影响,包括水质影响、大气影响、土壤影响等。
5. 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是基于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内容,旨在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6. 环境管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要求在评估结果中,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 监测与监督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要求对项目实施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监测和监督,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落实环境保护要求。
三、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应由建设项目的申请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项目申请单位应向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递交环境影响评估申请,申请材料中应包含项目的背景、项目意义、环境基线调查报告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是一本关于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的专业书籍,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新项目、政策、规划等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方法,旨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背景。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预防原则:避免环境影响的产生。
缓解原则:减轻环境影响的发生。
补偿原则:对环境影响进行补偿或修复。
公众参与原则: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基线调查:对项目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描述。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模型和数据分析预测可能的环境影响。
环境风险评估: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环境管理计划:提出减轻和管理环境影响的措施和计划。
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
4. 不同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业和能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5.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应用: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与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在决策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通常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各种情境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如有需要,你可以查找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或专业出版物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环评技术方法(2023总结)-图文
环评技术方法(2023总结)-图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23版】专题一工程分析根据CP对EI的表现不同,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CP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CP。
一、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1.物料衡算法,在工程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G投入=∑G产品+∑G流失(1-1)∑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1-2)2.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CP的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某M(1-3)AD=BD-(aD+bD+cD+dD)(1-4)3.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EIA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CP。
4.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导则教材)5.实验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导则教材)(二)掌握CP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对于EI以污染因素为主的CP来说,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污染物分析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总图布臵方案分析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处臵措施的可行性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是一种评估和预测特定项目、政策或计划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过程。
下面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原则与方法:原则:一、全面性:考虑到所有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积极和消极的环境影响全面性是指在考虑环境影响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积极和消极的因素。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些明显的环境影响,而是要全面地考虑所有可能的影响。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全面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它要求对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这包括直接影响,如土地使用变化、水资源利用、空气质量等,以及间接影响,如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等。
全面性的目的是确保我们对环境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权衡各种因素。
通过全面性的考虑,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或弥补这些影响。
总之,全面性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综合考虑所有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积极和消极的环境影响,以便做出更全面和准确的决策。
二、可比性:确保不同方案之间具有可比较性,以便进行有效决策确保不同方案之间具有可比较性是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决策。
在比较不同方案时,我们需要确保它们在相同的标准下进行评估,以便能够进行公正和准确的比较。
以下是确保可比性的一些方法:1.定义共同的评估标准:在比较不同方案之前,需要明确定义共同的评估标准。
这些评估标准应该是客观、可量化的,并且与决策目标密切相关。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比较不同的投资方案,我们可以使用投资回报率、风险水平等作为评估标准。
2.统一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确保在比较不同方案时,使用相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数据来源或处理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结果的不可比性。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比较不同产品的销售数据,我们需要确保使用相同的时间段、销售渠道和计量单位。
3.考虑上下文因素:在比较不同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上下文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措施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旳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有关业务所必需旳技术措施理解、熟悉、掌握旳程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措施把握和运用旳能力。
考试内容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使用方法旳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旳技术规定及计算措施;掌握水平衡计算旳措施:熟悉无组织排放旳含义;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旳记录内容;理解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旳措施:掌握清洁生产指标旳选用原则;熟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熟悉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旳措施和程序;理解环境影响汇报书中清洁生产分析旳编写规定;理解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旳内容及技术规定:理解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旳内容及技术规定。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旳技术要点。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旳技术规定;掌握评价因子筛选旳措施。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实状况调查旳基本内容及技术规定;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调查旳基本内容及技术规定。
(二)大气环境现实状况调查与评价熟悉大气污染源旳分类;掌握现场实测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措施旳应用;熟悉气象台(站)旳常规气象资料旳记录应用及与现场观侧资料有关性分析旳措施;熟悉风场旳含义及风玫瑰图旳使用:掌握P—T大气稳定度鉴别措施;熟悉常见旳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熟悉联合频率旳含义和应用: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措施;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监测旳布点措施;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旳措施;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评价旳措施。
(三)地面水环境现实状况调查与评价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旳基本环境水力学特性及对应旳调查措施;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性值获取旳基本措施;熟悉确定不利水文条件旳措施;熟悉水污染源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污染性质进行旳分类;掌握不一样类型污染源旳调查措施: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旳布设措施及取样措施;掌握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措施旳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方向速度分量的相关性。
所用资料的样本数不得少于规定的 观测周期所获取的数量。对于符合上述 条件的资料,可根据求得的线性回归系
数a、b值,对气象台站的长期资料进行 订正。一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r不宜小
于0.45,二级评价项目不得小于0.35。
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 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2)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①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定。断面上取样 垂线设置的主要依据为河宽。当河流断 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 列方法布设取样垂线。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 样垂线。
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 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 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 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 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5m,并 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分为六类, 即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 较稳定和稳定,并分别以A、B、C、D、 E和F表示。分类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 高度角按表3-3查出太阳辐射等级,再由 太阳辐射等级与地面风速按表3-4查找稳 定度等级。
(4)联合频率 联合频率是指由风向、风速、大气
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
3、地形地貌
8、动、植物与生态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二、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1、社会经济 2、文物与景观 3、人群健康状况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指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 的建筑构造),称大气污染源(排放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对规划、建设、拆除、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预测、评价和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科学原则:科学技术较为发达,应科学地评价环境影响,只有建立在先进、科学、准确、可靠的技术理论与方法上,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科学性。
2.公开、公正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原则,保护公民和群体参与的权益。
3.预防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看重预防控制,防患于未然,预防环境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综合协调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综合协调原则,多学科交叉,横向联接,纵向衔接,从整体上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避免各部门利益冲突和环境加剧。
二、方法1.评价的内容和范围:评价的内容必须包括工程项目及其周边环境所涉及的空气、水、土壤、噪声、振动、生态、景观、人口等因素,并按时间、地点和空间范围进行综合研究。
评价范围应该囊括整个项目区域,具体的边界和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于评价项目,需要对环境基础数据、环境敏感性、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应当包括当地环境的概况、生态系统评价、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信息,分析综合后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3.环境影响预测:根据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动态进行环境影响预测,研究预测的影响范围、程度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推测环境条件变化后可能出现的影响情况。
4.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内容和范围,数据收集与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综合评估对环境的影响,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排除、降低或控制等措施,减少环境影响,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的技术,需要坚持既定的原则和方法,并注重实践应用,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用于确定新开发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并提供必要的管理计划和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
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依靠丰富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出可靠的评价结果。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1.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前评价、初步评价、详细评价、最终评价、监测评价”等不同阶段。
其中,前评价是用于初步筛选项目,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正式评价的方法。
初步评价是对项目选址、规模和技术路线等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详细评价是对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最终评价是结合社会公众、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评审建议,综合各项评价结果,得出最终评价报告的过程。
监测评价是在项目运行期间,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的过程。
2.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基准、现场调查、模型模拟和风险评估等不同方面。
其中,环境基准是用于确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
现场调查是对项目选址、环境因素和人群分布情况等进行详细的现场实地调查和研究的技术。
模型模拟是对环境质量变化、污染物扩散和生态系统影响等复杂过程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模拟的技术。
风险评估是在考虑特定因素的影响,进行概率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技术。
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在环保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一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能存在不同的偏见和误区,导致评价结果的错误或误导。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缺乏可靠和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指标。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
它可以在新开发项目中应用,减少或消除环境影响,并提出必要的管理计划和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依靠丰富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出可靠的评价结果。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方法技术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
源强估算的不足,为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为环保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主要内容
一、工程分析 二、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三、清洁生产
一 工程分析
✓全面分析开发建设活动一般工程特征 和污染特征
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特点:
✓对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 理等情况必须全面了解
✓计算工作量较大,所得结果偏小
3、资料复用法
✓适用条件:拟建项目与建成项目是同 类工程,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 项目中使用
✓特点:方法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 性差
2.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排放 量。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好是有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对 照分析。
第一节 工程分析
例题: 1.某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0.9 万t,但水
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1.2 万t,无监测排水流量, 排污系数取0.7,其工业废水排放( )万t。
化建议
二. 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分析法 需注意相似性和可比性 如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某种污染物排放系数(P47式4-5)
物料平衡计算法 G 投 入 G 产 = 品 G 流 + 失
根据质量守恒,以理论计算为基础,但结果常偏低
G 排 G 投 放 - G 回 入 = G 处 收 G 转 理 - G 产 化
4、污染源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 普查:对区域内所有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为普查 详查:重点污染源调查 重点污染源定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量占调查区域或
流域内总排放量的60%以上。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早期介入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3.整体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4.公众参与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一致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可操作性原则: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1.矩阵法:通过建立矩阵模型,分析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与环境污染损失的关系,进而计算出各规划方案的污染损失程度。
2.叠图法:将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与行政区划图或土地利用图叠合,得出各区域的污染程度分布图。
3.数学模型法:根据实际资料,建立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数学模型,预测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
4.类比法:通过对已有类似污染物排放的地区进行调查,预测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规划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完整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因规划实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
3.污染预防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贯彻污染预防方针,优先考虑源头控制,减少污染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科学性与可靠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影响的有效方法。
在实施发展项目之前,通过对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风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并应用于实践中。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评价应覆盖项目可能的全部环境和社会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效应,以及长期和短期影响。
评价范围应涵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到建设和运营阶段。
2.科学性(Scientific basis):评价应基于准确的科学数据和方法。
科学方法的使用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并保证评价过程的透明度。
3.系统性(Systematic approach):评价应采用系统的方法,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
评价过程中应综合各种参与方的意见和建议,并确保评价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比较性(Comparability):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使决策者能够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环境和社会方案。
评价中应使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以确保比较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5.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评价应考虑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
评价结果应帮助决策者制定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策略,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长期利益。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下主要方法:1.评估项目的环境基线(Baseline assessment):评估项目实施前环境状况的基线数据,包括水质、土壤、空气质量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2.预测和模拟(Prediction and simulation):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预测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了我们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一、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政策和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建设项目:指各类工业、农业、旅游、居住、交通等建设项目,评价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 政策和规划: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城市、区域、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二、评价步骤1. 前期研究: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概览性框架分析,确定项目涉及的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环境基础资料和评价模型等。
2. 现场调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周边环境状况,确定评价对象和对象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规律。
3.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专家意见和模拟分析等方法,预测评价对象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将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重要部门和大众,为评价对象的批准、实施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
5. 监测与评估:对设施运行后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评价方法与技术1.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评价的重要技术支撑,将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环境数据在地图上进行统一叠加和分析,提高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科学化程度。
2. 生态系统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系统进行逐步评估,包括植被、动物、渔业、水生态和土壤生态等各方面的分析,建立生态系统模型,评价对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风险评价:主要是评估环境影响后对人体、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疾病和伤害,建立风险模型,评估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对周围居民、文化遗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建立社会影响模型,评估评价对象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原则1. 全面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全面考虑项目对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
评价应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以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 可行性原则:评价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可行的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评价方法应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可比性原则:评价应具备可比性,即不同项目的评价结果可以进行比较。
为了实现可比性,评价应采用一致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确保不同项目在评价结果上具有可比性。
4. 可持续性原则:评价应关注项目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
评价应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从规划、建设、运营到拆除等各个阶段,综合评估项目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方法1.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建立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等。
2. 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评估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等。
3. 环境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敏感性,确定项目对环境的敏感程度。
分析方法包括环境质量评估、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承载力评估等。
4. 环境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分析项目的环境效益和成本,对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评估。
分析方法包括环境效益评估、环境成本评估和环境影响修复成本评估等。
5. 环境管理计划: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管理和控制。
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措施和环境监督等。
6. 公众参与: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纳入评价过程,增强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听证会、问卷调查和公众会议等方式进行。
三、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1. 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与管理的一种法定要求和行政管理手段。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EIA 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国际通行做法。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应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1 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项目开展之前,应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预防原则要求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并在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社会公众具有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直接利益,因此应当充分了解评价过程,并参与决策。
公众的参与可以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并增强社会认同和责任感。
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回应。
2.3 系统综合原则系统综合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并综合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评估。
这包括评估项目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考虑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
通过系统综合原则的应用,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包括以下主要方法:3.1 信息收集与调查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与调查工作。
这包括对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特点、生态系统、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详细了解。
通过信息收集与调查,可以为后续的评价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基础信息。
3.2 影响预测与评估影响预测与评估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针对某项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定量评价的技术方法。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有助于保障人民健康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合理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体系相当庞大,其中包括环境基础调查、环境模拟模型、环境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等环节。
环境基础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通过该环节,我们可以对项目涉及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搜集资料,然后提供给评价团队进行分析和评估。
环境模拟模型是指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情况,来精确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
例如,对于空气污染问题,可以使用ATMOSZONE模型对劣质空气的传输路径和浓度进行模拟,从而评估项目可能对周边空气造成的影响。
环境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估环境影响的关键,其依据的是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相关环境标准。
以水环境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指标如水温、PH、氧化还原电位等,对水体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标准进行对比,确定污染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而在评估气溶胶颗粒、光化学污染、噪音、土壤、生态等环境问题时,也都需要依据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方面,重点在于对影响问题进行定量评估,包括不确定性分析、灾害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等。
在对热核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分析额外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等感知与未知的潜力风险,可以有效帮助制订可行的应对计划。
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论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其中定量评价是目前所推崇的先进方法。
在定性评价公式中,主要是根据评估人员认为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间接评估。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结果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其不确定性较高,无法有效地定量评估潜在影响。
因此,定量评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判据
第三节 工程分析
作用: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多方案选优依据、项目 环境可行性决策依据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用于环境影响识别 ,污染源强数据……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物料衡算、 清洁生产审计
工程分析的内容
采用图表及文中结合方式,概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组成、主要 工艺路线、工程布置及与原有、在建工程的关系。
通过对建设项目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 、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核定各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 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 5)交通运输
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 施工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 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 6)公用工程
给出环境保护设施的工艺流程、处理规模、处理效果。
9)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 对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排放的各种污
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进行统计汇总。
对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应分别按现有、在建、改扩 建项目实施后汇总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变化量,给出改扩建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公路包括道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二、公路工程的类型
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公路和改扩建公路两类; 按工程类别,分为公路、单独公路桥梁和单独公路隧道三类。 根据具体项目的工程内容、性质、规模、方案的不同,后两类工程建设项目往
往包含在公路项目之中,即一个公路项目可能他含有公路、隧道、桥梁或水底 隧道等于项目。
给出水、电、气、燃料等辅助材料的来源、种类、性质、用途 、消耗量等,并对来源及可靠性进行论述。
7)非正常工况分析 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等非正常排放时的污
染物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给出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 种类、成分、数量与强度,产生环节、原因、发生频率及控制措施 等。
8)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 按环境影响要素分别说明工程方案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
公用工程 非正常工况 环保措施和设施 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
1)工程基本数据
建设项目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和公用及储运装置、平面设置,主要 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的理化性质、毒理特征及其消耗量,能源消耗数 量、来源及其储运方式,原料及燃料的类别、构成与成分,产品及中 间体的性质、数量,物料平衡,燃料平衡,水平衡,特征污染物平衡 ;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土石方量,取弃土量;建设周期、运行参数 及总投资等。
3)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明确生态影响作用因子,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具体环境特 征和工程内容,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影响性质、作 用方式和影响后果,分析生态影响范围、性质、特点和程度。应 特别关注特殊工程点段分析,如环境敏感区、长大隧道与桥梁、 淹没区等,并关注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累积性影响以及长 期影响等特有影响因素的分析。 4)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
根据“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做好水平衡,给出总 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废水产生量、循环使用量、处理量、回用量和 最终外排量等,明确具体的回用部分;根据回用部位的水质、温度等 工艺要求,分析废水回用的可能性。按照国家节约用水的要求,提出 进一步节水的有效措施。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项目需说明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 标情况、存在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 、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料场、苗圃等 用地办属于公路用地。
拆迁
公路是缩短空间距离和加强对象间联系的地表构筑物,具有线 性和连续件的特征。这决定着公路需要穿越它可能遇到的系统, 包括城市、农村、沙漠、草原、森林等,需要拆迁沿线触及的房 屋、电杆、电信线、电力线、电线、水渠、管道等。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 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A)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 划分为三级。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二 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 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其他专题评价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划分评价等级。 具体的评价工作等级内容要求或工作深度参阅专项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 B)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 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 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 分。其他专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可参照各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划 分依据。 C)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 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工厂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 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公路项日的工程数量除路线长度、桥涵数量与长 度、隧道数量与长度、立交数量之外,还有公路用地 面积、拆迁量、土石方数量和防护工程量等,
后四者是环评中应关注的重要因素,这些数量的 多少直接关系到环境影响的程度。
公路用地
公路用地产权的范围,是指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 水沟时为路堤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 水沟时为坡项)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 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 公路用地范围。公路环评中常见的“红线”概念即指公路用地产 权范围。
线形
公路项目在设计中,为了保证车辆安全,对线形有一定的要求。
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指在公路的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间 的宽度。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 ,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午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 带、错车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各级公路路 基宽度规定见表1-2-6。
五.主要工程数量
非正常工况排放:包含事故排放(有一定概率)、设备不达标的异常排放
(二)基本要求
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根据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 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对于建 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提 供的资料、数据、图件等,要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 需要和精度要求,并应进行分析、复核校对后引用。
(3) 项目总征地面积
总征地面积包括开发项目用地和代征地(含代征绿化用地和道 路市政等用地)
(4) 总占地面积
总占地面积由主体工程、公共设施、道路、公共绿化地等几 个部分的占地面积构成。
(5) 总建筑面积
凡是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如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 浓度等,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
对于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可以据此直接 作出否定的结论。
对于项目的直接环境效益,可以作出肯定的结论。
(三)实际工程简介---公路工程
一.概念
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和丁矿基地等的地表构筑物,它主要供汽车行 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具有线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公路工程 则是以公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 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
对建设项目的全部组成和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所有时段的全 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程度、方式等进行分析与说 明,突出重点;并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出发,分 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的合理性。
工程分析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
工程基本数据 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原辅材料、产品、废物储运 交通运输
三. 工程项目基本组成
四.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要求越高,对环境的扰动可能越大。如山岭 区修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越高,设计指标越高,转 弯半径越大,公路展线片地越多,山体的开挖量一般 也越大。
交通量 车速 线形 路基宽度 设计洪水频率
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交通 预测值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和发展规律,推算出的地区或路线、 路段等未来交通量
土石方工程及取弃土场
公路建设的土石方工程量往往体现项目的建设难度,山岭地区 一般土石入量大,工程艰巨,而平微区土石方工程量小,工程难度 相应较小。在设计和施工中 一般要求尽可能做到填挖平衡,以减少 弃土或取土数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当不能做到纵向平衡调运时,需设置取土场和弃土场。取土场 的位置及数量应满足土质、工程量、服务范围的要求;弃土场的位 置及数量应满足工程弃方量及服务范围的要求。它们同时必须满足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保护的要求。
房地产开发项目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住宅、写字楼、酒店、 公寓、商业、金融等建筑工程,以及与之配套的给水、排水、供 热、供气、通讯、交通、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工程。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虽然使用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从其对 环境的影响而言,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们在建设过程中和建 成后有自身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带给外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是一个环境污染源。另一方面这类建设项日自身是居住、休闲 、工作的场所,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又属于被保护的对 象。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但要评价它们对外环境产生的影 响,同时还要评价周边环境对它们建设的适宜条件和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
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见表1-2-5。应当注意,这种车辆换算是 根据车辆出用公路的面积确定的
车速
车速分为设计速度和实际运行速度。 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几何线形的基本要素,它是在气象
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 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实际运行速度是 驾驶入员安全驾驶车辆行驶的实际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