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种目标

合集下载

第一章_育种目标

第一章_育种目标

4 适应性强,熟期适当 适应性:采取“穿梭育种”
穿梭育种:将育种材料或杂交组合在不同区域 同时进行选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熟期适当要以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和生长 季节为依据,尽可能提高复种指数为原则。
早熟可避免或减轻灾害,但产量低。早熟与 高产往往矛盾,但不是绝对矛盾的。
适应机械化
对品种的要求:株形紧凑、成熟一致,管理方 便、不倒伏、不落粒。
风、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华北北部晚熟冬麦区受冻害、干旱、锈病等。
3 落实具体性状
制定育种目标时,切忌泛泛地提出高产、稳 产、优质、多抗等要求,而要将这些要求落实 到具体的性状上去。
4 考虑品种的合理搭配
育种目标要有侧重,分别选育具有不同特点 的“偏才”品种,通过品种的合理搭配,满 足生产需要。
产的工艺流程和动力消耗。
(2)作物的品质性状 谷物品质
作物的品质 纤维品质 食用油品质
不同作物的品质标准
谷类作物
(1)水稻:籼稻和粳稻标准也不同。主要品质指标包括四个方面: 加工品质: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外观品质:垩白率、垩白度、长宽比; 蒸煮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消碱值); 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
Background
CNRRI, SKLRB
两优培九重组自交系
×
培矮64s
93-11
两优培九
(3)高光效育种 经济产量 = 生物产量 × 收获指数
= 净光合产物×收获指数 = ( 光合强度×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
呼吸消耗)×收获指数 高光效育种目的:
提高光合能力,降低呼吸消耗。
光能利用率很低(1%-2%或以下),提高潜 力很大。 据估算: 小麦、水稻 :2.4-2.6%,亩产1000kg; 玉米:5%,亩产1600-1800kg。

第3章-育种目标

第3章-育种目标

第三章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以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以Khush为首的科学家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以 为首的科学家 总结30年的育种经验,从玉米, 总结 年的育种经验,从玉米,高粱改良的经验得 年的育种经验 到启示,认为一个秆子的水稻将来迟早要实现.提 到启示,认为一个秆子的水稻将来迟早要实现. 出要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出要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需要改变现有 的品种株型,从此启动了"新株型育种计划" 的品种株型,从此启动了"新株型育种计划",目 标是到2005年育成产量潜力比当时的品种提高 年育成产量潜力比当时的品种提高 标是到 20%~25%的具有新株型特征的高产品种. ~ 的具有新株型特征的高产品种. 的具有新株型特征的高产品种
第三章 育种目标 .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高产育种策略重点 (1)株型育种 ) 株型育种是通过塑造作物品种的株型,集优 株型育种是通过塑造作物品种的株型, 良形态特征和优良生理特性于一体, 良形态特征和优良生理特性于一体,使之获得 最高的光能利用率, 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将光合产物最大限度的 输送到子粒里去, 输送到子粒里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作 物产量. 物产量.
第三章 育种目标 .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以棉毒素或蜜腺为主要目标的棉花育种工作. 以棉毒素或蜜腺为主要目标的棉花育种工作.左图上有小 黑点状的油腺,是棉毒素的贮存处. 黑点状的油腺,是棉毒素的贮存处.右为无棉毒素材料
第三章 育种目标 .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三,稳产,广适 稳产,
1. 抗病虫性 2. 抗逆性 3. 抗倒伏性 4. 广适应性
第三章 育种目标 . 第一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3)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 谷类作物(水稻): 谷类作物(水稻):

1育种目标

1育种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 性 质 分 类
外观品质 食用品质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Vc、B1、B2……) 矿物质(Ca Fe Zn Mg Se…) 纤维素 核酸?????
第一次加工品质
第二次加工品质
小麦:加工不同的面食品对面粉的要求不同。
面包要求体积大,柔软有弹性,空隙小而均匀,色 泽好,美味可口,适应这些特性的小麦及面粉要求蛋 白质含量高,面筋弹性好,筋力强,吸水力强。 而饼干要求酥、脆,相应的小麦和面粉的要求是蛋 白质含量低,筋力弱,吸水力低,粘性较大。 制作面条的面粉要求延伸性好,筋力中等。馒头则 要求皮有光泽,心“蜂窝”小而均匀,松,软,有弹 性,韧性适中。适应于馒头的小麦及面粉应是蛋白质 含量中上、面筋含量稍高,弹性和延伸性好,面筋强 度中等、发酵中等等。
水稻品质性状
碾磨品质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蒸煮品质
食味品质
油菜
油菜的品质因素:
种子含油量——高; 油中各脂肪酸的成分——视用途而异; 饼粕中硫甙含量——低(0.2%或0.3% 以下); 种子蛋白质含量——高; 种子纤维素含量以及植酸含量——低
优质油菜的种类 优质食用油菜:高油酸和亚油酸;低亚麻酸;低芥酸 (1%或5%以下);低硫甙——“双低油菜” 高亚麻酸油菜——优质保健食用: 高芥酸油菜:芥酸含量50%以上,工业用油——含有 聚合长链,润滑性能好,耐高温,是铸钢、机械、飞 机的润滑剂,橡胶工业中作乳化剂,塑料工业中作增 塑剂,化学工业中作活化剂。含芥酸在60%以上的菜 子油甚至可以作为动力用油。 高饱和度油菜:高月桂酸(C12:0)——洗涤剂、表 面活性剂、化妆品;高豆寇酸、棕榈酸——人造奶油
二、优质

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

第一节 育种目标的定义及要求
二、现代农业对目标性状的要求
1、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 产量因素 : 又称产量构成因素,品种的各种遗传特征特性与环境条件 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作物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不同: 禾谷类作物理论产量= 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第一节 育种目标的定义及要求
二、现代农业对目标性状的要求 棉花的理论产量(皮棉)= 每亩株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 (衣分=皮棉重量/籽棉重量)
本,在海南育出我国第一个紧凑 型杂交玉米“掖单2号”,开启了 我国玉米育种新时代。与传统的 平展型品种相比,紧凑型玉米最 大优势是个体发育状况得到很大 改善,是一种高光效株型。
特点。
第一节 育种目标的定义及要求
二、现代农业对目标性状的要求
5、高光效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 =净光合产物×收获指数
大豆油菜理论产量= 每亩株数×株夹数×夹粒数×千粒重
第一节 育种目标的定义及要求
二、现代农业对目标性状的要求
1、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条件,各自有不同的产量因素最佳组合。 稻麦:增加穗数选育多穗型(从生)品种; 增加穗重选育大穗型品种; 穗数、粒数和粒重同时并增选育中间型品种 产量性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率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通
第二节 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方法
一、抓当地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2)用途多样化
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品种多样化或专用化。
粮食作物的食用、加工、饲料、工用等多方面的用途。 如小麦的用途有面包、饼干、饲料、面条等等。 作物的用途正在超越传统的概念,如能源植物等。 德国通过定向培育成绿色能源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新品 种,可用于提取乙醇、甲烷等燃料; 有些油菜品种榨取菜子油可直接作为农业机械的燃油(生物柴油 ),代替矿物油。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605 :250cm±;丹玉86、鲁单981、青农105、
农大108)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棉花理想株型:株型紧凑,主茎和果 枝的节间短,果枝与主茎的夹角小,叶片 大小适中,着生直立。
经济系数(又称收获指数),是指经 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
自80年代以来,水稻、小麦、玉米等 粮食作物的经济系数由35%左右提高到了 50%左右。经济系数可作为高产育种的一 项选择指标。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How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2、正确理解育种目标
(2)育种目标决定育种的成败、时间长短 等。 因为它涉及原始材料的选择、育种方 法的确定、育种年限的长短。 如高产育种要选择具有高产基因的原 始材料;而抗病育种则要选择具有抗源的 原始材料。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2、合理的株型—作物的形态性状
株型通俗说就是植株的长相。株 型包括植株高矮、叶姿、叶形、叶色、 叶片的分布、植株生长势、根系的发 育状况等。
不同作物所要求的合理株型不完全 相同。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谷类作物理想株型:矮杆、半矮杆,株型
紧凑,叶片的大小及叶片与茎杆的夹角从上到
n 大穗型品种---以增多穗重为主。选穗数较少、穗粒 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品种。(30万/亩±,如烟 辐188)南方冬麦区,气候温暖、多雨,病害重,以 大穗型品种为主
n 中间型品种---亩穗数、穗粒数、粒重同时并增,选 中间型品种。(40~45万/亩,如济麦22、烟农 24)。黄淮冬麦区,以选择中间型品种为主。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植物育种学 1育种目标

植物育种学   1育种目标

17
五、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
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光照胁迫、土壤矿物质胁迫、 大气污染胁迫、农药胁迫等
抗旱耐瘠 丘陵山区:土层薄、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
无灌溉条件的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 其中有些地区常年缺雨干旱;
季节性干旱:即使在雨量较多的地区,季节性干旱 时有发生造成作物严重减产。
19
36
二.问答题
1.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为什么通过矮秆育种能提高作物的单产? 4.依据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区,拟定一个作物的育 种目标,并说明其理由。
37
的要求。是指在一定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要育成 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育种目标是动态的,随着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的发 展、种植制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 育种目标是相对稳定的,它体现出育种工作在一定 时期的方向和任务。
3
第一节 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专 用 型 品 种
甜粘 玉米
笋玉米
大豆
15
三、生育期适宜
生育期是决定着品种的种植地区,与产量呈
正相关,生育期长产量高,反之产量则低。 选育的品种应既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长 条件,又能正常成熟。
16
四、抗病虫性
•从抗单一抗性向兼抗发展。 •抗性与丰产性的矛盾解决。
•抗性持久性。
•抗性的相对性。
第一章 育种目标 (1学时) Breeding objective
•要求:了解植物育种目标的概念,制订育种目标的意义。 •重点:掌握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难点: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一节 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1.育种目标

1.育种目标

第二节 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一、着眼当前国民经济需要,顾及生产发展前景 二、抓住当前生产主要矛盾,改进主要目标性状 三、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 四、考虑品种的合理搭配
思考题
1.开展育种工作时,为什么必须制订一个 明确而具体的育种目标? 2.不同作物的理论产量如何计算?什么是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3.今后培育什么样的品种才能满足农业生 产的要求? 4.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亩穗数 30.0 37.5
穗粒数 千粒重 40.1 41.1 44.2 35.6
类型 大穗型 中间型
蚰包麦
56.0
24.1
38.3
多穗型
2.合理的株型
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如谷类作物
合理株型一般具有矮秆或半矮秆、株型紧凑、茎叶所形成 的冠层的受光趋势,能较充分地利用阳光等特征。所谓株 型育种就是改善品种株型态势的育种。矮化育种是株型育 种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破口,稻麦等作物矮秆品种的育成 和推广,获得了大幅度的增产。适当矮化可以增进谷类作 物单位面积穗数;能有效利用水肥;增强抗倒伏能力;并 提高其收获指数 (harvest index) 。株型:植株高矮、叶 姿、叶形、叶色、叶片的分布、植株生长势、根系的发育 状况。
三、成熟期



早熟性在大部分地区和许多作物都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性 状,因为早熟和生育期短、适于改进耕作制度和提高复 种指数,而且还有利于减免后期自然灾害的损失,即有 利于稳产。 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作物品种一般具备的性状有:株型 紧凑、秆壮不倒、生长整齐、成熟一致,结实部位适中、 不裂夹、不落粒等;棉花还要求苞叶能自然脱落、棉瓣 易于离壳等。 1. 早熟可避免和减轻某些自然灾害; 2、早熟有助于提高复种指数; 3、对早熟的要求应适当。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家畜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家畜的育种选育,可以不断提高家畜的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益,满足人们对优质肉类、奶制品等动物产品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制定科学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指标对于提高家畜品种的遗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育种目标1.提高生产性能家畜养殖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育种工作,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包括提高肉类、奶制品等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育种目标应包括增加产量、提高肉质、改善奶制品品质等方面。

通过选择高产、高效、高抗性的个体,逐步选育出适应现代养殖模式的优良品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2.优化遗传结构家畜的遗传结构对品种的遗传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育种工作,可以不断优化家畜的遗传结构,提高品种的遗传纯度和稳定性,降低家畜的遗传缺陷。

因此,育种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品种的遗传性状、改良遗传结构等方面,以确保家畜品种的遗传品质得到有效维护和提升。

二、选育指标1.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评价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选择生长速度快、体型匀称的家畜作为种畜,有利于提高家畜的出栏体重和屠宰率,提高肉类的产量和质量。

2.繁殖性能繁殖性能是保证家畜品种持续发展的关键。

选择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的家畜作为种畜,有利于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增加后代数量,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

3.抗病性抗病性是评价家畜遗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选择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的家畜作为种畜,可以降低家畜患病的风险,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4.品质指标品质指标是评价家畜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的家畜作为种畜,可以提高家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家畜产品的需求。

结语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对于提高家畜品种的遗传水平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指标,才能有效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优化遗传结构,保证家畜品种的遗传品质和稳定性。

作物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目标
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油 脂含量等
2. 纤维品质:长度、细度、强度、整齐度、伸长率 色泽等,
3. 食用油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五、熟性及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
早熟或生育期短适于改进耕作制度和提高复种 指数,减少后期自然灾害 如小麦生长后期的干 热风、棉花或玉米生长后期的早霜等 可能造成 的损失,利于稳产,
Xn = 1 - 1/2 n
自交对品种的保纯和物种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
二 自交导致杂合基因型后代发生分离
通过自交和选择,可以选择到优良的纯合基因型,
三 自交引起纯合基因型生活力衰退
二、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
一 自花授粉作物: 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少数个体基因型是杂合的
二 常异花授粉作物:至少包括三种基因型 1. 基本群体的纯合同质基因型; 2. 杂合基因型; 3. 非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
三 群体品种 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复杂,群 体内植株间基因型不一致,根据作物种类和组成 方式,群体品种可分为四种: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群体内和群体间 的植株可随机授粉,虽然植株间存在一定变异,但能保持 本品种的一些主要特征特性,并能区别于其它品种,
根据繁殖方式、种子生产方式、遗传基础、育 种特点和利用形式,农作物品种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 自交系品种 纯系品种 自交系品种由 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株组成,生 产上大多数自花授粉作物都是自交系品种,异交 作物和无融合生殖的后代也可产生自交系品种,
二 杂交种品种 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 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 群体为高度同质,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
具有雄性不育性的植物有:水稻、玉米、高 粱、大麦、粟、小麦、棉花、油菜、向日葵等,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育种目标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即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要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解释
开展植物育种工作时,首先必须确定育种目标,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贯穿于育种工作的全过程,是决定育种成败与效率的关键。

只有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育种目标,育种工作才会有明确的主攻方向,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品种改良的对象和重点;才能有目的地搜集种质资源;有计划地选择亲本和配置组合,进行有益基因的重组和聚合,或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手段,人工创造变异引进外源基因;确定选择的标准、鉴定的方法和培育条件等。

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依据和指南。

如果育种目标不科学合理、忽高忽低、时左时右,或者不够明确具体,则育种工作必然是盲目迸行。

育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新途径、新技术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取得成功和突破。

农作物育种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产量性状目标、品质性状目标、成熟期目标、对抗病虫害的耐受性目标、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目标、对保护地栽培环境的适应性目标等几大方面。

具体要由育种者根据作物品种及生产需求设定一个或者几个目标,指导育种工作的进行。

作物育种学 第一章 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 第一章 育种目标
大穗型品种---以增多穗重为主。选穗数较少、穗粒 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品种。(30万/亩±,如烟 辐188)南方冬麦区,气候温暖、多雨,病害重,以 大穗型品种为主
中间型品种---亩穗数、穗粒数、粒重同时并增,选 中间型品种。(40~45万/亩,如济麦22、烟农 24)。黄淮冬麦区,以选择中间型品种为主。
(1)植物育种的总目标:高产、优质、稳 产(多抗)、熟期适宜、适应机械化是现代 农业对各种作物品种的共同要求,是作物 育种的主要目标。 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而是 因年代、地区和作物种类的不同有主次之 分。
How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2、正确理解育种目标
(2)育种目标决定育种的成败、时间长短 等。 因为它涉及原始材料的选择、育种方 法的确定、育种年限的长短。 如高产育种要选择具有高产基因的原 始材料;而抗病育种则要选择具有抗源的 原始材料。
株型改良需注意两点: ①株型改良要着眼于群体。 ②合理的株型要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配合。
适当矮化的意义: ①扩大群体数量 ②有效利用水肥 ③增强抗倒伏能力 ④提高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HI)
3、高光合效率—作物的生理性状
经济产量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
株高与作物的生物产量一般呈显著的正相 关。一般认为:在确保不倒伏的情况下,有必 要适当增加株高。目前水稻高产育种提出的合 理株高1m左右。小麦70~90cm(济麦22号 71.6cm,烟农24号79.8cm)。玉米230~280cm (登海661:232cm;郑单958、蠡玉35、登海 605 :250cm±;丹玉86、鲁单981、青农105、 农大108)
(四)考虑品种的合理搭配

育种目标和种质资源

育种目标和种质资源

优质
熟期适当
适应机械 化
(二)制定作 物育种目标的 原则
01.
育种目标的制定应具有充分的预见性
02.
育种目标的制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03.
制定的育种目标要具体化,且具有可行性。
04.
考虑农业生产的不同要求,满足品种的合理搭配。
(三)作物育种 的主要目标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对不良环境的抗性 生育期 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适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一章 育种目标和种质资源
第一节 品种和育种目标 第二节 种质资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一节 品种和育种目标
一、品种 二、育种目标
一、品种
品种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 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 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 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
无性系品种
……等
二、育种 目标
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育种目标的概念
育种目标是根据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和经济条件,确 定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
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是育种成功的关键。
(一)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01
02
03
04
05
高产
稳产
一般可分为本地种质资 源、外地种质资源、野 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 的种质资源四大类。
四、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与利用
01
种质资源的 收集
02
种质资源的 保存
03
种质资源的 研究和利用
种质资源的收集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家畜养殖是人类长期以来获取肉食、乳制品及其他动物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家畜养殖中,育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旨在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家畜养殖中的育种目标与选育指标,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这些目标。

一、育种目标育种目标是指在家畜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家畜种群的整体素质以满足生产需求所设定的目标。

具体而言,育种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性能:首要的目标是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速度、肉质品质、产奶量和蛋产量等。

通过选育高效的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家畜的生产潜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适应性:家畜往往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此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

通过选育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提高家畜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和生产力。

3. 抗病性:疾病是家畜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提高家畜的抗病性是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

通过选育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降低药物使用量,提高养殖效益。

4. 经济效益:育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通过选育高效的品种,可以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利润,增加农户的收入。

二、选育指标选育指标是指在实施育种过程中,用于评价、衡量和选择家畜品种的指标。

选择合适的选育指标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家畜品种的遗传优势,从而实现育种目标。

以下是常见的选育指标:1. 外部形态:外部形态特征是评估家畜品种遗传优势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对于肉牛品种,评估体型大小、肌肉发达程度和骨架结构等外貌特征,可以帮助选育出更具肉质品质的种群。

2. 生长性能:生长性能指标包括体重增长速度、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可以选择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

3. 繁殖性能:繁殖性能指标包括母体生育能力、种群繁殖力和性成熟早晚等。

通过选育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例子

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例子

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例子
作物的育种目标是指在作物育种过程中,通过选择、改良和培育,使作物具有特定的性状和性能,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一些作物育种目标的例子:
1. 提高产量:通过选择和培育高产的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以满足食品需求的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提高抗病性:通过选择和培育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病害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 提高抗虫性:通过选择和培育抗虫性强的品种,减少虫害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降低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耐逆性:通过选择和培育耐干旱、耐盐碱、耐寒等性状强的品种,增加作物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5. 提高品质: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良好口感、优良品质和丰富营养的品种,提高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6. 提高适应性: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的品种,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7. 提高栽培管理性:通过选择和培育易管理、耐储运、易加工的品种,降低作物生产和加工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8. 提高抗除草剂性:通过选择和培育抗除草剂的品种,降低除草剂对作物的毒害,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9. 提高传粉效率: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较高传粉效率的品种,增加作物的结实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0. 提高耐贮藏性:通过选择和培育耐贮藏性强的品种,延长作物的货架期,减少贮藏和运输损失,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制定明确的育种目标,育种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亲本材料,进行交配和选择,最终培育出具有所需性状和性能的优良品种,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1、高产稳产 2、优 质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二、主要育种目标
第一节 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
1、高产稳产 2、优 质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二、主要育种目标
第一节 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
1、高产稳产 2、优 质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A
a
四倍体的五种基因型
AAAA
A A Aa
Aa a a
a a aa
AAaa
多倍体大花萱草
第二节 育种途径
传统育种贡献和局限性
➢对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传统植物育种使世界 农业总产量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能够基本保持同步。但是从1990年起, 全世界三大基本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增长变慢,甚至出 现了平台期。 ➢目前世界人口以每年大约2%的速度增长,而主要谷物的平均产量 仅增加1.1%,约为人口增长速度的一半。

获得性状整齐
直接利用
品 种 选 育
一致并能稳定 遗传的常规品 种
杂种一代
第二节 育种途径
人类有意识开展植物有性杂交育种的依据
1866年
孟德尔(1822-1884)
1876年
植物的杂交试验
发现遗传规律、 分离规律及自 由组合规律。
植物界异花受精 和自花受精的效果
提出植物株高、结实等数 量性状,发现了杂种优势
达尔文(1809 -1882)
五、诱变育种
第二节 育种途径
化学方法
如化学物质
诱发突变
物理方法
如辐射
变异体
测试、选择

1育种目标

1育种目标
形态特征有矮秆抗倒、叶片上举、色深、着 生合理 、相互遮光少、绿叶时间长等。
2 稳产
影响因素:
(1)病虫害 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后者更好。 抗虫性:育成抗虫品种较困难,耐虫性较好。
(2)不利的气候和土壤因素 包括抗盐、寒、旱、冻害、湿涝等。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飞虱
小麦条锈病
小麦赤霉病
玉 米 丝 黑 穗 病
2 抓住当前生产上主要矛盾,改进主要目标性状
制定育种目标时必须从研究当地品种的生 态特点出发,针对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找出有关的主要目标性状,选育出能克服现 有品种缺点,保持其优点的新品种。
3 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
制定育种目标时,切忌泛泛地提出高产、稳 产、优质、多抗等要求,而要将这些要求落实 到具体的性状上去。
玉 米 大 斑 病
3 优质 (1)培育优质品种的意义
a 品质性状与产量有关 b 保证人、畜健康 c 影响加工业产品的产量、品质
甘薯品质
西瓜甜度
(2)作物的品质性状 谷物品质
作物的品质 纤维品质 食用油品质
4 适应性强,熟期适当 适应性:采取“穿梭育种”、“异地选择”
穿梭育种:将育种材料或杂交组合在不同区域 同时进行选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声明:本章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棉花:株型紧凑,主茎和果枝节间短,叶片大小 适中、着生直立。
改良株型的目的:改良作物的受光态势,提高 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小麦的理想株型
矮化育种的意义:
(1)扩大群体数量 (2)有效利用水肥 (3)增强抗倒伏能力 (4)提高收获指数
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 :又名收获指数, 指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第一章育种目标

加工品质
碾磨品质
水稻糙米率、精米率
小麦出粉率、灰分
食品加工品质 稻米的蒸煮品质
小麦烘烤品质、蒸制
馒头、制作面条、糕点品质
营养品质 籽粒中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
25
提高谷物籽粒中蛋白质及赖氨酸 (Lys)的含量,是改良营养品质的重要 内容。
小麦蛋白质约含12%,主要为胶蛋白 (Lys0.7%),Lys含量相对低一些。
17
株型改良需注意两点: ①株型改良要着眼于群体。 ②合理的株型要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配合。
适当矮化的意义: ①扩大群体数量 ②有效利用水肥 ③增强抗倒伏能力 ④提高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HI)
18
3、高光合效率—作物的生理性状
经济产量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
(1)有目的的搜集种质资源。 (2)确定品种改良的对象和方法。 (3)有计划的选配亲本。 (4)确定对育种材料选拔的标准、鉴定的方
法和栽培条件。
6
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依据和 指南,如果育种目标不合理,忽高 忽低,或者不够明确具体,则育种 工作必然是盲目进行,难以取得成 功和突破。
7
二、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这些生理指标主要用于生理研究和 种质资源的筛选,难于适应育种过程的要 求。
20
4、合理的源库关系
源:制造或提供养分的器官。叶、根 流:运输养分的器官。根、茎 库:贮存养分的器官。种子、块根、块茎
21
(二) 优质(品质性状)
1、培育优质品种的意义 ①一些作物的品质性状与产量有着直接
的关系,提高了品质就相当于提高了 产量。 ②改良品质,可以保证人、畜健康。 ③农产品的品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加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生产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豆类作物,如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其籽粒蛋 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的组成合理,营养价值高。大豆籽粒的
蛋白质含量约占40%,蛋白质组成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蛋
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少,于禾谷类混合食用,可以达到氨 基酸互补的作用。
薯芋类作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块根和块茎中的含有大量的淀
粉,甘薯块根中淀粉含量20%左右,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多余水稻、小麦,营养价值较高;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 10%-20%之间,高者可达29%,块茎中含有大量的维生 素C(每100g含10~25mg)
芥酸,而具有高油酸、高亚油酸等),饼粕中蛋白质含量较 高,无硫代葡萄糖苷等。
2 油 料 作 物
3.抗逆性 油菜抗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白锈病等,抗蚜
虫。抗寒、抗旱、耐湿、抗倒和抗裂角性等。大豆抗病毒病 、孢囊线虫病、锈病、灰斑病、食心虫、蚜虫、豆荚螟等, 抗旱、耐渍、耐酸(或耐碱)等。
2016/9/20
3.抗逆性 危害棉花的病虫害较多,育成品种应抗枯萎病、线
虫病、棉铃虫、红铃虫和棉叶蝉等。苎麻品种则要求抗风、 耐旱、耐寒、耐瘠及抗花叶病、根腐病等。
2016/9/20
叶菜植物有什么样的育种目标?
三、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1、高产 叶(茎)莱类植物食用部分均为营养器官,高产品种应
有较大营养体。
2、优质 优质包括商品品质、营养和感官品质;食用器官外观
新品种 或 物种 具体玩法…
2016/9/20
育种目标
1 2 3
育种目标的概念 主要育种目标 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4
一、育种目标的概念
育种目标
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 产条件下,对所要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
要求指标。
2016/9/20
一、育种目标的概念
生物学产量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 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常 是指地上部的总干物质重量。通常指单 位面积土地上所收获的作物干物质总重。
经济学产量
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 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重量, 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 干物质重表示。
经济系数与栽培目的的关系?
外界不良条件的抗 性包括抗(耐)寒、抗(耐)热、抗(耐)旱、抗(耐)涝、 抗(耐)盐碱、抗(耐)重金属、抗风(抗倒)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恭喜! 恭喜!
2016/9/20
水稻稻瘟病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Dacca6
二、主要育种目标
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2016/9/20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2、优 产 质
第一章 育种目标
回顾一下
什么是育种?
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满足人 们需求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2016/9/20
可把育种看作游戏
游戏规则(或武器):遗传•变异•选择
游戏目的: 选优汰劣•防杂保纯
游戏简介…...
2016/9/20
自然界
变 异
人工创造
遗传
特性
人工选择
育种学实质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两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 要原料;甜菜块根中含糖12-25%,蔗糖占总糖的8090%;甘蔗茎秆中含糖12-19%,出糖率9%左右。 嗜好作物:如烟草主要是外观品质、化学成分、香吃味 和实用性。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2、优 3、稳 产 质 产:栽培作物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推广区域,面对各类环
括抗病虫害、抗寒、抗旱、耐盐碱等。
2016/9/20
油料作物有什么样的育种目标?
三、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1.高产 油菜、大豆属分枝作物,必须有较多的生物学产量
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才能获得高产。高产品种必须枝多、 荚(角果)多、粒多,植株有一定高度。
2.优质 较高的种子含油量和产油量,油脂肪酸组成合理(无
好,食用具有浓郁鲜味,并要求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
3、抗逆性 大白菜、优良品种应抗病毒病、软腐病、白锈病、
霜霉病,抗蚜虫、菜青虫等。
4 叶 菜 类 植 物
4、季节性 人们对叶(茎)菜类的经常性需要,要求育成品种有
季节性。
2016/9/20
果树植物有什么样的育种目标?
三、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1.高产 多年生果树品种除注意当年产量外,还应注意其初
境条件的变化,产量变幅小并且始终表现出较高产量水平。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恭喜!
2016/9/20
二、主要育种目标
稳产: 适应性强,要明确育成品种能适
应某一生态区域 、某一耕作制度
2016/9/20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2、优 3、稳 产 质 产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指植物对病虫危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对
2016/9/20
(三)分析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
在制定育种目标时,要分析当地现有品种存在的主 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选育出能克服现有品种缺 点、并保持和提高其优点的新品种。
2016/9/20
四、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满足生产与市场的需要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
分析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 实现的可能性 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
(二)经济作物的品质 纤维作物:棉纤维品质由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决定,我 国棉纤维平均长度在28mm,35mm以上为超级长绒棉。 麻类作物:如大麻、亚麻、剑麻等,其产品是韧皮纤维和 叶纤维,其品质决定于纤维长度、宽度和纤维束拉力。
油料作物:种子的脂肪含量及组分决定其营养品质、贮藏
品质和加工品质,种子中脂肪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中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亚麻酸和芥酸含量低。
2016/9/20
(一)粮食作物的品质 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芋类作物,产 品为籽粒、块根和块茎。产品品质概括为营养品质、食 用品质、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 1.营养品质:主要决定于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禾 谷类作物是人类营养中蛋白质和淀粉的主要来源,小麦
籽粒中蛋白质含量9%-26%,谷子8%-9%,玉米5%20%,水稻5%-11%。禾谷类作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成 分及含量来判断的生物营养价值。
2016/9/20
(二)注意当地的自然气候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
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较强,品种要获得高产稳产, 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以及栽 培水平。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水 乎不同,影响植物品种高产稳产性能的不利条件也不 同,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找出限 制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明确影响品种高产稳产的原 因,以便针对这些问题选育相应的优良品种。

质 产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生育期适宜 6、适于机械化生产
恭喜!
2016/9/20
二、主要育种目标
适宜机械化生产
株型紧凑
秆壮不倒
成熟期一致 果实耐机械压力,果皮有韧性
2016/9/20
二、主要育种目标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2、优 3、稳
目标性状
1、产量性状
2、品质性状 3、适应性
植物

质 产
2.食用品质:与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及外观 品质等有关。 如稻米:决定食用品质的理化指标有粒长、长宽比、垩白率 、垩白度、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及蛋白 质含量等。
小麦、黑麦、大麦等麦类的食用品质主要是指烘烤品质,
烘烤品质与面粉中面筋含量和质量有关,面筋含量越高, 品质越好。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生育期适宜 6、适于机械化生产
4、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 5、成熟期 6、对机械化生产的适宜性
2016/9/20
三、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它们应该有怎样的育种目标呢? ① 谷类植物 ② 油料作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 纤维植物
④ 叶菜植物 ⑤ 果树植物
谷类植物有什么样的育种目标?
三、主要作物育种目标:
四、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满足生产与市场的需要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
分析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 实现的可能性 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
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
2016/9/20
(一)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与 市场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植物生产也是多元的,植物育 种工作应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豆类:产量=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单荚实粒数×粒重
禾谷类:产量=穗数×单穗粒数×单粒重量
油菜:产量=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
薯类:产量=株数×单株薯块重×单薯重
棉花呢?烟草呢?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2、优 产 质:指植物生产产品的质量要符合人们的要求,适于人们的
主要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
植物育种主要目标和目标性状有哪些?
2016/9/20
二、主要育种目标
1、高产稳产 2、优 质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2016/9/20
主要育种目标
1、高 产:指植物在单位面积上主要产品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2、优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经济系数表征有机物转化成人们所需要产品的能力,经 济系数愈大,愈符合人们栽培的目的。
注意
经济系数的高低仅表明生物产量转运到经济产品器官的 比例,并不表明经济产量的高低。
经济系数因植物种类、品种、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而不同。
小麦的经济系数多在0.3~0.4间(平均为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