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 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 名词解释

一、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憎水性,而位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把这些毒性放大到了7万倍。

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 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2、性质:高毒性持久性积聚性流动性大3、危害:一类是对儿童的出生体重的影响,可能会使人类婴儿的出生体重降低,发育不良,骨骼发育的障碍和代谢的紊乱,都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第二类是对神经系统,注意力的紊乱、免疫系统的抑制。

第三类是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还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着潜在的威胁,导致男性的睾丸癌、精子数降低、生殖功能异常、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女性的乳腺癌、青春期提前等,不仅对个体产生危害,而且对其后代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第四类对癌症的影响。

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有哪些指标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a 标 b 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50 60 100 120①2 生化需氧量(bod5)10 20 30 60②3 悬浮物(ss)10 20 30 504 动植物油 1 3 5 205 石油类1 3 5 15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1 2 57 总氮(以n 计)15 20 - -8 氨氮(以n 计)②5(8)8(15)25(30)-9 总磷(以p计)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1 1.5 3 5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0.5 1 3 510 色度(稀释倍数)30 30 40 5011 ph 6--9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 10000 10000 -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 大于35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 大于16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50%。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容量答:污水的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者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成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或者采取隔离措施.其中关于返回到自然界的处理,因自然环境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界限,不能超过这种界限,否则会造成污染。

环境的这种容纳界限称环境容量。

2、排水体制答: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二、填空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

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答: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

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还很严重,这是它的缺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1、混凝: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2、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3、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4、同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在同一方向上发生碰撞而絮凝。

(有外力推动所引起的碰撞)5、异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向不同的方向上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的情况。

(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碰撞)6、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7、固体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量。

8、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混凝+沉淀、活性污渣层+接触絮凝)9、自由沉降: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互不黏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

又指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最终各自独立完成沉降过程。

10、拥挤沉降:水中较大颗粒在有限的水体中沉降时,由于颗粒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致使颗粒沉速较自由沉降时小,这种现象称为拥挤沉降。

11、絮凝沉降: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颗粒物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速随深度而增加。

经过化学混凝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即属絮凝沉淀。

12、滤速:水的流量除以过滤面积/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单位m/h。

13、强制滤速:在水厂,部分滤池因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运行其他滤格的滤速。

14、冲洗强度:冲洗滤池时,单位滤池面积在单位内通过的水量。

15、有效粒径: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10%的粒径。

16、不均匀系数:K=d80/d10 通过80%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与通过10%的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的比值,有的主张用d60/d10来表示。

17、含(截)污能力:单位面积滤层在一个过滤周期里截留的悬浮物量。

18、湿密度:活性炭自身孔隙中充满水时测得的密度。

19、湿真密度:指在单位真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20、湿视密度:指单位视体积内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一、名词解释:1.污水的类型2.污水的水质指标3.COD、BOD5和TOC4.植物性营养元素5.污水的排放标准6.自养菌与异养菌7.兼性菌8.污水的类型9.主要的污水物理处理方法10.格栅的清渣方式分类二、论述题1.简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2.水体循环的概念,试分析水体污染与水的社会循环的关系。

3.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4.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5.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怎样的关系?6.试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7.通常COD>BOD20>BOD5>高锰酸盐指数,试分析的原因。

8.反映水中需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9.河流水体的主要自净机理是什么?氧垂曲线主要描述什么作用与过程?10.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11.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过程分氰化和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能否同时进行,为什么?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中BOD5是和哪个阶段的需氧量相对应?12.试简述BOD、COD、TOD、TOC的内涵,根据其各自的内涵判断这四者之间在数量上会有怎样的关系,并陈述其原因。

13.什么是废水处理的级别?对于城市污水而言,通常有怎样的级别划分?14.为什么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通常有哪几种具体的预处理方法? 15.废水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关系。

16.废水排放的水质水量标准要求。

17.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适用在哪些场合?18.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19.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20.水中油珠的密度ρs=800kg/m3,直径众=50µm,求它在20℃水中的上浮速度?21.某废水的静置沉降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有效水深H=1.8m,污水悬浮物浓度C0=300mg/L,试求u0=2.0 cm/min颗粒的总去除率。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5分)1、发酵: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反应。

(3分)2、污泥膨胀:污泥状态不正常时,表现为SVI值升高,污泥体积膨胀;通常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分钟后,污泥体积膨胀、上清液体积减少的现象叫污泥膨胀。

(3分)3、SVI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每单位重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

(3分)4、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有机氮和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过程叫硝化反应。

(3分)5、BOD5:指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叫生化需氧量。

(1分)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完成第一阶段氧化分解所需时间为20天左右。

(1分)有机物5天的生化需氧量占第一阶段的70%,所以目前常采用5天生化需氧量,即BOD5。

(1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通常情况下,对同一水样,COD Cr(>)COD Mn(>、<、=)、COD B=( 1.72 )BOD5。

2、在静水中自由颗粒沉降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颗粒直径d )、(颗粒密度与水密度之差ρs-ρL)、(水的粘滞系数μ)。

3、碳水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代谢的方程式分别为(C6H12O6+6O2→6CO2+6H2O+2817.3KJ )、(C6H12O6→2CH3CH2OH+2CO2+92.0KJ)。

4、废水生物处理的三要素是(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

5、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去除可分为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吸附阶段)、(稳定阶段)6、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的表达式为()。

7、生物法除磷的基本类型有两种:(A/O法)和(phostrip 法)。

8、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减少污泥含水率和减少污泥的体积)。

9、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任务主要是降低城镇污水的(BOD5 )和(悬浮固体)。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 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污水生物处理: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代谢处理方法。

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通过生物酶催化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体内不断进行物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

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获得能量。

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转化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底物:污水中可被微生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量:可通过生物的降解转化的有机物的量。

可生物降解底物量: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可生物利用物质.好氧呼吸:营养物质进入好氧微生物细胞后,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的过程。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光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阳光或灯光作能源,依靠体内的光合作用色素合成有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具备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氧化NH3、H2S等无机物。

缺氧呼吸: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S2O32—,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作用。

发酵: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受电子受体无需外加,就是供电子的分解产物(有机物).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游分子氧和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反应速度:指单位时间里底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是以单位时间里底物的减少或细胞的增加来表示生化反应速度.aA + bB → gG+hH在生化反应过程中,底物的降解速度和反应器中的底物浓度有关。

如果测得反应速度:v=dcA/dt=kcAa · cBba+b=n, n为反应级数。

实验表明反应速度只与一种反应物A的浓度ρA成正比时,称这种反应对这种反应物是一级反应。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要物质。

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

在微生物群体新陈代谢作用下,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的活力,做称为活性污泥。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厌氧生物法: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污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沼气,可作为能源。

好氧生物法:在不投加底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行较长时间的曝气,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进行自身氧化。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脱盐处理,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向树脂填充塔充水水中水中无机盐类通过交换吸附反应得到去除。

折点加氯法:当水中有机盐类主要为氨氮化合物,其实际需氧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

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

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效果最好。

此为折点加氯法。

好氧塘:也称好氧稳定塘,深度较浅,一般不会超过0.5m,阳光能透入塘底,主要由藻类供氧,全部水都呈好氧状态,由好氧微生物起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污水的净化作用厌氧塘:也称厌氧稳定塘。

塘水深度一半在1.0m以上,有机负荷率高,整个塘水基本上呈厌氧状态,在其中进行水解、产酸以及甲烷发酵等厌氧反应全过程。

净化速度低,污水停留时间长。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他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位考试知识点复习

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位考试知识点复习

水污染控制工程参考资料一、名词解释:1.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3分)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1分)2.水体自净以河流为例,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1分)。

从净化机制来看。

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2)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3.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固体悬浮物数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干固体的含量,单位为mg/L或g/L(2分)按McKinney的分析:MLSS=M a+M e+M i+M ii(2分)式中:M a——具备活性细胞成分;M e——内源代谢残留的微生物有机体;M i——未代谢的不可生化的有机悬浮固体;M ii——吸附的无机悬浮固体。

4.富营养化污水中的N、P为植物营养元素,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却易导致富营养化。

(2分)“湖泊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导致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主要是各种藻类的大量繁殖,使鱼类生活的空间愈来愈少。

藻类过度生长繁殖还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

藻类在有阳光的时候,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氧气;在夜晚无阳光的时候,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所消耗的氧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从而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过程中,也有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2分)5.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是借助流体(液体、气体)使表面生长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生物颗粒)呈流态化(2分),同时进行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2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排水系统的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灌区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系统的体制。

水封井:当工业废水中含有易燃的挥发性物质时,它的管道空间常出现爆炸性气体,为防止这种气体进入车间,在连接车间内、外管段的检查井中应设置水封,这种检查井叫水封井。

溢流井: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晴天时,管道中的污水全部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雨天时,管道中的混合污水仅有一部分送入污水厂处理,超过截流管道输水能力的那部分混合污水不作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在合流管道与截流管道的交接处,设置溢流井以完成截流(晴天)和溢流(雨天)的作用。

潮门井:临海,临河城市的排水管道,往往受到潮汐和外界水体水位的影响,为防止潮水和河水倒灌进排水管道,在排水管道出水口上游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潮门井,潮门井是装有防潮闸门的检查井。

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管渠中的水深h和管径D(或渠高H)的比值。

设计流量:是管渠中流量到达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

污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0.6,金属管道内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非金属管道内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埋设深度:指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距离。

覆土厚度:指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是设计期限终了时的最大日(活最大班)最大时的污水流量,他包括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宜适当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污水管道设计的平面布置包括: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拟定污水干管及总干管的路线;确定需要抽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

降雨历时:一场暴雨经历的整个时段称阵雨历时,阵雨过程中任一连续的时段则称降雨历时(用分钟计算)。

降雨量:是一段时间(日月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深度h(mm)表示。

降雨强度:又称雨率,指在某一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纸之比。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9分)1、污水回用:也称再生利用,是指污水经处理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后,回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杂用、景观娱乐、补充地下水地表水等。

2、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3、高级氧化技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的氧化工艺,该工艺一般采用两种或多种氧化剂联用发生协同效应,或者与催化剂联用,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

评分:以上名词解释的评分采用(1)概念正确、(2)表达规范、(3)内涵要点齐备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来评判。

其中尤以要点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即SBR池常规工艺过程包括5个基本过程,他们分别是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闲置。

2、对于一般的城镇污水,初沉池的去除对象是(悬浮固体),可以去除SS约(40-55)%,同时可以去除(20-30)%的BOD5。

3、废水中的油通常有4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可浮油、(细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

其中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乳化油)。

4、生化反应中,产率系数y反映了(底物减少速率)和(细胞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它是污水生物处理中研究生化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规律。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同时还起到(搅拌)作用而使混合液悬浮。

三、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10分)1、(√)2、(×)3、(×)4、(×)5、(√)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ABC;2、ACD;3、BCD;4、ABCD;5、A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24分)1、含油废水为什么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或者浇灌田地?针对含油废水你认为采用何种工艺处理比较合适?(8分)答:含油废水的危害:对生态系统;对植物;对土壤;对水体(4分)。

水污染控制 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MLSS(mixedliquorsuspendedsolid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的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污泥浓度。

单位g∕l02.COD(化学需氧量):在肯定条件下,氧化IL的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1为单位。

(常用的氧化剂是重珞酸钾和高锌酸钾)。

3.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单位是mg/1。

5天第一阶段的70%(有机物被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氨)。

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生化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4.活性污泥是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肯定活性的具有良好净化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5.SV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是ml∕l.6.SVI污泥体积指数是指曝包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的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单位是ml/g。

SVI=SV∕MLSS7.R回流比是指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

8.SRT污泥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单位是日。

即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间,或污泥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O=曝包池中总的活性污泥质量kg(X可以理解为MLSS*V)/排出的活性污泥的量kg ∕d(Qw*XR回流污泥浓度)θ=l∕μ(活性污泥的比增长速率g(新细胞)/[g(细胞)*d])XR=106/SVI(X=XR*R∕(1+R))1/θ=Y*u-K(YK是常数U=Q*(SO-Se)/(X*V)对比污泥负荷)剩余污泥的计算:Z∖X=Qw*XR=(X*V)/θ9.有机负荷:包含污泥负荷(kgB0D5∕(kgMLSS*d)微生物所处的生长阶段打算于基质的量F和微生物总量M的比值Ls=F/M=Q*S0∕(X*V))和容积负荷(kgBOD5∕(m3*d)单位容积曝包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纳的BOD5量Lv=Q*S0∕V)o10.污泥膨胀是混合液在IL的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膨胀,上层清液削减的现象(SVI>200)o主要表现在压缩性能差,沉淀性能不良,而它的处理功能和净化效果并不差。

水污染控制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消耗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氧气的量2、化学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气的量3、水体自净:污水向下游流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的过程4、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污染物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5、污水生物处理: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6、分解代谢:微生物在利用底物过程中,一部分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并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7、合成代谢:微生物利用另一部分底物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微生物细胞的过程8、底物(基质):一切生物体内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的生物化学变化的物质9、发酵:是指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些中间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出不同的代谢产物10、呼吸: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援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11、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氧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化无变化的处理方法12、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兼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13、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产生氨的过程14、硝化: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氨态N转化为亚硝酸N和硝酸N的过程15、反硝化:在缺氧的条件下,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的过程16、同化: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除去的过程17、生物除磷:是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利用聚P微生物具有厌氧释磷及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特性,好氧或缺氧段中混合液P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排放含量有大量富P污泥而达到水中除磷的目的18、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在适宜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微生物数量或总质量增加19、容体负荷:单位体积反应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有机物的量20、生物膜:微生物在水环境中能在适宜的载体里面牢固的附着并生长繁殖,细胞胞外聚合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缠绕的结构21、TOD:用来衡量有机物的大小(总有机碳)22、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3、水体污染:排入水中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本底浓度和水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使得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24、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SS:曝气时混合液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悬浮物的质量,反应活性污泥量大小25、挥发性固体浓度Mlvss:曝气池混合液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具有的挥发性悬浮固体的质量26、污泥沉降比SV%: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分钟后沉降污泥的体积分数,反应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27、污泥沉降指数SVI: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分钟后,单位质量干污泥所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

水污染考试复习资料

水污染考试复习资料

水污染控制工程资料一、名词解释1.排水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系统体制。

2. 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

3. 合流制排水系统: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内汇集输送的系统。

4.完全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则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5.不完全分流制:只设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各种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雨水则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渠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

6.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在雨水干管上设跳跃井,可截流初期雨水和街道地面冲洗废水进入污水管道。

7.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早期建设的基础上,沿水体岸边增建一条截流干管,并在干管末端设置污水厂,同时,在截流干管与原干管相交处设置溢流井。

8.跳越井:用于半分流制排水系统,设在截流管道与雨水管道的交接处,小雨或初雨时全部雨水被截留,送至污水厂处理;大雨时增至一定量雨水时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9.跌水井: 设在排水管道的高程突然下落处的窨井。

在井中,上游水流从高处落向低处,然后流走,故称跌水井。

同普通窨井相比,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大小决定于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

10.溢流井:用以完成截流和溢流的作用。

11.最小设计坡度: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12.设计降雨强度:在某一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13.阵雨历时:一场暴雨经历的整个时段。

14.降雨历时:阵雨历时中任一连续时段。

15.雨水径流量:流入管道的雨水。

16.雨水和污水比流量:每公顷居住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

17.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管渠中的水深h和管径D之比,即h/D称为充满度。

水污染控制 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MLS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的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污泥浓度。

单位g/l。

2.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的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为单位。

(常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3.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单位是mg/l。

5天第一阶段的70%(有机物被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氨)。

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生化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4.活性污泥是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性的具有良好净化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5.SV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是ml/l。

6.SVI污泥体积指数是指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的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单位是ml/g。

SVI=SV/MLSS7.R回流比是指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

8.SRT污泥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单位是日。

即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间,或污泥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θ=曝气池中总的活性污泥质量kg(X可以理解为MLSS*V)/排出的活性污泥的量kg/d(Qw*XR 回流污泥浓度)θ=1/μ(活性污泥的比增长速率 g(新细胞)/[g(细胞)*d])XR=106 /SVI (X= XR*R/(1+R))1/θ=Y*u-K(Y K是常数 u= Q*(S0-Se)/(X*V)对比污泥负荷)剩余污泥的计算:△X=Qw*XR=(X*V)/θ9.有机负荷:包含污泥负荷(kg BOD5/(kgMLSS*d)微生物所处的生长阶段决定于基质的量F和微生物总量M的比值Ls=F/M=Q*S0/(X*V))和容积负荷(kg BOD5/(m3*d)单位容积曝气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纳的BOD5量Lv=Q* S0/V)。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 (2)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 (2)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生物膜法2 活性污泥法3 生物脱氮4 泥龄5 污泥比阻6. 水体自净7. 废水生物处理8BOD59 破乳10. 有机负荷(N S)11. SVI12. 毛细时间13. 米氏方程二.问答题1何谓活性污泥法?画出其基本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2.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污泥浓度三者关系如何?试叙其在活性污泥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3. 画出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4. 普通活性污泥法中为什么存在氧气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该矛盾?5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6 在气浮中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粘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如何改善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的粘附性能?7 生物滤池中的滤料要满足什么要求?8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9 在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中,为什么将缺氧池置于好氧池之前?10水的沉淀处理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11.化学混凝剂在投加时为什么必须立即与处理水充分混合,剧烈搅拌? 12.化学沉淀法与化学混凝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使用的药剂有何不同?三、计算题1. 已知活性污泥曝气池进水水量Q=2400m3/d,进水BOD5为180mg/L,出水BOD5为40mg/L,混合液浓度MLVSS=1800mg/L,曝气池容积V=500m3,a=0.65,b =0.096d-1,求剩余污泥量 X并据此计算总充氧量R。

2. 已知曝气池的MLSS为2.2g/L,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为180ml,计算污泥体积指数。

如污泥的含水率从98.5%降到94%,求污泥体积变化。

3. 某城市拟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其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10000m3/d,进曝气池BOD5浓度为200mg/L,要求去除率为90%,有关设计参数为Y=0.4kg/kg,k d=0.1/d,二沉池排出污泥浓度Xu=9000mg/L,求曝气池有效容积、每天排除污泥量和回流比。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一标准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一标准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学习指南一、名词解释1、水的社会循环2、理想沉淀池3、生化需氧量4、膜分离法5、化学沉淀法6、SVI7、污泥负荷率8、鼓风曝气的氧利用率9、氧垂曲线10、UASB反应器二、填空题1.我国总的水资源量居世界第,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水体污染的基本类型有:、毒物型污染、、感官型污染等。

3.废水的物理性质包括,,,。

4.废水的化学成分包括,,等。

5.常用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水质指标有:COD、、、、、TP、色度、石油类等。

6.污水中的、等营养物质排到水体,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7.水和废水处理的方法可归纳为、、、。

8.水处理系统中调节池的作用有和。

9.根据水中悬浮固体浓度的高低、固体颗粒絮凝性能的强弱,沉降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自由沉降、、、。

10.按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可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平流式、、。

11.根据水中悬浮固体浓度的高低和固体颗粒絮凝性能,颗粒的沉降可分为4种类型,沉砂池中颗粒的沉降类型为。

12.格栅的作用是、、。

13.凝聚是指胶体的过程;絮凝则指胶体由于的过程;则包括凝聚与絮凝两种过程。

14.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力可分为三种,即分子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因此吸附可分为三种类型、和。

15.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常见的有扩散渗析、、、等。

16.重金属离子如Hg2+、Cu2+、Pb4+、Cd2+等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废水进入生物系统前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否则会对生物处理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而且重金属离子往往具有较高价值,试举出四种处理或回收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17.废水处理中污染物的处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试举三种物理化学处理的方法:、、。

18.废水的生物处理中,我们接触过的能够进行以含氧无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微生物有_ 、、,其相应的产能代谢方式称为 __。

19.活性污泥曝气池运行正常时,通常可以观察到较多的指示生物有_ _;而当指示生物以__ __主时,说明运行不大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体: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水及其水中的悬浮物、底泥、水中生物等
2.水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或纳污能力,而使水体丧失规定的使用价值
3.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水排入受纳水体后,污染物质在受纳水体中浓度自然下降的现象
4.水体的耗氧与复氧:污水排入受纳水体后,水中的污染物增加,同时水中微生物得到增殖,微生物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同时也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称为耗氧。

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氧也溶入水中,称为复氧
5.污水的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法7.污水生化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
8.BOD: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9.COD:在一定的条件下,
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
耗的氧化剂的量
1.活性污泥法:利用悬浮生
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
废水的一类好氧生化处理
方法
2.生物膜法:依靠固着于固
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来净
化有机物
3.厌氧消化:在断绝与空气
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
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生物
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
化降解的过程
生物脱氮:在微生物的作用
下,将有机氮和铵态氮转化
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
6.混凝:是通过向污水中投
加混凝剂,使细小悬浮颗粒
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
的颗粒而沉淀,得以与水分
离,使污水得到净化
7.反渗透:利用反渗透膜选
择性地只能透过溶剂,而截
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
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
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
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液体
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8.污泥调理:破坏污泥的胶
态结构,较少泥水间的亲和
力,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9.污泥稳定:采取措施降低
有机物含量或使其暂时不
产生分解的过程
1.污泥生物稳定:在人工条
件下加速微生物对有机物
的分解,使之变成稳定的无
机物或不易被生物降解的
有机物的过程
2.污泥化学稳定:采用化学
药剂杀死微生物,是有机物
在短期内不致腐败的过程
3.污泥脱水:将污泥的含水
率降低到80%-85%以下的
操作
4.污泥干化:将脱水污泥的
含水率进一步降低到
50%-65%以下的操作
6.沉淀:水中悬浮颗粒依靠
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
的过程
5.A/O工艺:是一种有回流
的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流
程,其中前置反硝化在缺氧
池中进行,硝化在好氧池中
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