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第二章思考题
卫生监督学案例分析及思考题
卫生监督学案例分析及思考题第一章卫生法基础一、问答题1.我国卫生法的原则和特征是什么?2.我国卫生法制定的原则是什么?3.我国卫生法律关系有哪些特点?4.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5.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什么?6卫生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承担卫生法律责任应分别具备哪些要件?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一起霍乱弧菌感染案根据事实,依据有关法律,该餐馆被县卫生局处以责令暂停营业、罚款处罚;该餐馆并承担了对就餐者及A女士的经济赔偿。
水产经销者B也受到法律制裁。
讨论提示题:1.本案中哪些人和机构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要素是什么?2.引起该法律关系产生、消灭的法律事实是什么?案例2:香辣童子鸡中亚硝酸盐超标案[案情介绍]2004年某月某日16时40分,某市某区卫生局接到某医院急诊室报告,有4人在某某某餐馆就餐后到该院就诊,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区卫生局马上派出14名卫生监督员分两路到达某某某餐馆和某医院进行调查、诊断并协助救治。
在调查过程中陆续又有12名相似症状人员前来就诊。
通过调查发现,以上所有就诊患者同属某单位职工,在午餐时均食用了单位食堂制作的香辣童子鸡。
19时,卫生监督员赶到该单位食堂。
此时食堂绝大部分人员已下班,只留两名工作人员。
卫生监督员立即招来食堂负责人,对现场检查,查获四袋亚硝酸盐约2.7公斤。
卫生监督员取走两只香辣童字鸡成品做检验,查封现场,告知在次日12时之前不得开伙,卫生监督所将进一步检查。
经对该单位取样的香辣童子鸡进行毒物快速检测,发现其中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已达中毒剂量。
经调查查实,该单位食堂系内部食堂,厨师为使香辣童子鸡熟得快,在制作过程中将一坨亚硝酸钠(约28克)加入18公斤白条鸡中,致使16人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在当日就餐的25人中,发病率达64%。
病人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无力、心悸、恶心、呕吐、腹痛,其中2人出现口唇、指甲青紫。
医院对病人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救治后,症状缓解,最后全部痊愈离院。
基础护理学思考题答案
基础护理学思考题答案【篇一:《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xt>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 .单选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a. ℉ = ℃ⅹ 5/9+32b. ℉ = ℃ⅹ 9/5+32c.℃= ℉ⅹ 5/9+32d. ℉ =(℃-32)ⅹ 5/9e. ℉ =℃+32 ⅹ 5/9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a.37℃b.37.2℃c.37.5℃d.37.8℃e.38℃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a.39℃b.40℃c.41℃d.42℃e.43℃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a.0.1-0.2℃b.0.3-0.6℃c.0.5-1℃d.1-1.5℃e.1.5-2℃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a.40-60次/分b.40-80次/分c.60-80次/分d.60-100次/分e.80-120次/分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13.间歇脉多见于:d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器质性心脏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14.脉搏短绌多见于: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a.颞动脉b.颈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a.15sb.20sc.30sd.45se.60s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 da.8-12次/分b.12-16次/分c.14-18次/分d.16-20次/分e.18-22次/分2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ca.昏迷者b.小儿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2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b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25. 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膀胱充盈c.袖带过宽d.吸烟e.进食26.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a.甲状腺功能亢进b.大出血c.主动脉瓣狭窄d.休克e.心功能不全27.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卫生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答:某人打靶100次,中靶次数少于等于5,那么该人一次打中靶的概率≤0.05,即可称该人一次打中靶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可以视为很可能不发生。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1、调查研究有何特点?答:(1)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2)不能随机分组(3)很难控制干扰因素(4)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2、四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各有什么特点?(2)系统抽样:优点是易于理解、操作简便,被抽到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抽样误差较单纯随机抽样小;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偏性或周期性变化。
(3)分层抽样:优点是抽样误差小,各层可以独立进行统计分析,适合大规模统计;缺点是事先要进行分层,操作麻烦。
(4)整群抽样:优点是易于组织和操作大规模抽样调查;缺点是抽样误差大。
3、调查设计包括那些基本内容?答:(1)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2)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3)选择调查方法和技术(4)估计样本大小(5)编制调查表答:(1)分析项目直接整理计算的必须的内容;(2)备查项目保证分析项目填写得完整和准确的内容;(3)其他项目大型调查表的前言和表底附注。
第三章实验设计1、简述实验设计的特点。
答:(1)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2)受试对象可以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2、简述一般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则。
答:(1)受试对象能从临床试验中受益(2)受试对象具有代表性(3)受试对象具有依从性(4)受试对象可以是志愿者。
3、什么是混杂因素?设计时怎样控制混杂因素?答:混杂因素是指影响实验效应并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的非处理因素。
可以通过采取排除、平衡、或标准化的办法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4、什么是随机化?怎样实现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答:随机化就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使各组受试对象在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方面具有较好的均衡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一般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或统计软件包来实现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
答:(1)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众数、调和数等。
卫生学第二章 第一节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二章第一节习题及选择题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不包括()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心理性职业紧张2.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A.生产性粉尘B.非电离辐射C.电离辐射D.噪声、振动3.某冶炼厂定期安排接铅工人到职业病院进行驱铅治疗和疗养,该工作应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对症治疗4.某铸造厂安排其上岗前(或就业前)工人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不正确的说法是()A.属于上岗前(或就业前)体检B.属于职工健康监护内容C.目的是发现职业禁忌证D.属于二级预防5.职业病是指()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B.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C.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D.在职业活动中由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6.职业病有以下特点,除外()A.病因明确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发病率D.症状典型,多有特效疗法7.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B.发现临床病变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D.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8.在岗期间(或定期)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集健康基础资料B.寻找潜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C.确定职业危害性质D.及时发现职业性损害的早期征象9.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A.焦炉工人肺癌B.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C.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膀胱癌10.我国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A.STEL、MAC B.TW A、STEL、超限倍数C.PC-TWA、PC-STEL、超限倍数D.PC-TW A、PC-STEL、MAC选择题(单选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C D A D C D二、思考题1. 何谓职业性有害因素?举例说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哪些?2.职业性损害的种类?3.何谓职业病?其发病特点和诊断原则有哪些?4.我国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性接触限值的主要种类及定义。
卫生经济学1-9章
卫生经济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解1、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卫生生产力和卫生生产关系。
二、选择填空1、卫生经济学的研究目的:P.7就是怎样最佳、有效、公平地使用稀缺的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或需要。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P.7(大标题)<1>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研究: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判断/选择)卫生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判断/选择)<2>卫生事业地位与作用的研究<3>卫生服务中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研究<4>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5>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6>卫生筹资的研究<7>卫生总费用的研究<8>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9>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规范的研究<10>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3、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P.11(详细见书本)<1>抽象法: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方法。
<2>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
<3>系统分析法:从内外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去研究卫生系统,研究卫生服务与健康、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简答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P.10(大标题)①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②研究卫生资源的筹资和合理分配③研究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④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⑤研究健康保障制度⑥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四、思考题1、什么是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哪些?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一、名解1、卫生服务要求:是指居民希望获得医疗或预防保健服务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2、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科李超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空气温度的概念2.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依靠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 临界温度:(LCT) 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将由于气温下降引起机体代谢率提高的外界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4.舒适区:在等热区内尚有一舒适区,在舒适区内机体的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为舒适,其代谢产热处于最低水平5.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单位:g/m3。
6.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范围:0%~100%7.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8.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
是指能较有效地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
即不同的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气象因素,在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对机体的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9.等温指数:用气温、气湿和风速相结合来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个指标。
基础舒适环境:20℃,40%,0.5m/s,ETI=23适用条件:16~41℃,40%~90%,0.5~6.5m/s10.温湿指数: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11.风冷指数:将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12.温热环境: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构成的,对家畜体热调节有直接影响的温暖、凉爽或炎热、寒冷的空气环境。
13.辐射散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畜体皮肤温度时,畜体皮肤以长波辐射方式放散体热的过程。
条件:高于绝对零度的任何物体(-273℃)特点:发射和传递不需要介质;固体和液体可以接受辐射空气不能接受辐射。
14.传导散热:畜体体表将热量传递给与其直接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
空气的导热系数特别小,水的导热系数特别大。
15.对流散热:气温低于畜体体表温度时,通过空气的运动带走体表热量的过程。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复习题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复习题一、绪论思考题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
2、胴体的概念。
3、屠体的概念。
4、《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绪论思考题答案答: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基础,研究肉、禽、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以保证生产经营与人畜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增进人类福利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胴体:指动物去除头尾、蹄部、动物表面的毛皮、内脏后剩下的躯体。
3、屠体:指动物放血后,没有脱毛或没有剥皮时动物的躯体。
4、《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是:①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②促进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作用是:①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②防止畜禽其他疾病的传播;③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④促进畜禽生产的发展;⑤维护出的动物性食品的信誉。
第一篇:动物性食品污染与控制第一章:生物性污染思考题1、什么是生物性污染?2、引起内源性污染的原因有哪些?3、引起外源性污染的原因是什么?4、生物性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哪些?5、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6、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第一章:生物性污染思考题答案答:1、生物性污染:是指由微生物(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虫卵、昆虫等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2、引起内源性污染的原因有:(1)、动物生前感染了人畜共患传染疾病和寄生虫病;(2)、动物生前感染了其他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动物生前健康带菌。
(4)、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
3、引起外源性污染的原因有:(1)、水的污染;(2)、土壤的污染;(3)、空气的污染;(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5)、加工环节和流通过程的污染。
4.生物性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在控制污染的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卫生管理为主,卫生检测为辅的原则。
卫生管理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方面是控制好原料的内源性污染,另一方面是控制好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外源性污染,才能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
(一)、防止原料的污染(1)建立良好的动物生活环境饲料不能发霉变质或掺杂有毒的物质,即对环境卫生、场圈卫生、畜禽卫生,畜体卫生及饮水和饲料卫生等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卫生管理工作,如:建立消毒池、及时清扫粪便、垃圾,动物的饮水要干净,不能用生活污水。
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请整理出南丁格尔所做的主要贡献。
(1)克里米亚战争使伤员死亡率从42%→2.2% ;(2)创立了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3)撰写了《护理札记》、《医院札记》;(4)提出了护理学的概念和护士的任务;(5)指出护士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献身精神;(6)提出公共卫生和改善环境的护理思想;(7)重视患者的一般生理和心理需要;(8)参与医院建筑的改革。
现代护理学发展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体现的进步是什么?现代护理学发展分3个阶段:(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主要特征:①护理从属于医疗;②护士是医生的助手;③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执行医嘱和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④护理教育采用医学教育的模式体现的进步:①在长期护理实践中形成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②护士执业注册制度建立;③护理教育的办学机构开始由医院转向院校。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主要特征:①护理是一门独立的专业;②医护双方是合作的伙伴;③护士是科学工作者;④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整体护理;⑤护理工作的方法是护理程序;⑥护理教育开始摆脱医学教育的模式体现的进步:①“责任制护理”概念的提出为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②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护理理论研究的兴起;③新的健康定义,大大扩展了护理实践的领域;④现代医学观的指导下,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主要特征:①护理学被公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护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应用于指导实践;②护理服务对象由患者扩展到健康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③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④护士成为为社会和全人口提供初级健康保健的主要力量;⑤护理教育强调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加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
体现的进步:①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护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学科护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讨论护理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对护理学科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卫生监督学
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学课后重点思考题1、我国卫生法的原则和特征是什么?答: 原则:1)保护人体健康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4)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5)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特点:1)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2)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3)融入大量技术规范4)反映社会共同要求5)采用多种调节手段2、我国卫生法制定的原则是什么?答: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则2)法制统一原则3)民主原则4)实事求是原则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3、我国卫生法律关系有哪些特点?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什么?答:A特点:1)卫生法律规范是卫生法律关系的前提2)卫生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是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利益3)卫生法律关系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法律关系4)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是最主要的主体B构成要素:1)主体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外国人-资格:组织或个人-能力:权利能力(享有),行为能力(行使)2)内容:卫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依法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3)客体:卫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行为,物,人身,精神产品 C原因: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产生为直接原因。
4、卫生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承担卫生法律责任应分别具备哪些要件?答:A形式:卫生行政责任、卫生民事责任、卫生刑事责任B卫生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①违法作为②主观过错③明文规定法律责任卫生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①损害事实②违法行为③因果联系④主观过错卫生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①犯罪客体②犯罪客观方面③犯罪主体④犯罪主观方面1.卫生监督的性质是什么?答:卫生监督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或由法律授权的卫生监督机关,对象是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卫生监督是政府行为,具有行政性和技术性。
行政性其根本属性,技术性是卫生监督区别于其他许多行政工作的显著特点。
卫生法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2021年医学院学霸用心整理
卫生法学复习思考题选择型题1.卫生法学是研究A卫生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法律规范的科学 C.法律发展规律的科学 D.医学技术规范的科学 E制定卫生法律的科学2.卫生法学,作为独立的学利,大致形成于20世纪A.30年代B.40年代C.50年代D.60年代E.60年代后期3.在我国,卫生法学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60年代中期D.80年代中期E.80年代后期4.卫生法学中卫生的现代含义是A.养生B.治疗疾病C.预防疾病D.防治疾病E.一种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措施、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和具有科学内涵的知识体系5.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卫生法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 B.卫生事业 C.医想关系 D.卫生技术规范 E.医学教育6.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除了A.保护公民健康的原则B.预防为主的原则C.保护传统医学的原则D.有利于医学发展的原则 E患者权利自主原则7.对卫生法的社会作用的阐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规范卫生活动保障公民生命健康B.增强全民法律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C.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国家卫生政策的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D.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防止疾病侵入和传出E.解决医疗设备落后短缺问题8.卫生法的概念,其含义包含了以下内容,除了A.卫生法具有国家意志性B.卫生法的实施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C.卫生法是卫生法律规范的总和D.卫生法的调整对象是在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E.卫生法以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为根本宗育9.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法的调整对象A卫生组织关系 B卫生管理关系 C.生命健康权益保护关系 D.患者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E.卫生服务活动方面的关系10.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法的特征A鲜明的阶级性 B.以保护公民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C.诸法合体、多种调节手段并用 D.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 E.反映社会其同性要求1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受奖 D.依法行政,监督执法 E依法治国,遵纪守法12.下列对卫生法律关系的有关阐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卫生法的存在是产生卫生法律关系的前提B.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在实际社会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C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在调整人们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 D.卫生法律关系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E.卫生法律关系既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义超当市人意志的体现13.法律关系是指A道德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B.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C.道德或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D.习惯势力调整的社会关系 E.所有社会关系14.卫生法的根本宗旨是A.保护公民健康权B.调整卫生管理活动中关系C.调整卫生服务活动中关系D.调整卫生发展活动中关系E.调整国际交流合作中关系15.卫生法律责任主要涉及A.行政法律责任,道德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D.刑事法律责任,繼承法法律责任E.道德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16.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A.卫生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B.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C.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D.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等E.公民生命健康权利17.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A.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B.卫生法律关系中车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C.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D.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E.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生命健康权利和物18.卫生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是A卫生法律对主体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保障 B.卫生法律对主体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C.卫生法律对主体必须实施一定的行为以满是权利人的某种要求 D.卫生法律对主体必须抑制一定的行为以保证权利人行使权利时不受妨碍 E.卫生监督权,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权19.卫生法律责任的特点是,除了A.行为具有违法性B.由卫生法律明确规定C.主观上有过银行为D.具有国家强制性E.由国家专门机关追究20.卫生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除了A.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B.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密切关系C.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要有因果关系D.须有违反医疗卫生民事法律的行为存在E.违法行为人除法律明确规定的无过错情形外,在主观上要有过错2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医师擅自开办诊所,卫生行政部可能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没收违法所得B.责令赔偿患者损失C.没收药品器械D.吊销职业证书E.取缔22.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 B乡村医生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军队医师 E.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住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城外人员23.执业医师考试类别分为,除了A.临床B.公共卫生C.康复D.中医E.口腔24.在医疗、保健、预防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应具有的学历是A.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B.高等学校医学本科学历C.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D.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者 E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25.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的,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A.半年B.1年C.2年D.3年E.5年26.下列哪顶不属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对象和条件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6个月的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键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C.收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的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调5年的E.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27.经医师资格考试成助理医师考试,取得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E.省(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28.不予医师执业注册的情形是A.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三年成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已满二年的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C.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已满2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D.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二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E.受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五年的29.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除了A中止执业医师满年的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C.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一年的E有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行为的30.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下列哪项可予注册,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B.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C.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D.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E.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已满2年的31.下列除哪项外,应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A.受刑事处罚的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C.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D.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E.中止医师执业医师1年的32.医师医疗权的职能不包括A获得报酬 B医学处置 C.由具证明文件 D.选择医疗方案 E.医学检查3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A.医学诊断B.疾病调查C.医学处理D.出具各种医学证明文件E.选择合适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3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事有的权利是A.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B.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依法获得劳动报酬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惠者进行健康教育35.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除了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B.遵守技术操作规范C.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E.参加所在单位的民主管理36.下列哪项不是患者的义务A.按规定支付医药费用B.无需知道医疗情况C.按医嘱服药D.配合医疗E.遵守医院规章制度37.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属于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B.尊重忠者隐私权C.人格尊产,人身安全不受侵犯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38.医师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违法违规的是A.违反技术操作规范B.延误医治横驰骋C.拒绝以其他医院的检验结果为依据出具诊断证明书D.未经患者同意实施实验性临床医疗E泄露患者隐私39.对危重的三无病人(无钱,无身份证明,无陪伴)需要转诊的,医疗机构应当A.先采取必要措施维持生命,代缴费后进行转诊B.接诊医务人员在报请院领导批准后转诊C.立即抢救D.立即抢救,条件许可时及时转诊E.先采取必要措施维持生命,报告当地公安、民政部门决定解决办法40.乡村医生是指A.尚未取得执业区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B.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市预防保健利服保疗服务的医生E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41.张某注册登记的职业类别是妇产科医师,张某应以朋友请求,在张某家中为其做了人流手术张某可能受到的行政处罚不包括A罚款B没收药品C吊销职业证书 D赔偿患者损失E没收违法所得42内科医师张某,乘火车出差,一孕妇早产,列车广播寻找医生,张某遂自告备勇为产妇接生,终因手法不规范,导致婴儿臂丛神经损伤。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后思考题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后思考题目录第一篇环境与健康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生态环境与健康 (3)第三章环境生物因子与健康 (5)第二十章有害生物的防控 (7)第十章畜牧养殖生产的环境污染与防控 (9)第二篇动物源性食品卫生与健康 (11)第七章食品卫生与健康 (11)第三篇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12)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二章生物安全概述 (12)第二十三章人兽互传病概论 (13)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认识和应用兽医科学为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宁服务的所有活动的总括,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利用的理论知识是:普通动物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毒理学、临床诊断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环境卫生学、生态学等。
研究内容是:环境与健康、人兽共患病的监测和控制、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监控和风险评估、人类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产业动物和伴侣动物的福利与健康保健、野生动物保护及其疾病防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控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与处理、兽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兽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教育。
研究目的(兽医在公共卫生学中的作用):防治动物疾病,为畜牧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源性疾病的发生;防制人兽共患病,从源头上减少人类感染。
补:发展绿色养殖,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倡“健康养殖、绿色环保”,是兽医公共卫生学的重要任务。
2000年世界兽医学会提出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作为世界兽医日。
牛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感染的宿主范围多达50余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人可通过呼吸道或饮用消毒不全的牛奶感染牛结核菌。
第二章生态环境与健康1.什么是环境?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和。
2.什么是生态系统?其生物成分可分为哪三类生物群落?(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社区护理学思考题-辅导1-3章
1-3章思考题一、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人类的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1.生物学因素常见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个体的生物学特性。
遗传因素主要影响了个体在某些疾病上的发病倾向。
有些人由于遗传缺陷而在出生时既表现为某些先天遗传病,也有些人则由于某些基因的变化而更容易罹患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
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导致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如结核病在老人、儿童和体弱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病。
2.环境因素人的健康不仅仅包括个体的健康,还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良好的环境可以增进健康水平,反之可能危害健康。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维持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民族等等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一切因素,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来实现。
3.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在我国,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日益增多。
4.健康服务因素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部门。
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社区的功能包括哪些?1.生产与发展功能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生产与发展的功能包括人口的生育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两个方面,这是社区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
2.贯彻政策功能社区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单位,社区要贯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又与群众建立守望相助的密切关系,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动员并组织社区的成员参与各项活动。
学前儿童卫生学书后思考题
绪论1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2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是什么?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3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环境因素保健设施的易得性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4 什么是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卫生保健的科学基础不能只停留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在注意生物学因素的同时去注意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5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研究对象是早期儿童教育中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
研究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身心发育状况与学前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找到影响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因素。
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
以指导托幼机构,家庭和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利用和创设各种有利因素,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科学的组织早期儿童教育,以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6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传统的学前儿童卫生学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学前儿童的机体本身以及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
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以及卫生保健模式的转变史,研究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7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哪些?1调查法2实验法3观察法4 行动研究法5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1 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亲代的性状对其子代的传递。
使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都很相似。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都不会完全相同,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2 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有哪些种类?遗传病:凡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改变,从而使人体所患的疾病。
遗传病种类:1单基因病2多基因遗传病3 染色体病3 如何护理新生儿?1注意保暖,防止过热。
2保护皮肤。
3保护脐带4防止感染5母乳喂养4 新生儿有哪些特殊的生理现象?1 生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3 乳房肿大4 吐奶第二章1 学前儿童骨盆有什么特点?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什么?学前儿童骨盆尚未定型,构成骨盆的髋骨还不是一块整体,由髁骨,坐骨。
通风除尘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粉尘控制基础1.名词解释粉尘;积尘;粉尘爆炸;沉降速度;悬浮速度A.粉尘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质之一,是对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总称。
B积尘:在重力作用下,从含尘空气中沉降到各类物体的表面上的粉尘,形成降尘,也称积尘或落尘。
C、:沉降速度: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时尘粒的下降速度。
(百度)D、悬浮速度:就是固体或液体的颗粒在流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时,流体的速度。
(百度)2.简述粉尘的来源和危害。
粉尘的来源a.物料的粉碎、研磨过程——再生性粉尘。
b.物料的筛分、输送、打包、入仓等过程——夹杂性粉尘。
粉尘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呼吸系统尘肺病是职业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2粉尘对生产的影响1.导致操作环境的恶化2.对产品品质的影响3.对设备的影响。
3发生粉尘爆炸。
3.简述粉尘爆炸的条件。
哪些粉尘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粉尘发生燃烧爆炸的条件:(1)可燃性粉尘悬浮到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2)密闭空间;(3)有氧气;(4)火源。
爆炸性粉尘的类型(1)植物性粉尘:如面粉、粮食粉尘、玉米粉,烟草、亚麻,纸粉、木粉等;(2)动物性粉尘:如鱼粉等;(3)金属性粉尘:如铝粉、镁粉等;(4)矿物性粉尘:如煤尘、活性炭等;(5)人工合成产品粉尘:如火药、染料等。
4.粮食工业的粉尘有哪些特点?粮食工业粉尘的特点: 是一种无毒性但有害的有机性粉尘,含有一定量的呼吸性粉尘,遇到一定条件会发生粉尘的燃烧和爆炸。
5. 简述粮食工业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粮食工业通风除尘系统由吸尘罩、通风管道、除尘器和风机等四部分构成。
1.吸尘罩。
密闭尘源或缩小尘源范围。
节省吸风量。
2.通风管道。
含尘空气安全输送和净化空气排放。
3.除尘器。
净化含尘空气。
排放空气符合环保要求。
4.风机。
空气流动的动力源。
6.简述粮食工业粉尘的控制方法和标准。
粮食工业粉尘控制的方法:机械式的局部排风通风方式,即通风除尘技术。
利用通风的方法排除生产中产生的含尘空气,并同时对含尘空气进行净化和粉尘收集而且达到含尘空气排放标准的技术称为通风除尘技术。
卫生法学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绪言一、填空题1.法律、卫生法、医、法二、问答题1.(1)卫生法的相关法律法规;(2)各种卫生法的现象与规律;(3)与卫生法相关的社会问题。
2.(1)依法发展我国卫生事业的需要;(2)提高卫生执法水平的需要;(3)规范卫生活动的需要;(4)维护公民健康权利的需要。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一、填空题1.内容;2.意外事件; 3.卫生法律案的公布;4.卫生执法程序必须合法;5.国家赔偿请求。
二、单项选择题1.B2. D 3.A 4.A 5.C三、简答题1.①宪法中的有关规定;②基本法律中有关医药卫生方面的规定;③卫生法律;④卫生行政法规;⑤卫生行政规章;⑥地方性卫生法规;⑦国际卫生条约。
2. ①对某些传染病人员的强制隔离和治疗;②对物品的查封和扣押;③控制危害现场措施;④强制检疫;⑤令其出境;⑥留验、限制活动范围、医学观察、定期或不定期访视;⑦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⑧宣布疫区和封锁疫区。
3. ①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②促进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③维护卫生法律的权威。
四、问答题1.①卫生法以保护公民健康为直接目的;②卫生法以医学科学为基础;③主要为行政法律规范;④卫生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一、填空题1.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2.功能、任务、规模;3.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4.公平性原则、分级医疗原则; 5.注销; 6. 三。
二、选择题1.ABD2.ACD3.ADE4.ABCDEF5.ABC三、简答题1.医疗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宗旨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服务机构。
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成立。
第二,医疗机构是我国从事疾病诊断和诊疗活动的一类卫生机构的总称,是我国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2.公平性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可及性原则,分级医疗原则,公有制主导原则以及中西医并重原则。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题型:选择 判断 问答 简答 . 分析 第一章1. 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对此,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小儿的骨头就像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
其骨头的化学成分除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和有机物。
无机盐 (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
其比例各占二分之一。
所以小 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 折”。
① 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 营养素” ② 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 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④ 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2. 为什么要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
张口呼吸不利于健康。
入睡鼾声大作,夜寐不宁,白天精神萎靡;用口呼吸,日久,上唇翘起,开唇露 齿;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 ;吃饭时忙着喘气,则“囫囵吞枣” ,日久,消化不良, 多有贫血。
由于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小儿的身心发育均受到影响。
3. 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幼儿声带还不够坚韧且容易疲劳,如果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不注意,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 就成了“哑嗓子”,发音时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小儿音域窄。
唱歌的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适宜。
冬季不要顶风喊叫、唱歌;夏天刚玩得挺 热,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
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因为这时最易哑嗓子。
4. 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和小儿的音容笑貌有关,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其齐整对恒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保护六龄齿? 六龄齿钙化、萌出时间最早 六龄齿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中坚力量” 六龄齿作为诊断牙颌畸形的依据 六龄齿对颌骨发育有重要影响 六龄齿是整个恒牙列中最容易患病的牙齿 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 人的消化功能对情绪变化十分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学第二章思考题
第二章思考题:
一.食品中细菌污染检测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答:食品卫生标准分三部分:A:感官指标(感官鉴定)B:理化指标(理化鉴定)C:微生物指标(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
A:感官鉴定
食品的腐败变质均伴有食品感官性质的变化,利用人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食品质量的鉴定称为食品的感官评价。
人类的感觉器官对食品腐败变质的变化有时要比仪器更敏感,不同的食品,发生食品腐败变质、后的感官变化不同。
B:理化鉴定常用的指标有:(1)pH值(2)总挥发性盐基氮(3)K值(4)二甲胺与三甲胺(5)过氧化值(6)羰基价
C: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
检验食品是否受细菌污染及污染程度主要采用细菌总数、大肠菌值及肠道致病菌的检验。
(1)细菌总数的检验:
菌落总数是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细菌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A.食品清洁状态标志
B.预测食品耐藏性
(2)大肠菌值:
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科的埃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这些菌属中的细菌,均系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
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菌杆菌。
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采用相当于100g或100m1食品的最近似数来表示,这是按一定方案进行检验所得结果的统计值。
(3)肠道致病菌的检验:
在怀疑食品受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的检验。
根据肠道传染病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检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为什么用大肠菌群作为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指示菌?
答:①大肠菌群来源有特异性,仅来自肠道;
②在肠道中数量较多,易于检出,是温血动物肠道的优势菌,检出率高;
③在外界环境中有足够抵抗力.能生存一定时间,在外界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致;
④食品细菌学检验方法敏感,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而且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一致,对杀菌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一致。
三.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何卫生学意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预防食品腐败变质?
答: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由酶与微生物引起,而预防微生物的污染与防止微生物的繁殖
是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的关键。
食品的
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降低,引起人体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
内因:酶、食品形态、食品组成、渗透压、pH、水分、
外因:微生物(菌相)、温度、光线、包装、湿度、氧气。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1.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
(1)注意企业环境卫生、(2)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3)注意食品储存的卫生、(4)防止销售过程的污染、(5)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
2、去除、抑制与杀灭微生物
(1)表面清洗(2)热处理(3)辐射杀菌(4)降低食品的含水量(5)提高食品的渗透压(6)降低食品的储存温度(7)使用抑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8)生物防腐。
四.根据食品细菌污染途径,说明如何预防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原材料受污染、储藏过程的污染、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食品消费的污染、
加工过程的污染:①环境污染②加工中的交叉污染③从业人员的污染
说明:
1、黄曲霉毒素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都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在紫外线下都发生荧光,发出蓝色荧光的为B族,发绿色荧光的为G族。
其中毒性最强的有6种,(最强AFT B1)。
毒性与结构有关: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强,有致癌性。
危害:
(1)急性毒性:属剧毒物质,LD50小,鸭雏最敏感,雄性动物敏感.
毒性作用:剧烈肝脏毒;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肝出血坏死、小剂量病变可逆,大剂量重复染毒,病变不可逆转.
(2)慢性毒性:
A.生长迟缓,食物利用率低
B.肝脏亚急性或慢性损害肝功能异常,肝实质细胞坏死,纤维细胞增生,肝硬化(3)致癌性:
最强的化学致癌剂;多种动物诱发肿瘤:肝癌、胃癌、肾癌.
预防:
(1)食品防霉:
是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要利用良好的农业生产工艺,从田间开始防霉。
首先要防虫、防倒伏;在收获时要及时排除霉变玉米棒;脱粒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
要控制粮粒的水分在13%以下,通常玉米在12.5%以下,花生仁在8%以下,霉菌
即不易繁殖。
要注意低温保藏,例如用地下库保藏效果较好。
(2)去除毒素:主要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将毒素去除,或者采用各种方法来破坏毒素,具体可用如下方法。
1)挑选霉粒法:在家庭或小规模生产中应用效果很好。
主要挑除霉坏、破损、皱皮、变色及虫
蛀等粮粒,可使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大为下降。
2)碾轧加工法:主要适用于受污染的大米。
毒素在米糠中含量高,因此
碾轧加工可降低米粒中毒素含量,但其缺点是营养素损失较多,粮食损耗量较大。
3)植物油加碱去毒法:碱炼本身就是油脂精炼的一种加工方法,黄曲霉毒素在碱性条件下,其结构中的内酯环被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后者溶于水,故加碱后再用水洗可去除毒素。
4)物理去除法:含毒素的植物油可加人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然后搅拌静置,毒素可被吸附而达到去毒作用。
5)加水搓洗法:在淘米时用水搓洗,随水倾去悬浮物,反复洗搓几次直至水洗液澄清为止,可去除大部分毒素,但维生素B1亦损失很多。
6)微生物去毒法:某些霉菌、细菌等能将毒素去除,但食品中营养素亦随之消耗,实际应用尚有距离。
此外,有人还利用日光晒或紫外线照射破坏毒素;将污染的粮食酿制成蒸馏酒等也可去除毒素。
国外尚有用有机溶剂抽提毒素、用化学药物破坏毒素或用高温破坏毒素等方法,均取得一定效果
(3)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限定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也是减少毒素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
我国各种主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如下: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不得超过20μg/kg;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不得超过20μg/kg;
大米、其它食用油不得超过10μg/kg;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μg/kg;
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
2、霉菌的适宜产毒条件是什么?生产中经常检测的产毒霉菌有哪些?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真菌是指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他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一类生物。
霉菌产毒的条件:
(1)基质(食品):霉菌在天然食品上比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更易繁殖、
(2)水分:食品中的水分对霉菌的繁殖与产毒特别重要。
(3)湿度:一般在非密闭状态下,粮食中水分与环境相对湿度可逐渐达到平衡,在相对湿度为70%时粮食达到平衡水分的条件,霉菌即不能产毒、
(4)温度:外界温度对霉菌的繁殖与产毒也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在0℃以下或30℃以上时,不能产毒或产毒能力减弱。
(5)空气流通:大部分霉菌繁殖和产毒需要有氧条件,但毛霉、庆绿曲霉是厌氧菌并可耐受高浓度的CO2。
目前已知的产毒霉菌主要有:
①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赭曲霉、烟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和寄生曲霉。
②青霉菌属,包括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皱褶青霉和荨麻青霉等;
③镰刀菌属,包括梨孢镰刀菌、拟枝孢
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
④其它菌属,如绿色木霉、漆斑菌属、黑色葡萄状穗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