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转换器实验》的实验报告
模 数(A D)转换器(微机实验报告)

模/数(A/D)转换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2、了解ADC0809芯片的功能及编程方法;3、了解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台2、TPC-H微机接口实验系统实验箱一台3、连接导线若干三、实验内容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
ADC0809是8位A/ D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 s。
由于ADC0809 A/ D转换器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EOC信号(高电平有效)。
通过实验台左下角电位器RW1输出0~5V直流电压送入ADC0809通道0(IN0),利用debug的输出命令启动A/D转换器,输入命令读取转换结果,验证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
启动IN0开始转换: O 298, 0读取转换结果: I 298图1 模数转换电路2、编程采集IN0输入的电压,在屏幕上显示出转换后的数据(用16进制数)。
3、将JP3的1、2短接,使IN1处于双极性工作方式,并给IN1输入一个低频交流信号(幅度为±5V),编程采集这个信号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波形。
四、编程提示1、ADC0809的IN0口地址为298H,IN1口地址为299H。
2、IN0单极性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为:其中Ui为输入电压,UREF为参考电压,这里的参考电压为PC机的+5V电源。
3、一次A/D转换的程序可以为MOV DX,口地址OUT DX,AL ;启动转换;延时IN AL,DX ;读取转换结果放在AL五、参考流程图图2 流程图1图3 流程图2六、实验源程序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mov dx,298h ;启动A/D转换器out dx,almov cx,0ffh ;延迟delay:loop delayin al,dx ;从A/D转换器输入数据mov bl,al ;将Al保存到BLmov cl,4shr al,cl ;将AL右移四位call disp ;将显示子程序显示其高四位 mov al,bland al,0fh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显示其低四位mov ah,02mov dl,20h ;加回车符int 21hpush dxmov ah,06h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mov dl,0ffhint 21hpop dxje start ;若没有转startmov ah,4ch ;退出int 21h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序mov dl,alcmp dl,9 ;比较DL是否大于9jle ddd ;若不大于则为“0”-“9”,加30h为其ASCⅡ码 add al,7 ;否则为“A”-“F”,再加7ddd:add dl,30h ;显示mov ah,0hint 21hretdisp endpcode endsend七、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掌握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了解ADC0809芯片的功能及编程方法;了解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d a a d转换器实验报告

d a a d转换器实验报告D/A转换器实验报告引言: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是现代电子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D/A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D/A转换器的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1. 理解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D/A转换器的实际应用;3. 分析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器材:1. D/A转换器芯片;2. 示波器;3. 电压源;4. 电阻、电容等辅助元器件。
三、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2. 设置示波器参数,观察输出波形;3. 调节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4. 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是由于D/A转换器的离散性和量化误差所导致的。
在理论上,D/A转换器应该能够完美地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路元器件的误差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输出信号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减小这种偏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高精度的D/A转换器芯片,以确保转换的准确性。
其次,合理设计电路,减小电路元器件的误差。
同时,通过滤波电路和抗干扰措施,降低噪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D/A转换器的线性度和动态性能。
线性度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动态性能是指D/A转换器在不同输入信号频率下的响应能力。
这两个指标对于D/A转换器的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D/A转换器,以满足信号转换的精度和速度要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A转换器的原理和性能。
D/A转换器在现代电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音频信号处理、图像显示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D/A转换器,并结合其他电路和控制方法,以实现信号的准确转换和处理。
d a转换器实验报告

d a转换器实验报告DA转换器实验报告引言:DA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DA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音频处理、自动控制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DA转换器电路并进行实际测试,来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DA转换器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其转换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常见的DA转换器有两种类型:并行式和串行式。
并行式DA转换器将输入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同时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而串行式DA转换器则是逐位地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串行式DA转换器。
串行式DA转换器由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数字模拟转换器组成。
计数器用于逐位地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输出,而数字模拟转换器则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三、实验步骤1. 搭建DA转换器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连接计数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
2. 设置输入信号:通过调节计数器的输入信号,设置所需的二进制数字信号。
3. 测试输出信号:将数字模拟转换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示波器上,并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输入信号对应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输入信号对应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准确性:通过比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DA转换器在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误差,转换准确性非常高。
2. 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输入信号如何变化,输出信号始终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波动或漂移现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DA转换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实验六 DA转换实验

实验六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
1.了解D/A转换芯片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
2.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EL-MUT-III型单片机实验箱、805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利用DAC0832,编制程序产生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
三种波形轮流显示。
四、实验原理:D/A转换是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变换,从D/A输出的是模拟电压信号。
产生锯齿波和三角波只需由A存放的数字量的增减来控制;要产生正弦波,较简单的手段是造一张正弦数字量表。
取值范围为一个周期,采样点越多,精度就越高。
本实验中,输入寄存器占偶地址端口,DAC寄存器占较高的奇地址端口。
两个寄存器均对数据独立进行锁存。
因而要把一个数据通过0832输出,要经两次锁存。
典型程序段如下: MOV DPTR,#PORTMOV A,#DATA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其中第二次I/O写是一个虚拟写过程,其目的只是产生一个WR信号。
启动D/A。
五、实验电路:六、实验步骤:1、DAC0832的片选CS0832接CS0,输出端OUT接示波器探头。
2、将短路端子DS的1、2短路七、程序框图T14.ASM主程序MAIN 锯齿波显示子程序:PRG1三角波显示子程序:PRG2 正弦波显示子程序:PRG3中断子程序:DELAY;实验接线:DAC0832的片选CS0832接CS0,输出端OUT接示波器探头。
NAME T92 ;0832数模转换实验PORT EQU 0CFA0HCSEG AT 4000HLJMP STARTCSEG AT 4100HSTART: MOV R1,#02H ;置计数初值于R1ACALL PRG1 ;显示锯齿波MOV R1,#01H ;置计数初值于R1ACALL PRG2 ;显示三角波MOV R1,#01H ;置计数初值于R1ACALL PRG3 ;显示正弦波LJMP START ;转START循环显示PRG1: MOV DPTR,#PORT+1 ;DAC寄存器端口地址送DPTR问题1、端口地址是多少?MOV A,#00H ;初值送ACCLOOP: MOV B,#0FFHLOOP1: MOV DPTR,#PORT ;DAC输入寄存器端口地址MOVX @DPTR,A ;送出数据INC DPTR ;问题2、加一,,是什么寄存器端口地址MOVX @DPTR,A ;启动转换INC A ;数据加一CJNE A,#0FFH,LOOP1MOV A,#00HDJNZ B,LOOP1DJNZ R1,LOOP ;计数值减到40H了吗?没有则继续RET ;产生锯齿波问题3、描述锯齿波是如何产生的?PRG2: MOV DPTR,#PORT+1MOV A,#00HLP0: MOV B,#0FFHLP1: MOV DPTR,#PORT ;LP1循环产生三角波前半周期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INC ACJNE A,#0FFH,LP1 ;数据为FFH吗?不等则转LP1MOV R2,#0FEHLP2: MOV DPTR,#PORT ;LP2循环产生三角波后半周期MOV A,R2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DJNZ R2,LP2DJNZ B,LP1DJNZ R1,LP0 ;计数值到80H则退出执行下一步RET问题3、描述三角波是如何产生的?PRG3: MOV B,#00HLP3: MOV DPTR,#DATA0MOV R4,#0FFH ;FFH为DA TA0表中的数据个数LP4: MOVX A,@DPTR ;从表中取数据MOV R3,DPHMOV R5,DPLMOV DPTR,#PORT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MOV DPH,R3MOV DPL,R5INC DPTR ;地址下移DJNZ R4,LP4DJNZ B,LP3DJNZ R1,PRG3RET问题4、描述正弦波是如何产生的?DA TA0: DB 80H,83H,86H,89H,8DH,90H,93H,96HDB 99H,9CH,9FH,0A2H,0A5H,0A8H,0ABH,0AEHDB 0B1H,0B4H,0B7H,0BAH,0BCH,0BFH,0C2H,0C5HDB 0C7H,0CAH,0CCH,0CFH,0D1H,0D4H,0D6H,0D8HDB 0DAH,0DDH,0DFH,0E1H,0E3H,0E5H,0E7H,0E9HDB 0EAH,0ECH,0EEH,0EFH,0F1H,0F2H,0F4H,0F5HDB 0F6H,0F7H,0F8H,0F9H,0FAH,0FBH,0FCH,0FDHDB 0FDH,0FEH,0FFH,0FFH,0FFH,0FFH,0FFH,0FFHDB 0FFH,0FFH,0FFH,0FFH,0FFH,0FFH,0FEH,0FDHDB 0FDH,0FCH,0FBH,0FAH,0F9H,0F8H,0F7H,0F6HDB 0F5H,0F4H,0F2H,0F1H,0EFH,0EEH,0ECH,0EAHDB 0E9H,0E7H,0E5H,0E3H,0E1H,0DEH,0DDH,0DAHDB 0D8H,0D6H,0D4H,0D1H,0CFH,0CCH,0CAH,0C7HDB 0C5H,0C2H,0BFH,0BCH,0BAH,0B7H,0B4H,0B1HDB 0AEH,0ABH,0A8H,0A5H,0A2H,9FH,9CH,99HDB 96H,93H,90H,8DH,89H,86H,83H,80HDB 80H,7CH,79H,76H,72H,6FH,6CH,69HDB 66H,63H,60H,5DH,5AH,57H,55H,51HDB 4EH,4CH,48H,45H,43H,40H,3DH,3AHDB 38H,35H,33H,30H,2EH,2BH,29H,27HDB 25H,22H,20H,1EH,1CH,1AH,18H,16HDB 15H,13H,11H,10H,0EH,0DH,0BH,0AHDB 09H,8H,7H,6H,5H,4H,3H,2HDB 02H,1H,0H,0H,0H,0H,0H,0HDB 00H,0H,0H,0H,0H,0H,1H,2HDB 02H,3H,4H,5H,6H,7H,8H,9HDB 0AH,0BH,0DH,0EH,10H,11H,13H,15HDB 16H,18H,1AH,1CH,1EH,20H,22H,25HDB 27H,29H,2BH,2EH,30H,33H,35H,38HDB 3AH,3DH,40H,43H,45H,48H,4CH,4EH DB 51H,51H,55H,57H,5AH,5DH,60H,63HDB 69H,6CH,6FH,72H,76H,79H,7CH,80H END。
a 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

a 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D转换器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了A/D转换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表现,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引言:A/D转换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重要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控制、仪器仪表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D转换器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目的:1. 了解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A/D转换器的性能测试方法;3. 分析A/D转换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特点。
实验装置:1. A/D转换器模块;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脑及数据采集卡。
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设置A/D转换器的工作参数;2. 发送不同频率、幅度的模拟信号到A/D转换器输入端,记录输出的数字信号;3. 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A/D转换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1. A/D转换器的分辨率和采样率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2. 输入信号的频率、幅度对A/D转换器的输出精度有一定影响;3. A/D转换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望:A/D转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其性能特点和优化方法,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领域合作,将A/D转换器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DA转换器实验

D/A转换器实验06300720040夏晓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D/A转换的工作原理2.掌握基于MCS-51系统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方法二.实验内容1.设计基于89C51系统的D/A转换器DAC0832的接口。
利用DAC0832产生一电压,通过P1口输入二进制数的输入电压值,用示波器测试D/A转换器输出电压的正确性。
调整基准电压,仔细观察基准电压对D/A转换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2.设计程序,利用DAC0832产生一三角波信号,试分析波形的线性程度。
试将数据线中的一位二进制数置为固定电平,分析波形的形状。
三.电原理图和程序清单:硬件连接图:CPLD电原理图:9-3-1.程序清单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A,P1 ;读P1口输入二进制数值MOV DPTR,#4000HMOVX @DPTR,A ;P1口输入二进制数送DAC0832转换 SJMP MAINEND9-3-2.程序清单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DPTR,#4000HSAN: MOV A,#00H ;三角波上升沿二进制数值从0开始L1: MOVX @DPTR,A ;送DAC0832转换INC A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加1NOPCJNE A,#00H,L1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是否到256MOV A,#254 ;三角波下降沿二进制数从254开始L2: MOVX @DPTR,A ;送DAC0832转换DEC A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减1NOPCJNE A,#00H,L2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是否到0SJMP SANEND【实验报告】一.修改后的电原理图:(硬件的连接图和CPLD电原理图都不需要修改)二.修改后的程序清单和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A,P1 ;读P1口输入二进制数值MOV DPTR,#4000HMOVX @DPTR,A ;P1口输入二进制数送DAC0832转换 SJMP MAINEND流程图:9-3-2.程序清单: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DPTR,#4000HSAN: MOV A,#00H ;三角波上升沿二进制数值从0开始L1: MOVX @DPTR,A ;送DAC0832转换INC A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加1NOPCJNE A,#00H,L1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是否到256MOV A,#254 ;三角波下降沿二进制数从254开始L2: MOVX @DPTR,A ;送DAC0832转换DEC A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减1NOPCJNE A,#00H,L2 ;三角波二进制数值是否到0SJMP SANEND三.实验数据结果和结果分析:9-3-1.①输出电压V OUT=-V REF (P1.7/2+P1.6/4+P1.5/8+……+P1.0/256)=- V REF×V IN/256②V=5.02V,下表列出了实际测得的D/A输出电压值和理论上D/A输出电压值:③输入与输出的Matlab拟合图:其中:横轴代表P1口输入的二进制数值对应的十进制数值,纵轴代表D/A输出电压,带点的线是实际测得的D/A输出电压曲线,带*号的线是理论上D/A输出电压曲线。
d a转换实验报告

d a转换实验报告D A转换实验报告引言:数字与模拟信号的转换是现代通信和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D A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关键设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D 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D 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熟悉D A转换器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以及了解D A转换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
二、实验器材1. D A转换器芯片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三、实验原理D A转换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信号处理,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
常见的D A转换器有串行式D A转换器和并行式D A转换器。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实验要求,连接D A转换器芯片、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设备。
2. 设置信号发生器: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幅度等参数。
3. 测量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和记录D 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
4. 测量性能参数:根据实验要求,测量D A转换器的分辨率、线性度、失真度等性能参数。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对D A转换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D A转换器的性能参数。
例如,分辨率是指DA转换器能够输出的模拟信号中最小变化量的大小,分辨率越高,转换精度越高。
线性度是指D A转换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度越好,输出信号越准确。
失真度是指D A转换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异程度,失真度越低,输出信号越接近输入信号。
六、应用与展望D A转换器在现代通信和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音频设备中,D A转换器用于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实现声音的播放。
在图像处理领域,D A转换器用于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为模拟图像信号,实现图像的显示。
《DA转换器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D/A转换实验
10.1 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数/模信号转换基本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10.2 实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示波器一台。
10.3 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输入数字量由程序给出。
要求产生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的波形。
10.4 实验原理
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
大多数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D/A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工艺和R-2RT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Iout1和Iout2输出。
DAC0832引脚如图10-1所示。
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0-1示。
图10-1 DAC0832的引脚图
表10-1 DAC0832性能参数
10.5 实验说明及步骤
(1)确认从PC机引出的两根扁平电缆已经连接在实验平台上。
(2)首先运行CHECK程序,查看I/O空间始地址。
(3)利用查出的地址编写程序,然后编译链接。
(4)参考图10-2所示连接实验线路。
(5)运行程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波形是否正确。
(a)产生方波(b)产生三角波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程序流程图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接线图。
实验二 DA转换实验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D/A转换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D/A转换的原理。
2、了解DAC0832元件的性能,学习如何利用D/A转换芯片将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
3、巩固模电、数电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解在工程中的模拟量、开关量是如何形成的。
4、巩固学习汇编语言,并利用其产生波形。
二、实验要求利用DAC0832做D/A转换器,将数字量转化成电压模拟量,通过数字示波器显示出来。
三、实验设备数字示波器一台、Wave6000计算机实验培训系统一套、PC计算机一台四、实验内容实验接线如图1所示,之后编写程序,下载到Wave6000中,通过示波器查看产生的波形,通过波形发现D/A转换的规律。
图1五、实验原理1、D/A转换是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变换,实验台上D/A电路输出的是模拟信号。
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是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和时间的漂移问题,因此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较好。
2、本次实验采用8位D/A转换器DAC0832芯片,其特点为价格低廉、接口简单及转换控制容易等特点。
这类产品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组成。
六、实验步骤1、按图接线,对源程序进行编译;2、运行程序,调节示波器,得到锯齿波形、三角波形、方波。
七、实验结果1、按图1将实验箱中的线连接好,在电脑中利用Wave2000编写以下代码:将程序下载到实验箱中,得到图2所示的锯齿波。
图2得到的锯齿波波形的幅值为200mV,频率为1kHZ。
2、按图1将实验箱中的线连接好,在电脑中利用Wave2000编写以下代码:将程序下载到实验箱中,得到图3所示的三角波。
图3得到的三角波波形的幅值为200mV,频率为200HZ。
3、按图1将实验箱中的线连接好,在电脑中利用Wave2000编写以下代码:将程序下载到实验箱中,得到图4所示的方波。
图4得到的方波波形的幅值为200mV,频率为200HZ。
DA转换实验(与“实验”有关文档共10张)

第9页,共10页。
流程图
实验位置图:
第10页,共10页。
实验线路图
再逐渐升至5V,再从5V逐渐降至0V,再 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 A转换芯片的
W2使VREF 为+5V。 ”状态下,从起始地址0740H开始连
降至-5V的锯齿波电压。 1、了解D/ A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利用0832输出一个从-5V开始逐渐升0V 应能测出不断加大和减小的电压值 应能测出不断加大和减小的电压值 降至-5V的锯齿波电压。
续运行程序(输入0740后按EXEC键)。
7、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D/A输出端AOUT, 应能测出不断加大和减小的电压值
第7页,共10页。
本实验结束
返回
第8页,共10页。
D/A转换源程序:
2、将+12V插孔、—12V插孔通过导线连到外 上,电位器W2的输VIN连到+12V插孔,调节
1、把D/A区0832片选CS信号线接至译码Y0。 应能测出不断加大和减小的电压值 3、将D/A区WR插孔连到BUS3区XWR插孔。 ”状态下,从起始地址0740H开始连 3、将D/A区WR插孔连到BUS3区XWR插孔。 降至-5V的锯齿波电压。 应能测出不断加大和减小的电压值 5、用8芯排线将D/A区D0—D7与BUS2区XD0— 1、把D/A区0832片选CS信号线接至译码Y0。 续运行程序(输入0740后按EXEC键)。 3、将D/A区WR插孔连到BUS3区XWR插孔。 7、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D/A输出端AOUT, 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 A转换芯片的
上,电位器W2的输VIN连到+12V插孔,调节
第3页,共10页。
三、实验程序框图:
da转换实验报告

da转换实验报告DA转换实验报告一、引言数字模拟转换(DA)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DA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得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基本的DA转换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的装置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DA转换器、示波器、模拟电压表等。
2. 实验方法:(1)将数字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DA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2)将DA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相连,以观察转换后的模拟信号波形;(3)通过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观察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到了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的变化。
当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方波信号时,我们可以看到DA转换器输出的是一个相应的模拟方波信号。
当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时,我们可以看到DA转换器输出的是一个相应的模拟正弦波信号。
2. 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DA转换器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2)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失真;(3)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对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输入信号参数会导致不同的输出结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A转换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音频信号处理、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DA转换器的性能限制和转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真问题,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DA转换器进行设计和应用。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基本的DA转换电路,通过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参数,观察了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报告实验九DA转换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九DA转换实验EDA实验报告之实验九D/A转换实验1、实验⽬的1)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
2)了解D/A转换芯⽚0832的性能及编程⽅法。
3)了解单⽚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的基本⽅法。
2、实验要求:利⽤DAC0832,编制程序产⽣锯齿波、三⾓波、正弦波。
三种波轮流显⽰,⽤⽰波器观看。
3、实验说明1) D/A转换是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变换,实验台上D/A电路输出的是模拟电压信号。
要实现实验要求,⽐较简单的⽅法是产⽣三个波形的表格,然后通过查表来实现波形显⽰。
2) 产⽣锯齿波和三⾓波的表格只需由数字量的增减来控制,同时要注意三⾓波要分段来产⽣。
要产⽣正弦波,较简单的⽅法是造⼀张正弦数字量表。
即查函数表得到的值转换成⼗六进制数填表。
D/A转换取值范围为⼀个周期,采样点越多,精度越⾼些。
本例采⽤的采样点为256点/周期。
3) 8位D/A转换器的输⼊数据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U(0∽-5V)=Uref/256×NU(-5V∽+5V)=2·Uref/256×N-5V (这⾥Uref为+5V)4、原理图及连线连线:见WAVE6000 帮助\LAB6000图⽰帮助5、实验内容1)使⽤仪器、仪表,开发平台型号本实验⽤到了WAVE 6000软件平台,电脑⼀台,LAB6000实验箱,⽰波器,若⼲连线,串⾏数据线。
2)性能指标、技术要求、思路⽅案、流程图5.1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见实验⽬的和实验要求。
5.2 思路⽅案:利⽤⼀个字节恰好能表⽰的数的范围:0—255,共256个,把⼀个周期的采样点数设置为256,在巧妙地利⽤INC,DJNZ,MOVX @DPTR,A等指令循环的产⽣锯齿波和三⾓波。
5.3流程图:(见下页)备注:框图可能看起来不是很清晰,因为实验中考虑到了0-1=255这个特性,所以要⾃⼰运⾏程序才能深刻体会它的妙处所在。
另外,此程序为产⽣周期的波形,故没有结束标志。
3)源程序(就这个实验⽽⾔,延时是没有必要的。
微机实践报告——DA转换器

上海大学微机实践实验四 D/A转换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芯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对应的硬件电路。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要求输出锯齿波、三角波及方波,分别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如有能力,把三段程序编在一起,循环输出三种波形。
【实验区域电路连接图】连线如下所示:CS5→8000H;IOWR→IOWR;JX2→JX17;AOUT→示波器。
【实验步骤】1、按连线图接好,检查无误后打开试验箱电源。
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设置将试验箱与电脑连接。
2、根据功能要求在 PC 端软件开发平台上编写程序代码,编译通过后下载到试验箱。
在示波器上检测程序运行的结果。
3、在示波器上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
即运行程序后,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是否与要求一致。
4、如果运行结果不正确就要检查连线和程序,修改直到正确。
【程序框图】【程序代码】//示波器输出方波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ORG 1200HSTART:MOV DX,8000HMOV AL,00HLOOP1:OUT DX,AL //将AL的值输出给DX,即地址8000H CALL DELAY //调用延时程序XOR AL,0FFH //AL中数据取反JMP LOOP1 //跳转到LOOP1DELAY:MOV BX,0FFH //对BX赋值为0LOOP2:DEC BX //BX的值自减1JNZ LOOP2 //结果不为0时,跳转到LOOP2RETCODE ENDSEND START//示波器输入锯齿波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ORG 1200HSTART:MOV DX,8000HMOV AL,00HLOOP1:OUT DX,AL //将AL的值输出给DX,即地址8000HNOP //等待INC AL //AL 的值自增1JMP LOOP1 //跳转到LOOP1,循环CODE ENDSEND START//示波器输入三角波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ORG 1200HSTART:MOV DX,8000HMOV AL,00HLOOP1:OUT DX,AL //将AL 的值输出给DX ,即地址8000HINC AL //AL 的值自增1CMP AL,0FFH //比较AL 的值和0FFH (即255)的大小JZ LOOP2 //若结果相等,则跳转到LOOP2;否则,继续向下执行JMP LOOP1 //即当AL 的值不等于0FFH 时跳转到LOOP1LOOP2:OUT DX,AL //将AL 的值输出给DX ,即地址8000HDEC AL //AL 的值自减1NOP //等待JZ LOOP1 //当AL 的值减为0时,跳转到LOOP1;否则,继续向下执行JMP LOOP2 //即当AL 的值不等于0时跳转到LOOP2CODE ENDSEND START方波t/mst/ms2.1ms 锯齿波1.2ms2.72V-2.72V5.44VU/V U/V【问答题】1、DAC 产生波形的频率如何调节?频率上限的限制取决于那些因素?答:① ⑴方波:方波的周期长短由延时程序控制,因此只要调节延时程序就可 以实现改变方波的频率。
DA转换器实验一

DA转换器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数模转换的概念掌握D/A转换芯片DAC0832的功能及特点,掌握与单片机的接口掌握D/A转换芯片DAC0832的c语言编程实例实验要求:完成信号发生器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1.信号发生器功能:使用DAC0832用作信号发生器,编写产生锯齿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程序。
本次项目中,DAC0832采用单缓冲单极性的线选法接线方式,其选通地址为7FFFH。
硬件设计使用P1口接3个独立的按键S01、S02、S03,当按下S01时输出锯齿波,按下S02时输出三角波,当按下S03时输出方波。
Protues:仿真1C源程序#include <AT89X51.h>#include <stdio.h>#include <intrins.h>#include <absacc.h>#define DAC0832Addr XBYTE[0x7FFF]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TransformData(uchar c0832data);void Delay(uchar n);sbit K01 = P1 ^ 4; sbit K02 = P1 ^ 5;sbit K03 = P1 ^ 6;void main() {bit upFlag = 1;bit downFlag = 0;uchar cDigital = 0;uchar i;Delay();while (1) {while (!K01) {for (cDigital = 0; cDigital <= 255; cDigital++) {2if (K01) {break;}TransformData(cDigital);Delay(5);}}while (!K02) {TransformData(cDigital);if ((cDigital == 255) && upFlag || (cDigital == 0 && downFlag)) {downFlag = !downFlag;upFlag = !upFlag;} if (upFlag) {cDigital++;} else if(downFlag) {cDigital--;}Delay(5);}while (!K03) {TransformData(0);Delay(5000);3TransformData(255);Delay(5000);}}}void TransformData(uchar c0832data) { DAC0832Addr=c0832data; }void Delay(uchar n) {while(n--) {unsigned char i, j;i = 2;j = 239;do {while (--j);} while (--i);}}4。
DA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设计方法。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二、设计要求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片外三总线,并通过片外三总线与0832接口2、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一个4个按键的键盘3、按下K0,产生连续方波信号4、按下K1,产生连续锯齿波信号5、按下K2,产生连续三角波信号6、按下K3,产生连续正弦波信号7、通过外接示波器观察波形三、电路原理图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include<>#include<>#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DAC0832 XBYTE[0xfffe]sbit k0=P1^0;sbit k1=P1^1;sbit k2=P1^2;sbit k3=P1^3;sbit k4=P1^4;sbit k5=P1^5;unsigned char mm=0;unsigned char flag=0;unsigned char x,y;uchar code SETTAB[]={0x7F,0x82,0x85,0x88,0x8B,0x8F,0x92,0x95,0x98,0x9B,0x9E,0xA1,0xA4,0xA7,0xAA,0xA D,0xB0,0xB3,0xB6,0xB8,0xBB,0xBE,0xC1,0xC3,0xC6,0xC8,0xCB,0xCD,0xD0,0xD2,0xD5,0xD 7,0xD9,0xDB,0xDD,0xE0,0xE2,0xE4,0xE5,0xE7,0xE9,0xEB,0xEC,0xEE,0xEF,0xF1,0xF2,0x F4,0xF5,0xF6,0xF7,0xF8,0xF9,0xFA,0xFB,0xFB,0xFC,0xFD,0xFD,0xFE,0xFE,0xFE,0xFE,0 xFE,0xFE,0xFE,0xFE,0xFE,0xFE,0xFE,0xFD,0xFD,0xFC,0xFB,0xFB,0xFA,0xF9,0xF8,0xF7, 0xF6,0xF5,0xF4,0xF2,0xF1,0xEF,0xEE,0xEC,0xEB,0xE9,0xE7,0xE5,0xE4,0xE2,0xE0,0xDD ,0xDB,0xD9,0xD7,0xD5,0xD2,0xD0,0xCD,0xCB,0xC8,0xC6,0xC3,0xC1,0xBE,0xBB,0xB8,0xB 6,0xB3,0xB0,0xAD,0xAA,0xA7,0xA4,0xA1,0x9E,0x9B,0x98,0x95,0x92,0x8F,0x8B,0x88,0x 85,0x82,0x7F,0x7C,0x79,0x76,0x73,0x6F,0x6C,0x69,0x66,0x63,0x60,0x5D,0x5A,0x57,0 x54,0x51,0x4E,0x4B,0x48,0x46,0x43,0x40,0x3D,0x3B,0x38,0x36,0x33,0x31,0x2E,0x2C, 0x29,0x27,0x25,0x23,0x21,0x1E,0x1C,0x1A,0x19,0x17,0x15,0x13,0x12,0x10,0x0F,0x0D ,0x0C,0x0A,0x09,0x08,0x07,0x06,0x5,0x04,0x03,0x03,0x02,0x01,0x01,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01,0x02,0x03,0x03,0x04,0x05,0x0 6,0x07,0x08,0x09,0x0A,0x0C,0x0D,0x0F,0x10,0x12,0x13,0x15,0x17,0x19,0x1A,0x1C,0x 1E,0x21,0x23,0x25,0x27,0x29,0x2C,0x2E,0x31,0x33,0x36,0x38,0x3B,0x3D,0x40,0x43,0x46,0x48,0x4B,0x4E,0x51,0x54,0x57,0x5A,0x5D,0x60,0x63,0x66,0x69,0x6C,0x6F,0x73, 0x76,0x79,0x7C};void delayMS(uint ms){uchar i;while (ms--){for(i=0;i<120;i++);}}Void fangbo(){DAC0832=y;x++;if(flag==1){y=0xff;if(x==128){flag=0;y=0x00;}}else{ y=0x00;if(x==0)flag=1;y=0xff;}}}void juchibo() {DAC0832=y;y+=1;}void sanjiaobo() {DAC0832=y;x++;if(flag==0){y+=2;if(x==128){flag=1;y-=2;}}else{if(x==0){flag=0;y=0;}}}void sin(){DAC0832=SETTAB[y];y++;}void tixingbo(){unsigned int i,j;for(i=0;i<=128;i++) {DAC0832=i; }for(j=0;j<=i;j++) {DAC0832=i; }for(i=128;i>0;i--){DAC0832=i;}for(j=0;j<=128;j++){DAC0832=i;}}void guanbo(){uchar j;DAC0832=j;j=0xff;}void read_key(){if(k0==0){ delayMS(10);if(k0==0){ mm=1;while(k0==0);} }else if(k1==0){ delayMS(10);if(k1==0){ mm=2;while(k1==0);} }else if(k2==0){ delayMS(10);if(k2==0){ mm=3;while(k2==0);} }else if(k3==0){ delayMS(10);if(k3==0);{mm=4;while(k3==0);}}else if(k4==0){ delayMS(10);if(k4==0);{mm=5;while(k4==0);}} else if(k5==0){ delayMS(10);if(k5==0);{mm=6;while(k5==0);}}}void main(){TMOD=0x02;TH0=156;TL0=156;TR0=1;ET0=1;EA=1;mm=0;while(1){read_key();}}void t0() interrupt 1 using 2{ switch(mm){ case 1: fangbo();break;case 2: juchibo();break;case 3: sanjiaobo();break;case 4: sin();break;case 5: tixingbo();break;case 6: guanbo();break;default:break;} }程序流程图:五、实验结果1方波2锯齿波3三角波4正弦波5梯形波。
DA转换实验报告.

D/A转换实验报告组员:田亚峰杜亚亚摘要此次设计实验是以AT89C51、DAC0832、741为核心,并加以其他辅助电路来实验D/A转换,其中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来控制从数字量到模拟量的整个转换。
先是从键盘输入数字量到单片机,再从单片机输出到DAC0832,经D/A转换后输出与该数字量大小对应的模拟电压,并用LED数码管显示出来输入的数字量值。
目录1.方案设计及论证 (2)1.1理论分析 (2)1.2单片机选择 (2)1.3键盘设计 (2)1.4 D/A转换选择 (3)2.硬件设计 (3)2.1单片机模块 (3)2.2 D/A转换模块 (4)3.软件设计 (6)4.仿真验证及调试 (6)4.1调试方法 (6)4.2性能测试仪器 (7)4.3实验数据 (7)4.4误差分析 (8)5.设计总结及体会 (8)附录(一):实物图 (9)附录(二)软件程序 (9)1.方案设计及论证1.1理论分析根据本次设计任务的要求,由单片机模块、D/A转换模块、反相比例加法运算电路构成。
系统框图如下:图1 系统框图1.2单片机选择方案一:选用AT89C51方案二:选用AT89C52论证:1)AT89C52的程序空间为8K 比AT89C51的空间大2)AT89C52多了个T2定时器,所以比89C51多几个寄存器因此选用AT89C52.1.3键盘设计方案一:采用独立式键盘方案二:采用矩阵式键盘论证:由于独立式键盘占用较多的I/O线,因此选用4×4矩阵式键盘输入,以保证10个数全部完整输入,节省I/O端口资源。
1.4 D/A转换选择此次设计选用DAC0832,它是由一个八位输入锁存器、一个8位D/A 锁存器和一个8位D/A转换器三个部分组成。
D/A转换器将输入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输出,数字量是由若干数位构成的,就是把每一位上的代码按照权值转换为对应的模拟量,再把各位所对应的模拟量相加,所得到各位模拟量的和便是数字量所对应的模拟量。
a d转换实验报告

a d转换实验报告A/D转换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D转换器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A/D转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实验原理:A/D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采样和量化的方式,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A/D转换器的精度主要由采样率和量化位数决定。
采样率越高,转换的数字信号越接近原始模拟信号;量化位数越多,转换的数字信号的精度越高。
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将A/D转换器与模拟信号源、数字显示器等设备连接好,并确认连接无误。
2. 设置采样率: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合适的采样率。
一般情况下,采样率越高,转换的数字信号越接近原始模拟信号。
3. 设置量化位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合适的量化位数。
量化位数越多,转换的数字信号的精度越高。
4. 开始转换:启动A/D转换器,开始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
5. 观察结果:通过数字显示器等设备观察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正弦波作为模拟信号源,采样率为10kHz,量化位数为8位。
经过A/D转换后,我们观察到数字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信号呈现出与原始模拟信号相似的波形。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的精度较低,这是由于量化位数较少所致。
如果我们提高量化位数,数字信号的精度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讨论与分析:A/D转换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方便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A/D转换器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采样率和量化位数,以满足对数字信号精度和处理速度的要求。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实际操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A/D转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还发现了A/D转换器的精度与采样率、量化位数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 d转换实验报告

a d转换实验报告A/D转换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领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一种能够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设备。
本实验旨在探究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目的1. 了解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使用A/D转换器进行模拟信号转换的方法;3. 分析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如分辨率、采样率和信噪比等。
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器材:1. A/D转换器模块;2. 模拟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脑。
实验步骤:1. 将模拟信号发生器与A/D转换器模块连接;2. 设置模拟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信号;3. 将A/D转换器模块的输出连接至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波形;4. 将A/D转换器模块与电脑相连,通过计算机软件获取和分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A/D转换器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了离散的数字信号。
在示波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波形。
通过计算机软件,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该数字信号的特征。
1. 分辨率分辨率是A/D转换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表示转换器能够分辨模拟信号中的最小变化量。
分辨率通常以比特(bit)来表示,比如8位、10位、12位等。
分辨率越高,转换器能够更精确地表示模拟信号的变化。
2. 采样率采样率是指A/D转换器每秒钟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
采样率越高,转换器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模拟信号的细节和变化。
常见的采样率有44.1kHz、48kHz等。
3. 信噪比信噪比是指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
信噪比越高,转换器的输出信号质量越好,能够更准确地保留模拟信号的信息。
实验总结A/D转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音频处理、仪器仪表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我们对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a数模转换实验报告范文

da数模转换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数模转换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数/模转换器DAC0832系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22.12.30一.实验目的1.掌握D/A转换原理;2.熟悉D/A芯片接口设计方法;3.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PC微机一台;2.TD-PIT实验装置一台;3.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要求用DAC0832设计一个D/A转换接口电路,采用单缓冲工作方式,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
四.实验原理1.DAC3802的结构及性能(1)输入/输出信号。
D7-D0为8位数据输入线;IOUT1为DAC电流输出1,IOUT2为DAC电流输出2,IOUT1和IOUT2之和为一常量;RFB为反馈信号输入端,反馈电阻在芯片内。
(2)控制信号。
ILE为允许输入锁存信号;WR1和WR2分别为锁存输入数据信号和锁存输入寄存器到DAC寄存器的写信号;某FER为传送控制信号;CS为片选信号。
(3)电源。
VCC为主电源,电压范围为+5V到+15V;VREF为参考输入电压,范围为-10V到+10V。
DAC0832管脚及其内部结构框图2.工作方式外部五个控制信号:ILE,CS,WR1,WR2,某FER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工作于多种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1)直通方式ILE接高、CS、WR1、WR2、某FER接地,两级寄存器均直通;(2)单缓冲方式两级寄存器一个受控,一个直通;(3)双缓冲方式两级寄存器均受控。
0832为电流输出型D/A,要得模拟电压,必需外加转换电路(运放)。
五.实验内容1.硬件电路图:2.软件程序设计(1)产生方波tackegmenttack'tack'dw32dup()tackendcodeegmentbeginprocfaraume:tack,c:codepuhduba某,a某puha某MOVD某,0D800H;片选信号输入地址MOVAL,0NE某T:OUTD某,ALMOVD 某,0D800HOUTD某,ALLOOP$;延时NOTAL;求反,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有低电平转为高电平PUSHA某;保护数据MOVAH,11INT21HCMPAL,0;有按键退出POPA某JZNE某Tretbeginendpcodeendendbegin(2)产生三角波tackegmenttack'tack'dw32dup()tackenddataegmentdataendcodeegmentbeginprocfaraume:tack,c:code,d:datapuhduba某,a某puha某MOVD某,0D800HMOVAL,0NE某T:OUTD某,ALCALLDELAY;调用延时篇二: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实验仪器系别计算机系专业网络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_实验日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实验五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a 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

a 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引言: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电子工程和通信领域中,A/D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A/D转换器电路,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理解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和运算放大器;3. 测试A/D转换器的精度和速度。
实验装置:1. 电压源:提供模拟信号;2. 电阻、电容:构建RC电路;3. 运算放大器:放大模拟信号;4. A/D转换器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实验步骤:1. 搭建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
该电路用于滤除高频噪声,保证输入信号的稳定性。
2. 连接运算放大器:将RC电路的输出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馈输入端,通过放大器放大信号,以增强A/D转换器的灵敏度。
3. 连接A/D转换器芯片: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到A/D转换器芯片的输入端,通过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 连接电压源:将电压源连接到A/D转换器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端,以提供参考电压,用于A/D转换器的精确度校准。
5. 连接数字输出:将A/D转换器芯片的数字输出连接到数字显示器或计算机,用于显示和记录转换后的数字信号。
实验结果:1. 精度测试:通过输入一系列已知电压值,观察A/D转换器的输出是否准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A/D转换器的精度,即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误差。
2. 速度测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A/D转换器的响应时间。
较高的转换速度意味着A/D转换器能够更快地处理信号,并提供实时的数字输出。
讨论与分析:1. 精度分析:A/D转换器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压源的稳定性、电路噪声、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提高A/D转换器的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D/A转换实验
10.1 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数/模信号转换基本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10.2 实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示波器一台。
10.3 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输入数字量由程序给出。
要求产生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的波形。
10.4 实验原理
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
大多数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D/A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工艺和R-2RT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Iout1和Iout2输出。
DAC0832引脚如图10-1所示。
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0-1示。
图10-1 DAC0832的引脚图
表10-1 DAC0832性能参数
10.5 实验说明及步骤
(1)确认从PC机引出的两根扁平电缆已经连接在实验平台上。
(2)首先运行CHECK程序,查看I/O空间始地址。
(3)利用查出的地址编写程序,然后编译链接。
(4)参考图10-2所示连接实验线路。
(5)运行程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波形是否正确。
(a)产生方波(b)产生三角波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程序流程图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接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