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诊断及治疗要点
脑梗塞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 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特殊检查(如脑电图、MRI等)
脑电图
MRI
主要用于监测脑电活动,对于癫痫等神经 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是一种无创性神经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 地显示脑部结构异常,对于脑梗死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 临床症状: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发现脑部缺血性病变
病例一: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
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药物治疗
病例一: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
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治疗
诱因
可能无明显诱因,也可能在疲劳 、休息不好、用力过猛等情况下 诱发
03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心 率、呼吸、血压是否正常。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抽 搐等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膜刺激征、 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偏瘫、失语、感 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并发症处理:针对不同并发症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肺部感染需 要使用抗生素、褥疮需要定期换 药等
病例三:脑梗塞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原则
根据脑梗塞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措施
康复治疗实施
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
02
使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冷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与确诊流程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与确诊流程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方法和确诊流程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常用诊断方法以及确定诊断的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脑梗塞的最常见临床症状包括突发性偏瘫、言语障碍、意识丧失等。
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面部表情异常、眩晕、头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详细的病情,以协助初步诊断。
医生在初步诊断时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脑梗塞的可能性。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1. 脑CT扫描脑CT扫描是最常用的脑梗塞初筛工具,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脑组织影像。
通过脑CT扫描,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梗塞病变,并确定其梗塞部位和范围。
同时,脑CT扫描还有助于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脑出血等。
2. 磁共振成像(MRI)脑梗塞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医生会获得更为详细的脑部影像信息,包括梗塞部位、范围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
相较于CT扫描,MRI对早期脑梗塞的敏感性更高,并且能更好地显示梗塞灶的组织学改变。
三、神经功能评估对于疑似脑梗塞的患者,医生还需要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以了解脑部功能受损的程度和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常用的神经功能评估工具包括国际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活动指数(BI)等。
四、血液检测在脑梗塞的确诊过程中,血液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血液检测,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血脂水平以及炎症指标等,从而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五、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结合X线或CT技术观察脑血管情况。
该检查对于评估血管狭窄、病变程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非常有效,可帮助医生确定脑梗塞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脑梗死及治疗
(三)、分期治疗
加减: a 大便燥实、秘结不通,加芒硝10g(烊化)。 b 痰多者加白芥子15g。 c 肝阳上亢者加羚羊粉1g(冲服),天麻15g,生石决明30g。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NS或5%GS250ml静点、每日一次、 丹红注射液20毫升加入NS或5%GS250ml静点,每日一次。
加减:
(三)、分期治疗
a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2g,羚羊粉1g,冲服,生石决明30g。 b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5-15g。 c 气虚或进入恢复期者加生黄芪30-120g、丹参30g、全蝎10g。 d 肢体拘挛、肌张力较高者,加木瓜30g、白芍30g、全蝎10g、蜈蚣2 条。 e 肢体肿胀疼痛较甚者,加细辛5g,炮附子10g f 头痛者,合四物汤养血活血。 g 肢体浮肿沉重瘫痪者,加麻黄5-10g、桂枝10g。 H 心烦失眠,卧起不安者,加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珍珠30g。 I 患肢功能恢复迟缓,加制马钱子1g、麻黄5-10g。 J 血脂较高者加决明子30g、杏仁10g。 K 糖尿病加片姜黄15g,鬼箭羽10g。 L 吞咽障碍,饮水呛咳者加僵蚕30 g,白芥子15 g,蝉蜕30 g。
(三)、分期治疗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症。 临床表现:神识恍惚或迷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熄风,开窍醒神。
方药:
天麻10g 山栀10g 钩 藤30g 生石决明30g 川 牛 膝10g 黄芩10g 丹皮10g 天竺黄10g
生大黄6g
闭塞率3.3%,无症状性出血转化3.3%,症状性出血转化为0。值得临床
推广。
(三)、分期治疗
(6)适应症: ①年龄<75—80岁。 ②无意识障碍,但对于基底动脉脑血栓形成者,由于预后极 差,即使昏迷较深,也不禁忌。 ③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相对应低密 度阴影。 ④发病6小时以内,但若为进展性脑卒中,可延长至12小时。
脑梗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 脑梗塞的概述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所致的脑血管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导致脑部组织缺氧坏死,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因此,脑梗塞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以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2. 脑梗塞的护理诊断根据脑梗塞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进行以下护理诊断:2.1 脑组织灌注不足- 血压升高或低于正常范围- 意识程度改变- 肌力减退2.2 言语及交流障碍- 失语或语言不流利- 吞咽困难- 咀嚼无力2.3 运动能力受限- 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局部感觉异常- 行走困难2.4 自理能力下降- 睡眠障碍- 着衣困难- 妨碍生命体征记录3. 脑梗塞的护理措施根据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3.1 脑组织灌注不足的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用药- 定时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体位舒适,避免产生压疮-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促进血液循环3.2 言语及交流障碍的护理措施- 开展语言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窒息- 鼓励患者进行语音练习,逐渐恢复交流能力3.3 运动能力受限的护理措施- 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和主动运动- 提供适应性辅助器具,帮助患者行走和日常活动- 动态观察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及时检查有无压疮3.4 自理能力下降的护理措施- 提供安静的环境,帮助患者调整睡眠- 协助患者穿衣和洁身,保持个人卫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及时记录4. 护理的注意事项除了以上护理措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并及时采取护理干预 - 确保患者的床位安全,防止跌倒和滑落 - 加强营养支持,合理搭配饮食,促进康复 - 定期转换患者的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5. 结论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脑梗塞诊治指南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有助于及早采取措施预防脑 梗塞。
筛查高危人群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年龄较大、 有家族遗传史、患有慢性疾病等人群 ,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 取措施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06
脑梗塞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青年男性脑梗塞的病因和二级预防
恢复期治疗
康复治疗
在恢复期,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康复等,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调整生活方式
恢复期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如戒烟、控制血压、血糖等,以降 低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继续使用抗 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预防 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预防复发和二级预防
辅助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可以清楚地显示 脑梗塞的部位和程度。
血液化验
血液化验可以了解患者的 血液状态,如血糖、血脂 、血压等。
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了解患者的心 脏状态,排除心脏疾病的 可能性。
鉴别诊断和其他考虑因素
鉴别诊断
需要与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其他考虑因素
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因素,以确定病因和 治疗方案。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梗塞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 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适量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预防脑 梗塞。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脑 梗塞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脑梗塞。
定期检查和筛查的重要性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神经病学》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缺血中风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缺血中风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塞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 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风阳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暗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药物治疗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剂、 抗血小板药物和溶栓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减少血 栓的形成。
介入性治疗
对于某些高危患者,介入性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溶栓术。 它们可以直接清除脑血管中的血栓,恢复血液流动。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介绍其病因、症状、影像学 检查、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预后与复发预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病因与流行病学
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发生堵塞,导致供血不足和脑细胞死亡的疾 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该疾病的患病率在 老年人中较高。
预后和复发预防
急性脑梗塞的预后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复发,患者应积极管理高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改善生活方式。
结论和展望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 诊疗方案的出现,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症状和体征
急性脑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的麻痹、无力 或失明。患者还可能出现言语困难、失语、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关键。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这些技术可以显示脑部的血管供应情况和缺血区 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物治疗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在临床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诊断,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减少患者因卒中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失眠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发生;第二方面,应该在饮食结构方面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摄入,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摄取,比如可以给予患者豆制品、新鲜的果蔬摄入等,与此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的问题;第三方面,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方面,以及预防患者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给予患者患侧肢体按摩、功能位的摆放,以及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有效功能训练,与此同时应该预防可能发生的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第四个方面,主要是给予患者二级预防措施的采用,比如给予相应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降血脂药物使用等,与此同时,应该给予患者戒烟、戒酒,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相应的心理波动。
【护理措施】1、急性期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
有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
3、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
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步态不稳、肌张力异常、神志淡漠等表现。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溶栓抗凝治疗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口服阿司匹林应注意有无黑便;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入速度宜慢,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抗凝、扩血管及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有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警惕梗死范围扩大、出血、栓子脱落等。
5、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6、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7、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部的血供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预防脑梗塞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脑梗塞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脑梗塞患者常常出现突发性头痛、乏力、肢体无力等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发现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肢体感觉异常等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对脑梗塞进行初步的判断。
2. 影像学检查:脑梗塞的影像学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脑CT扫描、脑MRI以及脑血管造影等。
脑CT扫描可以快速地检测到脑部缺血区域,而脑MRI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脑部图像。
脑血管造影则可以详细观察脑血管的情况,帮助确定梗塞的位置和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脑梗塞,并了解患者的病情。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炎症指标、血脂水平等,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脑梗塞的治疗方法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梗塞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等。
抗凝血药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凝结,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而溶栓药物则可以溶解血栓。
药物治疗能够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
2. 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脑梗塞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器械进入患者的脑血管进行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等。
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能够快速恢复脑血管的通畅,减少脑梗塞的程度和后遗症。
3. 康复治疗:脑梗塞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脑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对于不同程度的脑梗塞,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常见知识
CATALOGUE目录•疾病概述•诊断与治疗•预防与护理•并发症与注意事项•康复与预后•相关资源与参考信息01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脑梗死的危险因素01020304血管疾病心源性栓塞血液系统疾病其他因素脑梗死的早期症状突然出现的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
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失语。
突然出现的面瘫、口角歪斜、流口水。
突然出现的眩晕、平衡障碍或走路不稳。
突然出现的视觉障碍或视力下降。
02病史采集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如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肌肉力量等。
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流程与检查方法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对症治疗030201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生活方式干预03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0102定期身体检查的重要性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指导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要点04脑梗死患者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长期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
肺部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绪问题由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褥疮。
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常见并发症01保持呼吸道通畅02定期翻身拍背0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4关注情绪变化注意事项05预防并发症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降低残疾程度。
恢复功能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运动、感觉以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自我护理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学会自我护理,减轻家庭负担。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评估指标影响因素提高生活质量预后评估与生活质量06<http<http<http相关网站与资源《脑梗死康复指南》由国内权威神经内科专家和康复医学专家共同编写,详细介绍了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适合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要点一要点二《Stroke and Ischemic Brain …由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出版的教科书,详细介绍了脑梗死的各种病因、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专业医务人员阅读。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全)
2)吸氧和通气支持:轻症、无低氧血症的卒中患者无需常规吸氧,对脑干 卒中和大面积脑梗死等危重患者或有气道受累者,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 气。
3)血糖: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急反应。 应常规检查血糖,当超过10mmol/L 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 在7.7~10mmol/L。
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 1)血压:急性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的调控应遵循个体化、慎重、适度原则。
在发病24小时内,为改善缺血脑灌注、维持较高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通常 只当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才需要降低血压(特殊情况如高 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除外)。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0岁 主诉:右侧肢体无力2月,加重15天。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嘴角歪斜,言语不能,无 其他伴随症状,1小时后急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无明显出血灶, 行溶栓治疗,4-5小时后右侧肢体可自行活动,嘴角歪斜好转,言语 流利,继续住院治疗,复查头颅CT:左侧尾状核、基底节区多发梗 塞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生化检查
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凝血、甲功等检验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明确:急性脑梗塞;2、2型糖尿病
脑血流量的调节:虽然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 约800~1000ml/min,占每分心搏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 20%~25%。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缺氧 时,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按平均脑质量 为1500g计算,健康成人的平均脑血流量为55ml/(100g·min)。脑血流量分布不 均匀,大脑皮质可达77~138ml/(100g·min),而脑白质仅约为皮质的1/3。脑血 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与脑血流量自动调节相关的 因素包括: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化学因素和神经因素等。
最新脑梗塞诊治指南
部分脑梗塞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 症状相似,需进行鉴别诊断。
3
其他疾病
如脑炎、脑肿瘤等,也需要与脑梗塞进行鉴别 诊断。
脑梗塞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01
在脑梗塞急性期,应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抗血
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康复治疗
02
在脑梗塞恢复期,应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
DSA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检测出脑血管狭 窄、堵塞等病变情况。
实验室诊断技术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一 般情况,如有无感染、贫血等
。
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 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为脑梗 塞的危险因素评估提供依据。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 功能是否正常,对于脑梗塞的预防 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脑梗塞诊治指南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脑梗塞的概述 • 脑梗塞的诊疗流程 • 脑梗塞的诊疗技术 • 脑梗塞的预防与护理 • 脑梗塞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脑梗塞的概述
脑梗塞的定义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发生栓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脑部病变。
脑梗塞通常分为缺血性脑梗塞和出血性脑梗塞,其中缺血性 脑梗塞较为常见。
戒烟可以降低脑梗塞发 生的风险,但饮酒过量 却可以增加脑梗塞的风 险。
肥胖和超重是脑梗塞的 危险因素,保持适当的 体重可以降低脑梗塞发 生的风险。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01
语言康复
针对语言障碍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02
运动康复
针对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脑卒中接诊后诊断及处理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应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附:脑卒中的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2)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吸出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3)对缺氧者予以吸氧,必要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心脏功能脑卒中患者应观察心脏情况,常规检查心电图。
脑梗死诊疗规范(标准版)
脑梗死诊疗规范【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梗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一、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所致的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动脉炎等有关。
【临床表现】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病情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通常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但当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病情严重时,意识可不清,甚至出现脑疝,引起死亡。
4.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出现各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
(1)颈内动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
如果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不产生任何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同侧半球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到大片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一过性单眼黑嚎,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
(2)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当梗死面积大、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可导致死亡。
皮层支闭塞:对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
深穿支闭塞:出现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及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对侧下肢重于上肢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旁中央小叶受累小便不易控制。
深穿支闭塞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
(4)大脑后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黄斑视力可不受累。
深穿支闭塞可导致丘脑综合征,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锥体外系症状。
(5)椎基底动脉:基底动脉主干闭塞表现突发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高热、昏迷、甚至呼吸及循环衰竭死亡。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治疗
4.5小时内静脉溶栓适应症/禁忌症
禁忌症
➢ 禁忌证 同表2 相对禁忌证(在表2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 1.年龄>80岁 2.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3.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
治疗
6小时内静脉溶栓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概念
病因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
缺血性卒中
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型
心 源 性 栓 塞 型
小 动 脉 闭 塞 型
其 他 明 确 病 因 型
不 明 原 因 型
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FAST),
缺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血 性 脑
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 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
治疗
3小时内静脉溶栓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 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症状出现<3 h ➢ 年龄≥18岁 ➢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
3小时内静脉溶栓适应症/禁忌症
禁忌症
➢ 1.近3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 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 ≥100 mm Hg 8.活动性内出血
治疗
神经保护治疗
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根据栓子的来源,如有心脏病应积极进行内外科治疗,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其他感染性栓塞应积极采用有效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关键词】脑栓塞诊断治疗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系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阻塞脑血管,引起急性脑功能障碍,又称为栓塞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卒中。
以往认为脑栓塞发生率较低,占脑卒中的10%~15%。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脑栓塞发病率较低的概念。
国内报告占脑卒中的20%,国外统计其发生率31%~48%。
我院2009年~2011年间收治给CT确诊的脑梗塞20例,现就本病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例早期轻、中度脑栓塞病例,男性12例,女8例,年龄45~82岁,平均65.9岁。
其中Ⅱ型糖尿病者7例,原有高血压者6例,心脏病者3例。
1.2临床表现1.2.1发病年龄本病起病年龄不一,若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若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所致者,以中老年居多。
1.2.2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无任何前驱症状,起病后常于数秒或极短时间内症状发展到高峰。
少数患者在数日内呈阶梯样或进行性恶化。
50%~60%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
1.2.3局灶神经症栓塞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取决于栓子数目、范围和部位。
栓塞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临床表现突发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可有失语,也可出现单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等。
9%~18%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
本病约10%的栓子达椎-基底动脉系统,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复视、眼震、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
若累及网状结构则出现昏迷与高热,若阻塞了基底动脉主干可突然出现昏迷和四肢瘫痪,预后极差。
1.2.4其他症征本病以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故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要点
中老年病人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发病前有TIA史
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发病时意识清醒,偏瘫、失语等NS局灶症状体征逐渐加重
结合头部CT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
急性期治疗
1.早期溶栓发病后6h内采用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
常用的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等。
2.调整血压急性期的血压应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的水平。
3.防治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
呋噻米、布瑞得、清蛋白等。
4.抗凝治疗主要用于进展型脑梗死病人。
5.血液稀释疗法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6.血管扩张剂
7.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
8.高压氧治疗
9.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0.脑保护治疗
11.中医药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12.外科治疗
13.血管内介入治疗如颈动脉支架放置等
恢复期治疗: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