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DCS)软件管理制度.doc
dcs系统管理制度
![dcs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22dc4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f.png)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DCS 系统管理制度(试行)前言本标准由山东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设备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金标本标准主要修改人:刁月峰本标准主要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委托设备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本制定合用于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DCS 系统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及 DCS 系统技术资料的使用保管。
1.1.DCS 系统外部环境要求1.2.为减少微尘的沉积,应时常对机柜进行清洁或者更换滤网。
1.3.对 DCS 系统进行工作时应有防静电措施。
1.4.热控设备的环境应符合 DCS 创造厂的要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热控设备环境符合标准,含尘浓度<0.3mg/m3,同时每年要对电子室环境进行一次测试,并纳入重大热控设备考核项目中。
1.5.温度、湿度和振动1.5.1. 控制室环境温度和湿度应能满足 DCS 创造厂商的要求,若创造厂无特殊要求则应满足电子设备环境要求,并兼顾操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
1.5.2. 电子室的环境温度满足 DCS 系统要求普通应保持在15—30℃,温度变化率<5℃/h,振动<0.5mm,湿度保持在 45%—80%之间。
空调要充分考虑至 DCS 系统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散热。
为此,应采用恒温、湿空调,且空调应是独立的,不能与控制室或者其他房间混用,要严格控制进风不能进灰。
1.6.电磁污染1.6.1. 在机组运行时,电子室内,仪表盘、保护盘附近严禁使用产生电磁污染的设备(如对讲机等),厂内要有严格管理制度,现场要有警告牌。
1.7.供电系统要求1.7.1. 不间断(UPS)及供电方式1.7.1.1. DCS 系统应采用双 UPS 冗余方式供电,进线分别接到不同母线段上,并严禁随意接入新的负载。
1.8.供电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9.DCS 系统要求有一个安全和高可靠的电源。
1.10. 电压要求: 120VAC (102—132VAC) 或者 240VAC (196—264VAC)。
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095dcf3186bceb19e8bbe3.png)
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为保证DCS系统软件安全,防止由于其故障而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如下制度:1、定期进行ES680项目数据、数据库以及全硬盘的备份,并视软件改动情况可做相应调整。
各备份磁带应编号注明妥善保管。
2、定期进行OM650系统的全硬盘备份,并视软件改动情况可做相应调整。
各备份磁带应编号注明妥善保管。
3、及时检查磁光盘数据记录情况,防止数据丢失。
各磁光盘应编号注明妥善保管。
4、操作系统、组态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备份应不少于两份,并妥善保管。
5、定期检查夜间备份期间生成的报表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在停机、启机前暂停夜间备份。
6、定期删除垃圾文件及因系统冲突生成的闭锁文件。
7、停机期间传送OM650及AS620系统的相应代码,尽量避免在机组运行期间传送代码。
8、修改AP的逻辑组态后,要先进行代码生成,再进行代码下载。
9、严禁同时生成不同AP的代码和同时进行不同AP的代码下载。
10、APF的程序修改必须在停机期间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进行,修改完成后,应先进行APF代码的生成,再进行AP 的代码生成。
传代码时要先将代码传到RAM,再通过PG740将代码由RAM读出并写入EPROM。
11、尽量减少在线代码的生成和下载。
12、严禁在有相关设备运行时进行离线代码下载。
13、MMI进行修改后,应先进行AP代码的生成和下载,再进行MMI的代码生成和下载。
14、对TTD及其连接进行修改后,要进行BDM的代码生成和下载(SU)。
15、动态FUP的代码生成和下载后,要进行ASR的下载(PU)。
16、机组启动前检查各AP动态能否启动、Pgmaster指令能否和各主从CP1430建立连接。
17、如登录OM操作系统进行工作,则工作结束后所登录用户必须退出。
18、在ES680工程师站工作结束后必须将FUP图动态停止,并将ES680工程师站屏幕密码锁定。
19、DCS系统所用软盘等传输、备份介质必须保证安全可靠。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96b1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1.png)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有效使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的内容: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 明确本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责任与权限:
- 确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包括资料、图纸和软件的申请、审批、借用、归还等。
3. 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分类与标识:
- 根据不同的机密级别和使用范围,对资料、图纸和软件进行分类和标识。
4. 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存储和保管:
- 确定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存储要求,包括存放设施、防火、防潮、防盗等。
5. 资料、图纸和软件的使用和借用:
- 规定资料、图纸和软件的使用范围、使用权限和使用流程,包括申请、审批、借用、归还等。
6. 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备份与归档:
- 确定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备份和归档要求,包括备份频率、归档方式等。
7. 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安全与保密:
- 确定资料、图纸和软件的安全和保密要求,包括权限控制、加密、定期检查等。
8. 违规处理与责任追究:
- 对于未经授权或滥用资料、图纸和软件的行为,明确相应的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措施。
9. 监督与检查:
- 设立监督与检查机构,定期对资料、图纸和软件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10. 附则:
- 对其他未明确规定的事项进行说明。
以上是一个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制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DCS软件数据管理制度
![DCS软件数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a124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3.png)
DCS软件数据管理制度DCS系统软件、历史数据管理制度为保证DCS系统软件可靠备份和历史数据及时存档,方便系统软件和历史数据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1.定期进行ES680项目数据、数据库以及全硬盘的备份,并视软件改动情况可做相应调整。
2.定期进行OM650系统的全硬盘备份,并视软件改动情况可做相应调整。
3.及时检查SU磁光盘数据记录情况,防止数据丢失。
4.操作系统、组态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备份应不少于两份。
5.OM650、ES680系统所用软盘等传输、备份介质必须保证安全可靠。
6.对备份的历史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历史数据的非法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
7.历史数据备份要作好标识记录,包括机组号、盘符、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等以方便查找。
8.历史数据由OM系统专责工程师负责保管,存放地点注意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
9.定期检查SU磁光驱的运行情况,每台机组保证有一台SU磁光驱完好,保证数据正常备份。
10.传送OM650及AS620系统的相应代码应在停机期间进行,尽量避免在机组运行期间传送代码。
11.外部计算机、网络禁止连入DCS系统,以防病毒、黑客等的入侵。
12.定期检查夜间备份期间生成的报表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停机、启机前暂停夜间备份。
13.每周定期检查数据库,保证数据库正常稳定运行。
14.定期删除垃圾文件及因系统冲突生成的闭锁文件。
15.发现相关设备故障要及时汇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历史数据丢失。
16.工作人员操作时,需遵守《ES680、OT的管理制度》中的规定。
2002年7月。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7d92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1.png)
dcs管理制度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DCS管理制度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操作安全等目的。
本文将介绍DCS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DCS管理制度的概念和作用DCS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地运行、维护和管理分散控制系统,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其目的在于确保DCS系统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及时响应应急事件。
DCS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安全:DCS系统用于控制工艺过程和设备,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DCS管理制度明确了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步骤,设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停机程序,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提高生产效率:DCS系统可以实现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自动控制,能够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度。
DCS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3. 降低成本:DCS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修计划,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生产损失。
二、DCS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DCS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操作管理: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明确各类设备的开启、关闭、调整和检修等操作要求,并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和维护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修等内容,并明确责任人和检修周期。
3.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明确安全操作的要求和操作流程,包括事故应急处理和紧急停机的程序。
4. 运行数据管理:规定运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报表要求,建立运行数据的管理系统,以便于生产数据的分析和问题的排查。
5. 人员培训管理:制定DCS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dcs电脑管理制度
![dcs电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a172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d.png)
dcs电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统一DCS公司电脑管理工作,保障公司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DCS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办公和使用公司电脑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电脑指由公司统一配发的固定资产,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
第四条公司电脑管理原则:统一管理,分类管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保障安全。
第五条公司电脑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项办公工作,不得用于非工作相关的娱乐、游戏、赌博等行为。
第六条公司电脑安全保密管理原则:信息保密,安全管理,系统运行。
第七条公司电脑使用规范:员工在使用公司电脑时应当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不得私自更改硬件和软件配置,不得删除、复制、传播公司重要信息。
第八条公司电脑管理制度应当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配套,相互衔接,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九条公司电脑管理制度由公司领导班子负责全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十条公司电脑管理制度的修订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听取相关部门意见,通过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审议,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二章公司电脑的配发和管理第十一条公司电脑的配发由公司财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根据相关岗位需要和计算机配置要求共同决定。
第十二条被配发的公司电脑应当登记登记簿,并明确安装位置,责任人员,配置情况等。
第十三条公司电脑的使用人员应当对配发的公司电脑负有保管责任,不得私自转借他人使用。
第十四条被配发的公司电脑应当统一保险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公司电脑配发人员离职或调动时,应当交回公司电脑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六条公司电脑维护和管理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确保公司电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十七条公司电脑的报废和淘汰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进行专业处理。
第十八条公司电脑的库存和使用情况应当定期进行汇总统计,形成台账报告,报告相关部门备查。
第十九条公司电脑使用人员如有意见和建议,应当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由信息技术部门协调解决。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32c6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3.png)
dcs管理制度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DCS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DCS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DCS管理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展开论述。
1. DCS管理的目的DCS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DCS管理旨在确保系统架构的合理性与可扩展性、提高故障处理能力、确保安全稳定的数据通信、保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实时性。
2. DCS管理的主要内容(1)系统架构管理: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架构管理,确保系统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保障系统性能的可持续优化。
(2)设备管理:对DCS系统中的各类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执行,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通信管理:确保DCS系统中各设备之间的可靠通信,规划通信网络架构,设置合理的通信参数,并进行定期检测和优化。
(4)故障管理: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故障定位和故障修复,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安全管理:建立系统安全策略和准则,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审核,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范系统被非法入侵和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事故风险。
(6)数据管理:确保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7)运维管理:制定系统运维计划,包括巡检和巡视、系统备份和恢复、性能监测和评估等,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维护。
3. DCS管理的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和评估:对DCS管理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2)制定管理制度:根据需求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DCS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内容和责任分工。
(3)组织实施: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度进行培训,确保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DCS系统管理制度(201104版)
![DCS系统管理制度(201104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7a467c850ad02de8041a6.png)
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DCS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DCS系统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电子间的管理,确保机组DCS系统的安全运行,根据大唐集团公司二次防护的有关规定及DL/T774-2004规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包括DCS工程师站管理、DCS计算机软硬件管理、DCS电子设备间无线电使用管理等制度,目的是对有关DCS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真正达到使DCS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三门峡华阳(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4机组主机及除灰、脱硫DCS系统,包括OC6 000e、XDPS-400+、H5000M、XDC800系统。
第四条DCS管理制度是保证DCS系统正常运行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公司各部门、专业及调试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日常维护第五条D CS系统日常维护实行专人负责制,其职责是定期对DCS系统进行巡视、检查,负责全面的DCS系统和全局数据库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第六条D CS室、电子间开展的照明、空调、房屋修缮等工作,原则上安排在停机期间进行,运行中必须开展以上工作时,必须在热工DCS维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第七条外来学习参观人员必须在热工人员陪同下方能进入DCS室、电子间。
第八条在工程师站工作时,必须二人以上,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工作人员根据经授权的密码级别进行登录,严禁使用别人密码进行登录,工作完毕检查无误后,退出自己的登录。
严格执行XDPS系统登录级别控制,浏览画面应以NULL级别登录,运行操作应以SOPU级别登录,查看组态应以“只读”级别登录DPU,修改组态应以ENG级别登录,只有升级DPU软件时方可以SENG级别登录。
第九条在一期DCS工程师站工作完毕退出时,显示画面必须放在机组参数或成组显示页,然后锁定计算机,以防下次解锁计算机时,鼠标误点击可操作设备。
热工DCS防止误操作管理制度热工DCS操作管理制度
![热工DCS防止误操作管理制度热工DCS操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f2c2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e.png)
热工DCS防误操作管理制度为保证DCS系统安全可靠,防止由于误操作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如下制度:1、非DCS班人员无工作需要严禁进入电子间、工程师站,由于工作需要进入上述区域的必须由DCS班人员陪同做好监护。
2、非DCS班组人员进入工程师站及热工电子间必须严格执行进出登记制度,无工作严禁在上述区域逗留。
3、和DCS相关的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工作时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值班期间除外)。
4、DCS班组成员要进行DCS系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评估测试,测试合格者方可进行DCS 系统操作。
5、岗位操作人员操作DCS操作站时,鼠标点击速度要适当,不能太快,不要同时打开过多窗口,以防操作站死机。
5、所有操作人员严禁操作自己搞不清楚的内容,以防止误操作。
6、操作时若出现了没有见过的画面、异常提示信息等应立即通知向上汇报进行处理。
7、DCS岗位严禁新进或者实习人员上岗操作必须有师傅现场监控。
8、所有对DCS、TCS系统软件进行改动的操作必须经专业主任、专业工程师或者班组长允许,数据修改必须由专责工级以上人员负责,修改工作必须与专责工级以上人员一起确认,修改后要有变更及签字确认记录。
9、DCS重要操作及保护投退工作标准制作挂图、挂图上墙,日常操作时工作人员按照该标准进行校对核实。
10、进行强制工作时强制单所写工作内容必须用汉字描述清楚,KKS编码、逻辑页、功能块状态标注清楚,保护投退执行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值班期间除外)。
11、尽量减少在机组运行期间对DCS控制系统进行参数修改、逻辑修改、代码生成及下载。
12、严禁在机组运行期间无工作票的情况下在电子间内进行接线、查线、紧线,严禁在机组运行期对任何模块进行停送电、插拔和修改参数。
13、操作人员严禁修改计算机系统的配制,严禁任意增、删、移动或拷贝硬盘上的文件和资料,禁止插装可移动磁盘或外设。
14、严禁在操作站、控制站柜的插线板上擅自连接其它与控制无关的用电设备。
dcs室管理制度
![dcs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a031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c.png)
dcs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DCS室的管理,保障设备操作安全和运行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DCS室的管理工作,包括所有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DCS室的管理应当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安全高效、勤勤恳恳、守纪律严格。
第四条 DCS室管理工作应当遵守“负责、公开、公平、廉洁”的原则。
第五条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DCS室生产运行和人员安全。
第六条所有DCS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关岗位培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确保按规定操作。
第七条本制度内容由相关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并报领导批准。
第八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个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九条 DCS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做好管理工作。
第十条 DCS室主管负责整个DCS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十一条 DCS操作员负责对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监控,遇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第十二条 DCS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员负责对DCS室的安全管理,监督并检查各类安全操作和设备运行状态。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四条 DCS室的登记、开机、操作和关机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第十五条每班交接时,要进行详细的工作情况交接,确保信息传达清晰完整。
第十六条对于设备运行异常或故障必须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工作记录要求实时更新完善,便于后续追溯和分析。
第十八条在设备启动和停机时,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
第二十条对于涉及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操作,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
第二十一条对于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要求,必须按照标准程序和周期进行,不得任意延期。
第二十二条做好设备的防火、防爆、防震等各项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第二十三条安全管理员要定期组织DCS室的安全演练和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5篇)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74362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b.png)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和规范中电国际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仪控部的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为热工设备维护检修提供资料保障,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芜湖发电公司公司仪控部热工专业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
3.技术资料、图纸、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1主要规程:3.1.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3.1.2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3.1.3热工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规程3.1.4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3.1.5热工计量标准器具检定规程3.1.6电业安全工作规范(热力和机械部分)3.2热工设备清册台帐3.2.1各台机组热工设备台帐3.2.2备用热工设备及零部件清册3.2.3热工设备系统分布图3.2.4热工计量标准器具清册3.2.5试验用仪器仪表清册3.2.6DCS系统硬配置清册3.2.7热工设备安装、调试、使用说明书3.2.8热工设备校验及检修记录3.3热工设备软件资料3.3.1DCS系统及组态软件备份;3.3.2化水PLC系统及组态软件备份;3.3.3输煤PLC系统及组态软件备份;3.3.4灰硝PLC系统及组态软件备份;3.3.5辅控网系统及组态软件备份;4.规定4.1所有规程、设备清册类技术资料,由检修部每年根据实际使用及修改情况进行电子版修订,统一打包下发、存档;并对ERP相关台账进行实时更新;4.2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现场设备图纸,由检修部每年根据实际使用及修改情况进行电子版修订,并形成书面资料,下发班组使用;4.3机组检修资料,包括校验调试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四年;4.4DCS及PLC软件备份,每三个月及定期检修前用专用移动硬盘进行备份操作,并由班组妥善保管,备份移动硬盘不得存放其他无关文件;4.5设备更新验收必须做到相关图纸资料同步验收、归档;5.职责5.1班组技术员:负责班组技术资料、图纸软件的保管、更新,并汇报检修部专工;5.2检修部专工:负责所有热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更新,监督班组技术资料管理的开展情况;5.3检修部主任:负责审核热工技术资料更改,检查热工专业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5dc2e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e.png)
dcs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DCS(数字化控制系统)作为一种高可靠、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工业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DCS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也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以确保其运行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就DCS管理制度展开讨论。
一、DCS系统的内部管理DCS系统的内部管理涉及到以下方面:1.系统的维护和更新DCS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系统崩溃、速度下降、故障报警等。
为了保证DCS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
维护和更新包括硬件维护、软件更新和配置文件管理等。
硬件维护:包括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换损坏的硬件等。
软件更新:包括对系统软件的升级和更新、修复软件漏洞等。
配置文件管理:包括对配置文件的备份和管理,可以将配置文件存储在云端或其他安全的存储设备中。
2.用户权限管理DCS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的系统,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在使用DCS系统时需要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
用户权限管理包括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审计等。
认证:即用户的身份验证。
一般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等方式进行。
授权:即对用户进行资源访问的授权。
可以授权不同的用户访问不同的资源。
审计:即对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
可以针对用户操作进行审计,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系统备份与恢复为了保障DCS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通过备份和恢复方式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备份和恢复是DCS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
备份:可以备份系统中重要的数据文件和配置文件。
备份方式可以是手动备份或自动备份。
恢复:在系统失效或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文件的方式来恢复系统。
恢复文件应该储存在安全的地方,以保证数据的安全。
二、DCS系统的安全管理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工业控制系统,DCS系统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DCS系统的安全管理内容:1.物理安全DCS系统的物理安全包括设备的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7b31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3.png)
dcs管理制度DCS管理制度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工业过程的分散控制系统(DCS)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业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提供指导和规范用于维护和优化DCS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DCS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全面的管理框架,包括以下方面:1. 组织结构:DCS管理制度需要确定DCS系统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这包括指定DCS系统管理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确保每个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其职责。
2. 安全管理:DCS管理制度应包括一套安全管理规范,用于确保DCS系统的安全性。
这包括确保访问控制、数据保护、漏洞管理和紧急事件响应等方面的安全。
3. 运行管理:DCS管理制度需要规定DCS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和数据管理等。
这有助于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步骤操作,有效地管理工业过程。
4. 维护管理:DCS管理制度应规定DCS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预防性维护计划、设备备份和故障处理等。
这有助于确保DCS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培训和评估:DCS管理制度需要规定培训计划和评估机制,以确保DCS系统管理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对DCS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实现以下好处:1. 提高安全性: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维护,减少人为错误和系统故障,提高DCS系统的安全性,保护工业过程的安全运行。
2. 增加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维护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成本:通过规范的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和修复隐患和故障,减少维修成本和生产损失。
4. 提供准确的数据: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维护,确保DCS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决策和优化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DCS管理制度是一套用于管理和控制工业过程的制度和规范。
通过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培训和评估等方面的规范,可以确保DCS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供准确的数据。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6c206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0.png)
dcs管理制度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根据过程控制所需添加的可变量(集散)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工业化生产中,DCS系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自动化控制方式,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控制方式和监控手段。
然而,为保证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制定DCS管理制度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
一、制定目的DCS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DCS操作及使用方式,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
具体内容包括:1.规范DCS操作流程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明确DCS系统巡检及维护工作,确保DCS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产生意外事故。
3.加强DCS账户权限管理,防止外部人员或内部人员未经授权的使用DCS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二、责任分工1.生产部门对DCS操作流程和使用要求进行规范,并定期开展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2.维修部门对DCS系统的巡检维护工作进行负责,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3.信息部门加强账户权限管理,授权访问权限,并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核,确保数据安全。
三、操作流程1.工作人员在使用DCS系统时,必须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如进入系统、参数修改、实时控制、离开系统等。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流程,正确输入操作指令,严禁提前或延后执行,确保生产效益和生产安全。
四、系统维护1.电脑房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检,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清理系统中的垃圾文件并及时备份数据。
2.维修部门需做好热备份及备份恢复工作,确保DCS系统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账户权限管理1.授权人员需对账户进行管理,明确访问权限,并做好账户分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2.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核,关闭不合法账户,确保数据安全性。
六、总结本文规范了DCS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责任分工、操作流程、系统维护和账户权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DCS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该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以实现对企业生产全面管理的目的。
热控专业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热控专业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64896cd15abe23492f4d9d.png)
热控专业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随着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厂的控制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已逐步走向计算机集散控制。
DCS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软件一旦瘫痪,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制定热工DCS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热工DCS系统软件的来源与安装1、系统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是正版软件,并经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2、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必须经过调试无误,并经用户审查、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二、热工DCS系统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1、现场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历史站均应配备上机操作记录本,任何操作人员均应将所做的所有操作内容详细的记录并签名。
2、严禁将现场控制计算机用于其他用途,各系统计算机专用,禁止将与系统控制无关的文件或软件拷贝进现场控制计算机。
3、DCS系统调试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光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光盘应由专人编好顺序和日期,妥善保管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以防拷贝已存的组态信息丢失。
拷贝好的光盘应有防静电、防磁性、防振动、防灰、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4、进行DCS系统软件、组态修改时,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并经分管副厂长批准后由热控专业指定专人执行。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提出修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验收,详实核对并确认以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最新的软件、组态备份。
5、定期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使用光盘拷贝文件前,须先将光盘杀毒。
6、严禁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监控用操作员站进行与机组运行操作无关的工作。
7、严禁对运行中的历史站进行除备份以外的任何操作。
8、登录工程师站应使用操作员或超级操作员级别,如确需置位某点,应经过热控专工或专业主任的许可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方可进行,并应进行详细记录。
9、工程师站、历史站密码应详细记录,并将其保存好,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
DCS系统软件管理和维护制度
![DCS系统软件管理和维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f2a2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2.png)
DCS系统软件管理和维护制度
为了保证DCS系统的安全、稳定,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特制定本制度。
1、为了严防电脑病毒对系统造成危害,严禁在DCS系统的任一操作员站及服务器上使用与系统无关的任何光盘、U盘。
2、所有操作员站一律登陆至操作员级别或监视级别,除热控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擅自登陆工程师级别。
3、除热控、电气人员外,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电子设备间,如有外来参观人员,必须征得厂部的同意后方可进入。
4、热控人员每天早上必须检查各控制站CPU的运行状态、服务器运行状态以及UPS电源的运行状态。
并查看设备日志,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5、热控人员应定期对各控制站DPU、服务器进行切换试验。
保证系统冗余的可靠性。
6、在进行系统组态更改时,必须征得主任工程师的同意。
热控专业指定专人修改,并做好记录。
7、系统组态改动后必须进行全部下装,禁止增量下装。
8、所有进入电子间人员严禁接打手机,并在明显位置张贴标识。
考核:
一次违反规定对责任单位考核1分。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范文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e661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b.png)
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范文一、综述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热工技术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使用,并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热工技术部门、工程部门等。
二、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1. 热工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手册、标准规范、设计文件、计算报告等;2. 图纸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设备图纸等;3. 计算机软件包括各类软件和程序代码。
三、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归档和编号1. 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以方便管理和检索;2. 归档编号由资料管理人员负责,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连续性。
四、使用权限的管理1. 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权限按照岗位和职责划分,由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审批和授权;2. 所有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授权范围和权限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私自复制、传播或修改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
五、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借阅和归还1. 需要借阅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人员必须提前向资料管理人员或部门主管提交借阅申请,并说明借阅目的和时间;2. 资料管理人员或部门主管审核通过后,方可借阅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3. 借阅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0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但需提前申请和审批;4. 在借阅期限内,借阅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并按时归还;5. 借阅人员若因故无法按时归还,需提前向资料管理人员或部门主管申请延期。
六、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安全和保密1. 所有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存储和使用必须符合公司的安全和保密要求;2. 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的存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3. 禁止在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上安装、复制或传播公司的软件和程序代码;4. 禁止将公司的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外泄给外部人员或机构,必要时需签署保密协议;5. 工作变动或离职的人员必须交回所持有的所有资料、图纸及计算机软件,离职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资料交接手续。
热工专业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doc
![热工专业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f310b6360cba1aa811dae3.png)
热工专业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4热工专业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随着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厂的控制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已逐步走向计算机集散控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软件一旦瘫痪,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热工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来源与安装1、系统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是正版软件,并经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2、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必须经过调试无误,并经用户审查、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二、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1、现场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历史站均应配备上机操作记录本,任何操作人员均应将所做的所有操作内容详细的记录并签名。
2、严禁将现场控制计算机用于其他用途,各系统计算机专用,禁止将与系统控制无关的文件或软件拷贝进现场控制计算机。
3、计算机系统调试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软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软盘应由专人编好顺序和日期,妥善保管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以防拷贝已存的组态信息丢失。
拷贝好的软盘应有防静电、防磁性、防振动、防灰、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4、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修改时,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并经分管副总工程师批准后由热控专业指定专人执行。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提出修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验收,详实核对并确认以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最新的软件、组态备份。
5、定期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使用软盘拷贝文件前,须先将软盘杀毒。
6、严禁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监控用操作员站进行与机组运行操作无关的工作。
7、严禁对运行中的历史站进行除备份以外的任何操作。
8、登录工程师站应使用操作员或超级操作员级别,如确需置位某点,应经过热工专工或专业主任的许可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方可进行,并应进行详细记录。
DCS软件管理制度
![DCS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a33df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d.png)
DCS软件管理制度随着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厂的热工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已逐步走向计算机集散控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软件一旦瘫痪,后果将不堪设想。
特制定热工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来源与安装1、系统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是正版软件,并经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2、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必须经过调试无误,并经用户审查、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1、现场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历史站均应配备上机操作记录本,任何操作人员均应将所做的所有操作内容详细的记录并签名。
2、严禁将现场控制计算机用于其他用途,各系统计算机专用,禁止将与系统控制无关的文件或软件拷贝进现场控制计算机。
3、计算机系统调试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软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软盘应由专人编好顺序和日期,妥善保管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以防拷贝已存的组态信息丢失。
拷贝好的软盘应有防静电、防磁性、防振动、防灰、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4、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修改时,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经生产部主管批准后,由热控专业指定专人执行。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提出修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验收,详实核对并确认以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并通知生产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最新的软件、组态备份。
5、定期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使用软盘拷贝文件前,须先将软盘杀毒。
6、严禁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监控用操作员站进行与机组运行操作无关的工作。
7、登录工程师站应使用操作员或超级操作员级别,如确需置位某点,应经过专工的许可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方可进行,并应进行详细记录。
8、工程师站、历史站密码应详细记录,并将其保存好,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
三、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1、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必须由热工专业书面提出申请,报经生产部批准后,方可执行。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8887e9aeaad1f346933f66.png)
电厂
DCS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目的意义
DCS计算机系统用于电厂重要工段进行现场监控,同时对化水、锅炉、汽机进行操作控制、系统管理的计算机,为使电厂生产现场计算机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原则
加强使用管理和安全防护,确保控制系统安全。
三、具体内容
(一)计算机使用和管理
1、未经厂领导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支用、拆卸现场计算机设备,也不得随意更换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未经厂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计算机内应用程序及软件设置。
3、禁止在计算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
4、禁止在计算机上使用、传播、编制、复制与生产无关的软件和文档等,严禁使用生产现场计算机玩电脑游戏。
(二)计算机维护
1、计算机发生故障时,使用者应立即通知值长,并作简易处理仍不能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分厂。
2、计算机维修维护过程中,如可能发生程序丢失情况,应首先对程序等信息做好备份,并不得遗失。
3、外请人员对电脑进行维修时,中控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
5、凡因个人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电脑维护费用和损失,酌情由电厂进行考核。
(三)计算机保密
1、设置进入计算机的密码及屏幕保护密码;
2、对计算机应根据使用者和维护人员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和密码;
(四)计算机安全管理
1、在生产现场计算机上安装任何非原有软件,需由厂领导批准。
2、需引入使用的软件,必须先做防止病毒传染处理。
3、建立备份制度,对生产应用程序应在计算机上进行备份。
五、具体实施情况
本制度由中控人员进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专业(DCS)软件管理制度1
热工(DCS)软件管理制度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2013-5-12
热工(DCS)软件管理制度
随着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厂的控制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已逐步走向计算机集散控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软件一旦瘫痪,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结合神华国能和丰煤电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热工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来源与安装
1、系统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是正版软件,并经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2、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必须经过调试无误,并经用户审查、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二、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1、现场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历史站均应配备上机操作记录本,任何操作人员均应将所做的所有操作内容详细的记录并签名。
2、严禁将现场控制计算机用于其他用途,各系统计算机专用,禁止将与系统控制无关的文件或软件拷贝进现场控制计算机。
3、计算机系统调试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软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软盘应由专人编好顺序和日期,妥善保管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以防拷贝已存的组态信息丢失。
拷贝好的软盘应有防静电、防磁性、防振动、防灰、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4、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修改时,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并经分管副总工程师批准后由热控专业指定专人执行。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提出修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验收,详实核对并确认以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最新的软件、组态备份。
5、定期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使用软盘拷贝文件前,须先将软盘杀毒。
6、严禁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监控用操作员站进行与机组运行操作无关的工作。
7、严禁对运行中的历史站进行除备份以外的任何操作。
8、登录工程师站应使用操作员或超级操作员级别,如确需置位某点,应经过热工专工或专业主任的许可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方可进行,并应进行详细记录。
9、工程师站、历史站密码应详细记录,并将其保存好,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
三、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
1、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必须由热工专业书面提出申请,报经生产技术部门及分管副总工批准后,方可执行。
2、升级软件必须是上下兼容的成熟版本,适合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的要求。
3、控制软件升级后,须进一步调试、试验并经验收合格,试运行一段时间并报请生产技术部门及分管副总工批准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四、附则
对进出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的人员和要求,严格执行我公司下发的《热工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