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总结(人民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秦汉帝国
- 法家思想:以法律为中心,重视法治,代表人物为李斯。

- 战国时期的变局:列举了战国七雄,并简要介绍了秦国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 一统天下的始末:分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和影响,以及秦朝的衰落原因。

第二章希腊罗马的文明
- 古希腊城邦:讲解了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各类政治制度。

-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以及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 古罗马帝国:概述了古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和衰落的历史过程。

- 古罗马法的影响:介绍了古罗马法的特点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民族大迁徙与北欧海盗
- 民族大迁徙的背景:分析了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包括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关系。

- 北欧海盗的活动:介绍了北欧海盗对欧洲的影响,包括维京人的扩张和海上掠夺活动。

- 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讲解了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包括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

- 典型封建国家的比较:对比了英法德等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制度。

第四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的创立:讲解了的创立和基本教义,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介绍了阿拉伯帝国从麦加开始的扩张和征服,以及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

-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概述了阿拉伯文化在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繁荣和传播。

以上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详细内容请参阅教材。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4.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影响和作用 6.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进程中的问题
1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德、意、日百 废待兴,英、法实力削弱,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 (2)美国的野心: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 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形成过程 (1)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在这个体系 下,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5
3.美国主导地位的体现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布雷顿森林协定》 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 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贸易方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使美国打着互相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 关税,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9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④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⑤1993年,“马约”生效, 欧盟宣告成立。⑥1999年,欧元诞生;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的区域合作组织。 (4)影响: ①经济上,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使欧盟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 ②政治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使欧洲在国际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③在世界格局上,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专题小结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专题小结
专题脉络梳理
专 题 八
专 题 小 结
核心考 点归纳
考点一
考点二
阶段质量检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活动于1947~1995年间,既是一 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 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系由关税和贸易总
协定发展而来。是一个更具权威性、广泛性,具有独立法人 地位的正式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以贸易自由为中心,囊括当 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2.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1)1945~1995年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关贸总协定。 (2)1995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界贸易组织。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发展 概况
表现 欧盟的成立并不断发展
影响 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 合作的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 由化 ③推动世界格局进一步 走向多极化 ①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 国际合作 ②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 益者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双 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世界经 济区域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集团化 并不断发展 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并 不断发展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 全球化 组织建立 趋势迅 2001年12月11日中国被 猛发展 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1)经济区域集团化: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
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一些国家之间建 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当前不 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及全球。
(2)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
国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Biblioteka 20世 纪90 年代 以来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 (1)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美国认识到要取得世界经济 主导权 ,必须组建以 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
2.成立
(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力就业 等问题达成协议。
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 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欧 元 ( )
A.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体意识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解析:欧元的使用使欧洲普通民众感觉到了欧洲的休戚与 共,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体意识。 答案: A
2.影响
(1)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与美国、 日本 并立为世界经 济三强。 (2)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经济和 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欧元诞生的影响 ①欧元诞生提高了欧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 对欧洲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②促进了欧洲各
国改革的步伐
①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加速了全球经 对世界 济区域化的发展;扩大了国际资本市场。 ②对世界金融市场的汇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晨背关键信息 理解教 材新知 二 把握热 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教材全解读 知识大迁移
专 题 八
应用创 新演练
背核心语句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 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组织。 2.1993年,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 约》,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也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 济合作为主的组织演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 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 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 技术手段。
该图反映了 (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通过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主要反映了
世界各地资本往来的信息,说明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
全球化,D项正确。图中的信息只是说明了资本的流动,并 没有反映资本流动对单一商品出口国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故排除A、C两项;B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解析] 由“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 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知A项正 确;由“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
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可知B项正确;由“它的航程是如此
2.经过
(1)1995年11月,中国“ 复关 ”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谈判。 (2)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 多哈会议 上中 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3.影响
(1)带来机遇: ①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 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中国在许多方面带来发展机遇:
1.一对西方夫妇圣诞节专程钻进云南玉龙雪山,以为跑到 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 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演变过程:经历了从_______到________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________时期开始,长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演变原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传说中神农氏创制_____教导民众耕作;________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___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曲柄锄和大镰和___犁、_______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唐代江东(长江中下游)出现曲辕犁。

综观中国古代农具和生产技术的演变,多为量的增加,质的突破不多,长期以来农业耕作技术没有________的进步。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1)过程: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大量出现。

战国时期_____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

此后,私有土地一直呈上升趋势,土地私有制成为传统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制度。

(2)特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

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_____的方式剥削农民。

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动,只能获得耕作收获的很少一部分。

②土地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3)影响:①___________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②“_____”的理念和要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3、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_____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

______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长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统治地位。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提纲)课标要求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2、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贸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重要区域组织简表名称成立时间成员国发展过程性质(特点)东盟1967年10国(印、菲、新、马、泰,文、越、缅、老、柬)1961,东南亚联盟;1967,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创始国5个)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998年21国①1989,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②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APEC正式成立。

③1991年中国加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是仅限于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的无超越国家权力机构的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1993年①欧共体创始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②1993年:欧盟成员国12个③2004年,欧盟成员国发展到25个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立“欧共体”④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⑤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都是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

有一个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全面合作的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1992年美、加、墨签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的联盟,没有形成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但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纺织业的主要成就:原料使用先后顺序为麻葛丝棉;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冶金业的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为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制瓷业的主要成就:如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是全国的瓷都。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货币的变化,市场的扩大,商人群体的壮大。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对商业发展的限制,对商人社会地位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黄金和白银的需求增加。

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欧洲列强通过殖民扩张,获取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手工业和农业。

影响: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卷入市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兴起的原因:包括列强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解体,以及洋务运动的诱导等。

发展的阶段:经历了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等阶段,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曲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⑴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造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为满足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单元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单元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单元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至今。

1.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美国独霸资本主义的经济格局。

(1)原因: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实力普遍削弱。

②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

(2)表现: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

②通过关贸总协定了控制世界市场。

③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原因:①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②美国由于与苏联争霸使得黄金储备大大减少,实力削弱。

③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实体的崛起。

(2)表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欧共体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

(1)原因: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美、日、欧争夺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

③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国家的发展、合作和斗争。

(2)表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经济区域集团,东盟、欧佩克组织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阶段时间原因主要表现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和拓展基本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电话、电报等新式通讯技术发展;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曲折发展阶段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战、货币战盛行体系化、制度化、“半球化”阶段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与推动;美苏冷战对峙;经济区域集团与全球化既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成立;苏联被排斥;东盟、欧共体、亚太经济合作统一又对立组织等成立发展法制化、全方位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发展;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普遍实行;两极格局的解体;国际协调机制加强商品、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全球流通更为便捷、迅速;世贸组织的成立。

高中历史人民版复习课高一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图谱和重难点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复习课高一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图谱和重难点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复习课高一年级下必修二专题八知识图谱和重难点分析一、本专题知识图谱二、本专题重难点分析(一)专题内容分析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曲折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二是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难点: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影响2.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与联系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二)难点突破【难点突破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化,并由区域化所带动。

(3)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难点突破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 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
“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
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①旨在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②美元充当了世界货
币的职能
③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2] (2011·福建高考)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
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
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
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
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 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 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3.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4.影响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
化和 制度化 的发展方向。
[探究升华] 从1947年到1995年,经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
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 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 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税同期下降的政策性因素是什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影响 (1)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国际经济合作史上具有历史性的
意义,它第一次以世界性的协定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际货
币制度的规则以及执行和维护其原则的手段。 (2)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取得的协调一致,反映了各国的 需要。同时,各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本国的经济主权, 以适应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确实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一、古代希腊城邦1. 城邦的定义和特点•城邦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基本形式,由城市本身和其周围的农村地区组成。

•城邦的特点包括政治独立性、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等级制度等。

2. 希腊城邦的发展及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随着希腊城邦的发展,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民主制度。

•希腊城邦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哲学、戏剧和建筑等方面。

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1. 罗马的建立和共和制度•罗马是由奥古斯都建立的,采用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制度的特点包括两院制、元老院和平民会等。

2.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罗马帝国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扩张领土,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罗马采取的统一措施包括行省制度、市民权和教育系统等。

3. 罗马法的传承和影响•罗马法是指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体系,对后来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方面。

三、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封建公主和封臣的关系为核心。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契约和封建经济等。

2. 封建经济的运作方式•封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封建领主通过掌握土地和农民的劳动来获取经济收益。

•封建经济还包括农业生产工具、领主的征收和农民的交租等。

3. 宗教的影响和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是指16世纪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南宋的政治和军事1.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宋朝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全国各地。

•宋朝政府的特点包括科举制度、地方自治和官僚体系等。

2. 宋朝的军事改革和辽金战争•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军队在辽金战争中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

•辽金战争是指宋辽两国和金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金国灭亡。

五、元代的政治和社会1.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元朝采取了蒙古族的政治制度,由大汗统治全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的探索-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与农业革命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3.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早期文明间的贸易与交流- 战争与征服对文明的影响- 古代文明的衰落与新文明的兴起二、封建社会与中世纪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封建制度的起源- 亚洲封建社会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2. 中世纪的宗教与文化- 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扩张- 中世纪的文学与艺术3. 中世纪的结束与早期现代国家的兴起- 黑死病对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 地理大发现与世界格局的变化三、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2.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殖民扩张- 民族主义的兴起-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独立运动3.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国际联盟的建立与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联合国的成立四、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 冷战的起源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美苏冷战的背景-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2. 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与合作-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 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3. 冷战的结束与后冷战时代的挑战-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剧变-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新兴问题与全球挑战五、全球化与当代世界1. 全球化的进程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文化全球化与全球传播-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 信息时代与科技发展- 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革命- 生物技术与医疗进步-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3. 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应对策略请注意,这个总结只是一个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填充和调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点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1.背景:(1)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2)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凭借其经济、政后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同时,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

2.建立: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①时地:1944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②国家:美、英、法、苏、中等44国。

③内容:通过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3.体系的构成: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①时间:1945年。

②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③主要职能: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⑵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①时间:1945年。

②主要职能: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⑶美国权力:IFM和WB总部都在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获得最大投票权,美国取得绝对的控制权,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

4.内容(特点):即“双挂钩,一固定”:(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3)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5.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6.影响⑴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⑵消极:以美元为中心,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7.崩溃: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西方国家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制,代替了原来的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专题主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2)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过程:(1)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2)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3)★建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时间、地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了解即可)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

(由八个字再扩大)4、★“作用: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影响?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二、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欧盟的成立。

1、原因:(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5)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地域相连,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过程:(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4)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5)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6)欧盟扩大: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2004年25个。

3、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四、欧洲联合的影响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三强②政治上:使欧洲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③世界格局: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五、★欧元的启动?(1)1969年,欧共体正式决定把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共同体的奋斗目标。

(2)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3)2000年批准希腊进入欧元区;(4)2002年1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及性质1、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过程:(1)1988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2)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1993年,签署了关于环保和劳工的补充协定;(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首次提出:澳大利亚总理霍克★2、成立:1989,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12个成员国:美、日、加、澳、新西兰、韩国、东盟等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4、1993年,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西雅图召开,中国在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十六字原则。

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七、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进步化,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八、★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2、认识(影响):(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九、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

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一、★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发展及作用1、★由来及发展: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1)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后意大利首先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2)1993年底,把多边贸易组织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3)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咯什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宗旨: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特点: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4、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5、★意义:(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2)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原因、影响和作用1、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1)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2)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3)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原因:(1)中国需要世界。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

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2)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

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3、影响:(1)机遇:①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②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③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维护合法权益;⑤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3)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三、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本质、表现及评价?1、原因:(1)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联系世界更加紧密,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2)跨国公司和各国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3)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型跨国公司的增加、国际分工的成熟、世界市场的扩大。

4、★“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也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机遇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从挑战来看,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因此,发展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同时,面对挑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订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进程中的问题(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趋势: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型跨国公司的增加、国际分工的成熟、世界市场的扩大。

2、问题(影响):(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③环境污染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开始;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大规模殖民扩张,东方成为西方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