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备考整理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码与译码(Encoding & Decoding):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创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米德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象征行为的研究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1、群体暗示(group suggestion)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
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
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2、群体感染(group contagion)•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
•
•(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群体模仿
•模仿可分为两类:无意识模仿、有意识模仿。
•集合行为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模仿。 2.“匿名性”(Anonymity)•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
自我控制能力。
•
•
•(三)集合行为的“信息流”: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
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
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
•(四)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 1.环境监视(surveillance)——向受众提供新闻。• 2.社会协调(correlation)——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
• 3.社会遗产传承(transimitters of culture)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 2.解释和规定——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 3.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
• 4.提供娱乐
•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授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
•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
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
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
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区分。
•
•刻版印象(Stereotype)★刻版印象(Stereotype)
•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
情。
•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版印象,一
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版印象,
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麦克卢汉McLuhan的媒介三论
•1、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
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
义的讯息。(1)媒介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以及思维方式。(2)媒介改变着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
系
•2、媒介人的延伸Media as the extension of body 电子
媒介之前的媒介是人的某个感观的延伸。这种延伸造就了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
•电子媒介延伸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此种延伸使人整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热媒介”与“冷媒介” Cold media & Hot media “热媒介”是那些讯息鲜明度高,不需补充和想象的参与就可完成接受信息的活动。如广播、电影、清晰的照片、印刷品、通俗歌曲等。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如手稿、电视、电话、演讲等。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
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人” (gatekeeper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Liberalist Theory):又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念,即认
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行业。
–
–社会责任理论(Theor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民主参与理论(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主要观点
–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A.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C.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D.与大规模、单向、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e);(一)传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