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推论大全精编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1.代数定理-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分配率:a×(b+c)=a×b+a×c。
-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a^m)÷(a^n)=a^(m-n)。
-幂的乘法:(a^m)×(a^n)=a^(m+n)。
2.平方根公式-设a≥0,则√a×√a=a。
-若a≥0,则√(a^2)=a。
3.线性方程- 设a ≠ 0,方程 ax + b = 0 的解是 x = -b/a。
- 形如 ax + b = cx + d 的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x = (d - b)/(a -c)。
4.角度定理-外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则这两个内交角互为同位角,两个外交角互为同位角。
5.平行线和三角形定理-同位角、内错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截割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定理: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中,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几何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它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各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7.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换分数: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数。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化为百分数。
-比例:设a:b=c:d,称a和b为比例的两个项,c和d为比例的两个对应项。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7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集锦
一、有理数1、相反数与绝对值(1)数a的相反数是-a。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a(a>0),(2)绝对值计算∣a∣= 0(a=0),-a(a<0),a(a≧0),a(a>0),或∣a∣=或∣a∣=-a(a<0),-a(a≦0)2、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3、有理数的运算4、有理数运算律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作a ×10n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即1 ≤| a| <10,n 是正整数.二、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时,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的加减法则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若有括号,就要先去掉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直到结果中没有同类项为止.三、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 ,那么a+c=b+c ,a-c=b-c(2)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那么a c =bc (c ≠0)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四、几何图形初步1、直线、线段公理(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角五、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与垂线2.平行线3.命题、定理、证明六、实数1、平方根和立方根2、实数的性质(1)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七、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P(a,b)①点在第一象限,则a>0,b>0; ②点在第二象限,则a<0,b>0;○3点在第三象限,则a<0,b<0; ④点在第四象限,则a>0,b<0 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 P(a,b)①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 ; ②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P(a,b) ①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a,-b );○2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相同,即(-a ,b ); ○3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即(-a,-b ) 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1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八、二元一次方程组a 1x+b 1y=c 1,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a 2x+b 2y=c 2.(1) 当a 1a 2 ≠b 1b 2(a 2,b 2≠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2) 当a 1a 2 =b 1b 2 =c 1c 2 (a 2,b 2,c 2≠0)时,方程组有无数组解.(3) 当a 1a 2 =b 1b 2 ≠c 1c 2(a2,b2,c2≠0)时,方程组无解.九、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那么a ±m>b ±m.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a<b )数轴表示解集口诀x>a ,x>bx>b同大取大x<a ,x<bx<a同小取小ababa ba b十、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2)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十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角形的判定2.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十二、轴对称1.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2.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十三、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幂的有关法则2.乘法公式3.因式分解十四、分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A B =A ·M B ·M ,A B = A ÷M B ÷M (其中M 是不等于0的整式) 2.分式的运算法则(1)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即b a ·d c =bdac .(2)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 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b a ÷d c =b a ·c d =bcad.(3) 乘方法则: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为正整数).(4) 加减法法则: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a c ±b c =a ±bc: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即a b ±d c =ac bc ±bd bc =ac ±bdbc.十五、二次根式十六、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 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十七、平行四边形1.几种特殊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2.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半.十八、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Oxy OxyOxyOxy Oxy Oxy十九、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1) 平均数: 对于n 个数n 个数的平均数. (2) 加权平均数:若n 则x 1w 1+x 2w 2+…+x n w nw 1+w 2+…+w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 数据的波动程度(1)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 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 2来表示,计算公式x 1-⎺x )2+(x 2-⎺x )2+…+(x n -⎺x )2]. (3) 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公式:. 二十、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x 2+bx+c=0(a ≠0) 的判别式△= b 2-4ac .(1)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 没有实数根.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为x 1,x 2, 则有二十—、二次函数2. 二次函斂y=a(x-h)+k(a ≠0)的性质3. 二次函数y=ax +bx+c 的性质(1) a 的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 ○1开口向上○2开口向下。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 x x x x n ;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2s =222121.....n x x x x x x n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s =222121.....n x x x x x x n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初中数学定理推论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推论公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常见的定理、推论和公式:(以字母顺序排列)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两边的平方和。
定理表述: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的长度为c,则有a^2+b^2=c^22.因式分解公式:用于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子的乘积。
公式表述:a^2-b^2=(a+b)(a-b)。
3.幂的指数运算法则:a^m*a^n=a^(m+n)(a^m)^n=a^(m*n)a^(-m)=1/a^m其中,a为实数,m和n为整数。
4.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线性质:平行线与一条横线相交时,对应的内、外、同旁角分别相等。
夹角性质:直线与一对平行线相交,所夹的对应角相等。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定理表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
6.合并同类项原则:将多项式中相同的项合并,简化计算。
7.弧长公式:公式表述:圆心角为θ的弧长L可通过计算公式L=r*θ得到,其中r为圆的半径。
8.相反数的性质:英文表述:Additive Inverse Property性质表述:任何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等于零。
9.相等三角形的性质:任意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对应的角度和对应的边长都相等。
10.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条边的比值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定理表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与任意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之比等于对应的角的正弦值。
公式表述:sinθ = 对边 / 斜边12.直角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定理表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
公式表述:c^2=a^2+b^213.直角三角形的正切定理:定理表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比值等于对应的角的正切值。
公式表述:tanθ = 直角边1 / 直角边214.分数的运算:加法:a/b + c/d = (ad + bc) / bd减法:a/b - c/d = (ad - bc) / bd乘法:a/b * c/d = ac / bd除法:(a/b) / (c/d) = ad / bc。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其中k是斜率,b是y轴截距。
2. 二次函数的公式:y = ax² + bx + c,其中a≠0,a、b、c是实数。
3.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a/sinA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4.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C是夹角。
5. 三角函数的正切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tanA = a/b,tanB = b/a,tanC = c/b,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 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6. 对数的性质: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log(A^m) = m·logA,其中A、B为正实数,m是实数。
7.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
8.平方根性质:√(a·b)=√a·√b,√(a/b)=√a/√b,其中a、b都是非负实数。
9.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它们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10.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C(n,n-1)·a·bⁿ⁻¹+C(n,n)·bⁿ,其中C(n,k)为组合数。
11. 最大公约数性质:如果a能整除b且a能整除c,那么a能整除b和c的最大公约数gcd(b, c)。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定理推论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定理推论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等一切与运算和度量有关的概念和规律。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公式、定理、推论和归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初中数学。
一、代数公式:1.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0 * a^n + Cn1 * a^(n-1) * b^1 + Cn2 * a^(n-2) * b^2 + ... + Cnk * a^(n-k) * b^k + ... + Cnn *b^n2.平方差公式:(a+b)*(a-b)=a^2-b^23.平方根公式:(a+b)*(a-b)=a^2-b^2二、几何公式: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a^2+b^2=c^2,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的长度。
2.相似三角形定理:(1)AAA相似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的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SAS相似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条边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SSS相似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
4.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 * cos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夹角的角度。
5.正弦定理:A=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6.弧长公式:L=rθ,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θ为圆心角的弧度数。
7.扇形面积公式:S=1/2*r^2*θ,其中S为扇形的面积,r为半径,θ为圆心角的弧度数。
三、推论与定理:1.同位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所交叉时,同位角相等。
2.内切圆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之比的一半。
3.外接圆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三角形三边长度的乘积与面积的比的一半。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a b a b= ⎩⎨- a (a < 0)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 实数的性质:1 ①实数 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 a 的倒数是 (a≠0);a②实数 a 的绝对值:⎧a (a > 0)⎪a ⎨0(a = 0)⎪- a (a < 0) ③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 (a≥0,b≥0);= (a≥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 a = ⎧a (a ≥ 0) ⎩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 a n = a m +n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 a n = a m -n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 )n = a n b n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 a 0 = 1 (a≠0);ab a b a 2- b + b 2- 4ac ± ⑤负整数指数: a -n = 1a n(a≠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a + b )(a - b ) = a 2 - b 2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 它们的积的 2 倍,即(a ± b )2 = a 2 ± 2ab + b 2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a 式,分式的值不变,即b = a ⨯ m ; a b ⨯ m b ac ac= a ÷ m b ÷ m,其中 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 ⋅ = ;b d bda c a d ad③分式的除法法则: ÷b d = ⋅ = bc (c ≠ 0) ; bc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 ( a b )n = a b na b(n 为正整数);a ± b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 = ;c c ca d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cb 2. 方程与不等式= ab ± cd ;bc①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a≠0)的求根公式:x = (b 2 2a - 4ac ≥ 0)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 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 c = 0 (a≠0)的根的判别式: ∆ > 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 x 1 、 x 2是方程 ax 2 + bx + c = 0nb c (a≠0)的两个根,那么 x 1 + x 2 = - a, x 1 x 2 = a;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 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 与直线 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 y=kx+b (k≠0),则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 y = kx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竞赛公式及定理精简版
一般定理及公式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n-2n-2)³180° )³180°2、推论、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360° 提供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学习数学相3、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4、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5、等腰梯形判定定理、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6、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 L=(a+b a+b))÷2 S=L³h 7、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a:b=c:d,那么那么ad=bc ad=bc 数如果ad=bc,ad=bc,那么那么a:b=c:d8、合比性质、合比性质 如果a /b=c b=c//d,d,那么(a±b)/b=(c±d)/那么(a±b)/b=(c±d)/那么(a±b)/b=(c±d)/d d9、等比性质、等比性质 如果a /b=c b=c/d=…=m/n(b+d+…+n≠0),那么(a+c+…+m)/(b+d+…+n)=a /d=…=m/n(b+d+…+n≠0),那么(a+c+…+m)/(b+d+…+n)=a /d=…=m/n(b+d+…+n≠0),那么(a+c+…+m)/(b+d+…+n)=a1010、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111、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212、相交弦定理、相交弦定理、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3、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414、切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长的比例中项1515、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616、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717、①两圆外离、①两圆外离、①两圆外离 d d d>>R+r R+r ②两圆外切②两圆外切②两圆外切 d=R+r d=R+r d=R+r 数③两圆相交③两圆相交 R-r R-r R-r<<d <R+r(R R+r(R>>r) ④两圆内切④两圆内切④两圆内切 d=R-r(R d=R-r(R d=R-r(R>>r) r) ⑤两圆内含⑤两圆内含d <R-r(R R-r(R>>r)1818、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919、定理、定理、定理 正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 边形分成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2020、正三角形面积√3a/、正三角形面积√3a/、正三角形面积√3a/4 4 4 ,,a 表示边长表示边长2121、弧长计算公式:、弧长计算公式:、弧长计算公式:L=n L=n πR /180 180 4 a3 ~0 @/ M/ q. B4 p7 O2222、扇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公式:S S 扇形扇形=n =n πR 2/360=LR 360=LR//2 2 数学论坛2323、内公切线长、内公切线长、内公切线长= d-(R-r) = d-(R-r) = d-(R-r) 外公切线长外公切线长外公切线长= d-(R+r) = d-(R+r)三角函数定理及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 A sin(A+B)=sin A²²cos B+cos A cos B+cos A²²sin B sin(A-B)=sin A sin B sin(A-B)=sin A²²cos B-sin B cos B-sin B²²cos A cos(A+B)=cos A cos(A+B)=cos A²²cos B-sin A cos B-sin A²²sin B cos(A-B)=cos A sin B cos(A-B)=cos A²²cos B+sin A cos B+sin A²²sin B tan(A+B)=(tan A+tan B)/(1-tanAtanB) tan(A-B)=(tan A-tan B)/(1+tan A ²tan B) cot(A+B)=(cot A cot(A+B)=(cot A²²cotB-1)/(cot B+cot A) cot(A-B)=(cot A cotB-1)/(cot B+cot A) cot(A-B)=(cot A²²cot B+1)/(cot B-cot A)倍角公式倍角公式tan 2A=2tan 2A=2²²tan A/(1-tan 2A) cot 2A=(cot 2A-1)/2tan A/(1-tan 2A) cot 2A=(cot 2A-1)/2²²cotAcos 2a=cos 2a-sin 2a=2cos 2a=cos 2a-sin 2a=2²²cos 2a-1=1-2cos 2a-1=1-2²²sin 2a半角公式半角公式sin(A/2)=√((1sin(A/2)=√((1-cos A)/2) sin(A/2)=--cos A)/2) sin(A/2)=--cos A)/2) sin(A/2)=-√((1√((1√((1-cos A)/2) -cos A)/2)cos(A/2)=√((1+cos(A/2)=√((1+cos A)/2) cos(A/2)=-cos A)/2) cos(A/2)=-cos A)/2) cos(A/2)=-√((1+√((1+√((1+cos A)/2) cos A)/2)tan(A/2)=√(((1tan(A/2)=√(((1-cos A)/(1+cos A)) tan(A/2)=--cos A)/(1+cos A)) tan(A/2)=--cos A)/(1+cos A)) tan(A/2)=-√((1√((1√((1-cos A)/(1+cos A)) -cos A)/(1+cos A)) cot cot(A/2)=√((1+cos (A/2)=√((1+cos (A/2)=√((1+cos A)/((1-cos A)/((1-cos A)) cot(A/2)=-A)) cot(A/2)=-A)) cot(A/2)=-√((1+cos √((1+cos √((1+cos A)/((1-cos A))和差化积和差化积2sin A 2sin A²²cos B=sin(A+B)+sin(A-B) 2cos A cos B=sin(A+B)+sin(A-B) 2cos A²²sin B=sin(A+B)-sin(A-B)2cos A 2cos A²²cos B=cos(A+B)-sin(A-B) -2sin A cos B=cos(A+B)-sin(A-B) -2sin A²²sin B=cos(A+B)-cos(A-B)sin A+sin B=2sin((A+B)/2)cos((A-B)/2 cos A+cos B=2cos((A+B)/2)sin A+sin B=2sin((A+B)/2)cos((A-B)/2 cos A+cos B=2cos((A+B)/2)²²sin((A-B)/2)tan A+tan B=sin(A+B)/cos A tan A+tan B=sin(A+B)/cos A²²cos B tan A-tan B=sin(A-B)/cos A cos B tan A-tan B=sin(A-B)/cos A²²cos Bcot A+cot B cot A+cot B²²sin(A+B)/sin A sin(A+B)/sin A²²sin B -cot A+cot B sin B -cot A+cot B²²sin(A+B)/sin A sin(A+B)/sin A²²sin B某些数列前n 项和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1)=n2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13+23+33+43+53+63+…n3=n2(n+1)2/4 =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 1*2+2*3+3*4+4*5+5*6+6*7+…+n(n+1)=n(n+1)(n+2)/3一些平面几何的著名定理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2、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的两部分4、四边形两边中心的连线的两条对角线中心的连线交于一点、四边形两边中心的连线的两条对角线中心的连线交于一点5、间隔的连接六边形的边的中心所作出的两个三角形的重心是重合的。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sin A =∠A 的对边cos A =∠A 的邻边① ∠A 是 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tan A = ∠A 的对边斜边 ,∠A 的余弦: 斜 边 ,∠A 的正切:∠A 的邻边; 并且 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 ∠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② 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铅垂高度=ℎ ℎ③ 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④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l .设坡角为 α,则 i =tan α=l . l二、二次函数: y = ) 1.定义:一般地,如果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 ℎ,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 0。
y = ax 2 + bx + c = a(x + b )2 + 4ac ‒ b2(‒ b , 4ac ‒ b 2) x = ‒ b(1)公式法:2a4a,∴顶点是 2a4a,对称轴是直线2a(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 a (x ‒ ℎ)2+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 = ℎ(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y ) (x ,y ) x = x 1 + x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 、 2 (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2 4.抛物线y = ax 2 + bx + c 中,a ,b ,c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b a y = ax 2 + bx + c x =‒ bb = 0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2a ,故:① 时,对b > 0a b< 0 a称轴为 y 轴;②a (即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a (即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 0时,y=c ,∴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 =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 0,与 y 轴交于负半轴b < 0α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推论结论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推论结论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理、推论和结论。
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数学常用的公式、定理、推论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一、常用公式1.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总和/数据个数2.相反数公式:a的相反数为-b,b的相反数为-a。
3.两个数的和等于它们的差加上它们的和的一半:a+b=(a-b)+a+b)/24.两个数的差等于它们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的一半:a-b=(a+b)-(a-b)/25.a的n次方的倒数等于a的-n次方:a的n次方的倒数=1/a^n二、常见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两个边长的平方和。
c^2=a^2+b^22.中线定理:三角形中,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中点的线段被称为中线,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交点离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5.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A+∠B=180°6.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公式:弧度=角度*π/180角度=弧度*180/π三、常见推论1.相邻角是补角,即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
2.锐角三角函数的值在[0,1]之间,且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3.勾股定理的推论:直角边平方和大于斜边的平方,直角边平方和小于斜边的平方。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是互补角。
5.扇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弧长*半径)/26.球的体积公式:球的体积=(4/3)*π*半径^3四、常见结论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对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交于一点。
3.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根号a * 根号b = 根号(ab)根号a/根号b=根号(a/b)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首项+尾项)*项数/2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公差*(n-1)以上就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定理、推论和结论的归纳总结。
(完整)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推荐文档
一、空间与图形(一)图形的认识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直线、线段、射线、角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两点确定一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角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断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角的关系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至少要找一条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3.角边角公理( ASA)4.推论(AAS)5.边边边公理(SSS)6.斜边、直角边公理(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③推论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等腰三角形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④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 、c 有下面关系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1、几何定理:
(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长的乘积:a2=b2+c2(2)梯形面积=底边*高/2
(3)三角形面积=底边*高/2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圆形的面积=πr2
(7)椭圆的面积=πa*b
(8)任意多边形的面积=1/2*a*h
(9)平行四边形面积=对边乘积/2
(10)三角形的周长=a+b+c
(11)正多边形的周长=边数×边长
(12)圆的周长=2πr
(13)椭圆的周长=2π(a+b)/2
(14)正方体的表面积=6a2
(15)正方体的体积=a3
(16)长方体的表面积=2(a+b)h
(17)长方体的体积=a*b*h
(18)圆柱的表面积=2πr(r+h)
(19)圆柱的体积=πr2h
(20)圆锥的表面积=πrl+πr2
(21)圆锥的体积=πr2h/3
(22)球的表面积=4πr2
(23)球的体积=4/3πr3
2、数列定理:
(1)等差数列之和Sn=n(a1+an)/2
(2)等比数列之和Sn=a1(1-qn)/(1-q)
(3)调和数列之和Sn=n2/2(a1+an)
(4)加绝对值的调和数列之和Σ,a,=n(2a1+n-1da/2 ) 3、代数定理:
(1)多项式乘积与乘积分配律:(a+b)(c+d)=ac+ad+bc+bd (2)二次多项式求根公式:X1,2=[-b±√(b2-4ac)]/2a。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1.定理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2-x1)²+(y2-y1)²]。
2.定理2:两点之间的中点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的中点公式为M[(x1+x2)/2,(y1+y2)/2]。
3.定理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平行于x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y1-y2;平行于y 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1-x24.定理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5.定理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边长度满足a²+b²=c²,则该三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定理6: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每条边的长都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7.定理7:矩形的性质矩形相对的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8.定理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角互补(和为180°)。
9.定理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
10.定理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底角也相等。
11.定理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60°。
12.定理12: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13.定理1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14.定理14:同心圆的面积公式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比为(r1/r2)²。
15.定理15:棱台的体积公式棱台的体积公式为V=(1/3)Ah,其中A为底面积,h为高。
16.定理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A = 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
初中七、八年级数学公式、定理、推论
七年级部分(一)1、在同一平面内,有且 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所示:(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1、性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若a ∥ b, a ∥ c 那么 b ∥c2、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三)实数1、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即0的平方根是02、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1,即 03=0 , 3 =1, −13=-13、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即a 的平方根是± a 24、数a 的相反数是-a ,a 为任意实数。
5、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如︳-2︳=-(-2)=2八年级部分(一)三角形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3、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二)多边形1、n边行内角和为(n-2)×1800如六边形的内角和是(6-2)×18002、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0(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SAS ASA AAS(四)角平分线上的性质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OC是∠AOC的角平分线,CD⊥OA CE⊥OB∴PD=PE2、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角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CD=CE,CD⊥OA CE⊥OB∴C点在角平分线OC上(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L垂直平分AB, 点P在直线L上∴ PA=PB(六)整式的乘法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0);a1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a≥0,b≥0);b a ab ⋅=(a≥0,b >0);ba ba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为正整数);n m n m a a a +=⋅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 、n 为正整数,m>n );n m n m a a a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为正nnnb a ab =)(整数);④零指数:(a≠0);10=a⑤负整数指数:(a≠0,n 为正整数);n naa1=-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m b m a b a ⨯⨯=m b m a b a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c d b a d 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为正整数);n nn ba b a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a≠0)的求根公式:02=++c bx ax )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c b 42-=∆(a≠0)的根的判别式:02=++c bx ax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0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是方程1x 2x 02=++c bx ax(a≠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期末考前吃透至少提高20分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期末考前吃透至少提高20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推论大全精编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 <r 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r)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147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148平方差公式:(a+b)(a-b)=a^2-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