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讲义核心人物及其思想
知识管理核心人物及其思想
![知识管理核心人物及其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545fcde24afe04a1b071de27.png)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4
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会把员工看作是收益的最重要的创造者,企业的 人 力资源花费是投资行为。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员工时常是被更为简单地看 作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之一。 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知识,即新的知识资产,而不仅 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 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提供服 务和生产产品的显著不同。 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时代的收益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 的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 of scope)。 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 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 构。
知识管理核心人物及其思想
一、国外知识管理核心人物及其思想
(一)战略流派
知识管理战略是战略管理与知识管理交叉整合的产物, 主要研 究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有效整合资源, 发挥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本流派研 究的重点。该学派理论基础主要是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基于资源的企 业理论(如资源基础理论)和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 如动态能力理 论),研究领域包括创新能力、学习积累和知识传递,知识资源的 整合等方面,研究目的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活动来获得持续的竞争 优势。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5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6
已开发的方法,工具和程序:
与大多数学术界人士和顾问师不同,斯威比在自己的公司实现和检验了他的理论和 概念。他自己的经验使他对通过信息以及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知识的有效性产生怀 疑,于是他通过开发各种工具来帮助全世界的企业经理和顾问咨询师们学习并在实 践中实现知识管理。部分工具包括: 无形资产监控表(IAM),测量无形资产的概念体系和实际程序 探戈(TANGO),学习如何管理和经营知识型企业的沙盘演练系统,全球有超过3万 经理人员受过培训 探戈-网络版() 开发企业知识战略的过程辅助系统(KMAP) 合作氛围测量数据库,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和比较组织内部的合作文化(知识 管理文化),数据库包含有各类组织的数据可以用来横向比较。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第六章-管理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第六章-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bcb80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第六章管理知识第一节管理概述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一)古典管理阶段1.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将管理由一种经验发展为一门学科),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研究的主要是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效率)。
他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1912)。
泰勒使管理由经验发展为一门科学。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将每个工人安排到与其相适应的岗位,这样他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标准化管理(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挖掘工人潜力,这就需要将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腥草一种共性/规律性的东西,即标准化,这样在管理中就可以形成一种科学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将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工具和时间进行合理搭配,消除种种不合理因素,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共性的管理方法,再利用经验和技巧将其标准化,所有工人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工作,工作效率就能提高。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大家工作量的多少或贡献大小与工资匹配,提高工作积极性。
)”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改变劳资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只有双方密切合作,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工人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资,资本家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行职能工长制。
2.法约尔法约尔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是管理整个企业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使用于其他各种组织,因而他的管理理论被叫做“一般管理理论”(因其理论不仅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用于行政单位,具有普适性)。
《企业知识管理》第二章: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
![《企业知识管理》第二章: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96e117fad6195f312ba669.png)
第五代:知 识作为资产
协作创新系 统 万花筒式的 动态变化 智力/影响 共生网络化 自我管理
职能 结构 人 过程 技术
成本分摊 矩阵式
平衡风险/收益
分布式合作
行动前的合 结构合作 作 由项目到项 目标化的研 目的基础 究与开发 数据为基础 信息为基础
反馈回路和 跨边界学习 “信息存留” 和知识流 智能技术为 竞争性武器 智能知识处 理者
研究的侧重点:传播、解释、人力资源的研究 研究的缺陷:一是,概念不确定;二是,人力资本与资本 的界限不清,造成了资本概念的混乱,进而导致人力资本入 股观点的出现;三是,重知识,轻技能;四是,缺乏实证分 析。 正确的研究路径:
总结:人力资本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不同时代首要管理资源的演变 第一代:产 品作为资产
●
信息管理理论
A、知识管理来源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三个层面: 信息管理的功能: 信息管理的目标: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卢泰宏教授和
D.A.Marchard)
B、信息管理的不足与知识管理的提出 信息管理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对 信息管理的扬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②以技术为中心到优先考虑基于过程的
组织学习。
③管理重心由知识的共享、传递到新知
识的持续生产和创新。
二、知识管理战略的三大导向和七大研究学派
1、结构图
2、不同学派的知识管理重点 3、知识管理战略观点 ①3种维度:知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战 略性知识管理。
②企业的SWOT模式 A、SWOT模式的基本概念 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Threat)模式(Andrew,1971)是最传统的战略 分析模式。
世界主要管理学家简介及其主要思想1
![世界主要管理学家简介及其主要思想1](https://img.taocdn.com/s3/m/4963b340a8956bec0975e398.png)
1、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法国1841-1925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法国科学管理专家。
管理学先驱之一法约尔的管理功能理论认为管理功能包括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
管理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是: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核心)。
管理不是专家或经理独有的特权和责任,而是企业全体成员(包括工人)的共同职责,只是职位越高,管理责任越大。
他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14条管理原则,即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公益高于私利、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其主要内容包括:任何一个下属组织只应该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这是组织统一行动,协调力量和一致努力的必要条件;从最高权力层直至低层管理人员应组成类似金字塔式的组织,使发出命令、解决争端和传递信息都经过法定的渠道;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的极限一般为12个;组织应自上而下地管理,最终的管理责任在上层,而不是将管理责任分散,甚至消失在下层;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共存,责任是权力的自然结果和必不可少的对等物,责任下放了,权力也必须下放。
法约尔的管理功能理论在欧洲有深远的影响,也曾为美国传统行政学派所接受。
2、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09.11.19~2005.11.11)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
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5d30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b.png)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在当代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有效地运用和管理知识来提升个人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理念是什么?知识管理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知识管理的理念知识管理是一个包含很多维度的理念,其中最核心的是人、信息和技术。
具体来说,知识管理主张人作为知识的主体,应该在知识的获取、分享、使用、演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人作为知识资本的持有者,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发展。
此外,知识管理还强调信息和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和手段。
知识管理理念主张,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在线协同工作、社交媒体、在线课程等手段广泛运用。
知识管理理念最终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工具,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知识管理的方法1.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传承传统知识管理最基本的方法。
她依靠于视频、问答社区、群组和社交媒体等辅助工具,让员工和其他组织成员之间能够分享信息和知识,提高沟通和相互学习的效率。
2.知识普及知识普及是知识管理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她依赖于能够快速调整的教育和最优化的在线培训资源,使组织成员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和掌握其他部门的系统和制度,以提高组织的协作效率。
3.知识管理软件知识管理软件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可以成为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能够收集、组织和存储可用的知识,并能以一种易用和便捷的方式使知识相互访问。
这在一个分布式办公的时代里尤为重要,让所有的组织成员随时都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
4.团队知识分享会团队知识分享会可以汇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知识分享,互相提供解决方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同时,她让一些方案、尝试和成果相互竞争,来提高品质,加快运作的迭代周期。
总之,知识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对于每一个个人,也是一种不停进步的方式。
企业和个人需要结合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发展,提升能力和竞争力。
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
![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71a4d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人类关于知识的认识和探究几乎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久远,但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的兴起则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
在这个阶段中公认的关键性人物包括瑞典企业家与财经分析家卡尔-爱立克斯威比博士, 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博士(Peter F. Drucker)和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博士(Ikujiro Nonaka)。
这三位处于当今知识管理第一梯队的大师级人物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时代先知,三位大师在这个时期的创造性工作各具特色。
德鲁克博士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和百科全书式的管理理论大师。
他的远见卓识对于二十世纪的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
德鲁克是最早感知和预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人物之一。
基于二十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这一事实, 他提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的劳动生产率。
他的著作对广大管理人员理解、认识知识经济, 接受知识管理以及现代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野中郁次郎博士深入研究了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经验, 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1991, 1995年), 这个模式已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基础理论。
野中郁次郎特别强调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知识环境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
与上述两位学院派出身不同, 斯威比博士既是企业家又是企业分析家的背景, 导致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践色彩。
在1979年以后的15年内, 他一手创办和经营了北欧最大的出版集团, 同时还是著名的市场分析家, 他的分析报告是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市场上最重要的指南(定期发表在财经杂志上)。
管理工作本身以及对知识型上市企业的分析使他最早感觉到知识和以知识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与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作用。
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
![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ce8f0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6.png)
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规划、指导和控制组织的活动和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如领导力、决策、沟通、团队建设、战略规划等。
在管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重要的管理学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和观点,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位重要的管理学人物及其理论思想。
1. 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管理过程归纳为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这五个基本功能,并认为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还提出了权力、权威和责任三个重要概念,强调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法约尔的理论思想对后来的管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界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和维持一个有效的组织。
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管理者的职能、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经济等。
他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把员工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
3. 亨利·明斯伯格亨利·明斯伯格是心理学家兼管理学教授,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机-满足理论”,对员工的动机与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员工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类型,满足员工的内部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工作表现。
4. 弗雷德里克·泰勒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他将管理过程视为科学,并强调管理者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可以进行工作的标准化和最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只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的理论思想的概述,还有许多其他的管理学人物也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亨利·密茨伯格、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彼得·棕居斯等。
50位管理学家及其思想
![50位管理学家及其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0f3184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9.png)
50位管理学家及其思想影响世界管理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要贡献:劳动分工、“共同利益”的观点,提出分工理论,著有《国富论》由于每个个人都会尽力把他的资本用以支持并管理国内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于是便能达到最大的价值;每个个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扩大。
确实,他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
由于宁愿支持国内的产业而非国外的产业,他只是盘算着他自己的安全;他管理产业的方式在于使其生产的价值能够最大化,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些常见的情况下,经过一双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也同时促进了他原先无意达成的目标。
并非出自本意并不代表就对社会有害。
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装增进公共利益而干预贸易的人所达成的。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后世的经济学家认定是“古典经济学”的开端。
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成为每个经济学者列为专业必读的书本。
2.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主要贡献: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人本管理的先驱欧文对管理学中的贡献是,摈弃了过去那种把工人当作工具的做法,着力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诸如提高童工参加劳动的最低年龄;缩短雇员的劳动时间;为雇员提供厂内膳食;设立按成本向雇员出售生活必需品的模式,从而改善当地整个社会状况。
欧文的哲理是:良好的人从事管理会给雇主带来收益,因而这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欧文在给其属下的一个指示中宣称:“你们中有许多人从长期的生产经营中体验到了结构坚固而且设计精致、制造完美的机器的好处。
如果说,对无生命的机器给予细心照顾尚能产生有利的效果,那么如果你们以同样的精力去关心其构造奇妙得多的有生命的机器,那么还会有什么事办不成呢?”3.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主要贡献:理论集中在科学管理方面,制订工作定额;选择第一流工人;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精神革命。
管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家与他们的理论
![管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家与他们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48c82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1.png)
管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家与他们的理论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广泛的理论和思想,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理论家。
本文将介绍几位管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并逐步详细阐述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一、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个人利益的驱动。
他的理论对于管理学领域理解市场机制、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具有重大影响。
二、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科学管理》提出了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原则。
泰勒主张通过详细分析工作流程,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他强调了工作分工和合理分配任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生产率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他的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和组织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现代企业的实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被公认为管理学的经典著作。
德鲁克关注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来有效管理组织。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管理、创新和领导力的理论,对于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贡献巨大。
四、亨利·福特(Henry Ford)福特是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生产线理念的倡导者。
他引入了流水线生产的概念,使汽车制造工艺变得高效和标准化。
福特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能,使汽车制造业成为现代工业的代表。
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生产管理、工业流程和效率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温斯顿·丘奇(Winston Churchill)虽然丘奇主要以政治家身份为人们所熟知,但他的领导力和战略管理思想对于管理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丘奇是二战时期的杰出领导者,在战争中展现了坚韧的意志和卓越的决策能力。
知识管理代表人物德鲁克
![知识管理代表人物德鲁克](https://img.taocdn.com/s3/m/549e6623647d27284b73511b.png)
知识管理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2005,另译“杜拉克”),奥地利裔美国人,现代管理学奠基人,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宗师。
他一生致力于管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出版过35本书,并被译为20 多种文字,传播至各个国家。
他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的学者。
一.知识社会观是德鲁克知识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1.1知识社会的特征德鲁克认为,下一个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社会。
未来的组织将是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其最大难题和挑战是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将是其主要资源。
知识社会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经济挑战,也就是知识工人的生产率;二是社会挑战,即非知识工人的生产率。
(1)知识资本。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是唯一稀缺资源。
100 年来,知识的应用可以分为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知识被应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
系统的知识与传统手工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了技术,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
在第二个阶段里,知识被率先应用于研究、分析和作业工程中,从而引发了生产力革命。
第三阶段起始于“二战”结束以后,在这一阶段里,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德鲁克称之为管理革命。
从这3 个阶段来看,知识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转变,知识正在从目的转变为一种资源,转变为一种取得成果的手段。
(2)教育———获得知识成为在知识社会中获得工作和社会地位的首要条件。
在知识社会中,一个人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依赖于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量。
知识社会中,教育将成为经济和政治的中心,知识库中心成为核心,人们致力于改善获取知识的方式。
(3)没有边界,向上流动。
首先,知识的流动比资金更容易。
知识社会是向上流动、潜在地不受限制的人类社会。
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它使知识能即时传播,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
每个人都能通过相应的学习过程———知识转移而获取任何知识。
(4)知识社会的社会结构即将发生改变。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ac914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a.png)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的采集和加工:知识管理首先需要对知识进行采集和加工,包括从各种来源获取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和编辑等过程,以便将知识转化为可供利用的形式。
2. 知识的存储和积累:知识需要被有效地存储和积累,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地检索和获取。
因此,知识管理需要建立知识库,对知识进行分类、编码和存储,并确保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因此,知识管理需要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将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并鼓励员工共享知识和经验。
4. 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知识管理需要建立知识应用机制,鼓励员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总之,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知识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共享和应用等方面展开的,旨在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世界管理大师及其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af945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a.png)
世界管理大师及其思想管理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世界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管理大师,他们通过独特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为组织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世界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1.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注重组织的人本主义,他认为人是组织的最重要资源。
他提倡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体需求,并通过激励、培训和激发创新来提高员工绩效。
他还强调管理者应该关注整体系统,注重战略规划和长远目标的制定。
2. 泰勒(Frederick W. Taylor)泰勒被公认为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泰勒认为,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和工作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的工作质量。
他强调通过分工和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最大利益。
3. 麦格雷戈尔(Douglas McGregor)麦格雷戈尔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对组织行为有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XY理论”,认为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
他将管理者分为“X型”和“Y型”,“X型”管理者认为员工不喜欢工作,只能通过激励和惩罚来管理;“Y型”管理者则认为员工有自我驱动力,能够自主完成工作。
麦格雷戈尔主张采用“Y型”管理理念,给予员工更多的权力和自主性。
4. 柯维(Stephen R. Covey)柯维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大师和人际关系专家。
他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了全球数百万读者。
他的理念强调个人的自我管理和领导力发展。
他提出了“先做正确的事情,再做正确的事情”的观点,主张以价值观和原则为基础来进行管理和决策。
他的思想对职业发展、时间管理和人际关系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拉里·鲍斯(Larry Bossidy)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代表人物,拉里·鲍斯堪称管理界的巨星。
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
![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a3a23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d.png)
⼀、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 在OECD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资源的占有、配置、⽣产和使⽤(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并归纳了知识经济的⼀些主要特征: (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2)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地位; (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 (4)⼈⼒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如果⼀个组织能够被称为知识组织,那么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 (1)从投⼊要素⾓度来说,知识成为知识组织的最重要的核⼼资源; (2)从产出⾓度来说,知识或智⼒资本成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核⼼资产; (3)从组织管理的⾓度来说,对知识的管理成为管理的焦点。
在知识组织中,知识和智⼒资本已经成为对于组织如此重要的要素,此时如果⼀个组织不对知识进⾏管理,可以说它就没有对经营给予重视。
知识管理就是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和组织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利⽤,以达到提⾼组织创造价值的能⼒这⼀⽬的的⼀种⼿段和过程。
从组织知识到智⼒资本,其关键的差别在于知识是否成为组织运作的资本,是否在组织的价值创造中发挥了作⽤。
所以当我们谈论知识在组织中的重要作⽤时,实质上是指智⼒资本,它与货币资本、劳动⼒资本⼀起,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要素。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
外显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很容易被仿制,⽽内隐知识则是难以模仿的,是知识管理的关键。
其中外显知识通常具有⼀定的表现形式,如业务规则、⼯作流程、软件、⽂档等,所以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内隐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些经验、判断都是来⾃于⼈的主观思维,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且难以模仿,这类内隐知识在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中具有⽐较关键的作⽤,因⽽管理难度较⼤,管理成本也⽐较⾼。
要做好知识管理,就必须在组织中建⽴起相应的知识管理体系,它应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1)公司能够清楚地了解它已有什么样的知识和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2)组织和知识⼀定要能够即使传递给那些⽇常⼯作中需要他们的⼈; (3)组织知识⼀定要使那些需要它们的⼈能够获取; (4)不断产⽣新的知识,并要使整个组织的⼈能够获取它们; (5)对可靠的、有⽣命⼒的知识的引⼊进⾏控制; (6)对组织知识进⾏定期的检测和合法化; (7)通过企业⽂化的建⽴和激励措施使知识管理更容易进⾏。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义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8398b40975f46527d3e16a.png)
管理学基础知识教材目录课题一管理学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作用三、管理的特征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一、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分类与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二、对管理者的要求三、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二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产业革命前管理思想的萌芽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一、泰勒的科学管理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近代管理思想一、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思想一、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三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按时间跨度分类二、按计划的层次分类第三节制定计划的步骤一、环境分析二、确定目标三、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四、对各种可行必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最优计划方案六、拟定政策七、制定引申计划第四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二、目标管理的性质三、目标设立的原则四、目标管理的程序五、目标管理的分析第五节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二、盈亏平衡分析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四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组织工作二、组织工作的原理三、组织工作的理论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二、部门的划分三、组织结构的类型第三节组织关系一、授权二、职权三、集权与分权第四节组织协调与变革一、组织协调二、组织变革第五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类型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五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特点三、控制的作用。
10位管理学大师及其核心重要思想
![10位管理学大师及其核心重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0dcdf5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4.png)
10位管理学大师及其核心重要思想2008-10-1110位管理学大师及其核心重要思想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彼得•德鲁克1999年1月18日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的思想
![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的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30d6420ba1aa8114531d900.png)
知识经济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前:“知识经济”的萌芽,未来学家预言——依赖知识 和信息超过依赖传统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 20 世纪 80 年代- 95 年:以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次使用“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概念为某些发达国家初见雏形的最终标志。
知识资本;人才; 硬件:IT支撑 软件: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战略实践
•
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
知识管理平台
知识管理(KM)观念; KM基础设施与IT支持; 知识地图与数据挖掘; 知识创造与组织学习; KM进程的外部推动力。
•
思想渊源
知识管理学科思想基础
泰勒管理;TQM;战 略管理;知识论,经 济思想史,认知学习; 组织理论;系统论; 知识创新思想
1996年至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 济》(Knowledge based on Economy)宣告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简称为“知识经济”,并将其界定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 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Ø【案例资料】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OECD主要成员国目前的国内生产 总值(GDP)已有一半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的,投资正向高技 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大幅度倾斜,用于 R&D、教育培训的投资数额也很 大:OECD主要成员国投入到R&D的费用平均占GDP的2.3%,教育经费平 均占政府支出的12%左右,而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这些现象说明了 发达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知识的生产与应用,知识资源的更有效地利用已是 当前国内外管理界迫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讨论:您以往工作实践中是否意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案例】 车间知识:学徒-师傅; 政务流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