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b155c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5.png)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房地产
价格上涨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率,导致他们在消费时更加谨慎。
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可能
会导致居民心理上的不安,从而降低他们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
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
当房价上涨时,购买房产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使得居民需要更多的贷款。
这就增加了他们的资产负债率,
导致他们在消费时更加谨慎。
他们可能会选择减少高价商品和奢侈品的购买,将更多的资
金用于偿还债务。
高房价也会增加租房的成本,对居民的消费能力造成压力。
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可能会对居民的消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当房价下跌时,居民会感
到自己的资产贬值,心理上的不安会导致他们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减少。
他们可
能会选择压缩消费,节省开支,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困境。
这种消费压缩往往会影
响到一些非基本生活品的消费,如旅游、娱乐和餐饮等。
房地产价格波动并不一定对所有城镇居民的消费产生相同的影响。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
场中,不同地区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供需关
系以及政府调控政策等因素。
与此不同的居民群体也会因为所处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不
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那些已经购房的居民来说,房地产价格波动对他们的消费
可能影响较小,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房屋增值获得了一定的财富。
以社会矛盾普遍性原理,分析中国楼市现象
![以社会矛盾普遍性原理,分析中国楼市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1ae56c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3.png)
以社会矛盾普遍性原理,分析中国楼市现象
首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
房价上涨是由于住房需求大于住房供给,而这一需求不仅源于自需,还包括非自住需求。
此外,住房制度改革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正是由于这一规律和现状,使得供给者提高房价。
其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房价上涨是建筑原材料上涨的结果,这一规律是客观的,成本上涨,房价必然上涨;但开发商、建筑商及中介机构又利用这一规律,掩盖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房产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房价虚高的现实,而开发商等人从中牟取暴利。
再次,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一,需求(包括自需、炒作、和非自主需求)拉动供给,从而致使房价上涨,这属于直接联系;第二,物价上涨带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房价上涨,这属于间接联系。
并且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多样性。
房价下跌会引发哪些社 会问题
![房价下跌会引发哪些社 会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d52f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5.png)
房价下跌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房价下跌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在当今社会,房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和生活保障。
然而,如果房价出现下跌,将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个人、家庭、金融体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已经购房的家庭来说,房价下跌会导致他们的资产大幅缩水。
许多家庭可能将大部分积蓄投入到房产中,期望通过房产的增值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保障。
一旦房价下跌,他们的房屋价值可能会低于当初购买时的价格,这意味着他们的财富在瞬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一些家庭陷入财务困境,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
比如,原本计划用房屋增值部分来改善生活、进行子女教育投资或养老储备的家庭,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这些计划,甚至可能面临债务危机,因为他们的房贷可能超过了房屋现在的价值。
其次,房价下跌会对房地产开发商产生重大冲击。
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房价下跌,他们的销售收益将大幅减少,甚至可能无法覆盖成本。
这可能导致一些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不仅损害了开发商自身的利益,也给购房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相关产业链也会受到牵连,如建筑、建材、装修等行业,需求会随之减少,企业面临订单下降、利润下滑甚至倒闭的风险,从而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再者,房价下跌还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在许多国家,房地产贷款是银行贷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房价下跌时,购房者违约的风险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上升。
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银行可能会收紧信贷政策,提高贷款门槛,这会使得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金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如房地产信托基金、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其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此外,房价下跌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房价下跌会降低土地的市场价值,减少土地出让的收入。
房地产房价暴涨的背后真相揭秘
![房地产房价暴涨的背后真相揭秘](https://img.taocdn.com/s3/m/7c0fb6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4.png)
房地产房价暴涨的背后真相揭秘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轮的房价暴涨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许多人对于房价上涨的原因有所猜测,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揭示房地产房价暴涨的背后真相。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来剖析房价上涨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1.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保障城市建设规模,许多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放宽购房限制、降低首付款比例、提供贷款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2. 土地稀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一些热门城市,土地供应相对较少。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直接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开发商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常常高价竞拍土地,这也导致了房价的不断攀升。
3. 金融因素金融因素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大原因。
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和信贷政策的放松,购房贷款变得相对容易。
低利率和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得购房成本降低,推动了更多的人购房需求。
同时,一些投资者也将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手段,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4. 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对于房价的上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房地产市场中,预期是驱动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
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未来房价会继续上涨,那么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房产作为投资的手段。
这种买房的预期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5. 市场调控不力市场调控不力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执行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导致不愿主动降低房价。
这些问题使得市场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房价仍然居高不下。
总结起来,政策因素、土地稀缺、金融因素、市场预期以及市场调控不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房地产房价暴涨。
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房价下跌的陷阱: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房价下跌的陷阱:老百姓的沉重负担](https://img.taocdn.com/s3/m/fa403a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3.png)
标题:房价下跌的陷阱:老百姓的沉重负担引言:房价下跌,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席卷了无数家庭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变化,更是百姓生活质量的直接体现。
在这个房价波动的经济大潮中,很多家庭发现自己成了这场“房价下跌陷阱”的受害者,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家庭财富的流失:房价下跌意味着房产价值的贬值,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多年来积累的财富瞬间缩水,甚至蒸发。
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房产,如今却成了一种负担,给家庭的经济状况带来了严峻挑战。
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生活品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背负沉重房贷的家庭面临的压力:对于那些背负着沉重房贷的家庭来说,房价的下跌可能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旦房价跌破了他们的贷款额度,他们将面临着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甚至可能因此陷入破产的境地。
这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损失,更是一场生活的灾难。
背负着沉重负担的家庭,生活的质量急剧下降,生活压力难以承受。
社会经济的连锁反应:房价下跌不仅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消费减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房价下跌还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积累,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整个社会将承受沉重的负担,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应对之道:政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避免房价过快下跌。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受影响家庭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救助。
老百姓也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多元化投资,减少对房产的过度依赖。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房价下跌对社会的影响,为受影响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度过这场“房价下跌陷阱”,重新拥有稳定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结语:房价下跌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政府、老百姓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缓解房价下跌带来的压力,让百姓重新拥有稳定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投机倒把事例
![投机倒把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4d53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c.png)
投机倒把事例摘要:一、投机倒把的定义和背景1.投机倒把的定义2.投机倒把的历史背景二、投机倒把的事例分析1.事例一:某地房价暴涨背后的投机倒把现象2.事例二:股市中的投机倒把案例3.事例三:某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投机倒把行为三、投机倒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对社会公平的影响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四、应对投机倒把的政策措施1.加强市场监管2.完善法律法规3.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正文:投机倒把是指一些人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制度漏洞以及非法手段,通过买卖、倒卖等方式,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本文将通过对投机倒把的定义、事例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探讨,以期提高大家对投机倒把的认识和警惕。
首先,我们来了解投机倒把的定义。
投机倒把是指一些人通过低买高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手段,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并影响到市场秩序时,就成为了需要关注的投机倒把现象。
在我国历史上,投机倒把行为曾多次出现,如上世纪80年代的“官倒”、90年代的股市狂潮等。
这些投机倒把行为不仅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还引发了社会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等。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事例来分析投机倒把现象。
事例一,某地房价暴涨背后的投机倒把现象。
在某城市,一些投机者通过购买大量房产,短期内哄抬房价,然后再高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
这种行为导致当地房价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居民的住房需求。
事例二,股市中的投机倒把案例。
有些投资者通过内部消息、操纵股价等手段,短期内获取高额收益。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还破坏了股市的发展环境。
事例三,某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投机倒把行为。
一些经销商通过囤积农产品,制造供应紧张的假象,从而哄抬物价。
这种行为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论我国房价过高的成因及经济后果
![论我国房价过高的成因及经济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21d7f1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2.png)
论我国房价过高的成因及经济后果
我国房价过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1. 土地供求不平衡: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土地
供不应求,导致土地价格上涨。
2. 政策限制:我国的房地产政策实施的历程比较复杂,曾有一
些政策重在限制房地产的规模,所以开发商往往会以房价上升来抵
消利润损失。
3. 低利率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推行低利率政策,
这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有着长期青睐。
4. 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变价: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心的话高
性能土地被消费之后,撤离到远离市区、成本较低的区域搭建住宅。
房价过高是导致经济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后果包括:
1.消费压力加大:高房价意味着住房消费支出加大,大量购房
者平均只能够用收入的60%购房,剩下的得靠贷款才能解决。
房地
产泡沫和过高的房价对普通消费者构成负担,这个负担反过来迫使
部分中等以上家庭减少消费。
2.经济失衡矛盾加剧:高房价对年轻人来说是压垮他们的主要
依靠,负担得不起房子的人员也在逐渐增加,社会环境变得不稳定。
3.社会流动性降低:房价过高徐徐降低了社会流动性,年轻人
很难有资格拥有一套房子,劳动力的匮乏也在加剧。
4.贫富差距增加:房价过高往往造成一些富人收买住宅的另一
方面,卖家可能会收到每日租赁价格难以承受的房屋收益。
于是,
我们看到财富的不均。
因此,长期以来,房价过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多重影响,对社会福利、社会稳定甚至对整个经济波动都有着深远的不利影响。
需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政策应对这些问题。
中国房价上涨背后的经济因素
![中国房价上涨背后的经济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c1593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4.png)
中国房价上涨背后的经济因素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房价的持续上涨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然而,房价上涨并非偶然现象,它背后隐藏着多个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城市化进程、货币政策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
首先,供需关系是影响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需求逐渐增加。
人口的流动、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对住房的需求的增加。
与此同时,供应方面的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土地供应的限制以及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房屋供应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对住房的需求。
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土地政策的限制,城市内部的住房供应无法满足需求,这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此外,货币政策也对房价上涨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政府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往往会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
低利率政策和信贷宽松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种刺激,可以提高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推动房价的上涨。
除此之外,国际因素也对中国房价上涨造成一定的影响。
全球化的经济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
外国的资金流入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都会对中国的房价产生一定的冲击。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包括鼓励购房的政策,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经济因素不仅仅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它们之间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例如,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会导致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又会进一步影响供需关系。
因此,要解决中国房价上涨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综合应对。
总结起来,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供需关系、城市化进程、货币政策以及国际因素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了解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找到解决房价上涨的途径,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居民生活有何影响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居民生活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10f6b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2.png)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居民生活有何影响嘿,咱来聊聊这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咱居民生活到底有啥影响。
就拿我一亲戚来说吧,几年前他们家琢磨着换个大房子。
那时候房价还算稳定,他们手头攒的钱加上贷款,觉得能拿下一套挺不错的三居室。
可谁知道,突然之间,这房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
原本看好的房子,价格涨了一大截,这可把他们愁坏了。
先说这买房的人吧。
房价涨的时候,那些攒钱准备买房的小年轻,压力那叫一个大。
就像我邻居家的小两口,工作挺努力,省吃俭用攒钱,盼着能有个自己的小窝。
结果房价一涨,他们的梦想就被往后推了好几年。
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得拿去还房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以前还能偶尔出去旅旅游、看看电影,现在呢,连吃顿好的都得先琢磨琢磨。
还有那些为了孩子上学想买学区房的家长。
房价一波动,那真是心都跟着揪起来。
比如说,有个朋友为了让孩子能上重点学校,咬咬牙准备买学区房。
可房价涨得太快,他手里的钱不够,只能到处借。
好不容易凑够了钱,买了房子,结果发现生活变得紧紧巴巴,孩子的课外辅导班都不敢多报了。
对于卖房的人来说呢,房价涨的时候倒是挺高兴。
可这也有烦恼啊。
我认识一个阿姨,她本来想把房子卖了去和孩子住得近点。
结果房价涨得太高,她又犹豫了,怕卖了之后再也买不回来。
这一犹豫,就错过了好时机,后来房价跌了点,她可后悔得不行。
再说那些租房的人。
房价涨,租金也跟着涨。
我有个同事,本来租的房子住得好好的,房东一看房价涨了,立马要涨租金。
同事没办法,只能重新找房子,可找来找去,不是价格贵,就是环境差。
那段时间,他上班都没心思,整天为房子的事儿发愁。
而且啊,这房地产价格波动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消费。
大家的钱都拿去买房或者还房贷了,哪还有多余的钱去买别的东西?商场里的衣服、饭店里的美食,销量都受影响。
就连那些开小店的老板都抱怨生意不好做。
另外,房价波动对人们的心理也有影响。
涨的时候,大家都担心再不买就更买不起了;跌的时候呢,又怕买了就亏。
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
![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3ac2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6.png)
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房价上涨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而,房价过快上涨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讨论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问题房价过快上涨背后隐藏着许多经济问题。
首先,高房价使得购房成本大幅增加,对年轻人和低收入人群而言,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成为一种奢侈品。
这会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次,高房价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导致虚拟经济泡沫的存在,削弱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外,房价过快上涨也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小微企业,他们往往无力承担高昂的办公场所租金。
二、社会问题房价过快上涨对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和问题。
首先,高房价导致人们购房压力增大,不少人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长期奋斗仍无法实现住房梦。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其次,由于房价高企,许多人被迫只能选择租房,但租金也高企不下,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了经济负担。
此外,高房价也导致了人口流失现象,许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离开原有城市,向房价较低的城市或乡村流动,加剧了人口城乡分化。
三、政治问题房价过快上涨也对政治层面带来了问题。
首先,高房价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引发了公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质疑和不满。
对政府而言,无法有效控制房价上涨也会削弱其公信力和民意支持度。
其次,高房价也使得政府难以实施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造成政策的失灵,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
解决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施策,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供应,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稳定房价。
其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提供适合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选择。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遏制投机行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吐槽房价的文案短句
![吐槽房价的文案短句](https://img.taocdn.com/s3/m/86423f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f.png)
吐槽房价的文案短句目录:一、房价飞涨的原因二、房价泡沫的问题三、房价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四、年轻人买房的困境五、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六、房价问题的解决之道七、政府应对房价问题的责任一、房价飞涨的原因房价的飞涨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住房需求量大幅增加;其次,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使得房源供应紧张,进而推高房价;再加上投资投机的炒房行为、金融机构的不合理贷款政策等,都为房价的飞涨提供了土壤。
二、房价泡沫的问题随着房价的飞涨,房价泡沫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投资房产成为了一种投机手段,房地产市场存在虚高地价、过度投资等现象,导致房价与实际价值严重脱节。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引发经济风险,给居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三、房价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高房价也导致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普遍存在。
富人能够购买高价房产,而普通百姓难以承受昂贵的房屋价格,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此外,房价的上涨也给租房市场带来问题,租金高企使得租房人们生活负担加重,无法享受公平的租房权益。
四、年轻人买房的困境对于年轻人来说,购房成本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困扰之一。
高房价使得年轻人购房门槛变得极高,即便是贷款购房,也需要承受巨大的负担。
房价过高不仅限制了年轻人的资金运用,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规划和创业梦想。
五、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房价的飞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高昂的房价使得人们的收入大部分用于还贷,很难有余力用于其他消费和生活需求。
为了负担得起高房价,许多人不得不长时间加班或者放弃休闲娱乐,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社会活力受到抑制。
六、房价问题的解决之道解决房价问题需要政府、开发商和市场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加大土地供应,稳定商品房价;其次,加强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房贷政策,防止投机行为;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住房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七、政府应对房价问题的责任房价问题是一个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当承担起应对房价问题的责任。
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
![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ca0fc856a561252d36fd5.png)
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走高,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房地产问题表态,认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
房价虚高有很多原因,政府原因,投资原因等等。
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如何去看这个现象,如何去分析其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房价虚高这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房产政策;原因;影响一、我国房价虚高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特殊的房地产政策和不完善的制度中国的房地产现象是中国所独有的,因为中国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制度环境。
在欧美国家,大多数人能买得起房子或者盖得起房子,但是他们房产持有成本较高,每年都要缴纳不动产税,这就导致大部分人宁愿租房而不愿买房。
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国民享受的住房保障也是不同的,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仍在建设完善阶段,商品经济和金融市场不够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也是有欠缺的。
(二)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家庭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中国人对房子和家的观念中,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观念,认为自己拥有的房子那才是家。
没有房子等于没有家,没有社会身份,房子也是个人成就的标志之一,因此个人购房欲望强烈。
有人认为房价是丈母娘推高的观点,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房子是女人在婚姻中的保障。
房地产商就利用消费者的这些观念哄抬房价。
而且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始终较大,特别是大批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三)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富裕,可以追逐更多的社会财富了。
于是,几乎所有与稀缺资源有关的商品都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来追求,房地产更是如此。
本来商品房应承担“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在社会精英阶层的操纵下,几乎失去了其“居住”的社会属性,只留下了其“升值”属性当作财富被储存。
房地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不动产,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最重要的财富,将其作为保值增值的储藏对象,导致房价不断飙升。
社会热点现象反思报告范文
![社会热点现象反思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2a41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社会热点现象反思报告范文引言社会热点现象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重大事件或问题。
这些社会热点现象常常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我们在关注和研究这些社会热点现象的同时,也应当对其进行反思,以期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的路径。
一、社会热点现象描述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社会涌现出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例如房价飞涨、医疗资源不均、教育负担过重、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弦,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本报告将针对其中几个典型的社会热点现象展开深入分析和反思。
1. 房价飞涨房价飞涨是目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炒作风气盛行,导致了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广大居民面临着负担沉重的购房压力,尤其是年轻人。
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2. 医疗资源不均中国目前医疗资源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大城市的医疗资源集中,导致了医疗资源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这使得很多患者无法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 教育负担过重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育负担过重。
家长们普遍存在竞争压力,为了让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导致了孩子们普遍缺乏锻炼身体和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机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全球都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既损害了当前人们的利益,也威胁到了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二、社会热点现象反思面对以上几个典型的社会热点现象,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和讨论,还需要深入反思其中的问题。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的一些思考:1. 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当前房价飞涨问题的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问题。
房地产引发的政治问题
![房地产引发的政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f72a1ac281e53a5802ffab.png)
房价过高引发的政治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
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
但是我们可能很少回去思考,当大多数老百姓买不起房的时候,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周其仁说过,房价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具有很强的政治含义。
这里所说的“政治”,取自孙中山先生的定义:政治是众人之事。
由于当今“众人”的利益发生了分化,因此人们对同一种经济现象常常有相去甚远的感受和看法。
这样,不少经济问题成为众人之“事”,也就是经济问题有了政治含义。
房价上涨过快,是最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
面对房价较快的上涨,众人的感受绝不相同。
对于已经买房的人来说,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财产的市值增加,但对于还没有买房或正准备买房的家庭来说,房价上升就意味着痛苦。
反过来,房价下跌,已购房者可能叫苦不迭,欲购房者却喜上眉梢。
是的,同样的房价变动,众人的利益和感受绝不相同。
这样便会滋生很多矛盾,当房价的大幅度波动时,这个矛盾便会激化,轻则引起民愤,重责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当一个社会的发展不是处于稳定的状态时,政府的责任就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上来。
那么,当房价过高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呢?当前中国房价之高不仅危及到整个社会民生,威胁到普通民众的物质生存。
试想如果连自己的窝都没有,流浪在茫茫都市之中,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都市人的幸福感在哪里?有人说,买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
对,买不起也只能租房子了。
但是租房子会遭遇到一些自己永远无法把握的无常,他永远不能确定下个月自己居住这个城市的什么地方,也永远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搬到新地方后会不会适应,会不会遭遇到安全问题?如果那些专家学者积极鼓吹租房子代替买房子,我想这是对人类进化趋势的侮辱。
在上万年之前,人类终于有能力放弃流浪生活、开始定居生活和原始农业,文明才得以积累。
如果说租房子完全可以解决一个民族的居住问题,那么人类当初完全没有必要定居下来,流浪在茫茫荒野之中可能更有生活的新鲜感。
房价的现状
![房价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1adb98f84254b35effd3407.png)
房价的现状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房价的现状、成因及应对方法近年来中国房价持续稳定上涨,中国房价问题一直都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话题。
目前中国各类城市的房价的急剧走高有目共堵,百姓的购房负担急剧上升,演绎了“蜗居”的场面。
房价的虚高和依然攀升的态势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也对面临改革重大关口的中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最新消息报道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房价均价已超过1. 2万每平方米,如此高昂的房价让无数人只能望房兴叹。
那么,造成中国房价持续走高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
处在社会底层的、经济能力较差的人想方设法也要买一套房,让自己具有定所,这也是人之常情,衣食住行乃是人的基本要求。
处在社会上层的,经济能力强的人有能力并且积极购买2套或2套以上的的房产,或自用或做投资。
富人的投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房价上涨。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结构而言。
当前的房价剧涨并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的可见,房价的高涨根本上经济、环境、教育、医疗等水平都远高于农村城镇等,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都希望能在大城市扎根。
但是在中国这种地域广大而收入很不平均的社会,大城市的房价会受到富裕阶层强大购买力的支撑,从而在短期内很难降下来,这是像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其他省会城市房价持续高涨的基础。
当前房价的高昂主要不在于建筑成本,而主要是地价、利润和租金这三方面。
现在土地在社会大众间的分配越来越不平衡,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土地的占有者也就越可以操纵土地的供给以获利。
就地价费而言,在政府垄断土地的情况下,这些费用都纳入了政府的口袋,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就关系疏通费而言,这反映出当前社会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也正是不完善的管制造成了大量的寻租成本和内生交易费用,这些最终都要由普通社会大众来承担,从而人为造成了当前这种高昂房价。
房价暴涨引发社会不平等问题
![房价暴涨引发社会不平等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d921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5.png)
房价暴涨引发社会不平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房价一直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
这一现象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对于房价暴涨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策三个层面来探讨房价暴涨对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一、经济层面的不平等首先,房价暴涨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由于房价的飞涨,购房成本大大提高,住房已经不再是普通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是变成了一个奢侈品。
同时,城市居民的工资增幅往往远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导致了收入的不平衡。
广大低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的购房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收入人群则能够购买更好的住房,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其次,房价暴涨也导致了财富的不平等。
房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形式,房产市场火爆使得持有住房的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增值。
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因此而变得富有,而那些无房或只有一套住房的人则很难从房价走高中受益。
这种财富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中的阶级分化,让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
二、社会层面的不平等房价暴涨对社会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首先,房价暴涨使得年轻人难以拥有自己的住房。
在这个年龄成本越来越高的社会,一个稳定的住房是年轻人独立生活的基础。
然而,高昂的房价使得年轻人无法轻松购买房屋,不得不长期租房或者依赖父母的支持。
这不仅限制了年轻人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他们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削弱了年轻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其次,房价暴涨加剧了城乡差距。
在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高昂的房价使得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承受购房的成本,他们只能选择租房或者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
与此同时,那些住房条件较好的城市居民则因为房产增值而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三、政策层面的不平等当前房价暴涨的问题也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政策的不合理性和执行的不公平性也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存在不合理之处。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8b801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9.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房地产市场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关键产业。
然而,近年来,不断升高的房价和频繁的价格波动,已经引起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的高度关注。
这篇文章将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房价波动引发社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旦房价水平过高、过快上涨,将引发社会问题。
许多人为了买房子,甚至不惜违规、暴力手段。
同时,由于高房价导致的居民消费压力过大,也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房价波动也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一些年轻人由于一直买不起房子,也许会对政府和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怒,从而产生不满情绪;而在房价快速下跌时,房主可能会意识到房产投资面临损失,从而制造骚乱事件。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高房价减少了人们的消费能力。
既然要维持生活,那么买房子的份额就会占据诸多人口需求中的大部分。
如果房价处于高位,人们的消费能力就会降低,而其可消费的范围也相应减小。
此外,高房价还会导致跨省市消费的下降,从而降低地区经济发展。
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导致投资意愿不稳定。
长期处于高位的房价可能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人们在购房决策时,慎重购买或者推迟购买。
最终,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信心受到挫伤,这将导致社会总投资量的下降,影响整体经济活力与经济增长。
三、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政府政策是控制房价波动的关键。
政府在规管房地产市场价值时,一般采取匹配市场价值的政策。
例如,关于杠杆的限制就对房价的快速上涨和暴跌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政府限制了购房者的贷款额度,过高的房价就会很难在短时间内上涨。
相反地,如果政府在限制贷款时,上调贷款额度,则房价会在短时间内急速上升。
一旦政策调整幅度大,就会给市场带来强烈冲角,引起市场混乱。
此外,政策调整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年房价上涨是否会引发社会问题
![年房价上涨是否会引发社会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c758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7.png)
年房价上涨是否会引发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的上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房子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家,更是一种投资和财富的象征。
然而,年房价的持续上涨是否会引发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年房价上涨会导致住房供需失衡的问题。
随着房价不断攀升,许多家庭无法负担得起购买房屋的成本。
这将导致供需失衡,房屋市场供不应求,进而形成房屋的过度拥挤和高昂的租金。
住房问题将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他们将面临着无法买房或无法支付高房租的困境。
其次,年房价上涨还会带来财富差距的扩大。
房产是许多家庭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之一。
当房价上涨时,拥有房产的家庭会获得更多的财富,而那些没有购房的家庭将错失财富积累的机会。
这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另外,年房价上涨还可能导致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的增加。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经济领域,直接涉及到众多相关行业和个人的利益。
当房价上涨过快时,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就会增加,一旦泡沫破灭,将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
此外,高额的房贷压力也会让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变得不稳定,增加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年房价上涨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房价上涨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和回报,激发他们继续投资和开发的积极性。
同时,房价上涨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建筑材料到家具装饰,都将得到更多的需求和机会。
在应对年房价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住房供给,通过放宽土地供应和推进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缓解住房需求过大的问题。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调控政策,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减少泡沫风险的积累。
此外,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和租户的权益,防止恶意炒作和漫天要价的现象发生。
总的来说,年房价上涨的确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住房供需失衡、财富差距扩大到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增加。
房价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
![房价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7cd75f9f705cc1755270927.png)
房价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笔者了解到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对象涵盖的方面很广泛,其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性、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等领域,几乎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就业、物价、福利、医疗、婚姻、房价,农民工……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所关注的,更是老百姓关切的,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
由于笔者是一名经济工作者,笔者接触的、更多关注的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在经济方面现在最受关注的还是房价,笔者结合房价谈谈房价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首先,是房价是否会降的问题。
有组数据估计是我们看到以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5%。
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10446万平方米,相比8月份的6886万平方米,大幅上涨了51.7%。
这几串数字,对于开发商来说是喜,面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接二连三的楼市调控措施,这些数字可以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黑暗前的黎明;而对于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那些蜗居者来讲,这些数字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每当新的一轮房价飙升时,接踵而来的就是政府的调控,专家的预测,媒体的炒作。
可是大家会发现调控之后就是新的一轮涨价,而且是来势汹汹的;专家每次都预测泡沫达到顶峰,拐点即将到来,可是我们会发现总是往上拐没见到往下拐的时候;媒体天天报道全国房价尤其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每平方下跌多少钱,可是后来你会猛然发现你一打盹的功夫房价每平方涨的价钱足够抵得上你一个月的工资了。
房价会降吗?笔者个人的观点,至少按目前的状况是不会的,下面就谈谈房价不会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及房价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房价之所以不会降第一个原因,源于房地产在中国支柱产业的经济地位;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价问题 (1)
![房价问题 (1)](https://img.taocdn.com/s3/m/8161efd3ce2f0066f533226a.png)
高房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源:朱元胜的日志1.加剧金融风险的聚集。
房价持续上涨导致高房价,使居民购房不得不依赖银行金融支持。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增加使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也在累积,首先,个人家庭住房贷款者,即使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也无权拍卖房产抵债,使房贷存在隐性呆坏帐风险;一旦高房价泡沫破灭,房价下跌,需求就急剧下降,房价再持续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银行的资金将面临流动性风险,若这两方面的风险蔓延,将足以威胁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安全;再次,房地产过热将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加大了金融风险的集聚,使房地产开发投资隐含的金融风险更大。
房地产开发中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增加,导致金融风险的集聚。
因为随着房价的迅速攀升,使商品房空置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占压银行资金偏多,长期贷款增加,使货币信贷的潜在压力增大,削弱了货币信贷作为主要政策手段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最后,房价持续上涨会使住房由消费品演变为投资品和投机品。
房产投资具有相对长期的特征,而房产投机却是一种短期行为。
房产投资、特别是投机势必会导致很高的房产空置率,这不仅会导致土地与房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现金流量集中于房地产部门,进而引起金融部门流动性下降和全社会金融风险增加。
2.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房价上涨过快在带动住房消费和家居类商品消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其他消费。
从目前我国房价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对比看,总房价是普通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远高于世界银行认可的3-6倍合理区间,房价与家庭收入之比大大超出了正常区间,购买住房已经远远超出了中低收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很多家庭为了积累起买房子的首付资金,不得不缩减其他必要生活资料消费支出或依靠银行贷款,使许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成为抑制家庭当期消费和长期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3.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高房价与高利润使社会经济要素配置错位,致使房地产业投资居高不下,并导致了上下游产业的畸形发展。
4.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价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笔者了解到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对象涵盖的方面很广泛,其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性、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等领域,几乎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就业、物价、福利、医疗、婚姻、房价,农民工……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所关注的,更是老百姓关切的,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
由于笔者是一名经济工作者,笔者接触的、更多关注的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在经济方面现在最受关注的还是房价,笔者结合房价谈谈房价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首先,是房价是否会降的问题。
有组数据估计是我们看到以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5%。
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10446万平方米,相比8月份的6886万平方米,大幅上涨了51.7%。
这几串数字,对于开发商来说是喜,面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接二连三的楼市调控措施,这些数字可以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黑暗前的黎明;而对于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那些蜗居者来讲,这些数字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每当新的一轮房价飙升时,接踵而来的就是政府的调控,专家的预测,媒体的炒作。
可是大家会发现调控之后就是新的一轮涨价,而且是来势汹汹的;专家每次都预测泡沫达到顶峰,拐点即将到来,可是我们会发现总是往上拐没见到往下拐的时候;媒体天天报道全国房价尤其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每平方下跌多少钱,可是后来你会猛然发现你一打盹的功夫房价每平方涨的价钱足够抵得上你一个月的工资了。
房价会降吗?笔者个人的观点,至少按目前的状况是不会的,下面就谈谈房价不会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及房价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房价之所以不会降第一个原因,源于房地产在中国支柱产业的经济地位;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产业不下60个,有色金属产业、建材产业、水泥产业、玻璃产业,家具产业等都与房地产的发展保持着同步性,一荣共荣,一损皆损。
国家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会使房地产行业有大起大落的风波,将长期保护和扶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不发展房地产业,GDP就上不去,人民就会失业,经济会倒退.政府收入会严重缩水, 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
但是国家也不会让房价一直飙升而坐视不管,不断出台的调控政策就表明国家也在有意弱化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
但笔者们应该到,每次调控的目标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使房价大幅下跌,所以笔者个人认为房价始终会是螺旋上升的。
另外,由于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剧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房地产业由于具有投资规模大、拉动GDP速度快、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彰显政绩效果明显等优势而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特征相吻合,从而不仅成为地方政府确定当地支柱产业时的首选,而且又反过来成为刺激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在催生房地产市场短期畸形繁荣的同时,为这一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以笔者市为例,每当国家调控导致房地产滞销,笔者市政府就会变相出台政策刺激房地产销售,比如2008年滞销时首先出台购房落户政策,之后又取消了契税等几项税费,带来新的一轮销售热潮。
今年国家调控力度很大导致房地产市场很冷,市政府就进行拆迁改造,胜利路、兴工街、葵英街、高尔基路等几个路段的拆迁人为制造了刚性需求又带动了今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也带来了新的一轮涨价潮。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国家调控的形同虚设,你调你的我涨我的,房价飙升也就在所难免。
房价之所以不会降第二个原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和中国特色的按揭;首先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为开发商打开了资金链的源头,为房价飙升埋下了伏笔。
原因是中国的几大主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有的。
但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为贷款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把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
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样会导致连环借款现象。
比如笔者辖区内的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小区。
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给其他银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些售价更高的房子后再找家银行再抵押贷款4000万。
就是这样形成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开发商等于一直利用银行的钱在滚动赚钱,赔了就跟他们关系不大。
而房子得价格只能涨不能跌,因为不能跌!一旦房价大幅下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收不回来了,银行只能继续给他们贷款以使过去贷的款不至于打了水漂。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或降价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最后损失的还是国家的钱,所以房价下跌就会变成海市蜃楼。
另外中国特色的按揭也为房价的只升不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
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
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国外的银行大多是股份制的,贷款的审核、运作、管理都相对严谨。
而笔者国的大部分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
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
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很容易能贷到款。
有时候银行之间为了竞争,还会出台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条件吸引个人贷款,比如前几年的首付比例一降再降,有时甚至会出现零首付,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业主就会直接放弃产权任由银行处理,反正他自己又不损失。
这样一定程度刺激了房地产销售,间接又拉升了房价。
现在国家调控就相对提高了首付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的热销,也相对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房价之所以不会降第三个原因,房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人投资手段的单一和中国人的投资心理造成的。
我们一直在说“成家立业”、“安居乐业”,可见房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房子在大部分国人的心目中是核心资产,在家庭资产中占有绝对的比重,是我们过去俗称的“大件”,而且是最大件。
越是普通老百姓,房地产在他们的资产中占的比重越大,当房价在上涨的时候,人们会感到他们的资产总值在增加,即使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出售他们的住房,但在房价上升过程中,他们也会享受到财富增值的愉悦。
由于大部分居民偏爱房价上涨的消息,比较容易形成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已经买房的人为自己的英明沾沾自喜,没买房的恐怕自己错过机会房价又升了,不管有没有经济条件都要赶紧买房,人为的炒热了房地产市场。
现在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从过去的“你吃了吗”已经更改为“你买房了吗”,房地产热可见一斑。
目前也有许多老百姓把房地产作为投资的一个手段,其实对于普通百姓就中国目前的投资手段中,还没有一个投资手段的收益会超过房子。
就以笔者的一位同事为例,他是2004年在绿波帝欧买了一套房子,当时购房价是2850元一平方,现在市值已经达到12000元一平,也就是他当时30万元买的房子经过6年现在升值为128万左右,足足涨了奖金100万。
而笔者同期用于炒股的30万经过几番折腾却只剩可怜的区区的20几万,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笔者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中国的房价只会升不会降,国人中毕竟已经拥有房子的还是占多数的,如果房价一路看跌,就会引起国人的恐慌,尤其是最近几年高价买房的人,就会给社会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或者造成美国式的次贷危机,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笔者国来说无论是国家还是国人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房价不会下降,即使降了也会是短期的小幅度的。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不管国家或地方政府使什么招,都不能使房价下降。
其实经过几轮的涨价风潮我们不难发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逐年频繁,几乎是“一年一调”,房价也随之“一年一涨”。
这种怪圈以“调控—观望—反弹”的形式出现,每一次调控之后都紧跟着新的一轮涨价,你不调他或许还涨得慢些,你越调控房价越疯狂。
通过这几年的热炒,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的泡沫期,之前很多人本来在老房子里和乡下挺自在的,可是通过媒体与社会不断翻炒,已形成一种进城买房的骨牌效应。
这种效应不断膨胀,继而就形成了一种不理性的买房热。
虽然没有真买,但这种热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不管有钱没钱,都把买房当成唯一的奋斗目标。
开发商正是吃定了老百姓的这种心态,才会有这么大的底气跟时间和政策较劲。
反正,我就一个字:涨!你调你的,我涨我的,就算我一个月卖不出一套,价格还是不能降,这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业的现状。
其实对于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笔者认为国家应该不是一味的堵,而是应该疏导,政策也应该以买房者的目的有所区别:第一,笔者认为应该使我国的住房供应制度多元化。
中国房价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供应渠道单一,1998年,国务院停止了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
这直接导致大量住房刚性需求突然涌向市场,同时,由于许多企业、单位集资建房也逐渐受到了限制,集资建房的越来越少,大量的住房需求全部涌向商品房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火上加火,事实上形成了开发商某种程度的垄断。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的关键是打破垄断,形成多个住房供应渠道。
前些年,民间合作建房呼声甚高,但对于这项合乎民意的事,许多地方政府却设置层层障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还发文明令禁止合作建房,因为这样将不但减少了政府的税收,也使他们构建好的地产商与政府的经济利益链条松动。
笔者认为,政府控制房价不能只通过提高金融、土地、税收政策门槛,那只会增加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或者售房者出售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购房者。
所以解决高房价的根本方法是实现住房供应多元化,政府应允许并鼓励单位集资、合作盖房,重新建立起多渠道的住房获取渠道。
以本辖区内的一个部队用地为例,他们在凌水地区自建房的价格为均价2500元,而同样条件的周边的房价都达到了7000元以上。
因此讲,只要相关的监管配套政策跟上,允许国企或大的民营企业在企业自有闲置土地上建房试点对抑制房价的意义十分重大,这将有利于打破开发商垄断,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飙升。
第二,加强经适房和廉租住房保障,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对于刚性需求国家应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而且要加强监管,堵住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黑洞,杜绝出现过去的8连号和开着豪华车住着经适房的现象;笔者认为经适房建设还是主要以实物为主,去年笔者市实行了一段时间货币补贴,其实却适得其反,一定程度上还拉高了房价。
对于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可以采取租住廉租房的形式;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