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后的“分享”策略
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性的策略1.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幼儿园区域游戏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跑、跳、爬、爬坡、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和成长,增强幼儿体魄,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灵敏度。
2. 发展幼儿智力区域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探索、体验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 提高幼儿社交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合作、协调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或游戏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品德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合作、分享、友爱、互助等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品德,提高幼儿的情商和品格素养。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游戏计划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特长、体能素质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游戏计划,包括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环境等方面的规划,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2.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幼儿教师是区域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积极参与区域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配合幼儿的活动,及时关注幼儿的行为和动态,引导幼儿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游戏场所,设置各种游戏器械和道具,注重美化环境,增加游戏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
4. 注重家园合作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向家长宣传区域游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区域游戏活动,提高家长对区域游戏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5. 加强评估和反馈幼儿园应加强对区域游戏活动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喜好和需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游戏计划和措施,提高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相关经验分享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相关经验分享2023年,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越来越重要。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这些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班区域活动的经验分享。
1. 动手操作: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办法。
小班区域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的拼图、玩具图案等等,供孩子在这个区域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2. 游戏化学习: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应该尽量游戏化。
游戏化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 分组合作: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可以让孩子分组合作。
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小班区域活动可以能让孩子学会分工,就像大人一样。
4.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尝试着给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语言学习、视觉学习、运动学习等等。
这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也可以让孩子更多认识自己。
5. 合理规划: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也需要合理规划。
这样的活动需要有计划安排,成为一个导向孩子发展成长的框架。
比如说,一个月内都进行哪些活动,都有哪些主题和内容等等。
6. 安全第一:最后,安全也是小班区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关键。
教师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带领孩子一起来玩。
在安全意识的指导下,孩子们才能在小班区域环境中安全玩耍。
总之,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安全、快乐以及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通过合理规划和游戏化学习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能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摆脱单一的学习形式,展开他们的想象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具有一定主题、目标和内容的活动空间。
通过区域活动,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策略,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供参考:1.营造温馨的环境:为每个区域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该环境应该是幼儿友好的,充满着引人入胜的绘画、图书、玩具和材料,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供多样的材料:为每个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探索和玩耍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例如,在艺术区域提供各种颜色的画笔、纸张和贴纸,在角色扮演区域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3.引导幼儿选择:在区域活动开始前,引导幼儿了解每个区域的主题和目标,并让他们自主选择参与感兴趣的区域。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
4.提供适量的指导和支持:提供适量的指导和支持来帮助幼儿掌握区域活动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在积木区域,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如何搭建稳定的结构,如何使用不同的积木拼出不同的形状等。
5.鼓励合作与分享: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互动。
例如,在图书角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享,让他们一起阅读、翻阅书籍,并相互分享自己的书籍喜好和阅读体验。
6.提供挑战性任务:为幼儿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区域,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任务,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
7.注重反思和评估: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反思他们的学习和体验。
可以通过绘画、口头表达或书面记录来记录他们的思考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和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指导日后的活动安排和幼儿发展。
以上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指导策略。
这些策略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有趣、安全和富有挑战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改进的基础上,幼儿园区域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1.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区域设计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区域设计应该多样化。
例如,设立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美术区和阅读角等,每个区域都应具有不同的游戏元素和材料,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2.提供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游戏活动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各不相同,所以指导策略应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
例如,对于身体协调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提供攀爬和跳跃的游戏活动,而对于认知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提供拼图和迷宫的游戏活动。
3.建立沟通和合作的环境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例如,可以给幼儿提供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互相交流和协作。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提供游戏规则的指导和解释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向幼儿传授游戏规则,并解释游戏目标和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可以学会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交往能力。
5.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渠道,及时向他们反馈幼儿的游戏活动情况和表现,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指引。
6.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在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例如,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并且,教师还应该教导幼儿如何处理游戏中的冲突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7.创造有机会参与游戏的环境为了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包容性的环境。
例如,可以安排幼儿轮流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同时还应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和空间,以满足所有幼儿的需求。
总之,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应该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涵盖社交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区域设计、提供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游戏活动、建立沟通和合作的环境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能够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园定期组织区角活动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分享总结。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开展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区角设置不合理、活动内容单一、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指导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区角活动的质量,我园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区角设置与规划教研活动首先对区角设置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共同分析了各个区角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以下建议:- 区角数量与分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合理设置区角数量,确保每个区角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 区角布局:区角布局要考虑幼儿的行走路线,避免交叉干扰,同时也要考虑到光线、通风等因素。
- 区角材料:区角材料要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既能激发幼儿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发展。
2. 活动内容与指导针对活动内容与指导,教师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个体活动、小组合作、集体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 教师指导:教师要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幼儿参与度与评价提高幼儿参与度是区角活动的重要目标。
教师们分享了以下经验:-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培养合作: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小班教研区域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小班教研区域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观察、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提高教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把握。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4. 提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参与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区域活动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区域活动的基本理论,包括区域活动的定义、类型、功能、实施原则等,使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观摩优秀区域活动案例组织教师观摩其他幼儿园的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为教师提供参考。
3. 区域活动设计研讨教师分组进行区域活动设计,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方案。
4. 区域活动实施与反思教师根据设计的区域活动方案,开展区域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
5. 教师经验分享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培训阶段组织教师学习区域活动的基本理论,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观摩学习阶段组织教师观摩其他幼儿园的优秀区域活动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自己活动的不足之处。
3. 设计研讨阶段教师分组进行区域活动设计,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方案。
4. 实施与反思阶段教师根据设计的区域活动方案,开展区域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
5. 经验分享阶段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浅谈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
浅谈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幼儿的合作行为涉及到社交互动、沟通协调、分享合作等方面,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谈谈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
首先,营造合作环境。
教师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营造一个积极的合作氛围,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和场所。
可以设置合作游戏、合作拼图、合作搭积木等区域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合作。
在布置区域环境时,教师可以设置合作情境,创造出需要幼儿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境,如小店角、医院角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合作标志,如团队合作奖杯、合作成功的图标等,以鼓励幼儿合作行为的展现。
其次,培养合作能力。
幼儿的合作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活动培养和锻炼。
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导策略来帮助幼儿培养合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合作的榜样,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也可以示范如何体贴合作伙伴的感受,从而引导幼儿学会合作。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角色合作、轮流合作等方式,让幼儿明白合作是有利于任务完成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合作策略,如分享、协商、互相帮助等,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借此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再次,提供合作机会。
教师需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合作机会,引导幼儿在实际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要求幼儿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如小组拼图、小组游戏等。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需要队伍协作完成的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分工合作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情境游戏等,培养幼儿协作分工、互相帮助的意识。
最后,及时引导和评价合作行为。
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在合作中出现困难或冲突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合作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原则,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指导他们学会通过合作解决冲突。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合作行为的积极评价,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激发他们更多地积极参与合作活动。
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旨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有计划的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区域活动的创设弥补了以往集体活动中存在的弊端,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
区域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选择自由,备受幼儿喜欢。
在区域活动结束时,老师通常会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进行分享交流。
这个过程被称为“分享交流”环节,体现出交流分享的广阔性和交流内容的全面性。
借助这一环节,教师应依据自己有效的观察和记录,为幼儿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幼儿建构认知,促使其生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识。
区域活动结束后,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在集体面前展现自我,同时在分享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激起幼儿下次区域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教师应该注重分享活动过程,尽可能关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作出的努力,即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幼儿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为下次的活动奠定基础。
为了使区域活动始终具有吸引力,除了创设多样的区域、投放丰富的材料外,重视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也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分享交流环节的细节,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努力,为幼儿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幼儿建构认知,促使其生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In the process of n and sharing。
the teacher's role should be that of a guide。
supporter。
XXX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among children。
浅谈活动区游戏后的分享活动_幼儿分享会活动方案
浅谈活动区游戏后的分享活动_幼儿分享会活动方案活动区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室空间的大小,巧妙选用隔断物,有针对性地创设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区域活动内容,满足幼儿多种游戏需要的室内活动。
游戏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游戏中幼儿的情绪,观察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观察幼儿的个体经验水平等。
游戏后的分享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育需要和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
因此,分享活动是否有效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体现。
教师怎样才能组织一个有效的分享活动?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一、做一个有慧眼的摄像师:学会敏锐观察有效的分享活动首先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学会敏锐观察。
因为游戏有别于学习活动,其本身的性质更加突出了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过程没有既定的预设目标,教师预设的过程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而游戏过程本身更多是幼儿自主自由的创造。
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幼儿游戏权利和发挥游戏教育价值的两者兼顾,教师的观察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
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观察的重点是否有针对性,观察的内容是否全面,都通过教师的一双慧眼进行捕捉。
如随着“我是中国人”主题的开展,幼儿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对服饰产生了兴趣。
随后,在幼儿的提议下我们有了“喜洋洋服装加工厂”。
我们在这家“服装厂”投放了很多半成品材料,有各种颜色的彩线、塑料袋、彩色手工纸、布料边角、衣架、自制小熨斗、塑料管子、小绒球、扭扭棒等。
游戏中教师重点观察的是在“服装厂”中幼儿会扮演什么角色;幼儿对这些角色的经验有多少;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哪些材料感兴趣;幼儿运用这些材料创造了什么;作品的创造对推进游戏有什么积极作用,幼儿又是如何创造的等。
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对游戏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全面观察,只有对幼儿的游戏意识和游戏行为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有可能捕捉到最有价值也最能适宜推动游戏积极进展的分享点。
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分享交流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区域活动的特点和实施策略,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教师之间需要进行分享交流,共同提升专业素养。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和具体措施。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1. 自主性: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操作为特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 互动性: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与同伴、教师、环境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3. 实践性:区域活动强调幼儿在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灵活性:区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等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实施策略1. 建立区域活动交流平台: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经验分享、观摩学习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2. 强化区域活动研究:鼓励教师针对区域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关注区域活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确保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4. 激发教师参与热情:通过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积极性。
四、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具体措施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区域活动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2. 经验分享: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促进相互学习。
3.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借鉴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区域活动实施能力。
4. 案例研讨: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案例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浅谈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
浅谈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构建良好区域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
下面本文将从设定目标、参与方式和评估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一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以期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效益。
一、设定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师幼互动的基础,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对活动中产生的师幼互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评估。
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目标应当具有以下几点: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幼儿应当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经验。
因此,师幼互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和创造。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师幼互动的目标也应当是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师者应当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的规律和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情感是幼儿最为脆弱的一部分,区域活动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师幼互动的目标应当是通过活动中的沟通、互动和陪伴,帮助幼儿感受到身心的安全与稳定,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和自信心。
二、参与方式设定好目标之后,就需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师幼互动策略,以实现目标。
参与方式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幼儿行为的策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参与方式:1、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参与方式,它可以促进师幼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身体接触可以包括抱孩子、拍肩膀、握手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接触必须以幼儿的意愿为主,师者应当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
2、语言互动语言互动是师幼互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通过言语交流可以增强师幼之间的情感联系,调动幼儿的情感和语言发展。
师者可以通过发问、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沟通。
3、情感体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师者可以适当的进行情感引导和体验分享。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老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
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
一、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作用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著名的High/Scope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包括了分享交流环节(回忆环节)。
“通过回忆他们做过的事,幼儿能开始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意识。
”“回忆时间给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
”幼儿通过分享交流,进一步地学习与提高。
(一)在分享交流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地展示自我,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激起幼儿再次探索活动的欲望。
区域活动时,很多孩子用报纸折小船,但没多久,小船便沉入水底。
亮亮尝试用卡纸折,可是好景不长,亮亮的小船也慢慢地沉入了水底。
下午,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蜡光纸,亮亮又用蜡光纸折了一艘小船,发现小船真的不会沉了,其他孩子也围了过去,看个究竟。
最后大家就“为什么蜡光纸做的小船不会沉”展开了区域的分享交流讨论,由此孩子知道了腊光纸可以防水,所以沉不下去,并开始搜索哪些纸也可以防水。
区域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幼儿不明确活动目的的状况,区域的分享交流就可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
如在“小动物住几楼”的区域活动中,每种小动物的背面都有黑色圆点,需要点数以后记录下来。
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只记录了数字,当老师问:“请问小鸡住在几楼”时,孩子们只能拿起小鸡的图片,重新数起来。
老师说:“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别人看得清楚呢?”这时,记录的几个孩子都讨论了起来,有的说“我在记好后,旁边就画上这个小动物”,有的说“我在小鸡旁边涂上红色,记录纸上也涂上红色”。
记录好以后,相互比一比谁的又简单又容易看得懂。
(二)通过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将学习经验迁移应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
二、分享交流的内容——讲什么
这么多活动内容讲哪一个? 一个活动这么多点讲哪个?
1、题点与要点
题点:哪一个游戏 要点:一个游戏的哪一个点 每个游戏都能拿来交流吗?
捕捉当下关键经验 起始阶段:名称、玩法、结果 展开阶段:问题、过程、不同点
捕捉幼儿兴趣点
2、来自幼儿的信息
3、来自教师的信息
投放新材料后,只有部分幼儿发现; 全体幼儿都已操作过,即将更换材料; 幼儿操作时出现观点不同、结果不同; 幼儿操作达到某一层次,而材料本身多个层次; 合作活动结束,有显性结果; 合作时发生纠纷,已解决或未解决; 操作过程出现多途径、多方法,或未出现多样性; 不怕困难耐心坚持、反复实践的个案; 超出原有目标、发现新秘密或作品有创造性的个案; 操作中个体遇到困难不能解决; 活动规则与操作发生矛盾需要修改; 较长时间未出现在讲评中的活动内容和幼儿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 交流分享
区域活动是什么?
幼儿个别化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教师两大任务:环境创设、观察指导 观察指导--过程中的观察指导、交流分享
意义:利用同伴资源共同建构
教师作用的显性表达 实现环境价值的最大化 但挑战巨大(即时性、概括性、生动性)
思考:
交流分享究竟有什么作用? 分享交流的有效性与什么相关? 这么多游戏讲哪一个、哪一点? 由谁来选择交流的内容呢? 怎么组织得更生动?
区域活动,给我们带来创造的 灵感,也给我们带来创造的快乐!
祝您成功!
思考:
与材料有关 与观察有关 与交流的组织方式有关
问题的产生: 与教师的有效观察、价值判断有关
问题的产生: 与教师组织交流的方式有关
“今天你玩了什么?”—一个问题用三年 “下次再给大家看好吗?”—讲不如不讲 “好的!太棒了!真了不起!”—讲与不讲一个样 “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个别对话,与他人无关
幼儿园教学活动:经验分享与教学互动活动策划
幼儿园教学活动:经验共享与教学互动活动策划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经验共享和教学互动活动策划是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并共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经验共享1. 活动形式多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经验共享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教师间交流共享、班级间交流共享、家长参与交流共享等。
这种多样的形式能够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2. 重视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经验共享,能够使教师们更加具体地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可以共享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让其他教师从中获取灵感和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 建立反思机制在经验共享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反思机制,让教师们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样可以让教师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互动活动策划1. 设计富有趣味的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互动活动策划中,应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活动,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合作与交流教学互动活动应该重视促进孩子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在活动策划中,要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引导孩子们通过情感体验来认知事物,提高他们的情商和认知能力。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经验共享和教学互动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经验共享,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而教学互动活动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的个人观点是,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该以孩子为中心,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成长。
以上是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帮助,也欢迎您共享您的看法和经验。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经验共享和教学互动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教师组织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策略研究
幼儿教师组织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策略研究幼儿教师组织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策略研究一、引言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具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而在组织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尤为关键。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合理安排区域游戏的内容和时间,还要善于引导幼儿的参与和分享。
本文旨在研究幼儿教师组织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策略,以期提高教育效果。
二、区域游戏的特点与意义区域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自由玩乐和合作探索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创造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发挥创造力。
2. 互动性:区域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与其他幼儿建立联系、合作与交流。
3. 全面性:区域游戏可综合运用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感知觉、语言、动作、思维等。
区域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合作,提高幼儿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2. 改善身体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会动手动脚,通过不同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创造力: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创造力的舞台,让幼儿感受到自主性和满足感。
三、幼儿教师组织区域游戏分享环节的策略1. 确定游戏主题与目标:在组织区域游戏之前,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游戏的主题和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参与和分享。
例如,选择一个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并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设置游戏区域: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目标设置游戏区域。
游戏区域应该足够宽敞,让幼儿能够自由移动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3. 制定游戏规则:幼儿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应该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并强调游戏的合作性质。
游戏规则应该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4. 引导幼儿的参与: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游戏的目标,给予表扬和积极反馈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环节的组织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环节的组织策略作者:方云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第1期方云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幼儿园在组织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该环节主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讨论、分享、梳理、分析等过程,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梳理经验,分享作品与成果的喜悦,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和活动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幼儿延续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并为推动游戏的后续发展寻找契机。
但是在组织分享交流环节的过程中,往往教师分享的内容单一、浅显,把握不好自身角色定位,甚至出现“一言堂”现象。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推进分享交流环节更好地开展。
一、分享交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一)泛泛而谈教师在组织分享交流环节时,往往会出现泛泛而谈,只注重评价幼儿的表面形式。
比如:教师只是询问“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你玩了几个地方?”等。
这种形式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讲述过多分享交流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有时教师会出现“一言堂”现象,这样无法满足幼儿的分享愿望。
比如,教师在集体面前说:“刚刚在你们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李在玩钓鱼游戏,然后小方也很想玩,就去争抢小李的玩具,这样做是不对的,下一次小朋友不可以这样。
”教师描述幼儿游戏过程发生的问题,并告知幼儿应该怎么做,下次什么不要做。
这样的“一言堂”对于幼儿来说毫无意义,幼儿会很快忘记教师的说话内容,若让幼儿来主动分享过程并进行讨论,幼儿会印象深刻,效果会有很大不同。
(三)一味肯定或全盘否定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进行的观察指导很浅显,不深入挖掘幼儿活动中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只是一味肯定幼儿的表现。
一旦有幼儿发生不好的现象便在分享交流时进行批评。
比如,教师总是夸赞:“他今天表现得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他画得真好看,给他鼓鼓掌”教师批评“今天谁谁玩游戏时表现不好,千万别学他”等。
区域活动教师分享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区域活动中的经验和心得。
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区域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区域活动是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让幼儿在自主、自愿、快乐中学习、探索、成长。
开展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其次,我们要关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环境是区域活动的基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
以下是我对环境创设的一些建议:1. 区域划分要合理,既要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又要保证活动区域的相对独立性。
2. 环境布置要富有童趣,色彩鲜艳,富有创意,让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
3. 环境材料要丰富多样,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以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
4. 环境创设要体现教育功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要谈谈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 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意愿。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4. 适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 注重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我想谈谈区域活动的评价。
评价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对评价的一些建议:1. 评价要全面,既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后的收获。
2. 评价要客观公正,既要看到幼儿的优点,也要看到幼儿的不足。
3. 评价要注重过程,既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进步,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
4. 评价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
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感受(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对区域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与价值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认识到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在特定的活动区域内,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目的,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自身发展的活动。
区域活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1. 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区域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区域活动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活动内容,有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4.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区域活动中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1. 合理规划活动区域:活动区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求,确保活动区域的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2. 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提供应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丰富多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教师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幼儿自主参与活动。
4. 注重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分享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 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角色1. 观察者:教师应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状况。
2. 引导者:教师应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幼儿的发展。
3. 合作者: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评价者: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为幼儿提供反馈。
幼儿区域游戏分享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区域游戏的心得和体会。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以下是我对幼儿区域游戏的一些思考和经验分享。
首先,我想谈谈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区域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1.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需要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如选择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等。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分享、合作、协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区域游戏中的操作材料丰富多样,如积木、拼图、绘画工具等,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如何开展有效的区域游戏1.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开展区域游戏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阅读区等。
2. 合理划分游戏区域游戏区域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动静分区,将活动量较大的区域与活动量较小的区域分开;②干湿分区,将易潮湿的区域与不易潮湿的区域分开;③高矮分区,将高矮不同的游戏区域分开。
3. 指导幼儿参与游戏教师应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关注他们的游戏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4. 丰富游戏内容游戏内容的丰富性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更新游戏内容,如设置主题游戏、节日游戏等。
5. 培养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游戏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游戏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使他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共同维护游戏秩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与问题1.1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参与区域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孩子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1.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问题分析(1)活动内容单一: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都是以传统的玩具和游戏为主,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
这使得孩子们在活动中很难产生兴趣,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缺乏创新:有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设计较为传统,缺乏新意。
这使得孩子们在活动中很难感受到乐趣,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3)难以吸引孩子:由于活动内容单一和缺乏创新,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并不感兴趣。
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理论研究2.1 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区域活动设计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刺激和引导。
因此,在设计幼儿园区域活动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发展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和兴趣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
例如,对于较小的儿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拼图、积木等玩具;而对于较大的儿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
(2)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应该尽量使活动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增加游戏元素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区域活动后的“分享”策略
跟随着董旭花教授的问题剖析与案例研讨,津津乐道的观看完专题三《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全部视频活动,不禁长叹:“啊~ 真想回到童年,享受区域活动里的快乐时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长叹”声?无疑夹杂着的对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开展的生动有趣的区域活动的一种崇拜心声,同时也有对自己在组织区域活动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惭愧之感,更有一种重整旗鼓、追寻快乐童年的教育期待。
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大致分了三个流程:导入环节,自主活动和分享交流。
针对这三个环节,我把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定格于“分享交流”的镜头中。
1.镜头一:区域活动结束了,我按部就班的走进各个区,一边观看孩子们的活动情况,一边做着收尾性的提示:“请负责本区域的小值日生把材料收放好。
”然后走到美工区,帮着孩子们把美工作品展示在展板或展架上。
问题分析: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往往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或者只重孩子玩的过程,从而忽略了区域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与交流。
老师只关注到了表面现象,误把材料收放和作品展示作为区域活动的结束工作。
2.镜头二:区域活动结束了,我组织孩子们集中坐下,通过奖励小张贴的形式,表扬区域活动中守规则、会谦让的孩子;同时对于发生争执或不守规则的孩子,会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希望。
问题分析:意识淡薄不清晰
在这里,虽然老师有了“分享交流”的环节,但是并不了解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教育价值,更没有深挖活动中幼儿的实质性问题,只是用“简单评价”和“形式过场”替代了“分享交流”。
通过今天的有效学习,让我从理念认知到方法策略上一一有了收获:
收获一:价值定位
区域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梳理和提升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愿望,还能后促进师幼、幼幼间的互动,实现共享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这也是“分享交流”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收获二:改进实践
针对不同的区域活动和区域中幼儿的表现,可采取以下四种策略:
策略一:分享作品。
分享作品是一个区域活动成果展示的过程,适合于美工区和操作区。
在展示作品和成果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大胆表述的语言能力。
对
于不好呈现或不易存放的作品,老师可以巧借相机拍摄,以打印或照片的形式展示作品,从而使孩子们获得成功体验。
策略二:分享评价。
区域活动结束后,是需要评价的,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
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扮演中,扮演“妈妈”的孩子,会做饭、会照顾宝宝,因此老师对“妈妈”的温柔、细心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对于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和“宝宝”的孩子,他们对“妈妈”的喜爱,夸夸“妈妈”的好,无疑是对同伴的认可性评价,促进了同伴交往,体验了合作游戏的快乐;对于“妈妈”的自我评价,如说一说“你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你的妈妈是位什么样的妈妈?”,更能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属于一种激励性评价。
策略三:分享体验。
正如董教授所讲:“幼儿在自由、自主、全身心投入的区域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运用已有经验,获取新经验,并产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分享交流”的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换经验和交流感受的平台,同时也是老师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新经验的过程,更是为同伴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搭建桥梁。
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积极情绪的带动,分享体验,激发更多的幼儿参与到不同的区域活动中。
策略四:分享方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要用善于发现问题的视角及时捕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享交流”中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
在这里,老师可采用照片或视频回放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问题的发生及其原因,通过多种方法的分享,引导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降低今后在区域活动中类似问题发生的频率。
如:在幼儿自主进区的环节中,“宝宝厨房”成为孩子们的挚爱宝座,有的孩子为了“谁先玩”发生了争执。
针对此问题的讨论,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幼儿想办法。
孩子的问题应返还给孩子解决,通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的换位思考,引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分享好办法。
根据前期幼儿自发的观点,老师进行好办法的提炼,使办法达成一致,共同分享。
三是寻找新办法。
在组织区域活动前,老师应对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产生预设,并初步想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当组织幼儿讨论问题时,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或办法交流,逐步引出新办法。
如:根据幼儿入园先后顺序或者午睡质量情况等不同因素,定期更换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的先后顺序。
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更能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通过以上四种“分享”策略,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对本次区域活动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通过分享、交流,激活孩子们对下次区域活
动的期待和渴望。
当然,以上的“分享”策略,要根据区域活动实际开展的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时间可长可短,形式可集体可分散,并不是面面俱到全部落实,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愿我们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用教师的智慧与爱,寻求更多的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