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第五章 茎 -1

合集下载

植物学答案

植物学答案
(二)简答题
1>根的生理功能
吸收、输导、贮藏作用
支持固着作用
合成作用
分泌作用
2>根尖分几个区域
从顶端向上依次:【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
3>菌根的作用?
菌丝起着根毛一样的吸收作用
能分泌水解酶类,促进根际有机物质的分解
有些菌丝有固氮作用,增加植物氮素来源
可产生一些生长活跃性的物质,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
(三)叙述题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根最外一层排列整齐的细胞,许多表皮细胞的外壁突出形成根毛,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B皮层: 外表皮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C中柱(维管柱)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
2>根的次生结构是怎么形成的?
次生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包括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胞间层
(按时间、化学成分)【由外到内】初生层外层
次生层(很厚)中层
内层
注:并非所有植物体内所有细胞内都有着三层
4>后含物都有哪些?
【代谢中间产物】【废物】【贮藏物质(主要)】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主要区别?
细胞壁
植物细胞特有 液泡
质体
6>判断细胞分裂图?
【略】
第三章植物组织思考题答
(一)概念题
1>分生组织?
外形和功能有差别,但来源相同的变态器官
第七章练习
一、填空
1.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副卫细胞是(三角)形。
2.落叶的原因是因为在(叶柄基)部产生了离层。
3.萝卜(根)蒜瓣(茎)藕(茎)。

药用植物学第五章 茎

药用植物学第五章   茎
特点:顶芽活动到一定时间后,生长变 化极慢,甚至死亡,或分化为花芽,而靠 近顶芽的腋芽则迅速发展为新枝,代替主 茎的位置,不久,这条新枝的顶芽又同样 停止生长,再由其侧边的腋芽所代替。
合轴分枝的主轴,实际上是一段很短的 主茎与其各级侧枝分段连接而成,因此是 曲折的。如棉花的植株就有果枝和营养枝 之分,果枝便是合轴分枝,营养枝是单轴 分枝。
第五章 茎
茎(stem)
茎是种子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 来源:由种子内胚轴发育而来。 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作用、繁
殖作用。 作用:许多植物的茎及茎皮可作药材用。如:
麻黄、桂枝等。
以茎入药的中药
• 以木质茎藤入药,如木通、鸡血藤 • 以草质茎藤入药,如首乌藤 • 以茎枝入药,如桑枝、桂枝 • 以茎的髓部入药,如通草、灯心草 • 以木材的心材入药,如沉香 • 以茎皮入药,如厚朴、杜仲 • 以地下的变态茎入药,如黄精的根状茎、
1、单轴分枝 2、合轴分枝 3、二叉分枝 4、假二叉分枝
1.单轴分枝
又称总状分枝。
树冠塔形,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形 成一个直立的主轴,而侧枝较不发达,以 后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分枝,但各 级侧枝的生长均不如主茎的发达。
如银杏、松、杉、柏等木本植物,它们的树 干成为很有价值的木材。
2. 合轴分枝
休眠芽:温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枝条 上近下部的许多腋芽在生长季节里往往 是不活动的,暂时保持休眠状态,这种 芽称为休眠芽。
芽的类型
顶芽: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 ➢ 按芽在枝 定 芽 腋芽:生于枝侧面叶腋内的芽(亦称侧芽) 上的位置 不定芽: 生长在老根、老茎等不固定位置的芽。 ➢ 按芽鳞 鳞芽(被 芽):芽鳞包被的芽,鳞片为变态叶,被 的有无分 厚的角质层或毛茸或树脂等,防病虫害及冻害。

植物学 第五章 茎

植物学   第五章 茎
第五章 茎
茎的概念 :茎是联系根和叶,输送水、无机 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 由胚芽发育而来;一般长于地上,少部分长 于地下。
第一节 茎的功能
1、茎的功能 (1)支持作用:茎是植物的支架 (2)输导作用:茎是植物上下运输的通道 (3)贮藏作用:茎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为植物提供
了养料。如马铃薯的块茎,莲藕的根状茎。
(4)繁殖作用:茎可作为扦插、压条、嫁接等营
养繁殖材料。
(5)光合作用:绿色的植物幼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一些叶片退化的植物如仙人掌也可进行光合作用。
2、茎的经济价值
(1)食用:如豆芽、甘蔗、芹菜、莲藕等。
(2)药用:如杜仲、桂枝、半夏、合欢皮等。 (3)工业原料:如橡胶树、纤维等。 (4)木材、竹材
第二节 茎的形态
一、茎的形态特征 1、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少数呈三角形(如莎草)、方
柱形(如蚕豆、薄荷)或者扁平形(如昙花、仙人掌)
叶痕
2、茎的结构
维管束痕
(1)节:茎上生叶的部分 (2)节间:两个节之间的部分
(3)叶痕:植物落叶后,叶柄基部在
茎上留下的 痕迹称为叶痕(有的互生有的 对生)
(4)维管束痕:是叶痕内的点状突起,
合轴分枝
3、假二叉分枝
具对生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者 顶芽变成花芽,在花芽开花后,顶芽下 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为二叉状分枝。 (假二叉分枝实际上是合轴分枝的一种 特殊形式)
五、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在地面下和近地面 的分蘖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 具有不定根的分支。分蘖上又可产生 分蘖,依次形成以及分蘖,二级分蘖。
是叶柄与茎维管束断离后留下 简称束痕。 迹,其形状和数目依植物而异。 的痕迹,

药用植物学-茎-1

药用植物学-茎-1

草质茎
肉质茎
木质茎-乔木 木质茎 乔木
杜仲
厚朴
乔木
灌木
乔木
灌木
厚朴
朱砂根
扁 担 藤
的高度在3-6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治理 以下, 灌木的高度在 以下 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 ),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 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 或丛生地上。其地面枝条有的直立(直立灌木), 或丛生地上。其地面枝条有的直立(直立灌木), 直立 有的拱垂 垂枝灌木),有的蔓生地面( 拱垂( ),有的蔓生地面 有的拱垂(垂枝灌木),有的蔓生地面(蔓生灌 ),有的攀援他木 攀援灌木), 有的攀援他木( ),有的在地面以 木),有的攀援他木(攀援灌木),有的在地面以 下或近根茎处分枝丛生(丛生灌木)。 )。如其高度不 下或近根茎处分枝丛生(丛生灌木)。如其高度不 超过0.5~1m的称为小灌木; 的称为小灌木 超过 的称为小灌木; 我国灌木树种资源丰富,约有 余种。 我国灌木树种资源丰富,约有6000余种。 余种
多年生草本 商陆
堇菜科紫花地丁多年生
肉质茎
肉质草本(垂盆草) 肉质草本(垂盆草)
景天科长生草属佛座莲 景天科长生草属佛座莲
按 茎 的 生 长 习 性
直立茎 缠绕茎 攀援茎 匍匐茎 平卧茎 草质藤本 木质藤本
2、按茎的生长习性分
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生长。 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生长。 缠绕茎:茎直接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缠绕茎:茎直接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攀缘茎:茎靠攀缘结构攀附他物向上生长。 攀缘茎:茎靠攀缘结构攀附他物向上生长。 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有不定根 匍匐茎:茎平卧地面, 平卧茎:茎平卧地面, 平卧茎:茎平卧地面,节上无不定根
芽痕

第五章 植物营养器官--茎

第五章 植物营养器官--茎

第五章植物营养器官--- 茎一、茎的功能和茎的基本形态1.茎的基本功能强调:输导最基本,维管束可以没有机械组织,但不能没有输导组织。

支持其次,再次储藏、繁殖、合成2.茎基本形态设问:在你面前放一段根和一段茎,你能很专业地区分它们吗?(很容易,但表达不专业)如果在你面前放上红薯和洋芋,你能很专业地区分谁是根、谁是茎吗?(不容易,因为不够专业)。

所以要认真学习看来简单的问题。

茎具有基本的与根不同的形态特征:(1)具有节:茎上长叶和芽的部位,就称为节。

即:节上生叶,或有叶痕,叶腋有侧芽,节是最突出和重要的部分。

(2)具有节间: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节间上什么也不长(有时会有不定芽,但是绝对不会长叶!),节间有长有短。

(3)具有顶芽:位于顶端现在再来判断:红薯和洋芋……?二、芽的类型和分枝方式(一)芽的类型芽是茎上最重要的结构,因为茎的生长、发育都是由芽的发育开始的,或者说,茎的生长、发育就是芽的生长、发育。

所以要讲讲芽的类型。

芽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1.从芽的性质:叶芽、花芽、混合芽2.从芽的位置:定芽——顶芽、侧芽(腋芽),腋芽有不同的类型——单芽最常见,柄下芽(香槐、悬铃木)、叠生芽(紫穗槐、山柑)、并生芽(桃);不定芽。

顶芽常抑制它下面的(离它较近的)侧芽的生长,称为顶端优势,以保证植物能够快速地往高出生长,争得阳光,去掉顶芽就能够解除顶端优势。

3.从芽的结构:鳞芽(温带,保暖作用)、裸芽(南方、草本)4.从芽的活动性:活动芽、休眠芽。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二)分枝类型由芽的生长特性和芽的位置决定了植物茎的分枝方式。

有以下4种类型。

1.二叉分枝:最原始,主要见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单轴分枝:裸子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3.合轴分枝:主要见于被子植物,灌木。

禾本科的分蘖是一种特殊的合轴分枝。

4.假二叉分枝:见于少数双子叶植物,如丁香等。

要求:能够用间图画四种分枝类型!能够区分二叉分枝和假二叉分枝。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5章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5章

植物学复习题第五章_茎一、试分析茎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形态学依据。

答:厚角组织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木质部中具导管和管胞,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韧皮部中的筛管和伴胞及筛胞起输导有机物的作用;木薄壁细胞和韧皮薄壁细胞有贮藏之功能;皮层中的绿色组织可使幼茎有同化作用。

二、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答:合轴分枝植株上部或树冠呈开展状态,既提高了支持和承受能力,又使枝叶繁茂,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气,又能有效地扩大光合面积和促进花芽形成,使之成为丰产的株型,即可产生更多的果实和种子。

以利于后代的繁衍,所以,合轴分枝是较进化的分枝方式。

三、试分析茎尖和根尖在形态结构上有何异同?并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答:相同点:根尖和茎尖都有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相应的细胞结构和生长动态也基本相同。

不同点:根尖最顶端有根冠,茎尖无茎冠,根尖的成熟区有根毛,茎尖成熟区有气孔和角质层。

根冠可分泌黏液,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进行伸长生长,并有促进离子交换、溶解和可能螯合某些营养物质的作用。

根冠还与根的向地性有关茎的气孔和角质层对幼茎的通气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四、简要说明组织原学说,原套——原体学说和细胞学分区概念三种理论的特点和区别。

答:组织原学说认为被子植物顶端是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而组织原又是由一个原始细胞(或一群原始细胞)发生的,这种学说适宜于描述根端组织。

原套- 原体学说认为苗端分生组织的原始区域包括原套和原体两个部分,原套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原体细胞可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使苗端体积增大,二者都存在着各自的原始细胞,原体原始细胞位于原套原始细胞之下,这种学说适应于描述大部分被子植物的茎端。

细胞学分区概念认为:苗端表面有一群顶端原始细胞群,它们下面是由衍生的中央母细胞区。

二者向侧方衍生的细胞形成周围区(周围分生组织),可形成叶原基并引起茎的增粗,中央母细胞区的中央部位向下衍生成肋状分生组织,以后发育成髓,这一学说适宜于多数裸子植物苗端的描述。

《植物学》课程学习指导

《植物学》课程学习指导

《植物学》课程学习指导(一)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二)培养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应培养的基本技能是:1.显徽镜的使用。

2.徒手切片制作。

3.植物绘图。

4.植物标本采集和制做。

5.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本课程全面复习的内容包括:绪论;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分类。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绪论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为:1.生物界的五界系统2.植物界七个主要类群及主要特征3.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矿化作用4.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习题)1.种子:2.种子的构造: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构造。

3.种子的休眠。

4.种子的寿命5.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6.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一、本章教材重点内容1、植物细胞的结构。

2.细胞质(质膜、胞基质和细胞器三部组成).3.细胞器包含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管、微丝等。

在各种细胞器中,应当着重掌握质体(主要是其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核蛋4.细胞核的主要功能5.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形成时间和相应的化学成分。

6.说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7.解释下列术语原生质体、细胞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周期第三章植物的组织一、本章重点内容1.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2.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植物学基础_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学基础_作业参考答案

植物学基础作业1绪论一简答题:1、物界的七个主要类群包括哪些?植物界的七个主要类群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太阳光能,把简单的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回答题1、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体形大小方面:细菌体型很小,直径只有1至几个微米,裸子植物衫科的巨衫和被子植物的杏仁铵植株高达140多米。

(2)形态结构方面:细菌均有单细胞组成,其它有多细胞组成。

藻类、菌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地衣有类似茎叶的分化,蕨类和被子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3)寿命长短不一:裸子植物的巨衫寿命可达3500年,而细菌菌体寿命只有30分钟,一般草本种类寿命较短,木本寿命较长(5)生活方式不一样:有自养、异养(寄生、腐生等)生活方式(6)生活环境:陆地、海洋;阳光和沙漠、阴性条件2、植物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主要作用?光合作用的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形成的有机物中,释放氧气,维持大气平衡矿化作用的作用:使大气中的碳素得到平衡;使大气中的氮素含量得到平衡;维持植物体内磷、钾、钙、镁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与土壤之间的循环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简答题1、种子是由什么器官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2、种子的结构和胚的结构?种子的结构:种皮、胚和胚乳胚的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3、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1)充足的水分(2)合适的温度(3)充足的氧气(4)少数种类还需要光照4、成熟种子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主要区别?自行区别二、名词解释1、种子:由胚珠发育所形成的繁殖器官,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2、种子的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需隔一段时间才能发芽的特性3、种子的寿命: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的最长期限4、子叶出土幼苗:种子在萌发时,下胚轴加速生长将子叶和胚芽顶出土面的幼苗5、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上胚轴伸长,下胚轴不伸长,子叶不随着胚芽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壤中,直到养料耗尽而死去的幼苗三、问答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植物学---第四章芽与枝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植物学---第四章芽与枝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Talk about apical dominance?

Can you speak out some examples about apical dominances applied to the horticulture or landscape ?
徒长枝——重要概念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
第三节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㈠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⒈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⒉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和活动
形成层的细胞可分为纺锤状原始细 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束间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皮层 表皮
木质部
髓 维管形成层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皮孔为周皮上的通气组织。可分为具
封闭层的和不具封闭层的两种。


(二).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裸子植物茎和双子叶植物茎比较,裸子植
物茎都是木本的,茎的结构基本上和双子 叶植物木本茎大致相同,二者都是由表皮、 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长期存在着形 成层,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 有显著的年轮。不同之处是维管组织的组 成成分中,有着以下的特点:


在前面的初生结构中已经提过。但少 数热带或亚热带的单子叶植物茎,除 一般初生结构外,有特殊的次生生长 和次生结构出现,如龙血树、朱蕉、 丝兰、芦荟等的茎中,它们的维管形 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情况,却不同于双 子叶植物,一般是在初生维管组织外 方产生形成层,形成新的维管组织 (次生维管束),因植物不同而有各 种排列方式。现以龙血树为例,加以 说明。
特征是其外切向壁明显增厚,并且角质化。
⒉皮层

植物学第五章 茎 论述题

植物学第五章  茎 论述题

第五章茎1:试述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次生分生组织的产生及活动。

解:(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1)产生: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的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发育为束中形成层,构成形成层的主要部分,在与束中形成层相接的髓射线中一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发育成束间形成层,两者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形成层环。

2)活动: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纺锤状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构成次生维管组织;射线原始细胞平周分裂向外产生韧皮射线,向内产生木射线,构成次生维管射线。

同时,纺锤状原始细胞还进行垂周分裂和横向分裂,增加自身细胞数目和产生新的射线原始细胞。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1)产生:茎中木栓形成层的产生较为复杂,多数起源于与表皮邻接的一层皮层薄壁细胞或厚角组织细胞;还有的产生于表皮细胞;也有的产生于初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

2)活动:木栓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一起构成周皮。

2.简述茎中维管形成层细胞的组成、形态及分裂活动。

解1)细胞组成: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类型组成。

(2)形态特征:纺锤状原始细胞长而扁,两端尖斜,切向面比径向面宽,和茎的长轴平行排列,呈纺锤形或梭形:射线原始细胞近乎等径(径字为圆半径的径)的正方体形,分布于纺锤状原始细胞之间。

纺锤状原始细胞在茎的横切面上呈平周的长方形,排成一圆环。

(3)活动:纺锤状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构成轴向的次生维管组织系统,同时进行垂周和横向分裂.增加自身细胞的数量以及衍生出新的射线原始细胞,从而使形成层环的周径扩大;射线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次生雄维管射线,构成茎的横向运输系统。

3.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比较木材三切面的形态解剖特点。

4了解分枝形式对农业或园艺整枝修剪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举例说明芽对腋芽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顶芽的死亡,以及代替顶芽的腋芽依次死亡,促进了大量下部腋芽的形成和发育,使植物枝繁叶茂,光合作用面积扩大,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

植物学 第 5 章节

植物学 第 5 章节
(A)配子体为小型绿色自养的单倍体的植物体,从外形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扁平 的叶状 体,有背腹之分,内部有或无组织分化,具单细胞假根;另一类是有茎、叶分化的''茎 叶体”, 但不是真正的茎和叶,体内无明显的组织分化或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分化,但仍无 维管组织,假 根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
(B)抱子体的形态简单,多数由抱瑚、繭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抱瑚是产生抱子的器 官。 C. 有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且有不育细胞组成的保护壁层;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 (antheridium),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archegonium)。
B. 绿藻门(Chlorophyta) 特征:藻体为单细胞、多细胞个体、群体、丝状体和叶状体,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和载色体,无明显的组 织分化;光合色素存在于载色体中,主要包含叶绿素a、叶绿素b、 叶黄素及胡萝卜素;贮存物质主要为淀粉 和油类;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 殖,其中有性生殖又分为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配生殖 和接合生殖。 代表植物:衣藻单细胞个体(Chlamydomonas)、实球藻(Pondorina)、空球藻(Eudorina)、 水绵(Spirogyra)、 石茄(Ulva)等。
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C)中国的命名人,根据1979年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的新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名, 但过去已经沿用的命名
人,不再改动。
(二)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界大类群是依据林奈的两界系统,对植物界进行分门别类。按照各类植物系统进化 的关 系,及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亲缘关系等可将枇物界划分为藻类(Algae)、菌类 (Fungi)、地衣 (Lichenes)、苔禳植物(Bryophyta)、蕨类植物(Pteridphyta)、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和被子 植物(Angiospennae)等几大类群(见下表)。其中藻类、菌类、 地衣属于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 物或原植体植物;苔禳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 植物属于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或 茎叶体植物。由于低等植物、苔薛植物、蕨类植物不 开花、不结果,用抱子进行繁殖,故称它们 为抱子植物或隐花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故又称它们为种子植 物或显花植物。

20090605植物学课程辅导与习题解答

20090605植物学课程辅导与习题解答

(2009.06.05)植物学课程辅导与习题解答(文本)闫毓秀: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植物学第二次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大家一定有许多体会,希望大家积极发言。

本课程教学要求(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4.植物生态主要掌握生态条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

(二)培养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裸的学习应培养的基本技能是:1.显徽镜的使用。

2.徒手切片制作。

3.植物绘图。

4.植物标本采集和制做。

5.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本课程全面复习的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第二编,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第三编,被子植物分类;第四编,植物的生态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七个必做实验。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习题1.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的光能,把简单的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其过程可简单写成:光合作用的主要意义是:①把简单的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

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

③释放出氧气。

(2)矿化作用:复杂的有机物,经过非绿色植物(菌类)的作用,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矿物质),这一过程称为矿化作用。

矿化作用的主要意义是:1)将有机物分解简单的无机物。

2)使大气中的碳素、氮素得到平衡。

3)植物体内的磷、钾、铁、镁、钙及各种微量元素通过矿化作用,在植物体和土壤之间循环。

一、种子的结构: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子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

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二、胚的结构: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

《植物学》:茎

《植物学》:茎



根尖、茎尖分区
侧根、侧枝的起源
表皮
皮层功能 外皮层 内皮层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与初 生韧皮部的排列 初生木质部 的发育方式 髓和髓射线
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成熟区 侧根是内起源 吸收组织 ; 不角化;具根毛; 横向运输、贮藏等 后期栓化 明显;多具凯氏带 明显
相间排列
外始式 一般无
.
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
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
皮层
初生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维 管
初生木质部 束

髓射线



.
表皮
机械组织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髓
髓射线
束内形成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轮廓图
表皮(保护组织)
皮层(薄壁组织)
髓射线(薄壁组织)
初生韧皮部 (维管组织)
髓(薄壁组织) 初生木质部
(维管组织)
内皮层(薄壁组织)
中柱鞘(薄壁组织) 初生木质部 (维管组织)
初生韧皮部 (维管组织) 薄壁细胞 (薄壁组织)
.
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保护组织) 皮层(薄壁组织)
初生韧皮部(维管组织)

束中形成层 (分生组织)


初生木质部
(维管组织)

髓射线

(薄壁组织)

髓(薄壁组织)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落地生根
不 定 芽
.
木材结构
.
单 双 子 叶 植 物 茎 比 较
.
茎的生活习性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枝条shoot:
茎上着生叶子——枝条 凡叶子着生之处为节, 相邻节之间的一段为节间。
14:32
14:32
14:32
➢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称为叶痕 ➢叶痕中茎与叶柄间的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 迹。称为束痕。 ➢茎的外表具有一些小形的皮孔,是枝条与外 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14:32
叶痕(弯月形) 束痕 皮孔
14:32
14:32
农业生产上人为促进或抑制合轴分枝的发育
14:32
(五)茎的生长习性
• 由于适应不同的 环境而形成不同的 习性 。
• 1 、直立茎:茎 背地面而生,直立。
14:32
2、缠绕茎
14:32
3、攀援茎
14:32
4、匍匐茎
14:32
第三节 苗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 一、苗端分生组织
即茎顶端分生组织 由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 生组织组成。
眼子菜: 苗端分生组织
14:32
指出 苗端的原分生组 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14:32
关于苗端原分生组织组成的学说
组织原学说 原套—原体学说 细胞学分区概念
14:32
• 原套—原体tunica-corpus学说: 将被子植物苗端原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
14:32
14:32
14:32
(三)芽的基本结构 叶芽: 1 生长锥 ( 顶端分生组织 ) 2叶原基 3幼叶 4侧芽原基 5侧芽 6芽轴
14:32
14:32
• 四)茎的分枝类型 • 1.二叉分枝:最原始的分枝,由顶端分生
组织分成二半,各半形成同样的分枝。
卷柏属
14:32
• 2.假二叉分枝 由具对生叶的植物发育而来
分。 原套是生长锥表面一至数层细胞,通常只进行垂
周分裂,扩大生长锥的表面。 原体是原套内方的一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可进
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
14:32
苗端的原套和原体
单子叶植物原套多为1一2层, 双子叶植物原套多为2层。
14:32
tunica-corpus organization. Magnification of coleus (Coleus紫苏) shoot
apical meristem.
14:32
拟南芥苗端的原套和原体
两层原套细胞(L1和L2) 较浅薄的原体(其表层称为L3)
14:32
The Apical Meristem
14:32
M = meristem; L = leaf primordia
The Apical Meristem
peripheral central zone zone
The14c:3o2re cells of central zone divide more slowly and are undifferentiated stem cells.
Cell Position Determines Cell Fate
L1 produces epidermal tissue; L2 and L3 produce cortical and vascular tissue. Most divisions are anticlinal (perpendicular to surface). Occasionally, a periclinal division occurs, displacing an L1 cell into L2 or vice versa. 14:32 In this case, the displaced cell adopts the fate of its neighbors.
第五章 茎 Stem
生理功能/ 形态
苗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
14:32
初生构造/次生构造
第一节 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 1支持作用 • 2输导作用 • 3贮藏和繁殖 • 4光合作用
14:32
第二节 茎的基本形态
一、外形: 常呈圆柱体,这种形状最适宜于担负支持输
导的功能。
14:32
藨14:3草2 ,三棱柱形 益母草,四棱柱形
枝芽
花 芽
杨 树
14:32
混合芽
14:32
4.依据芽的生理活动状态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 活动芽是能在生长季节形成新枝、花或花序的芽。 一般一年生草本植物,当年由种子萌发生出的幼 苗,逐渐成长至开花结果,植株上多数芽都是活 动芽。
14:32
•温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许多枝上往往只有顶芽 和近上端的一些腋芽活动,大部分的腋芽在生长 季节不生长,不发展,保持休眠状态,称为休眠 芽或潜伏芽。
悬铃木
14:32
不定芽: 不着生在枝顶或叶腋内的芽 植物的营养繁殖
甘薯块根上的不定芽
落地生根叶片边缘的 不定芽
14:32
2.依据芽鳞的有无分为:被芽和裸芽 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越冬芽,外面都有鳞片包被,称 为被芽或鳞芽。起保护作用。 所有一年生植物、多数两年生植物和少数多年生木 本植物的芽,没有芽鳞,由幼叶包着,称为裸芽。
定芽-分为
--顶芽: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 的芽。 ---腋芽:生长在枝的侧面叶腋 内的芽,也称侧芽。
14:32
银槭
叶柄下芽:subpetiolar bud 有的腋芽生长位置较低,被覆 盖在叶柄基部内,直到叶落后,芽才显露出来,称为叶柄下 芽,如悬铃木(法国梧桐)、刺槐等的腋芽,有叶柄下芽的叶 柄,基部往往膨大。
14:32
14:32
有的枝条上还有芽鳞痕存在。 在季节性明显的地区,往往可以
根据枝条上芽鳞痕的数目判断 其生来自年龄和生长速度。14:32
14:32
二、芽的结构及类型
(一)芽bud的概念: 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即枝、花或花序的雏体。
14:32
(二)芽的类型 1.依据位置分为: 定芽 不定芽
14:32
裸芽


胶皮糖香树
木兰属 花芽
14:32
鳞芽
14:32
白桦:花芽
裸芽
14:32
3.依据发育成的器官性质分为: 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 枝芽==萌发后形成茎、叶(枝条)。 • 花芽==萌发后产生花或花序。 • 萌发后既有枝叶,又有花或花序的芽称为混合芽,
如梨、苹果等的芽。
14:32
枝芽
假二叉分枝
14:32
盾叶鬼臼
14:32
3.单轴分枝(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 明显,多数裸子植物,部分被子植物
14:32
单轴分枝
4.合轴分枝 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 慢或为花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 枝,代替主茎的位置。
14:32
合轴分枝
14:32
区分分枝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