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方案
工作流技术综述
![工作流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614e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5.png)
工作流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业务流程的日益复杂化,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业务过程管理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工作流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工作流技术参考资料。
文章将介绍工作流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关键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探讨工作流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流程建模、流程引擎、任务调度、异常处理等关键组件的实现原理和应用技术。
文章还将对工作流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展示其在提升业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章将总结工作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工作流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在业务流程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通过将业务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任务、活动或步骤,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组织、执行和监控,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医疗保健等,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减少人工错误、降低运营成本。
在工作流技术中,一些核心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工作流”,它指的是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或任务,这些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以实现特定的业务目标。
工作流可以视为一个业务过程的模型,它描述了业务过程的各个环节、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业务过程的执行路径。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是实现工作流技术的关键软件工具。
它负责定义、执行和监控工作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功能,如流程建模、流程实例管理、任务调度、数据管理等。
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业务规则和需求,自动化地执行工作流,从而提高了业务过程的效率和灵活性。
“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按照工作流定义执行工作流实例,处理任务调度、活动执行、数据传递等。
工作流技术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
![工作流技术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4c378cdfcc22bcd127ff0c28.png)
优化系统结构 工作流部分抽象出来作为系统业务构件,可以供多个业务系统共享使用,构
件优化了信息系统的结构,便于集中管理与优化升级,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使用。
加快应用开发 开发人员不必关注流程的技术实现,更多关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项目工期会
明显缩短。
工作流概述
▪ 工作流对IT管理部门的价值
遵循标准
权统的部署方式
平台模式
嵌入模式 框架
服务模式
工作流概述
▪ 工作流对最终客户的价值
流程业务随需而变 客户可以根据业务变化随时调整业务流程,使系统“柔性”十足,满足用户流
程业务变化发展和应急需要。
流程业务快速搭建 基于工作流系统的开发框架可以快速生成业务流程模型和应用,便于需求
• 成熟
– 多年业务积累,熟悉中国国情,客户遍天下 – 人事管理、事务审批、财务审批、公文管理、合同审批等成熟解决方案
• 安全
– 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 内置与保密卡和CA接口,适应分级保护要求
• 稳定
– 单服务器单应用支持3000注册用户,500并发用户7*24小时稳定运行 – 支持集中式虚拟部署及联邦式分布部署,满足多层次用户群应用需要
工作流内核
• 流程引擎(Flow Engine)—— 业务结构示意图
实例对象
规则 扩展
业务 逻辑
多引 并发 擎 处理
其他 扩展
配置 读取
引擎 驱动
初始 化
组织 机构
数据 操作
消息 发送
提供对外方法
✓稳定的引擎内核 ✓开放的接口 ✓良好的对象封装 ✓丰富的管理工具
工作流内核
• 流程引擎(Flow Engine)—— 强大、稳定的引擎内核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编辑部办公系统流程设计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编辑部办公系统流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f9e76f27d3240c8447ef93.png)
c to y t ms e f c ie y, tc n s tu u i e sma a e n y t m o me ta l i d fe t r rs e u r me t . a in s s e fe t l i a e p b sn s n g me t se t e l k n s o n e p ie r q i v s e ns
De i n o A y t m f e t r a e r m e t sg fO s s e o dio i l d pa t n
o o r a b sdo r fo eh iu fju n l a e nwo k lw tc nq e
LOⅣ G n‘ Bi ,L AⅣ y n— ai k 0
基 于工作流技术的编辑部办公 系统流程设计
龙 斌 ,连 云 凯
(.桂 林 电 子 科技 大 学 网 络 中 心 , 西 桂林 1 广 5 10 ; 4 0 4 5 10 ) 4 0 4 2 .桂 林旅 游 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报 编辑 部 , 西 桂 林 广
摘
要: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实现业务过程的分 析、 建模 、 优化 、 管理与集成 , 以及最终实现业 务过程 自动化的核心技
to in,ma a e e ta d i tg a i n a d a a t t a e l e a t ma i b sn s r c s .Co n g m n n n e r t n t s n r a i u o t u ie s p o e s o l ic z c mb n n t t e p l i i g wi o h ra p i h —
me to o r a ’ a tmai u ie sp o e s n fju n l u o tcb sn s r c s .Th e n l p rto lw ft emo e i a ay e n e in d i s ek r e eain fo o h d s n lz d a d d sg e n o
工作流管理技术
![工作流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a46b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f.png)
工作流管理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作流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工作流管理技术以流程化的方式组织、管理和自动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范化和高效化的管理。
本文将探讨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管理技术是一种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相关信息以可执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它通过自动化集成和优化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实现任务的自动分配、自动处理和自动跟踪,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工作流管理技术基于四个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流程(Process)、角色(Role)和资源(Resource)。
活动是工作流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企业中的具体工作任务;流程是活动的集合,包括了活动之间的顺序和依赖关系;角色是参与活动执行的相关人员或者系统;资源是活动执行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文件或者其他设备。
二、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流程建模、流程分析、流程执行和流程优化四个步骤。
1. 流程建模: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将其进行抽象和描述,构建出企业的业务流程模型。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事件驱动过程链(EPC)、Petri网等。
2. 流程分析:对建模后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验证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模拟实验和性能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瓶颈,以便进行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3. 流程执行:根据业务流程模型,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将活动分配给相应的角色或者系统,并自动进行任务的执行和跟踪。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条件进行流程控制,实现任务的自动分派和自动审批。
4. 流程优化:根据流程执行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包括对流程中的瓶颈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
泛微工作流对外接口技术说明(简单版)
![泛微工作流对外接口技术说明(简单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511db1fc4ffe473368abec.png)
泛微协同商务系统开发文档系列之工作流对外接口技术说明(简单版) Weaver e-cology Info Control System For Tech User机要文件请勿传播工作流对外接口技术说明简单版目录开发背景 (3)软件功能 (3)技术特点 (4)接口说明 (4)/src/weaver/workflow/request/RequestOutWork.java (4)/src/weaver/workflow/request/RequestOutData.java (4)对于创建HTTP POST请求的说明 (5)一、开发背景由于客户的需求,e-cology系统的工作流模块需要提供一个方便的便于二次开发的接口,使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用e-cology系统的工作流引擎,利用其强大灵活的流程设定功能,来完成自己的内容审批功能,或者其他需要通过工作流来完成的任务。
二、软件功能三、技术特点1、提交请求采用HTTPPOST方式,可以用其他语言来构造这个请求,而不仅仅用java语言。
2、在流程归档的时候给用户处理自己代码的机会,通过编写自己的java类并在配置文件里进行注册,就可以在归档的时候被工作流引擎调用,来完成需要归档时完成的操作。
四、接口说明这里描述的时客户开发需要用到的类,还有一些jsp文件和java类文件这里没有说明,因为这些文件时开发当中不需要关心也不需要修改的。
/src/weaver/workflow/request/RequestOutWork.java描述:如果需要在归档的时候执行自己定义的操作,那么必须实现这个类的execute方法,在这个方法里可以执行自己的操作,然后把这个类注册到接口的配置文件里面,这样工作流引擎就可以在归档的时候调用这个类的execute方法了。
方法:booleanexecute(intrequestid)throwsRequestOutWorkException功能:执行归档前自定义的操作输入:工作流请求id返回:是否成功/src/weaver/workflow/request/RequestOutData.java描述:这个类可以帮助开发者根据requestid方便的得到工作流的相关数据方法:RequestOutData(intrequestid)功能:构建一个读取工作流数据的类,并且设置需要读取的工作流请求的id输入:工作流请求id方法:StringgetData(StringfieldName)功能:根据字段名称取得主表的数据输入:字段名称返回:字段的值方法:booleannext()功能:由于明细数据时多行的数据结构,所以有这个函数来在多行之间移动。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https://img.taocdn.com/s3/m/2c77b8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7.png)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在当今大数据和高速信息的时代中,有效地运转工作流已经成为企业们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工作流就是通过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步骤和规则来完成工作。
通过工作流,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优化员工的工作经验。
但是,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工作流却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第一步:明确工作流程一个好的工作流程应该清晰、简单,并且容易被理解和执行。
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一个企业中,从员工提出某个申请到该申请最终被批准和执行,整个流程应该明确定义每一个步骤和相应的责任人员。
同时,需要注意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流程中的不必要环节、流程中的时间漏洞以及适应能力不足的流程。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工作流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导致流程的失败。
因此,在流程定义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步:优化团队协作在一个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互动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工作流程应该鼓励团队协作和沟通。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流程中遇到了困难,他应该可以在同事之间寻求帮助。
另外,工作流程中的责任和目标应该能够被明确地传达给团队成员,以让每个人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角色和任务。
此外,应该探索使用适当的、高效的工具来协助团队协作。
例如,通过使用协同工具或者管理工具,可以更好的与其它团队协作,并及时处理和跟踪问题。
第三步:利用技术变革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对工作流程的优化起到巨大作用。
比如,通过自动化处理重复性、繁琐的任务,能够极大地减轻团队工作负担,提高效率。
同样地,插入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功能,并结合自动化处理直观数据,可以使得分析和处理流程变得更加高效。
此外,在使用新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新技术的合适性和可靠性以及员工是否受过良好的培训。
这将保证新技术的成功使用,以及挖掘新特性。
结语在现代商业中,优化工作流程越来越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通过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优秀的团队协作和科技的应用,企业将获得持续的成功和跟随企业变化的方法。
工作流解决方案
![工作流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484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f.png)
工作流解决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键盘上散落着昨夜思考的痕迹。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迅速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工作流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缩短任务处理时间。
2.提高协同性:让团队成员在同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
3.提高可控性:对工作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4.降低成本:通过自动化工具,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解决方案设计1.流程优化我们需要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流程,将复杂的工作环节简化,去掉不必要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可以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通过自动化工具来完成,减少人力投入。
2.平台搭建搭建一个协同工作平台,让团队成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等。
平台可以采用云服务,确保数据安全,同时支持移动端访问,方便团队成员随时随地进行工作。
3.工具整合将各种工具整合到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服务。
例如,项目管理工具、文档管理工具、沟通协作工具等。
通过工具整合,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
4.数据监控通过数据监控,实时了解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可以设置预警机制,当项目出现延期或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培训与支持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三、实施方案1.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需要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等。
同时,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流程优化在流程优化阶段,我们需要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讨论,制定出优化方案。
3.平台搭建在平台搭建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云服务供应商,搭建协同工作平台。
同时,整合各种工具,确保平台的完整性。
水密几何工作流
![水密几何工作流](https://img.taocdn.com/s3/m/d2f07c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水密几何工作流什么是水密几何工作流水密几何工作流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评估船舶、海洋平台等水下结构物的漏水情况的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和设备,结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出结构物中的漏水点,并对漏水点进行定位、评估和修复。
工作流程概述水密几何工作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使用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对结构物进行扫描和监测,获取相关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压力传感器等。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点云数据处理、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
3.建模与重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者数学模型,对结构物进行三维建模和重建。
这个过程可以使用CAD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等。
4.漏水点检测:通过对建模和重建后的结构物进行分析和模拟,检测出可能存在的漏水点。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压力分析、流体力学模拟等。
5.漏水点定位:确定漏水点的位置,可以使用各种定位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声纳、激光测距等。
6.评估与修复:对检测到的漏水点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评估可以包括漏水点的大小、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修复方案可以包括封堵漏水点、加固结构等。
工作流程详解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整个工作流程的第一步,它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
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仪、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数据,如空间信息、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对数据进行滤波、去噪、配准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点云数据处理、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
建模与重建建模与重建是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者数学模型,对结构物进行三维建模和重建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使用CAD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等。
工作流引擎技术白皮书DOC
![工作流引擎技术白皮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87ff79ed630b1c59eeb5c4.png)
工作流引擎产品功能介绍V0.07目录1.1工作流引擎简介 (4)1.1.1产生背景 (4)1.1.2发展阶段 (5)1.1.2.1EDF(电子数据流)阶段 (5)1.1.2.2TPF(事务处理流)阶段 (5)1.1.2.3IMF(整体集成管理流)阶段 (5)1.1.2.4CPF(知识共享和持续改进)阶段 (6)1.1.3主要特点 (6)1.1.4流程定义和运行 (7)1.1.5流程运转模式 (7)1.1.6工作流引擎不等于OA系统 (9)1.2XX工作流引擎 (10)1.2.1XX工作流引擎简介 (10)1.2.2产品设计 (11)1.2.2.1工作流是XX电子政务平台的组件之一 (11)1.2.2.2工作流引擎设计思想 (12)1.2.2.3工作流引擎产品架构 (14)1.2.3产品功能 (15)1.2.3.1支持流程运转模式 (15)1.2.3.2设计工具 (19)1.2.3.3控制平台 (21)1.2.3.4任务列表 (22)1.2.3.5流程与用户 (24)1.2.3.6工作流数据 (25)1.2.3.7事务处理 (26)1.2.3.8异常处理 (26)1.2.4产品安全能力 (26)1.2.5产品集成扩展 (26)1.2.6运行环境 (27)1.3XX工作流引擎适应复杂应用的要求 (27)1.3.1多机构联合作业 (28)1.3.2流程的定义集中管理 (29)1.3.3嵌套子流程和和引用子流程 (29)1.4XX工作流应用实施方法 (29)1.4.1点面结合,全面推进 (29)1.4.2分步实施,适当激励 (30)1.4.3持续改进,形成文化 (30)1.5XX工作流引擎成功案例 (30)1.5.1广州移动广州公务机管理系统 (31)1.5.1.1实现功能 (31)1.5.1.2实施效果 (32)1.5.2广州外经贸网上政务-发文管理 (33)1.5.2.1实现功能 (33)1.5.2.2实施效果 (35)1.1 工作流引擎简介1.1.1 产生背景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以IT 系统建设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共识。
搭建业务快速通道——统一信息交换及工作流平台技术方案
![搭建业务快速通道——统一信息交换及工作流平台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51ded050e2524de5187e5c.png)
工 作 流 设 计 ——
考 虑 到 未 来 综 合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业 务 的 发 展 , 同 时 涉 及 到 系 统 内 部 应 用 系 统 和 外 部 系 统 的 自动 化 工 作 流 程 可 能 变 得 越 来 越 复 杂 , 且 变 化 可 能 也 比 较 频 繁 。 因 此 , 在 业 务 流 程 实 现 上 ,我 们 采 用SoA和 工 作 流 引 擎 技 术 。 首 先 将 每 个 业 务 功 能 模 块 进 行 抽 象 ,形 成 易 于 扩 展 的 统 一 接 口 多 态 实 现 功 能 元 件 ,并 将 其 保 存 到 功 能 元 件 盒 里 ;然 后 , 交 给 B Z al 流 程 设 计 工 具 t k 组 装 成不 同的业 务逻 辑 。 为 了 快 速 的 响 应 业 务 需 求 ,在 每 个 开 发 环 节 ,微 软 都 提 供 了相 应 的 开 发 工 具 。 出 入境 管 理 系 统 基 于 B zal S er2 0 技 it k er 0 4 v 术 的 BPM / AI( 务 流 程 管 理 / 业 应 用 集 成 ) E 业 企 平 台 能 提 供 许 多开 发 和 操 作 方 面 的好 处 : ● 以 降 低 开 发 成 本 , 提 高 系 统 集 成 度 和 响 应 速 度 等 , 还 能 帮 助 解 决 因 为 系 统 升 级 带 来 的
交 换 及 工 作 流 平 台 ,进 而 使 综 合 管
理 系 统 能 够 实 现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的 能
力 : 统 一 数 据 转 换 规 范 与 平 台 、 业 务 流 程 的 白 定 义 与 重 组 、 实 现 跨 平 台 的 数据 访 问与综 合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上 开 展 的 业 务 类 型 和 运 行 环 境 , 统 一 信 息 交 换 及 工 作 流 平 台 要 为 客 户 解 决 的
基于activiti5工作流技术的定时任务在审批流程中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ctiviti5工作流技术的定时任务在审批流程中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466c5a777232f60dccca103.png)
Deal with application:经理处理委托人的 申请。可能同意重新提交,或不同意重新提交。
3实现及时提醒和刷新功能
边界计时器事件只能在打开作业执行器 时触发(即,配置文件中的需要将作业执行 器激活设置为true,因为默认设置为禁用执行 器)。定时任务工作流的设计。在Web终端 中由JavaScript脚本显示倒计时时间,这样会 比较容易实现。但如何及时,提交到服务器, 以便进入下一个进程。很难理解。这里使用了 DWR (Direct Web Remoting)长连接的推送技 术。优点:实时性好(消息延迟小);性能好 (可支持大量用户)。DWR是一个Ajax开源 框架,为远程服务器改进Web页面和java交互, 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开发包含Ajax技术的网站。
<sequenceFlow id="sequenceFlow21898ea5-4157-4282-a077-7156c7ca5e36" sourceRef="boundarytimerl" targetRef="outtimedeal "/>
Outtime Handle:如果委托人没有提交自 己的结果,则会被服务任务处理程序调用,自 动记录加班日志。如果不及时提交结果,将由 ServiceTask处理程序调用,自动记录超时日志, 并提醒用户重新提交申请。如果按时提交,将 结束该过程。使用变量作为时间参数,在Java 代码中使用以下格式时间:
软件开发• Software Development
基于Activiti5工作流技术的定时任务在审批流程中的设计与实现
工作流技术及应用
![工作流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eecc4be45c3b3567ec8b87.png)
1.工作流概述——产生与发展
APPS UIMS DBMS APPS DBMS UIMS
APPS WFMS DBMS
APPS OS 60年代
OS 70年代
OS 80年代
OS 90年代
起源:70 年代末的办公自动化和任务批处理 第一次使用工作流术语可追溯到80 年代初 应用:90年代
1993 年,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fMC) 成立。 1993年末,发布工作流系统参考模型(Wo rkf low reference model)
1 1 ..* U n itR o le
*
1 * E vent
R e le v a n t D a ta
过程定义元模型 定义了相关概念 以描述在过程中 要执行哪些活动 以及活动执行的 顺序。为了支持 结构化的过程定 义,该模型引入 了子过程的概 念。把汇聚 (join)、分支(split) 结构和相关约束 (AND,OR, XOR)提取出来, 抽象为连接符
1.工作流概述——应用的动因
新的管理哲学激发了组织机构对业务流程的兴趣, 如业务流程再造(BPR ) 和持续过程改进(CP I); 组织机构内部的业务过程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 如 今的组织机构比以前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并且 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也比以前大大缩短了, 从而 业务过程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 组织机构需要经常改变业务 流程; 业务历程变得更加复杂。
3.WFMS——可视化建模工具
3.WFMS——WFMS的优点与作用
工作流管理的最大优点:是将应用逻辑与过程逻辑 分离,在不修改具体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修改过程模 型改变系统功能,完成对生产经营部分过程或全过 程的集成管理,可有效地把人、信息和应用工具合 理地组织在一起,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 任务推送 强大的应用级开发平台 灵活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
工作流技术概述及应用研究
![工作流技术概述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3afcff7c1cfad6195fa7de.png)
还未普及 , 人们按照规定 , 固定的工作流程分解 , 将
再按 照分 解后 的流程 对事 物进行 处理 和跟 踪 ,这 样
组 织— —工 作 流 管 理 联 盟 ( rf w ngmet Wok o Ma ae n l C aio , olin 简称 Wf t MC) 立 , 标 志 着 ] 作 流 技 术 成 这 二 相 关标准 的确定 。 准 的确定 , 标 带来 巨大 的发 展 空 问
术 概
文档管理 、 电子邮件和 目录 、 群件应用 、 基于事务 的应用 、 目支持软件 、 项 业务流程重组和结构化系统
设 计工 具 等领 域都 发挥 了非 常 重要 的作用 。工 作 流 技 术 广泛 的应 用 , 来 的 是对 工 作 流技 术 的深 入研 带
既可以完全再现工作流程 ,也可以对工作过程进行
跟踪【 l J 。但是 由于 当时技 术水 平 的影 响和 限制 , 主要 是计算机 技术 的 尚未 普及 ,遵 从 固定工 作流 程 的工
和发展动力。19 94年 , MC提出了工作流管理系 Wf 统之间操作用的工作流参考模型 , 与此同时 , MC Wf
a hiv me t n ma e d fa pl d r s a c I sa g e tsg i c n e f ri c e e n si ny f l so p i e e r h. tha r a i n f a c o mpr vi h e e ure e — i e i o ng t e d g e ofo ntr r p ie i o m ai n, pea i na f c e y a d c m p t i e e s rs nf r to o r to le i inc n o e i v n s .Th sp pe v r iwst e c mp ii n e l p t i a ro e v e h o oston a d d ve o —
关于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意义与方案比较
![关于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意义与方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177b2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c.png)
关于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意义与方案比较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推行电子化工作流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将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阐述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意义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一、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化工作流将传统的纸质文件流转为电子文件流转,减少了文件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降低成本:推行电子化工作流,可以减少纸张、印刷、存储等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优化管理:电子化工作流可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便于企业对工作流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4.提高信息安全性:电子化工作流可以实现信息的加密传输和存储,提高信息安全性。
5.促进协同办公:电子化工作流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办公。
6.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行电子化工作流,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电子化工作流方案比较1.传统纸质文件流转方案优点:操作简单,易于理解,适应性强。
缺点:效率低下,成本高,不易于管理和监控,信息安全性差。
2.基于邮件的电子化工作流方案优点: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缺点:邮件系统容易受到垃圾邮件攻击,信息安全性较低,流程管理较为复杂。
3.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工作流方案优点:流程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和监控,信息安全性好。
缺点:系统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实施周期较长。
4.基于云平台的电子化工作流方案优点:部署简单,维护成本低,易于扩展,支持移动办公。
缺点:对网络依赖性较强,信息安全性受云平台服务商影响。
5.基于的电子化工作流方案优点: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识别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技术门槛较高,成本较高,实施周期较长。
三、推行电子化工作流的实施方案1.确定电子化工作流的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选择合适的电子化工作流方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工作流总体介绍
![工作流总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d8f6aed0975f46527d3e11e.png)
推
-
以工作流为模块,应用“推”工作流运转。就是由工作流提供相应的 接口,业务进行调用,从而实现流程的运转。这也是我们建议采用的 方式。 以工作流为核心,是工作流“拉”应用。就是说在编译业务逻辑/页 面时,遵循我们制定的一些规范,然后由工作流引擎调用业务逻辑/ 页面,实现流程的运转。 由于这里以工作流为核心,一些框架的展 现形式采用的是工作流自身提供的。
22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流总体介绍
功能概要
模式
- 6、取消模式
取消任务(Cancel Activity) -- 取消(或禁止)一个激 活任务; 取消流程(Cancel Case -- 取消(或禁止)一个流程 Cancel Case) 。
23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流总体介绍
The automation of a business process, in whole or part, during which documents, information or tasks are passed from one participant to another for action, according to a set of procedural rules. (WFMC,1996)
18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流总体介绍
功能概要
模式
-
2、高级分支和同步模式
多路选择(Multiple Choice) -- 从多个可选路径中选择几路执行; 多路合并(Multiple Merge) -- 无同步合并多个执行路径; 路径鉴别(Discriminator) -- 无同步合并多个执行路径,然并发任 务仅执行一次; M并N(N-out-of-M Join) -- 合并多个执行路径,实现部分同步,并 发任务仅执行一次。 同步连接(Synchronising Join) -- 合并多个执行路径,若多路执行 则同步;若一路执行则简单合并(Simple merge)。
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
![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fbc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6.png)
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效率和智能化。
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作为两种重要的业务流程管理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
工作流引擎能够帮助企业设计、执行和管理各种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而规则引擎则主要用于管理和执行业务规则,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决策和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往往是独立运行的,无法很好地结合和协同工作,导致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断层和低效率的情况。
结合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的技术方案成为了当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的结合技术方案,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两者有机整合,实现更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和决策执行。
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中,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将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相结合,可以提高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结合两者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业务流程设计,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提升企业的业务处理能力。
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资源,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研究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的意义在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结合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及为企业提升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对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其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优化决策流程、降低人工干预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研究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案来探索如何更好地整合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并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工作流引擎和规则引擎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工作流技术名词解释
![工作流技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f0e6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6.png)
工作流技术名词解释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自动化业务流程的方法和工具。
它通过定义、执行和监控一系列任务和活动,以确保组织内的业务流程能够高效地运作。
在工作流技术中,有一些常见的术语需要解释:
1. 流程定义:流程定义是指对业务流程的描述和规划,包括流程的各个环节、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流程定义通常是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2. 任务分配:任务分配是指将工作流中的任务分配给适当的参与者或角色。
任务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和条件自动分配,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分配。
3. 流程执行:流程执行是指在实际运行中执行工作流的步骤和活动。
这些步骤和活动可以是自动化的,也可以是手动的。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会记录和跟踪每个步骤的状态和进展情况。
4. 通知和提醒:工作流技术可以自动生成通知和提醒,以通知参与者有关任务和流程的相关信息。
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或其他适当的通信方式实现。
5. 路由和条件:在工作流中,可以定义路由和条件,以决定流程的走向和下一步的执行。
路由和条件可以基于一些事先定义的规则、数据或状态。
6. 监控和报告:工作流技术提供了监控和报告功能,以便管理员和参与者能够实时了解流程的状态和性能指标。
这可以通过仪表板、报表或其他可视化方式实现。
工作流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业务场景,如审批流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请求、项目管理等。
通过使用工作流技术,组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延误,并实现更好的业务控制和可追溯性。
java 工作流
![java 工作流](https://img.taocdn.com/s3/m/006ea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a.png)
java 工作流Java工作流。
Java工作流是指在Java平台上实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Java工作流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术选型和实现方式。
一、基本概念。
工作流是指一组有序的、结构化的活动,用于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或业务流程。
Java工作流是基于Java平台实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它通过定义、管理和执行工作流程,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二、特点。
1. 灵活性,Java工作流提供了灵活的流程定义和执行机制,可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流程变化。
2. 可扩展性,Java工作流支持自定义的工作流引擎和流程定义,可以轻松扩展和定制。
3. 可视化,Java工作流通常提供了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和监控工具,便于用户创建和管理工作流程。
4. 高性能,Java工作流引擎通常具有高性能和高并发处理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
三、应用场景。
Java工作流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例如:1. 审批流程,包括请假申请、报销审批、合同审批等。
2. 订单流程,包括订单处理、物流跟踪、支付结算等。
3. 工作协同,包括任务分配、进度监控、协作沟通等。
四、技术选型。
在选择Java工作流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流引擎,选择成熟稳定、性能优异的工作流引擎,如Activiti、JBPM等。
2. 流程定义,选择支持BPMN2.0标准的流程定义工具,便于流程的可视化设计和管理。
3. 集成能力,选择具有良好集成能力的工作流引擎,便于与现有系统集成。
4. 性能和扩展性,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扩展性的工作流引擎,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五、实现方式。
在实现Java工作流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定义流程,使用流程定义工具设计和定义业务流程,包括流程节点、流程连线、流程变量等。
2. 配置引擎,将流程定义部署到工作流引擎中,并配置相关参数和监听器。
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企业内部流程
![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企业内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1cdc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e.png)
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内部流程至关重要。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运用技术手段来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引入合适的技术工具和解决方案,企业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一、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流程在运用技术手段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对自身的内部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绘制详细的流程地图,明确各个环节的输入、输出、责任人以及关键决策点。
通过流程梳理,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瓶颈、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的环节。
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在订单处理流程中发现,由于销售、生产和采购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订单交付经常延迟。
通过对这一流程的详细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在于各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不兼容,数据无法及时共享。
二、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在了解了内部流程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场景:1、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ERP 系统能够整合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流程的自动化。
例如,当销售部门接到订单时,相关信息可以自动传递到生产和采购部门,从而减少人工沟通和数据录入的错误。
2、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执行和监控,确保流程按照预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
例如,在审批流程中,系统可以自动将申请发送给相关审批人员,并提醒他们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BI)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内部的数据,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机会。
例如,通过分析生产线上的质量数据,企业可以找出导致次品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移动应用和云计算移动应用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企业的信息系统,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云计算则可以降低企业的 IT 基础设施成本,并提供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对于上述例子中的制造业企业,最终选择了实施一套集成的 ERP 系统,并结合工作流管理系统来优化订单处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流技术方案目录1概述31.1工作流现状 (3)1.2建设原则 (3)1.3建设目标 (3)1 (4)2总体设计方案42 (4)2.1业务架构设计 (4)2.1.1业务功能设计42.1.2业务模型设计52.2总体架构设计 (6)2.2.1工作流总体结构图62.3技术架构设计 (7)2.3.1展现层72.3.2控制层72.3.3业务逻辑层72.3.4数据持久层82.3.5缓存83应用系统设计83 (8)3.1流程定义 (8)3.2流程管理和监控 (8)3.3工作流引擎 (8)3.4工作项列表 (9)1 (9)1.1 (9)1.2 (9)1.3 (9)1 (9)1.1 (9)1.2 (9)1.3 (9)1概述1.1工作流现状工作流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业务过程仿真、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从而实现最终业务过程自动化化的核心技术。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缺乏柔性,不能及时响应变化和相互之间缺乏互操作的缺点不能满足这种复杂业务流程管理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工作流管理平台的实现方案,以便更好地对企业业务流程实行管理。
1.2建设原则工作流管理平台的设计主要遵循实用性、稳定性、高效性、灵活性等原则:(1)稳定性原则:需要采用成熟的技术模型、稳定的软硬件产品、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
(2)安全性原则:提供完整备份机制,提供安全的数据访问机制。
(3)友好性原则:考虑到平台将针对各个层面的用户群体,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需求平台提供的界面简便友好、操作方便。
(4)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升级能力,可以根据新的业务拓展,方便地追加新的模块,也可以根据运营的状况,自由地追加硬件,以实现对系统有效的负载均衡。
(5)快速开发原则:提供封装的开发构件,提供基本的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简洁的开发模板,能够满足各类业务需求的快速开发。
1.3建设目标根据上述原则,工作流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建设目标为:(1)实现基于Jbpm的流程引擎的二次开发。
(2)实现图形化的流程定义工具和流程管理监控工具。
(3)实现工作项列表(包括待办事宜、已办事宜、历史事宜)的统一管理界面。
(4)实现在流程生命周期中应用系统对流程触发的动作的相关服务接口:工作流定义相关服务、工作流引擎相关服务、工作项列表相关服务。
2总体设计方案2.1业务架构设计2.1.1业务功能设计以上图表说明系统功能的物理结构及调用关系。
以下分四部分说明:系统的层次结构大致是:前台功能模块—>后台功能模块(Action层+Service层+Dao层),即:前台功能模块通过Ajax与后台功能模块的Action交互,Action调用Service层相关接口,与底层Dao/Spring Framework交互,完成数据的存取。
【流程定义模块】涉及到语义解析,需通过【格式转换模块】转换并被【jbpm引擎的定义模块】处理后才能存取。
【流程管理监控模块】中的暂停/恢复/终止等管理功能需经过【工作流公共模块】并被【jbpm引擎的运行时模块】处理才能完成。
其查询功能直接通过DAO层完成,【工作流工作项列表模块】也是如此。
外部接口实现,【工作流提供的外部接口】及【工作流调用的外部接口】为WebService形式,功能由【工作流公共模块】实现。
引擎增强实现方式,一是在已有的jbpm引擎类上增加属性及逻辑,如【预警定义】,【查询界面及处理界面设置】等功能;二是通过新增类来扩充功能,如【流程/流程节点数据定义】、【流程参与人表达式定义】,【参与人表达式解析模块】、【多实例(任务/子流程)模块】等功能。
2.1.2业务模型设计界面Url定义流程定义工作流流程数据定义节点数据定义节点任务参与人及表达式定义工作流分类流程实例流程令牌数据实例任务实例非工作流待办下一步参与人转移【工作流分类】是对工作流进行管理的目录层次,在此目录下创建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工作流】是【流程定义】的总称,代表一个业务流程的名称。
并且它为【流程定义】指定一个或多个可用的【界面Url定义】;【界面Url定义】是指人工活动的操作界面或查看界面的url链接;【流程定义】是【工作流】的具体内容,即一个业务流程的定义。
【流程定义】是可变的,即有不同版本之分;【流程定义】是由【节点】和【转移】组成,并且拥有自己的【流程数据定义】;【流程数据定义】(以及【节点数据定义】)是外部程序与工作流引擎交互的媒介。
通过它外部程序可影响到工作流的【节点】调度;【节点】是指【流程定义】的一个活动,【节点】中的人工活动拥有操作界面或查看界面,【节点】拥有一个或多个【任务】;【任务】代表【节点】的一种类型,即“人工活动”,【任务】可指定完成人工活动的【参与人及表达式定义】;【转移】是一个源【节点】跳转到下一个目的【节点】的条件;【节点数据定义】类似【流程数据定义】,不同的是后者是全局数据,前者是局部数据;【参与人及表达式定义】是定义完成【节点】(人工活动)的参与者。
【流程实例】是工作流引擎运行时依照【流程定义】创建的一个实例。
它拥有一个或多个【流程令牌】;【流程令牌】代表流程运行时的一个路径分支,指示当前运行到达的【节点】;当到达一个人工活动【节点】时,将创建该【节点】的【任务】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即【任务实例】,并根据【参与人及表达式定义】创建完成【任务实例】的【下一步参与人】;在流程的生周期的任何时刻,根据【节点数据定义】和【流程数据定义】,可创建一个或多个【数据实例】,以影响到流程的进程。
工作流引擎按照以上规则,不断产生【任务实例】及完成【任务实例】,直到流程结束。
【非工作流待办】是指不需要构建流程定义而任意创建的【任务实例】。
2.2总体架构设计2.2.1工作流总体结构图建立时功能运行时过程实例化及控制功能同用户及应用软件的交互功能换,给出的5类接口规范。
接口一描述流程的模型及定义,接口二、三描述与应用之间的接口(即客户端应用程序及统一框架等),接口四描述不同工作流引擎间的集成,接口五描述对流程的监控。
接口一即XPDL(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是由WFMC提出的一个工作流描述规格,使用XML文件让不同的工作流程软件间交换商业流程定义。
XPDL是一个通用的框架,据WFMC认证列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个厂商支持该标准,包括IBM、BEA(Oracle)、Tibco相关流程产品,目前XPDL的最新版本是2.1(2008年4月23日approve version)。
XPDL给定了流程定义间进行相互转换的XML Schema元模型,这个XML Schema可理解为与运行控制无关的描述结构,为设计流程和运行流程提供了形式上的可分离,这样无论开发者使用Java、.Net还是轻量级的PHP、Python语言,采用有限状态机还是Petri网,只要外部接口符合XPDL规范,那么就可以保持相同的表示形式和互操作,这就为厂商间标准合规性验证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描述框架,更重要的是XPDL对不支持的厂商个性场景提供了扩展,这个扩展框架约束能够保证流程对外表现形式的一致性。
正是这个定位使得XPDL在与十几年中出现的众多潜在新兴竞争标准之争中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催生了不同竞争活力的工作流产品。
对于实现XPDL规范的工作流产品,以XPDL为持久格式,由厂商实现的流程引擎执行该描述。
接口一、二、三的标准化,可以使得应用系统使用不同的工作流产品均可以平滑过渡。
接口四的标准化,主要是实现工作流引擎级联。
2.3 技术架构设计2.3.1 展现层由HTML 页面组成,提供与用户进行交互接口。
用户在此输入数据、提交数据并得到执行结果对于绝大多数功能,使用JSP 来实现。
对于某些WEB 页面无法完成的工作,例如自定义报表,自定义申请单等,通过JSP 中嵌套客户端程序ActiveX 来实现。
2.3.2 控制层即Web 服务层,是对展现层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提交的数据转发给业务逻辑层,同时还对业务逻辑层应用层的返回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相应HTML 页面传送到展现层。
控制层采用Struts web 应用框架,Struts 框架分离开页面数据处理、页面流转控制、页面生成,使程序架构更加清晰,代码可重用性高。
Struts 框架提供了扩充的JSP 标签库,简化开发人员开发JSP 界面。
采用Struts 框架,页面设计人员和代码编写人员可以各司其职,开发分工更加合理。
2.3.3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进行实际的业务逻辑处理,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持久层中。
业务逻辑应用层实现业务数据库的缓冲,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数据库的负担,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应用框架,完成IOC容器,AOP,事务管理,DAO支持等工作;SPRING的WEB层技术没有采用。
Spring框架结构简单,可配置性好,实现了系统的松散耦合。
2.3.4数据持久层数据持久层实现数据的物理存储和使用。
由于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运行在中间件服务器软件平台上,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与各种各样数据库或者与企业已有的各个信息系统的连接数据持久层使用Hibernate访问数据库。
2.3.5缓存将平台相关的配置信息、参数信息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中,对数据的获取直接通过共享内存取得。
为了不使缓存信息丢失,应用服务应该支持热部署,如果选用的应用服务器不支持热部署,则需要考虑多机集群保证缓存信息不丢失。
3应用系统设计根据业务分析,工作流平台包括流程定义、流程管理和监控、工作流引擎、工作项列表等几个部分。
3.1流程定义业务流程能在工作流引擎中流转的第一步就是用严谨的计算机化的方式描述业务流程,这种严谨的描述叫做流程定义。
流程定义由活动及其关系的网络组成,它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活动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特定活动的相关信息(如活动的参与人等)。
有关流程定义的操作包括对其进行语法、语义的校验,以及发布、保存、导出等。
3.2流程管理和监控流程管理员对所有的流程实例,都能够图形化展示流转的历史记录。
对流程实例的发起信息、每一步活动的处理信息、流程及活动的所有数据进行展示;对于子过程活动,双击后能够看到对应子流程的流转全过程,实现企业级流程全貌展现;能够在流程图上模拟流程流转的全过程。
特别对于运行中的流程实例,还提供暂停、恢复、终止、删除等管理功能;对于当前流程实例中运行中的活动,提供跳过、回退、重新指定参与者等管理功能。
3.3工作流引擎主要是对Jbpm的二次开发,对工作流引擎的增强,主要是要增加参与人表达式的计算、多实例节点、预警处理、流程数据处理、流程定义格式转换、多实例子流程等。
参与人表达式的计算:流程定义中流程节点的参与人表达式(字符串形式),工作流引擎根据表达式及流程运行时的上下文动态解析出某节点的参与人;表达式会依赖于权限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