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1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4)不同交配方式在遗传中的作用:
杂交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得到新品种。 连续自交可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自交
测交
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3、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的总称。比如:肤色、血型、高度、毛色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 “两个相同”: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 “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采用了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5、实验结论: ①、F1是杂合子(Dd);②、F1
产生两种类型(D和d)数量相等的配子; ③、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 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 同的配子中。
六、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 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 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以观察和分 假 析提出问题
为什么F2中出现 3:1的性 状分离比?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测交结果预测: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假说完全正确!反之错误!
说 演 绎 据假说进行 法 演绎和推理
实验检验演 绎推理结论
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进行研究,在弄清楚一对相对 性状的传递情况之后,在研究两对、 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 还进行了正反交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F2
1x1/4AA 1X1/8AA ¼(1/4AA 1/2Aa 1/4aa) 1X1/8aa
F3
1/16AA 1/8Aa 1/16aa
AA(1/4+1/8+ 1/16+```+1/2n+1) Aa(1/2n) aa(1/4 + 1/8 +`````+1/2n+1)
Fn AA(1/2-1/2(n + 1) )
杂合子
案例2: 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杂交后,生出了黑色小羊?则 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怎样的?
白色公羊 X 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
很明显黑色是隐性(若 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 亲本的遗传因子是Aa
拓展三
关于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 子所占比例(以Aa为例)
Aa
F1
1/4AA 1x1/4AA 1/2Aa ½(1/4AA 1/2Aa 1/8AA 1/4A 1/4aa) 1/8aa 1x1/4aa 1/4aa 1x1/4aa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杂交,在F1中表现出 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如:高茎豌豆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在F1中没有表 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如:矮茎豌豆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 象 性状分离比:杂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数量比(3显:1隐)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
八、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
1、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分 离 定 律
高茎∶矮茎 = 3∶1 杂交实验 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dd =1∶2∶1 理论解释(假说)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高茎∶矮茎 = 1∶1 测交验证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 =1∶1 分离定律内容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讲义)(原卷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1: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①性状类★★☆1.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出来的性状。
(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出来的性状。
2.性状分离: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微点拨】相对性状必须具备三要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知识点②个体类★★☆1.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3.纯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或dd。
4.杂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
知识点③基因类★★☆1.相同基因:染色体位置上控制性状的基因,如A、A。
2. 等位基因: 染色体 位置上控制 性状的基因,如C 、c 。
3. 非等位基因:(1)位于 染色体上的基因,如A 、D 。
(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位置上的基因,如C 、d 。
【微点拨】1. 遗传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2.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吗?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因为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吗?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基因型为DD 或Dd 的豌豆都表现为高茎。
知识点④ 交配方式类 ★★☆【典例1】 (2021春•乃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典例2】(2023改编)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
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52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
奥地利人, 修道士, 主要工作: 1856-1864经 过8年的杂交试验, 1865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 验》的论文。
主要工作成就: 发现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Mendel,1822-1884)
1 :2 : 1
是随机的。(表现型、基因型)
高茎
矮茎
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遗传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受 精)
F1
Dd 高茎 (自交) ×
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遗传图解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1 ∶ 2 ∶1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2)自交(⊗):含有相同遗传物质的个体相交。植物的自花传
粉是自交。
(3)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 为正交, 则乙♀×甲 为反交。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相关概念
(4)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 那个亲本的性状。 (5)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 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测交 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
基因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配子中
1
∶
1
演绎推理,验证假设
5.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孟德尔的设计思路
只要测定(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就能说明对分 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 能真实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2)孟德尔的验证方法 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人教版生物必修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杂交 自交 1、交配方式 2、性状类 测交 正交、反交
显性基因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3、基因类 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
4、个体类
纯合子 杂合子
基因型 表现型
分离定律题型归纳
(一)由亲代推子代(正推)
亲代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 子代性状比例
(1)AA ×AA → AA
1:0 0:1 1:0 1:0 3:1 1:1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即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 的细胞核遗传。
假说演绎法
现 象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假
说
(解释)
验
理
证
论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四、分离定律
选择豌豆作为 实验材料
严格自交、结果可靠 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遗传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 遗传现象的背后又有什么规律呢?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分离定律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
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
亲之间的性状。
按照上述观点,则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
子代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呢?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如:纯高茎遗传因子是DD, 纯矮茎遗传因子是dd。
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
(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 杂合子
高中生物第二册 1 1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练习((含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高产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粗毛和细毛【答案】A【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水稻的早熟和高产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水稻的早熟和晚熟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C 错误;绵羊的粗毛和细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2.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产生四仔,则它们的表现型是()A.全部黑毛B.三黑一白C.一黑三白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即Aa×Aa→AA(黑):Aa(黑):aa(白)=1: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色:白色=3:1.但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偶然性,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分离比,有可能是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或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或二黑二白;故选D。
3.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③【答案】B【解析】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错误;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粉色(Bb)×粉色(Bb)→红色(BB):粉色(Bb):白色(bb)=1:2: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④正确。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如:人的肤色的黑与白,人的高度的高和矮,豌豆的黄色子叶 和绿色子叶;羊的白毛和黑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①在体细胞中, 遗传因子成对存 在。 ②配子形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 分开,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
F1
配子 D
Dd
d D
Dd
d
③受精时,雌雄配 子随机结合,遗传 因子恢复成对。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 2 ∶ 1
3
∶
1
★重要概念:纯合子和杂合子
F1
配子 D
Dd d D
Dd d
(子一代)
F1
高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F1
高茎 (自交) ×
(子二代)
F2
在F1代中, 另一个亲本 的性状是永 远消失了还 是暂时隐藏 起来了呢?
矮茎
高茎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F1
F2
高茎
×
高茎
矮茎
×
高茎 矮茎 ∶
性状分离比,这 是偶然的么?
3
1
豌豆的其他6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
配子 D 测交 Dd 后代 高茎
dd 矮茎
1
∶
1
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
• A、测交法(较科学)
• B、自交法(较简便)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性状
茎的高度
一种性状
787(高)
另一种性状
277(矮)
F2的比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84:1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2.96:1 子叶的颜色 6022(黄色) 2001(绿色) 3.01:1 花的位置 651(叶腋) 207(茎顶) 3.14:1
种皮的颜色 705(灰色)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P P (亲本) P
高茎
(杂交)
××
P ×P (亲本)
反交
×
(杂交)
正交
高茎 矮茎 矮茎矮茎 矮茎 F1高茎 高茎 矮茎
高茎
×
× F 2
F FF 1 11×Fra bibliotek(子一代) 高茎 高茎 高茎 高茎
(子一代)
F F 11
矮茎 矮茎 高茎 高茎矮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1、去雄
2、套袋
3、传粉
异 花 传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粉
4、套袋
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花的位置 荚的形状 种子形状 圆
种子颜色
茎的长度 荚的颜色
皱
绿 绿高 白 黄 矮
黄
种皮颜色
胀大 顶位
皱缩 灰 侧位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224(白色) 3.1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教案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习目标导引】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要点提炼】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分析,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全部为高茎豌豆。
F1自交,结果在子二代(F2)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其比例为3∶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试验。
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4、分离定律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本概念自花传粉(自交)、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测交。
【典型例题解析】例1两个杂合子黄色子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120粒种子,理论推算纯合子黄色豌豆种子的数目为()(A)30粒(B)60粒(C)90粒(D)120粒解析两亲本为杂合子黄色子粒,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其遗传因子组成都为Aa(设黄色由A控制),两亲本杂交后遗传因子的组合方式有AA、Aa、aa三种,比例为1∶2∶1,其中纯合子黄色豌豆(AA)占后代个体总数的1/4,1/4×120=30粒。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d。分析: DD和dd是不是等位基因?
纯合子(纯种): 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例如DD和dd。
杂合子(杂种): 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杂合子。例如Dd。
(1)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有此病的女儿和 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 为_____2_/_3.
(2)如果这个正常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的第一 个孩子患有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是此病的概率是 ___1__/.4
(3)如果这个正常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女人的 兄弟有此病,那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的概率为 ______1./9
2:基因分离规律说明 :
① 时间: 减数分裂
② 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③ 实质: 等位基因的分离
P 高茎
矮茎
DD × d d
减数分裂
配子 D 受精 d
F1
F1配子
D d 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
④ 基因变化特点:
D
d
独立性 随机组合性
F2 D d
DD Dd Dd d d
六。解题方法总结 (一)显隐性状判定
A.b和c
B.a和c
B
C.a和b
D.只有a
8。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 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形象最好的解释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C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
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四)各种交配结果及应用说明 1。交配结果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的1.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基因的分离规律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二、教学重点(1)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3)基因的分离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四、基础知识一.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严格的传粉、受粉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2.豌豆花,容易和。
3.豌豆具有,可以的相对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用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都是2.在F1代中消失的矮茎在F2代中又出现了,其矮茎与高茎的比是3.孟德尔把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4.在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体细胞中是存在的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并且只含有其中的个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说演绎法:2.测交时用与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五.分离定律五、典型例题例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和长毛B.猫的黑色与白色C.豌豆花的红与白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例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做实验是需()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例3.测交能测出F1代的基因型这是因为()A. F1与隐性类型相关B.F1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稳定不变例4.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茎,第16、17、18、19、20五株分别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25%B.75%C.100%D.0%例5.种皮光滑豌豆和种皮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种皮光滑的豌豆,自交后代F2中种皮皱缩的有1850株,则种皮光滑的株数为()A.5550B.3700C.1850D.7400六、课堂检测1.杂合的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第三代中纯合子占同代个体总数的()A.25%B.50%C.75%D.100%2.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Aa)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A.12.5%B.25%C.50%D. 30%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从甲小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雌配子)和乙小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雄配子)抓取小球50到100次,统计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比约为()A.3:1:3B. 1:1:1 C. 1:2:1 D. 2:1:25.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爬行鸡×爬行鸡→299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是,子代爬行鸡的遗传因子组合是,正常鸡的遗传因子组合是。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D
)
2、下列表示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存在情况, 其中不可能的是(
C )
有一杂合体(Dd)在正常进行有丝分裂时,可看到 每个染色体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如果一个染色 单体含有D基因,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 A、d B、D或 d C、 D D 、 d 和D
C
总结: 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的关系
纯合子
Fn 杂合 纯合 显性纯 隐性纯 子 子 合子 合子 显性性 隐性性状 状个体 个体
所占
比例
【杂合子连续自交的问题】
在某开红花的花卉品种中,偶然发现一白花的植株,已知
该白花植株为杂合子,为得到稳定遗传的白花品系用于推
广种植,可用什么方法?
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红花植株。
育种专家从该白色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筛选出白
【判断显隐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
【个体基因型的判定】 (1) 根据后代分离比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2)基因填充法:
显性性状的基因型:A , 隐性性状的基因型:aa 根据子代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推出亲代的未 知基因型。 例1:黑色公羊与黑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白色小羊, 求它们的基因型(用D、d表示)?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
孟德尔,奥地利人。利用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
潜心研究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孟德尔通
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一、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的原因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
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一般是纯种;
(2)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对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 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花的位置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幼果颜色 显性 高:787 圆:5474 黄:6022 叶腋:651 灰:705 饱满:882 绿:428 隐性 矮:277 皱:1850 绿:2001 顶端:207 白:224 不饱满:299 黄:152 F2之比 2· 84 :1 2· 96 :1 3· 01 :1 3· 14 :1 3· 15 :1 2· 95 :1 2· 82 :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是偶然的吗?
遗传图解书写四要素 基因型 表现型 符号(亲本、子代、箭头、父本、母本) 比例
P
高茎 DD D
×
dd
矮茎
表现型——指 生物个体所表 现出来的性状
配子
F1
d
Dd
×
F2
DD
Dd
Dd
dd
基因型——指 与表现型有关 的基因组成。
高茎
矮茎
表现型:高茎:矮茎= 3:1 基因型:DD:Dd:dd =1:2:1
熟记6种交配的结果
① ②
AA× AA → AA(全为显性性状) aa× aa → aa (全为隐性性状)
③
④ ⑤
AA× aa → Aa (全为显性性状)
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什么 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
红发
a a
金发 ×
AA
卵细胞
a
A
精子
Aa
受精卵
金发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 决定的。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A
A
12
B
b
34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 1和3,2和4
1和4,2和3
等位基因: B和b 相同基因: A和A
非等位基因: A和B,A和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实质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 状的遗传问题,分离定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定 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归纳 1 鉴定某一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
测交或自交,自交是最简单的,如出现 性状分离比(1:3;1:1)则为杂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归纳
2 判断显隐性状
亲本是一对相对性状,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 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染色体、 DNA、基因关系
1个染色体
1个 DNA
Dd
多个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与a;B与b等。 即一对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的,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A与A;a与a等。
10、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 的
性状及数量可能是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3课时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 观察试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假说—— 演绎法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某种基因型为Dd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
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雌配子∶雄配子=1∶3
C.D雌配子∶d雄配子=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
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子代个体数量足够大且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
相等。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中,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基因型
DD Dd dd
数目
10 22 8
实际百分比
20% 44% 16%
理论百分比
25% 50% 25%
试分析:该同学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
①未充分将小球混合均匀 ③重复实验次数太少
②未两手同时抓取
实验课题: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
方法1:测交法
①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②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 ③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
实验现象:
测交后代出现粳稻和糯稻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分析和结论: 测交使用的糯稻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 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这对等位基因 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必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从而验 证了基因分离定律。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三)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高茎
F1
×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配子 D
Dd d
d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1
dd 矮茎 : 1
请 预 测 实 验 结 果 ?
(三)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结果:F1 高茎×矮茎=30高∶34矮≈1∶1。 ↓ 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③Dd,形成配子时, 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成对的遗传因子④ 中,产生⑤D与d 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三、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
(三)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1.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控制相对性状(如
D与d是一对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
♀套袋
高茎豌豆的花
母本去雄→ 套袋 → 采集父本花粉 → 人工授粉 → 再套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亲本 (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787高茎 ∶ 277矮茎 3 ∶ 1
结果
1. 子一代(F1)只表现出显 性性状; 2. 子二代(F2)出现了性状 分离,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 状的数量比接近3 :1。
(四)总结规律
分离定律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① 同一性状的遗传 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②成对的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③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 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 律。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解析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分离定律的发现(基础+提升+情境训练,3层提升)1.下列对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豌豆花是单性花,花比较大,杂交时容易操作C.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D.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完成受粉解析:B 豌豆自花传粉,这样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豌豆花比较大,杂交时容易操作,但豌豆花是两性花,B错误;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易于进行观察,C正确;豌豆花是两性花,在花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D正确。
2.(2023·江门高一期中)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雄蕊③去雄后,套上纸袋④去雄后,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雌蕊的柱头上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③⑥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势。
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开花前(花蕾期)已完成受精作用,所以必须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①错误、②正确;去雄后需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③正确、④错误;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完成杂交过程,⑤正确;杂交实验需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⑥错误。
所以②③⑤正确。
3.(2023·四川内江资中二中月考)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和玉米在自然条件下分别发生自交和杂交B.子一代显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显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C.对于植物而言,不只有自花传粉属于自交,有些异花传粉也属于自交D.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表现显性性状解析:选C。
豌豆花是两性花,其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条件下通常发生自交;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条件下可以发生自交和杂交,A错误。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假 说
验 证
规 律
五、验证实验
现 象
测交实验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杂种子一代 高茎 测交 Dd d
×
dd d
① 用来测定F1的 遗传因子组成 ② 证明了F1是 杂合子 ③ 证明了F1在 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基因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假 说
配子 D 测交 Dd 后代 高茎 30 1
验 证
规 律
∶
dd 矮茎 34 1
约为 2.84 :1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277
现 象
孟德尔所做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假 说
验 证
规 律
7对相对性状(重复实验)
约为3:1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
现 象
假 说
杂交:遗传因子不同的生物间相 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遗传因子相同的生物间相 互交配,植物体中常指自花受粉 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 杂交,F1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亲代遗传因子 组合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dd 后代遗传因子组合 及比例 DD DD:Dd=1:1 Dd DD:Dd:dd=1:2:1 Dd:dd=1:1 dd 后代表现型及 比例 高茎 高茎 高茎 高茎:矮茎=3:1 高茎:矮茎=1:1 矮茎
【扩展1】环境对生物表现型的影响
验 证 787 277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 杂交,F1代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约为 2.84 : 1
规 律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 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 接近3:1,具有规律性。
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用当时的主流观点能否解释?
“融合遗传”:由父本和母本提供的遗传物质在子代细胞中完全 融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
推测: 遗传因子是独立的,既不会相互 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遗传与进化
学必修一时
学必修二以后……
遗传:生物子代与
亲代之间,性状相似
的现象。
变异:生物子代与亲
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 个体之间,性状有差异 的现象。
+
融合遗传:父本和母 本提供的遗传物质在 子代细胞中完全融合, 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 亲之间的性状。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和豌豆
自交,够“纯”
狭义:自花传粉
自交
广义: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杂交
(2)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例如,豌豆植株的高度、种子的形状,小麦的 抗锈病与易染锈病,人有无耳垂以及头发的曲 直、血压和脉搏等都是性状。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豌豆植株中有高茎的(高度1.5~2.0m), 也有矮茎的(高度0.3 m左右);有结圆粒种子 的,也有结皱粒种子的。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 : 1
种皮的颜色
灰色 705 白色 224 3.15 : 1
豆荚的形状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 : 1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 : 1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 : 1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羊的白毛和长毛 羊的短毛和长毛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 显性遗传因子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隐性遗传因子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成对 存在的
纯合子
3、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
纯种高茎
纯种矮茎
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 子,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
P DD × dd
与隐性性状的现象。
F1 高茎
F2 高茎 矮茎
判断方法:1种性状 分离出 2种或多种性状
P 红花 × 白红花花
F1 红花 白花
×
P
×
高茎
矮茎
F1
高茎
F2中出现3:1的性状
F2
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787 277 ≈ 3 :1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本的性状 (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 高不矮?
(2)什么原因使F1矮茎隐而未现而在F2中又表 现呢?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统计学的方法
性状
显性
F2 的表现 隐性
显性 : 隐性
茎的高度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 : 1
种子的形状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 : 1
子叶的颜色
♀
(母本)
传粉
这个“没事找
♂
(父本)
事”的怪人在 修道院后面开
高茎的花
矮茎的花
垦出一块豌豆
田,经常小心
翼翼地驱赶传
高茎(F1)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
播花粉的蝴蝶 和甲虫?
套袋
时间:花蕾期 目的:防止自花传粉
目的:防止外来花粉影响
二、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试验
P: 亲本 parent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3)花比较大,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自交)
异花传粉
父本(♂)
母本(♀)
甲
乙
异花传粉过程中的亲本 供应花粉的植株为 父本( ♂ )
接受花粉的植株为 母本( ♀ )
问题:自然状态下两株豌豆能否异花传粉?
高茎
F2
结论:亲本中的矮茎性状在杂种子一代F1中隐藏起来了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P 高茎 × 高矮茎
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F1
高茎
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前提: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
P 红花 × 白花
P 红花 × 红白花花
F1 红花 白花
×
F1 红花
×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
1.孟德尔简介
父母:农民、园林工作者~ (为种豌豆埋下伏笔)
职业:神父(有地,不愁吃)
老师:多普勒(物理学家) 依汀豪生(数学家) 恩格尔(生物学家)
受道尔顿(化学家)颗粒原子 思想影响
花的分类
百合 雌蕊 雄蕊
两性花
雌花 雄花
单性花
2.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受精不完 成就不开
受精卵中遗传因子恢复成对
F2 DD
Dd
Dd
dd
3(高茎): 1(矮茎)
➢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高茎
F1 高茎 Dd × Dd
配子 D d
Dd
F2
F2中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性状类型及其比例:
中的 1 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_随__机___的。
受精卵中遗传因子恢复成对
配子 D
d
(受精)
F1
Dd 高茎 杂合子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 显性遗传因子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隐性遗传因子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
: 父本
F1: 子一代 filial F2: 子二代
♀: 母本
对镜贴花黄
×:杂交 cross
:自交 封闭自己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1、杂交:
P
×
高茎♂
矮茎♀ 正交?反交
反正交
F1
正交:甲(♂)×乙(♀)
反交:乙(♂)×甲(♀)
高茎 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
2、F1自交:
F1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成对 存在的
♀♂
3因、等F子1形,配分成两子开的种形配,雌成子配分时种子别,类和进、两成入比种对不值雄的都同配遗相子的传配 子的,结配合子机中会均只等含、每是对随遗机传的,因子 中的才导1 致个了。3:1的结果。
F1
配子
Dd × Dd
Dd Dd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_随__机___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