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技 术 检 测 HB DNA 量 , RF A法检 测 乙 肝 病 毒 标 志 物 含 量 , V 含 T I 旨
在 探 讨 HB DNA 各 病 毒 标 志 物 、 功 能 之 间 的关 系 , 乙 肝 的 V 与 肝 为
剂 由上 海 科 华 生 物 技 术有 限 公 司提 供 。 功 能生 化 指 标 检 测 所 用 肝
来 判 断肝 功 能 受 损 的程 度 。 【 键 词 】H VD 乙肝 病毒 标志 物 聚合酶 链反 应 时间分 辨 免疫 荧光 法 关 B NA
【 图 分 类 号 】R 1 中 51
I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6 4 0 4 (0 10 () 0 5 -0 文 1 7 - 7 22 1 )1c- 0 7 2
2. HB 3 VDNA与肝 功 能 的关 系
表 1 乙肝 病 毒标 志 物 定量 与 H V N 的相 关 分析 BD A
检 测 结 果 用 常 用 对 数 检 验 , 何 均 数( ) 5 2 4 。 几 G 为 .8 3
2 2 乙肝 病 毒 标志 物 定 量 与HB N . VD A的 关 系 通 过 对 两者 进 行 S e r n p a ma 相关 检 验 , 果 见表 l 结 。
提 供 Walc 2 5 自动时 间分 辨 免 疫 荧 光 分 析 仪 , 剂 由广 州达 l 13全 a 试 瑞 抗 体 工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提 供 。 V NA定量 检 测 采用 F - C HB D Q P R 法 , 器 是 由瑞 士Ro h 公 司生 产 的L g ty l 光 定量 检 测 仪 , 仪 ce ih c c 荧 e 试

床医Biblioteka 学 Cl RI El L H A 0 E N D A NF GM C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作者:张国庆白娜田巧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方法对697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含量,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并同步进行肝功能监测。

结果结果显示HBsAg、HBeAg与HBVDN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0.516,P<0.05,HBsAg、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

HBVDNA与肝功能损害指标ALT、AST、PAB、ALB、TBIL、PT不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HBVDNA载量之间及各病毒标志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sAg、HBeAg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但不能用病毒量的多少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

【关键词】 HBVDNA 乙肝病毒标志物聚合酶链反应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1(c)-0057-02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我国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准确、迅速的诊断对乙肝的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FQ-PCR技术检测HBVDNA含量,TRFI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旨在探讨HBVDNA与各病毒标志物、肝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乙肝的临床诊断、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97份血清标本均为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肝病科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包括急性肝炎74例,慢性乙肝轻度77例,慢性乙肝中度98例,慢性乙肝重度117例,肝硬化149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3例,慢性重症肝炎159例,排除有重叠感染及合并可影响肝功能的其他肝病和疾病病例。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Abstract】Objective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进行定量TRF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各项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可以检出低水平复制的标本,避免漏检,可以解决隐源性肝炎HBV标志物的诊断难题;量化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对临床诊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应用价值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感染率较高的国家10%以上为乙肝携带者,感染率非常高,而低浓度在人群中的分布率为0.53%。

目前采用标记免疫学方法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指标是诊断HBV感染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只能定性测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 fluoroimmuno assay,TRFIA)技术是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1],是一种能定量检测HBV标志物新的检测方法,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取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

其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14~68岁。

1.2 标本采集对204例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于当日分离血清,-70度保存,并于24 h内检测。

1.3 仪器TRFIA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nytest 2000时间分辨荧光测定仪,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ELISA法采用An-thos2010/HT酶标分析仪以及美国Abbouu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TRFIA法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乙肝血清原标志物不同模式组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5项,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定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经fq-pcr检测,580份标本有hbsag标志物组成模式组4组,检出hbv-dna总阳性率占60.52%,其中hbsag、hbeag、hbc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hbv-dna阳性占95.13%,hbsag、hbsab、hbcab、阳性模式组(小三阳)dna阳性占27.08%。

hbsag、hbeag阳性模式组dna阳性占91.67%,“hbsag、hbcag”模式组hbv-dna阳性率为48.21%。

全阴模式组和“hbsab、hbeab”阳性模式组hbv-dna检出阳性率为0。

结论:血清中有hbsag标志物组成模式组均存在hbv-dna阳性检出率,大三阳模式组其hbv-dna阳性检出率高,将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定量结合检测有利于病毒性肝炎乙型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强弱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dna; elisa; fq-pcr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081-0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病毒感染之一。

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域,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为9.09%[1]。

急性乙肝有20%会转化为慢性乙肝,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传统用elisa方法检查发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fq-pcr已广泛应用于hbv的感染检测和诊断,其结果反应体内hbv-dna的拷贝数,具有快速、准确、特异等特点。

笔者就这两种方法对200例不同乙肝感染模式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乙肝患者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与HBV—DNA定性、定量关系的分析

乙肝患者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与HBV—DNA定性、定量关系的分析
H V—N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预 估 , 量 做 到 有 的 放 B DA 尽 矢 J 0 8年 6月 ~ 0 1年 6月 , 。20 21 我们 对 280例 0 乙型 肝炎 患者 H V 与 H V D A检测 结果进 行 了 Bm B .N
分析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份, 同时进行 H V B m与 HB - N V D A定 量检测 。 12 H V . B m检测 方 法
A 、 c b阳 性 ) 9 b HBA 85份 ( 2组 ) 三 抗 体 阳性 ( . , HB
s b H e b HB A ) 9 A 、 B A 、 c b 3 6份 ( 3组 ) HB A 、 B A , eb H cb
华 生物工 程实 业有 限公 司 提供 , 作 严 格按 说 明书 操
个 , 低检{ 限 5x 0 拷 贝/ L 最 贝 4 1 m 。
14 统 计学 方法 . 采用 S S 1 . P S 3 0统计 软件 。计量 数据 用 ± 表示 , 问 比较 采用 t s 组 检验 。组 问率 的 比较 采用 检 验和 Fse 确切 概 率法 。P≤0 0 为 i r h .5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之间的关 系。方法
D A荧光定量测定 ( Q P R)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 F -C ,
8 5份 ( 9 2组) 三抗体 阳性 36份( ) 全 阴性 19份 ( 1组) , 9 3组 , 3 1 。1组 H V—N B D A阳性 88份 ( 9 3 % ) 平均 病毒 9 8 .5 , 载量为 4 9X1 贝/ L 2组 H V D A阳性 20份 ( 67 %) 平均病毒载量为 3 6 0 拷 贝/ L 3组 HB — . 拷 0 m ; B —N 0 1 .6 , .2X1 m ; V D A阳性 5 (2 6 ) 平均病毒载量为 3 6 拷 贝/ L 1 N 0份 1 .% , .9X1 0 m ;1组有 2份 ( . %) V D A阳性 , 14 HB — N 平均病 毒载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浅析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浅析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浅析作者:车梦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8例经我院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比较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组与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与95.45%(84/88),HBV-DNA对数值分别为7.85±2.12拷贝数/ml和7.08±2.65拷贝数/ml;27例HBsAg+/HBc +组、85例HBsAg+/抗-HBe+/抗-HBc+组、11例抗-HBs +/抗HBe+/抗-HBc +组、8例抗-HBe +/抗-HBc+组、23例抗-HBs+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96%、52.94%、37.50%、27.27%、4.3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存在相关性;同时进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能较准确直接地反应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强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DNA【中图分类号】R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87—02乙型肝炎是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累及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病症疾病,常用的诊断指标有HBV-DNA与血清标志物(乙肝二对半)。

为探讨乙肝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258例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其血清HBV-DNA的含量,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数据。

乙肝五项、HBV-DNA定量及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用于诊断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

乙肝五项、HBV-DNA定量及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用于诊断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

乙肝五项、HBV-DNA定量及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用于诊断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刘佩;赵旭鸿【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五项与病毒(HBV)前S1抗原及病毒DNA的相关性,并探讨联合检测对乙肝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和住院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HBsAg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前S1抗原和乙肝五项,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水平,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前S1抗原的表达水平和HBV-DNA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在不同HBV-M 模式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①+③+⑤+组中HBV-DNA阳性拷贝数较高,多数高于105 copies/mL;而①+④+⑤+、①+②+、①+③+、①+④+和①+⑤+组的前S1+与前S1-组相比,其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在HBeAg+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在HBV-DNA+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在HBV-D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前S1抗原可较好反映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情况,将前S1与乙肝五项和HBV-DNA进行联合检测可较早发现较低水平病毒的感染,其可作为抗病毒疗效的评判指标,对乙肝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11【总页数】4页(P1275-1278)【关键词】乙肝两对半;DNA;前S1抗原;乙肝病毒;临床诊断【作者】刘佩;赵旭鸿【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并且不同的地区其流行性有很多差异,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的乙肝携带者已达3.5亿,其携带率高达5%[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1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HBVM,拜尔56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一定关系,HBeAg阳性者HBV DNA均阳性,且为高水平复制,HBeAg阴性/抗-Hbe阳性者仍有HBV复制,且单抗-HBs 阳性、单抗-HBc、抗-HBs和抗-HBc阳性均可检出低水平的HBVDNA,HBV DNA 含量的高低与ALT无相关关系。

结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有一定的相关性,但HBeAg阴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HBV-DNA可真实反映HBV复制;血清HBV-DNA与ALT无相关关系。

标签:肝炎病毒;乙型;DNA;PCR;荧光定量近年建立的荧光PCR方法,为定量观察病毒提供了一个灵敏的检测方法,本院用这一方法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现将临床资料齐全的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的关系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2013年3月~6月住院及门诊的各型肝炎患者,共173例,男128例,女45例,年龄12~62岁,平均(31.9±10.7)岁。

诊断与分型均符合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其中慢性肝炎143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20例,慢性重型肝炎10例,排除重叠或混合感染的病例。

1.2方法1.2.1 HBV-DNA定量检测试剂盒购于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由专人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盒的灵敏度为103copies/ml,仪器采用罗氏公司定量PCR仪,依据Taqman原理对模板DNA进行实时在线定量检测。

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3 乙肝标 志物检 测 的临床意 义 3 . 1 Hb s A g :H B s A g 正 常 为 阴性 。HB s A g呈 阳性 ,
而 中 国是一 个 乙肝大 国 ,目前我 国约有 1 . 3亿 的乙 肝 病毒携 带者 ,每年 我 国肝硬化 住 院人数 占内科住
院 人数 的 4 . 3 % 一1 4 . 2 % ,每 年死 于肝 癌 的人 数 约 为1 I万 ,占全 球肝 癌死 亡人 数 的 4 5 % ,而 乙肝病
乙肝 病 毒 是 B l u m b e r g等 于 1 9 6 5首 次 发 现 的 ,
作 乙肝 标 志物 的半 定量测 定 。
2 HB V D N A检 测方 法
属 于嗜肝 D N A病 毒 科 ,完 整 的 H B V病毒称 D a n e 颗 粒 ,直 径 4 2 n m,球 形 ,有 包 膜 ( 即 H B s A g ) 。
现 ,一般 HB s A g和 HB s A b不 同 时 出现 ,但 也 有 同 时出现 的 ,如 1 2 4 5模式 ( H B s A g+H B s A b+ H B e -
I g M) ,俗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肝三 系检 测 ” 。 乙肝 标 志物 的检 测 方 法 较 多 ,如 微 粒 免 疫 测 定 、 固 相 放 射 免 疫 法
和杆 状体 ,是病 毒组 装过剩 的 H B s A g 。 乙肝 病毒感 染是 一个 全球性 的健康 问题 ,据美 国疾 病控 制 中心 报告 ,全球 有 近 2 0亿 的人 群 感 染
乙肝病毒 ,其 中有 近 3 . 5亿 的 人 为慢 性 持续 感 染 。
以拷 贝数报 告结果 。
它可 作 为接种 成功 的标 志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HBV—DNA 定量检验及HbeAg 定性检验的相关性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HBV—DNA 定量检验及HbeAg 定性检验的相关性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HBV—DNA 定量检验及HbeAg 定性检验的相关性分析发表时间:2015-05-13T14:13:09.8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月第1期供稿作者:吴秀玉[导读]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有约7 亿人曾感染过HBV,1.2亿人长期携带HBV,其中35%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吴秀玉(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224400)【摘要】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HBV核酸检测(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病例中,HBeAg及HBV—DNA反映病毒复制中的价值。

方法:对酒钢医院2012 年4 月至2012年10 月间189例HBsAg阳性,并同时检测ALT及HBV—DNA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ALT正常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与HBeAg间的关系。

结果:对189 例乙型肝炎患者ALT检测与HBeAg、HBV—DNA 检测分析,一致性均较差;HBV—DNA 及HBeAg结果进行分析,HBV—DNA阳性结果与HBeAg阳性结果分析,HBeAg阳性与HBV—DNA 阳性检测分析一致性较好,ALT正常患者中,HBV—DNA及HBeAg 在评价乙肝病毒复制状态时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同时检测ALT水平及HBVDNA定量检验、HbeAg 定性检验及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16-01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问题。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有约7 亿人曾感染过HBV,1.2亿人长期携带HBV,其中35%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定量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HBV DNA定量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1 1 标 本来 源 2 2例 患者 标 本 均来 自于 本 院 2 0 . 7 05
年 9月  ̄2 0 0 6年 1 O月 期 间的就诊 病人 。 1 2 乙 型 肝 炎 血 清 标 志 物 HB Ag 抗 一 HB 、 . s 、 s
2 2 HB . V— D NA 定 量 以 1 0 . 0×1 。o isml 0c pe / 为
标 志 物 组合 模 式
H Bs g A
2 3 乙型 肝炎 血清标 志 物 阳性 各组 合 模式 与 HB . V D NA 定量 结果 的 比较 见表 1 。
D 组 E组
+ + + + +
表 1 乙 肝 标 志物 阳性 与 H V D A 定 量 结 果 的 比 较 B N
s 、 一HB ; Ag 抗 cD组 : 一HB 、 一HB 、 一HB ; 抗 s抗 c抗 e
乙肝血 清标 志物 , 究其相 关性 和各 自临床 意义 。 研
1 材 料 与 方 法
E组 : s 、 e ; HB Ag HB Ag F组 : 一HB 、 一 HB ; 抗 s抗 cG
组 : 一 HB ; 组 : s 。 抗 cH HB Ag
则 可能 出现 漏诊 。
【 键 词 】 HB D 关 V NA 定量 乙型 肝 炎 病毒 标 志 物
堕+ +
提供。 1 3 HB NA定 量检 测 仪 器 由 R c e公 司生 产 . VD oh Lg t y l 荧光 定量 分 析仪 , 剂 由上 海科 华 生 物 ih C ce r 试 技 术有 限公 司提供 。 2 结 果 2 1 2 2例 乙型 肝 炎 血清 标 志 物 阳性 经 E IA 检 . 7 LS
2 4 结果 分 析 乙型 肝 炎血 清 标 志 物 阳性 2 2例 , . 7 HB NA定 量检 测 有 1 8例 阳 性 , VD 6 阳性 检 出率 为 6 . 。其 中 A组 1 8例 阳性 检 出率为 5 . ; 18 2 63 B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查乙肝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化验“两对半”,即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测定。

但它检查的只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代表病毒本身,无法知道体内病毒的多少。

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病毒从结构上分为两类一类是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另一类是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乙肝病毒属于后者。

病毒与细菌不同,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而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或RNA或DNA。

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

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二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HBVDNA呢?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可以肯定,检测HBVDNA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陈新瑜1.如果乙肝病人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情也应当趋于稳定。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病人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疽,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发现其为阳性,可以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

“小三阳”乙肝因其HBe Ag阴性,被称为“HBeAg阴性肝炎”,这是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型乙肝炎”。

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2.在检测病人“二对半”时,仅发现其中1项阳性,如HBsAg 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并不能说明病人体内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3.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二对半”5项全部阴性,甚至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人的转氨酶却很高,有黄疽,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测HBVDNA后,可能发现为阳性,就此可断定这种肝炎叫“慢性隐匿性乙肝”,在不明原因的肝炎中,此类型肝炎约占30一60%。

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作者:任秀丽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任秀丽(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吉林图们 133100)【摘要】通过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二对半(HBV M)探讨乙肝DNA的动态变化与乙肝感染,病情好转以及与拉米夫定(Laminvudue-Lam)治疗效果的关系。

采用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二对半(HBV M),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用LAM100mg/d治疗乙肝患者。

HBV-DNA定量检测是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以及预测和评价LAM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

【关键词】 HBV-DNA ALT 乙肝二对半 LAM【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9(c)-0016-02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公众性问题[1],实验室的诊断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以及患者的病情观测、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及其复制情况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半(HVB M)血清标志物和PCR法测定HBV-DNA[2]。

因此在临床中通过监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动态变化,来了解乙刑肝炎HBV-DNA病毒复制活跃与临床的关系以及拉米夫定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00例,乙型肝炎均为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门诊或者住院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50.48±11.52)岁,诊断符合西安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定诊断标准[3]。

其中25例为对照组,75例肝功能化验治疗前ALT>40μ,HBV-DNA≥1.0×104copies/ml HBV-M示HbsAg、HBcAb 均为阳性的患者。

(1)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管, 每管 3m , l 分别进行 乙肝两对半和 H V D A B — N 最 低拷贝数为 1 2 1 3cp/ l 最 高拷 贝数为 7 .  ̄0 o ym , 0 . 定 量检 测 。
8  ̄ 0 cp/ l 表 1 9 1 oym 。见 。
3 讨 论
从表 1 得知 ,6 3 0 例标本 中乙肝 “ 大三 阳”模
1 资料 与方 法
H sg bA 、抗 一 b 、 一 B 阳性 ;I 组 :抗 一 B 、 He 抗 H c I I H s
1 一般资料 2 0 年 1 . 1 09 月至 2 0 年 9 09 月我 院门 抗 一 b 、抗 一 B 阳性 ;I :H s g He H c V组 bA 、抗 一 B H c 诊 和住 院病 人 共 6 进 行 了 乙肝 标 志 物 及 阳性 ;V组 :抗 一 s 03例 HB 阳性 。6 3 0 例血清标本 中 ,5 HB —D A含量检测 ,其 中男 3 6 ,女 2 7 , 组 HB — V N 4例 5例 V M阳性例数分别为 2 6 4 、1 、2 、3 1 、3 8 2 4 年龄 8 5 岁 。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 2管 ,每 管 3 例 。 见 表 1。 ~4
乙型肝炎 ( 下称 乙肝 )是一种 由乙肝病 毒 ( 1 . 检测方法 ( )血清标 志物采用时间分辨 .2 2 1 H V) 引起 的传染病 。全球人 口感染 率很 高 ,我 免疫荧光 分析 法 ,时间分辨荧光 免疫 分析仪及诊 B 国更是 高发 国家 ,累计 HB V感染人群 达 1 % 以 断试剂 盒 均 由上 海新波生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生产 , 0 上…,是危 害人 民健康 最严重 的传染病 ,可见 乙 严格按照试剂 盒说 明书操作 。( HB — N 2) V D A检 型肝炎病毒的防治任务 十分艰 巨。 目前诊 断 乙肝 测采用 F — C Q P R法 ,采用美 国 MJ 生产 的 O t n pi o 感染 的常用 检测方法有 H V血 清标志物 ( B — D A E gn 型 P R扩增仪及上海 科华生物技术 B H V N n ie C M) H V D A定量检测 。HB — 和 B N V M主要 反映人 有 限公 司提供 的荧 光定量 HB N V D A试剂盒 ,严 体在感 染 H V后 的免疫 状态 ,但其在判 断病毒 格 按 照 试 剂 盒 要 求 及 防 污 染 措 施 进 行 操 作 B 复制 和传染性 大小时有一定 的局限性 ,而 H V ( B — N B — H V D A定量参 考范围 ≤5 0cp/ 1。 0 y ) o m D A能反映病毒在体 内复制 的真实情况 ,判断患 1 统计学 分析 所有统计学检验均在 S S 1 . N . 3 PS3 0 者病 情变化 ,为临床提高诊 断水平 、指导 用药提 统计软 件包 上进行 ,定 量资料 比较 采用 f 检验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王斌;黄汉菊【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HBV DNA载量和反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同济医院4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HBV-M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结果 HBsAg 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41 U/L)和AST异常比例(>35 U/L)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HBeAg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LT异常比例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但与AST异常比例有关联,关联程度不密切(r=0.21,P<0.01);抗-HBe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ST异常比例之间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16,P<0.05;r=0.19,P<0.01),与ALT异常比例之间无关联性(P>0.05);抗-HBc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和AST异常比例之间均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25,P<0.01;r=0.29,P<0.01;r=0.29,P<0.01);HBV DNA载量的对数值与ALT 和AST呈正相关,但线性相关程度较弱(r=0.24;r=0.29).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和HBV DNA定量检测,二者相互补充但不能取代,同时联合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更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的受损程度.%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of serum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 load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nd 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in the peripheral blood.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483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reated betweenMarch 2014 and March 2016 in Tongji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serum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Serum HBV DNA load was measur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and ALT and AST by continuous ultraviolet monitoring.Results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BsAg content and HBV DNA load or the rates of abnormal ALT(>41 U/L)and abnormal AST(>35 U/L)(P>0.05).The HBeAg conten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HBV DNA load and the rates of abnormal ALT(P>0.05),but weakly with the rate of abnormalAST(r=0.21,P<0.01).Although the anti-HBe conten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rate of abnormal ALT(P>0.05),it was weakly related to HBV DNA load and the rates of abnormal AST(r=0.16,P<0.05;r=0.19,P<0.01).The anti-HBc content had weak correlations with HBV DNA load,the rates of abnormal ALT and abnormal AST(r=0.25,P<0.01;r=0.29,P<0.01;r=0.29,P<0.01).The logarithm value of HBV DNA load was weak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T and AST(r=0.24;r=0.29).Conclusio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both serum markers and the DNA of hepatitis B virus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and when combined with detecti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it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damage of liver tissue.【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46)002【总页数】6页(P214-219)【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作者】王斌;黄汉菊【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1],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2]。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前 , 在 中 国 HB s A g阳性 者 占总 人 口数 量 8 ~1 o , 最 近一次 的全 国 乙肝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表 明 , HB s Ag携 带 率 已 由 1 9 9 2年 的 9 . 7 5 降至 2 0 0 8年 的 7 . 1 8 , 但 总 人 数 仍 超 过 9 0 0 0 万l _ 】 ] 。对 这 部 分 人 群 临 床 上 检 查 的 主 要 方 法 就 是 血 清 学 标志物 ( HB V- M) 、 肝 功 能 和 近 些 年 兴 起 的荧 光 定 量 P C R 技 术 等 。采 取 3种 检 查 方 法 对 HB s Ag阳性 者 进 行 监 测 对 其 病 情 及 疗 效 的判 定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本 研 究 采 用 E L I S A法、 荧 光 定 量 P C R 技 术 和 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对 3 0 4例 HB s A g 阳性 者 进 行 了检测 , 并 对 其 结 果 进 行 了统 计 学 分 析 , 旨在 对 临 床 的 诊 治 提 供相关数据 资料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丙转氨酶 ( A L T) 、 谷草转 氨酶( A S T) 、 谷氨酰转 移酶 ( 7 - G T)
和谷 草 转 氨 酶线 粒 体 同工 酶 ( As Tm) 与 HB V — D NA 拷 贝 数 对 数 值 有 一定 的 相关 性 ( P <0 . 0 5 ) 。但 分 组 分 析 却 发 现 , 在 大 三 阳组 中 , T B i l 及7 - GT与 HB V— D NA 拷 贝 数 对 数 值 无 明显 的相 关性 ( P >0 . 0 5 ) ; 在 小 三 阳组 和 1 , 5组 中 , 肝 功 能 各 主 要 指 标 T B i l 、 AL T、 A S T、 7 - G T 和 AS Tm 与 HB V- D NA 拷 贝数 对 数 值 均 存 在 一 定 的相 关 性 ( _ P <O . 0 5 ) 。 这 表 明 HB s A g阳 性 人 群 不 同 的 HB V — M 模式下 , 如大三阳 、 小 三 阳和 1 , 5阳模 式 下 , 肝 功 能 各 指 标 与 HB V - D NA 含 量 之 间 的 相 关 性 也 不 尽 相 同 。此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作者:刘社琴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第10期[摘要] 目的:对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489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乙肝血清标志物分为1组150例,2组239例,3组100例,并进行HBV-DNA 定量检测。

结果: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阳性率为10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阳性率为84.10%,HBsAg、抗-HBe阳性组阳性率为52.00%。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仅仅采用ELISA方法检测5项乙肝血清标志物对乙肝患者传染性强弱判断和乙肝病毒复制和是否需要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易造成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漏诊。

应用定量PCR检测HBV-DNA对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情发展优于乙肝血清标志物血清学检测指标。

[关键词] 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71-02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疾病,每年大约有23 万人病死于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急慢性乙型肝炎等相关性疾病[1],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乙型肝炎检测方法较多,为了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489例。

其中,男309例,女180例;年龄21~75岁,平均38.6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8年。

对489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乙肝血清标志物分为三组,1组15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2组239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3组100例:HBsAg、抗-HBe阳性。

1.2 检测方法1.2.1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检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医药 , 2 0 0 8 , 1 4 ( 3 ) : 1 0 2 —1 0 3 ,
急性脑梗 死 由多种 因素引起 ,其 发病机制 为动脉粥样硬 化, 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 血栓使 血管闭塞。梗死 后细胞内钙发 生超载 、 兴奋性 氨基 酸大量增 加、 激活 自由基连锁反应 、 血栓 素 A 2 ( T X A ) 含量增加 , 使血 管痉挛引起脑 组织 缺血、 水肿 、 坏死等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 .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特为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阻止 c a 2 + 跨膜 进入血管平 滑肌细胞 内, 使血管平滑肌 松弛 , 脑 血管 、 冠 状血管和外周 血管扩张 , 从 而缓解血管痉挛 , 降低血管阻力 , 增加血流量 。 两药联合使用对 扩张脑血管 、 改善脑供血起到协同作 用。 本研究结果表 明, 应用舒 血宁与马来 酸桂 哌齐特联合治疗 2 . 2 不 良反应
HBV - DNA a n d EL I S A me t h o d s . Re su l s Amo t n g t h e t wo p a i r s f o s e mi d e le i t o n o f h e p a i t t i s B s e u m r c o mb i n a i t o n mo d e
E L I S A法进行检 测。结果 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 HB Vm) 模 式中大三 阳最多, 有3 1 7例 ( 3 6 . 9 %) , 其 中
HB V — DNA定量检测 阳性者 2 9 4例( 9 2 . 7 %) 。其他各种 H B V m模 式 中小三阳和 乙型肝 炎表 面抗 原 /乙型肝 炎
一 险 国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相关性探讨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相关性探讨
大 、 三 阳 与 F - C 检 测 HB — 小 QP R V DNA≥ 1 l c p / × O o y mL 比
较 ,P< O 0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表 2 . 1, 见 )
乙型 肝 炎 ( 称 乙 肝 ) 毒 血 清 标 志 物 ( s 、 HB 、 下 病 HB Ag 抗一 s
F P R 技 术 的 出现 , 决 了病 原 体 感 染 后 的 发 病 时 间 、 情 Q- C 解 病 轻 重 与 病 原 体 数 量 的关 系 [ 。 3 ] 由表 1 果 分 析 可 知 , 1 大 三 阳 组 HB _ 结 () v DNA 检 出率 高
HB 、 HB 阳 性 ) 7 e抗一 c 23例 患 者 的 血 清 , 自本 院 检 验 科 , 中 来 其
女 性 1 3 , 性 2 7例 。 2 例 男 9
12 检 测 仪 器 .
实 时 荧 光 P R 仪 MTO TI O C P C N2型 ( 国 ) 美 ;
量结果 , 以 还具 有 D 所 NA 杂 交 的 高 特 异 性 和 光 谱 的 高 精 确 性 n 。HB D ] V— NA 是 直 接 反 映 HB 存 在 、 动 性 复 制 及 具 有 V 活 传 染 性 的可 靠 指 标 【 。 E IA 检 测 方 法 一 般 需 要 高 于 2n 2 ] LS g可 检 测 出 阳性 , 病 毒 感 染 后 “ 口 期 ” 会 出 现 假 阴 性 结 果 。 而 窗 则
对 4 0例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法 检 测 为 乙肝 大 、 三 阳 的 血 标 本 , 行 荧 光 定 量一 合 酶 链 反 应 ( Q P R) 量 检 测 2 小 进 聚 F C 定
阳组 ( s 、 一 e抗一 e阳性 ) 7 例 , V D HB Ag 抗 HB 、 HB 2 3 HB - NA 阳性 1 5例 , 性 率 为 7 。结 论 9 阳 1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32例患者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7.4%,平均含量2.49E+07IU/ml;HBsAg(+)、HBeAb(+)、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1%,平均含量5.15E+06IU/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8%,平均含量1.32E+04IU/ml。

结论:HBV-DNA水平和HBV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Ag(+)、HBcAb(+)组的标本更高,说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HBeAb(+)、HBcAb(+)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乙肝【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61-01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7.2%[1]。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但不能直接反应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也不能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目前衡量乙肝感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2],也是指导临床用药的最佳依据。

为了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732例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732例标本来自2017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检测HBV-M,并同时做HBV-DNA检测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研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根据乙肝血清标志物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为抗-HBc阳性、HBeAg、HBsAg,共14例;B组为抗-HBc阳性、抗-HBe、HBsAg,共29例;C组为抗-Hbe阳性、HBsAg,共9例。

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A、B、C三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74.1%与55.5%。

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60.6±15.2)×107copies/mL、(37.8±13.4)×107copies/mL与(22.3±8.2)×107copies/mL。

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无法对乙肝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易出现漏诊与误诊。

而HBV-DNA定量检测可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可对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作出明确的诊断,降低漏诊与误诊几率。

因此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病毒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标签: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检测;乙肝;价值
乙型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VB)感染所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临床诊断方法包括乙肝血清标志物诊断与HBV-DNA定量检测[1]。

临床上对于该两种诊断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该两种诊断方法对于乙肝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25~65岁,平均(44.8±3.4)岁。

根据乙肝血清标志物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A组为抗-HBc阳性、HBeAg、HBsAg,共14例;B组为抗-HBc阳性、抗-HBe、HBsAg,共29例;C组为抗-Hbe阳性、HBsAg,共9例。

1.2 方法
1.2.1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Be、抗-HBc、抗-HBs、HBsAg、HBeAg等五项。

1.2.2 HBV-DNA定量检测诊断仪器与试剂为Option DNA Engine型PCR增仪口荧光定量HBV-DNA试剂盒,选择荧光定量检测法PCR。

所有步骤严格按照相关说明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HBV-DNA定量与HBV-D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对患者行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检测结果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主要因人体遭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发,可对患者肝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2]。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乙型肝炎感染人数高达1亿多,且目前乙肝的治疗尚无规范化的方案,成为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用于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不断的增多,其中以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定量检测最为常用。

在这两种检测方法中,又因为HBV-DNA定量检测可对病毒核酸复制情况进行明确的展示,且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因此更加受到医师与患者的亲睐,其运用也更加的广泛。

与此同时,HBV-DNA定量检测仍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在扩增过程中,其均在闭管中进行,可有效降低污染几率,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目前,大部分医院已将该项诊断方法运用至感染性病原体的医学检测中,可见HBV-DNA定量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对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若反应HBsAg为阳性,其仅可表明患者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无法对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作出明确的诊断[3]。

虽HBeAg在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中可以体现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但实际过程中,不排除HBeAg是否产生和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情况,因此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对乙型肝炎患者受病毒感染的情况作出明确的诊断,和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由此可见,较HBV-DNA定量检测而言,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特异性不强,往往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4]。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74.1%及C组55.5%。

三组患者的HBV-DNA定量检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说明,HBV-DNA与HBeAg阳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若HBeAg转阴,其并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的复制停止,仅可说明其复制过程减弱。

行HBV-DNA检测将不会出现明显下降情况。

综上所述,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无法对乙肝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易出现漏诊与误诊。

而HBV-DNA定量检测可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可对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作出明确的诊断,降低漏诊与误诊几率。

因此
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病毒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东立.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2013,19(5):791-792.
[2]龚杰,刘柏林,方艳秋,等.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前S1抗原、HBV-DNA 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34-1637.
[3]赵再英.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6):8,10.
[4]王莉萍,屈雪琴,郎玉霞,等.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 检测乙肝两对半700例样本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8):2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