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隐喻认知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论这一认知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隐喻就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它不仅能拓宽人们的思维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隐喻认知功能渗透给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隐喻还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使文化交流更为有效。

关键词:隐喻;认知;外语教学;日语

一、隐喻与认知

西方关于隐喻历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日语中的“メタファー”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隐喻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但是1980年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随着隐喻认知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证实了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现象。Lakoff & Johnson 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语义延伸,即通过已知熟悉的概念去表达未知陌生的概念。

二、隐喻的分类及说明

隐喻利用已知概念表达未知概念需要人们通过认知构建一种客观事物的关联,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下面将举例分析这三类的区别及使用情况。

(一)结构隐喻是人们利用熟知概念的结构来构造陌生的概念,用熟知框架的词语来套用陌生领域的词语所产生的一词多用现象。(1)恋愛は旅である。/恋爱是一场旅行。

旅人→恋人

旅の目的地→恋愛の目的

旅の道のり→恋愛の進展過程

旅の障害物→恋愛の進展の妨げ、トラブル

在这个结构隐喻中人们将“旅行”的特征映射到“恋爱”中,爱人在爱情的路上要经历酸甜苦辣,而旅行者在旅途中会经历困难挫折。在上例中“旅行”是原范畴,“恋爱”是目标范畴,人们利用已经事物构建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旅行者对应爱人,旅行的进展对应恋爱的发展,旅行的目的地对应恋爱的目的,恋爱发展中遇到的误会及摩擦对应旅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時は金なり。/时间就是金钱。

结构性隐喻使人们很快就能明白它所要解释的另一事物的特征。金钱是具体的,在我们生活中它数量有限又很珍贵;时间是概念的、抽象的,用具体的金钱来描述抽象的时间,人们用金钱的重要性来构建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认知。而这一概念成立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们对金钱重要性认知的基础上。

(二)方位隐喻是通过人自身的身体体验来描述空间方向或方位,因为人类在最初认识世界的时候就是以自身为参照点的。他们通过这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来表达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空间概念中,“上/下”是隐喻映射范围最广的一对方位词。下面将对隐喻中的“上/下”源域进行探讨,深入剖析日汉语中“上/下”方位隐喻差异的文化根源。大多数国家的文化对上下这个概念隐喻有着相似的理解即:「嬉しいことは上、悲しいことは下。」表示“上”的事物是积极的,“下”的事物是消极的。这类隐喻往往有着一定的物理基础,当人们高兴的时候一般脸部朝上或是双手高举、跳起来;而当人们悲伤或沮丧时身体常常呈弯曲状,低头耷拉着肩膀或是坐在地上,这是因为人们有着相似的生理特征和社会实践,所以也决定了人们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相似性。关于上下的常见隐喻有:数量多是上,数量少是下[給料が上がった、物価が下がった];健康和生命是向上,疾病和死亡是向下[体調が上がり調子、調子が落ち気味];地位高是向上,地位低是向下 [上司、部下],其中源范畴是上下域,人们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是目标域。作为源范畴的“上下”和表示抽象概念的目标域构成了上-下图式结构,说明了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自然性和必然性。

(三)实体隐喻: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人们将对物质世界的体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实体隐喻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将目标域中的思想、感情、活动等无形的东西实体化,便于人们的理解、识别、量化等。例如: [門を叩く] “登门求教”是把门作为实体容器,有打开门进而产生登门求教这样的隐喻概念。

試験の門をくぐる。/钻考试的空子。

彼女は憂鬱状に陥りました。/她陷入了忧郁。

彼らはとうとうトラブルから脱した。/他们最终脱离了麻烦。

三、隐喻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是学习的桥梁,隐喻认知在日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手段,在课堂中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习者的重视,通过隐喻培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能更好的加强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和记忆。蕴含在词汇中的隐喻含义能够使人们了解各国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日语中的隐喻现象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一) 隐喻认知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和正确运用。

词汇最初是人们身体直接体验的结果,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由隐喻认知获得的语言词汇占了绝大多数。词汇教学是日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学好日语的重要保障。隐喻的认知功能使很多词汇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通过学习隐喻可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单词的基本意义,还要帮助学生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认识到词汇多层意义的隐喻联系。例如:[壷]

一词,它原本表示口小,腰身肥大的容器。通过这种壶自身的形状特点人们通过联想把它引申为坑洼、洼陷处;事情的要害、重点以及针灸的穴位、灸点等。这几种意义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是人们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赋予了新词特定的涵义,隐喻的认知功能正是很多词汇产生一词多义的原因。教师利用隐喻这一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隐喻的理性认识和敏感性,同时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隐喻能力的培养,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隐喻能力的最直接的习得途径。

(二)隐喻认知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中日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传承和保留。隐喻是文化的象征,一些隐喻概念能够表达相似的文化内涵。不同语言隐喻之间的比较,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隐喻教学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和承载。由于受日汉民族各自文化的深远影响,隐喻的形成不是任意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体验相关,于是就出现了众多学者对国俗语义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例如:日语单词「ふくろう」和汉语的“猫头鹰”同指一种鸟,但是他们的隐喻义却不同。“猫头鹰”在中国有不祥的负面意义,出现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俗语。然而日本人却把「ふくろう」作为福鸟,是吉利和幸福的代表,不仅在奥运会上选择猫头鹰作为吉祥物,而且在装饰、服装、乔迁之礼上都会选择带有猫头鹰图像的饰品表示吉祥幸运。这些认知特点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中的隐喻作用。

总结: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隐喻作为教学切入点,培养和增强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从隐喻的认知性来学习日语,快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改善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通过隐喻认知这一手段学会推导词语意义之间的联系,就会避免学习中的不求甚解和死记硬背现象,学生学习也会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教师在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应多鼓励学生应用隐喻手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多读作品加强文学修养,在阅读中多收集有关隐喻说法的语句,这对提高自己的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艳芳著.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译者:王萍.《日汉双解学习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王寅著. 《认知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胡壮麟著.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侯奕松著. 《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章宜华著. 《语义认知释义》[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张继文.《日语隐喻表现及其认知理解》[J]. 扬州大学学报, 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