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作文(通用20篇)
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作文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作文(通用2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作文篇1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
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
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
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
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
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
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
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
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
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火把节有什么习俗火把节有什么习俗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等等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节是很多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火把节有什么习俗,希望有所帮助!火把节的来历及传说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
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你知道火把节具体是怎么过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火把节的节日事宜吧,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早就说这个暑假要带我回云南老家去过火把节。
我一直又紧张又期待,不知道火把节到底是怎么过的,火烧起来吓不吓人,会不会引起火灾啊?爸爸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是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很热闹的噢。
我们提前一天到达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就是我们老家,不过我还是第一次来。
这是一个非常安详宁静的小城,天气比杭州凉快不少,我们受到了老家亲戚们的热情接待。
火把节当天早上,我们起来后,看到街道上就到处充满了过节的气氛。
好多人家门口都摆上了大大小小的火把,还有人摆摊卖一种木棍和约一尺长的一截废弃的自行车轮胎接起来的东西,还有人用麻袋装着一堆粉末在卖。
我问爸爸这些是干吗的呀?我爸说晚上你就知道了。
哎呀,老爸你卖什么关子啊,真是急人哪!老房子门口搭了一个小棚子,摆了好多瓜子、红枣、花生、炒蚕豆等零食,还有一壶壶泡好的茶和备用的一次性杯子。
门口的街道上也堆了好些东西,最醒目的是一根8、9米长,直径约20厘米的松树,枝干笔直,顶部的松针都还是绿绿的;还有好多劈成长条的木块;另外有一个用竹条和纸扎好的架子(叫升斗),顶上是一个笑咪咪的大娃娃,四面都有脸的哦,憨态可掬,坐在莲花形的台子上,台子边缘写着平安吉祥,爷爷说这是莲花童子,是为小朋友祈福的,今年我家的这个火把是特地为我做的。
那些吃的喝的是为了招待街坊邻居的。
呵呵,看起来很象回事吧!请来的工人们忙着开始扎火把了。
他们把劈好的木块围在松树的树干周围,一圈一圈地围上去,今年是闰年,所以要围十三圈,一圈代表一个月,祈求全年都平安顺利。
围好后再把升斗插在最上面,再在火把上悬挂花红、梨子、铜钱等物,还要插上很多花花绿绿的小旗。
白族火把节
白族火把节白族是我国第三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白族火把节是白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当地的白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庆典,为游客们展示他们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根据传统,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白族英雄杨族护国神殿。
杨族是白族的祖先之一,并在历史上起到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角色。
据说,当年杨族打败敌人后,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手持火把跳舞,并且燃烧火把,象征着护国的烈火。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白族火把节的核心活动。
每年的火把节,游客们会争相前往白族聚居的地方参加庆典。
庆典通常在大理城或周边的乡村举行,持续三天三夜。
这三天里,白族人民会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向游客们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火把游行了。
火把游行通常在节日期间的晚上进行。
当天傍晚,游行队伍会汇聚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准备起行。
队伍里的参与者手持由竹子和纸制成的火把,点燃后,烈火为他们引路。
火把游行队伍会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穿行,有时还会进入乡村,沿途欢呼雀跃,歌舞声此起彼伏。
熊熊燃烧的火把和夜晚的黑暗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令人难以忘怀。
白族火把节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方式。
除了火把游行,节日期间还有各种其他活动。
比如,舞龙表演是常见的节目之一。
白族人民会扮成龙,通过精妙的舞姿展示他们的技艺。
此外,还有传统的歌舞表演,戏曲演出以及手工艺品展览等。
游客们有机会与当地人民互动,了解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白族火把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庆祝和娱乐,更是展示白族人民独特文化的窗口。
火把象征着热情和希望,它传达了白族人民对和平、繁荣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通过火把节这个平台,白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也促进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白族火把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瑰丽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更使人们对白族人民的坚毅和智慧有所领悟。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简介_节日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节日这天,各村寨都要坚一把大火把,在上面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观看过大火把之后,各家各户的小孩耍玩小火把,并在大人的带领下,到田边园内用火把驱逐害虫,还在火把上撒把松香,以除害避邪,直至火把燃尽为止。
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水果和食物。
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赕诏主皮罗造的妻子柏洁慈善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
大理地区的火把节历史悠久,一说始于汉代,是纪念阿南夫人的;一说始于唐代,是纪念慈善夫人的;一说是纪念古代战争胜利的,众说纷法,各说其是。
根据史籍记载,火把节属于火崇拜,火把节古称“新火节”,因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理想和希望。
其始于时间,应在古代部落时期,古代先民取来火种,重新生火,目的是为了除旧布新,让火永不熄灭。
记载大理火把节最早的史籍是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是书《诸夷风俗》条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谓之躯攘。
”。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是什么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是什么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
它的寓意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首先,火把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
在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手持火把跳舞、燃放烟火,象征着熊熊燃烧的激情和热情。
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前行。
其次,火把节也代表着"洗清污浊、迎接新生"的意义。
在古代,火把节还有祛病驱邪、祈求丰收的作用。
人们相信火把的燃烧可以消灭病魔和不幸,同时也为新的生命和丰收的到来祈福。
这种寓意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低谷时要积极面对、勇敢拼搏,同时也要积极向前、迎接新生。
最后,火把节也象征着努力奋斗,追求自我完善,勇于改变自己和适应环境的精神。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点燃火把,走上街头,跳舞、歌唱、放烟花,欢度佳节。
这些活动也象征着燃烧自己内心的热情,表达自己的心声,释放压抑的情感。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节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023年几月几号火把节2023年8月10日迎来火把节,2023年是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6月24日举行,白族在6月25日,拉祜族在6月20日,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后长出的谷穗和火把一样粗。
后人以此为祭品,驱赶家中的鬼怪邪灵,以保人畜平安。
关于火把节的介绍
关于火把节的介绍
在我们这儿,火把节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
这个节日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好多民族都特别重视的节日呢。
每到火把节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白天,大家就开始忙活着各种准备工作。
小孩子们呢,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欢快的小兔子。
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晚上啦。
人们会把早就准备好的火把点燃。
那火把呀,在黑夜里就像一条条燃烧的巨龙,特别壮观。
大家举着火把,在村子里的小道上穿梭,一边走一边大声呼喊着一些祝福的话。
火光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彤彤的,那笑容啊,比火把的光还灿烂呢。
这时候,还有好多好玩的活动。
比如说摔跤比赛,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都想在这个时候展示自己的力量。
他们在场上扭打在一起,周围的人就大声地加油助威,那声音,感觉都能把天都震破了。
还有跳舞呢,男女老少都加入进来。
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欢快地跳着。
那舞步啊,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只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想怎么跳就怎么跳。
那种自由又欢乐的氛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在火把节这一天,大家还会做很多特色的美食。
像坨坨肉啊,那味道,咬上一口,满嘴巴都是肉香。
还有荞饼,有着独特的香味。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一边吃一边讲述着过去一年的故事,有欢笑,也有感动。
火把节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每一年的火把节,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爱的氛围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这就是火把节,一个充满魅力的节日。
白族过火把节的故事
白族过火把节的故事
白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白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有关。
其中一种说法是,白族火把节源于纪念白洁夫人。
传说南诏王皮逻阁邀请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临走时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然而,皮逻阁却放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
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
之后,她骑马奔去,在火后的废墟中用手为锄,十指挖得鲜血淋淋,最终根据铁钏认出了丈夫的遗体。
皮罗阁见白洁夫人貌美聪慧,逼她为妾,白洁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士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投海而死。
后来白族群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五这天妇女们都要用金凤花根把十指指甲染成红色,男人们则要在村里竖起高大的火把,以颂扬白洁夫人的坚贞和不屈。
另一种说法是,火把节是为了纪念阿南殉夫。
传说在汉元封年间,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
奴,然后逼阿南嫁给他。
阿南誓死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海,焚身殉夫。
还有一个说法与彝族有关。
传说彝家首领听到一群牛的吼叫声,突然计上心来,他让士兵们把松明火把扎在牛角上、牛尾巴上,牛群受到惊吓,拼命冲向敌阵,踩死撞死敌兵,彝军乘胜追击,一举打败敌人。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彝人过火把节,节日期间为死去勇士招魂。
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白族火把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坚贞、不屈、勇敢和智慧的赞美。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讲大理故事,说人间传奇。
常常有外地朋友问,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其实这并非是哪个民族才有的问题。
在云南,白、彝、纳西、哈尼、傈僳、拉祜、普米等七个民族都过火把节。
节期于农历6月24日至26日,各民族日期不尽相同,过法和传说也各有特色。
白族火把节是6月25日,对于白族来说,这是个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
白天人们忙着扎制巨大的火把树,备办筵席,大宴亲朋,入夜则万人空巷地相聚火把树下,禳灾祈福,吹弹歌舞,彻夜狂欢。
其全民性、自发性无与伦比。
景象之壮观正如元代诗人文章甫描写的“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年年如是,自古不渝。
白族的火把节何以如此隆重热烈?除了民族学方面的各种因素,核心是其中有个“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一位民族女英雄的追思和景仰。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白洁圣妃的故事。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洱海地区分布着蒙舍诏、蒙嶲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越析诏等六个部族小王朝。
他们本来各自都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各诏主也当任着各州刺使,受唐王朝剑南节度使管辖。
后来,蒙舍诏日渐强大起来,攻下了河蛮部族,诏主皮逻阁顿生吞并五诏的野心,图谋独霸一方,便用金银珠宝贿赂节度使王昱,得到朝廷默许。
当时的六位诏主都属同源同宗的远亲,日常素有往来,有一次皮逻阁应邓赕诏主皮罗邆的邀请赴邓川做客。
宴席间,他发现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美丽非凡,而且举止优雅,谈吐不俗,便产生了想要霸占为妻的欲望。
两个图谋联在一起,于是心生一计,在都城建了松明楼,以六诏的年节六月二十五日共同祭祖为名,邀请五位诏主赴宴,用一把火剪灭五诏。
话说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原系浪穹诏老诏主罗铎之女,自幼美丽善良,罗铎与邓赕诏主的父亲咩罗皮是好朋友,便将女儿嫁给邓赕诏主皮罗邆,因公主出身于浪穹宁湖之北,故又称为宁北妃。
这慈善公主宁北妃不但美丽善良而且聪慧贤淑,深爱着秉性忠厚的皮罗邆,一心辅佐他造福一方百姓,做个仁德之主。
此刻,接到蒙舍诏松明楼祭祖的请帖。
农历 六月廿四
农历六月廿四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彝
火把节
火把节
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
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
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2-3]。
关于火把节的有关资料
关于火把节的有关资料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火把节简介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因此又称过大年。
主要活动有斗羊、斗鸡、斗牛、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由来传说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
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
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史料记载星回节与历法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
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
岁且更始。
”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星回“一词源自白语,即(柴)(火)。
传统文化 ,彝族、白族火把节不同
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火把节。
提到火把节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名字,脑海里对火把节的投射都逃不过篝火晚会,但是火把节真的就只是篝火晚会般的狂欢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
大纲关于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比较:火把节的时间、装饰道具、传说、风俗活动等。
在比较火把节之前,会简单介绍一下白族、彝族这两个名族,具体来说会讲到各民族的基本资料、衣、食、住、宗教等。
讲稿Ⅰ白族简介1、基本概况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昆明等地。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约为185万。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
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
如白族火把节传说《慈善夫人》,后面会具体讲到。
2、历史演变:先唐时代——原始白民族的预备期唐时期——白民族稳定共同体的形成期宋朝——白民族的成熟期南诏灭亡后,经过35年的三个迷你王朝后,大理国成立明清朝——白民族被同化明朝对白民族行了民族同化。
种族上则实行稀释政策。
明朝征服云南,焚毁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书籍。
白族人丧失了文化遗产,白文因此灭绝。
民国时期——白族几近消失清末及民国时期,白族几乎失去了独立民族的身份新中国时期——白族意识的再唤醒1956年白族获得官方认可的民族身份。
大理成立自治州。
白民族的民族意识在濒临灭绝的条件下死而复生。
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恢复。
总结: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了起起落落,但她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但是在当前社会大转型的情况下,白族又面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
记得当时问过一个当地的导游阿姨,既然没有文字怎么去传承他们的文化;“口耳相传”,这就是她的答案,看得出她对此很乐观。
火把节节日风俗有哪些
火把节节日风俗有哪些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特有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彝族火把节最为着名,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三天。
节日期间,少数民族同胞竞相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斗羊、斗鸡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狂欢、纪念祖先,为来年祈福。
2006年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把节节日风俗有哪些?时间:彝族、纳西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
节期三天。
主要流行地区: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参与人群: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
对彝族而言,火把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最重要的节日。
在整个节日的过程中,所有的彝族家庭都不做饭,只吃肉、喝酒。
节日庆典历时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的日子,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小伙子、姑娘们的都打扮得特别漂亮,村村寨寨宰牛杀羊,必备的食品有咂咂酒、坨坨肉、荞面馍等。
夜幕降临时,人们搭好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接着的诵经祭火仪式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主持进行。
然后,大人小孩从毕摩手里接过火把,这些火把或用蒿草扎成,或用松木制成。
成群结队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头,仿佛传说中以火驱虫的英雄又回到了人间。
人们一边走,一边把松香撒向火把,以示祛邪和祈福。
第二天是传火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五花八门的节日活动——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等。
这些竞技活动,与节日传说中英雄与天神的摔跤、角力、烧火、除虫等内容有一定关系,成为一种象征符号。
在众多竞技比赛中,斗羊的竞赛最引人注目,被选中的羊高大、健壮,在上场前,须剪去前半身的羊毛,看起来更加精神抖擞。
选美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活动。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白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
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怕外族的侵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次,汉族与白族发生纠纷,引起两族战争,白族王子用泥巴塑些泥人、泥马放在一个柜子里,每当敌人冲杀进来,王子便打开柜子,一念口诀,柜子里的泥人、泥马瞬间变成勇猛的将士,跟随白族王子与敌人拼杀,直杀得势力强大的敌人丢盔弃甲,才收兵回寨。
尽管这样,白族王子还是被敌人逮住了二十多次,每次被逮住就被拉出去问斩,可是每次都砍不死,他跑回来第二天照样威风凛凛地带领将士冲锋陷阵。
大家感到十分奇怪,谁也不知这其中的奥秘。
一次,白族王子又从虎口中逃回来,夫人为他接风洗尘,酒后便问:“夫君啊,你是英雄还是圣人,为什么被砍头二十多次都不死?”白族王子相信自己的妻子,就悄悄地告诉她:“夫人啊,神给我的头,用坚硬的刀是砍不死的。
要想叫我死,必须用狗肠子绑住我的双臂,用尖刀草杀我才会死,你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后来,敌人因杀不死王子,每次打仗都被王子的泥人打败,他们觉得长久下去,伤亡会更惨重,就想出一条毒计,出重金买通王子的妻子,知道了王子的致命弱点。
在一次交战中,王子不知道妻子出卖了他,仍橡往常一样奋勇拼杀。
这次战斗,他不幸又被敌人逮住,敌人真的用狗肠子绑住王子的双臂,拿尖草将王子杀死了。
王子遇难时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百姓们左盼右等不见王子胜利归来,便燃起火把四处寻找,找遍了村村寨寨、荒山野岭,还是找不到。
以后,白族人民为纪念王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大家就都点燃火把去寻找王子。
尽管找不到,却总抱着一个希望。
久而久之,便成为传统的白族火把节。
故事二:白牛献乳古时候,有一位白族老农饲养着一条白毛母牛。
这条母牛身体健壮,经常到人迹很少去到的深山老林里吃草,有时候还会爬上峭岩吃草,比岩羊都还灵巧。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导读:火把节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各地少数民族地区就热闹非凡,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庆祝,那么火把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不同民族之间有着怎样的习俗差别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
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
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
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
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6月25、26、27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
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
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
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作文500字
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作文500字《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吗?可热闹啦!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就是白族人的火把节。
这一天,大家都特别开心。
白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火把啦,他们把木头削得尖尖的,再在上面缠上好多好多的布。
到了晚上,到处都点起了火把。
那火把可亮啦,就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上。
人们拿着火把,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嘴里还唱着歌呢。
我看到一个叔叔,他的火把举得高高的,脸上笑得可灿烂了。
我还跟着大家一起围着火堆跳舞,虽然我跳得不太好,但是真的好开心呀!还有好多小朋友在旁边放烟花,那烟花五颜六色的,可漂亮啦!
这就是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是不是很有趣呀?
《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
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讲讲大理白族人的火把节!
火把节可好玩啦!一到这天,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
村子里的广场上堆起了一个大大的柴堆。
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广场,人可多啦,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天慢慢黑下来,有人点燃了火把,一瞬间,整个广场都亮堂堂的。
我看到一个小姐姐拿着火把,跑得飞快,她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大人们围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
我也忍不住跟着跳起来,虽然我老是跟不上节奏,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后来,大家把柴堆点燃了,那火焰冲得好高好高,就像一条火龙在天空中飞舞。
这就是热闹又好玩的火把节,我真希望每天都能过火把节!。
火把节的习俗白族作文
火把节的习俗白族作文英文回答:Torch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Ba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It is held on the 24th day of the sixth lunar month, which usually falls in late June or early July. The festival is a timefor the Bai people to pray for good harvests,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celebrate the coming of summer.During the Torch Festival, the Bai people light large torches made of pine branches and carry them around the village. These torches symbolize the light of wisdom and are believed to have the power to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The torches are usually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ribbons and flowers, creating a vibrant and festive atmosphere.In addition to the torch procession, there are various other activities during the festival. Traditional Bai dances and songs are performed, showcasing the rich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Bai people. There are also bullfighting competitions, horse racing, and wrestling matches, which add excitement and entertainment to the festival. People also gather to enjoy traditional Bai cuisine, such as rice cakes and butter tea.The Torch Festival is not only a time for celebr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occasion for the Bai people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bonds.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s, where people come together to share meals, exchange gifts, and enjoy each other's company. Thefestival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young people to meet and find potential partners, as it is considered an auspicious time for marriage.中文回答: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白族人庆祝的传统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火把节简介
举办时间
时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风俗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
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
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
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
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
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
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
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
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
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
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近尾声时还要跳火把。
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篝火。
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上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还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白族“火把节”由来:
一、白族“火把节”传说——坚贞不屈的柏洁夫人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
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
邓赕诏主的柏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
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
南诏王见柏节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
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
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
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
靠近海边的村庄,还要进行划船比赛。
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
二、惹底毫星烧官虫
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
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
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 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
”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
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
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扎成火把, 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
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三、阿南殉夫的传说
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
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
人们为她的贞烈所感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火把以祭奠之,相沿遂成火把节。
四、火把迎诸葛亮
相传,蜀后主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众南征,五月渡泸水,六月入汉中,并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
诸葛亮的恩威并重的策略颇得汉中人民的拥护。
当晚入城时, 沿途群众纷纷举火把提水酒以迎之,遂成习俗,沿袭至今。
五、牛角挂火把
这一传说主要在布拖县流传。
很多年前,布拖一带奴隶主残酷买卖和虐待、残杀奴隶之风盛行,广大奴隶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名叫吉地苏呻的奴隶暗中组织了一个名叫“赤黑日尔”的地下组织,揭竿起义,反抗奴隶主的反动统治,屡屡打败了当地奴隶主的武装。
后来,反动奴隶主勾结其它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进行反攻倒算。
起义奴隶被团团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这时有人想出妙计,将火把捆在牛角上点燃,受惊的牛群仓皇奔逃,冲散了敌人的阵线,起义军乘胜追击,打败了奴隶主军队,取得了胜利。
那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每年的这天,彝族人民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以示纪念,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