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汇总

合集下载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答案:B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 R = \frac{U}{I} \]。

2.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绿、蓝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F=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所以\[ a = \frac{F}{m} = \frac{10}{2} = 5 \text{ m/s}^2 \]。

2.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是3×10^-14 N,求电子的电荷量。

解:根据库仑定律,\[ F = k \frac{qQ}{r^2} \],由于是单个电子,Q=q,且已知F,可以求出q。

假设电场强度为E,则\[ F = qE \],所以\[ q = \frac{F}{E} = \frac{3 \times 10^{-14}}{E} \]。

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电场强度E,无法直接计算电荷量q。

四、实验题1. 请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答案:将弹簧秤的挂钩挂在待测物体上,确保弹簧秤垂直于地面,待弹簧秤稳定后,读取指针所指的数值即为物体的重力。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绘制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将每组数据的拉力F作为横坐标,对应的加速度a作为纵坐标,用点标记出每组数据,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足球从水平地面上位置1被踢出后落在位置3,在空中达到最高点2的高度为h ,则足球()A .从1到2动能减少mghB .从1到2重力势能增加mghC .从2到3动能增加mghD .从2到3机械能不变2.(2024浙江高考真题)一个音乐喷泉喷头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42210m ,喷水速度约为10m/s ,水的密度为3110 kg/m 3,则该喷头喷水的功率约为()A .10WB .20WC .100WD .200W3.(2024重庆高考真题)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成功发射,开启月球背面采样之旅,探测器的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球要经过减速、悬停、自由下落等阶段。

则组合体着陆月球的过程中()A .减速阶段所受合外力为0B .悬停阶段不受力C .自由下落阶段机械能守恒D .自由下落阶段加速度大小g =9.8m/s 24.(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AB 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 在B 点平滑连接。

一小物体将轻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物体脱离弹簧后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到达最高点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C 点所受合力为零B .物体在C 点的速度为零C .物体在C 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 .物体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在C 点的动能5.(2024全国高考真题)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始由大圆环顶端经Q 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 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

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A .在Q 点最大B .在Q 点最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6.(2024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坐在水平放置的轻木板上,木板通过一根原长为l 的轻质弹性绳连接,连接点等高且间距为d (d <l )。

高考物理试题大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大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大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C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D.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答案:A3.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B. 磁场的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C.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D.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无关答案:D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创造C. 能量可以消失D. 能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答案:A5. 根据相对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B.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C. 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D. 物体的长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D6. 根据原子核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组成D.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7. 根据量子力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子在原子中以概率云的形式存在B. 电子在原子中以确定的轨道存在C.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D. 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精确测量答案:B8. 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D.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答案:A9. 根据电磁波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答案:C10. 在力学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形状有关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所受的力有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 =_______。

高中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慢C.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速与介质种类无关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无关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线性关系答案:A3. 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无关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答案:C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会增加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C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D. 能量的总量是不断减少的答案:C6.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B.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C. 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无关D.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答案:C7. 根据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间是绝对的B. 空间是绝对的C. 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是不变的答案:C8. 根据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固定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压力有关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的化学状态有关答案:A9. 根据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B.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C. X射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短D. 伽马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长答案:D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能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能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 热能的传递方向与温度差无关D. 热能的传递方向与温度差有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高考试题及解析物理答案

高考试题及解析物理答案

高考试题及解析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下列关于合力和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合力越大,物体质量越大C. 合力不变,加速度不变D. 合力不变,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答案:A解析: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 F = ma \),其中\( F \)表示合力,\( m \)表示物体质量,\( a \)表示加速度。

由此可知,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而与物体质量无关。

因此,选项A正确。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B. 9.8m/s²C. 10m/s²D. 11m/s²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而下落的运动。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因此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1.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1/2乘以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

若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4m/s,则物体的动能为________。

答案:16J解析:动能公式为\( E_k = \frac{1}{2}mv^2 \),代入给定的物体质量\( m = 2kg \)和速度\( v = 4m/s \),可得\( E_k = \frac{1}{2} \times 2kg \times (4m/s)^2 = 16J \)。

三、计算题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

若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4s解析: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 = v_0 + at \),其中\( v \)为最终速度,\( v_0 \)为初始速度,\( a \)为加速度,\( t \)为时间。

因为汽车最终速度为0,所以\( 0 = 20m/s - 5m/s² \times t \),解得\( t = 4s \)。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一、单选题1.(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若两段长度分别为1l ∆和2l ∆、电流大小分别为I 1和I ₂的平行直导线间距为r 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21221I I l l F k r ∆∆∆=。

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 )A .kgꞏm/(s²ꞏA )B .kgꞏm/(s²ꞏA²)C .kgꞏm²/(s³ꞏA )D .kgꞏm²/(s³ꞏA³)2.(2023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 .JB .KC .WD .Wb3.(2022ꞏ浙江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属于力的单位是( )A .2kg m/s ⋅B .kg m/s ⋅C .2kg m /s ⋅D .2kg s/m ⋅4.(2021ꞏ海南ꞏ高考真题)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

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1kg m s -⋅⋅ B .2kg m s -⋅⋅ C .2Pa m ⋅ D .1J m -⋅5.(2021ꞏ天津ꞏ高考真题)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

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 .库仑发现“库仑定律”C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 .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6.(2021ꞏ河北ꞏ高考真题)普朗克常量346.62610J s h -=⨯⋅,光速为c ,电子质量为e m ,则e h m c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 ) A .J/s B .m C .J m ⋅ D .m/s7.(2020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 .电流、AB .位移、mC .功、JD .磁感应强度、T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光的干涉现象?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干涉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ma^2答案:A3.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4.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个符号表示气体的压强?A. VB. TC. PD. n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速度逐渐增加C.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D.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A. 法拉第定律B. 欧姆定律C. 库仑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A7. 根据量子力学,下列哪个概念描述的是粒子的波动性?A. 波函数B. 能级C. 跃迁D. 量子态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物理量?A. 电压B. 电阻C. 电荷D. 电流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磁场的基本单位?B. 安培C. 库仑D. 伏特答案:A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WD. ΔU = W / Q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即R = ______。

答案:V/I3.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______的。

答案:相互作用4.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______无关。

答案:体积5.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答案:光速6. 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物质也具有______。

答案:波动性7.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______提出的。

2025版物理金考卷高考试题汇总

2025版物理金考卷高考试题汇总

2025版物理金考卷高考试题汇总一、单选题1.下列比赛项目中,通常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单选题] *A.体操B.武术C.跳水D.马拉松(正确答案)2.在下列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单选题] *A.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B.研究汽车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C.研究平直公路上行驶汽车的运动情况(正确答案)D.参加一千五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时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m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0.5m处被接住。

取坐标原点在抛出点下方2m处,向下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单选题] *A.-2m,3m,2.5m(正确答案)B.2m,-3m,-2.5mC.5m,0m,0.5mD.0m,5m,4.5m4.下列动车的播报信息中,表示时间的是() [单选题] *A.8点10分从北海发车B.9点48分到达南宁C.在南宁站停车7分钟(正确答案)D.11点06分途经梧州5.下列各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单选题] *A.位移、速度、加速度(正确答案)B.位移、速率、力C.加速度、平均速度、时间D.路程、位移、速度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一段时间的是() [单选题] *A.我们休息到10点1钟时就马上出发B.我们学校的一百米赛跑的记录是12秒3(正确答案)C.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世界杯足球决赛在今晚8时开始7.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跳水时,裁判给运动员评分时,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D.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很小时,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正确答案) 8.下列叙述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单选题] *A.第末和第初(正确答案)B.第初和第末C.第初和第末D.第初和第末9.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正确答案)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D.研究火车通过某座桥的的运行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10.下列物体中,不能看做质点的是() [单选题]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途中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正确答案)D.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的地球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单选题] *A.路程(正确答案)B.位移C.加速度D.向心力12.如图所示为奥运会体育项目“冰壶运动”,该运动目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活动之一,深受体育训练者喜爱。

高考物理答案及试题解析

高考物理答案及试题解析

高考物理答案及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当作用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将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其中 \( F \) 代表作用力,\( m \) 代表物体质量,\( a \) 代表加速度。

当作用力 \( F \) 增大时,加速度 \( a \) 也会相应增大,因此选项 A 正确。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 2.99 \times 10^8 \) m/sB. \( 3.00 \times 10^8 \) m/sC. \( 3.01 \times 10^8 \) m/sD. \( 2.98 \times 10^8 \) m/s答案:B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其值为 \( 3.00 \times10^8 \) m/s。

这是光速的标准值,因此选项 B 正确。

二、填空题3.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lambda\times f \),其中 \( c \) 代表光速,\( \lambda \) 代表波长,\( f \) 代表频率。

如果电磁波的频率为 \( 5 \times 10^9 \) Hz,波长为 \( 6 \times 10^{-2} \) m,那么电磁波的速度是多少?答案:\( 3.00 \times 10^8 \) m/s解析:根据公式 \( c = \lambda \times f \),将给定的频率 \( f= 5 \times 10^9 \) Hz 和波长 \( \lambda = 6 \times 10^{-2} \) m 代入,计算得到电磁波的速度 \( c \) 为 \( 3.00 \times 10^8 \) m/s。

三、计算题4. 一辆汽车以 \( 20 \) m/s 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 \( -5 \) m/s²。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 m/s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6 m/sD.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7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场强度的定义?A. 电场强度等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B. 电场强度等于单位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 电场强度等于单位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相反数D. 电场强度等于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相反数答案:A4.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波是横波B. 电磁波是纵波C. 电磁波是横波和纵波的叠加D. 电磁波是无极性的波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和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不变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减少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增加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动量守恒定律表述?A.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B.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情况C.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内力作用的系统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被创造和消灭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不变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增加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三定律表述?A. 绝对零度是可以达到的B.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C. 绝对零度是存在的D. 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相对论效应表述?A. 随着速度接近光速,物体的质量会增加B. 随着速度接近光速,物体的质量会减少C. 随着速度接近光速,物体的长度会增加D. 随着速度接近光速,物体的长度会减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F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其值为 _______。

物理高考试题卷子及答案

物理高考试题卷子及答案

物理高考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 m/sB.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真空中的速度C. 光在所有介质中的速度都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D. 光速是恒定不变的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B. 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C.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平方线性增加D.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二次函数答案:D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产生和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9.8 m/s^2B.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答案:C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所有以上说法答案:D6. 一个弹簧振子的周期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弹簧的劲度系数B. 振子的质量C. 振子的初始位置D. 振子的初始速度答案:C7.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热量的传递总是伴随着其他形式能量的变化D. 所有以上说法答案:C8.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B. 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成正比C. 感应电动势与导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D. 感应电动势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答案:A9.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正比B. 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反比C.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D.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答案:C10. 根据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N。

(完整版)全国卷物理高考真题(全三套,含答案)

(完整版)全国卷物理高考真题(全三套,含答案)

I二、选择题:此题共8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

所有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氢原子能级表示图如下图。

光子能量在 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供给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巧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近来,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式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记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获得打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发射的气体速度约为 3 km/s ,产生的推力约为 4.8 ×10 6 N ,则它在 1 s 时间内发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 ×10 2 kg B.1.6 ×10 3 kg C.1.6 ×10 5 kg D.1.6 ×10 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结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觉强度方向垂直,线框极点M、N与直流电源两头相接,已如导体棒MN遇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 LMN遇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 B.1.5 F C.0.5 F D.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涨的最大高度为H。

上涨第一个H所用的时4间为 t 1,第四个H 。

不计空气阻力,则t2知足所用的时间为 t 2t1 4A. 1< t2<2 B.2<t2<3 C.3<t2<4 D.4<t2<5t1 t1 t1 t119.如图,一粗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圆滑定滑轮。

2024年物理高考题

2024年物理高考题

2024年物理高考题一、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C. 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物体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二、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改变量一定越大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改变,速度方向一定改变三、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答案)C.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的合力不为零四、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不存在的,是假想的(答案)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D.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五、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C.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动势D.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六、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大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答案)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光在酒精中的传播速度七、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答案)C.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 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来发电八、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但需注意通常表述为“物体对外界做功,若没有其他热交换,则内能减少”)九、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 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C. 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D.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不会随波迁移(答案)十、关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经典物理学B.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没有否定经典物理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答案)C. 量子力学能够解释所有物理现象D. 相对论只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

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

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 = 5t + 2t2(t的单位为秒,x的单位为米)。

则该质点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A. 6 m/sB. 7 m/sC. 8 m/sD. 9 m/s(答案:C)2、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从高度h和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当它们下落到同一高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 A球的动能小于B球的动能C. A球的重力势能等于B球的重力势能D. 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答案:B)3、一水平放置的金属导体,通以由左向右的电流。

若在该导体上方放置一指南针,则指南针的N极将:A. 指向左方B. 指向右方C. 指向上方D. 指向下方(答案:D)【注: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导体上方为下方向】4、一物体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且粗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1,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2,则:A. a1 < a2B. a1 = a2C. a1 > a2D. 无法确定a1和a2的大小关系(答案:C)【注:考虑摩擦力方向的变化】5、一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当它的位移为正向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速度为正向最大值B. 它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值C. 它的动能为最大D. 它的势能为最大(答案:D)6、两个点电荷q1和q2,相距一定距离r。

若将q1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将它们的距离增大为2r,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A. 1/2倍B. 1倍C. 2倍D. 4倍(答案:A)7、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一物块。

当给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时,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则物块的加速度:A. 一定不变B. 一定变大C. 可能变小D. 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8、一均匀带电球体,其内部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距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是:A. 随r的增大而增大B. 随r的增大而减小C. 与r无关,为一恒量D. 在球内某一点处,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答案:C)【注:均匀带电球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仅在表面有电场】。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3×10^8 m/sC. 3×10^5 km/hD. 3×10^6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是()A. F = maB. F = ma^2C. F = a/mD. F = m/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 m/sB. 6 m/sC. 8 m/sD. 10 m/s4. 以下哪种物质是超导体?()A. 铜B. 铝C. 铁D. 铅5.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A. 可以被创造B. 可以被消耗C. 总量保持不变D. 总量会减少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作用,若拉力大于摩擦力,则物体将()A. 静止不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运动D. 做减速运动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磁生电B. 电生磁C. 磁生磁D. 电生电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封闭系统中()A. 可以被创造B. 可以被消耗C. 总量保持不变D. 总量会减少10.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R 表示()A. 气体常数B. 温度C. 压力D. 体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为______ N(g取9.8m/s^2)。

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 U = ______。

3.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4.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能______(填“保持不变”或“减少”)。

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6.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______。

全国卷物理高考试题汇总(带解析)

全国卷物理高考试题汇总(带解析)

(全国卷1)25.(18分)如右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 。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

引力常数为G 。

⑴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⑵ 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为的周期记为T 1。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T 2。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 7.35 ×1022kg 。

求T 2与T 1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3位小数)【答案】⑴)(23m M G LT +=π⑵1.01【解析】 ⑴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 和B 的向心力相等。

且A 和B 和O 始终共线,说明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

因此有R M r m 22ωω=,L R r =+,连立解得LMm m R +=,LM m M r +=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LmM M Tm LGMm+=22)2(π化简得)(23m M G LT +=π⑵将地月看成双星,由⑴得)(231m M G LT +=π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LTm LGMm 22)2(π=化简得GM LT 322π=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01.11098.51035.71098.5)(242224212=⨯⨯+⨯=+=MM m T T(新课标卷)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O T T ,纵轴是lg (/)O R R ;这里T 和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O T 和0R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根据开普勒周期定律: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三次方正比可知23T kR =,320kR T =两式相除后取对数,得:30322lglgR RT T=,整理得:00lg3lg2R RT T =,选项B正确。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2×10^8 m/sC. 3×10^5 km/hD. 2×10^5 km/h答案:A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速度达到16m/s,那么加速度是()。

A. 4m/s^2B. 2m/s^2C. 8m/s^2D. 16m/s^2答案:B3.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当距离增加一倍时,库仑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

A. 1/2B. 1/4C. 2D. 4答案:B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作用,如果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则物体的加速度()。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A. 动能B. 内能C. 弹性势能D. 机械能答案:A7. 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A,周期为T,那么振子的角频率ω为()。

A. 2π/TB. 2A/TC. A/TD. T/(2π)答案:A8.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

A. 相等B. 不相等C. 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D. 无法确定答案:A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方向()。

A. 始终指向圆心B. 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C. 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D. 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答案:A10.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B.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C.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

高考物理试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以下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B. 光的干涉现象只发生在光的传播过程中C. 光的干涉现象需要两个相干光源D.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粒子性的体现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关于摩擦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答案:A4.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场和磁场相互转化的结果B. 电磁感应现象是磁场对导体中自由电子的作用C. 电磁感应现象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结果D. 电磁感应现象是导体中电流的产生答案:D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下关于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B.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C. 物体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D. 物体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答案:D6. 以下关于原子核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7.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B.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速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音速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的一半答案:A8. 以下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B.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D.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答案:A9.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答案:B10. 以下关于电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B.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同C.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运动的方向相反D.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运动的方向相同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024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C.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答案:AC解析: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确实是3×10^8 m/s,这是光速的常数值。

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变慢,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这是正确的,因此选项C也正确。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光的波动性质决定的,所以选项D也是正确的。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种力答案:ABC解析: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并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和消失。

因此,选项A、B和C都是正确的。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但它们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所以它们不是同一种力。

3. 以下关于电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B. 电场线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C.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D. 电场线是正电荷运动的轨迹答案:AD解析:电场线是人为引入的虚拟线,用于描述电场的分布和方向,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电场线的方向确实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电场线越密,表示电场强度越大,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电场线并不是正电荷运动的轨迹,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______。

答案:不变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指出,一个封闭系统的总能量是恒定的,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西安杨舟教育2013-09-06 16:51:57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西安杨舟教育—西安最好的课外辅导机构)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孙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

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Ⅱ.选考部分:(选修3-3、3-4、3-5)三、热学(3-3选考):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

英国物理学家焦尔。

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度转换关系为T=t+273.15 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四、波动学、光学、相对论(3-4选考):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

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

影的形成。

光的反射。

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

(注意其测量方法)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一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②热辐射实验一一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五、动量、波粒二象性、原子物理(3-5选考):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

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m~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