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单位制 说课稿 教案

合集下载

力学单位制 教案 教学设计 说课稿

力学单位制 教案 教学设计 说课稿

1.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单位制。

2.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新课导入】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

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

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 8m。

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

他把从自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

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

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 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讨论与交流】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物理量之间彼此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物理公式中,等式两边既要求数量相等,又要求单位统一。

因此没有必要给所有的物理量都规定一个单位,只要选出若干个物理量并规定其单位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则可用四公式推导出来,那么怎样构成单位制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学[新课教学] 一、单位制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xv t∆∆=。

如果位移用米做单位,时间用秒做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

力学单位制 说课稿 教案

力学单位制   说课稿 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单位制。

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教法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教师提问:请同学比较,关羽与鲍喜顺谁高谁低?教师引导: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关羽的身高应该是多少?学生可能回答:三尺是1 m,关羽的身高应该是3m。

投影鲍喜顺的照片教师辨析:鲍喜顺2.36m的身高,体重165kg,双腿长1.5m,坐下来也有将近1m高,他的手掌大如蒲扇,脚长38cm,宽12cm,做一身衣服要5m布,是一般人需要布料的两倍。

据了解,巨人穆铁柱身高仅2.28m,而小巨人姚明身高也仅有2.26m,与喜顺相比都要矮上一截。

喜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一号牧民。

关羽身高3m可能吗?查对《中国度量衡史》可知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度量衡制,是有较大差别的。

古代的“尺”的长度和现代的“尺”的长度并不完全相同,秦汉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7.65cm,后汉魏晋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3~24cm;唐代的一尺约等于现代的31.1cm;宋代的一尺则约等于30.72cm。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课件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课件
遇。
未来需要加强对力学单位制的理 论研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以
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力学单位制需要与其他国际标 准进行对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讲解力学单位制时,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进行解释,例如在建筑、机械等 领域中单位制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位制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总结词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力 学单位制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桥梁设 计、汽车制造等,通过分析这些案例 中单位制的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单 位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量纲分析
量纲是表示物理量单位的属性,通过量纲分析可以确定不同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速度的量纲是长度/时间,加速度 的量纲是长度/时间的平方等。通过量纲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物理量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04 力学单位制的教学策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例讲解,强化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总结词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单位制的原理和应用,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力学单位制的教学评价与 反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
力学单位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国际交流
统一的力学单位制使得各 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进 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
准确度量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能够正确使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的计量和计算。

4.培养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和物理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难点: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单位换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计量,引出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

2.讲解示范:介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示范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实践: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和应用。

4.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单位换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

5.小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力学单位制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步骤。

3.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的计量和计算。

4.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

5.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力学单位制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检验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力学单位制的知识。

3.评价方式: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掌握情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有关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力学单位制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工具: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用于讲解和示范。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力学单位制的相关知识。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所选教材为《物理学》中关于力学单位制的内容。

力学单位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知识点,它在我国自然科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力学单位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力学及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介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力学量度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2. 阐述力学单位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单位制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力学单位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量及其单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运用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 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量的基本单位及其衍生单位。

3. 常用力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力学单位制的实际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单位和衍生单位;了解力学单位制的发展历程;熟练进行力学单位之间的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力学单位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 态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单位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量的基本单位及其衍生单位。

3. 力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力学单位制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重难点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以及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优质】PPT文档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优质】PPT文档
基本量,他们的单位就叫做基本单位,有基本物理量关系 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比如速度和加速度他们的单位分别是m/s和m/s2 他们都是用基
本单位通过物理量关系推导出来的。所以他们都是导出单位
注意 :力的单位牛顿也是导出单位 ,而不是基本单位,根据
F=ma知道,质量的单位用千克,加速度的单位用米每二次方秒, 得出力的单位是kg.m/s2 由于这个名字太长,我们给它取一 个简单的名字——牛顿。
例一、如质量100g的物体,受到力F=0.2N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速度达
40cm/s所用的时间
t=v t
a
= vt
F /m

mv F
t
= 0.10k0.g2N0.40m=0.2
s
如果直接将各值代入,t= 100g40cm/s
0.20N
2000g ·cm/N·s, 则看不出时间t是多少秒的常规认识。
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商代,约16.95cm; 周代,约23.1cm ; 秦时,约23.1cm ; 汉时,约21.35——23.75cm ; 三国,约24.2cm ; 南朝,约25.8cm ; 北魏,约30.9cm ; 隋代,约29.6cm ; 唐代,约30.7cm ; 宋元时,约31.68cm ; 明清时,约31.1cm 现代,3.33cm,三尺一米
可见:t=
两个单位是相同,
2000g ·cm/N·s,
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 只有把单位制放入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出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
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只有把单位制放入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出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2. 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3. 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主要导出单位4.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5. 力学单位制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的换算。

2. 难点:力学单位制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单位制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阐述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案例分析:分析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加速度等。

4. 单位换算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力学单位制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

3. 评价内容: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的换算。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2. 课件:力学单位制相关图片、表格、实例3. 练习题:力学单位制的计算题、应用题4. 网络资源:有关力学单位制的科普文章、视频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第二课时讲解力学单位制的应用、单位换算练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学习效果、课堂互动情况。

力学单位制的物理教案

力学单位制的物理教案

力学单位制的物理教案第一章:力学单位制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力学单位制的定义与组成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与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力学单位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概念的理解程度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力学单位制解决问题第二章:国际单位制与力学单位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与力学单位制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2.2 教学内容国际单位制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的转换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与力学单位制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国际单位制与力学单位制关系的理解程度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国际单位制与力学单位制进行计算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学单位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使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单位制下的形式3.2 教学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与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单位制下的形式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单位制下的形式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程度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第四章: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力学单位制在工程与应用领域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力学单位制在物体运动分析中的应用案例力学单位制在工程设计与应用中的实例力学单位制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力学单位制中的矢量运算5.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矢量的概念及其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矢量的加减法、乘法及其运算规则5.2 教学内容矢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矢量的加减法运算矢量的乘法运算及其规则矢量运算在力学单位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矢量的概念利用数学图形和表格,引导学生学习矢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规则结合实例,展示矢量运算在力学单位制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矢量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掌握程度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运用矢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其应用能力第六章:力学单位制与能量守恒6.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达让学生掌握能量单位及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证明能量单位及力学单位制中的能量表达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6.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实验和模拟,展示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情境中的运作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其应用能力第七章:力学单位制与动量守恒7.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示让学生掌握动量单位及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证明动量单位及力学单位制中的动量表达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7.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实验和模拟,展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情境中的运作7.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其应用能力第八章:力学单位制与万有引力定律8.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示让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常量的值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与证明万有引力常量的值及其单位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8.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实验和模拟,展示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情境中的运作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其应用能力第九章:力学单位制与现代物理学9.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作用和局限性让学生认识到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9.2 教学内容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局限性现代物理学中的新单位和理论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9.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现代物理学中的新单位和理论讨论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对现代物理学中的新单位和理论的认识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力学单位制的概念、重要性、国际单位制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矢量运算、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定律、现代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第一章:力学单位制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掌握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理解力学单位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定义2. 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3. 力学单位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应用。

1.4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力学单位制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应用:分析力学单位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实例。

1.5 作业布置1. 总结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 举例说明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1 教学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学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学单位制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2.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学单位制的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和应用。

2.4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

2. 讲解:详细介绍如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联系:分析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学单位制的关系。

2.5 作业布置1. 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

2.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说明答案的单位。

第三章:功和能量的概念3.1 教学目标理解功和能量的概念,掌握功和能量的计算方法,了解功和能量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达。

3.2 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能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功和能量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达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功和能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4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详细介绍能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联系:分析功和能量在力学单位制中的表达。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2. 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3. 力学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4.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5. 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及其应用。

2. 难点:力学单位制的换算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应用。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力学单位制的问题。

4. 练习法加强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2. 物理量计算实例。

3. 练习题。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解】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讲解力学单位制的定义,阐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介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3. 力学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讲解力学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4.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讲解力学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等。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如抛物线运动,引入力学单位制的概念。

2. 讲解:详细介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力学单位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力学单位制》说课稿一、背景与教材分析高中物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学习物理的起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力学单位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一组约定成立的计量单位。

本节课的教材来自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属于力学章节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了解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 2. 掌握力学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转换; 3. 学会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力学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 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 2. 常用力学单位的掌握和单位转换。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下: 1. 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意义; 2. 进行力学单位之间的转换。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 2. 力学单位制中的常用单位介绍;3. 力学单位之间的转换。

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单位制的认识; 2. 实例演练:通过一些具体例子的演示,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力学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与课时安排1.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 1. 引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单位的重要性和单位换算的需求; 2. 讲解:介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单位制的建立; 3. 示例:通过一些具体的力学问题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力学单位的应用;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力学单位转换的问题;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思路; 6. 展望: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提前预告,激发学生的兴趣。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单位。

2.掌握力学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力的计算和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1.力学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单位。

2.力学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1.掌握力学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2.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力的计算和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力学单位制进行力的计算和解决力学问题,你能举例说明吗?二、讲授(15分钟)1.什么是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单位制之一,它规定了力学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以下几个:-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3.力学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力学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有以下几个:-力的单位是牛顿(N)。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 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kg·m/s)。

三、实例演练(25分钟)1.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力为10牛顿,求加速度。

解答步骤:-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质量为2千克,力为10牛顿。

-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的量代入计算得到加速度。

-计算的结果为加速度是5米每秒平方。

2.汽车排量为2升(1升=1000立方厘米),汽车油箱容量为40升,汽油密度为0.75克每立方厘米,求汽车油箱中汽油的质量。

解答步骤:-先将汽车排量换算为立方厘米,2升=2000立方厘米。

-根据汽油的密度,求出1立方厘米汽油的质量为0.75克。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要求通过力学单位制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吗?2.除了力学单位制,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物理量单位制?五、总结归纳(5分钟)1.力学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单位制之一,它规定了力学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2. 使学生掌握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及基本构成2. 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的概念及关系3.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4.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5. 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的换算。

2. 难点:力学单位制的换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相关概念和换算方法。

2.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计算。

3.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力学单位制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课件2. 练习题及答案3. 相关参考资料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和它们的单位,引导学生思考单位制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学单位制。

2. 讲解: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力学单位制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举例说明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力学单位制的作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分别为____、____、____。

(2)1米/秒^2 等于____ 米/秒^3。

2. 计算题:一个物体在2秒内从静止加速到4米/秒,求其加速度。

八、课后作业1. 选择题:(1)下列哪个单位不属于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安培(2)1牛顿(N)等于____ 千克·米/秒^2。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

力学单位制》示范教案第一章:力学单位制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力学单位制的定义解释力学单位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是衡量力、质量和长度等基本物理量的体系。

强调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1.2 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单位介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和时间。

介绍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如米(m)、千克(kg)和秒(s)。

1.3 导出单位与导出单位制解释导出单位的概念,即由基本单位通过乘除运算得到的单位。

举例说明如何从基本单位导出其他力学单位,如速度(米/秒)和加速度(米/秒²)。

第二章:力学单位制的换算2.1 单位换算的基本原理介绍单位换算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依据是基本物理量的关系。

强调单位换算的目的是将不同单位的数据转化为相同单位的数据,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2.2 单位换算的步骤与方法详细讲解单位换算的步骤,包括确定需要换算的单位、找到相应的换算因子、进行乘除运算等。

提供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2.3 常见单位换算实例列举常见的长度、质量和时间单位换算实例,如千米与米的换算、千克与克的换算、秒与毫秒的换算等。

强调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换算方法。

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学单位制3.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回顾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强调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

3.2 牛顿第二定律的单位分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如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²(m/s²)。

引导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中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牛顿第二定律的单位制验证通过实际例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将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结合起来,验证力学单位制的合理性。

强调力学单位制在实际物理测量和计算中的作用。

第四章:力学单位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1 力学单位制在简单机械中的应用介绍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并解释如何使用力学单位制来计算力和功。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力学单位及其符号。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力学单位及其符号3.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4. 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换算方法。

2. 运用举例法,展示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力学单位(米、千克、秒)及其符号。

3. 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换算方法,如:米→厘米、千克→克等。

4. 举例展示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力学单位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理量计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概念、基本单位和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单位制的计算题,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力学单位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认识。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力学单位制及其转换关系。

2. 探讨力学单位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力学单位制在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数据处理。

2. 引导学生利用力学单位制进行日常生活和工程问题的计算。

3. 开展课外活动,如制作力学单位制知识小报,分享学习心得。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梳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力学单位制 说课稿 教案

力学单位制   说课稿 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材分析单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研究单位确立的方法和在计算过程中不同的单位造成的影响,也很少注意到单位与科学、社会的关系.本节以史实为背景,提出单位不统一的弊端,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学习单位制的组成以及单位制对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从另一角度认识单位是为了对“量”进行测量和比较而建立的.当学生真正感觉到统一单位制的必要后,再介绍制定国际单位制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统一单位制当中作出的努力.单位制不仅包括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更重要的是按照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规定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使所有物理量的单位标准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在学生感受了统一单位的必要以及了解了相关历史后,提出本节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什么,并且明确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由于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计算和推理,是学生采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的很好的一节课,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什么是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单位制.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对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1998年2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一枚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预定于1999年9月23日抵达火星.然而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却陷入了火星大气层,很快就烟消云散了.NASA的官员经过紧急调查,发现问题居然出在有些资料的计量单位没有把英制转换成公制,错误起自承包工程的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美国企业包括太空工业使用英制,喷射推进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使用公制,承包商理应把英制都转换成公制,以便喷射推进实验室每天两次启动小推进器,来调整太空船的航向.导航员认定启动小推进器的力是以公制的“牛顿”为单位.不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资料却是以英制的“磅”为单位,结果导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现微小偏差.日积月累,终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个英制未换算成公制的“小错误”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呢?其他损失不计,单单卫星的造价就高达1.25亿美元,这些费用就这样全泡了汤.如果美国有统一的度量衡计量单位制,这样的损失本是可以避免的.问题导入问题: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学生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总结: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推进新课教师投影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件展示)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总末的速度是多大?5 s 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展示例题,学生求解探究)解:根据已知条件,m =7 kg ,F =14 N ,t =5 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F m =147m/s 2=2 m/s 2=2 m/s 2 v =at =2×5 m/s=10 m/sx =12at 2=12×2×25 m=25 m. 教师点评:我们看到,题目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的.既然如此,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后面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就可以了.这样,上面的计算就可以写成:a =F m =147m/s 2=2 m/s 2 v =at =2×5 m/s=10 m/sx =12at 2=12×2×25 m=25 m.总结: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单位制的意义. 教师设疑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呢?学生讨论、交流,与老师交换意见.结论: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得力的单位应该与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有关,1 N =1 kg·m/s 2.课堂训练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下列关于速度的表达式(k 为比例系数,无单位)正确的是( ).个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与水平面平行.由于水平面光滑,故水平方向上没有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F m =5020m/s 2=2.5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2.5×3 m/s=7.5 m/ss =v ·t =v 2t =7.5×32m =11.25 m. 答案:7.5 m/s 11.25 m点拨: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就不需要在运算过程中每一步都将物理量的单位代入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化.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布置作业教材第80页“问题与练习”.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

《力学单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的概念2.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3. 力学单位制的换算4. 力学单位制的应用5. 国际单位制(SI)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学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学单位制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力学单位制的换算,国际单位制(SI)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单位制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力学单位制的应用。

3. 练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力学单位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力学单位制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力学单位制的概念,阐述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关系。

3. 举例说明力学单位制的换算方法,演示换算过程。

4. 练习题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力学单位制的换算题目。

5. 小组讨论: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力学单位制的应用。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力学单位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力学单位制的概念。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力学单位制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力学单位制进行合理计算。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力学单位制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应用力学单位制的情况。

3. 评价内容:学生对力学单位制的定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掌握。

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力学单位制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力学单位制的相关章节供学生阅读。

2. 教案:教师自备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

3. PPT:制作课件展示力学单位制的关键知识点和实例。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力学单位制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教 学 过 程
(6)巩固训练:
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D)。
A、F=200 20=400N;、B:、F=0.2 0.2=0.04N:
C、:F=0.2 0.2=0.04;、D:、F=0.2kg 0.2m/s2 =0.04N
已知:m=7kg,F=14N,t=5s
求:vt和S
=2m/s2=2N/kg
vt=at=2m/s2×5s=10m/ss= at2= ×2m/s2×25s2=25m
(4)评析:,题中各已知量的单位都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
引申:既然如此,我们在统一各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物理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
五、板书设计:
a.长度的单位——米;
b.时间的单位——秒;
c.质量的单位——千克。
(6)巩固训练: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A:质量;B:N;C:m/s2 D:密度;E:m/s;F:kg;G:cm;H:s;I:长度;J:时间。
1)属于物理量的是( )。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
c.举例说明:
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 推导
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2)再结合公式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ma就可以推导出力的
单位是牛。
(4)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了单பைடு நூலகம்制。
(5)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到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单位制,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力学单位制说课稿

高一年级物理力学单位制说课稿教材分析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使得学生感到物理太过复杂.只有把单位制入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出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单位制的意义.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体验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学会使用单位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自主学习(一)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⒈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间的关系⒉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它们的单位叫做⒊由基本量根据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⒋单位和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system of units)(二)国际单位制⒈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⒉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其他的单位如m/s,kg/m3均属于单位凝难点拨一、单位制的意义是什么?1、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仅仅用一个数是不够的,一定得在数后带有单位,同一个物理量,选用不同单位其数不同。

2、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单位,给人们的相互交流带来很多不便,不容易对某一事物形成统一认识。

3、在利用物理方式进行运算时,为了在代入数据时不至使表达式过于繁杂,我们要把各个量换算到同一单位制中,这样计算时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要在所求结果后写上对应的单位即可。

注意:用公式计算时,习惯上把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

二、力学单位制在力学计算中的重要作用1、可以用力学单位制对力学计算结果的正、误进行检验,只有所求物理量的计算结果的单位和该物理量的单位制单位完全一致时,该运算过程才可能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单位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所有物理学内容相关联,之前没有对单位制进行专门介绍,此后也不再有专门的内容安排,但单位制意识要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所以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建立单位制意识、规范熟练地应用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本节的有关概念抽象,在表达、运动时容易出错,教学中要加以强化。

学情分析对物理单位的概念和使用,学生并不陌生,但单位制的相关内容学生没有意识,且单位制的概念不好理解,“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等内容学生容易出错,对学习单位制的意义和作用,学生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强,这些都应予以关注。

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渗透单位制意识,示范规范式表达,突出单位制的重要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

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

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 8m。

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

他把从自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

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

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 到0.355 8 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讨论与交流】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物理量之间彼此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物理公式中,等式两边既要求数量相等,又要求单位统一。

因此没有必要给所有的物理量都规定一个单位,只要选出若干个物理量并规定其单位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则可用四公式推导出来,那么怎样构成单位制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xvt∆∆=。

如果位移用米做单位,时间用秒做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

已知速度的变化量和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要由此求加速度时,所用的关系是xvt∆∆=。

如果速度的单位用米每秒,时间的单位用秒,得出的加速度的单位就是米每二次方秒。

由此可见,当我们说“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指它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间的关系。

再看牛顿第二定律。

如果在F=ma这个关系式中,m的单位用千克,a的单位用米每二次方秒,得出的力的单位就一定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这个名称太长,我们给了它一个简单的名称──牛顿。

从这些例子我们看出,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1)基本量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

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

在力学中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和时间。

在现行的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等七个基本物理量。

(2)基本单位给基本量制定出的计量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米(m)、千克(kg)、秒(s)为基本单位。

对于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外,还要加上另外的四个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才能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导出物理量和导出单位(1)导出物理量根据物理量的定义,由基本物理量组合成的物理量。

例如:速度就是一个导出物理量,它是以物体的位移和所经历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因此它是由长度和时间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组合而成的物理量。

导出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或导出物理量),还可以组成新的导出物理量。

从根本上说,所有的导出物理量都是由基本物理量构成的。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的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有些导出物理量的单位还具有专门名称,如力(N )、能量(J )、频率(Hz )、电压(V )、电阻(Ω)等。

举例:对于公式x v t∆∆=,如果位移Δx 的单位用m ,时间Δt 的单位用s ;我们既可用公式得到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够确定它们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速度的单位是m/s 0v v a t,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

用公式F =ma 时,当质量用kg 做单位,加速度用m/s 2做单位,求出的力的单位就是kg ·m/s 2,也就是N ,并且我们也能得到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system of units )。

实际上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导出单位、辅助单位及词头等来构成。

或者虽然采用相同的基本量,但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导出单位自然随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单位制。

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法文),简称SI 。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二、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1、已知量与待求量统一为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例题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 ,在14N 的恒力作用下,5s 末的速度是多大?5s 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分析 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已知的,需要分析它的运动情况。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初速度v 0=0,在恒力的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的质量m 和所受的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求出加速度a ,再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就可以求出5s 末的速度v 和5s 内的位移x 。

解 根据已知条件,m =7 kg ,F =14 N ,t =5 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mF =kg 7N 14=2N/kg =2m/s 2 v =at =2m/s 2×5s =10m/sx =21at 2=21×2m/s 2×25s 2=25m 。

点评:我们看到,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的。

既然如此,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后面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就可以了。

这样,上面的计算就可以写成:a =m F =714m/s 2=2m/s 2 v =at =2×5m/s =10m/sx =21at 2=21×2×25 m =25m 。

总结: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单位制的意义。

【巩固训练】质量m =200g 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 =20cm/s 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BD )A .F =200×20=400N ;B .F =0.2×0.2N =0.04N :C .F =0.2×0.2=0.04;D .F =0.2kg ×0.2m/s 2 =0.04N2、利用单位特征检验等式及判断答案的正确性例如:很多同学往往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错写成x =v 0t +at /2,这样公式中各项及等式两边的单位将不统一。

再如:石块A 自塔顶从静止自由下落m 米时,石块B 刚好从距塔顶n 米处从静止自由下落,结果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A .(m +n )2/4mB .(m +n ) /(m -n )C .m /4(m +n )D3E :m/s ;)1.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0 kg ,在两个大小都是50 N 且互成120º角的水平外力作用下,3 s 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3 s 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解析:两个大小都是50 N 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外力的合力大小为50 N ,方向在这两个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与水平面平行。

由于水平面光滑,故水平方向上没有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m F =2050 m/s 2=2.5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2.5×3 m/s =7.5 m/sx =v ·t =2vt =335.7 m =11.25 m.点拨: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就不需要在运算过程中每一步都将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化。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布置作业]教材第79页问题与练习。

说一说有时候根据物理量的单位能够查出运算或者印刷中的错误。

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他从一本书中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313V R h 。

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

她的根据是什么?板书设计4.力学单位制一、单位制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1)基本量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

(2)基本单位给基本量制定出的计量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2、导出物理量和导出单位(1)导出物理量根据物理量的定义,由基本物理量组合成的物理量。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的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system of units )。

二、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1、已知量与待求量统一为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2、利用单位特征检验等式及判断答案的正确性3、进行单位换算在单位换算中,利用单位制得出的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使单位换算更简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