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一、绪论岩体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科学。
.二、1.从工程的观点看,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答:从工程观点出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分类。
2)岩体基本力学性质。
3)岩体力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
4)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
5)模型模拟试验和原型观测。
6)边坡岩体、岩基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稳定性。
7)岩体工程性质的改善与加固。
2.岩体力学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工程地质研究法。
2)试验法。
3)数学力学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二、岩块和岩体的地质基础一、1、岩块: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有些学者把岩块称为结构体、岩石材料及完整岩石等。
2、波速比k v:波速比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之比。
3、风化系数k f:风化系数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结构面:其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面或带。
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不整合、节理面、断层、片理面等,国内外一些文献中又称为不连续面或节理。
5、节理密度:反映结构发育的密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节理条数。
6、节理连续性:节理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长度。
7、节理粗糙度系数JRC:表示结构面起伏和粗糙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纵刻面仪测出剖面轮廓线与标准曲线对比来获得。
8、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用施密特锤法(或回弹仪)测得的用来衡量节理壁抗压能力的指标。
9、节理张开度:指节理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10、岩体: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土木工程地质-第四章-岩石的物理水里力学性质

三. 软化性:指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
KR表示。 软化系数:
KR
Rc R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干燥单轴抗压强度。
一般软化系数 KR<0.75 的岩石具软化性。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水里力学性质
四. 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强度损失率: 冻融前后强度差
Rl 冻融前的强度
重量损失率:GL
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 )(N/cm3)
g
1N 1kg m/s 2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水里力学性质
二.
颗粒密度和比重 颗粒密度:单位体积固位颗粒的质量( s
)
s
Ms VS
比重: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力与4℃时同体积水的
重力之比(ds)
ds
s w
三. 孔隙度和孔隙比:
孔隙度: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n)n
W2
M w2 Ms
100 %
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
Kw
W1 W2
(Kw 0.5 ~ 0.9)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水里力学性质
二. 透水性:指岩石能透过水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
示。(m/s) 达西层流定律:Q K dh F
dl
地下水位
渗透系数:
KIF
K Q V IF I
dh
H1 H2
Vn V
100%
孔隙比:孔隙体积与岩石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e)
e Vn Vs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水里力学性质
一. 吸水性:指岩石吸收水的性能。其吸水程度用吸水率
表示。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
比。
w1
M w1 Ms
研究岩石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性能、水理性质等,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岩石力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在岩石试件上施加轴向压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轴向压力,以此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2.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将岩石试件沿劈裂面进行拉伸,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拉伸力,以此确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3. 岩石变形试验:通过施加轴向压力,观察岩石的变形情况,分析岩石的变形规律。
4. 岩石水理性质试验:测定岩石的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和透水性等水理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岩石力学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岩样制备设备、量筒、天平等。
2. 实验材料:岩石试件、砂、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岩石力学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轴向压力方向与试件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加载速度对试件施加轴向压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轴向压力。
2.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万能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劈裂面与试验机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拉伸速度对试件施加拉伸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拉伸力。
3. 岩石变形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岩石力学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轴向压力方向与试件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加载速度对试件施加轴向压力,记录试件的变形情况。
4. 岩石水理性质试验:(1)测定岩石的吸水性:将岩石试件放入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记录试件吸水后的质量。
(2)测定岩石的软化性:将岩石试件浸入水中,记录试件饱和后的抗压强度。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工程分类

mW 1 100% ms
1.2 .3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饱和吸水率
岩石的饱和吸水率( ρ )是指岩石在高压(一般压力为 15Mpa )或真 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 mw2)与岩样干质量( ms )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VV V
d *100%=(1- s
)100%
(1-4) (1-5) (1-6) (1-7) (1-8)
VV 0 V VVb V VVa V VVc V
*100% *100% *100%=n0-nb *100%=n-n0
1.2 .3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在水溶液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水理性质。主要有吸水 性、软化性、抗冻性、渗透性、膨胀性及崩解性等。 1) 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常 用吸水率,饱和吸水率与饱水系数等指标表示。
Kh Rcw Rc
(1-13)
KR愈小则岩石软化性愈强。研究表明:岩石的软化性取决于岩石的 矿物组成与空隙性。 当岩石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和可溶性矿物,且含大开空隙较多时, 岩石的软化性较强,软化系数较小。
1.2 .3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抗冻性 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称为抗冻性。常用冻融系数和质量损失 率来表示。
1.2 .3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的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大多数结晶岩和化学岩是不具有膨胀性的,这是因为岩石中的矿物 亲水性小和结构联结力强的缘故。如果岩石中含有绢云母、石墨和 绿泥石一类矿物,由于这些矿物结晶具有片状结构的特点,水可能 渗进片状层之间,同样产生楔劈效应,有时也会引起岩石体积增大。 岩石膨胀大小一般用膨胀力和膨胀率两项指标表示,这些指标可通 过室内试验确定。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土的固结仪和膨胀仪的方法测 定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接触后表现出的有关性质,即与水分贮容和运移有关的性质称作岩石的水理性质。
它包括岩石的容水性、给水性、持水性、透水性1.容水性容水性是在常压下岩石空隙中能够容纳若干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
容水度Wn 为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Vn与岩石体积(V)之比,表达式为:Wn =Vn/V,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从定义可知,如果岩石的全部空隙被水所充满,则容水度在数值上与空隙度相等。
但实际上由于岩石中可能存在一些密闭空隙,或当岩石充水时,有的空气不能逸出,形成气泡,所以一般容水度的值小于空隙度。
但是对于具有膨胀性的粘上来说,因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空隙度。
2.持水性在分子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岩石空隙中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持水性。
持水性在数量上用持水度来衡量。
持水度Wr为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即Wr =Vr/V。
所保持的水不受重力支配,多为结合水和悬挂毛细水。
岩石的持水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岩石的颗粒直径和空隙直径的大小,即岩石颗粒越细,空隙越小,持水度越大。
3.给水性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若干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
在数量上用给水度来衡量。
给水度μ是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排出水的体积Vg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μ=Vg/V,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从以上定义中可知,岩石的持水度与给水度之和等于容水度(或孔隙度),即:Wn =Wr+μ 或n= Wr+μ岩石的给水度与岩石的颗粒大小、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压实程度等有关。
均匀沙的给水度可达30%以上,但大多数冲积含水层的给水度在10%~20%。
给水度是水文地质计算和水资源评价中很重要的参数,下表给出了几种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
如图存在于坚硬岩石裂隙和溶隙中的地下水,结合水及毛细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岩石的给水度可看作分别等于它们的容水度或空隙度。
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据C.W.Fetter,Jr.)4.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示,渗透系数具有与渗透速度相同的量纲,即(m/d)或(cm/s)。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岩石的物理性质

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膨胀,给井巷支护造 成很大压力。
在公路建筑材料中 Ks→1,石料抗冻性能差, Ks >0.85的 石料寒冷地区不用。
2、岩石的透水性
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 力。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石 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地下水 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岩石的 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大小有关, 而且还与孔隙大小及其贯通程度有关。
I d 2 mr / ms %
试验前的试件烘干质量 mr ; 残留在筒内的试件烘干质量 ms 。
3.岩石的膨胀性 评价膨胀性岩体工程的稳定。
1)自由膨胀率:无约
束条件下,浸水后胀变形 与原尺寸 之比 轴向自由膨胀
VH H / H (%)
H——试件高度 径向自由膨胀
VD D / D (%)
n0Leabharlann Vn0 V Ws V
Vn0 Ws
d 2 w
式中:Ws为干燥岩石重量;γd,γw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3)岩石的饱水系数(Ks)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Ks
1 2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含量。 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空隙越少。
Vnb Ws
Ws Vnb1 d1
V W1
w
式中:W s为干燥岩石的重量;γd,γw分别为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2)岩石的饱水率(ω2)
岩石的饱水率指在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
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ω2与岩石干重量Ws之比,
即: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

A.背斜直立褶曲 B.背斜倾斜褶曲 C.向斜直立褶曲 D.向斜平卧褶曲
8.(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逆掩断层
9.(
)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
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在地表出露的岩层无间断地从新到老、又从老到新重复对称出露,这种
4
⑵ 图中的褶皱属于向斜;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中统地层的形成,早于三叠系下统地层的形成。 2. 如图 2 所示,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指出图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图
中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其形成于什么年代? 和辉绿岩的形成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图 3 某地地质剖面图 【答】:(1) 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 积接触等;白垩系地层与其下岩层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泥盆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 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石炭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奥陶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寒武系地
5
层以及震旦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的地层。
2. 垂直于走向线,顺倾斜面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角,称为岩层
的
。
3.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岩层倒转的褶皱称为
褶皱。
2
4. 水平岩层的地质分界线的弯曲形态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
5. 中间出露的是新岩层、两翼依次出露的是相对较老的岩层的褶皱为 向斜
6. 节理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
A.走向断层
岩体力学复习参考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红色,加粗,楷体。
简答的题:蓝色,宋体,加粗。
填空的题:粉色,黑体,加粗。
选择的题:绿色,行楷,加粗。
第 0 章绪论一、地质体: 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块体及在结垢面切割下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占据地球 上一定空间的实体,称为地质体。
(名-1) 二、勘察专业所研究的岩体力学问题为: 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壳浅表层岩体变形及稳定性问题:岩石边坡、岩石地 基及硐室围岩等。
第 1 章 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1.1 概述一、岩体 1、概念: 岩体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 具有一定的 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是岩体力 学研究的对象。
(名-2) 2、岩体的组成由结构面网络及其所围限的岩石块体组成。
3、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非均匀、非连续、各向异性和多相性。
1.2 岩块及其特征一、概念:岩块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 体。
(名-3) 二、物质组成: 岩石是由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因此岩块的力学性质主要取 决于岩块的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三、岩块的结构与构造: 岩块的结构是指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 况与粒间连结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四、风化程度: 1、岩块的风化程度可用定性指标和某些定量指标表述。
2、判断岩块风化程度的定性指标主要有: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 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3、判断岩块风化程度的定量指标主要有风化空隙率指标和波速指标等。
4、风化空隙率指标(Iw)是快速浸水后风化岩块吸入水的质量与干燥岩块质 量之比。
5、波速指标: (1)风化岩块纵波速度 (2)波速比:风化岩块与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比值; (3)风化系数:风化岩块与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比值。
1.3结构面特征一、概念: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 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 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工程地质多项选择题

1.知识点:0101(岩石的工程性质)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岩石的工程性质主要指()。
选项A)物理性质选项B)水理性质选项C)力学性质选项D)光学性质答案:ABC2.知识点:0101(岩石的水理性质)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的水理性质的是()。
选项A)吸水性选项B)透水性选项C)软化性选项D)崩解性答案:ABCD3.知识点:0101(岩石吸水的指标)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不能用来表示岩石吸水性指标的是()。
选项A)吸水性选项B)透水性选项C)孔隙度选项D)风化程度答案:BD4.知识点:0101(岩石的风化作用类型)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的风化作用类型的是()。
选项A)物理风化选项B)化学风化选项C)生物物理风化选项D)生物化学风化答案:ABCD5.知识点:0101(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理解下列不属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类型的是()。
选项A)溶解作用选项B)冰劈作用选项C)释荷作用选项D)水化作用答案:BC6.知识点:0101(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的是()。
选项A)温度变化选项B)冰劈作用选项C)盐类结晶的撑裂作用选项D)氧化作用答案:ABC7.知识点:0101(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类型的是()。
选项A)碳酸化作用选项B)冰劈作用选项C)溶解作用选项D)氧化作用答案:AC8.知识点:0101(岩石的化学作用)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不属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类型的是()。
选项A)碳酸化作用选项B)冰劈作用选项C)溶解作用选项D)氧化作用答案:BD9.知识点:0101(岩石的风化程度依据)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的风化程度确定的依据是()。
选项A)矿物的颜色选项B)矿物成分的改变选项C)风化带选项D)风化壳答案:AB10.知识点:0101(防治风化的措施)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下列属于岩石防治风化的措施是()。
岩体力学02-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资料

风化系数(Kf):风化岩石的饱和单轴
抗压强度(cw’)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 抗压强度(cw)之比。
Iw
mw mrd
Kv
vcp vrp
2
Kf
' c
w
cw
硬质岩石风化风化程度分类表
风化程度 全风化 强风化
中等风化 微风化 未风化
代表性岩石
硬质 岩石
极硬岩石 次硬岩石
>60 30~60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玄 武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
大理岩、硅质砾岩等
软质 岩石
次软岩石 极软岩石
5~30 <5
粘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石片 岩、云母片岩等
§2.2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岩石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岩石 的力学性质常与岩石中三相的比例关系及固相 与水相互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m g/cm 3
V—岩石试件的总体积;
V
m—岩石试件的总质量
岩石天然密度越大, 其工程性质越好。影 响因素是矿物成分、 孔隙与微裂隙发育程 度以及含水量。
测定方法有量积法、水中称重法、蜡封法等,试件数量不少于5个
2、饱和密度( sat)
岩石中空隙全部被水充填时单位体积的质量,即
sa tm s V V vw g/c3 m
•岩石的粒间连结分结晶连结与胶结连结 •结晶连结: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 它是通过共用原子或离子使不同晶粒紧密接触。 •胶结连结:矿物颗粒通过胶结物连结在一起。 胶结连结的岩块强度:硅质胶结>铁质、 钙质>泥质胶结
三、岩块的风化
岩石经过风化,矿物组成和结构改变,岩块的物 理力学性质改变:强度降低、抗变形性能减弱、 空隙率增大、渗透性加大。
岩石、岩体与土体的性质

岩石、岩体与土体的性质岩体和土体是同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物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查明建设场地岩土的工程技术性质,合理地利用场地岩土作为工程建(构)筑物的地基、围岩或构成材料,有时还需要有效地改善场地岩土的工程技术性质,使之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
2.1 岩石的工程性质岩石是由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形态组成,具有一定构造形式,质地比较坚硬的地质集合体。
岩石的工程技术性质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是由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所决定的。
2.1.1 岩石的种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按软硬程度(强度)可分为硬质岩石(极硬岩、硬质岩)、软质岩石(软质岩、极软岩)两大类。
每种岩石的组织结构都可经历不同的风化程度。
1)硬质岩石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
有少量风化裂隙,岩体完整性好。
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
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
岩体被切割成20~50 cm的岩块。
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芯钻探方可钻进。
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
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
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极差。
岩体被切割成2~20 cm的岩块,可用手折断。
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
全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也可钻进。
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
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有可塑性。
2)软质岩石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
有少量风化裂隙,岩体完整性好。
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节理面附近的矿物已风化成土状。
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岩体被切割成20~50 cm的岩块,锤击易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探方可钻进。
【完整版毕业论文】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讲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之一)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讲述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
二、重点、难点:岩石的强度特性,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作一般了解。
一、概述岩体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岩体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对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的变化作出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所谓的岩石是指由矿物和岩屑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由于成因的不同,岩石可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体是指在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通常认为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
所谓的结构面是指没有或者具有极低抗拉强度的力学不连续面,它包括一切地质分离面。
这些地质分离面大到延伸几公里的断层,小到岩石矿物中的片理和解理等。
从结构面的力学来看,它往往是岩体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因此,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
【例题1】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三大类。
A.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B. 花岗岩、砂页岩、片麻岩C. 火成岩、深成岩、浅成岩D. 坚硬岩、硬岩、软岩答案:A【例题2】片麻岩属于( )。
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答案:C【例题3】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的是( )。
A. 岩石的种类B. 岩石的矿物组成C. 结构面的力学特性D. 岩石的体积大小答案:C二、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一)岩石的质量指标与岩石的质量有关的指标是岩石的最基本的,也是在岩石工程中最常用的指标。
1 岩石的颗粒密度(原称为比重)岩石的颗粒密度是指岩石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值。
岩石颗粒密度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来求得。
其试验方法见相关的国家标准。
岩石颗粒密度可按下式计算2 岩石的块体密度岩石的块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块的质量。
按照岩块含水率的不同,可分成干密度、饱和密度和湿密度。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八、 岩石的变形特性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的性质。
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线弹性变形 非线弹性变形
a线弹性类岩石――σ~ε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一点 P的弹性模量E:
E
泊松比μ: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
c2 c1 a2 a1
此强度下降值与融冻试验前的抗压强度σc之比的百
分比代表抗冻系数Cf ,即
Cf
c cf c
100%
可见:抗冻系数Cf 越小,岩石抗冻融破坏的能力越强。
七、岩石的透水性
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 石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 下水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 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孔隙大小及其贯通程度有关。
条件(整体和碎块,浸水时间等)有关。
(2)岩石的饱水率(ω2)
岩石的饱水率指在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
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ω2与岩石干重量Ws之比,
即:
2
W2 Ws
100%
(3)岩石的饱水系数(Ks)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Ks
1 2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 含量。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 空隙越少。
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_204807711

化学岩的工程地质性质 石灰岩 力学强度大多较高,抗水性弱(具溶解性),地 下水的溶蚀形成喀斯特(Karst)空洞。是地下水的集中渗 流通道,地基中的不稳定区。 白云岩 力学强度较高,具有微弱的溶蚀性。 硅质岩 强度高,抗水性好,抗风化能力强。 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是石灰岩,其次是泥质岩(页岩和 粘土岩)和砂岩。
石林(石灰岩溶蚀地貌)
图片来自 /
石灰岩溶蚀地貌(Malham Cove, UK)
图片来自 /
石灰岩溶洞
石 灰 岩 溶 蚀 地 貌 ---
3. 岩石的抗风化能力 抗化学风化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成分。 造岩矿物在地表风化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 很稳定的 较稳定的 1 较稳定的 2 较稳定的 3 不太稳定的 很不稳定的 造岩矿物 石英 白云母、正长石、酸性斜长石 白云石 (弱溶解性) 粘土矿物 (不易分解,但易软化) 方解石(易被溶蚀) 角闪石、辉石、黑云母、橄榄石、基性斜长 石 (易被分解)
5.岩石的风化带
风化作用使地表附近的岩石发生化学破坏和机械破碎,矿 物成份和完整性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形成与原岩性质不 同的风化产物。 在垂直剖面上,从地表向下,岩石风化程度由深变浅,过 渡到新鲜岩石。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划分出4种风化程 度的岩石: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
沉积岩的两种主要成分:石英和粘土矿物。 石英的化学稳定性最强; 粘土矿物在化学风化的条件下稳定性也较好,但是容易 受地下水的作用而软化,易发生物理风化。 沉积岩的组成成分,为地表风化产物,大部分具有较好 的抗化学风化能力。 岩浆岩,大部分为不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在化学风化条 件下,易于被分解破坏。
4. 三大岩类的工程地质性质 (1) 岩浆岩的工程地质性质 绝大部分岩浆岩,力学强度高,透水性弱,抗水性强 (不软化,不溶解)。但同沉积岩相比抗风化能力较弱。 不同产状的岩浆岩略有差异: 深成岩浆岩: 矿物颗粒间结晶联结,力学强度高; 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岩体大、整体稳定性 好;良好的建筑地基和天然建筑石材。总体抗化学风化 能力较差。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一、填空题: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
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接触后表现出的有关性质,即与水分贮容和运移有关的性质称作岩石的水理性质。
它包括岩石的容水性、给水性、持水性、透水性1.容水性容水性是在常压下岩石空隙中能够容纳若干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
容水度w为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v n与岩石体积(V)之比,表达式为:w=vn/ v,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从定义可知,如果岩石的全部空隙被水所充满,则容水度在数值上与空隙度相等。
但实际上由于岩石中可能存在一些密闭空隙,或当岩石充水时,有的空气不能逸出,形成气泡,所以一般容水度的值小于空隙度。
但是对于具有膨胀性的粘上来说,因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空隙度。
2.持水性在分子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岩石空隙中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持水性。
持水性在数量上用持水度来衡量。
持水度W r 为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即w=v/v。
所保持的水不受重力支配,多为结合水和悬挂毛细水。
岩石的持水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岩石的颗粒直径和空隙直径的大小,即岩石颗粒越细,空隙越小,持水度越大3.给水性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若干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
在数量上用给水度来衡量。
给水度卩是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排出水的体积V g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卩=v g/v,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从以上定义中可知,岩石的持水度与给水度之和等于容水度(或孔隙度),即:W n=W+ □或n= W+ 卩岩石的给水度与岩石的颗粒大小、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压实程度等有关。
均匀沙的给水度可达30%以上,但大多数冲积含水层的给水度在10%〜20%。
给水度是水文地质计算和水资源评价中很重要的参数,下表给出了几种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
如图存在于坚硬岩石裂隙和溶隙中的地下水,结合水及毛细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岩石的给水度可看作分别等于它们的容水度或空隙度。
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据C.W.Fetter,Jr.)4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示,渗透系数具有与渗透速度相同的量纲,即(mi/4)或(c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的水理性质1 岩石的溶水性:岩石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用容水度(W n)表示W n=V nV×100%2 岩石的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从饱水岩石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用给水度(μ)表示μ=V gV×100%3 岩石的持水性:饱水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排水后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用持水度(W m)表示W m=V mV×100%岩石的吸水性:用吸水率(W a)表示W a=m w1m s式中 m w1——岩石试件在0.1 M P a和室温条件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m s——试件干质量岩石的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K R)表示K R=σcwσcd式中σcw——岩石的饱水抗压强度σcd——岩石的干抗压强度4岩石的抗剪强度:τ=σtanφ+c式中σ——垂直的压应力Φ——岩石的内摩擦角C——内聚力4 岩石的隔水值:单位厚度的岩石对地下水流的阻隔能力m i=m固V=m固Ah式中 m i——岩石隔水值,kg/m3m固——岩石的固体质量,kgV——岩石的体积,m3A——岩石的面积,m2h——岩石的厚度, m5 岩石的隔水质量等值系数:在相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与泥岩不同质量,但有相同厚度的任一种岩石的隔水值与泥岩隔水值之比。
δi =m im0式中m i——某岩石的单位厚度隔水值, kg/m2m0——泥岩单位厚度隔水值,kg/m26 等值厚度:每种岩石的厚度在隔水值方面相当于泥岩的厚度h e=h iδi式中h e——岩石的等值厚度,mh i——该岩石的实际厚度,mδi——该岩石的隔水质量等值系数7 水力坡度 I=H A−H BL AB式中H A−H B——A、B两点的水位差L AB——A、B两点的实际距离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Q=ων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m2ν——水流的平均流速,m/s9 达西定律 Q=KωI式中 Q——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ω的渗流流量,m3/d K——砂土的渗透系数,m/dω——过水断面面积,m2 I——水力坡度10 通过含水层过水断面的流量 Q=KMB H1−H2L q=KM H1−H2L式中 K——渗透系数,m/dM——含水层厚度,mB——过水断面的水流宽度,mH1、H2——孔1孔2断面的水头,m q——单宽流量,m2/d11 岩心采取率Kμ=L0L×100%式中 L——某回次所取岩芯的总长度,mL0——本回次进尺长度,m12 钻孔涌水量当f<5m时,Q=11d2√f当f>5m时,Q=11d2√f(1+0.00 3f)式中 Q——钻孔涌水量,L/sf——钻孔涌水高度,dmd——孔口管内径,dm13 岩石的裂隙率K T=∑IbA×100%式中 A——测定面积,m2I——裂隙长度,m b——裂隙宽度,m14 突水点的划分(一)小突水点:Q ≤60m3/h(二)中等突水点60m3/h<Q≤600m3/h(三)大突水点600m3/h<Q≤1800m3/h(四)特大突水点Q>1800m3/h15 矿井涌水量1)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容量 V=2(Q+3000)2)富水系数法K P=QPQ——某一时期矿井排水量 P——同一时期的开采量3)单位涌水量法q0=Q0F0S0Q0——生产矿井的涌水量F0——开采面积S0——水位降深16 底板破坏深度与采面斜长关系的经验公式:h1=1.86+0.11Lh1=0.009 11H+0.044 8α-0.311 3f+7.929 1×ln L24式中h1——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深度L——工作面斜长,mH——采深,mα——煤层倾角,(°)f——底板岩石坚固性系数17 斯列萨列夫公式计算巷道底板突水时的安全水头H 安=2K P t2L2+γt t安=L(√γ2L2+8KP H—γL)4K P式中H安——安全水头,即巷道底板隔水层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头值,10−2M P a K P——底板隔水层抗张强度,10−2M P at——巷道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mL——巷道宽度,mγ——巷道底板隔水层密度t安——安全厚度,即巷道底板抵抗实际水头的极限厚度,mH——作用于巷道底板的实际水压,10−2M P a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水压P=T s M T s——临界突水系数,M P a/m M——底板隔水层厚度,m18 突水系数 T=PM—C p式中P——作用于底板的水压,M P aM——隔水层底板厚度,mC p——矿压破坏深度,M19 老空积水量的估算Q 积=∑Q采+∑Q巷Q采=KMFcosαQ巷=KWL式中Q积——相互连通的各个积水区的总水量,m3∑Q采——有水力联系的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之和,m3∑Q巷——与采空区连通的各种巷道积水量之和,m3K——充水系数,通常采空区取0.25~0.5,煤巷取0.5~0.8,岩巷取0.8~1.0 M——采空区煤层平均采高或煤厚,mF——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α——煤层倾角,(°)W——积水巷道原有断面,m2L——不同断面的巷道长度,m20 超前距的计算公式a=0.5AB√3PK P式中 a——超前距(防水煤柱宽度L),mA——安全系数(一般取2~5)B——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P——水头压力,M P aK P——煤的抗拉强度,M P a21 矿区需水量的计算Q=∑qn式中Q——矿区工业场地需水量,m3/dq——每生产1t煤的需水量,m3n——一年中最高日产煤量,t/d22 补给量的计算1)地下水流入量的计算Q j=KIBM式中Q j——地下水平均径流量,m3/dK——含水层渗透系数,m/dI——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力坡度B——计算断面宽度,mM——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计算断面内含水层的厚度,m 2)大气降水渗入补给量的计算Q s=aZF365式中 a——渗入系数,m3/dZ——多年平均降水量,mF——接受降水的渗入面积,m23)地表水渗漏补给量的计算潜水含水层:Q s=BK H2−h22L承压含水层:Q s=BKM H−hL式中Q s——河水的渗漏补给量,m3/dB——河水对供水井(群)的补给宽度,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H——河水至含水层底板高度,mh——供水井(群)动水位高度,mL——井(群)至河水边线距离,mM——承压含水层厚度,m4)相邻含水层越流补给量的计算Q y=KμFμHμ−hMμ+K L F L H L−hM L式中Q y——越流补给量,m3/dK μ、Mμ——开采层上部弱透水层的垂直渗透系数(m/d)和厚度(m)K L、M L——开采层下部弱透水层的垂直渗透系数(m/d)和厚度(m)Hμ、H L——与开采层相邻上、下含水层的水位,mFμ、F L——与开采层相邻上、下含水层越流面积,m2h——开采含水层的水位或开采漏斗的平均水位,m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计算Q b=E+Q y+Q j+Q k±∆V365式中Q b——开采区含水层接受的日平均补给量,m3/dE——开采区日平均地下水蒸发量,m3/dQ y——开采区地下水日平均溢出量,m3/dQ j——流出区外的日平均径流量,m3/dQ k ——开采区含水层日平均开采量,m 3/d∆V ——开采区接连两年同一天含水层中地下水储存量年差,m 32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 H m =W i (D n +D m +K +M) 式中 H m ——环境质量变异系数 W i ——污染源影响分量 D n ——地质条件影响分量 D m ——地貌条件影响分量 K ——开采条件影响分量 M ——修正系数在此处键入公式。
24 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1)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黏土类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H f =H k +H b 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时:H f =H L +H b 式中 H f ——防隔水煤(岩)柱高度,m H k ——采后垮落带高度,mH L ——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H b ——保护层厚度,mα--煤层倾角,(°)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含水层覆盖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2)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图3-2)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P35.0K pKML ≥20 m 式中 L --煤柱留设的宽度,m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5; M --煤层厚度或采高,m ; p --水头压力,MPa ; K p --煤的抗拉强度,MPa 。
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3)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并局部被覆盖时(图3-3),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要求如下:煤层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当含水层顶面高于最高导水裂缝带上限时,防隔水煤(岩)柱可按图3-3a 、图3-3b 留设。
计算公式为:L =L 1+L 2+L 3=H a csc θ+H L cot θ+H L cot δ最高导水裂缝带上限高于断层上盘含水层时,防隔水煤(岩)柱按图3-3c 留设。
计算公式为:L =L 1+L 2+L 3=H a (sin δ-cos δcot θ)+ (H a cos δ+M )(cot θ+cot δ) ≥20 m式中 L --防隔水煤(岩)柱宽度,m ;L 1,L 2,L 3--防隔水煤(岩)柱各分段宽度,m ; H L --最大导水裂缝带高度,m ; θ--断层倾角,(°); δ--岩层塌陷角,(°);M --断层上盘含水层层面高出下盘煤层底板的高度,m ; H a --断层安全防隔水煤(岩)柱的宽度,m 。
H a 值应当根据矿井实际观测资料来确定,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10sa +=T pH 式中 p --防隔水煤(岩)柱所承受的静水压力,MPa ;T s --临界突水系数,MPa /m ; 10--保护带厚度,一般取10 m 。
4)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当考虑底部压力时,应当使煤层底板到断层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垂距),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 a )的计算值,并不得小于20 m 。
其计算公式为αsin aH L =≥20 m 式中 α--断层倾角,(°);如果断层不导水(如下图所示),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尺寸,应当保证含水层顶面与断层面交点至煤层底板间的最小距离,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 a )时即可,但不得小于20 m 。
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不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y 的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sL y 110T H H L ⨯-=≥20 m式中 L y --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m; H --煤层底板以上的静水位高度,m; H L --导水裂缝带最大值,m ;T s --水压与岩柱宽度的比值,可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