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doc
2021年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
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EL—11组件 3.MCL—18组件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四.实验方法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MCL—18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图1-5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调试接线图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5”、“6”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0.1V),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9”、“10”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剖析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一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与调试一、原理图原理图(图1)二、接线图1、主电路接线图:主电路接线图(图2)2、控制电路接线图:控制电路接线图(图3)三、机械特性测定与分析1、系统开环机械特性测定按主接线图(图2)接线,控制回路参考控制电路接线图(图3),但调节器不接,控制回路直接将NMCL-31的给定接至NMCL-10A的UPW “3”端和DLD1“1”端相连,驱动电路的G1,G2,G3,G4相连。
用示波器观察信号,使输出脉冲上下宽度一致。
打到正给定,启动电机使转速达到1400r/min,改变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Rd,在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6个点,记录相应的转速n和直流电动机电流Id。
n=1400r/min,Ug=2.27V2.闭环系统测定控制回路按图3接线,将ACR接成PI调节器接入系统,改变给定、放大倍数RP3、RP4,积分常数,调节电流反馈系数,使其输出电压保持开环电压,电机达到额定状态。
再将ASR接入系统,调电压反馈系数。
此时系统形成双闭环不可逆系统。
(1)机械特性n=f(Id)的测定将给定电压打向“正给定”,合上主电源。
逐渐增加给定电压U,g使电机起动、升速,调节U使电机达到空载转速0n=1400r/min,再调g节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改变负载,在直流电动机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测取6点,读取电机转速n,电机电枢电流I,可测出系统正转时的静特性n=f(Id)记入下表:将给定电压打向“负给定”,合上主电源。
逐渐增加给定电压U,g使电机起动、升速,调节U使电机达到空载转速0n=1400r/min,再调g节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改变负载,在直流电动机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测取6点,读取电机转速n,电机电枢电流I,可测出系统正转时的静特性n=f(Id)记入下表: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可以有效克服来自负载的扰动,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当负载电流变化时,转速变化范围很小,可以达到电流紧紧跟随给定电压的目的。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运动控制系统”专题实验报告篇二: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姓名:杜文划学号:912058XX02同组人:杜文坚,周文活,黎霸俊异步电动机SPWM与电压空间矢量变频调速系统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加深理解用单片机通过软件生成SPWM波形的工作原理特点。
以及不同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熟悉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原理与特点。
4. 掌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过程一、采用SPWM方式调制1. 同步调制30HZ下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波形如下示: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如下:定子电流波形如下示: IGBT两端波形如下示:定子端电压波形如下示:50HZ下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波形如下示: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如下:定子电流波形如下示: IGBT两端波形如下示:定子端电压波形如下示:波形分析:电机气隙磁通两相绕组之间相差约60°。
电机磁通轨迹50Hz时更接近圆形。
对定子电流:30Hz时和50Hz时呈正弦波,但其中有很多的高频分量。
IGBT的疏密程度反映了脉冲宽度调制的过程,越密表示频率越高。
定子电压呈正弦分布。
同步调制方式在50Hz比较好。
2、异步调制30HZ下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波形如下示: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如下:定子电流波形如下示:IGBT两端波形如下示:定子端电压波形如下示:50HZ下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波形如下示: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如下:定子电流波形如下示: IGBT两端波形如下示:定子端电压波形如下示:异步调制与同步调制想比,气隙磁通分量更接近正弦波,气隙磁通轨迹更接近圆形,此时30Hz比50Hz效果好些。
3、混合调制混合调制在不同的输出频率段采用不同的载波比10HZ下,载波比为100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波形如下示:电机气隙磁通轨迹下:篇三: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姓名刘炜原学号 XX03080414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039Report The Progress In Work And Life, Including The Recent Work Situ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Feedback On Problems,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Next Stage Pla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正式样本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报告资料可用在工作生活中按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进度,汇报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反馈,下一段计划的部署,以保证计划有效地进行。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实验名称: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了解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调节器设计 3、熟悉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二、实验过程 1、设计要求(1)静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 2、电流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0.03s,ACR比例系数为1.013(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按照计算得出的电阻电容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4.3%,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 3、转速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ASR超前时间常数为0.087s,ASCR比例系数为11.7(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工学院实验报告(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6)校核转速超调量:转速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8.31%,小于10%,满足设计要求4、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图1电流环仿真模型5、转速环仿真设计图2 转速环仿真模型6、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表1中序号1为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无超调、但上升时间长;序号2为以KT=0.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超调量小、上升时间较短,兼顾了稳定性和快速性;序号3为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上升时间短、但超调大;序号4为开环时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将不会达到稳态。
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_实验报告2
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_实验报告2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实验第3次实验实验名称:直流他励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实验时间:2015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xxxxxxx组号__________学号:xxxxxxxxxx姓名:xxxxx指导老师:xxxxxx评定成绩:___________实验三直流他励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直流他励电动机的各种运转状态时的机械特性。
二、预习要点1.改变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有哪些方法。
2.直流电动机回馈制动及反接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势平衡方程式以及机械特性。
三、实验项目1.直流电动机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2.直流电动机电动及反接制动特性3.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特性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图3-1 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实验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
图中被试直流他励电动机选用D26。
其额定点为U N=220V、I N=0.55A、n N=1500r/min、P N=80W;励磁电流I f<0.13A。
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实验线路按图3-1接线。
实验设备有:直流电动机(D26),直流负载机(D17),电机导轨,220V直流电源,220V 励磁电源,直流电压电流表,900Ω/0.41A可变电阻箱,90Ω/1.3A可变电阻箱,双刀开关,磁场调节电阻(0~3000Ω)。
量程选择为: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选为250V,直流电流表量程选为:A1为0.2A,A2为2.5A,A3为0.2A,A4为2.5A,R1选用900Ω可变电阻,R2选用两个90Ω电阻串联,R3选用磁场调节电阻(0~3000Ω),R4取阻值2250Ω(2个900Ω(0.41A)并联再与2个900Ω串联)。
若仪表自动切换量程则无需选择。
安装电机时,将被试电动机和负载电机与测功机同轴相联,旋紧固定螺丝先将开关S1合向1-1端,S2合向2-2端,R2、R3及R4置最大值,R1置最小值。
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212(报告范本系列)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详细版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Future.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详细版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实验名称: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了解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调节器设计3、熟悉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二、实验过程1、设计要求(1)静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2、电流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0.03s,ACR比例系数为1.013(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按照计算得出的电阻电容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4.3%,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3、转速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ASR超前时间常数为0.087s,ASCR比例系数为11.7(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工学院实验报告(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6)校核转速超调量:转速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8.31%,小于10%,满足设计要求4、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图1电流环仿真模型5、转速环仿真设计图2 转速环仿真模型6、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表1中序号1为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 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无超调、但上升时间长;序号2为以KT=0.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超调量小、上升时间较短,兼顾了稳定性和快速性;序号3为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上升时间短、但超调大;序号4为开环时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将不会达到稳态。
电机测试报告doc(二)2024
电机测试报告doc(二)引言概述:本文档是关于电机测试的报告,通过对电机的测试和分析,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电机测试的目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分析。
正文:一、测试目的1. 验证电机的基本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检测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功率损耗3. 评估电机的噪音和振动水平4. 检测电机的温升情况5. 测试电机的负载能力和过载能力二、测试方法1. 测试设备的选择和准备a. 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b. 准备测试工作台和测试夹具2. 测试电机的静态参数a. 测量电机的绕组电阻和绝缘电阻b. 测试电机的磁极数和空载电流c. 测量电机的端电压和端电流3. 测试电机的动态性能a. 测试电机的最大转速和额定转矩b. 检测电机的起动和制动时间c. 测试电机的载荷能力和过载能力4. 检测电机的噪音和振动水平a. 使用适当的噪音测量仪器测量电机的噪音水平b. 使用振动传感器测量电机的振动水平5. 测试电机的温升情况a. 在连续运行状态下测量电机的温度b. 对电机进行热稳定测试,评估其温升情况三、测试结果分析1. 电机的静态参数测试结果a. 分析电机的绕组电阻和绝缘电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b. 评估电机的磁极数和空载电流的准确性c. 分析电机的端电压和端电流的测量结果2. 电机的动态性能测试结果a. 分析电机的最大转速和额定转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b. 评估电机的起动和制动时间的性能c. 分析电机的载荷能力和过载能力3. 电机的噪音和振动水平测试结果a. 比较电机的噪音水平与标准限制要求b. 分析电机的振动水平与标准限制要求4. 电机的温升情况测试结果a. 分析电机的连续运行温度是否超出安全范围b. 评估电机的热稳定性能四、测试数据和图表1. 静态参数测试数据表2. 动态性能测试数据表3. 噪音和振动水平测试数据表4. 温升情况测试数据表五、总结通过对电机的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电机的静态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绕组电阻、绝缘电阻和磁极数等。
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_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实验第2次实验实验名称:直流并励电动机实验时间:2015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xxxxxxxxx组号__________学号:x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 评定成绩:___________实验二直流他励(并励)电动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预习要点1.什么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2.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是什么?三、实验项目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自然和人工)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R1=0,测取n、M2、n=f(I a)及n=f(M2)。
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R1+R a=100%R aN,测取n、M2、n=f(I a)及n=f(M2)。
2.调速特性(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保持U=U N,I f=I fN常值,M0=常值,测取n=f(U 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保持U=U N,M2=常值,R1=0,测取n=f(I f)。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1、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
图2-1 直流并励电动机接线图(实验时接成他励)电机选用D17直流并励电动机,负载采用涡流测功机或其它装置。
按照实验一方法起动直流并励电动机,其转向从测功机端观察为逆时针方向。
将电动机电枢调节电阻R l调至零,同时调节直流电源调压旋钮,测功机的加载旋钮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调到其电机的额定值U=U N,I=I N,n=n N,其励磁电流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在保持U=U N和I=I fN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即将测功机的加载旋钮逆时针转动直至零。
测取电动机输入电流I,转速n和测功机的转矩M,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2-1中,即为电机的自然机械特性。
然后调节电枢电阻R1,(R1电阻可用90Ω电阻箱串联实现),使R1+Ra=100%R aN,R aN 值可根据U N/I N求得,Ra值可根据实验一可得。
实验六 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实验
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2.学习和掌握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方法;3.了解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二、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的内容是对步进电机进行单轴定位控制。
其研究对象为X轴。
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6-1所示。
其中,20GM位置控制单元,它既可实现单轴位置控制,又可实现双轴联动位置控制(本实验是对X轴进行单轴位置控制)。
图6-1 控制系统原理图实验步骤:1.学生根据图6-2接线(为安全起见,步进电机M和驱动器SH-20806C的主控电路以及PLC外围的继电器KA1、接触器KM2输出线路已接好);2.征得老师同意后,合上断路器QF1和QF2 ;3.将编程电缆连于 PLC 上,利用PC机上的编程软件“FXGP/WIN-C”向PLC输入PLC 控制程序(此时,PLC的状态开关拔向编程位置“STOP”);4.将编程电缆连于20GM上,利用PC机上的定位软件“FXVPS-E”向20GM输入定位程序(此时,20GM的状态开关拔向手动位置“MANU”);5.将PLC的状态开关拔向运行位置“RUN”,运行PLC,接触器KM2的主触头闭合,驱动器SH-20806C得电;6.将20GM的状态开关拔向自动位置“AUTO”;7.按“复位”按钮,X轴复位。
读取此时指针指向的标尺位置A ;8.按“启动”按钮,运行20GM,使X轴以1000脉冲/S的速度正向移动50MM,读取此时指针指向的标尺位置B ;9.按“停止”按钮,20GM停止运行;10.修改定位程序,重复上述4-9步,使X轴以10000脉冲/S的速度运行,观察并记录X轴运行状况;11.修改定位程序,重复上述4-9步,使X轴以200脉冲/S的速度运行,观察并记录X轴运行状况;12.将PLC左下角的拔动开关拔向编程位置“STOP”或PLC断电,接触器KM2的主触头断开,驱动器SH-20806C断电。
图6-2 控制系统接线图三.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1.在控制步进电机启动时,如果频率升得太快,步进电机就会出现失步或不动现象;另一方面,在步进电机停止之前,如果控制频率降得太快,也会出现失步或不动现象。
最新实验三、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三、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 学习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控制的方法。
3. 熟悉电机保护环节的设置和作用。
4. 掌握电机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的实验技能。
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
2. 电机驱动器。
3. 控制电路板。
4. 电源。
5. 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转速表等)。
6. 连接导线和必要的保护元件。
实验原理:电机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单元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电信号,执行单元即电机本身,根据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改变控制信号来实现对电机的基本控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源电压符合要求。
2.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的电路图连接电机控制电路。
3. 启动电机:打开电源,逐步增加电机的供电电压,观察电机启动情况。
4. 正反转控制:切换控制信号,使电机实现正反转,并记录转速。
5. 速度控制:调整控制参数,改变电机转速,并记录不同速度下的电机表现。
6. 位置控制:设置电机转动角度,实现位置控制,并检查控制精度。
7. 保护环节测试:模拟电机过载、堵转等异常情况,验证保护环节的有效性。
8.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机控制效果,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1. 电机启动和停止过程平稳,无异常噪声。
2. 正反转控制响应迅速,电机转动方向准确。
3. 速度控制实验中,电机转速能够在设定范围内精确调节。
4. 位置控制实验显示电机转动角度准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5. 保护环节在模拟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动作,保护电机不受损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电机的基本控制操作,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效果良好,满足实验要求。
同时,电机的保护环节能够有效地在异常情况下保护电机,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机实验报告(推荐8篇)
电机实验报告第1篇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实习题目:课程: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日期:电机学实习报告刘伟目录前言以及大中电机厂概况1、实习的目的及要求实习的目的实习的任务及要求2、电机整体结构及框架图电机整体结构电机各部分器件3、课程及参观内容第一天课程内容-------------安全生产教育第一天参观内容-------------电机制造的各个车间第二天课程内容-------------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简介第二天参观内容-------------锻压车间和绕线车间第三天课程内容-------------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简介和同步电机技术简介第三天参观内容-------------高压电机第四天课程内容--------------直流电动机技术简介和高压电机出厂试验、测试第四天参观内容-------------线圈制造分厂4、收获和体会文献来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非常普遍的学科。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是“宽口径”专业。
电机实验报告第2篇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报告知识述要实验报告是以实验本身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而得出科研成果后所写出的科研文书。
实验报告具有一般科研文书的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等特点。
(一)实验报告的概念和用途实验报告是实验者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完整真实地记录、描述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科研活动中,实验是形成、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的重要方法,而实验报告是实验环节的理吐升华,是实验工作的重要环节。
电机控制实训报告
电机控制实训报告第一篇:电机控制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一、实训目的1、了解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2、识读简单控制线路图,并能分析其动作原理。
3、掌握控制线路图的装接方法。
二、实训器材1、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2、常闭按钮、常开按钮3、熔断器4、电动机5、导线三.实训原理电动机的全压起动对于小容量电动机或变压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电动机可采用全压直接起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单向运行控制线路1、点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的单向点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当电动机需要单向点动控制时,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当松开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KM常开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转。
2、连动控制线路单向连动运行控制线路电动机的单向连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接上电源U、V、W,按下SB2,接触器KM获电闭合,KM常开闭合,电动机起启动,同时使与SB2并联的1常开闭合,这叫自锁开关。
松开SB2,控制线路通过KM自锁开关使KM线圈仍保持获电吸合。
如需电动机停机,只需按下SB1即可。
机,只需按下SB1即可。
3、点动和连动混合控制线路电动机点动和起动混合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并自锁,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若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由于起动按钮SB3的常闭辅助触头断开接触器KM的自锁回路,所以是点动控制。
4、正反转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的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
当接触器KM1 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
而当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即反转。
线路要求接触器KM1和KM2不能同时通电,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就会一起闭合,造成U、W、两相短路。
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机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机控制技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电机控制实验。
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电机控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机控制理论;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电机控制实验平台搭建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电源等设备。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连接各设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电机调速实验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占空比下电机的转速,并记录实验数据。
3. 电机转向控制实验通过改变PWM信号的极性,实现对电机转向的控制。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极性下电机的转向,并记录实验数据。
4. 电机制动实验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和极性,实现对电机制动的控制。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制动条件下电机的制动效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机调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WM占空比的增大,电机转速逐渐提高。
当占空比为100%时,电机达到最大转速。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2. 电机转向控制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改变PWM信号的极性,可以实现对电机转向的控制。
当PWM信号极性为正时,电机正转;当PWM信号极性为负时,电机反转。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
3. 电机制动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和极性,可以实现对电机制动的控制。
当PWM信号占空比为0时,电机完全制动;当占空比逐渐增大时,电机制动效果逐渐减弱。
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五、实验结论1. 电机控制实验平台搭建成功,能够满足实验要求;2. 电机调速、转向和制动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电机控制理论;3. 通过实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90269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名称: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了解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调节器设计3、熟悉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二、实验过程1、设计要求(1)静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2、电流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0.03s,ACR比例系数为1.013(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按照计算得出的电阻电容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4.3%,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3、转速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ASR超前时间常数为0.087s,ASCR比例系数为11.7(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工学院实验报告(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6)校核转速超调量:转速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8.31%,小于10%,满足设计要求4、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图1电流环仿真模型5、转速环仿真设计图2 转速环仿真模型6、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表1中序号1为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 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无超调、但上升时间长;序号2为以KT=0.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超调量小、上升时间较短,兼顾了稳定性和快速性;序号3为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上升时间短、但超调大;序号4为开环时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将不会达到稳态。
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
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篇一:运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EL—11组件 3.MCL—18组件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四.实验方法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MCL—18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图1-5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调试接线图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5”、“6”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0.1V),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9”、“10”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运动控制实验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章运动控制(一)实验实验三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闭环调速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常用的一种形式。
实验图3一1所示是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实验线路图。
实验图3一1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图中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V供电,通过与电动机同轴刚性连接的测速发电机TG检测电动机的转速,并经转速反馈环节FBS分压后取出合适的转速反馈信号U n,此电压与转速给定信号U*经速度调节器ASR综合调节,ASR的n输出作为移相触发器GT的控制电压U ct,由此组成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图中DZS和转速反馈电压U n均为零时,DZS的输出信号使转速为零速封锁器,当转速给定电压U*n调节器ASR锁零,以防止调节器零漂而使电动机产生爬行。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MCL—II型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20组件。
3.MCL—03组件。
4.MEL—11电容箱。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或自配滑线变阻器)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直流发电机MO l7.直流电动机M03。
8.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内容1.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主电路未通电)(a)用示波器观察MCL—20的脉冲观察孔,应有双脉冲,且间隔均匀,幅值相同;观察每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电压波形,应有幅值为1V-2V的双脉冲。
(b)触发电路输出脉冲应在30º~90º范围内可调。
可通过对偏移电压调节单位器及ASR输出电压的调整实现。
例如:使ASR输出为0V,调节偏移电压,实现α=90º:再保持偏移电压不变,调节ASR的限幅电位器RP1,使α =30º。
实验五 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实验
方向信号 (a) 脉冲+方向 (b) 正脉冲+负脉冲 实验五 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2. 学习和掌握步进电机单轴定位控制方法;3.学习和掌握PLC 单轴定位模块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量的机电执行元件,即步进电动机输入的是电脉冲信号,输出的是角位移或直线位置。
每给一个脉冲,步进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
运动速度正比于脉冲频率,角位移正比于脉冲个数。
步进电动机典型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2-9所示。
图1-2-9 步进电动机典型控制系统框图位置控制单元可根据需要的频率和个数以及设定的加减时间控制步进电动机运动。
由于步进电动机需要正反转运动,因此定位单元的输出脉冲形式有“脉冲+方向”和“正脉冲+负脉冲”两种,它们均可控制步进电动机正反转运动。
输出脉冲形式通过参数设定来选择。
其脉冲形式如图1-2-10所示。
图1-2-10 定位模块的两种输出脉冲形式频 率 (HZ ) 脉冲数(PLS ) f 1S 2 S 3S 1由于步进电动机的电磁惯性和所驱动负载的机械惯性,速度不能突变,因此定位模块要控制升降频过程。
步进电机升、降频过程如图1-2-11。
一般情况下,S 2=S 3。
图 1-2-11 步进电机升、降频示意图其中:f 1——设定的运行频率,应小于步进电动机的最高频率;S 1——设定的总脉冲个数;S 2——升频过程中脉冲个数,由加速时间和运行频率确定;S 3——降频过程中脉冲个数,由减速时间和运行频率确定。
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将位置定位模块的输出脉冲信号进行分配并放大后驱动步进电动机的各相绕组,依次通电而旋转。
驱动器也可接受两种不同形式的脉冲信号,通过开关来选择,定位模块和驱动器的脉冲形式要相同。
另外,为了提高步进电动机的低频性能,驱动器一般具有细分功能,多个脉冲步进电动机转动一步,细分系数一般为1、2、4、8、16、32等几种,通过拨码开关来设定。
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627-63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名称: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了解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调节器设计3、熟悉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二、实验过程 1、设计要求(1)静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 2、电流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PI 调节器(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0.03s,ACR比例系数为1.013(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按照计算得出的电阻电容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4.3%,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 3、转速环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采用PI 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ASR超前时间常数为0.087s,ASCR比例系数为11.7(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工学院实验报告(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6)校核转速超调量:转速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8.31%,小于10%,满足设计要求4、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图1电流环仿真模型5、转速环仿真设计图2 转速环仿真模型6、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表1中序号1为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无超调、但上升时间长;序号2为以KT=0.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超调量小、上升时间较短,兼顾了稳定性和快速性;序号3为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 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上升时间短、但超调大;序号4为开环时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将不会达到稳态。
数控机床实验报告--单轴电机运动控制
数控机床实验报告--单轴电机运动控制数控机床实验报告--单轴电机运动控制数控机床实验报告——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姓名:学号:理解运动控制系统加、减速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常见实现方式(T 曲线模式、S 曲线模式),理解电子齿轮的相关概念和应用范围,掌握实现单轴运动各种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设置参数的含义1. 四轴运动开发平台2. GT-400-SV 卡一块3. PC 机一台3.1 S曲线模式运行实验1. 打开运动控制平台实验软件,点击界面下方“单轴电机实验”按钮,进入单轴运动控制实验界面;2. 在电机选择栏中,选择“1轴”为当前轴,电机控制模式设置为“模拟电压”,表示控制信号为模拟电压;3. 在控制模式选项卡中点击“S 曲线模式”,设置S 曲线模式参数如下:加加速度 0.0001 Pls/ST^3加速度 0.03 Pls/ST^2速度 10 Pls/ST目标位置 60000 pulse4. 点击开启轴按钮,使电机伺服上电,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点击运行按钮,此时观察到运动控制平台上电机开始运动;5. 单轴运动停止后,观察界面左侧显示区中电机运行速度、加速度及位移曲线,曲线如下图(图1)所示。
6. 改变加加速度的参数值,设置参数如下:加加速度 0.001 Pls/ST^3加速度 0.03 Pls/ST^2速度 10 Pls/ST目标位置 60000 pulse7. 开启轴,运行电机,界面左侧显示区中电机运行速度、加速度及位移曲线如下图(图2)8. 改变加速度的参数值,设置参数如下:加加速度 0.0001 Pls/ST^3加速度 0.2 Pls/ST^2速度 10 Pls/ST目标位置 60000 pulse9. 开启轴,运行电机,界面左侧显示区中电机运行速度、加速度及位移曲线如下图(图3)图1 S 曲线模式(加加速度0.0001 加速度0.03)图2 S 曲线模式(加加速度0.001 加速度0.03)图3 S 曲线模式(加加速度0.0001 加速度0.2)10. 比较并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S 曲线运动模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节器的调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EL—11组件 3.MCL—18组件 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
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
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 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MCL—18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
图1-5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调试接线图
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
拆除“5”、“6”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0.1V),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
“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
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 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
拆除“9”、“10”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实验二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熟悉电力电子及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的结构及调试方法。
3.熟悉MCL-18,MCL-33的结构及调试方法
4.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内容
1.各控制单元调试 2.测定电流反馈系数。
3.测定开环机械特性及闭环静特性。
4.闭环控制特性的测定。
5.观察,记录系统动态波形。
三.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由电流和转速两个调节器综合调节,由于调速系统调节的主要量为转速,故转速环作为主环放在外面,电流环作为付环放在里面,这样可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实验系统的控制回路如图1-8b所示,主回路可参考图1-8a所示。
系统工作时,先给电动机加励磁,改变给定电压的大小即可方便地改变电机的转速。
ASR,ACR均有限幅环节,ASR的输出作为ACR的给定,利用ASR的输出限幅可达到限制起动电流的目的, ACR的输出作为移相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利用ACR的输出限幅可达到限制min和min的目的。
当加入给定Ug后,ASR即饱和输出,使电动机以限定的最大起动电流加速起动,直到电机转速达到给定转速(即Ug=Ufn),并出现超调后,ASR退出饱和,最后稳定运行在略低于给定转速的数值上。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33组件 3.MEL—11组件4.MCL—18组件
5.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 6.直流电动机M03 7.双
踪示波器 8.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1.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换错相序。
2.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g起动电机
篇二: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了解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调节器设计
3、熟悉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过程 1、设计要求
(1)静态指标:无静差
(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 2、电流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
(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0.03s,ACR 比例系数为1.013
(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
(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按照计算得出的电阻电容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4.3%,小于5%,满足设计要求 3、转速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经计算得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为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采用PI调节器
(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ASR超前时间常数为0.087s,ASCR比例系数为11.7
(4)校验近似条件:均满足近似条件
工学院实验报告
(5)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
(6)校核转速超调量:转速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8.31%,小于10%,满足设计要求
4、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图1电流环仿真模型
5、转速环仿真设计
图2 转速环仿真模型
6、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
表1中序号1为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无超调、但上升时间长;序号2为以KT=0.5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超调量小、上升时间较短,兼顾了稳定性和快速性;序号3为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系统设计得到PI调节器的阶跃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此时上升时间短、但超调大;序号4为开环时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将不会达到稳态。
因此序号2的电流、转速调速调节器的设计合理。
工学院实验报告
表1不同PI参数下仿真图对比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学会了使用MATLAB软件对系统的电流环和速度环作PI 调节器设计,熟悉了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