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隐身技术PPT课件
07 隐身伪装技术
红外隐身
❖ 重要性仅次于雷达隐身;目前主要针对被动 式红外探测系统,而未来的红外探测系统将 是被动、主动双制式的
❖ 主要技术途径
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
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
调节目标红外辐射的传输过程(改变红外的辐射 方向和特征)
❖ 植物伪装 ❖ 迷彩伪装 ❖ 假目标伪装 ❖ 烟幕伪装 ❖ 灯火伪装 ❖ 音响伪装 ❖ 电子伪装
伪装
隐身技术及武器存在的问题
❖ 隐身平台本身存在的问题
为在平台内部携带弹药,体积会增大 增加了制造难度,成本大幅攀升 维护困难
❖ 隐身技术和武器系统作战方面的局限性
现用或研制中的隐身飞机都以单站雷达为对抗目标 难以在整个电磁及红外频谱保持相同的低可观测性 需要外部为其提供数据,有可能被截获 隐身飞机在投弹时打开弹舱,破坏了原有的隐身性
实例:B-2上的ZSR-63电子战装备
雷达隐身——等离子体隐身
❖ 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武器表 面形成一层等离子云,通过设计等离子体的特征参数,使照 射到等离子云上的一部分雷达波被吸收,一部分改变传播方 向,从而返回到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达到隐身的目的
❖ 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飞行器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可降低 99%
07 隐身伪装技术
本章重点
❖ 雷达隐身技术 ❖ 红外隐身技术 ❖ 反隐身技术
隐身的实现途径
❖ 无源:
结构隐身 材料隐身
❖ 有源:
电子隐身 等离子体隐身 有源对消技术
❖ ......
隐身技术的种类
❖ 雷达隐身 ❖ 红外隐身 ❖ 声隐身 ❖ 视频(可见光)隐身
飞机隐身涂层ppt课件
激光隐身技术采取的主要手段
•
实现激光隐身技术的途径主要有外形技术和
材料技术,其中外形技术是通过目标的非常规外形
设计降低其雷达散射截面(LRCS);而材料技术
是采用能吸收激光的材料或在表面上涂覆吸波涂层
使其对激光的吸收率大,反射率小,以达到隐身的
目的。因为外形设计只能散射30%左右的雷达波,
且很难找到LRCS与气动力学俱佳的外形,因此要
14
• 隐身涂层要求在尽量宽的频带内,用尽量 薄的涂层,尽量轻的材料,所得到涂层的 吸雷达波能力最强,即追求薄涂层、宽频、 强吸收的效果。
15
• 按材料损耗机理,吸波材料可分为电损耗 型和磁损耗型。电损耗型包括电阻型和电 介质型两种。
• 按吸收机理,吸波材料可分为吸收型和干 涉型两类。
• 按化学成分,吸波材料可分为无机吸波材 料和有机高分子吸波材料。
22
• 材料的红外辐射特性决定于材料的温度和 发射率。红外隐身材料也可相应分为两类: 控制发射率的材料和控制温度的材料。
• 红外隐身涂层具有低发射率,高反射率, 在红外线辐射频段才有良好的隐身效果。
23
• 红外隐身涂料的构成一般由填料和黏结剂两部分 组成。
• 目前用于热红外隐身涂料配方中的填料大致分为 如下几类:金属填料、着色填料、半导体填料等。
41
测试方法
42
红外隐身涂层隐身测试 雷达波反射率测试
激光后向散射特性测试
43
一 红外隐身涂层隐身测试
• 我们主要从三太方面检验红外隐身涂层隐 身效果:
• 1是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检测 • 2是8~14μ m波段发射率的检测 • 3是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7
隐身技术
第19讲 飞行器隐身技术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学院
什么是隐身技术
• 广义
– 可以把各种反探测的技术均称之为隐身技术 – 英文:Stealth Technology
• 狭义
– 飞行器被发现概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其信噪比 S/N的值
• 增大N值,即增强背景噪声信号的强度---干扰技术 • 降低S值,即降低飞行器自身的目标特征信号强度--隐身技术 • 低可见度技术,英文Low Observable Technology
• 减少10dBsm意味回波功率只剩下1/10 • 减少20dBsm意味回波功率只剩下1/100 • 减少30dBsm意味回波功率只剩下1/1000
典型目标的RCS量值
雷达隐身技术
RCS缩减的三种方法
• 雷达隐身技术= RCS缩减技术 • RCS缩减的常用三种方法
– 外形 – 材料 – 阻抗加载
2 s 2
σ = lim 4πR 2
R →∞
H Hi
s 2
单站RCS与双站RCS
单站雷达
双站雷达
影响RCS的因素
• • • • • 目标材料的电性能 目标的几何外形 目标被雷达波照射的方位 入射波的波长 入射场极化形式和接收天 线的极化形式
入射波波长与RCS的关系
• 低频区 • 谐振区 • 高频区(光学区)
– 目标上某一点对该目标其 它点的散射场贡献与入射 场相比是很小的,可以将 这个目标的散射场看作由 各独立的散射中心的散射 场组成的。 – 绝大多数飞机都处于高频 区,对于高频区目标的散 射机理和RCS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实用意义。
导体圆球σ~ka的关系曲线
ka
RCS的单位
• RCS的单位是一个面积 :m2 • 由于目标RCS随方位变化剧烈,故也常用 平方米的分贝数(dBsm)来表示。
世界著名飞行器技术—隐身技术
世界著名飞行器技术摘要飞行器的隐身技术作为现在世界上的一种尖端的综合军事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当代立体化战争中最重要的突防战术措施之一。
近年来,隐身技术的发展很快,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外,还有光学隐身、等离子体隐身等,未来的隐身技术必将出现材料多元化,方式复杂化等特征。
那么,隐身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它有哪些特点呢,它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它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关键字:飞行器,隐身,历史,未来一、隐身技术概况隐身技术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它涉及到电磁原理、材料、能量转化、信息处理及大量高难度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问题,它是1980年正式被提出的,仅仅过去20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隐身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极有发展前途的科学技术。
在美国,隐身技术曾被列为国防三大高技术之一,在苏联时代,隐身技术也被列为国防高技术。
其实,隐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我们的自然界早就给我们提供了隐身技术的形式,比如说,有的动物和昆虫的颜色就会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以此来保护自己,我们人类从对自然界的观察中学会了如何应用隐身技术。
最主要的办法有伪装和诱骗,这两种方法在今天仍然在运用,但是,现在的隐身技术比过去的要先进的多,尽管有些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应用,但直到飞机成为战争工具后,那些先进的隐身技术才显示出优于原始伪装的特性。
隐身技术也叫做隐形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术”。
就是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我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方探测系统发现自己的概率,使我方目标以及我方的武器装备不被敌方的探测系统发现和探测到。
举个例子,雷达在在工作的时侯会发出电磁波,表面会反射电磁波,运转中的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会辐射红外线,这样,就使武器装备与它所处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容易被敌人发现。
通过多种途径,设法尽可能减弱自身的特征信号,降低对外来电磁波、光波和红外线反射,达到与它所外的背景难以区分,从而把自己隐蔽起来。
发展中的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
48航空制造技术·2011 年第 23/24 期NEW VIEWPOINT是武器平台上的电子设备针对无源探测系统的隐身技术,它属于武器平台有源或主动信号特征控制(Active Signature Reduce or Control,相对于Passive Signature Reduce Control)范畴。
飞行器的红外隐身技术、潜艇的减振降噪技术也属于有源或主动特征信号控制范畴。
2 射频隐身的技术特点雷达隐身及红外隐身要求尽可能减小目标的雷达及红外特征,即目标的RCS 及红外辐射强度越低越好。
但射频隐身则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无限制地减小目标的射频特征。
因为射频隐身技术1 射频隐身技术的内涵隐身是目标相对探测系统而言的。
目标未被探测系统发现或者识别,认为目标实现了隐身;目标已被探测系统发现或识别,认为目标未能隐身。
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是指目标与雷达及红外探测系统间的对抗概念。
射频隐身是指目标与无源探测系统间的对抗概念。
无源探测系统可以根据武器平台上电子设备(系统)辐射的电磁波确定武器的位置(角度和距离)信息。
射频隐身技术桑建华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任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工学博士。
长期从事航空工程技术研究,是我国飞机总体设计及飞行器隐身技术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历经多个重大型号研制工程并取得突出成就的飞行器隐身技术专家,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多项,在国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Air Vehicle RF Stealth Technology in Evolution发展中的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桑建华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陈益邻射频隐身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以机载电子设备为主,如飞行器的机间数据链和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射频隐身技术,并以飞行器的应用研究为重点。
NEW VIEWPOINT电子设备要依靠辐射的电磁波工作,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小到一定值后,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会下降或消失而失去作用。
隐身技术概述PPT课件
隐身技术的主要技术领域
(1)特征信号分析
分析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包括无线电、 红外、光学、声学等,考查其在各种条件 下的可观测水平,为设计过程提供评估和 优化的基础
(2)低可探测技术
即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针对与武器系 统面临的威胁环境来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目 标特征信号,使被敌方探测到的概率降到 很低水平
雷达方向上产生强反射的外形; 2. 使用非金属材料; 3. 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 4. 遮掩或消除剩余的反射。
.
14
角度
RCS随角度的变化
可能的RCS
.
15
降低红外线信号特征
• 产生:发动机尾喷管、武器系统表 面气动加热/阳光辐射或地球辐射的 反射及其相关设备的红外辐射
• 途径:非常规喷管外形技术、隔热 与屏蔽技术、混合/冷却技术、改变 燃烧效果等
与一只小鸟相当。轰炸机的所有燃料和武器系统
全部设计在机体内,因此外形异常“干净”。机
体使用了隐身材料,有些地方还涂有吸波材料。
这些都有效地实现了良好的隐身性能。
.
8
诺斯普罗公司B-2
.
9
其他机种
• 在发展F-117A和B-2两种隐身军用飞机的 同时,美国还把隐身技术用于其他的机种, 甚至用于导弹武器。
(3) 隐身措施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
4
隐身技术的发展
• 一战时,德国空军曾用透明材料制造过飞机,使地面人员难以发现它们
• 雷达发明以后——1945年美国研制出一种吸收雷达波的涂料,代号为 MX-40,据说使用效果很好
• 1954年——U-2,设计时考虑了隐身,如在机身上涂满黑色的可降低雷 达波散射程度的“铁漆”涂料
隐身材料ppt课件
美国空军参谋长甚至认为:“美国将来如果没有 像JSTARS这样的系统是不会参战的”。
雷达舱
设备操作人员
JSTARS,美军军事新概念的产物,即“联合监视 目标攻击雷达系统” ,由波音公司707/300客机改装 而成 。
7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生存、突防和纵深打 击能力,隐身技术应运而生。
隐身技术:降低目标的雷达、红外、激光的可探 测信号特征,使之难以被探测、识别、跟踪和攻击。
17
3.1 吸波原理
入射波
反射波 折射波
18
要想对电磁波进行有效的吸收:
(1) 使电磁波最大限度进入到材料内部,以减少电磁 波的直接反射。
介质对电磁波的 反射系数为:
Z和Z0分别是介质的特性阻抗和自由空间的波阻抗
19
(2) 电磁波进入材料内部后,要设法对入射的电磁 波进行有效的吸收和衰减。
能量损耗: tanD= tanDE + tanDM = Ed/Ec+ Ld/Lc
14
频带 3 MHz–30 MHz 30 MHz–1000 MHz
300 MHz–2000 MHz 2000 MHz–8000MHz 8000 MHz–27 GHz
12 GHz–40GHz
110 GHz–300 GHz
雷达的分类
特点 电离层反射 天线尺寸大
电离层折射传播 大天线
中等尺寸天线 中等测量精度
隐身材料简介
1
内容
➢隐身技术的提出 ➢雷达工作原理简介 ➢吸波材料 ➢智能隐身技术 ➢导电高分子材料
2
一 隐身技术的提出
现代无线电技术和雷达探测系统的迅猛发 展 ,对传统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构成的严重威 胁。
3
飞行器外形隐身设计原理
V型尾翼布局隐身飞行器
倾斜垂尾布局隐身飞行器
机翼、垂尾和立尾交错布置
进气道和尾喷口布置 ➢ 背负式,机身对进气道和尾喷管起遮挡作用
背负式进气道和尾喷管
第三章 飞行器外形隐身技术
3.2 3.2.2 外形隐身技术概述 3.2.2.3 进气道和尾喷口布置 背负式进气道和尾喷管
背负式进气道和尾喷管
第三章 飞行器外形隐身技术
3.2 3.2.1 一般电磁隐身方法 ➢ 主动信号抑制技术——被动电磁探测系统
主动信号抑制技术——被动电磁探测系统
整体外形 ➢ 外形整洁,减少散射源数量 ➢ 飞翼布局、翼身遮挡散射较强的构型
第三章 飞行器外形隐身技术
3.2 3.2.2 外形隐身技术概述 3.2.2.1 整体外形
平板、圆柱、球的RCS曲线
➢ 占位作用形成低RCS机身 ➢ 平板-曲面机身 ➢ 凹凸曲面机身
UCAR(Unmanned Combat Armed Rotorcraft )
➢ 对于舰船隐身,则要注意消除舰体和海面组成的二面 角。
舰船RCS减缩的几种方案
外形设计原理
➢ 对于外形隐身技术,根据能量守恒,减小头向电磁散 射强度必然加强其它方向电磁散射强度
双站反隐身示意图
➢ 外形隐身技术要点:不怕某几个方向很强,就怕许多 方向都强
“如果所有的视角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则外形技术就没 有任何用武之地。这是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某一角度RCS 的减少,必定伴随着另一个方向的增大。然而,对于大多 数机载系统,前向RCS的控制比侧向重要的多。因此,可 以用外形技术将前向的大回波移到侧向,高度后掠的机翼 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外形技术只在系统 设计阶段才起重要作用。”
第三章 飞行器外形隐身技术
隐身绝招PPT课件
光学变换技术
总结词
利用光学变换的原理,改变目标的散射场分布,使其在特定频段内难以被探测和识别。
详细描述
光学变换技术是另一种实现隐身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在目标表面设置适当的变换光学器件,可以改变目标的散射 场分布,使其在特定频段内难以被探测和识别。这种技术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隐 身效果。
国际法与公约挑战
人道主义关切
隐身技术可能加剧冲突和战争的残酷 性,引发人道主义关切。
隐身技术可能违反国际法或相关公约 ,引发国际争端和法律责任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突破
随着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隐身技术有望 实现更多突破和创新。
多领域应用拓展
除了军事领域外,隐身技术还可能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无 人机、交通工具等。
隐身绝招的起源与发展
隐身绝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的魔术和幻术,但真正的科学研 究和应用则是在20世纪才开始
。
随着光学、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 的不断发展,隐身绝招的应用范 围和效果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
目前,隐身绝招已经在军事、商 业、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隐身绝招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军事应用
实现方式
通过设计特殊的材料和结构,控制电磁波的传播和散射,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例如,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原理,设计特殊的隐身涂层或隐身斗篷,实现 物体的隐身效果。
材料科学原理
材料科学原理
利用特殊的材料和结构,实现对光、电、热等物理量的调控,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
实现方式
通过研究和发展新型材料和结构,实现对光、电、热等物理量的调控,从而达到 隐身效果。例如,利用特殊的导电材料和结构,实现对电磁波的调控,从而实现 电磁隐身效果。
专题讲座飞行器隐身技术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隐身技术
31
捕食鸟"Bird of Prey"—波音公司
发展背景:
● 冷战结束,美国一强独大,为 了适应其干涉世界事务的需求, 并且要满足“非接触、零伤亡” 局部战争的需求,需要一种飞行 速度更快、更加隐身、制造工艺 更加便利、研制和维护成本更低 、储存和部署更加容易的第五代 飞机(无人作战飞机UCAV);
F-22、F-35(第四代飞机)→X-36、X-45、X-47(第五代
飞机),另外还包括捕食鸟这样的隐身技术验证机。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隐身技术
20
第二代 第三代
SR-71
四次技术飞越
初具隐身性能
F-117 B-2
强调隐身万能,牺牲其它性能
第四代 第五代
X-36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F-22
隐身技术
22
SR-71飞机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隐身技术
23
F117 ——洛克希德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隐身技术
24
F117 ——洛克希德
发展背景:
● 冷战后期;
● 美国的国家战略需要一种可以不依靠其它飞机支援就可以遂 行作战任务的隐身飞机,以达到对敌方战略战术目标进行突然 精确打击的目标;
● 该战略造成过分突出和迷信隐身性能,使用特殊的飞机外形 和全面使用吸波材料,牺牲了飞机的机动性等其它综合性能。
● 隐身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工程化的隐身气动设计工具和吸波 材料供使用;
● 主要针对雷达波隐身,对红外和可见光隐身的考虑只占很小 的比例。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隐身技术
25
B2
《隐身伪装技术》课件
无人机隐身涂层可以降低其雷达 和红外特征,提高其在侦察和作 战中的生存能力。
未来发展前景
新材料的应用
01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轻质的隐
身伪装材料出现。
多频谱隐身技术
02
多频谱隐身技术将实现雷达、红外、可见光等多频谱的隐身效
果,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
智能化隐身伪装技术
0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隐身伪装技术将进一步提高
成本高昂
高级的隐身伪装技术需要使用昂贵的 特殊材料和复杂的制造工艺,导致成 本高昂。
解决方案与展望
加强跨学科研究
结合光学、热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前沿技 术,开发新型隐身伪装材料和设计。
提高环境适应性
研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隐身伪装技术 ,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降低成本
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和使用更廉价的材料,降 低隐身伪装技术的成本。
变形伪装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军事目标和设施,如指挥所、雷达站、军营等。
假目标伪装技术
假目标伪装技术是通过制造与真实目标相似的假目标,以迷惑敌方侦察 和攻击的一种伪装技术。
假目标可以由木材、塑料、纸张等材料制成,其外观、尺寸和重量等方 面与真实目标相似,有时甚至会配备假雷达反射面和声音发生器等设备
。
假目标伪装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军事目标和设施,如机场、军港、导弹 阵地等。
详细描述
雷达隐身主要利用电磁波原理,通过在物体表面涂覆吸波材 料或采用特殊结构设计,降低物体对雷达波的反射强度,使 其在雷达探测下不可见。常见的雷达隐身技术包括隐形飞机 、隐形导弹等。
红外隐身原理
总结词
通过降低物体在红外波段的辐射强度,使其在红外探测下不可见。
隐身与伪装技术PPT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了B-2“幽灵”战略隐身
轰炸机,它的外形隐身措施更具有特色。首先, 它的机身、机翼、发动机舱交接处采用弧面连 接,融为一体,整个外形呈三角形飞翼结构, 蒙皮表面平整,克服了雷达波绕射大的倾向。 飞机上干脆不设置垂直尾翼,消除了尾翼和机 身间的角反射器效应。发动机隐藏在机体内的 背部,没有吊舱,机体后缘呈锯齿形,外侧机 翼伸出很多。它的尾喷管呈V形,处在机体的背 部,大大降低被雷达和红外探测的机会。在发 动机的尾气中,还喷入氟氯硫酸液,以消除目 视尾迹。另外,机身上还涂有深灰色的隐身涂 料,对于雷达、红外和可见光都有隐身能力。 机翼面积大,可以使机翼的前后缘都镶入厚的 吸波材料。机上的各种结构都采取了隐身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被发现的概率,提高了生存能力。
4
红外隐身技术
• 红外隐身技术是为了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红外探测系
统的探测能力。
• 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 降低红外辐射强度 • 调节红外辐射传输过程
5
电子隐身技术
• 电子隐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为抑制目标本身所发生的电磁信号特征的
隐身技术
• 飞机、直升机、导弹等目标自身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其所载的各种电子
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 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目前,飞机隐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 是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面,从技术角度讲,其主要措施有设计合理的飞 机外型、使用吸波材料、主动对消、被动对消等;二是降低红外辐射, 主要是对飞机上容易产生红外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三是 运用隐蔽色降低肉眼可视度。
• 技术措施:伪装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
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及音响伪装。
军理-吕-07_隐身伪装技术
▪ c. 电子欺骗与干扰 d. 采用有源对消技术
▪ (abcd)
提高坦克红外隐身性能的方法有:
▪ a. 发动机绝热
b. 采用“钻石”外形
▪ c. 降低内部热耗散 d. 采用红外迷彩
▪ (acd)
反雷达隐身技术——途径
常规探测
▪ 雷达探测(有源微波探测)
非常规探测
▪ 无源微波探测 ▪ 光学探测 ▪ 声学探测
▪ 发动机进气口、排气口、座舱、 外挂架、垂尾等
尽量避免角反射器结构
雷达隐身——吸波材料RAM
作用:
▪ 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热能 ▪ 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 ▪ 或使电磁能量分散到另外方向上
按原理分:
▪ 转换型:产生磁滞损耗或介质损耗而生热 ▪ 干涉型:利用相位差干涉而抵消
雷达吸波涂层、智能型隐身材料 现RAM只能有效对抗0.2~29GHz的厘米波雷达
红外隐身
重要性仅次于雷达隐身;目前主要针对被动 式红外探测系统,而未来的红外探测系统将 是被动、主动双制式的
主要技术途径
▪ 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 ▪ 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 ▪ 调节目标红外辐射的传输过程(改变红外的辐射
方向和特征)
红外隐身——飞行器
具体措施
▪ 采用散发热量少的高函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减少 或取消加力
采用大型面阵列的区域凝视技术的红外告警设 备
以多元或面阵器件为核心探测器的导弹逼近紫 外告警系统
激光雷达
反雷达隐身技术——声学探测
利用声学探测装置探测隐身飞机和导弹
▪ 由5个麦克风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可以探测8千米外 的B-2轰炸机的声音,能够粗略估计信号到达的方 向
用声波探测潜艇和水面舰艇
伪装与隐身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11
◆迷彩伪装技术
迷彩伪装利用涂料、染料和其它材料来 改变目标、遮障和背景的颜色及斑点图案,以 消除目标的光泽,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和改变目 标外形。
伪装迷彩可分为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 仿造色迷彩、光变色迷彩、多功能迷彩等。
PPT课件
12
◆保护色迷彩
»»
PPT课件
13
◆变形迷彩
PPT课件
伪装与隐身技术
一、伪装与隐身的基本概念
PPT课件
1
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 的各种隐蔽措施。
军事伪装就是通过利用电子的、电 磁的、光学的、热学的、声学的技术手 段,改变目标本身原特征信息,降低或 消除目标的可探测特征,实现目标的 “隐真”;或模拟目标的可探测特征, 仿制假目标以“示假”。
PPT课件
◆尽量减少电磁信号被截获的机会,采用间 隙性发射雷达波等。
PPT课件
24
(2)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为了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
辐射特征,降低红外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 ●其主要技术措施: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降低红外辐射强度 ◆调节红外辐射传输过程
PPT课件
25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 器的响应波段范围之外,或者使目标的红外 辐射避开大气窗口而在大气层中被吸收和散 射掉,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PPT课件
31
三、伪装与隐身对作战的影响
1.伪装对作战的 影响
2.隐身技术对作 战的影响
PPT课件
32
1.伪装对作战的影响
–伪装是对付敌方侦察的主要手段 –伪装在战争中是有力的防御盾牌 –伪装在战争中是有效的进攻手段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7
隐身飞机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隐身概念的引入 和逐渐发展对传统的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均带 来了巨大的变革。由于传统的隐身飞机如F-117和B-2 过分强调低可见性而忽略了可负担性,从而造成飞机 的使用和维护费用过高,降低了飞机的使用效率。从 以F-22为代表的第四代和X-45为代表的第五代隐身航 空器,通过提高隐身设计技术水平,在隐身与飞机性 能、可负担性等其它重要性能之间取得了最佳的折衷 。
12
E-2C鹰眼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3
鹰眼的雷达图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4
电子干扰--也是广义上的一种隐
身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5
电子干扰机:ALQ99E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6
隐身飞机
隐身飞机的产生 和发展是国际政治格 局的变化、飞机作战 环境的变化(尤其是 雷达和电子战技术的 爆炸性发展)及隐身 技术的进步等多种因 素综合的结果。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7
雷达截面控制
低可探测技术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8
雷达站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9
雷达监视屏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0
预警机:E-3C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1
预警机:E-3C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美国的国家战略需要一种 可以在21世纪前三十年具有 绝对制空优势的先进隐身战 斗机,可以不依靠其它飞机 支援遂行作战任务,以达到 对敌方战略战术目标进行突 然精确打击的目标和取得空 中优势;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武器装载性能
30
F-35飞机——洛克希德马丁
发展背景: ● 与F-22飞机进行“高低搭配”,更 加突出“低成本”的概念; ● 不寻求隐身性能的突破,而是把重 点放在减少生产和维护费用; ● 主要技术要求放在进一步降低隐身 维修需求上,使每次出动所需要的维修 量不到0.5工时。
● 该战略造成过分突出和迷信隐身性能,使用特殊的飞机外 形和全面使用吸波材料,牺牲了飞机的机动性等其它综合性能 。
● 隐身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工程化的隐身气动设计工具和吸 波材料供使用;
● 主要针对雷达波隐身,对红外和可见光隐身的考虑只占很 小的比例。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2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8
国外隐身航空器的发展与现状
隐身性能的重要意义:
降低飞机的RCS可以在两个方面降低飞机的敏感性 1) 可以降低飞机被发现概率、被跟踪概率以及被导 弹等成功发射、制导并击中的概率; 2) 可降低有源干扰装置所需要的干扰机功率及无源 干扰机所需要箔条重量、红外干扰弹的重量,从而 大大提高飞机的生存力。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19
从SR71为代表的第二代飞机开始,隐身
就作为关键技术被引入到飞机设计当中。随
着飞机发展到第五代,对隐身技术的认识也
走过了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隐身技术
在飞机设计上的应用也有了四次大的飞越。
这四次技术飞越的代表性飞机为:
SR71黑鸟(第二代飞机)→F117、B2(
隐身技术
26
B2全尺寸模型外场RCS测试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7
B-2飞机专用恒温机库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8
F-22飞机——洛克希德马丁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9
F-22飞机——洛克希德马丁
发展背景:
● 冷战后期,美国成为世界 唯一超级大国,对国际事物 进行“积极干涉”;
F-22
F-35
隐身与飞机性能、可 负担性等取得折衷
捕食鸟 X-45A ……
隐身技术
X-47A Dark star
21
SR-71飞机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发展背景: ● 冷战时期; ● 美国的国家战略需 要一种侦察机对“华约” 国家进行战略战役侦察; ● 对隐身技术的认识 还属于初级阶段,飞机 的隐身还处于次要地位, 主要依靠高空高速来获 得高的生存力; ● 前向角域 ±60°RCS 1m2以上
第三代飞机)→F-22、F-35(第四代飞机)→X-
36、X-45、X-47(第五代飞机),另外还包括
捕食鸟这样的隐身技术验证机。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0
第二代 第三代
SR-71
四次技术飞越
初具隐身性能
F-117 B-2
强调隐身万能,牺牲其它性能
第四代 第五代
X-36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3—5微米的喷流热辐射抑制 8--12微米的分形技术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5
夜间拍摄的红外图象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6
噪声控制
直升机的噪声控制问题 低空低速无人机的噪声控制问题 潜艇的的噪声控制问题
螺旋桨—泵喷 浮筏技术 管道消声 消声瓦技术 外形
隐身技术
22
SR-71飞机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3
F117 ——洛克希德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4
F117 ——洛克希德
发展背景:
● 冷战后期;
● 美国的国家战略需要一种可以不依靠其它飞机支援就可以 遂行作战任务的隐身飞机,以达到对敌方战略战术目标进行突 然精确打击的目标;
飞行器隐身技术
--雷达散射截面控制
武哲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飞行器隐身技术
关于隐身概念 关于雷达探测的几个基本概念 关于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隐身飞机和隐身技术综述 飞机的散射源和散射机理 雷达散射截面的减缩策略 隐身关键技术 反隐身关键技术概述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2
隐身技术的广义范畴
光隐身 热隐身 声隐身 电隐身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3
可见光控制--迷彩伪装
降低目标和背景的可见光反差
上下表面的迷彩不一
致
向下看不见
向上看不清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4
红外抑制--吸热冷却装置
降低目标和背景的热辐射反差 分形技术
I like this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隐身技术
31
捕食鸟"Bird of Prey"—波音公司
发展背景:
● 冷战结束,美国一强独大, 为了适应其干涉世界事务的需 求,并且要满足“非接触、零 伤亡”局部战争的需求,需要 一种飞行速度更快、更加隐身 、制造工艺更加便利、研制和 维护成本更低、储存和部署更 加容易的第五代飞机(无人作战 飞机U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