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终端和电能表停电事情数据整编规则
2013版规约和采集数据规范修改
![2013版规约和采集数据规范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8854eb5169eae009581bec6a.png)
2013版规约和采集数据规范修改1、心跳帧格式09和13版有区别,按什么执行?按照国网公司2013最新标准帧格式设置。
2、 5.5.1.3.10 F10终端电能表/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重庆09版端口号设置要求和国网2013版不一样,执行哪一个?现场的电能表设置不一致,怎么修改?①端口号按照国网公司13版要求执行,即:端口号1作为交采,端口号2和3作为RS485(要求具备自适应:先在2号口抄表,成功则返回,抄表不成功则在3号口进行抄表),端口号30终端级联通信,端口号31作为本地通信模块接口通信(载波或无线)。
②因要建新主站,且现场终端无法识别表计连接情况并统一修改,因此统一在主站进行修改。
3、II型集中器有3个RS485口,其中国网标准中没有对II型集中器第3个RS485进行功能设定,预留相应端口号。
II型集中器的RS485III定为维护端口,不进行抄表,不需要端口号。
4、F10明确表计规约代码,其中DL/T645-2007单相表29和DLT645-2007多功能电表30合成30,即删除单相电能表645-2007规约。
5、D5~D0:编码表示通信接入的测量点的电能费率个数,09版要求数值范围1~48,现在与国网要求统一,改为1~12个;6、停电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国网本身要求停电事件设置为重要事件,但属性标志的D1置“1”时判断ERC14上电事件的属性标志,且D1置“0”则不上报,具体怎么设置。
停电事件默认设置为重要事件,当停电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置“1”时按要求判断,根据ERC14判断上报与否;停电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置“0”时,不判断ERC14的D0位时,仍按默认的重要事件进行上报。
7、停电事件“终端电池失效”指的什么电池?怎样判断是小?①电池是指终端后备电池。
对于供电单位现场安装时没有安装后备电池的,需供电单位协调进行安装,满足国网停电事件上报要求。
②对带电池的终端,终端自己判断停电后的电池的下降能力,终端失电情况下,1分钟内电压下降1V,则判定为电池失效;对不带电池的终端,直接判断失效。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4个等级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4个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339fbbfeaeaad1f346933f58.png)
一、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那几个等级?采集方式有那几种?
1级:紧急事件 2级:重要事件
3级:较重要事件 4级:一般事件
按采集方式区分
电能表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3种:(1)电能表主动上报;(2)终端固定周期采集;(3)主站透抄。
终端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2种:(1)主动上报(重要事件);(2)主站召读(一般事件)。
二、设计采集点方案时,“终端类型”如何选择?
1)专变用户安装负荷控制终端,选择“负荷控制终端”。
2)网络表选择“负荷检测终端”。
3)集中器选择“低压集中器”。
4)变电站关口安装终端选择“关口电能量终端”。
三、.增加采集对象的时候,找不到采集对象。
找不到要采集的表的原因有:
正在被采集,即被其他在途工单增加对象的时候已经增加上了。
已经被采集,即已经被其他采集点采集上了。
对象不是当前选择的台区或者单位的。
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
![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ce7878abceb19e8b8f6ba3b.png)
Q/GDW 373于2009年12月7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电
1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e)居民用户(E类)
用电性质为居民的用户。
f)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F类)
即公用配变上的用于内部考核的计量点。
其它关口计量点的采集数据项、采集间隔、采集方式可参照执行。
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统计分析
检查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析采集数据,发现采集任务失败和采集数据异常,记录详细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
表1系统功能配置表
序号
项 目
备 注
1
数据采集
实时和当前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日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月数据
必备功能
事件记录
必备功能
2
数据管理
数据合理性检查
必备功能
数据计算、分析
必备功能
数据存储管理
必备功能
3
控制
功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电量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费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远方控制
必备功能
4
综合应用
自动抄表管理
配合其它业务应用系统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
前
Q/GDW1373—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的修订。
(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ac8537c9e31433238689346.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2010年8月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终端分类和类型标识代码 (3)4.1分类 (3)4.2 选用类型 (4)5 技术要求 (4)5.1 环境条件 (4)5.1.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4)5.1.2 温湿度范围 (4)5.1.3 大气压力 (4)5.2 机械影响 (4)5.3 工作电源 (5)5.3.1 工作电源 (5)5.3.2 功率消耗 (5)5.3.3 失电告警 (5)5.3.4 时钟和数据失电保持 (5)5.3.5 抗接地故障能力 (5)5.4 可靠性指标 (5)5.5 数据传输信道 (5)5.5.1 通信信道 (5)5.5.2 通信信道接口 (5)5.5.3 通信协议 (5)5.5.4 天线 (5)5.6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5)5.6.1 外形结构 (5)5.6.2 机械强度 (6)5.6.3 阻燃性能 (6)5.6.4 外壳防护性能 (6)5.6.5 接线端子 (6)5.6.6 加封印 (6)5.6.7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6)5.6.8 接地端子 (6)5.6.9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5.7 绝缘性能要求 (6)5.7.1绝缘电阻 (6)5.7.2绝缘强度 (7)5.7.3 冲击电压 (7)5.8 电磁兼容性要求 (7)5.9 功能要求 (8)5.9.1 功能配置 (8)5.9.2数据采集 (8)5.9.3 数据管理和存储 (9)5.9.4 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 (10)5.9.5 事件记录 (11)5.9.6 本地功能 (11)5.9.7 终端维护 (11)6 材料及工艺要求 (12)6.1 线路板及元器件 (12)6.2 终端底座 (12)6.3 终端上盖 (12)6.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12)6.5 封印、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13)6.6 端子盖 (13)6.7 翻盖 (13)7 包装要求 (13)7.1 产品标志 (13)7.2 通信模块标识 (13)7.3 包装标志和标识 (13)8 检验规则 (14)8.1 检验分类 (14)8.2 验收检验 (14)8.2.1 项目和建议顺序 (14)8.2.2 不合格判定 (14)8.3 型式检验 (14)8.3.1 周期 (14)8.3.2 抽样 (14)8.3.3 不合格分类 (14)8.3.4 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14)8.4 项目和顺序 (14)9 运行管理要求 (15)9.1 监督抽检 (15)9.2 周期检测 (15)9.3 故障统计分析 (15)1附录 A (16)A.1 集抄终端外观尺寸示意图 (16)A.2 端子定义 (16)A.3 状态指示 (17)A.4 通信模块要求 (17)A.4.1 无线通信模块 (17)A.4.2通讯模块指示灯 (17)A.4.3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 (18)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江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集中采集的抄表终端的技术条件,是在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基础上,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引用和进一步的补充规定及细化说明,本规定中未提及到的内容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为准。
计量采集技术培训班之终端告警事件记录培训
![计量采集技术培训班之终端告警事件记录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813d345ee06eff9aff80742.png)
终端告警事件
6、ERC7电控跳闸记录 判断方法: 因月电控、购电控引起跳闸时触发该事件; 事件记录总加组号,跳闸轮次,电控类别,跳闸时电能量,跳闸时电能量定值 等事件信息,根据事件的类型存储入一般事件或者重要事件。
8 2019/12/18
终端告警事件
7、ERC8电能表参数变更 事件定义: 电能表费率时段变化:电能表内部的任何费率时段被修改。 电能表编程时间更改:电能表内部的参数被修改导致编程时间发生改变。 电能表抄表日更改:电能表抄表日参数被修改。 电能表脉冲常数更改:电能表有功脉冲常数或无功脉冲常数被修改。 电能表互感器倍率更改:终端参数F25(测量点基本参数)被修改。 电能表最大需量清零:电表内部的最大需量记录被手动清零。 判断方法: 每次采集回来与上次数据相比较,出现不一致则触发该事件。 说明:目前只支持以下事件触发,并且采用的触发方式为单个参数变化后触发 事件,并判断多个变化后同时触发产生一个事件。
止时间与电表停电起止时间差值。停电事件时间区段偏差值为终端停电记录时 间与电表停电记录时间差值。停电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0x00表示不判断都 上报,0x01为正常才上报,0x02为有效才上报,0x03为正常有效才上报。
22 2019/12/18
停上电事件增补
3、事件判断
异常停电事件 1、终端或电能表中产生停电事件,而长时间(3天)没有上电事件,
2016111停上电事件增补无效停电事件采集终端产生停电事件待上电后采集03只电能表中的停电事件如果出现电能表中停电事件记录的停电持续时间不终端记录的差异超过甄别限值或者停上电时间差超过甄别限值表中事件逻辑错误表中无事件等情况当采集终端上电采集的所有电能表均出现上述情况时表示无效停电事件丌上报
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运用
![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a357b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b.png)
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阐述了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应用,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分析电能计量数据,结合电能计量终端告警信息,确认停电事件的范围和时长,为电网故障排查和设备状态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依次围绕电能计量数据的基本认知和重要性、研究采用的相关方法和过程,包括电能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了停电范围确认方面的重要发现,提高了电网故障范围确定的准确率和效率,并强调了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研究,为电网运维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改进电网运维水平。
关键词:电能计量数据;计量自动化系统;终端告警;停电范围确认一、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计量自动化系统是云南电网公司基于电网基础架构、运用GPS/CDMA和以太网等通讯技术,收集电能计量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通过系统方式开展电力计量数据分析和监测,为云南电网公司各单位提供抄表、核算、收费的数据来源。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档案、线路档案、公变档案、转变档案、电能计量设备档案、电力用户档案均取自南方电网公司客户服务平台。
二、电能计量数据的基本认知电能计量数据是指通过电能计量设备对电能进行测量和记录所得到的数据。
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确定停电的时间、停电范围和持续时间,为停电事件的分析和停电服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电能计量工作中,电能计量数据是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传输的,电能计量设备通常包含电能表、互感器、辅助计量元件、数据采集终端等。
电能表负责测量电能的消耗,数据采集终端负责将电能计量数据传输到后台主站。
合理选择电能计量设备、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确保电能计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为停电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应用(一)利用电能计量数据确认停电范围电能计量数据在停电范围确认中的运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供电企业快速、准确判定停电范围,及时开展电网故障抢修和开展用户服务的相关工作。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22726f3169a4517723a3c4.png)
前言为进一步规范专变采集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2009]1393号《关于印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以及国家、电力行业、宁夏电力公司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宁夏电力公司所有终端安装施工在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斌、王翰林、王涛、龙生平、王静波、田永宁、郭凯、史景祥、潘彬彬、杜玮、李靖波、康健、陈涛、陈腾飞、高兴、金宁、郭凯、张军、白小强、张海平。
本办法主要审核人:马林国、葛社伦目录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1)计量数据抄读:通过RS-485 串口采集现场各个多功能电能计量表实现。
(2)负荷控制:通过接入现场具备自动控制条件的主要生产负荷开关或总控开关的控制节点实现。
(3)开关状态信号采集:通过接入现场受控制的开关状态输出节点实现。
(4)计量门开关信号采集:通过接入无源信号回路计量门行程开关实现。
(5)交流采样功能:通过接入测量回路的三相电压与电流实现。
(6)远方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现,现场网络信号不够强的情况下,应考虑外引天线。
(7)终端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参见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2 安装准备(1)对现场环境进行勘查之后,建立用户档案,做好用户一次主接线图及二次原理图分析。
(2)与有关部门或用户商定落实具体安装工作所需的停电时间,确定开工时间。
(3)注意安全措施,做好施工“三措”(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并得到各区县供电局安全员的签字确认。
(4)确定终端、天线安装位置;确定控制线、信号线、电源线等具体走线。
(5)准备现场所需装置及附件、各种材料、工具等。
(6)安排好人员和车辆。
(7)工作负责人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对补装或改造终端用户,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做好停电通知。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de75443ee06eff9aef80790.png)
前言为进一步规范专变采集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2009]1393号《关于印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以及国家、电力行业、宁夏电力公司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宁夏电力公司所有终端安装施工在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斌、王翰林、王涛、龙生平、王静波、田永宁、郭凯、史景祥、潘彬彬、杜玮、李靖波、康健、陈涛、陈腾飞、高兴、金宁、郭凯、张军、白小强、张海平。
本办法主要审核人:马林国、葛社伦目录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2 安装准备 (1)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 (1)3.1必备工具 (1)3.2备用工具 (2)3.3安装设备及材料 (2)3.4安装工艺要求 (2)4 安装注意事项 (3)4.1安全技术措施 (3)4.2终端安装位置 (3)4.3终端安装要求 (4)5终端安装 (4)5.1终端安装流程 (4)5.2终端固定 (5)5.3终端电压电流 (5)5.4终端RS-485 (6)5.5终端天线 (6)5.6终端遥信 (7)5.7终端门接点 (7)5.8终端遥控 (7)6 终端上电、通讯检查 (9)7电表参数设置 (9)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10)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1)计量数据抄读:通过RS-485 串口采集现场各个多功能电能计量表实现。
(2)负荷控制:通过接入现场具备自动控制条件的主要生产负荷开关或总控开关的控制节点实现。
(3)开关状态信号采集:通过接入现场受控制的开关状态输出节点实现。
(4)计量门开关信号采集:通过接入无源信号回路计量门行程开关实现。
(5)交流采样功能:通过接入测量回路的三相电压与电流实现。
(6)远方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现,现场网络信号不够强的情况下,应考虑外引天线。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3ac7d680eb6294dd886c28.png)
为加强电费抄核收工作管理,规范电费抄核收作业,提高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5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以国家电网营销[2009]475号文,印发了该《规范》,要求系统各单位遵照执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电费抄核收工作管理,规范电费抄核收作业,提高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电费抄表、电量电费核算、电费收取过程中的管理、作业和质量考核等工作程序和业务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系统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四条实施电费抄核收业务管理和流程规范化及作业标准化。
应用营销自动化系统,实现电费抄核收工作全过程的量化监管和控制,保障抄表收费及资金安全,确保电费准确全额回收。
第五条严格执行抄表制.度。
按规定的抄表周期和抄表例日准确抄录客户用电计量装置记录的数据。
严禁违章抄表作业,不得估抄、漏抄、代抄。
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抄表的,应及时采取补抄措施。
第六条抄表周期执行以下规定:(一)抄表周期为每月一次。
确需对居民客户实行双月抄表的,应考虑单、双月电量平衡并报网省公司批准后执行o(二)对用电量较大的客户、临时用电客户、租赁经营客户以及交纳电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应根据电费收缴风险程度,实行每月多次抄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实行预收或分次结算电费。
(三)对高压新装客户应在接电后的当月进行抄表。
对在新装接电后当月抄表确有困难的其他客户,应在下一个抄表周期内完成抄表。
(四)对实行远程抄表及(预)购电卡表客户,至少每三个抄表周期到现场对客户用电计量装置记录的数据进行核抄。
对按照时段、阶梯、季节等方式计算电量电费的(预)购电卡表客户,每个抄表周期应到现场抄表。
第七条抄表例日执行以下规定:(一)每月25日以后的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70%,其中,月末24时的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35%。
31_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31_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b3412c2af90242a895e5ba.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二零零九年四月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建设管理,确保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高系统建设整体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网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网省公司)采集系统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三条采集系统建设是公司开展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为实现公司用电管理环节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全覆盖”指采集系统覆盖范围为公司经营区域内包括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的全部电力用户计量点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全采集”指采集系统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所需的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用电信息的采集。
“全预付费”指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满足预付费业务要求,为全面实施预付费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第三章建设原则第四条采集系统建设应符合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为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管理和公司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第五条应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以国网公司相关规范为依据,建设功能、标准统一的采集系统。
第六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应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确保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应把握重点、协调发展,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系统建设工作。
第四章组织与职责第七条国网公司成立采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决策、指导、协调采集系统建设的重大事项。
网省公司、地市公司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推进本单位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
电能数据收集方案
![电能数据收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270f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5.png)
电能数据收集方案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能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因此,准确、可靠地收集电能数据是实施有效能源管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能数据收集方案,以帮助用户收集电能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管理。
方案概述该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1.数据采集终端:负责采集电能数据,包括电能表和环境传感器等。
2.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或云平台。
3.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电能数据。
4.数据分析工具:用于处理和分析电能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是整个方案的关键部分,负责通过电能表和环境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电能数据。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以下功能:•高精度数据采集:能够高精度地采集电能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多种接口支持: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如 RS485、Modbus、以太网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电能表。
•实时数据传输:能够实时传输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及时性。
数据采集终端还需配备环境传感器,以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这些参数可以用于分析电能消耗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数据传输模块采集到的电能数据需要实时或定期地传输到数据中心或云平台进行进一步处理。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这一过程。
数据传输模块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如WiFi或蜂窝网络)或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RS485)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如果设备数量较多,可以考虑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来组建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传输系统。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也需要考虑。
采用加密传输协议,如TLS/SSL,保护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数据存储模块为了保证大量电能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使用专门的数据存储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通常是一个数据库系统,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查询电能数据。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来存储电能数据是很重要的。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54a32d6e009581b6bd9eb4f.png)
4.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1.电压触发上限:78%参比电压
2.电压恢复下限:85%参比电压
3.电流触发下限:0.5%额定(基本)电流
4.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1.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定值范围:0.5%~2%额定(基本)电流
1.潮流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合相基本功率,最小设定值级差0.0001kW
2.潮流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1.有功功率触发下限:0.5%合相基本功率
2.判定延时时间:60s
4级
按需召测
19
有功功率反向
在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当任意一相有功功率方向为反向,同时该相有功功率大于设定的有功功率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有功功率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有功功率反向事件。
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最小设定值级差0.01%
2.电压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2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4级
按需召测
18
潮流反向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总有功功率改变方向时,同时有功功率大于设定的潮流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潮流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潮流反向事件。
断相: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某相电压低于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同时该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断相事件。
Q/GDW 374.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写说明
![Q/GDW 374.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写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72b89eb998fcc22bcd10d0f.png)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 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 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 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 列标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变采集终端 的型式要求,包括终端分类、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章欣、周宗发、刘宣、王晋、杜新纲、葛得辉、黄建军、李建新
6
编制说明 ······················································································································· 19 NhomakorabeaI
Q / GDW 374.1—2009
前
言
ICS 29.02029.240 76-2008
Q/GDW
Q / GDW 374.1 — 2009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 data acquire terminal of special transformer
用电信息采集规章制度
![用电信息采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e06f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3.png)
用电信息采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电能消费情况的管理与分析,提高用电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使用电能的单位和个人,用以规范电能消费信息的采集、记录和报告工作。
第三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的目的在于实时掌握用电情况,为节能减排、用电安全和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第四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
第二章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手段第五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可通过仪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也可以通过记录表格、数据导入等方式进行手动记录。
第六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性能和精度,准确记录电能消费情况。
第七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三章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内容第八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内容包括用电量、用电时间、用电功率、用电时段等相关数据。
第九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应细化到不同区域、部门和设备的用电情况,便于对照分析和比对。
第十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内容应按照不同时间段、不同用电设备进行分类,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四章电能消费信息采集管理第十一条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电能消费信息采集管理岗位,负责电能消费信息采集、记录、分析和报告工作。
第十二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应按照事先确定的采集周期和采集量进行,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第十三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五章电能消费信息采集分析第十四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数据应定期进行分析,发现用电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数据应与用电成本、用电效率等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用电的优化空间。
第十六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数据应对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不良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六章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报告第十七条电能消费信息采集数据应定期编制报告,上报相关部门,并对报告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8e886ca98271fe910ef98c.png)
为加强电费抄核收工作管理,规范电费抄核收作业,提高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5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以国家电网营销[2009]475号文,印发了该《规范》,要求系统各单位遵照执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电费抄核收工作管理,规范电费抄核收作业,提高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电费抄表、电量电费核算、电费收取过程中的管理、作业和质量考核等工作程序和业务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系统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四条实施电费抄核收业务管理和流程规范化及作业标准化o.应用营销自动化系统,实现电费抄核收工作全过程的量化监管和控制,保障抄表收费及资金安全,确保电费准确全额回收。
第五条严格执行抄表制.度。
按规定的抄表周期和抄表例日准确抄录客户用电计量装置记录的数据。
严禁违章抄表作业,不得估抄、漏抄、代抄。
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抄表的,应及时采取补抄措施。
第六条抄表周期执行以下规定:(一)抄表周期为每月一次。
确需对居民客户实行双月抄表的,应考虑单、双月电量平衡并报网省公司批准后执行o(二)对用电量较大的客户、临时用电客户、租赁经营客户以及交纳电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应根据电费收缴风险程度,实行每月多次抄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实行预收或分次结算电费。
(三)对高压新装客户应在接电后的当月进行抄表。
对在新装接电后当月抄表确有困难的其他客户,应在下一个抄表周期内完成抄表。
(四)对实行远程抄表及(预)购电卡表客户,至少每三个抄表周期到现场对客户用电计量装置记录的数据进行核抄。
对按照时段、阶梯、季节等方式计算电量电费的(预)购电卡表客户,每个抄表周期应到现场抄表。
第七条抄表例日执行以下规定:(一)每月25日以后的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70%,其中,月末24时的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35%。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2a01a3487c24028915fc331.png)
附件1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一、事件记录采集结构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事件分为2种:(1)电能表事件;(2)终端事件。
(一)按采集方式区分电能表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3种:(1)电能表主动上报;(2)终端固定周期采集;(3)主站透抄。
终端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2种:(1)主动上报(重要事件);(2)主站召读(一般事件)。
(二)设备功能要求1.电能表功能要求(1)生成电能表事件;(2)按照设置的主动上报模式字进行主动上报;(3)终端和主站召读事件时应答。
2.终端功能要求(1)接收电能表主动上报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2)按照设置的参数,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抄到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3)生成终端事件,将其中的重要事件主动上报主站;(4)主站抄读终端事件时应答;(5)主站透抄电能表事件时应答。
3.主站功能要求(1)接收电能表事件;(2)接收终端事件;(3)透抄电能表事件;(4)抄读终端事件。
二、事件记录分级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4个等级,见表1。
1级:紧急事件。
包括用户有疑似窃电行为发生的事件、对专变用户负荷开关状态的监测事件,以及其他需要第一时间主动上报的事件,采集策略为主动上报方式。
三相智能电能表4项,单相智能电能表3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2级:重要事件。
包括掉电、参数变更等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日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3项,单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3级:较重要事件。
包括失压、时间超差等可能会影响用户可靠用电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月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9项,单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1项,专变采集终端8项,集中器8项。
4级:一般事件。
包括远程或本地对设备进行过命令操作,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核查和处理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按需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8项,单相智能电能表4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7项,集中器3项。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6bb9fb4a45177232e60a26b.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二零零九年*月实用文档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依据 (1)1.3. 适用范围 (2)2. 职责分工 (3)2.1. 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 (3)2.2. 运行监控部门的职责 (3)2.2.1. 终端技术管理 (4)2.2.2. 终端运行管理 (4)2.3. 终端运行维护班组的职责 (4)2.3.1. 岗位职责 (4)2.3.2. 人员要求 (5)3. 运行管理内容 (6)实用文档3.1.1. 终端巡视 (6)3.1.2. 终端检修 (8)3.1.3. 终端安装 (9)3.1.4. 终端拆除 (10)3.2. 终端运行监控 (11)3.3. 专变采集终端现场作业 (12)3.3.1. 现场巡视 (13)3.3.2. 终端安装 (14)3.3.3. 现场调试 (14)3.3.4. 终端检修 (15)3.3.5. 终端拆除 (17)3.4. 集中抄表终端现场作业 (17)3.4.1. 现场巡视 (17)3.4.2. 终端安装 (18)实用文档3.4.4. 终端检修 (20)4. 文档管理 (21)4.1. 技术资料 (21)4.2. 作业手册 (22)4.3. 工作记录 (22)5. 规章制度 (22)6. 考核管理 (23)6.1. 检查与考核 (23)6.2. 考核指标 (23)6.2.1. 指标设置 (23)6.2.2. 指标说明 (24)7. 附录 (25)实用文档1.总则1.1.目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采集系统是保证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网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电能信息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指导相关单位开展采集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制定本规范。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0cfe53783e0912a2162a59.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二零零九年*月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依据 (1)1.3. 适用范围 (1)2. 职责分工 (1)2.1. 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 (1)2.2. 运行监控部门的职责 (2)2.2.1. 终端技术管理 (2)2.2.2. 终端运行管理 (2)2.3. 终端运行维护班组的职责 (2)2.3.1. 岗位职责 (2)2.3.2. 人员要求 (2)3. 运行管理内容 (2)3.1. 业务流程 (3)3.1.1. 终端巡视 (3)3.1.2. 终端检修 (3)3.1.3. 终端安装 (4)3.1.4. 终端拆除 (5)3.2. 终端运行监控 (6)3.3. 专变采集终端现场作业 (7)3.3.1. 现场巡视 (7)3.3.2. 终端安装 (7)3.3.3. 现场调试 (7)3.3.4. 终端检修 (8)3.3.5. 终端拆除 (8)3.4. 集中抄表终端现场作业 (8)3.4.1. 现场巡视 (8)3.4.2. 终端安装 (9)3.4.3. 现场调试 (9)3.4.4. 终端检修 (9)4. 文档管理 (10)4.1. 技术资料 (10)4.2. 作业手册 (10)4.3. 工作记录 (10)5. 规章制度 (10)6. 考核管理 (10)6.1. 检查与考核 (10)6.2. 考核指标 (11)6.2.1. 指标设置 (11)6.2.2. 指标说明 (11)7. 附录 (11)1. 总则1.1. 目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采集系统是保证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网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电能信息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指导相关单位开展采集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制定本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集终端和电能表停电事件数据整理规则一、停电事件的生成停电事件的生成包括电能表和采集终端停电、上电事件的生成。
设备应严格根据自身的电源接入情况,按照停、上电事件定义(见表1),形成停、上电事件记录,电能表同步更新运行状态字。
采集终端的停、上电事件生成中,应避免终端自动重启等非外部电源断电情况下错误生成停电事件。
表1停上电事件定义二、停电事件采集(一)终端自动判断停电事件合理性终端当供电电压低于停电发生电压限值时产生停电事件,主动上报。
在产生停电事件后,当供电电压高于停电恢复电压限值后产生上电记录,同时自动对事件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规则参见3.1.1初步筛选逻辑)。
(二)终端结合所属电能表停电事件综合判断终端确认是合理事件后,主动采集电能表中的新增停、上电记录,专变终端采集0-3只通过RS-485接入的电能表,集中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3只有代表性的低压用户表,低压用户表可随机抽取或配置。
具体采集时,专变采集终端和集中器通过终端内自动的配置任务,依次对电能表中的停、上电记录进行采集。
对于采集不成功的,在规定时间(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限值)内延迟进行补采,规定时间内未采集成功的电能表不参与综合判断。
采集成功后存储在终端内,开展停上电时间的比对和判断(规则参见3.1.2综合研判逻辑),确认停电事件有效后主动上报。
(三)停电事件采集规则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只采集设置的测量点”,并设置了电能表数量和测量点号,则终端主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电能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随机选择测量点”,则终端自动随机选择0至3个有效测量点,自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电能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无效,则终端不对任何电能表的停、上电事件进行采集。
终端可通过设定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间隔,定时采集电能表内总停电次数和最近停、上电记录。
三、停电事件数据判断(一)本地判断逻辑本地判断逻辑主要指专变采集终端、电能表自身通过软件逻辑,对停电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主要据此判断是否可能为台区整体停电。
判断逻辑如下:初步筛选逻辑1.1.初步筛选逻辑1)停电事件数据中停电时间和上电时间的不成对匹配终端或电能表中产生停电事件,而长时间(3天)没有上电事件,不成对则判为异常停电事件。
出现有上电事件而无停电事件时,判为异常停电事件。
2)停电事件数据中停电时间与上电时间的逻辑错误上电时间早于停电时间、停/上电时间为空或乱码等现象出现时,则判为异常停电事件。
3)停电事件持续时间过短或者过长的判断停电时间(上电事件发生时间—停电事件发生时间)小于停电时间最小有效间隔(默认值1分钟),或者超过停电时间最大有效间隔(默认值3天),则判为异常停电事件。
停电时间最小/最大有效间隔由甄别限值参数设置。
综合研判逻辑2.2.综合研判逻辑采集终端产生停电事件,待上电后采集台区考核表和1至3个台区电能表(共用电源或回路)中的停电事件,如果出现电能表中停电事件记录的停电持续时间与终端记录的差异超过甄别限值,或者停/上电时间差超过甄别限值、表中事件逻辑错误、表中无事件等情况,当采集终端上电采集的所有电能表均出现上述情况时,在形成的停电事件记录中将属性标志D1位置“0”,表示无效停电事件,不上报。
采集终端与任一只能够正常通信的电能表均出现互相匹配的停电事件,则在形成的停电事件记录中将属性标志D1位置“1”,表示有效停电事件,并主动上报。
若在参数设置时间(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限值)内,采集终端未能与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设置的某一只电能表成功通信,则该电能表不纳入本次停电事件分析的数据源。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判断逻辑主站系统判断逻辑是指通过采集系统主站软件,结合系统其他采集数据及基础档案等信息,对上报的用户停电事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相关判断逻辑主要包括:1)停电事件数据频繁上送的(如单个终端一日上报10次以上停电事件数据的),视为异常予以剔除。
2)停电事件上送时间明显异常的视为终端故障(如早于电能表或终端安装时间),予以告警或剔除。
3)终端上报的重复停电事件数据,对重复记录予以剔除。
4)结合“线路—台区”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用户停电事件关联性分析功能,即根据停电时间的重叠情况,对同一线路、同一台区的用户停电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辅助进行线路停电、台区停电、单用户停电的判断。
5)采集终端停电并触发停电事件上报的,再次上线后终端地址发生改变的,应该定义此次停电事件为正常的终端调试轮换,若终端地址未发生变化,可以判定为正常停电事件。
6)其它判断逻辑可参照3.1本地判断逻辑。
四、相关技术要求(一)终端技术要求集中器和专变终端要实现本地事件数据的采集、本地数据判断、本地数据处理,形成停电事件,并主动上报到主站。
增加终端对电能表事件记录的采集、存储、分析功能(增加存储容量)。
增加终端的电池失效事件。
(二)通信协议要求扩展主站与终端的通信协议,实现具体停电事件记录的远程召测、主动上报。
(三)元器件要求停电事件记录的准确性与时钟的准确性有密切的关系,时钟又与时钟电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提出对电池欠压分析、电池性能、时钟准确度等方面的要求。
(四)主站要求在主站中需要加强事件数据的采集、数据准确性判断、主站远程对终端和电能表校时、终端软件远程升级等方面的要求。
五、技术标准修改建议(一)Q/GDW1374.1-2013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修改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修改建建议序号条目更正前更正后14.9.6无增加:4.9.6.1一般要求内容对应原“4.9.6事件记录”条目的内容。
24.9.6无增加:4.9.6.2停电事件分析处理专变采集终端需要对电能表停电记录进行抄读,并与终端所产生的停上电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对无效停电事件进行筛选,通过综合研判生成最终停电事件记录并主动上报。
34.9.6无增加:4.9.6.2.1专变采集终端停电事件的生成专变采集终端应严格根据自身的电源接入情况,按照停、上电事件定义,形成停、上电事件记录。
专变采集终端的停、上电事件生成中,应避免终端自动重启等非外部电源断电情况下错误生成停、上电事件。
序号条目更正前更正后44.9.6无增加:4.9.6.2.2停电事件数据采集专变采集终端产生停、上电事件后,可根据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设置情况对电能表停电数据进行采集。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只采集设置的测量点”,并设置了电能表数量和测量点号,则专变采集终端主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台区电能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随机选择测量点”,则专变采集终端自动随机选择0至3个有效测量点,自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台区电能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无效,则专变采集终端不对任何电能表的停、上电事件进行采集。
专变采集终端可通过设定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间隔,定时采集电能表内总停电次数和最近停、上电记录。
对于采集不成功的,可延迟进行补采。
54.9.6无增加:4.9.6.2.3停电事件有效性判断a)停电事件数据中停电时间和上电时间的不成对匹配当终端中产生停电事件,而长时间(3天)没有上电事件,不成对时,或者出现有上电事件而无停电事件时,终端在生成的停电事件中将属性标志D0位置“0”,表示异常停电事件,不上报。
b)停电事件数据中停电时间与上电时间的逻辑错误当上电时间早于停电时间、停/上电时间为空或乱码等现象时,终端在生成的停电事件中将属性标志D0位置“0”,表示异常停电事件,不上报。
c)停电事件持续时间过短或者过长的判断停电时间(上电事件发生时间—停电事件发生时间)小于停电时间最小有效间隔(默认值1分钟),或者超过停电时间最大有效间隔(默认值3天),终端在生成的停电事件中将属性标志D0位置“0”,表示异常停电事件,不上报。
停电时间最小/最大有效间隔由甄别限值参数决定。
d)停电事件的对比分析专变采集终端产生停电事件,待上电后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个台区电能表的停电事件,如果出现电能表中停电事件记录的停电持续时间与终端记录的差异超过甄别限值,或者停/上电时间差超过甄别限值、表中事件逻辑错误、表中无事件等情况,当专变采集终端上电采集的所有电能表均出现上述情况时,在形成的停电事件记录中将属性标志D1位置“0”,表示无效停电事件,不上报。
专变采集终端与任一只能够正常通信的电能表均出现互相匹配的停电事件,则在形成的停电事件记录中将属性标志D1位置“1”,表示有效停电事件,并主动上报。
若在参数设置时间(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限值)内,专变采集终端未能与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设置的某一只电能表成功通信,则该电能表不纳入本次停电事件分析的数据源。
(二)Q/GDW1374.2-2013集中器技术规范修改建议序号条目更正前更正后14.8.2.4无增加:4.8.2.4.1一般要求内容对应原“4.8.2.4事件记录”条目的内容。
24.8.2.4无增加:4.8.2.4.2停电事件分析处理集中器需要对电能表停电记录进行抄读,并与终端所产生的停上电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对无效停电事件进行筛选,通过综合研判生成最终停电事件记录并主动上报。
34.8.2.4无增加:4.8.2.4.2.1集中器停电事件的生成集中器应根据自身的电源接入情况,按照停、上电事件定义,形成停、上电事件记录。
采集终端的停、上电事件生成中,应避免终端自动重启等非外部电源断电情况下错误生成停、上电事件。
44.8.2.4无增加:4.8.2.4.2.2采集电能表停电数据集中器产生停、上电事件后,可根据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设置情况对电能表停电数据进行采集。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只采集设置的测量点”,并设置了电能表数量和测量点号,则集中器主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用户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有效,设置为“随机选择测量点”,则集中器自动随机选择0至3个有效测量点,自动采集台区考核表和0至3只有代表性的用户表。
若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的停电数据采集标志无效,则集中器不对任何电能表的停、上电事件进行采集。
集中器可通过设定停电事件抄读时间间隔,定时采集电能表内总停电次数和最近停、上电记录。
对于采集不成功的,可延迟进行补采。
(三)Q/GDW 1376.1-2013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修改改建议序号条目更正前更正后54.8.2.4无增加:4.8.2.4.2.3停电事件有效性判断a)停电事件数据中停电时间和上电时间的不成对匹配当终端中产生停电事件,而长时间(3天)没有上电事件,不成对时,或者出现有上电事件而无停电事件时,终端在生成的停电事件中将属性标志D0位置“0”,表示异常停电事件,不上报。